- 清明大祭作文 推薦度:
- 清明節英語作文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實用的清明的作文(經典6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怎么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的作文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清明的作文 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這個節日里有人踏青,有人掃墓,而對于我來說,清明是又酸又甜的。
讓我覺得甜的事情是放風箏、戴柳與蕩秋千。
每到這個節日,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會來到郊外,把一只五光十色的喜羊羊風箏,在晨光中放飛,我們用雙眼護送到遠方,它帶著我的美好心愿越飛越高,飛向遠方,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樣甜。
來到小溪邊,媽媽總會從柳樹上折下兩根枝條編成柳條帽戴在她和我的頭上,她告訴我戴柳可以“避鬼”、“明眼”、“免毒”,其實我早就知道戴柳的“用處”是讓自己變美,我大聲說出之后,一家人都甜甜地笑了。
蕩秋千是我最愛的了。秋千上的我像飛人一樣起伏飛翔,只要我用腳用力地蹬地,秋千便又高高蕩起,讓我游弋在這春光之中,如同超人在飛行。這份甜,無法用語言形容。
清明節的酸,就是心酸,每到清明,我會和父母去為奶奶掃墓,那時我的'心情有一些沉重。在我出生前奶奶就離開了這個世界,她從沒見過我,我也從來沒有見過她,我多么想她能在我身邊看看我,像別人的奶奶那樣抱抱我,親親我,陪伴我長大,那該多好啊!
《尋夢環游記》里說過,被親人遺忘才是真正的死亡,奶奶一直活在我們心里,她永遠不會被我們遺忘。
又酸又甜的清明節,甜蜜和悲傷都是那么記憶深刻。
清明的作文 篇2
在我的家鄉,每一個節日都有自己特別的過法。在最近,有一個有我們家鄉特別過法的節日才剛剛過去。這個節日,就是——清明節。
清明節,在我們這兒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掃墓。這些墓,可以是已故親人的,當然,也可以是烈士墓。掃墓的時候,要在墓前擺一張小桌子和幾把小凳子。在桌子上面要擺上各種各樣的小菜,清明節的時候是必須要有艾團的。然后,要在這些小菜的'前面點上兩根大蠟燭,大蠟燭的中間要插上香。然后就從輩分的順序開始朝蠟燭站著拜三拜,跪著再拜三拜,在中途可以說一些如祈求自己平安,學習好,工作好的話,老人們總認為這樣會比較吉祥。在一切工作都做好后,就可以開始放鞭炮了,點燃鞭炮后要逃得遠遠的,以防被嚇到,然后就可以下山了。就這樣,掃墓的工作就做完畢了。
當然,清明節的主食是艾團和艾餃,我認為,大家都是應該嘗試著做一做的,做的時候,一家人聚在一起其樂融融的,一改掃墓時的嚴肅。當然,艾團和艾餃的面皮可不是一般的面粉皮,在揉面時還要把綠綠的艾草一起加進去,這樣弄好的皮,也就變成綠綠的了,艾團是芝麻陷的,艾餃則是咸菜餡的。艾餃是把皮子搓成一個個小圓團,搓圓后,壓扁,然后從皮子的邊緣開始捏,從邊緣一點一點地往里捏,最后,皮子就成了一個近似碗形的樣子了。往凹進去的中間放餡,然后再把它捏起來,捏上花邊,就像一個餃子一樣,艾餃就完成了。而艾團則是捏成圓的,塞進芝麻餡,包起來后還要在外面一圈點上糯米,艾團就做好了。做好以后一蒸,就可以吃了,不管是甜的還是咸的,都有各自的風味。
這就是家鄉的清明節,有家鄉自己獨特的特點,在我們這些普通人中,是既快樂又嚴肅的,當然,也是讓我們喜歡的。
清明的作文 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我要說說清明的習俗。
我知道清明又稱“鬼節”,也就是掃墓的日子。記得我還參加過學校的“掃墓”的活動,,那就是去烈士陵園。什么是掃墓?掃墓謂之于對祖先的.思念之敬,其習俗已久。據史料記載,從秦朝就開始了,唐朝盛行。祭掃儀式還要燒“包袱”,里面供著祖先的牌位,我記得奶奶家也有這樣的習俗。清明還要在故人的墓前剪除雜草,故稱“掃墓”,并流傳至今,后人紛紛效仿。
清明,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和暮春之交,也是春耕備播的大好時節。節氣的確定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曰:萬物皆明,蓋時當清氣景明,萬物皆顯。“清明”因此而得名。在老家,還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一說。清明,雖是一個節氣,卻又是一個節日,與純粹的節氣不同,包含著許多的民俗。
在古時候,清明又叫“三月節”,是冬至后的108天,故人特別追求吉利,清明也就代表著完美、高深、吉祥,是很吉祥的節氣。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所以,民間有出門游玩、開展一系列活動的習俗。在老家,奶奶常常在這個時節上山挖野菜,既勞動,有舒活筋骨,好不自在!
我深深喜歡上了清明這個節日。
清明的作文 篇4
說起楊柳餅,那可是清明難忘的味道,雖說是一個悲傷的節日,但春天的韻味也是十足,柔和的陽光融進了春天的產物中。在面粉中摻上點水,加上雞蛋,和上楊柳,攤出來的'餅金黃油亮,伴著楊柳的清香,油而不膩。咬一口,楊柳的清香瞬間溢出來,使大腦煥然一新。
清晨,在楊柳樹下折兩根枝條,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回家后迫不及待地洗好楊柳,同媽媽一起和好面粉,在媽媽的指導下開始了制作。只見媽媽嫻熟地往鍋中倒入油,再舀一大勺散發著清香的面糊倒入鍋中,用鏟刀上下涂抹均勻,待一面煎至金黃,輕輕一翻,讓另一面繼續煎炒。等到清香溢出,油味撲鼻時,就可以出鍋了。
剛做好的楊柳餅色澤鮮艷,香氣誘人,使我忍不住咬了一口,一點清香透過鼻尖,直擊大腦,緊隨其來的是一股油香,滑膩膩的餅肉落入胃中,使我忍不住又咬了一口,繼續沉浸在美味之中。
很快就輪到我學做楊柳餅了,因為我以前沒有做飯的經歷。剛倒入油就被毫無防備地燙了一下,沒有絲毫經驗的我一下子不知所措。“愣著干嘛?趕快放面糊啊!”媽媽提醒道。看著眼前的滾滾油鍋,深呼吸一口氣,迅速倒入面糊,鍋里開始翻江倒海。
我硬著頭皮學著媽媽的樣子涂涂抹抹,兩面翻炒,雖說有點破,但好歹成功了。在不斷的努力后楊柳餅越攤越好,最終完成了任務。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在這悲傷的節日中,一股清香沁人心脾,給人無限安慰,這就是楊柳餅。
清明的作文 篇5
窗外,紛紛細雨帶來了清明
清明,在大地春回的踏青之中
踏青,也被叫做探春、尋春。四月清明,春回大地,正是踏青的大好時光。悄無聲息中,花開了,草綠了,一切都沐浴著春初的陽光,在春風中搖曳。濕軟的泥地,茸茸的綠草逗弄著游人的雙足,盛放的野花漫不經心地曬著太陽。它們都在大自然的畫廊中,挽起了春的流韻。而我們,也在怡然自得中感悟自然、感悟人生。
清明,在翱翔天空的風箏之中
風箏,又稱紙鳶。微風漸起,人們在春天的大好時光中放起一只只風箏。他們帶著喜悅,牽線奔跑,仰首遠望,用風箏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放風箏也是清明節的一項習俗,民間有將風箏送上天空,能夠送走一年的病痛與煩惱這一說法。每逢清明,即使是在漆黑的夜空中,人們也會在風箏下掛上彩色的小燈籠,在郊外放飛,寄托對先祖的祝福。也有人在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
清明,在掃墓祭祖的思念之中
清明掃墓,即墓祭,是對祖先的思時之敬,由來已久。掃墓祭祖,是清明節的中心。我們通過這一習俗祭祀祖先,表達孝道,抒發對先人的`懷念。年復一年的光陰飛逝,墓前的雜草總是發了狂地瘋長,來來往往的動物也會留下它們的蹤跡。因此我們需要修整墳墓。首先是清除雜草,有時也要填補那些坑坑洼洼。清理結束后,便是祭拜,不同信仰的人們常常會有不同的方法。有的念誦經文,盼望著得到祝福,求得一年的平安。有的則是擺放貢品,并用冥幣折出紙衣紙錢,希望先祖能夠在逝世后過上幸福的生活。
桃花匆匆開了又謝,楊柳匆匆綠了又枯,清明去了又來。歲月無情,我們漸漸成長,親人也漸漸遠去。站在墓前,憶起昔日的點點滴滴,感傷,思念,只留下無數傷心者靜默在風雨中。清明,愁煞了多少人!
清明的雨依舊下著,卻又是一年的物是人非。沙,沙,沙
清明的作文 篇6
二十四節氣,節氣到清明。
家鄉的天地間便彌漫著特殊的氣息,生機和活力張滿了大地和天空,殘冬的痕跡一掃而光,春天將五彩繽紛的顏料四處潑灑,鮮艷而明麗,萬物祥和而生動。
回憶以前的清明節,真叫人回味無窮……
清明時節蕩秋千,那可是一個孩童的必備技能。
我家秋千在院子外面,將粗粗的繩索拴在一棵大樹的兩根健壯的枝干上,繩索間拴著一塊木板;坐在結實的秋千上,兩腳用力蹬地,身子就隨秋千飄蕩起來,如同古老的吊鐘;忽上忽下、忽近忽遠,大地和天空隨著美妙的'曲線晃動、旋轉、跳動起來。或干脆閉上疲勞的雙眼,忘卻一切,盡情享受飛翔的快感。或哼起歌聲,任清風帶向遠方,學習的重擔和生活的煩惱也隨其帶走,高山流水,豈不悠哉。
清明時節,風箏難耐寂寞,凌風而起,傲視千雄,翱翔于藍天之上。
風箏是一個淘氣的娃娃,但只要你摸透了他的性情,任憑繩子怎么扯動,它都會在空中為你戲耍、表演。隨風而起,風箏才會翱翔,任其自由的舞蹈,伴隨童年無盡的想象。一線一棍,只為飛翔而生,鳳舞九天,傲視千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經典的詩句,經典的詩意,勾起了我對過去清明的暢想。回想過去,審視現在,暢想未來,清明將何去何從,逝去的清明能否重現,選擇權永遠在我們之手。傳承中國文化,理所應當,望君珍之慎之。
【清明的作文】相關文章: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清明作文(15篇)06-23
清明作文01-18
清明作文01-21
清明的作文07-05
清明作文02-05
清明的作文07-07
清明的作文【精選】07-04
清明的作文[精選]08-12
清明的作文(經典)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