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倍思親的作文(通用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清明時節倍思親的作文(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時節倍思親的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每當到了清明,眼前就會浮現出這首詩,每當到了清明,眼前就會浮現爺爺的身影,今天是清明,我十分想念爺爺。
臘月初四,爺爺溘然長逝,那年正是他的本命年,可惡的病魔侵略了他的身體的最深處。還記得那年冬天特別冷,他的手變得冷冰冰的。我當時8歲,不明白生與死的道理,我以為,爺爺只是睡著了,明天他又會用他那雙溫暖的手撫摸我的臉頰,然后哄我入睡。第二天,他沒有醒來,這才使我明白,爺爺永遠的走了。
小的時候,不論春夏秋冬,一出校門就能看見爺爺熟悉的身影,騎著自行車帶著我回家去。后來爺爺生了病,連自行車都不能騎了,可他卻帶著病堅持著,步履艱難地走到放學半路一個銀行那里等我。我看著病怏怏的爺爺,勸他說不要來接我,可是他卻語重心長的說:“我怕我的孫子走丟了,來接我孫子,而且還能鍛煉身體呢。”
以前,我每天的作業由爺爺親自輔導。把我接到家以后,就嚴格要求我完成好作業,爺爺對完成質量非常重視。我總是認為嚴厲的爺爺檢查時發現完成不好,就會打我。一次爺爺有事,沒輔導我,我獨立完成的極差,爺爺發現后,沒有發脾氣,給我講了很多道理。我才明白,爺爺是舍不得打自己的孫子的。
從記事起,我常常和爺爺睡一頭,不愿意跟奶奶睡一頭。有時被奶奶逼迫睡一頭,可是我怎么也睡不著,偷偷從被子底下鉆到爺爺那頭。奶奶問我為是么,我說:“從小,就是爺爺把我哄睡著,我習慣了。”那時,幼稚的我總認為奶奶是別家的人,總來我家睡覺,我還很生氣。我特別喜歡爺爺哄我睡的那種感覺,輕輕的拍著我的背,溫暖的雙手撫摸我的頭,我才甜甜的進入夢鄉。
爺爺,你走了!我的心就像“路上行人”一樣“斷了魂”。爺爺的愿望,是他頂著重病虛弱的身體用沙啞的聲音用電話對我說:“楊奧,你......最近好嗎?記得好......好學......習。”說完,電話那頭掛了。每次耳邊響起爺爺的話,我的眼睛便濕潤了,爺爺的聲音是那么和藹,那么溫柔,讓我這個小孩子聽了是那樣甜,那樣甜......
完成先輩們沒有完成的遺志,這才是對得起他們。我要完成爺爺的遺愿,努力刻苦的學習,爭當第一。
爺爺,我來看您來了,還給您帶來了好吃的、好喝的,您嘗嘗吧!如果你嫌不夠,下次多帶點!愿你在天堂過得自由自在,永遠健康長壽!離開爺爺的墓地,我的腦海里只留著爺爺那個永久的愿望和思念的情感......
清明時節倍思親的作文2
很多回憶是不會隨時間而消失,而會隨著時間推移在內心深處留下更加清晰的印記。
同許多老人一樣,爺爺喜歡把一些老物件帶在身上,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塊老手表。每天早上一到點,爺爺便起床泡茶,給一大家子人準備早飯,當然主食里一定少不了我最喜歡吃的鄖縣烤餅,然后便是上街買菜,修剪一下院里的月季,我從沒見過他靜靜休息過,就算看電視的時候,他也會時不時關注一下煤爐子里的火,順便把開水倒到壺里。爺爺就像他身上的老手表一樣,一刻不停忙碌著。
由于父親是家中的幺子,爺爺在72歲那年才得到我這個小孫子,他對我的喜愛勝過了家中所有的孩子,“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是爺爺對待我最真實的表現。
“我不吃宜昌縣的方便面,我要吃宜昌市的。”兩種包裝幾乎一樣,而味道只有細微差別的方便面也能被我吃出花樣。
“小東西,嘴刁得很。”爺爺總是笑著嘟囔一句,然后立刻到商店給我換。
遇到我任性又刁鉆的要求,爺爺總會盡全力滿足。這位慈祥且忠厚的老人總是默默守護著我的成長,而我卻漸漸看著他老去。
為了讓我獲得更好的教育,7歲那年父親調到了十堰,我來到了十堰上學,當時通訊也不發達,而我們并不確定每周都能回鄖縣,但是爺爺每周六吃完午飯顧不得休息就會步行半個多小時,蹲在鄖縣汽車站出口等我。每當我從汽車站出來的時候,爺爺總會像變戲法一般,從兜里掏出我最喜歡吃的菠蘿豆、喔喔佳佳等各式各樣我愛吃的零食。
直到有一天,我從鄖縣汽車站出來的時候,再也沒能看到那個熟悉而蒼老的身影,上衣兜里鼓鼓的,執著地蹲在車站外,嘴里叼著最便宜的漢宮煙,充滿期待看著車站出口。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我實在是哭累了,迷迷糊糊看見叔伯們正在清理爺爺的遺物,把他那塊老手表也帶走,捎給了他。
20多年過去了,每年清明我都在想,爺爺是不是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很好,是不是依然叼著煙蹲在某個地方默默看著我,是不是他也如我想他一樣想著我呢……
清明時節倍思親的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路童遙指杏花春。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后來因為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就這樣清明這個節日代代相傳至今。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又是踏青掃墓的節日了,我們將懷著怎樣的心情去祭奠我們的先輩呢?莫非幾分沉痛與懷念吧。
從小到大,我們無不是在親人的愛撫中成長,他們給了我們充滿快樂與溫馨的童年,我們離不開他們。可如今我們學業正忙,少有回家,與親人相處的時間與以前相比簡直太少了,況且他們大多數都身處異鄉它地,在那里工作,很少回家,一年也許只有一兩次團聚的時候,又怎能不惹得我們心生孤單,勾起我們心中對他們的思念呢?清明時節倍思親大概就是這些時候吧。
暮然回首先人歷程,他們是懷著多么堅強的意志才度過艱難的歲月,傳承至今,而我們又怎能不對他們偉大的`人格魅力肅然起敬呢?在帶給我們幸福生活后,他們遠離我們而去,而現在他們過得好嗎?我們無從得知。唯獨帶著他們的意愿一起奮斗,在每年的清明為他們掃墓,祭奠他們,以此來緩解心中的思念,撫慰心中的沉痛。
孔子說:“逝者如斯。”時間的流逝就像水流一樣快,又為何我的思念不絕如縷,一直縈繞心頭難以斷絕呢?這悲痛的日子何時才得以終結,大概永遠不會把,每個人都是生活在這樣的日子當中,永遠不會改變。
“年年掃祭先人墓,處處猶存長者風”。然而逝者已去不可追,每一次掃墓,都是對我們的一次深刻反省,珍惜眼前親人,別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在”時來悔恨,為時晚矣。
親愛的朋友們請珍惜我們眼前的親人吧!
清明時節倍思親的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沒有經歷過失去親人之痛的人,是無法體會這些古人詩句的情深意切、悲痛欲絕的。
歲月真是無情水,不知不覺中就匆匆流逝。父親離開我們已1年多了,可往昔就如昨天般鮮活,我和母親常常忘記父親已逝去的事實,不相信高大帥氣,有著硬朗身體的父親已遠離我們,恍惚中我們總是認為他好端端地在老家,盼望我們周末回去團聚。如果可以淡忘那段撕心裂肺的悲痛經歷,我們就會想當然地認為父親還在老家一如既往地在勞作著。
天空,還是那片天空,老家的一切物什,也還是那個熟悉的樣子。不同的是,蕭條的院落和長滿雜草的的菜園,我們渴盼不到門口父親微笑迎接的身影了。那慈祥、疼愛的笑臉,我們再也無法相見,再也不能感受到父親溫暖的氣息。弟弟用鋤頭撥開門前政府興修水渠溝道時留下的石塊和碎疙瘩土塊,我拿起鐵鍬來幫忙。伸手觸摸上那把父親曾經常用的鐵鍬,淚水再也忍不住,感念到那光滑的鍬柄曾浸潤了多少父親的汗水。離開主人一年多的鐵鍬面上,已有星星點點的銹跡,我能想象到它以后會隨著歲月腐朽消失。只是現在我想盡可能的多觸握一些時間,讓我感到離父親近一點更近一點。現在的我,只能在夢里溫習父親無私的關愛,在擦拭我潸然淚下的雙眼,感受父親不求半分回報的溫暖,來逐漸融化掉我的悲痛傷緒。
我知道父親不想、也不愿看我的淚面,我露出燦爛的笑容才能揉平父親緊鎖的眉頭。今后的日子,盡管心里含著淚,臉上也要保持著微笑。父親曾經為我幼稚的舉動狂躁、擔憂,失去理智般想把世態的炎涼剝給我看,希望讓我盡快成熟起來。我也曾試圖將女兒的幼稚強加給他,他對世事的通達難以貫穿我的思想。現在,時間剪去了我身上的芒刺,我明白了父親的心,我理解了父親的意。只是太晚、太晚。
親情——再厚實的墻壁也擋不住;親情———再遙遠的距離也割不斷。也許是深切的思念感動上蒼,那天深夜,我清晰地夢見父親在老家的廚房里,他雙手攬著我和母親一起依偎著,還和我說道:“你看你媽瘦了像什么的人了”,說后我們三人擁抱著在一起哭起來,直至把自己哭醒了,才知道是做夢了。
彈指一揮間,人生越走越短,親人越走越遠。“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照古時人”。永恒的是天上的月,變幻的總是那月下蕓蕓眾生。草枯了,還能再綠;春去了,還會在來。親人去了,就成了永遠的分別,天人永隔,是最大的痛。院子里父親親手栽下的桂花樹,長得越發枝繁葉茂。再見父親,卻只能在夢里,揮淚,是醒來在枕邊。清明時節,我們在這樣一段特殊的思親日子里,對生命總有一個重新的認識和感悟。只有面對著離去的先人,只有在這寂靜的墳地,我們才能夠如此透徹地思索生命的意義。
總記得小時候,每當清明節來臨的時候,父親總會提醒母親給已故的先祖親人們多買些紙錢,說可以反映出我們的孝心,還可以得到先祖們的恩澤與保佑,保佑孫子或重孫、玄孫的我們日后學業有成、健康平安。我們方言叫“保佑”為“默應”,細細想來方言有時候能映襯、解釋一種文化。這個“默應”形容實在是準確傳神的。“默”既是我們對已故親人無比懷念又無法言說的默默心態的描摹,也是想象親人們在遙遠的彼岸,默默地牽掛著我們的視覺勾勒。“應”既是希望得到親人保佑的真實心態的比擬,也是包含了情感與生命印記的一種回聲。我想“默應”不是一種封建迷信,是一種陰陽兩相隔,但情感仍在勾連、延續與寄托的人類特有的情感傳承。少了這個寄托和傳承,人類的心理結構就會變得匱乏,時間和情感的重量就會變得很輕。
也許,思親祭祖就是為了讓我們,再次從心靈深處感受一種人生的超越,體會一份血緣親情的真純,在父輩祖先血脈依存的凝聚力與感染力中,延續人類情感的美好境界。清明時節,將被更多的人當做思親感恩的節日,我們所有的思念,都在這個充滿生機的季節里孕育,發芽!
清明時節倍思親的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杜牧的《清明》一詩家喻戶曉,清明節是除春節外,最重要的傳統節日。
清明節的時間一般在公歷4月5日前后,它的歷史源遠流長,被古人定為寒食節后一。在這一天里,男女老少都會參加祭拜,以此祭奠自己的祖先。小孩子們或是去踏青、踢蹴鞠、蕩秋千……親朋好友彼此祝愿平安幸福健康生活。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光,故有“清明前后,種瓜點豆”之說。
每年清明節,爹媽都會帶我去南山陵園,看望已故的爺爺。南山陵園內莊嚴肅敬,黑色的墓碑整齊地排列著,兩旁的槐樹柏樹默默挺立,過道間人們低頭不語,將鮮花輕輕插在墓碑前。我靜靜地站在爺爺的墓前,輕輕撫去墓碑上的枯葉,小心翼翼地放上黃色的菊花,心里回想起爺爺生前和我們一起的快樂時光,對爺爺充滿了思念。我的爺爺是一位普通的企業職工,爺爺年輕的時候是單位的業務骨干,哪里有工作需要就到哪里,特別樂于助人。街坊鄰居家里有什么需要幫助的,爺爺總是挺身而出盡心盡力地去幫助他們,在家里,爺爺喜歡種花,老家的小院里一年四季花兒飄香,把小院了收拾得干凈漂亮,一提起爺爺,大家都充滿了懷念......爺爺是一位平凡的人,但在我心里特別的親切,我愛我的爺爺!
我曾經思考過,中華民族為什么有清明節呢?原來,在古時候人們就崇尚“百善孝為先”的品格,叫后代不忘祖先長輩一代代傳承的文化,不忘家風和家族的精神,讓我們把好的傳統漸漸發揚下去。
祭拜祖先是對長輩的感恩,更是提醒我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在清明時節我倍加思念親人。
【清明時節倍思親的作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中秋佳節倍思親作文范文04-01
小學中秋佳節倍思親作文04-01
中秋佳節倍思親作文(匯編5篇)04-08
中秋佳節倍思親作文精選5篇04-08
中秋佳節倍思親作文600字大全04-01
六年級中秋佳節倍思親作文04-01
清明時節的作文700字(通用12篇)04-03
關于清明時節作文03-24
清明時節祭掃作文03-22
清明時節作文900字(通用6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