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作文(集合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清明時節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清明時節作文1
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有一首膾炙人口的絕句《清明》,詩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謠指杏花村。”在清明節讀一首這樣的詩,最合適不過了。
清明的意思是清淡明智,“清明”是夏歷二十四節氣之一,中國廣大地區有在清明之日進行祭祖、掃墓、踏青的習俗,逐漸演變為華人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的一個中國傳統節日。
說到這里我想起了我的爺爺。
我的爺爺是一個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人。在我出生后的1年都是在爺爺家度過的。他是我小時候最親的親人,最好的玩伴。每每我提出什么要求時,爺爺總會遷就我,給我買吃不完的好吃的,玩不盡的玩具。每次在我紅著眼睛去找爺爺時,爺爺就會想方設法逗我開心。我也每次都會不超過1分鐘,心情立馬“多云轉晴”。可是當我六歲時,爺爺就不在了。聽媽媽說我當時哭得像個淚人兒。
現在我都13歲了,可每次想到爺爺的臉龐還是那么的記憶猶新。和爺爺經歷的事情還是那么的歷歷在目。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和爺爺一起在田野的蒲公英叢里玩了。我們在那里打滾,摘蒲公英,捉迷藏,賽跑。玩兒完以后,我和爺爺身上沾滿了蒲公英,爺爺會先幫我拍拍身上的蒲公英,一點都不疼,他總會那么愛我,不會讓我受到一點欺負。
記得,鄰居家小胖那時老愛揪我的辮子,有一次我生氣了,哇哇大哭起來,跑回家去找爺爺。爺爺聽了以后,拉著我去找小胖,對著小胖滔滔不絕的講起了大道理。第二天,小胖找到我后對我說:“你爺爺實在是太厲害了,我真佩服他。”我驕傲的說:“那是當然了,我爺爺是世界上最厲害的爺爺了”。
今天是我第7次為爺爺燒紙了。我一直相信著爺爺的一句話:夜晚,當你抬起頭仰望天空時那一顆最大最亮的星星,一定是最愛你的人,他在天上看著你呢。我抬起頭看著天空,可是遲遲沒有找到星星,更別說最大最亮的星星了。但我始終相信爺爺一定在天空深處默默地注視著我!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謠指杏花村。”
清明時節作文2
清明,我初次接觸的時候,那是在很小的時候。那一年的清明節的前幾天,我的同桌她沒來上課,班主任在點名時說了一句,清明節到了,她去給媽媽過清明了,那一周前后,總有同學請假過清明。當時的我就怎么也不理解,什么是“清明”,怎樣過“清明節”。為什么沒見家家包餃子,也不見誰添置新衣服和新鞋子,為什么我家沒有過“清明”,一連串的問題裝在心里。偶爾有一天又想起。問的同桌傷心的哭個不停,還挨了老師一頓訓,我是一頭霧水。但從同桌的淚水里,隱隱約約感到“清明”的感傷。“清明”就這樣存入我的記憶。
“清明”,我再次接觸的時候,我已經九歲。我們北方的雪,在清明前后才能融化完,那年清明在泥濘的小路上,總是看到路邊一小堆燒過的紙灰,還有殘留的半片圓紙,有的被風吹落在枯草中,有的吹進低凹處,有一天吹在我放學的路上,我忍不住拾了起來,拿在手上琢磨,到家后還細細地尋問了祖母,才知道清明與死亡緊緊相連。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發現了老祖母的憂傷。我摟著祖母天真地說我不要清明,我家也永遠也不要過清明,老祖母笑了。
我第三次感悟的時候,是給祖母過的第一個清明。清明節沒到,父母就開始計劃了。當時物資非常緊缺,有孝心的母親教我們用薄薄的白紙,做成朵朵各種各樣白色的菊花,放在祖母的墓碑旁。那個清明,要數祖母的那塊園地最鮮亮,惹眼。在做花時,想起祖母給我講清明時的語氣和流露出的哀傷,一種隱隱的痛,咸咸的傷堵在心里。從那以后,每到清明前后,就有許多人到我家討要紙做的花,也讓我體悟到了清明與思念,清明與孝道,清明與感恩,清明與生命的種種聯系。
那一年,母親突然去世,當我再次感悟“清明”時,體會到再深沉的祭奠,也不抵不過親人在世時,那持之以恒的小小關愛。在悲痛之余,考慮最多得是怎樣讓老父親健康、幸福地生活,讓我們再無遺憾。每每清明,我總以老父親過的很幸福,我們過得開心,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這也是母親辛勞一生的目標,在殷殷的火焰中,我能感悟到母親的微笑。
清明時節作文3
星期六早上,爸爸把還在睡夢中的我給叫醒了。我一聽到奶奶家去,便一個鯉魚打挺起了床。可一聽是為了去掃墓,我又像只泄了氣的皮球。同學們可能會感到奇怪?掃墓是我國傳統的風俗儀式,怎么會使人不樂意去呢?你看了下文就一清二楚了。
我們家鄉對掃墓十分重視,家有下一代的,清明掃墓成了天經地義的事,這是無可非議的。但掃墓過程中要買紙銀、“金子”、“手表”、“衣服”、“鈔票”等一大堆仿制的陰間錢物。現在這些儀式越來越盛行,越辦越講究。煙花爆竹僻里啪啦的。我聽到這聲音,看到那火光和一股股濃煙向藍色的天空飄去,就有一股說不出的反感。我向爸媽提出過多次,可他們誰也不支持,總是說:“這是千年習俗,不能改。”
這次到奶奶家后,大家一起到了祖輩的墳墓前,又是燒香化銀燒紙錢,又是求祖輩保佑。“爹,希望你能保佑全家上下幸福,孩子個個考上大學。”姑姑祈求道。我們幾個小孩可不管這些,在樹下打滾、采野花,然后向田野奔去。我想,如果照姑姑這么說,考大學就不用努力,只要有人“保佑”,只要天天抱著佛腳,考什么大學都能如愿以償了嗎?
這不是與科學相悖嗎?再說人都死了,還燒那么多東西干嗎?每個做下輩的只要有個孝心就行了。燒這焚那,空氣中彌漫著廢氣,污染了全鎮的環境。每逢清明,大街小巷做紙的元寶、衣、褲、鞋的太多了。光做這些東西的紙張就是一大浪費。山區還有好多好多孩子沒紙寫字做作業呢!送給他們比這要強百倍!何況,目前我國的造紙原料進口的比例還很大呢!
習俗是人定的,也可以由人改變。如每逢清明時節,攜帶小字輩們到祖墓前,一一介紹里面安歇的是什么人,有哪些可愛可敬之特點,讓下輩銘刻在心,永遠懷念,永世學習。形式上可獻上一束花,以示真誠與懷念。這于前人于世人不更合理、更科學嗎?
清明時節作文4
這是太姥過世后的第一個清明節。天空飄著蒙蒙細雨,雨滴打濕了寬闊的馬路,也潤濕了我的心靈。此時,我看著窗外的雨絲,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太姥。我在心底不停地呼喚著:“太姥,您過得還好嗎?”
也許,這樣的呼喚不能表達我對太姥的懷念。在我的記憶里,太姥還是那樣的親切、慈祥。可是我和太姥被生與死的界限分隔在兩個遙不可及的世界。我曾經夢想自己坐著小船,和太姥相聚,我知道這只是一個美麗的泡影。太姥在天堂,我在人間,我們相隔的很遠很遠。在這個清明節里,不知道太姥是否也在思念我呢?
記得有一次,頑皮的哥哥看見路邊有一條狗,他悄悄地來到太姥房間,猛地一下把正在打盹的太姥手里的拐棍兒搶走了,太姥無助地喊道:“羽佳!羽佳!你小哥搶我的拐棍兒!”我連忙跑出去追哥哥,從不懂事的哥哥手里奪回了拐棍兒還給了太姥,太姥的臉笑成了一朵燦爛的菊花,得意地說:“還是我的羽佳好!”而今,太姥記過離開了我們,我不愿意接受這殘酷的現實,我真想和太姥永遠在一起。
從前,每到放學的時候,都是太姥牽著我的小手祖孫倆一路有說有笑地回家,太姥的手是那么溫暖,笑容是那樣慈祥。現在,看到家長們在校門口接孩子,我的心都要疼一下,那曾經是一幅多么美好和諧的畫面啊!如今只會出現在夢中,我的淚水不由奪眶而出。太姥的離去在我心里留下了一個難以愈合的傷口。今天是清明節,我越發思念起太姥,那人傷口就越疼了,痛得我無法忍受,只好任淚水和窗外的雨滴一同落下。
假如上天能夠實現我的一個愿望,我希望那個慈愛的太姥立刻回到我身邊,永不分離;如果這個愿望太難實現,我也希望能再看一眼太姥,哪怕只有短暫的幾分鐘,我也心滿意足了。
在這個清明節,我惆悵萬分。天空下著牛毛細雨,那是太姥與我思念的淚。
清明時節作文5
清明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經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歷書》:“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之說。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接著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依然盛行。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放風箏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我家鄉的清明節主要以掃墓為主。今年的三月四日,我們一家四口人好像往常一樣,一大早就坐車回老家——長樂祭祖掃墓。這一天,天氣陰沉沉的,偶爾還伴著細細的小雨。我們有的扛著鋤頭,有的提著祭品,有的拿著鐮刀,一路走上山來。山上的空氣尤其的新鮮,放眼望去滿目蒼翠,真個心曠神怡啊!我們順著彎又陡的山路,連走帶爬地來到山頂,終于來到了爺爺的墳前,我們要給敬愛的爺爺掃墓了。
奶奶和媽媽忙著給爺爺上香,擺祭品,我和爸爸負責清除墳上的雜草。“正正,你割得真認真呀!”媽媽夸贊我道。可我一根草也沒割斷過,真是不好意思。
一眨眼的功夫,山上便多了許多上墳的人們。時近中午,我們上好了墳,收拾好東西就開開心心地下山了。這時又下起了牛毛般的春雨,媽媽便教我念起了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一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時節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清明前夕,下起了綿綿細雨,我的心情隨之沉重起來,因為今天我們班肩負著莊嚴的任務。
下午,雨點兒越來越大,一會兒工夫,地面九濕漉漉的了。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出發的時間近在咫尺。
書記和校長凝視著天空,緊皺著眉頭,天氣不見好轉,可活動仍然要進行。這時,學校的廣播聲里終于傳來了校長下令集合的聲音。
一小會兒的時間,十幾個班的同學迅速站立在操場上,一個個都昂首挺胸。因為我們很有自豪感,能代表少先隊員們給先烈們掃墓。
雨沒有停,只是一點一滴的落在我們身上,頭發濕了,衣服被雨水沖洗著。
在老師的帶領下去烈士墓地的路途中沒有一個人吵鬧,只是有序地走著。在墓前同學們沒有一點兒嘻笑聲,空氣中都充滿著嚴肅感。雨沒有一點兒要停的意思,雨水順著臉往下流,眼鏡片上也有著星星點點的雨點兒,可奇怪的是沒有一個人遮雨、擦臉。
看見那高大的墓碑,憶起了烈士那高大的身影。這群烈士曾是英勇善戰的好士兵,群眾眼中的好小伙,為了保衛自己的祖國獻出了花兒般的青春和生命。
他們那沖鋒陷陣的場景,不斷浮現在我腦中,在我的心中每一位烈士都是我的榜樣和驕傲。
到了少先隊員獻詩的時刻,我們班的同學肅立在烈士墓前,深情地朗誦著。雨水讓我們里面一層水,外面一層水,時不時要咳一兩聲,但在墓前我們卻一聲也不咳。
朗讀完,我們獻上一朵朵小小的菊花。菊花雖小,但卻寄托了我們對烈士的崇敬。
突然,我明白了這場雨,是上天的眼淚,是悲傷的眼淚,是激勵我們好好學習為祖國奉獻一切的深情眼淚。
清明時節作文7
今天是清明節,為了拜祭祖先,我跟爸爸媽媽回到老家,一路上陽光燦爛,春風暖暖,可是爸爸似乎不怎么開心,我就不敢太這么樂呵。小心翼翼地跟爸媽后面走,突然爸爸問我:“聰聰,知道清明節的由來嗎?”我搖搖頭,爸爸給我講開了:
古代的時候,人們就認為,清明節即起始于節氣。漢代劉安所《淮南子》稱:“春分后加十五日指乙則清明風至。”這清明風至之時正值陽春三月,故有“三月節”之稱。后來,《歲時百問》一書曾做解釋:“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顯而易見,清明節是因它所處的時令,在光照、氣溫、降雨等各方面俱佳而得名。后來,皇帝為了紀念忠臣介子,把這天叫做寒食節(就是今天的清明節)。久而久之,清明節就成為了拜祭祖先的日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說話間,不知不覺就到了爺爺奶奶的墓地前,墓地坐落在一片開滿油菜花的.田地里。背面是高高的土坡,土坡旁邊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河岸上一排垂楊柳隨春風輕舞,偶爾有幾只小鳥忽的一下飛走又忽的一下飛來,給寂靜的墓地帶來一絲活力……
來到墓旁,只見整個墓地雜草叢生,一塊石頭碑上刻爺爺奶奶的名字、出生及其逝世的時間,我算了一下,爺爺和奶奶年紀輕輕地就去世了,聽爸爸講爺爺奶奶都是十分勤勞善良的農民,舍不得吃,舍不得穿,節約來的錢都供給爸爸念書,自己有病了舍不得看,當爸爸剛剛參加工作,日子剛剛好起來,本該享福了,卻不幸得了重病去世了……看到眼前的景象,我的心情變得沉悶起來,難怪杜牧在詩中說“路上行人欲斷魂”,爸爸跟媽媽不聲不響地拔墓上的野草,我默默地拔……雖然我沒有見過爺爺奶奶,但是兩行思念傷心的淚水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雜草清理干凈了,爸爸點上了紙錢,紅紅的火焰映紅了爸爸的臉,爸爸凝視一張張寄托哀思的紙錢在火中發黃,卷起,變灰……臉頰上流下了不知是淚水還是汗珠。我默默地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給爺爺奶奶磕了三個頭,心里暗暗發誓:一定要給爺爺奶奶爭氣,不讓他們的辛勞白費……
今年清明時節雖然沒有雨紛紛,但是路上行人一樣欲斷魂……
清明時節作文8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做甚欲斷魂?為感悲思已故親。
清明,是一個讓人倍感憂愁的詞,為相距一土之遠的親人祭拜。只是不知當他們踏著潮濕的泥土蹣跚而去時,可否會回憶起那些親人的往事?或許兩人從前生疏得很,甚至在自己還未出世時便去了,但當手觸碰那冰冷的石碑時,依然會有那么一種沒來由的苦澀與懷念。或許,這便是血緣最為奇特之處吧!
透過烏黑冰冷的石板,似又看見曾祖母滿臉的“生”的痕跡,以及那雙緊閉的雙眼。
記得幼時的我曾問過祖母,曾祖母為什么會瞎眼睛的。祖母嘆氣道:“當年你爸爸才八歲時,你的祖父從樓梯上摔下來過世了,你曾祖母很傷心,每天以淚洗面,就這樣哭瞎了眼睛。”那時的我不理解死亡,只是覺得好笑,我為什么祖父死了,曾祖母會這么傷心呢?我也天真的問過曾祖母,曾祖母的用她干枯手撫摸著我的頭說:“因為人死了,想就永遠消失了。你會希望你的親人永遠從這個世界消失嗎?”哦,原來死亡就是消失吖。可為什么祖父并不常與曾祖母來往,曾祖母還要這么傷心呢?
現在想來,大概就是單單“親人”這兩個字罷了。
曾祖母是今年三月份去世的,她躲在寬大的棺木里面,最后看一眼自己的家。那個村子很小,差不多都是同姓的人,也都可以算是親戚。曾祖母年過九旬,自然是村中的長者,來為她送行的人非常多,人們紛紛掩面而泣。按照風俗,曾祖母的棺木要圍繞著村轉子一圈。曾祖母的棺木由“八仙”抬著,后面跟著她的子女兒女。鞭炮鑼鼓開道,走過她曾經走過的村中小道;走過她曾經耕作的稻田;沿著她曾經在那里洗衣洗米的小河邊,去向她最后的歸宿。隊伍慢慢的走著,帶著村子里人們的記憶,帶著親人的情誼,在一片稻田邊停下,這是曾祖母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鼻子微微泛酸,想起幼時自己趴在草地上聽曾祖母用方言唱著聽不懂的曲子;想起與曾祖母坐在一起吃嗑瓜子;想起纏著曾祖母教自己那些難懂的方言……一瞬,我忽然明白了為什么當年曾祖母的悲痛從何而來。
那僅僅只是因為“親人”兩個字,這也并不需要血緣,只要在心中認定你是我的家人,那便永遠都不會變,這份情是跟著人出生入死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何必再斷魂?至親雖故情仍在。
清明時節作文9
轉眼又到清明,煙雨腔蒙,思念的季節漸次滋生。說不出的情與念,畫不完的恩與愛,那一處才是黃鶯鳴嘹啁啾的陌上桑?
留一處淺草沒馬蹄的踏春,瀉滿人間的癡念。隨這腔瀠的煙雨,亂入紅塵的一腳門檻。
一腳門檻?紅塵茫茫的大千世界,何其渺邈?深一腳,淺一腳,都是人間無盡的紛繁雜談。如同一幅畫不盡的人生畫卷悲喜由已,蒼涼自品。
真的是悲喜由已,蒼涼自品?在這苔痕上階綠,黃紙隨風亂飄蕩的季節,能不能少卻那一幅多余的悲傷,在你我的原始心靈不必有那傷情脈脈的記憶。如同水的奔流,川流不息。
可是,怎么不見逝者如斯夫的深深嘆息?如同野草與黃紙相碰撞迸燃的火花,一張張,一根根,燃燒成思念的鐵索,迂迥成腔蒙的清明煙雨。
清明的煙雨啊,你鐫詠了歲月的倉桑,你涂抹了人間的希望,你平復了歲月的溝壑。只匆匆一影又積溺其中,往復循環,生生不息。
青山裊裊新雨色,柳芽尖尖嫩黃鴉。殘煙縷縷摧人淚,亂痕淺淺野草拆。
不是天涯重回首,月到清明半中圓。賒卻美酒隨君盡,未見故人入夢來。
是啊,青山雨色,清明寥寥,野草淺淺,未見故人入夢來。這何其不是又一撮摧拆人心的傷情畫面?如果春也有知,是不是應該也遲遲歸了?
遲遲歸嗎? 如同在外四處游蕩不羈的悻悻浪子,懷著對家的一片眷戀,懷著對親人的一心摯愛,懷著對故鄉的一把癡心。歲月不能忘首,人間不能棄愿。
多情的煙雨總是沾濕思念的翅膀,飛翔著,歸來吧。在村入口的東頭,總有那么多守候回歸故土的眼睛把冰冷的心灼熱成滾湯的火球。
讓愛無處不在,讓情延綿不息。
清明時節作文10
清明,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期之一,約在公歷的四月五日前后,具體的說清明是在冬至后第108天。到了這個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是草木蔥綠、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改變了冬季寒冷、枯黃、銀裝素裹、凄涼的景象。農業生產也多忙于春耕、春播了。江南諺語:“清明谷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就是在寒冷的北大荒,為了不違農時,清明節前后也搶著播種小麥了,并有“清明忙種麥”的諺語。
清明的習俗是豐富多彩而極其有趣的,除了禁煙火、吃冷食、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插柳……
清明節在山東省膠東地區人們普遍叫“過寒食”。寒食節在魯膠東地區人們的心目中僅次于春節和正月十五元宵節燈節,都要慶賀三天。孩子們都要脫去穿了一冬的舊棉衣,換上新做的單衣。民間有傳說:“清明不穿棉,穿棉死后變兔子”。民間還有傳說:“老牛老馬也要過個寒食節”。這三天也要給牛、馬一些好草、好飼料,并休耕三天。
記得兒時,每逢寒食節學校都要放假三天,老師帶領學生到效外踏青、郊游。山東呂劇中有一段唱詞:“清明佳節三月三,老師踏青去游玩……”充分說明清明節老師與學生們踏青、郊游是清明節的一項很有意義健身活動。
清明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祀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去的先人的一種活動。每到清明節,家長都要帶上供品、香、紙、扛著鐵鍬、舉著掃帚,領著孩子們去自家的祖墳祭掃墳墓,將供品擺放在死去的先人墓碑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柳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供品回家。
記得兒時寒食節玩得最有興趣當數放風箏,蕩秋千了。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身體健康,而且還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特別是兒童最喜愛蕩秋千。放風箏是兒童最喜歡的一項活動,牽著高高飛翔的風箏的牽線,仰望著風箏悠哉,悠哉飛翔的形態,踏著綠毯似的小草,吸著春天郊外的新鮮空氣,仿佛進入了仙境,別說有多高興了。
清明不僅是祭祖的祭日,同時又是兒童們踏青、郊游、放風箏、蕩秋千玩耍的好時光。
清明時節作文11
幾年前的四月,又值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在嶺南地區,我們通常都會去掃墓,吃乳豬,而在我的老家——江南地區,人們不僅會去掃墓,還會弄一種“美味”——青團,嶺南地區也叫“艾糍”。每逢過節,我們都會去到奶奶家,而那年清明節,又正趕上姑媽準備做青團,我這個吃貨自然也加入了這個行列。
首先,把制作青團的原料:糯米粉、粘米粉、豆沙餡還有最重要的艾草準備好。第一步,把艾草洗干凈,然后把艾草放入鍋內焯,加水,用攪拌機把艾草打成艾草汁,聞著這散發出來的清香,我們開始進行最關鍵的一步。
終于開始包青團了,首先把粉和艾草汁活成碧綠的面團,每次截取適量大小,攤開,放入豆沙餡,再包成拳頭大小,這樣,一個碧綠誘人的青團就大功告成啦~姑媽心靈手巧,飛速地包著青團,成品一個個大小均勻;而我包的青團則“一瘦一胖”,東倒西歪,心中默嘆姑媽的手藝,心里倏忽燃起了勝負欲,更加仔細認真地包青團,起初還是不大好看,但我越包越上手,很快掌握了門道,不知不覺包的越來越快,青團也越包越好看,不一會兒,一盤子的青團都包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把青團拿去蒸,青團散發出的艾草清香,惹得一屋子的人都“口水直流”。
經過不長時間的蒸制,青團終于蒸好了,我等不到青團完全涼透,八成涼時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自己包的青團,一口下去,滿嘴都散發著“春天的味道”,青團不甜不膩,不黏牙,艾草的清香仿佛融入了豆沙餡中,散發出清淡悠長的味道,看著大家吃著我包的青團贊不絕口,我不僅享受著美味,更有一股幸福與自豪感。
長大后,我每年清明節都會吃青團,但無論是買的,還是別人送的,我再也沒有吃到過像那年那樣好吃的青團了。
清明時節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個清明,我們全家回到了老家,為我的爺爺掃墓。在車上,氣氛十分的沉重,以為我的外公在前幾天去世了。它讓我感受到生命是那樣的短,命運是那樣的捉弄人!過年時,能跑能跳能吃能喝,但幾個月后的今天,就去世了。
爺爺的墳在家不遠處。因為今天剛剛下過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變得泥濘起來了。那里樹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
我們找到了爺爺的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奶奶把準備好的飯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接著,就讓爸爸媽媽把紙錢綁起來。綁好了以后,奶奶讓爸爸拿出12支香給她,不一會奶奶便把香點燃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別發給我們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起來。當時,我在心中默默地說道:“爺爺,今年我們來看你啦,給你們帶來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給我們一點嗎!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財源廣進,讓家里面的孩子每個都學習優秀,特別是今年就要考高學的姐姐,讓她一次性就考上重點中學吧,上一所好學校,你們能答應我嗎?爺爺,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答應我的!給你們的東西你們盡管用吧!”說完之后,奶奶便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一次酒。過了一會,媽媽也敬了酒。然后,我們就開始燒我們帶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一半的時候,奶奶便說道:“東西太多了,給你個袋子裝一下!”說罷,便把手中的塑料袋丟進了火堆中。燒完后,我們在墳頭跪了下來,拜了幾拜,便起身走了。
在走之前,我對太公、太婆說:“太公、太婆,再見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
清明時節作文1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今天,又是清明,天空下著濛濛的細雨,好像老天憶念已故的人們而落下的眼淚。我望著窗外細細的雨絲,懷念己逝去的太爺爺。
太爺爺是爸爸的爺爺,記憶中的太爺爺很勤勞,又很善良。
太爺爺的勤勞在村里是出了名的。他在寒冬酷暑里種田、勞作,忙碌之余會起大早將他收獲的蔬菜帶到菜場上去賣掉。在我五歲的一天,我被家里的電話聲吵醒,下樓去接電話,那時大家都在睡覺,我聽到“吱……的開門聲,借著外面隱約的一點光亮,我看到太爺爺帶著鋤具出門了,我偷偷地走在他后面,只見他熟練地給菜松土,再把長大些的菜拔出來放入菜筐里,他回來后在大門口的路燈下分摘著采回來的小油菜扎成小捆。我知道他接下來要去賣菜了,我忍不住跳出來,喊著太爺爺,讓他帶我一起去,太爺爺慈祥地看著我笑著問道:“怎么不多睡會兒啊,起這么大早你行嗎?”我挺著胸脯大聲說:“沒問題!”太爺爺挑起菜筐對我說:“走嘍!”太爺爺的菜是自己種的沒有打農藥,而且太爺爺在賣菜的時候,不會耍小聰明,也不會計較一些零錢,像五元四角,只收五元,買菜的人都很高興買太爺爺的菜……菜場邊常常有些乞討的人,別人都說他們是騙子,可是太爺爺會給他們一些錢……回家的路上,太爺爺還給我講故事聽。
雖然太爺爺走了,但是在這細雨的清明時節,我又想起了他,他永遠是活在我心中。他的一份善良的美和一份執著的勤勞,值得我用心來學習。
清明時節作文14
今天,我們懷著沉重敬仰的心情,走進了烈士陵園。來緬懷這些革命先烈們。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直沖云霄的巨大石碑,石碑上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這八個金色大字。
我們在這里舉行了儀式,首先是在紀念碑演講,他們的演講令人在心中引起了對革命先烈強烈的思念之情。接下來就要唱國歌了,這悲壯,不屈、高亢、奮發、雄偉的歌聲,仿佛我的眼前出現了革命先烈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的場面;隱約聽到了戰場上的撕殺聲;聽到了在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這雄偉的聲音。歌聲在我的思緒隨著歌聲的激昂翻騰起來。
接下來是向革命先烈們獻花,我雙手捧著小白花,把它輕輕放在烈士墓前,心里在想:革命先烈,你們的血沒有白流,你們沒有白白犧牲。“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這不正是形容你們的詩句嗎?我們一定會奮發向上,好好學習,踏著你們的腳步,讓祖國更加昌盛繁榮!
接下來,我們去了“革命烈士紀念館”聽講解員講了許多感人的事跡,看了許許多革命時的圖片。我感慨萬分,心想:我們是幸運的一代,我們是幸福的一代,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可以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游玩;可以在明亮的教室認真學習;可以在麥當勞享受西洋風味……這些都是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的。
同學們,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讓我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也為祖國貢獻力量,做國之棟梁!
清明時節作文15
近幾日的天一直陰沉沉,傍晚的時候天空飄灑著細雨,綿綿的春雨隱喻著一份凄切的纏綿,若有若無,它滋潤了生者,滋生了懷念。 有人說:好人死了,老天爺總會下雨,奶奶無疑是個好人了。不堪忍受病痛的她,選擇在八月離開人世。正是盛夏時節八月,天卻下起了大雨。當我靜靜的守在奶奶的靈床前,我無數次的感到奶奶在用手輕輕的撩開那潔白的床單,要坐起來和她最疼愛的孫子說話,我一次次的猛然站起,怎么也不愿意相信奶奶就這樣走了,丟下愛她的親人…… 奶奶,斜斜的雨絲里,我來到了您的靈堂前!今年,我只來此看一次。從前的日子,您在老家里,我遠在泉州讀書,可現在,我究竟與您隔開了多遠?沒有答案。
而您,也永遠不可能告訴我……我們之間恍若隔世,陰差陽錯!如果那骨灰盒是您永恒的家,此刻我佇立在您的家門外,聽風聲呼呼地穿過耳膜,感受淚水嘩嘩地奔涌下來,淋濕了我的身體,也淋濕了這塊地。靈堂之上,您悄無聲息。以后,我只有盼望清明節在奶奶的靈堂和奶奶相見,訴說我那無盡的思念。
看著奶奶孤零零的在靈堂和骨灰盒為伴,奶奶的身影就這樣從我的生活中遠去了,只有思念留在我的心中……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今天,我看到細如牛毛的春雨,人們焚燒紙錢的裊裊的青煙;聽到悲悲切切的哭泣聲,嘈雜的人語聲,我的心很沉很沉……清明節是活著的人緬懷故去親人的日子,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重聚,回首往昔,懷著對奶奶的思念之情。
迎春花開的時候,奶奶,您微笑了么!春天來臨的時候,靈堂的有敬獻著鮮花。以前每當我走近靈堂的骨灰的時候,總有些怕。今天當我再次走近您,我心想:奶奶您在那里,我怕啥?(奶奶的骨灰盒在第十層二一七號)。以后再走過這里,心里會一片坦然,是啊,有奶奶在這兒,我怕什么。我今天在您身邊陪您來了,您應該不寂寞吧! 奶奶,您還那么早起么?您還是那樣早起鍛煉身體嗎?奶奶,我又看見您笑了……奶奶……
【清明時節作文(集合15篇)】相關文章:
關于清明時節作文03-24
清明時節祭掃作文03-22
清明時節掃墓踏青作文04-20
清明時節初二作文04-07
高二清明時節作文08-26
清明時節作文2500字09-16
清明時節生命的感悟作文04-06
清明時節感悟生命作文04-06
清明時節作文800字(精選9篇)04-03
清明時節作文1000字(通用5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