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清明優秀作文(通用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又到清明優秀作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又到清明作文1
人們總是喜歡把清明節與陰雨聯系在一起,大概是習慣了杜甫那句“清明時節雨紛紛”的緣故吧,抑或是陰雨更能表達人們沉重的心情。
今年的清明節并沒有下雨,但人們的悲傷未減,猶如昨歲般“路上行人欲斷魂”。淚水是情感液化的結果,總是在真情凝結后流溢出來。
家鄉的習俗,清明節是要給祖先上墳的,燒些紙錢,悼念逝者。
家鄉的墳塋都是土做的,春天一到,野花遍地綻放,所以鮮花總是可以免了的。
在家的時候,每到清明我都要跟著父親,到爺爺的墳前祭奠。如今爺爺離開我們已有二十個年頭,偶爾能夠引起我記憶的是放在櫥柜里的一只黑色小木碗。
那只小木碗是我四歲的時候爺爺給我買的,它那時是很精致的,現在已傷痕累累,有了多條裂縫,還多了幾條銹跡斑斑的鐵絲。
四歲的時候,我還不會說話,走路也是遙遙晃晃,吃飯常常打碎碗碟。一次,爺爺趕集回來,給我買了一只精致的小木碗,以免我再打破飯碗。此后,三年多時間里,小木碗就是我吃飯喝水的器具,也是我閑時的玩具。吃飯的時候,我用它盛飯;玩的時候也用它裝土。反正摔不爛,一碗“多用”。
那時父母總是在外打工,和姐姐弟弟一樣,我是由爺爺奶奶帶大。農活總是很多,爺爺奶奶下地時總要給我的木碗里放半碗水或是半個饅頭,那樣我才不會在它們下地干活時無事可干。那時我總是坐在場面的石頭上等著爺爺奶奶回來,望著前面一扇關著的門發呆,時常會等得睡著在石頭上。碗里的水多半是用來和泥巴的,有時干脆把土裝到到碗里,饅頭時常是被狡猾的公雞或是貪婪的灰灰(我家的狗)偷走。我是不會記恨它們的,因為它們總會陪著我,反正自己吃了也是一種浪費。
有一次吃飯,姐姐告訴我碗底漏了,我不信翻過來看,于是飯灑了一地。便宜了小灰灰,我卻為傻付出了代價,又餓了一頓。
那時,我總羨慕弟弟會被裝在背簍里帶到田里去,但他偶爾也和我一起留在家里,那時他總會搶我的碗,所以我更愿意一個人玩。小木碗陪了我整整三個年頭,經歷了無數次摔打,已無法盛飯了;我也上了小學,不會再把碗碟打破。于是小木碗也就被我冷落了,曾經幾次險些被扔,兒時的友誼讓我幾次挽救了它的性命。現在想來,也只是為了挽留兒時的一些記憶吧。
我不再依賴小木碗的時候,爺爺卻離我而去了。他瘦小佝僂的身軀永遠的停止了忙碌,那雙深而炯的眼神也失去了光芒。關于爺爺說過的話語已搜索不到任何的信息,畢竟二十年過去了,況且那時我還是個啞巴,爺爺的一些瑣碎的話語也就隨著時間的流逝在記憶中悄悄的淹沒了!
如今我已長大,寓居千里之外的南國,很少有機會回家。又到清明,我卻從未像今年這樣有太多的思念和感觸。也許是人長大了就會對親情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許是時間整理、保存了些許應當永存的記憶;也許是其他同事紛紛回家祭祖,觸發了我內心深處的良知;也許是幾年未歸的遺憾,凝成了一份家的思念……
昨晚與父親通了電話,放假加班不回家了。電話那頭,父親依舊和藹的聲音寬慰我,家里一切都好,讓我安心工作,不必惦念。
通話結束了,關于爺爺的記憶,家的印象,連同我的小木碗,卻零零散散、斷斷續續,滿滿地占據了我大腦所有的空間。在有意或無意中,我排列出這么一段淺薄的文字;在經意或不經意間,我提筆記下這么一段零亂的碎語。
又到清明作文2
庭院內,草地上,夕陽西下,只有那鮮血染紅了半邊天,我還以為那椅子吱吱作響,但世事難料……———題記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人的一生總是在跟時間賽跑,但還是跑不過,它就像侵蝕者,讓我在慚愧與傷心中渡過了一年……
記憶中鬢發霜白,顴骨突出的厲害,將眼窩深陷的年邁的老人便是我的太爺爺。太爺爺幼時家里窮的很,沒書讀,青少年時就參軍了。因此待他老年時期身子骨依然硬朗,那濃濃的眉毛中還不時透出股股的剛強。太爺爺是個懷舊的人。每到清明時期,他總會坐在搖椅上,給我們村里的一扎堆的小屁孩講訴那英雄事跡,也總會上山探望自己的老部隊。
而我是這個家中輩份,年紀兼最小,又最皮的淘氣包。每每在這個時候,我總會上演孫悟空大鬧天宮,與太爺爺一決高下。因為那時,太爺爺要求我跟著一齊去上山祭拜,我卻覺得禮節太過麻煩,即使被太爺爺訓斥,我也還是不想去。一氣之下就把香掰成兩半,扔在地上,太爺爺的臉色馬上變青,罰我用手頂著水,兩只手撐著。剛開始還覺得蠻好玩,時間長了才發覺好痛苦。那盆水好像看中我了,于是嘩啦啦的一瀉千里,我變成了小落湯雞。雖然這件事就這么算了,但我從此對太爺爺都退避三分,就好像孫悟空對緊箍咒害怕三分一樣。
再親近太爺爺的時是那很久以后。他總喜歡一個人靜靜來靜靜去,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整個人也和藹了許多,也因此顯得更加年邁了。
不知何時外面竟下起了牛毛細雨,風吹拂著雨點,把他們送到屋頂上,窗戶上,地上;透過窗戶可以看到黑暗的天空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遠處只見那星點小的燈火亮著。
“娃子。”只聽見房門外傳來太爺爺的叫聲。“嗯?”我回答著并走出去。太爺爺把我放在他腿上,他皺著眉頭問。
“上次太爺爺罰你,你恨太爺爺不?”
“不。”太爺爺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我眨巴著問。
“太爺爺,明天我您去爬山好嗎?”只聞傴僂一聲“好。”便笑逐顏開。他把我抱在懷中,那是從未有過的溫柔,卻又是從來沒有過的傷心。
第二天,我一起身只見太爺爺靜靜地躺在草席上,他閉著眼睛,他的樣子是那樣的安詳,沒有了以往的氣息。懵懂的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霸道的雨籠罩了天空也籠罩了我的心。
今天,又是清明。早早上山,坐在他墓旁,給他講述我的故事。眼淚又不自覺的往下流……
身邊的人要好好珍惜,不要失去才知道后悔,太晚了。
門庭內,草坪上,太陽從東邊升起,陽光照在雨珠上,閃著耀眼的金色,屋內的搖椅已經沒有吱吱作響的習慣……
又到清明,又成思念。
又到清明作文3
清明的雨飄揚了幾千年,從杜牧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中一路飄來,潮濕了心情。——題記
驚
揉揉惺忪的睡眼——奶奶房中傳來的尖叫聲驚擾了大家的好夢。抬頭看看窗外,天還是墨黑色的,正要躺下,那些個敏感的字眼飄入耳中,重重地敲擊著我的耳膜—“不行了!”沒有主語的話,但家里每個人都明白。睡意一下溜走了,匆匆套好睡衣便飛奔向那個聚滿人的屋中。奶奶,眼圈發紅的說著事情的來龍去脈。她啜泣著,淚水漸漸滑落。這是我第一次見奶奶哭。她,一直都是個堅忍的女人。而此時,她是多么的無助,像只受傷的小野獸,依偎在大姑媽的肩上,蒼蒼白發零亂的散著。我心里一下就亂了。
怕
目光轉移到爺爺身上。他躺在床上,呼吸甚為微弱,喉嚨似乎被死神緊緊扼住,說不出一句話來。那雙本就無神的眼,望著天花板,很久很久沒看見它眨巴,哪怕是一下;那身子,顯得更是瘦骨嶙峋——自從前幾年起,爺爺便被肺癌折騰得只剩皮包骨了。這是前幾天還遞給我桔子,然后看著我笑的那個慈祥的爺爺嗎?不是說病情好轉了些嗎?心里突然很空,很想抓住點什么。人便不自主地走向床邊,用小手緊緊握住那雙飽經滄桑的手。那只老手忽然增強了些力度,奶奶看到這一幕更是泣不成聲。沒有醫生來,我知道這意味著什么,我的眼眶里一下就蓄滿了淚。偏過頭去,淚流了下來,我知道,爺爺是不想看見我哭的。很想,讓時間永遠地停留在這一刻,就算不能言語,卻也能緊緊地握住。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對死亡的恐懼,第一次向這么努力地留住……留住爺爺。
悔
那只手漸漸放松,眼睛竟也安詳地閉上。這一刻的爺爺,嘴角卻似乎微微往上翹,是爺爺對我最后一次的微笑嗎?心里在問。是的,我是爺爺最寶貴的孫女,而我和哥哥姐姐們卻因為爺爺被病魔折騰出的可怕傷痕而不敢太過接近。記得,媽媽曾提過:在我出生時,老年人多報有男尊女卑的觀念,可爺爺卻高興地抱起我,道:“能平平安安就好!”記得,幾天前,爺爺遞給我那個甜甜的桔子,然后看我咬下去寵溺的神情;記得,這是我對爺爺患病幾年來最親昵的動作。屋里屋外,哭聲一片,連一向對爺爺態度不好的姐姐都黯然落淚。只有我,怔怔地坐在那里,看著大人們忙活。淚在眼眶里打轉,卻倔強的遲遲不肯滴落,忍得眼睛生疼。看看屋外,沒有雪,很久沒有了那一片純白。一個人躲在樓梯上嗚咽起來:爺爺,那個世界很美吧,應該是一片純白色的吧。您在那邊一定要幸福。爺爺,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一定會選擇好好愛你,這一次,請原諒!
下樓,映入眼簾的是那個淡淡的微笑,您原諒我了,是嗎?
又到清明作文4
與名稱相反,清明一天的行人們反而如斷魂般魂不守舍。祭祖一向都是由母親和舅父一手操辦,我鮮少被允許在整個漫長的流程里插足,久而久之,我便不甚在乎這個節日了。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清明更為悲戚,惆悵張牙舞爪地伸長了四肢肆意妄為,妄圖席卷整個街道,不放過一個細小的縫隙,很顯然,它做到了。
警笛長鳴的半分鐘前,我正無所事事地待在露臺消磨時間,藤木編制的吊椅上鋪著母親親手縫制的坐墊,軟綿綿的質感總是讓人忍不住打盹,迷迷瞪瞪間竟差點就著這幾分愜意小睡過去。刺耳的警笛將腦海中殘存的睡意驅散得一干二凈,我下意識站起了身,待回過神來,便就著這個姿勢闔眸垂首哪怕是一向對時事不怎么上心的我,也清楚地知道這長鳴不散的警笛是為了什么。
三分鐘,印象里已經算是比較長的.了,汶川地震時也是三分鐘。三分鐘,180s,太陽發射的光還未來得及走到地球,堪堪走過不到一半的路程,而那些沒能等到春天的人,在世界十幾億人的回憶里,與遲來的春天做著短暫的相會。
我想我可能會永遠記得這個冬天。
記得劉院長的遺孀追著靈車痛哭流涕,記得肖賢友彌留之際歪歪扭扭的四個字,記得2月25日凌晨時某位垂暮之年的老者發出的那一條你好,記得嘶聲力竭喊著媽媽企圖得到靈車里母親的回應般的可憐人,記得在陽臺上敲盆求助的人記得那些眼淚和苦楚。
警笛早已在空氣中消散,但四周仍然安靜,每個人都在小心翼翼地不發出聲響,以免驚擾了那些還在與剛剛見到的春天做著告別的英雄們。
我仍站在原地,直到不久后被前來為綠植澆水的母親溫聲細語喚回了思緒。
我看著母親提著水壺彎腰為綠蘿澆了些水,水珠順著綠葉的紋路緩慢下滑,直至滑落在白瓷磚上,只剩下一灘水漬,再被母親的鞋底拭去。我忽然覺得眼前的景象刺眼極了,它讓我不得不聯想起那些被歌頌贊揚卻讓人心痛酸澀的抗疫英雄們,我使勁閉了閉眼,踉蹌著后退了幾步,爾后跌坐回藤椅上。
母親走了過來,安撫般輕輕揉了揉我的頭頂,輕柔的動作和熟悉的氣息讓我安心不已。我抬起頭朝她笑了笑,左手順手搭上了玻璃圓桌,手肘卻碰到了一個堅硬的物體,我抬手將它撈了起來,發現是本我之前讀到一半的書,充當書簽的葉子還夾在中間,我將夾著葉子的那一頁翻開,瞄了幾眼段落的內容,那上面用黑色字體印著:
我們懷揣火種走過黑暗長夜,跨過戰友的遺骸,踏過荊棘和深淵,最終在累累尸骨上重新點燃了種族延續的火炬。我們這些活下來的人不需要歷史來記載功勛,也無謂那些空虛華美的稱頌;只要山川河流、千萬英靈,見證過我們前仆后繼的跋涉,和永不放棄的努力。
頁尾的最后一段字數極少,似乎只有一句話,我卻盯著它翻來覆去仔仔細細看了許久,恨不得將每個字都拆開。母親似乎察覺到了我的不對勁。怎么了?母親問。
聞言,我再次使勁閉上了眼,堪堪將即將掉落的眼淚收回去。
不,沒什么。我抬起頭笑著說,爾后在心中輕聲默念著那句字數極少的話。敬我們這些平凡的人類。
又到清明作文5
始于周代的清明節,在我們中原鄉下,是每家每戶都很看重且要認真去過的一個節日。
從出生到現在,我已經過了六十來個清明節了。六歲之前過的那些清明節,基本上沒留下印象,大概從七歲開始,對過這個節日的情景才開始有記憶。
記得少年時每當清明節快到,母親都要告訴我,清明前后,天會暖和,雨會增多,是種東西的好時節。這個時候點瓜種豆,苗會出得好,栽樹種花,成活率高。對這個節氣,咱種莊稼的人,可一定不能忘記。母親把南瓜種子拿出來,裝在一個葫蘆瓢里,讓我端了跟著她,她則拎個撅頭,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挖土窩,她挖出一個土窩,叫我從葫蘆瓢里捏出兩粒南瓜種子放進去,然后又拎來水逐窩澆,澆完,再封點干土。沒過幾天,那些土窩里就拱出了翠綠翠綠的瓜苗苗。
清明節這天早飯后,母親會把預先準備的供香饃和火紙裝進一個籃子里,然后拉上我,跟著扛了鐵鍬的父親一起,向我們家的祖墳走去。母親告訴我,清明節這天,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我們要給死去的祖輩墳頭培上新土,不然,他們的墳頭就會慢慢矮下去;要在他們的墳前燒紙擺上供香饃,告訴他們咱來看他們了,沒有忘記他們,給他們送來了吃的和在陰間使用的紙錢。
一家人到了祖墳上,父親照例是挖土往爺爺、奶奶、老爺爺、老奶奶的墳上培土,在墳頂上蓋一個碗狀的土塊;母親則把供香饃在每個墳前擺上一些,然后就是燒火紙,當火紙燃著了之后,母親就拉我和她一起在每個墳前磕一個頭,我對做這個動作不太愿意,每當我抗拒時,母親總要瞪我一眼說:傻東西,磕頭是對他們表達敬意,沒有他們,咋會有你?
清明節這天,母親還總是到水塘邊的柳樹上折些柳枝,回來用繩子捆了掛在房檐下,她說,這一天的柳葉特別嫩特別潤,晾干之后可以當茶葉用,人喝了柳葉茶后,可以敗火治嗓子疼。到了夏天天熱時,母親就從那捆柳枝上扯些干柳葉下來,放在盛了開水的水盆里,水盆里的開水立刻變得綠盈盈的,這就是柳葉茶。柳葉茶放涼了喝,喝到嘴里稍有些苦,可喝下去會覺得肚里和身上都很涼爽。
在我的印象里,清明節這天下雨的時候多,而且多是細雨,天地間被這細雨弄得霧蒙蒙的。下雨天不能隨意到屋外玩,我就以為老天爺是在與我作對,有時就指了天抱怨:你真討厭!母親看了總是急忙攔住我說,小孩子家,怎么敢指責老天?清明節這天所以愛下雨,是因為老天爺知道人們祭祖時會傷心,就用這種天氣來陪伴大家,這是天人一心的意思。
長大后,讀到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才明白,多少年以來,清明節這天都愛下雨,老天爺并不是與我作對。
清明節這天也有不下雨的時候。不下雨時我就特別高興,可以和伙伴們在青草地上玩踢鞋樓的游戲,可以和伙伴們摔跤和打鬧,可以蕩秋千,再不就是去放風箏或看別人放風箏,看見風箏像鳥一樣的在藍天上飛動,我們會高興得哇哇大叫。少時的清明節對于我,其實是一個玩樂的節日。
長大了,變老了,尤其是身邊的親人去世之后,再過清明節,那份感覺又不一樣了。少時去祖墳上掃墓,因與墳中的先輩并未見過面,祭奠他們好像只是在盡一份血緣相連的責任;如今去陵園掃墓,與園里的親人曾朝夕相處,那份疼痛感是那樣的強烈和難忍,流淚是難免的。不過,近些年每當我在清明節去陵園掃墓時,望著親人的墓碑,我都要求自己盡量平靜下來,努力去想象親人們在天國的生活圖景。在我的想象里,天國有個最美的區域叫享域,供所有凈化之后的靈魂棲息,他們在那兒,會享受到天國之神賜給他們的最美好的生活……
過了這么多的清明節后,我開始明白,先人們在長期生活過程中逐漸設立起這個節日,用心可能有三個:其一,促使我們不斷回望自己生命的源頭,從而增加家族和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其二,提醒我們按時春耕春種,從而在物質上保證家族和民族的繁衍生息;其三,督促我們去享受春光,體會人生的美好和短促,從而更加懂得珍惜生命。
我不知道我還能在世上過幾個清明節,不過我會把每一個清明節都過好,我會把每一個清明節看作接近天國的一個驛站,直到有一天能抵達美麗的天國……
【又到清明優秀作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又到清明作文(通用14篇)04-06
又到清明550字作文03-21
又到清明作文(14篇)04-06
又到清明作文14篇04-06
又到清明為題作文03-28
又到清明時的作文03-28
又到清明作文800字04-02
又到清明歸墓時作文03-21
又到清明作文精選14篇04-06
又到清明作文(集錦14篇)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