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崇拜偶像之風
崇拜之風在青少年中愈演愈烈,便有一些人指出,偶像脫胎于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偶像就是“返祖”,是歷史的倒退,不可取。但我認為,崇拜偶像并不是不可取,只要有所選擇,保持自己的個性特點,同樣可以從崇拜的偶像身上汲取自己所需的力量。
偶像崇拜不是什么壞事,我們青少年可從崇拜的偶像身上汲取力量來充實自己。蘇軾年少時,就對范公心向往之,但等到真的有機會結識范公時,范公已駕鶴西歸,蘇軾慨嘆:“吾得其為人,蓋十有五年,而不一見其面,豈非命也歟?”我們也從中了解到,正是因為對范公的人品、學識的崇拜,才使得蘇軾也成為志行高潔的人。打開史冊,我們可以看到,蘇軾一生官海沉浮,但他從未放棄過自己高潔的人生追求,他總是以一種達觀的人生態度來對待生活。這一胸懷,似乎與范公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相類似。所以,我們也可崇拜偶像,從偶像中汲取力量。
崇拜偶像不能拜倒在他們腳下,要理智對待。楊麗娟瘋狂追逐偶像劉德華,居然荒廢學業13年。她的父親傾家蕩產籌措旅費,千方百計“幫助”女兒追逐偶像,但仍遭到母女埋怨,百般無賴下跳海自殺。像楊麗娟這樣盲目追逐偶像,只會自取其辱。我們崇拜偶像,要學習偶像身上所具有的閃光點,學習他們的進取心,責任感,而不能拜倒在他們腳下,一味模仿他們的語言、穿著。
在崇拜偶像的同時,我們也有自己的個性。蔡國慶年少時便崇拜歌唱演員,希望長大了也在舞臺上唱歌,偶然一次機遇,他聽到李谷一演唱,很是佩服。原來歌也可以這么唱,像說話一樣唱到人的心里去。于是,他立志成為像李谷一老師那樣的人,立志把歌唱到每一個聽眾的心里去。蔡國慶雖欽佩李谷一,但他更注重發揮自己的個性,想著怎樣唱出自己的風格。終于他成功了,成為第一位赴日本灌制音樂帶的中國通俗歌手。所以,對偶像的欽佩并不是一種膜拜,崇拜他人的同時,別忘記了自己個性。
鄭淵潔說過:“崇拜往往是朦朧的,距離恰好產生朦朧感。”崇拜偶像我并不反對,但在此基礎上我們應有所選擇,理智對待,保持自己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