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民俗的作文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俗的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民俗的作文1
我的家鄉——寧鄉,這個小縣城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的西部,這里雖然一切都很平凡,毫不出眾,但家鄉的閃光點常吸引人們的關注。其中,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民間傳統習俗就是其中的亮點之一。
節日的氣氛最能體現出傳統習俗的魅力。
我們這兒的第一節日是春節。春節還沒到,家家戶戶進入臘月后會陸續殺豬,特別是在農村里,殺豬后會請村里人大吃一頓。我的家鄉除夕定會吃雞、魚、肉這三樣菜,雞必須是雄雞,將它整只清燉,出鍋裝盤時要讓頭昂起,不僅喻義“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節后的'又一輪高潮無疑就是元宵節。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不可少的。軟軟的白面里裹著一團又香又可口的夾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開來……元宵節時,什么事都圍繞著“圓”,那么自然就離不開燈,家鄉有一個持續好多年的習俗——燈會。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總會亮起“徹夜不眠”的紅燈籠,為家鄉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正是因為這樣,每次燈會,現場都擠滿人,真可謂是人山人海!所以,后到的我無奈極。
……
我的家鄉雖是個小縣,但卻有著幾千年濃厚的文化底蘊,承載祖先流傳下來的民風習俗,為中國增添一份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地方特色。
民俗的作文2
中國的版圖上有56個少數民族,而每個民族的特色都是與眾不同且別具特色。而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維吾爾族。因為維吾爾族是中國北方的古老民族,并擁有悠久的。維吾爾族目前有800多萬人口,在我國少數民族中僅次于壯族、滿族、回族,已經接近,甚至超越了苗族,位居于少數民族人口總量的前五名。
維吾爾族擁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例如家喻戶曉的“新疆舞”,那婀娜的舞姿使人著迷,還有集《阿凡提的故事》、音樂舞蹈史詩《十二木卡姆》等,這些都是聞名中外的。還有維吾爾族位于我們“三山夾兩盆”的`新疆,新疆盛產葡萄,且新疆的葡萄汁多味甜,使葡萄成為維吾爾族最具代表性的水果。
維吾爾族的人很喜歡跳舞,所以他們的舞蹈也分好幾種,最常見的就是: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而伴舞的,當然也不下數十種。
以上關于維吾爾族的介紹都是耳熟能詳的,但可是有一樣可能很少會提起,那就是維吾爾的民族醫術是祖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原來維吾爾族的人不單只舞跳得精美絕倫,并且醫術也是如此高明。
雖然維吾爾族的文化傳統遠遠不止這些,但僅僅是這些也足以讓人不禁感嘆:中國56個民族,果真與眾不同、別具特色啊!
民俗的作文3
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東南,由十余個村寨連片組成,是目前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在西江苗寨,一幢幢木質吊腳樓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與青山綠水、梯田河塘相互掩映。登高俯瞰,層層疊疊布滿起伏的山巒,氣勢恢弘,讓人驚嘆為天上樓閣。清澈見底的白水河穿寨而過,多重構建的五座風雨橋凌空飛架,移步換景,賞心悅目。清晨和傍晚,裊裊炊煙,伴著朝霞晚暉云繞山寨,與閑適平淡的田園生活融為一體,呈現出一幅自然天成的水墨風景畫。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苗族服飾,獨具民族特色:銀質頭飾結構復雜,就像一頂多層的皇冠,上大下小,帽圍銀片上布滿凸紋動物以及花卉圖案,顫枝花蝶,風姿綽約;齊眉流蘇,顧盼生姿。衣服以紅色為主,裝飾綠色、黃色的鮮艷飾帶,領口、肩頭、袖口都縫綴有銀質團花。絞絲銀項圈上掛著一個巨大的平安鎖,二龍戲珠紋飾惟妙惟肖,底部還垂著許多細銀鏈,串著分為四級的墜飾,分別為:花蝶、蓮臺菩薩、銀鈴、葉片等樣式,造型飽滿,工藝精湛。這一身行頭上裝,惹得爸爸直圍著我打轉兒,艷羨地直呼:“土豪,土豪,我們一直是朋友啊!”
好吃的`還有打糍粑,把蒸熟的糯米倒進一個大木槽里,再用木錘反復捶打黏稠后,拌上香甜的調料,咬上一口,那味道啊,蜜香軟糯。
在苗寨里緩緩穿行,一切都是新鮮好奇的,一切都想拍入鏡頭,猶如穿梭于苗人樂業生息的古樸時空里,讓心靈接受了一次全新的洗禮。
民俗的作文4
我的家鄉不但歷史悠久,景色優美,而且有許多有趣的節日,現在的伏羊節就是其中之一。
伏羊節就是從入伏第一天開始吃羊肉,一直到三伏結束,俗稱“伏臘”。
每當節日到來時,家鄉的`大街小巷也熱鬧了起來,不但有圣火傳遞,而且有外國友人的參加。節日中,大大小小的羊肉館的前面都放滿了桌椅,搭起了陽篷,并拉上了條幅。每當夜晚,人們紛紛走出家門,去一飽口福。
我走進羊肉館,看見在一塊小黑板上密密麻麻地寫滿了伏羊節菜肴的名稱。有孜然羊肉、紅燒羊蹄、蔥爆羊球、涼拌羊肉、烤羊肉串、涮羊肉湯……我不禁感到小小一只羊,居然有那么多吃法,羊身上的寶可真多啊!
如果要問我最愛吃什么,那就要數羊肉湯泡饃。只見在一米多高的大鍋里,白色的羊肉湯不停地冒著升騰起來的熱氣。盛上一碗,往里面放幾片綠油油的香菜,滴上幾滴辣椒油,再放上一小塊羊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羊肉湯就做好了。
我喝了三口,汗水就從頭上落了下來。在配上香噴噴的剛出爐大餅,真好吃呀!父親看我大漢淋漓的樣子,笑著說:“伏天喝羊肉湯是為了驅寒氣,真是‘伏天一碗羊肉湯,不用神仙開藥方’呀!”
民俗的作文5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喜氣洋洋,團團圓圓。春節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等等。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了解它們吧!
貼門神這是幾乎家家戶戶過年都要做的,關于貼門神還有一段有趣的神話傳說:相傳在古時候,有位龍王總想偷吃玉帝的貢品,玉帝發現后狠狠地懲罰了它,可龍王依然屢教不改,于是,玉帝讓兩位身強力壯的天神看守大門,不讓龍王再來搗亂。可是兩位天神和我們一樣要睡覺休息。于是玉帝想了一個好辦法,把兩位天神的畫像貼在門上,而從此貼門神的習俗就這樣代代流傳。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亦表達了人們對更歲交子,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而南方人則喜歡在大年的早晨吃湯圓,意味著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圓圓滿滿,團團圓圓。人們還喜歡把一種叫“薺菜”的蔬菜和湯圓一塊吃,“薺菜”有被稱作“聚財”意喻在新的一年招財進寶,心想事成。
春節里,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而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只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于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然后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后發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
民俗的作文6
一個神話能流傳下來,是因為它有一個好的故事內核;一個美好的故事,能演繹出一曲千古神話,比如農歷三月三洪洞的“接姑姑”活動就是這樣……
一條彎彎曲曲的汾河,順著山勢穿過洪洞,在低窄的谷底,分割出河東、河西兩塊高地。河東頭地勢平坦、土地肥沃,住著娥皇、女英兩位少女。兩位少女的父親叫堯,當時已八十多歲,白胡子老長,是當時的天子。但天子也有不如意的事,這就是自己六十多歲才生出的兩個寶貝女兒漸漸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堯經過仔細甄別“檔案”,決定對一個叫做舜的青年進行考察。
舜在河西頭住著。河西山丘相連、地脊民窮,舜自然是個窮后生。因為生母早逝,家里除了小妹,人人都不喜歡他,特別是他的后母和弟弟象,總想謀害他、獨吞家產。他卻毫無怨言,以仁愛之心感化家人。以德治天下的堯了解了這些情況后,不由對身邊的人感嘆道:以仁報毒,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于是決定把兩個女兒都嫁給舜。
而河東、河西的百姓,不僅為他們當地出了兩個天子而自豪,更為娥皇、女英兩女下嫁的賢慧所感動,故以其后輩自豪,爭相敬奉。鑒于堯籍羊獬,舜籍歷山,自堯女嫁舜以后,兩地便結成了聯姻親眷。歷山人稱舜為爺爺,稱娥皇、女英為娘娘。羊獬人稱舜為姑父,稱娥皇、女英為姑母。河東、河西兩邊以親戚形式走動,于是洪洞后世就有了三月三接姑姑的民俗,一直流傳至今……
民俗的作文7
我的家鄉寧鄉,位于湖南省長沙市西部。雖然這里的一切都是平凡而突出的,但家鄉的閃光點往往會引起人們的注意。其中,代代相傳的傳統民俗是亮點之一。
節日的氣氛最能體現傳統習俗的魅力。
這里的第一個節日是春節。春節前,每家每戶進入臘月后都會陸續殺豬,尤其是農村。殺豬后會請村民大吃一頓。我的.家鄉會在除夕吃雞、魚和肉。這只雞一定是只公雞。整個燉。當你把它從鍋里拿出來的時候,保持高昂的頭。不僅是“步步高升”的意思,而且爽口可口,不吃讓人想咽下去。
春節后的另一個高潮無疑是元宵節。吃元宵當然是必須的。松軟的白面粉包裹在美味芬芳的三明治里。咬一口后,香甜的黑芝麻醬流入口中,在口中慢慢融化。元宵節期間,一切都圍繞著“圈”轉,開燈自然。在我的家鄉,有一個延續多年的——元宵節習俗。正月十四、十五的每晚,步行街和行政中心總會亮起紅燈籠,為家鄉增添一道亮麗的風景。正因為如此,每個元宵節都擠滿了人,真是人山人海!所以后來到了就很無奈。
我的家鄉雖然是個小縣城,但幾千年來文化底蘊豐厚,承載著祖先傳下來的民俗風情,為中國在世界上增添了獨特的地方特色。
民俗的作文8
古往今來,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中國人在春節的時候,總是那么期待一家人團聚在一起,談論著一年的收獲,對新的一年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孩子們享受著假期帶來的放松與歡樂。
眼看春節就快要到了,今年的對聯,媽媽可是早就說過讓我包下了,幾家人的,這也是個不小的“工程”呀,呵呵。春節的前兩天,我開始忙碌起來,小小“書法家”要著手工程了,經過我的揮毫潑墨,不到半天的`功夫,家里鋪滿了大紅的對聯,“借得山川秀,迎來氣象新”;“春降千門福,花開萬戶歡”,行書的,楷書的,一幅幅作品誕生了,看著滿屋的對聯,媽媽連連贊不絕口。
在三十的的上午,我和媽媽貼對聯貼窗花羅,看著我的作品貼在大門上,紅通通的,喜氣洋洋;我們又帶著對聯去媽媽老家的新房子上貼上我的大作,看的二公公,連連說不錯不錯,有阿公當年的風范了。原來我的阿公書法也是很了得的,那個時候,家里所有親戚過年的對聯全是阿公給寫的。最后來到阿婆家,給阿婆家也貼上,看到我的作品有了用武之地,我心里真是美滋滋的。
今年的春節,二姨小姨,我們三家人陪著阿婆共同度過;今年的春節,我們共同舉起了酒杯,沒有了爆竹的響亮,沒有了煙花的閃耀,但在美好的祝福聲中,除夕的夜晚是那么的寧靜與祥和,xx年我度過了一個別樣的春節。
民俗的作文9
當迎接新年的鐘聲響起,我們滿懷激動地呼喊著:“新年到了!”我抑制不住自己的興奮,坐在窗前,透過玻璃看到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春聯, 大街上熱鬧非凡,大年三十的.早晨,天剛蒙蒙亮,屋外便響起了沖天炮的聲響,新年,我們一起共度快樂!
春節的民風民俗很多:放煙花、拜年、吃分歲酒……可是,最令我難忘的,還是那次和爺爺一起放百歲燈。
大家三十的晚上,我一蹦一跳地來到奶奶家,跟著爺爺一起去放百歲燈,只見爺爺走進了廚房,從冰箱里拿出了一袋胡蘿卜,我好奇地問爺爺:“這是做什么?”爺爺笑著回答:“這是我們中國人的習俗,在大年最后一天晚上,我們家家戶戶都要點上百歲燈”我呀,現在在制作呢!我一絲不茍地盯著爺爺,熟練的手法,爺爺切蘿卜的樣子,絲毫不亞于那些頂級廚師,切完了蘿卜,爺爺又從大廳里拿來了一袋小蠟燭,一根蠟燭 一塊胡蘿卜,一一搭配。爺爺告訴我,插胡蘿卜的時候可要注意了,蠟燭要插在胡蘿卜的中央,要插得高,插得直。聽完爺爺的叮囑,我們開始去放燈了,爺爺拿著打火機,我呢,則負責在旁邊遞東西,放放燈,聊聊天,聽聽故事,還是蠻有趣的。新年,我期待你下一次的到來。
臘月三十的守夜,春節就像一個個美妙的音符,永遠奏響在我的心里。
民俗的作文10
中國有五十五個少數民族,但是我最感興趣的是傣族。
傣族又稱擺夷族,散居于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傣族居民和其他少數人民的居民大有不同。傣族民居的建筑主要以竹子為主。上下兩層,以木、竹做樁。房頂覆以茅草,瓦片。上層住人,下層養家畜、堆放農具,和其它物品。
傣族的服裝也很有特色。傣族男子一般上穿無領襟袖衫,下穿長管褲,以白布或藍布包頭。傣族女子的服裝在不同的地區有著較大的差異。但基本上是相同的,都以束發,筒裙,短衫為共同特征。筒裙到腳面,短衫僅及腰際,長衫緊兒短。袖子卻又長有窄。
傣族的小吃在當地也是很有特色的。傣族以大米為主食,喜愛糯米。最具有特色的是竹筒飯。傣族還有很多特色的燒烤,像山芋草烤肉就是一道風味菜,一般先將洗凈的魚裹在味道鮮美的山芋草上,然后置于火上燒烤,烤后味道鮮美,讓人垂涎掛齒。
潑水節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節日。潑水節這一天人們要拜佛,姑娘們用漂著鮮花的清水為佛洗塵,然后彼此潑水嘻戲,相互祝福。起初用手和碗潑水,后來便用盆和桶,邊潑邊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響成一片。潑水節期間,還要舉行賽龍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
這就是傣族,它是我國一個具有深厚文化特色的少數民族之一。
民俗的作文11
我的家鄉在江西上饒,那里雖然沒有都市那么繁華,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
光吃的就有無數,老家的豆食果可是數一數二的。豆食醬、南瓜和辣椒等做成一塊一塊的',每塊捏得大小均勻。再放到太陽底下曬上三五天,干了放到鍋里蒸,就可以吃了。可放在不密封處儲存,拿出來直接吃,又香又辣,甭提多美味了。
其次就是芝麻果。它是用糯米蒸的,蒸熟后放入盆子里,拿木棍用力打壓每個地方都要被打爛,拿出來和芝麻、糖一拌,味道不一般,那濃濃的甜味,有股家鄉的感覺,是那么溫馨和藹。
當然,我們過年時也有規矩。每逢過年,大人們十分忙亂,除打掃衛生外,還要拜祖宗。除夕下午,大人們開始燒菜,魚啊肉什么都有。把它們擺在祖宗的佛像面前,說他們回來吃。小孩不能呆在旁邊,否則祖先會生氣的;大人拜完也要馬上離開,中途還要燒香,為祖先們燒紙錢,讓他們在極樂世界過得安好哪些食物擺在那幾天都不能拿走,以表示對祖先的尊重。
除了這些,如果家中有人去世了,也要做很多事情。親人們會請來道士,保他們一路走好;家中的人要穿白衣,戴有孝字的黑袖子,還要背個小紅包。過三天下葬,帶著棺材一路敲鑼打鼓,一路悲傷嘆息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你要是來我的家鄉玩,就找我當導游,因為我了解家鄉的一切,我愛我家鄉!
民俗的作文12
我活在節日里,和民風民俗形影不離了,它的魅力吸引了每一個人。
端午節是古人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流傳下來的,至今也非常受人喜愛,讓人重視。
端午節的早上,長輩就會起早貪黑的將艾葉。蒲草。桃枝貼在門上。常聽大人們說,端午節會有鬼在街上流蕩,也許這是驅鬼辟邪,治住這些鬼為非做歹吧!
端午節農村里忙著插秧種地,也是媽媽們展現他們心靈手巧,賢妻良母的好機會。廚房里的他們忙出的一身汗,都來不及擦。你看,這寬寬綠綠的粽葉,白生生的糯米飯,各種餡人,多么誘人,令人垂涎三尺。
粽子包好,每逢親朋好友來訪,我們就賞他們一串,讓他們拎回家。我呢!就提著一只只粽子和朋友們一起分享。
以前,心靈手巧的奶奶會瞇著眼,左織右編給我織出一個網帶,然后在里面裝一個咸鴨蛋,神神秘秘的帶在我脖子上。我欣喜若狂,又有無限的`好奇,奶奶掛好之后,對我說:“這會給你帶來好運。”我歡天喜地,寶貝的不得了。
中午,家鄉的和一片寂靜,家鄉的農田里一片喜氣祥和。我們會給在農田里的親人送飯。粽子。咸鴨蛋。水辣豆。糯米粑粑,應有盡有,大小們一邊吃一邊談天說地,而我們就在田里無拘無束得閑。
祖先留下的習俗有我們一脈相傳,不管科技有多么發達,他都不能代替傳統的節日的吸引力。
點評:介紹了端午節的傳統習俗插艾葉、包粽子、編網帶……娓娓道來,勾起了讀者對這個節日的回憶和喜愛,結尾畫龍點睛地贊美了傳統節日獨具魅力。
民俗的作文13
一個色彩斑斕的暑假中,有過許多星星點點的使人難忘的事。但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去民俗樂園游玩了。
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談論樂園的事,可高興了。
來到民俗樂園,我被那些各式各樣玩法深深地吸引了,迫不及待地跑到“激流勇進”的一艘艘小船前。“激流勇進”一共有2個上坡,2個下坡,轉完一圈后回到起點。叔叔和爸爸買了票,我坐上小船,阿姨啟動船只,船往前開了!過了一會兒,船就往上坡駛了,我的.心砰砰直跳。過下坡的時候,我緊閉雙眼,嚇得一陣尖叫,船好像失去重力似的滑了下去,濺起了晶瑩的水花,那一幕真驚險,真刺激!船繼續向前行駛著。快要接近第二個上坡時,我膽戰心驚,直叫:“爸爸,救命啊!這太可怕了,我不玩了!”說完,爸爸嘆了一口氣,皺起了眉頭。此刻,我下子明白了他的意思。頓時,我感覺到這是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中,我就是一位水手,漂泊在海面上,不怕驚濤駭浪!于是,我做好了準備,船往下駛,濺起了水花,我似乎被大浪推著,我戰勝了困難,我快樂地歡呼著。這時,我看到爸爸也笑了。
接著,我們還玩了“海盜船”、“”汽艇船“和”碰碰車“等。
這次游玩,讓我享受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讓我再一次知道了勇氣的意義。
民俗的作文14
百家衣是嬰兒服的一種,由一百個家庭貢獻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每當嬰兒出生后,特別是數世單傳、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家庭的沉寂,全家人為之驚喜萬分。這時,孩子的奶奶、爺爺就要向左鄰右舍報告喜訊,并向百家近親好友求乞布塊。特別是那些姓“劉”、“陳”、“程”諧音“留”、“成”,在老人們看來,這些諧音都是吉利之語,對于保佑孩子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這些人家的一小塊布頭或是一方舊布片,老人們也會珍重地收留下來。
布塊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講究,但以藍色為最好。因“藍”諧音“攔”,只要有藍色的布塊,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人們把百家的布塊縫在一起。據老年人講,縫百家衣的講究也很多,像布紋的走向、拼圖等,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衣服不能在胸前開口,要做成偏開口的大襟衫,也叫道袍衫。這種衣服,往往不能做完,老人們常在底襟處留個口子,此稱藏魂處。待孩子滿月后,由孩子的母親將口子縫住,這就說明孩子的魂靈已留在了母親的身邊,再也不必為孩子的安全操心了。
民俗的作文15
今天是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這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端午節的風俗吧。
端午節的風俗非常的多,像吃粽子、賽龍舟、戴五絲線、吃“五黃”等。
說到粽子,我可是很喜歡。我見到的粽子有兩種,一種是竹葉粽,一種是竹筒粽。餡兒也是多種多樣的,有紅棗餡的,豆沙餡的,有香米餡的,有糯米餡的,有八寶粥餡的,這些餡都是粘粘的,吃在嘴里又香又甜,好吃得很!恐怕你饞得都要流口水了吧!
我聽家長說,端午節還有一個故事呢。楚國時期,當時正是五月初五,屈原因受冤枉,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百姓聽到這個消息后,劃船去搭救,可是打撈了半天都沒撈到,他們怕魚蝦吃了屈原的尸體,就在汨羅江上劃龍船、丟粽子,引開魚蝦。
后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人士,一直把賽龍船、吃粽子的習俗延續到今天。
就這樣,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形成了,而國家也越來越重視端午節的風俗,相處各種辦法保護端午節的風俗。
【民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民俗的作文01-27
民俗的作文05-30
民俗作文11-23
民俗的作文01-02
作文:民風民俗01-26
民風民俗作文01-28
民風民俗作文「精選」01-26
云南民俗作文01-27
民風民俗作文01-26
關于民俗的作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