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學民風民俗作文匯編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民風民俗作文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1
我的家鄉在浦城,這是個很小的縣城,但僅管如此,浦城的人民一直崇尚著中華的傳統民俗,這表示著大家對祖先的尊重。
那我就先從春節開始說起吧!除夕之夜,家家3點多就開始吃年夜飯,“蛋卷”是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它的顏色是金黃色的,象征著家家年年都繁榮,兒女能夠孝敬長輩。吃完晚飯后,我們是從不出門的,聽奶奶說:“若出了門會把大家的好運給帶走的。”雖然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不能出門,但是在家中,我們依然能夠玩的有聲有色。
大人們在家中打牌打個通宵,孩子們放煙火放得起勁!這表示大家的好運年年,財運年年……除夕過后,換來的正月初一也是很受人歡迎哦!早晨起來,洗漱完畢后就先喝一杯“桂花蜜”,這是我們孩子的最愛,味道甜甜的,香香的……這表示希望大家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甜甜美美……吃完飯后就給長輩們拜年,長輩們就要包壓歲錢,孩子們得到壓歲錢后可開心了,但初一至初三是不可以亂花錢的,這又代表著大人們在這一年里很難很難掙到錢,運氣也不太好……
給長輩們拜完年后,女孩在家幫父母干活,男孩就跟隨大人們去各自的親戚好友家去拜年,大家都過的十分開心。而正月初四,全家人都要去山上的廟里去燒香,給菩薩請安,讓菩薩保佑子孫滿堂,兒女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過了初六,大家就一切都恢復正常了,大人們工作的就繼續工作,孩子們該去復習功課,迎接新學期的到來了,這個春節是令人難忘的。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2
1. 重點突出,中心明確,立意鮮明。
2. 觀點明確,好惡立場分明,使人一目了然。
3. 主題直接凸現于內容之中,明了扼要,毫無贅意。
4. 主題嚴肅,思想高尚,進取心較強。
5. 中心不夠明確,立意不夠清晰。
6. 主題含混晦澀,文意渺茫含糊,寫作目的不清。
7. 雖有中心主題,但表達不夠充分有力,言而不實,空而無力。
8. 主題不夠嚴肅,思想之中尚有糟粕。
9. 情節曲折,敘事過程有一定的起伏感,體現了情節的曲線美,引人入勝。
10. 情節波折性較強,于平常之中生意外,能引起讀者的注意。
11. 情節變化不落于俗套,偶有懸念驟生,波瀾迭起,出人意外,事件的發展過程體現了作者的創新構思。
12. 情節發展較平緩,缺乏一定的起落性。
13. 情節變化平淡無奇,缺乏新意。
14. 情節平直,毫無懸念,平鋪直敘似記流水賬。
15. 過程詳細,結尾卻簡略不全。結構不合理,給人以虎頭蛇尾之感。
16. 構思不合常理,內容漏洞百出,不能反映生活的真實。
17. 情節大起大落,轉換太快,不夠連貫自然。
18. 比喻生動形象貼切,本體與喻體形神相似,文章的趣味性與說服力都大大增強了。
19. 適當地運用對比比較等手法,通過事物相互間的懸殊與差異,有力地佐證文章的中心。
20. 不失時機地運用排比的手法,從多方面說明事物的特征,既增強語勢,又給讀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3
農歷正月半稱元宵節,又名燈節、上元節。
舊時每逢元宵節,各家多吃米粉圓子。小粒無陷者為“糖圓”,大顆有陷如白果、棗泥、油水的稱“元宵”。
晚間家宴后,外出賞月觀燈。
入夜,火樹銀花,城門大開,大街小巷到處彩燈游動,處處敲鑼打鼓。
當時有首兒歌描述常州元宵節燈市的盛況:“甘棠橋,對鼓橋,鼓樓對著廟門口,鏜鏜鏜!燈來哩!燈來哩!什么燈?一團和氣燈,二龍戲珠燈,三元及第燈,四面如意燈,五子奪魁燈,六角風菱燈,七子八婿燈,八仙過海燈,九蓮燈,十面芙蓉燈,鏜鏜鏜,燈來哩!后面還有一條老龍燈。
據說在太平軍攻克常州后,每逢元宵節,“圣兵”敲起“太平軍鑼鼓”歡慶新春。青云坊兩側樓上,太平軍男女“圣兵”化妝演唱灘簧,軍民同樂,往往通宵達旦。這天,街頭巷尾常有五七人一起,手提鑼鼓,邊敲邊行,俗稱“浪街元宵”。婦女夜間結伴到郊外或村外走三座橋,來回路線不能重復,稱“走三橋”;有的途中摘一把初出夜的菜,拭衣領,稱為“解發膩”;鄉間姑娘還把掃帚、竹枝等用麻莖扎成一丈高的蘆炬,在田間焚燒,謂“照田財”,以占卜干旱和雨水的情況。
現在呢?每逢元宵節我們還得保留晚上吃“糖圓”或“元宵”的習慣,吃過晚飯,還會去街上參加元宵節燈會,猜燈謎。回家還能看元宵晚會呢!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4
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各民族的服飾各有特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少數民族服飾歷史悠久,風格奇異,是民族的重要標志。少數民族同胞每逢過年,過節或喜慶的`日子,穿上絢麗的民族服裝載歌載舞,更是增添了節日喜慶氣氛。
在我國云南中部和南部的彝族姐妹頭上戴著一種美麗的帽飾。這種帽形狀像雞冠,俗稱“雞冠帽”或“公雞帽”。說起來,其中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人人羨慕的彝族情侶,姑娘美麗善良,小伙勤勞勇敢,白天一起放羊,晚上伙伴們對歌跳舞,然而他們的愛情引起了森林魔王的嫉妒。有一天,他們在森林里約會,終于讓魔王找到了下手的機會,小伙子為了保護姑娘不幸慘遭殺害,姑娘逃到了另一個山寨,魔王還是緊追不放。這時,山寨的雄雞正好高叫,這聲音嚇跑了魔王,于是姑娘抱起一只雄雞,來到小伙身旁。在威武雄壯的雄雞高叫聲中,她的戀人居然復活了,魔王也不再來招惹他們,他們終于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雄雞驅魔的傳說就這樣在彝族中廣泛流傳。姑娘把象征喜祥的雞冠帽戴在頭上,希望雄雞永遠保護自己,于是雞冠帽成了彝族的一種服飾,流傳至今。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5
1. 巧妙地運用擬人手法,使文中的物像具備了人的行為特征人的思想情感,使之從側面體現文中主人公的心靈歷程。
2. 選材過于通俗,不具一定的代表性,老題材老思想,平淡無奇。
3. 雖然選擇了生活中具有一定敘寫價值的事件,但由于分析不透徹,挖掘不深,事件潛含的道理未能深刻地體現。
4. 選材平淡無奇,過于老舊粗俗簡單幼稚,不具新意,難于深刻地反映生活的時代性真實性。
5. 未能通過小事情反映大道理,“以小見大”的表現手法運用還不夠嫻熟。
6. 對人物形象缺乏多角度的刻畫,只是選取了某一狹窄的題材,片面地顯現了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
7. 能夠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題材,事件的代表性較強。
8. 選材新穎獨特,不附平庸,一掃迂俗之氣,令人耳目一新。
9. 雖述平常事,但分析透徹合理,理性挖掘較深,凸現了事件的本質。
10. 事件雖小,但反映出較深刻的道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6
掃墓是清明節最早的一種習俗,這種習俗延續到今天,已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簡化。掃墓當天,子孫們先將先人的墳墓及周圍的雜草修整和清理,然后供上食品鮮花等,向先人祭拜。
在中國北方有清明戴柳的習俗,就是折柳枝扎成圓圈或帽子戴在頭上,或插柳枝于屋檐和門窗上。據《燕京歲時記》上說:”至清明戴柳者,乃唐玄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水之隅,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蠆毒。“北京有句民諺:”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可見此俗流傳到民間,戴不戴柳卻與死后的下場有關了。
踏青,即郊外春游活動。由于各地春天到來的時間不一,過此節亦有先后,福建、四川等地在農歷二月二日,陜西等地在農歷三月三日。在北京地區卻與清明節同時進行。舊時的踏青,以西直門外的高梁橋為最盛。《瓶花齋集》有一段真實地記載:”高梁橋在西直門外,京師最勝地也。
清明還有放風箏,蕩秋千、吃寒食的習俗。
沒錯,清明時節,江南一帶有吃青團子的風俗習慣。青團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后擠壓出汁,接著取用這種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勻揉和,然后開始制作團子。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團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祭祀祖先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青團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中國南北各地清明節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時叫“寒具”。現在流行于漢族地區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異:北方馓子以麥面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細致,多以米面為主料。在少數民族地區,馓子的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尤以、和以及寧夏回族的馓子最為有名。
吃清明螺,清明時節,正是采食螺螄的最佳時令,因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螺螄食法頗多,可與蔥、姜、醬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熗,無不適宜。若食法得當,真可稱得上“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了。
潮汕人過清明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食薄餅: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薄餅分皮。餡兩部份,皮是用面粉拌水攪成粘糊狀,在熱壤中烙成一張張圓形的熟面皮,其薄如紙。餡分咸、甜兩種,由蛋、肉、肝類、臘味。香菇以及豆芽、韭菜等熟料混合成餡的稱咸餡;用糖和麥芽糖經過特殊加工成為“糖蔥”的為甜餡。食時用薄餅皮卷成圓筒狀就食。
蒸樸籽?。潮汕有一種樹叫樸籽樹(又叫樸丁樹,屬榆科),葉橢圓形,果實大如綠豆,味甘甜。傳說先人在饑荒年,采此樹葉充饑度荒。清明時節,氣候轉暖,草木蔭茂,樸籽樹葉滿叢嫩綠。后人為不忘過去,便在清明節采此樹葉,和米舂搗成粉,發酵配糖,用陶模蒸制成樸籽?,有梅花型及桃型兩種,也有叫碗酵桃的品呈淺綠色,味甚甘甜,據說吃了還可解積熱,除疾病。
在閩南僑鄉,每逢清明節必定做一些糕、?和米棕,在清明節前后讓家人食用,此外,中國各地在清明佳節時還有食雞蛋、蛋糕、夾心餅、清明粽、饃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種多樣富有營養食品的習俗。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 篇7
親愛的美國朋友瑪麗:
你好!
瑪麗,你知道嗎,在我們中國,現在是最喜慶的節日——春節,它呀,可是與你們的圣誕節有異曲同工之妙呢!那你想知道我們的春節是怎么過的嗎?哈哈,很好奇吧,是不是已經做好準備洗耳恭聽了呢!
我們中國過節可不像你們,拿著刀叉吃火雞,去教堂禱告。我們追求的可是紅火與古典!
在我們這,臘月二十三日是要祭祀灶王爺的,別小瞧了它,灶王爺在我們的傳說里,可是神靈,每到這一天,他都要上天去稟告每一戶家庭的善惡。我們當然希望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了,就拿出貢品,他吃了人家的嘴短,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嘻嘻,有意思吧,當然瑪麗,我們的活動還不止這一些呢!
在臘月二十七日,我們還要殺牲畜,趕大集!在過春節時,為了喜慶,我們這的人都要殺點家禽,或趕集買點肉,燒好放在飯桌上,而且每天的菜都要把飯桌放滿,直到春節結束!
最隆重,最開心,最喜慶的,當然要數屬臘月三十,除夕小年夜了。你不知道吧,在那一晚啊,我們全家人都要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飯。而且,在飯桌上,可不像你們,斯斯文文、安安靜靜的。我們可是要“喧鬧”,越吵越好——大家互相開開玩笑,說說今年的好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要互相敬酒,以示友好。在這一天,我們大家都不能睡覺呵!要守歲,它可是表達了一種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美好寓意呢!
當十二時的鐘聲敲響時,我們這,頓時成了聲音的海洋,墨黑的天空,頓時形如白晝,猜,是什么在搞怪?嘿嘿,想不出來了吧,告訴你,這是我們全國,千千萬萬的煙花,一起燃放的結果,在十二時,仰望著天空,你會發現,無數的花兒在綻放,又悄然離開,正當你傷心時,旁邊又有許許多多的“花兒”綻放了。那感受,簡直就是無與倫比。
怎么樣,瑪麗,我們的春節有趣吧?古色古香,趣味盎然,相信你聽了一定怦然心動,想來過一次春節吧!看我耐心給你介紹的,什么時候你也把你們過圣誕節的過程也給我說說!
祝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中國朋友
【精選小學民風民俗作文匯編7篇】相關文章:
精選小學民風民俗作文匯編6篇03-12
精選小學民風民俗作文匯編9篇03-01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匯編六篇04-28
小學民風民俗作文匯編8篇03-09
精選小學民風民俗作文七篇01-10
民風民俗小學作文(8篇)11-27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匯編8篇01-31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匯編九篇01-29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匯編五篇01-27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匯編7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