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民俗文化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考作文民俗文化,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1
我的家鄉是樅陽縣,這里是銅陵市偏遠的一個小縣城,但在這里的文化習俗卻也不少。
在樅陽縣,最有特色的是黃梅戲。黃梅戲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這足以說明它的重要地位。黃梅戲流行于長江中下游的地區,其中我們樅陽算是黃梅戲的發源地之一。
在我們這里,傍晚時分,在廣場經常有老人在廣場上運動,腰間總是帶著小音響,一邊走一邊聽,就好像青年沉浸在音樂里一樣的回味。也有人在廣場上架起一個幕布投影著給大家放黃梅戲看,沒過多久周圍就有許多老人來看黃梅戲,也有小孩子在周圍玩耍大人們在聚精會神的看著,偶爾也有路人經過,有興趣的人也就在周圍停下來看一看,有急事的人也聽一聽,然后,又趕路去了。
除了黃梅戲,樅陽的武術,也是名不虛傳的。東鄉武術在安徽很有名氣,過去的樅陽縣周潭鎮,就是東鄉武術的發源地,東鄉武術主要是兩方面:一是拳術套路,二是械術套路。所有的拳械套路基本上都有譜訣,東鄉武術可以結合生活中的用品哪怕是毛巾都可以成為武器,在中國是一門很好的武術。現在這些文化遺產,主要是用于自衛、健身,也用于現代反恐擒拿,武裝偵查,讓這些武術都得到傳承,并使其重放光芒!
除了精彩的武術,在我們這里,節日的儀式也豐富多彩豐富,很有特色的。在春節的時候,我們在家里過年,吃年夜飯,晚上看聯歡晚會用來守歲;元宵節的時候我們會在家里吃著元宵;端午節的時候,我們會吃著粽子,鴨蛋,還有豆子,只可是我們老家山里那邊沒有龍舟,只能在電視上看劃龍舟比賽呀!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2
今天,我們來到了深圳民俗文化村,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國文化主題公園。
文化村很大很大,里面匯集了各民族的風土人情。我們先參觀了各個民族的村寨,還觀看了各民族的精彩的表演,我和妹妹還和新疆族的姐姐哥哥一起跳新疆舞呢。
接著我們坐上了觀光小火車,去參觀祖國的名勝古跡。這里有龍門石窟、大理三塔、黃果樹瀑布、長江三峽、桂林山水、杭州西湖、泰山、長城……我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雖然這些都是縮影,但卻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看到這些名勝古跡,我真自豪,中國真大呀!我們的祖先真偉大呀!
在民俗文化村里,最讓人興奮的就是演出了。我們看了大型馬術表演《金戈王朝》,回顧了歷史,欣賞了激動人心的馬術;看了《印象中國年》大型演出,欣賞了抬花轎、扭秧歌、踩高翹、舞龍獅、二鬼摔跤、歌舞等民間藝術;看了《東方霓裳》,欣賞了中國各式各樣的服飾;看了火龍表演和車展,讓人回味無窮!……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龍鳳舞中華》,它從遠古開始,講述著中國的歷史傳奇:剛開始,春暖花開,鳥語花香,一片繁榮的景像。忽然火山爆發、洪水泛濫,出現了天災人禍,巫師出來超度亡靈。接著中國各個朝代出現了,民間雜技和民間風俗開始上演了……最后一只銀色的鳳凰從天而降,十二位花神出來過生日,百花皇后也來了,她們的衣服都閃閃發光,五顏六色,美麗極了!
通過這次游民俗文化村,我看到了我們中國有寵大的身軀、驚人的智慧、浪漫的風土人情。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了把我們祖國的文化發揚光大!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3
每逢過端午,一定是家家戶戶孩子們最開心的一天,農村的端午,熱鬧,在端午前夕家家戶戶都會將淹了許久的鴨蛋拿出來,上鍋蒸煮,過了一夜鴨蛋出鍋,孩子們早早起床,爭著搶著到廚房里挑合眼緣的鴨蛋,鴨蛋有白殼的,有蛋青殼的,也有淡黃色的,五六個擺一盤倒也是可愛,拿起一個放在耳邊輕敲一下還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孩子們將鴨蛋裝進專門做的鴨蛋笸籮里,這便是孩子們趕集時的零嘴。
在老家端午節的集市是僅次于過年時的最大也是最熱鬧的一場集會,雖說是比過年時的規模小了一些,但在端午節的集市上上到八九十歲的老叟,下到剛滿月的孩童都可以來的,卻是沒有了過年趕集那么多規矩。端午節的集會可是孩子們的天堂,倒不是說能吃到什么玩到什么,而是指在集會盡頭的那一家飯館,那家飯館原是一家茶館,后被拆遷改建,什么舊社會的那些東西都被清了出去,唯獨就留下了那個唱戲的戲臺子,現在也不唱戲了,只在趕集會的時候,請兩位師傅來說說相聲,我是最好聽相聲的,每天都會在老收音機前聽上兩段,但也都十分簡短,因此年年我總是一馬當先,沖在前面搶個好位子,坐下來聽相聲。
相聲是我國傳統的一種民間說唱的曲藝,他一說、學、逗、唱為主體形式,每每臺下再說到精彩處的時候都會有人喊好,更有甚者激動地笑翻過去,那時人人都會露出一抹會心的笑,沒有一點假感情,有些時候他說錯的時候,到也會哄堂大笑,不過那是喝倒好,臺上的演員倒也不驚訝,似是見慣了這種場面,亦似是知道人們那不是真笑話他,在席間,還有可能會與我們來一下小互動,那時候我會站到椅子上揮舞著雙手,臉頰通紅,希望他叫我,可倒也不是沒一回都能如愿。
長大了以后想學說相聲,可奈何嘴笨,學不起那相聲,想來也算是我這人生的一大憾事。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4
早上吃完飯,我們排著隊伍,走到操場,等了幾分鐘后,大家開始出發了,我們興奮極了,坐上公交車,像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鳥,大約過了20多分鐘 ,快到了!因為我們看到在密密麻麻的松柏掩映下,一個寫著“民俗文化園”的明清風格的門樓,還有山上粉紅的桃花,雪白的櫻花,火紅的杜娟花……。薛老師和何老師帶領我們向前走,來到了金魚湖。
湖里魚兒很多,不時在水面上翻出一串串歡快的水花。湖中有幾只黑白相間的野鴨子在悠閑地游著,還有一個島,大約有60平方米,湖邊的柳樹將細長嫩綠的枝條半伸在水中,好像在跟魚兒嬉戲,時而有不知名的鳥兒,一群群飛到小鳥上歇息,那鳴聲清脆響亮。幾只翠鳥飛到2米多高的茶樹上,鉆入一朵朵小碗大的粉紅色的茶花叢中,亮綠的羽毛時隱時現,像牙牙學語的嬰孩,興奮地學唱著童真的兒歌,看得人如醉如癡。
我們繞了金魚湖一大圈,然后就去尋找野餐的地方了。我們順著坡走上去,再向北轉就到了。在湖邊有一大幢古色古香的樓房,樓房前面有一塊長方形的大石壩廣場。遇到節日,這個廣場就會表演精彩的民俗文化節目。老師喊我們把東西放下,坐下來吃東西、喝水。陽光溫柔、清風習習、群山環抱、空氣清新,真是一塊寶地。我們沒有一絲疲倦,興奮地東張西望。幾只蝴蝶沿著湖邊濃密深綠的水草野花叢,悄悄地飛過來,在我們的頭上和眼前不遠處,翩翩起舞。他們好像在逗我們,意思是“來追我呀!”我們稍一挨近,他們就不慌不忙、洋洋得意地向湖岸飛走了。看到我們心癢難耐,又愛又恨。過了一會兒,趁我們不注意,他們又無聲無息地過來了。就這樣反復了多次,我們只好故作高傲,不再理他們。歇了一會兒,我們開始表演節目,又玩了游戲,不知不覺中,夕陽西下,我們只好戀戀不舍地收拾東西回校了。
我覺得今天可真好玩,要是下一次的春游還這么有趣,可真好。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5
中秋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在中秋這天,我們大家都習慣吃月餅。但是日本人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團子,稱為“月見團子”。
由于這個時期正值各種作物的收獲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后廢除了農歷,改用陽歷,但是現在日本各地仍保留著中秋賞月的習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節還要舉辦專門的賞月會。而越南的人喜歡隨著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臨近,商家之間展開的“月餅大戰”、“玩具大戰”,這么做使越南各地的節日氣氛尤顯濃烈。與中國的中秋節有所不同,越南的中秋節是兒童唱主角。市場上口味各異的各式月餅、千姿百態的花燈、五顏六色的兒童玩具等節日食品、玩具應有盡有,孩子們的臉上溢滿了對節日渴望。中秋節,首都河內的大小街道沿街擺賣月餅的店鋪披紅掛綠,上書“月餅”字樣的大紅燈籠高懸在店前的醒目位置,各種品牌的月餅擺滿了貨架。每年中秋節期間,越南各地都要舉行花燈節,并對花燈的設計進行評比,優勝者將獲得獎勵。另外,越南的一些地方還在節日期間組織舞獅,常在農歷八月十四、十五兩晚進行。當地人過節時或全家圍坐陽臺上、院子里,或舉家外出到野外,擺上月餅、水果及其他各式點心,邊賞月、邊品嘗美味的月餅。那里的小孩子們則提著各種燈籠,成群結隊地盡情嘻鬧。隨著近年來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千年中秋習俗也悄然發生了變化。許多年輕人在節日里或在家聚會、唱歌跳舞,或結伴外出游玩賞月,增進同伴之間的了解與情誼。因此,越南的中秋節除了傳統的合家團圓之意外,正在增添新的內涵,逐漸受到年輕人的青睞。
中秋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不但是因為那天可以有圓圓的月亮看和可以吃到月餅,更重要的是中秋節是一個非常溫馨的節日!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6
繼迎新年音樂會后,學校的活動又進入了另一個高潮。那就是在這喜氣洋洋的日子里,學校一年一度的新年民俗活動開始了。下午,小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
看,同學們幸福的笑臉。聽,那歡樂的笑聲。還有那么多的美食在召喚我們。
活動項目可豐富多彩了。有做豆腐,炸麻花,拉白糖,爆米花……而最讓我難忘的就是手工石磨做豆腐了。
我和同學們來到做豆腐的地方,桌子上擺著古老的手工石磨,它的上盤是圓形的,還有一個酒杯大小的放料口,用來放豆,旁邊還有一個木頭手柄,可以轉動,下盤和上盤間有一個小口,隨著手柄轉起來,白白的豆漿就從這里流出來了。
看著大人們輕松地轉著手柄,豆漿源源不斷地流出來,我也躍躍欲試。抓起手柄便轉起來,誰知那磨盤紋絲不動。我生氣極了。一鼓作氣使出全身吃奶的力氣,終于,白白的帶著豆香的豆漿流了出來,嘩嘩落入桶里,那聲音仿佛在說:你真棒呀。接著工作人員把桶里的豆漿倒入大鍋里煮,邊煮邊加入石膏水,不一會兒,豆漿就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樣,變成了細嫩白滑的豆腐腦了,一股豆腐的清香也是撲鼻而來,讓人垂涎三尺。
我正陶醉著,想等做好了就能馬上嘗上一口那嫩嫩的豆腐。場地那邊突然傳過來一場巨響,我急忙跑去看,原來是在做爆米花。只見做爆米花的大叔往一個圓鼓鼓的鐵罐里加入米粒,放在火上旋轉著烤,熱氣夾帶著濃濃的米香味,不一會兒,烤好了。只見大叔熟練地將爆米花機套上袋子,隨著“轟”一聲巨響,好多的爆米花飛了出來,像是下了一場爆米花雨。
整個小操場上彌漫著食物的芬芳,我和同學們品嘗著各色傳統手工美食,不禁為人們的聰明才智和心靈手巧豎起了大拇指。
一下午的活動結束了,同學們各自散去,可歡喜和激動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體驗民俗活動,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期待來年再會。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7
都說工藝美術館是藝術的殿堂,是美的源泉。我今天有幸去了那里!
走進中廳,這里如仙境一般,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美麗的水晶燈。正前方一塊大屏風上,刻著幾行醒目的大字,我迫不及待走進展廳,頓時目不暇接,山西工藝美術館集中反映了山西省工藝美術行業的風貌,展示了山西省工藝美術不同時期不同類別的精品民間工藝代表作,表現了山西的民情風俗藝術作品有:木雕、根雕、磚雕、面塑、泥塑、剪紙、刺繡、推光漆器、陶瓷、家具、花畫工藝等1000余件工藝品。悠久的人文歷史聞名遐邇的平遙推光漆器、絳州澄泥硯、平陽本版年畫、大同銅器、上黨堆錦、黑釉陶瓷、云雕漆器等等。在20xx年,傳承上千年的廣靈彩色點染剪紙入選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被譽為“中華民間藝術一絕”。
對于我這種不懂藝術的人來說,欣賞一件藝術作品的時候感受是淺薄的。甚至不能談欣賞,面對著眼前這一幅幅錯落有致、深淺相宜的水墨畫、面對著一張張精彩生動的攝影作品,我只能以一個看客的身份而駐足,墨色的深深淺淺、曝光的多少、一個眼神的抓拍……每一個細節,都凝匯著藝術家們幾十年走過的足跡。
多數藝術家是用心來創作的,他們的藝術作品就是他們心靈寫照。所以,每一筆,每一劃,都意味深長。第一次參觀這樣的藝術場館,一見鐘情的幾率自然概率不大,但是,在藝術場館里,靜靜流淌著的靜穆和遐想,是我所希冀和鐘愛的,這至少說明,我與藝術,不會只是這次的擦肩而過。
山西省工藝美術館的建成,為山西旅游、文化產業的繁榮和發展增添了一朵絢麗的奇葩,為山西工藝美術產業化、規模化發展搭建了一個平臺。希望每一位參觀者用您的熱心關注本土文化,留住中華文明的古老根須,將其發揚光大。
我做為一名地地道道的山西人,我對山西文化底蘊還了解甚少,通過參觀山西工藝美術館,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從而使我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我將努力學習更多知識,將來為家鄉做貢獻。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8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題記
著名演員丹尼爾曾說過:“習俗先于一切法律,自然勝過一切藝術”。中國詩詞中也有過記載,比如說王安石的《元日》,韓翃的《寒食》,歐陽修的《生查子》都表現了家鄉的民俗文化。
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社會實踐期間我們參觀了期待已久的錦隱民俗博物館。走進博物館內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馬車了,根據導游的介紹我了解到馬車最初是一匹馬拉的雙輪車,發展到十九世紀就有四輪馬車或四匹馬拉的馬車了,這種馬車速度比原來提升了幾倍。我又回過頭來看看馬車,只見馬呈深紅色,馬鞍為黑色,后面座椅很簡單,只用幾根木條釘刻成。但是馬車的車輪給人們很大啟發,現代汽車的車輪就是它們演變而來的吧。再看看現在的發展:自第一個五年計劃以來,中國有了第一輛汽車、第一架飛機;自改革開放以來,火車的發展更是與日俱增,到目前為止,高鐵的速度已經達到三百公里每小時,在大城市里,每天上下班乘坐地鐵早已是家常便飯。
再往里走,掛在墻上的那是一件蓑衣,它是用蓑草或者樹棕編織而成,披在身上作為防雨用具。書上曾講過:以前農民要很早起來種地,早上白霧一片,農民們怕被霧打濕便披上蓑衣。我摸了摸這件蓑衣,外面是從上到下層層疊壓的順向草,摸起來雖做工粗糙,但是它不透水可以當雨衣穿。現在社會我們已經很少能見到蓑衣了,代替它的早已是塑料雨衣,但是那些被蓑衣保護過的人們永遠不會忘記。
從馬車到高鐵,從蓑衣到雨衣,中國人民經歷了無數滄桑悠久的歲月,感謝我們那些老前輩,在艱苦的'歲月中奮斗,為我們創造了現在的幸福生活。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9
滄海桑田,人類已進化到如今的繁榮。在這幾百年來,枯燥的地球內容漸漸豐富起來。各個國家各個城市各個小鎮遍布著多樣性的姿態——民俗文化。
在中國文化的幾千年歷史中,我們可以領會到民族文化特點與奇特。
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存在著一種叫“年獸”的怪物,它的兇狠擾亂著平民百姓,使得大家在初一到十五那幾日出行都懷揣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為了躲避年獸的傷害,大家發現年獸特別怕火而且不敢直視紅色的東西,于是人們相繼地在家點燃火堆來驅趕它,并用對聯來象征新一年的吉利。久而久之,鞭炮、對聯出現在中國每一年的開頭時日,稱之為“春節”。
面對夕陽西下,屈原站在汨羅江畔長嘆世俗,感嘆國家種種衰敗:“舉世混濁兮我獨清,眾人皆醉兮我獨醒。”他望著祖國大好河山的支離破碎,仰面長嘆便縱然跳下江去,在百姓心中的忠臣為國家而死,感人肺腑。后來人們紛紛撐著小舟向汨羅江投去米團,希望江中的魚兒別傷害屈原的肉體,讓魚兒們吃飽米團即可。在中國就將這日稱為“端午節”來紀念屈原,他被我們世世代代中國人所傳唱著,由此有了端午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
月圓之夜,代表著團團圓圓,大家都相聚在皎潔的明月下舉高酒杯,一同吃著月餅,同圓月一起享受其樂融融的幸福感。古代詩人們也曾在月圓之時舉杯對月,吟詩作詞,向月亮寄托情意,以此希望明月能夠幫助自己傳達自己的思念之情。聽!舉杯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在沒有嬌艷的鮮花、震耳欲聾的掌聲的舞臺上各顯風姿;沒有紅地毯,沒有華麗的服飾,就這樣永無休止地表演下去,永遠不會落下帷幕。
民俗文化猶如偌大沙灘上的珍珠,懷著一顆愛的意念去撿拾這一顆顆珍貴而又美麗的寶藏吧,它會展現無窮美感令你心曠神怡。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10
晉江,我的第二故鄉,素有“泉南佛國”“海濱鄒魯”的美譽。晉江有很多傳統民俗,比如嗦啰嗹、抓鴨子等都讓人沉迷其中,流連忘返。
就拿普渡來說吧。普渡是泉州沿海地區的一種民俗文化活動。聽爸爸講,它是融合農歷七月十五的道教中元節和佛教的盂蘭盆會而形成的民俗節日,而晉江的普渡尤其盛名。
每年農歷七月,到處張燈結彩,燈火通明,很多人擺開酒席、大宴賓客。輪到哪個地方舉辦普渡,那個地方必定人山人海、車水馬龍,煙花璀璨,鞭炮轟鳴。馬路兩邊經常停滿了車輛,而流水席上盡是生猛海鮮、八珍玉食。晉江人又特別熱情好客,往往是觥籌交錯、杯盤狼藉后才能結束。
然而,聽爸爸講,以前每一年的普渡,不管富裕還是貧窮的家庭,家家戶戶都要花好多錢,有些人家甚至還大搞攀比之風,以客多為榮、客少為恥,形成奢侈糜爛之風。而宴席結束后,又經常因酒駕發生交通事故,傷害自己的同時又傷害了其他無辜的人。更不要說擺酒席造成的交通堵塞、放煙花造成的環境污染了。
然而這些都是傳說,現在我所看到的普渡,好像跟這些沒有多大的關系。報紙或者新聞經常報道有人把錢捐出來,或者贊助貧困人員,或者舉辦各類文體活動,或者為村里修建活動中心,或者成立基金會來獎勵認真學習的好孩子。看來,曾經大操大辦、酒駕醉駕的普渡早已經“黃鶴一去不復返”了。爸爸說這些都是晉江市政府移風易俗禁普渡帶來的好處。我想,普渡日簡直已經變成了“文體活動日”“志愿服務日”“公益活動日”“扶貧濟困日”“環境衛生整治日”了。
“在一起,更出彩”,世中運明年將要在晉江舉辦,讓我們一起熱愛晉江、美化晉江,為移風易俗、推陳出新、昂首前行的晉江喝彩吧!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11
今天,是國慶假期的第四天,媽媽帶著我來到象山民俗文化村游玩。
一走進大門,一陣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撲鼻而來,接著就是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桂花樹映入我的眼簾。往里走,只見一座大石頭上刻著七個大字——“象山民俗文化村”,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再向右走,在我們眼前出現一架軍綠色的直升飛機,我們都異口同聲地叫出:“哇——”我和朋友們一起奔向入口。一踏進飛機,一股臭臭的熱氣就向我們襲來,但是能看到這么驚人的一幕,沒事!我們看見機艙內“躺”著一頂頂五顏六色的降落傘:有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橘紅色的……令人眼花繚亂;柜子里還有一張張飛行員的照片,一套套飛行員穿的衣服,一雙雙飛行員穿的鞋子……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英姿颯爽的飛行員穿著整齊的制服,駕駛飛機翱翔天際的情景。走著走著,不知不覺地就到了駕駛艙,我們邁進門坎,抬頭一看,呀,這里有好多個按鈕,我們都忍不住去摸摸按按。看著這些按鈕,我想;看來想駕駛這架飛機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接著,我們又坐在駕駛座上拍了一張張五花八門的照片,讓我真正地當了一回小飛行員。
再往前走,有一條碧綠的小河,河水嘩嘩地流著,隱隱約約還能聽見古箏的聲音。河邊,有一排用樹藤做的藤椅,椅子上的圖案也非常精美,我們坐在椅子上一邊欣賞著這如詩如畫的風景,一邊聽著這動聽悅耳的曲子,真是令人心曠神怡!
咦,前面怎么有那么多人?我們也急忙走向那里。看,里面有琳瑯滿目的工藝品,線條是那么的優美,連一根手指頭也雕得那么逼真,肯定是價值連城!
……
夕陽西下,一會兒工夫,太陽已經親吻著西山。我戀戀不舍地走出大門,余暉把我們的影子拖得好長好長……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12
盼呀盼呀,終于盼到星期三!今天,學校組織三年級以上的學生到錦繡中華和中國民俗文化村旅游。雖然,這兩個地方我在兩年前已參觀過,但是,能和同學們再一次領略我國的大好河山,我心情還是很興奮。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勝利歌聲多么響亮……”在嘹亮《歌唱祖國》歌聲中,我們的隊伍浩浩蕩蕩地來到了錦繡中華微縮景區。一走進景區,同學們立即被眼前壯麗的畫面征服了,情不自禁發出“嘩”“嘩”的驚嘆聲。我們不約而同地拿出筆記本,做好準備開始我們“一步邁進歷史,一天游遍中國”的旅程。
錦繡中華景區的景觀一般按1:15的比例微縮復制而成,濃縮了我國五千年歷史文化和全國各地的風光名勝,是一座反映中國歷史、文化、古代建筑和民族風情的最豐富、最生動、最全面的實景縮微景區。一路上,我們游覽了眾多世界之最,包括:最大的宮殿——故宮、最大的皇家園林——圓明園等等,當然,還有我國許多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的名塔、名寺、名樓。在錦繡中華里我真的領略到了中華五千年歷史風云和祖國大江南北河山的錦繡。
大約過了一個小時,我們游到了民俗文化村。在這里,我了解到各民族的建筑風格、民族服飾,還欣賞了各民族的歌舞表演,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于《金戈王朝》了。《金戈王朝》通過影視特技等多種手段營造出壯觀的歷史戰爭場面:騎馬對戰,令人驚心動魄;草原廣闊,氣勢澎湃……同學們都在議論,太厲害了!
“越過高山,越過平原,跨過奔騰的黃河長江;寬廣美麗的土地,是我們親愛的家鄉……”不知什么時候,《歌唱祖國》的歌聲仿佛又從耳邊響起,不知不覺,我們一天的旅程快將結束了,這真是愉快的一天,同學們又在議論開了:我們的祖國真是地大物博呀,我們長大后一定要將我們祖國建設得更美麗……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13
你到過深圳嗎?你到過深圳就一定知道民俗文化村是深圳十大景點之一,今天我有幸到民俗文化村游覽了一番。
走近民俗村,就看到一個大招牌“中國民俗文化村”七個大字一目了然地聳立在那里。
一進大門,看到了漫畫閣,茶樓……各有乾坤,我們邊走邊欣賞著這仿古建筑,好像有回到了從前的小鎮。正走著就聽見好熱鬧的喧嘩聲,把我的目光吸引了過去,一看原來是一群人在玩拋繡球,那可不是真拋繡球,是一塊得分板,一個球,一根繩子,組合成的繡球,只要輕輕地甩著繩子一松手,球就飛向對面得分板。看誰得分最多,我也參加了一份,我的運氣可沒有這么好,拋了八個球只有兩個打中得分板。可算是“倒霉”的了。玩完拋繡球,在往前走一匹白色的馬進入了我的視線,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可是一個“馬迷”一看見馬我就想遛一圈,無奈爸爸只好淘腰包了,我迫不及待地跨上馬背,感覺可真好。可等我遛玩一圈回來就已嚇個半死,真是后悔莫及。
我們邊走邊聊,看見了苗寨,布依寨……,還有樂器,草鞋,蓑衣等等,每一個寨子都有自己的特色,看得我眼花繚亂。最吸引我的還是“激流勇進”這個項目,我們穿上雨衣,座在象船一樣的飄浮物,緩緩地向前開走了,一路上,看著兩邊的風景,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動物模型,想象著動物模型是用來干嘛的?正想著,感覺有水噴到了我的臉上,這水從那來的?原來是從動物嘴里來的,真相大白。我們慢慢地漂著,有水簾,有浪花,我們都提心吊膽地向前漂著,還是防不勝防,噴了一身的水,他們用各式各樣的法子來“整”我們。好不容易要上岸了,又被水槍射了兩下。結果下來整一個“落湯雞”的模樣。
中國民俗文化村真是太好玩了,我在這里就不一一介紹了。朋友,如果你有機會就自己來游覽一番吧!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14
春節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新的一年的生活的開始。在這期間里,全家老少都一起“迎新春,除舊歲”,我們家也不例外。
除夕那天,是我最開心的一天。我早早地把寫好的春聯準備好,就等著爺爺的膠水了。對于貼春聯,我可是個行家,家里春聯每年都是我貼的。而且不只是春聯,還有那個大大的“福”字。這“福”字必須要倒貼,寓意是“福”到了的意思,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福氣滿滿。
接下來的一下午,可都是大人們的活兒啦,那就是包餃子。這個活兒看起來容易,學起來可就難多了。這不,這次我也想試試。首先,把餡鋪在面皮兒上,再把面皮兒捏起來,這樣一個餃子就完成了。我照著“口訣”捏了幾個餃子,造型上都挺美觀的,可實際上卻不怎么樣。可能是沒捏緊的緣故吧,我包的那幾個餃子一到鍋里就全露餡了,無奈的我啊,只能吃著面皮喝湯了。
其實除夕的高潮啊是在晚上。我們早早地吃完餃子便下樓放鞭炮了。膽大點兒的毛頭小子就放“炮仗”,女孩子則放煙花之類的。當鞭炮聲響起來時,才發覺有了濃濃的年味,這才是春節的開始。除夕后一天就是大年初一,是晚輩給老輩拜年的時候,這一天必須說吉祥的話,寓示著這一年吉祥如意。雖然年輕人不計較什么,但是還是要給爺爺奶奶拜年。穿上新衣服,腦袋里搜羅著各種吉祥話,可無非就是那套“萬事如意,身體健康”、“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之類的,只是老人們聽著高興,做晚輩的也跟著高興。就這一句話,結束了大年初一,跑斷了腳后跟,也磨破了嘴皮子。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15
12月4日,學校隆重地舉行以“弘揚民俗文化,傳承中華文明”為主題的民俗文化節。當天,活動豐富多彩,有挑扁擔的趣味運動會;有寫對聯活動;有民俗特色小吃;有曲藝匯演……
首先,開幕式時,老師讓我們看了婺劇。那些婺劇的叔叔阿姨們,各個各顯神通,有扮演孫悟空的,有扮演變臉大師的,有扮演娘子的,有表演噴火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風格,讓同學們看得贊不絕口。
開幕式后,我們班參加了挑扁擔比賽。我是十個男生中的一個。在比賽中,歡呼聲、加油聲響徹云霄,最終,我們拿了小組第二名的好成績。
懷著迷惑和好奇,我依次體會了寫春聯、做燈籠、寫書簽等活動,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打麻糍了。阿姨說:“做麻糍要用糯米,這樣吃起來才有嚼勁。”只見她把和好的面團放入蒸籠蒸熟,再把面團放在石臼上,把木槌高高舉起,將木槌重復用力地打在面團上,打一次揉一次,“砰,砰,砰”堅定有力的打米聲傳入了耳略,不一會兒,面團揉成了軟軟的狀態,再放入米篩,把面團在米篩上平整鋪起,接著用紅糖和芝麻灑在柔軟的面團上,反復和面,直到均勻了再停下,這樣,香噴噴的麻糍就做好了!剛出爐的麻糍,色、香、味俱全,金黃金黃的顏色,像一塊塊金條;香噴噴的氣味,簡直可以讓人陶醉;入口即化的味道,三者融為一體,簡直只有一個字來形容它——“絕”!那味道令人流連忘返,每次想到都會流口水。
美好的時光總是過得那么快,一天的時間過去了,但這次民俗文化節始終讓我回味無窮。
【中考作文民俗文化】相關文章:
北京民俗文化的作文12-05
民風民俗文化作文08-04
山西民俗文化作文07-13
民俗文化作文400字12-05
民俗文化作文精選15篇04-08
民風民俗文化作文2篇04-08
民俗文化作文(合集15篇)04-08
民俗文化作文匯編15篇04-08
教師節中考作文-中考作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