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
導語:祖沖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個管理朝廷建筑的長官。祖沖之長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人家都稱贊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歡迎查閱,供參考。
中國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
祖沖之(429-500)的祖父名叫祖昌,在宋朝做了一個管理朝廷建筑的長官。祖沖之長在這樣的家庭里,從小就讀了不少書,人家都稱贊他是個博學的青年。他特別愛好研究數學,也喜歡研究天文歷法,經常觀測太陽和星球運行的情況,并且做了詳細記錄。
宋孝武帝聽到他的名氣,派他到一個專門研究學術的官署“華林學省”工作。他對做官并沒有興趣,但是在那里,可以更加專心研究數學、天文了。
我國歷代都有研究天文的官,并且根據研究天文的結果來制定歷法。到了宋朝的時候,歷法已經有很大進步,但是祖沖之認為還不夠精確。他根據他長期觀察的結果,創制出一部新的歷法,叫做“大明歷”(“大明”是宋孝武帝的年號)。這種歷法測定的每一回歸年(也就是兩年冬至點之間的時間)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測定月亮環行一周的天數,跟現代科學測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見它的精確程度了。
公元462年,祖沖之請求宋孝武帝頒布新歷,孝武帝召集大臣商議。那時候,有一個皇帝寵幸的大臣戴法興出來反對,認為祖沖之擅自改變古歷,是離經叛道的行為。祖沖之當場用他研究的數據回駁了戴法興。戴法興依仗皇帝寵幸他,蠻橫地說:“歷法是古人制定的,后代的人不應該改動。”祖沖之一點也不害怕。他嚴肅地說:“你如果有事實根據,就只管拿出來辯論。不要拿空話嚇唬人嘛。”宋孝武帝想幫助戴法興,找了一些懂得歷法的人跟祖沖之辯論,也一個個被祖沖之駁倒了。但是宋孝武帝還是不肯頒布新歷。直到祖沖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創制的大明歷才得到推行。
盡管當時社會十分動亂不安,但是祖沖之還是孜孜不倦地研究科學。他更大的成就是在數學方面。他曾經對古代數學著作《九章算術》作了注釋,又編寫一本《綴術》。他的最杰出貢獻是求得相當精確的圓周率。經過長期的艱苦研究,他計算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成為世界上最早把圓周率數值推算到七位數字以上的科學家。
祖沖之在科學發明上是個多面手,他造過一種指南車,隨便車子怎樣轉彎,車上的銅人總是指著南方;他又造過“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試航過,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還利用水力轉動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沖之晚年的時候,掌握宋朝禁衛軍的蕭道成滅了宋朝。
家世背景
西晉末期至十六國時期,北方發生大規模戰亂,祖沖之的先輩從范陽郡(今河北省淶水縣)遷徙到東晉國都建康(今江蘇省南京市),祖沖之遂出生于建康,其祖父祖昌任劉宋朝大匠卿,是朝廷管理土木工程的官吏,父親祖朔之做“奉朝請”,學識淵博,常被邀請參加皇室的典禮、宴會。
祖沖之從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爺爺給他講“斗轉星移”,父親領他讀經書典籍,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加之自己的勤奮,使他對自然科學和文學、哲學,特別是天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青年時代就有了博學的名聲。
早年經歷
祖沖之曾在著作中自述說,從很小的時候起便“專功數術,搜爍古今”。他把從上古時起直至他生活的時代止的各種文獻、記錄、資料,幾乎全都搜羅來進行考察。同時,主張決不“虛推古人”,決不把自己束縛在古人陳腐的錯誤結論之中,并且親自進行精密的測量和仔細的推算。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每每“親量圭尺,躬察儀漏,目盡毫厘,心窮籌策”。
由于祖沖之博學多才的名聲,被南朝宋孝武帝派至當時朝廷的學術研究機關華林學省做研究工作,后來又到總明觀任職。當時的總明觀是全國最高的科研學術機構,相當于古代的中國科學院。總明觀內分設文、史、儒、道、陰陽5門學科,實行分科教授制度,請來各地有名望的學者任教,祖沖之就是其一。在這里,祖沖之接觸了大量國家藏書,包括天文、歷法、術算方面的書籍,具備了借鑒與拓展的先決條件。
潛心科學
大明五年(461年),祖沖之擔任南徐州(今江蘇鎮江)刺史府里的從事,先后任南徐州從事吏、公府參軍。祖沖之在這一段期間,雖然生活很不安定,但是仍然繼續堅持學術研究,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大明六年(462年),祖沖之把精心編成的《大明歷》送給宋孝武帝請求公布實行,宋孝武帝命令懂得歷法的官員對這部歷法的優劣進行討論,最終,宋孝武帝決定在大明九年(465年)改行新歷。
大明八年(464年),祖沖之被調到婁縣(今江蘇昆山縣東北)作縣令。之后又到建康(今江蘇南京),擔任謁者仆射的官職。從這時起,一直到南朝齊初年,他花了較大的精力來研究機械制造,重造出了用銅制機件傳動的指南車,發明了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和“木牛流馬”、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糧食的工具),還設計制造過漏壺(古代計時器)和巧妙的欹器。
晚年生活
祖沖之的晚年,正值南齊后期,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政治黑暗,社會不安。在這種情況下,祖沖之的研究方向有了很大的變化。他著重研究文學和社會科學,同時也比較關心政治。
隆昌元年(494年)到建武五年(498年)之間,他擔任長水校尉的官職。當時他寫了一篇《安邊論》,建議政府開墾荒地,發展農業,增強國力,安定民生,鞏固國防。齊明帝看到后想令他“巡行四方,興造大業,可以利百姓者”,后因南齊的統治已經無法再維持下去。國家政權搖搖欲墜,再加上南北朝之間的連年戰爭,祖沖之良好的政治主張無法在國家內部施行,更無法實現了。
永元二年(500年),這位卓越的大科學家去世,享年七十二歲。他的天文歷法心血之作《大明歷》在天監九年(510年)才以《甲子元歷》之名頒行。
歷史評價
華羅庚(《從祖沖之的圓周率談起》):“祖沖之不僅是一位數學家,同時還通曉天文歷法、機械制造、音樂,并且還是一位文學家。祖沖之制訂的《大明歷》,改革了歷法,他將圓周率算到了小數點后七位,是當時世界最精確的圓周率數值,而他創造的“密率”聞名于世。”
《南史》:沖之解鐘律博塞,當時獨絕,莫能對者。
人民網:祖沖之父子的數學研究成就匯集于他的數學專著《綴術》中。這本書極其高深,以至于“學官莫能究其深奧,故廢而不理”。在唐朝官學中,《綴術》也被列為必讀的十部算經之一,且需學習4年,年限為各經之首。后來,《綴術》傳至朝鮮,但10世紀以后,《綴術》漸漸在各國失傳了。盡管今天已無從知道《綴術》的具體內容,但從該書在唐代官學中的學習年限及史書中相關的零星記載,我們仍可以想見其學術價值。
軼事典故
1、歷法之爭
462年(南朝宋大明六年),祖沖之把精心編成的《大明歷》送給宋孝武帝請求公布實行。宋孝武帝命令懂得歷法的官員對這部歷法的優劣進行討論。在討論過程中,祖沖之遭到了以戴法興為代表的反對,祖沖之著《歷議》一文予以駁斥。在“歷議”中,他寫下了兩句名言:“愿聞顯據,以核理實”,“浮辭虛貶,竊非所懼”。為了明辨是非,他愿意彼此拿出明顯的證據來相互討論,至于那些捕風捉影無根據的貶斥,他絲毫也不懼怕。戴法興認為,歷法中的傳統持續下來的方法是“古人制章”、“萬世不易”的;他責罵祖沖之是什么“誣天背經”,認為天文和歷法是“非凡夫所測”、“非沖之淺慮,妄可穿鑿”的。祖沖之卻大不以為然。他反駁說,不應該“信古而疑今”,假如“古法雖疏,永當循用”,那還成什么道理!日月五星的運行“非出神怪,有形可檢,有數可推”,只要進行精密的觀測和研究,孟子所說的“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
2、刻苦求精
祖沖之那個時代,算盤還未出現,人們普遍使用的計算工具叫算籌,它是 一根根幾寸長的方形或扁形的小棍子,有竹、木、鐵、玉等各種材料制成。 通過對算籌的不同擺法,來表示各種數目,叫做籌算法。如果計算數字的位數越多,所需要擺放的面積就越大。用算籌來計算不像用筆,筆算可以留在 紙上,而籌算每計算完一次就得重新擺動以進行新的計算;只能用筆記下計算結果,而無法得到較為直觀的圖形與算式。因此只要一有差錯,比如算籌被碰偏了或者計算中出現了錯誤,就只能從頭開始。祖沖之為求得圓周率的精準數值,就需要對九位有效數字的小數進行加、減、乘、除和開方運算等十多個步驟的計算,而每個步驟都要反復進行十幾次,開方運算有 50 次,最后計算出的數字達到小數點后十六、七位。
【中國數學家祖沖之的故事】相關文章:
祖沖之和圓周率的故事06-25
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04-03
有關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06-06
華羅庚數學家的故事(精選12篇)01-13
陳景潤現代著名數學家的故事06-01
數學家陳景潤的故事(通用6篇)05-09
華羅庚數學家的小故事(精選10篇)03-06
數學家歐拉的故事(精選7篇)01-22
數學家華羅庚的故事「簡短」(通用8篇)01-05
大數學家華羅庚愛國情深的故事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