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中國名人“孫中山”名字由來的故事

時間:2022-10-10 13:26:58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中國名人“孫中山”名字由來的故事

  孫中山,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中華民國和中國國民黨的締造者,三民主義的倡導者,創(chuàng)立了《五權憲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名人“孫中山”名字由來的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名人“孫中山”名字由來的故事

  中國名人“孫中山”名字由來的故事

  有資料記載,孫中山先生的祖籍是在河源市的紫金縣中壩鎮(zhèn)孫屋排村,在紫金有一個“中山紀念小學”和“紫金中壩發(fā)昌中山紀念陳列室”。孫中山先生“祖籍紫金之說”雖有爭議,但亦為世人所知,而關于他的名字由來,卻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歷史掌故。

  孫中山先生,1866年11月12日生于廣東省香山縣。初名帝象,稍長取名文,字德明,又有了新意。孫中山先生早年在澳門、廣州行醫(yī)及游歷歐美,多是以逸仙為名。后來,革命同志常以“中山”稱之。這“中山”本是個典型的日本姓,怎么會變成孫先生的名字呢?這里有一段趣事。孫文到日本從事革命活動時,日本青年宮崎滔天、平山周十分仰慕孫文,經(jīng)過許多周折,兩人在橫濱中國革命志士陳少白的寓所見到了孫文。交談之中,兩人深為孫先生的革命熱情和深刻見解所折服。他們決心盡全力幫助孫先生,希望孫先生在日本多留一些時日。為了安全,宮崎滔天和平山周提議孫先生改住他們安排的旅館,孫先生接受了他們的建議。

  于是,孫先生在宮崎滔天、平山周的陪同下,前往新的旅館。他們一路經(jīng)過日比谷公園,又經(jīng)過中山侯爵府邸,來到了名為“對鶴館”的旅舍。住宿要填寫登記表,就由平山周代筆填寫。填到姓名欄時,平山周為難了。當時,孫先生正在流亡之中,不能公開使用真姓實名,這可怎么辦?平山周急中生智,想起剛才路過的中山侯爵府邸。這“中山”是日本人最常見的姓,正好借來一用。于是,平山周就寫下了“中山”二字。有了姓,可是名呢?名怎么填?看著平山周焦急的樣子,孫先生接過筆,在登記表上的“中山”后面,寫下了一個“樵”字。

  事后,有人問孫先生,為什么要以“樵”為名。孫先生說:“現(xiàn)在中國到處是榛莽荊棘,我就是披荊斬棘的開山樵夫啊!”就這樣,孫文先生在日本就以“中山樵”這個日本姓名進行革命活動。同志們都稱他為“中山先生”!爸猩较壬边@是日本民族常見的稱人方式。因為這樣稱呼習慣了,革命同志也就不再稱他為孫文,而是在日本姓“中山”前面另加了中國姓“孫”,稱他為“孫中山”。只是在正式的場合,才稱孫文或孫逸仙。就這樣,一個日本的姓變了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文的另一個名,而且是最常用的名。

  為了讓后人永遠銘記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他的家鄉(xiāng)廣東省香山縣改名為中山縣,即現(xiàn)在的中山市;我國放多城市的`街道、公園。也以“中山”命名;還出現(xiàn)了“中山”為名的學校、醫(yī)院、艦艇;而一種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裝,也被稱為“中山裝”。由于有了孫中山先生祖籍“紫金之說”,也就有了紫金“中山紀念小學”和“紫金中壩發(fā)昌中山紀念陳列室”,并于1986年由任民革中央代主席、中國人民政協(xié)副主席屈武同志親筆書名。

  孫中山祖祠

  孫氏祖祠位于中山市南朗鎮(zhèn)左步村,孫中山的祖先就是從這里搬到翠亨村的,村內歷史建筑是中山乃至珠三角地區(qū)廣府風格歷史建筑的典型代表。實際上,孫中山及其后裔的孫氏族人也曾多次來到左步村祭祖,1912年5月27日,辭去臨時大總統(tǒng)職務的孫中山回到香山省親,專程回左步孫氏宗祠謁祖。5月28日,孫中山一行乘坐的船只抵達左步村,在左步碼頭上岸,經(jīng)中興里牌坊閘門進村,與宗親聚會。在左步村的雙壯孫公祠內,仍可看見一些反映孫中山及后人在此謁祖的留影。為紀念此事,左步人還特意在孫氏大宗祠前建造了“孫文謁祖門”。

  名字

  孫中山使用過不少名字,多數(shù)是為了宣揚革命或擺脫通緝而取的,部分則在于表達人生期望。孫中山還用過陳文、山月、杜嘉偌、公武、帝朱、高達生、吳仲等化名,以及杞憂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學生、南洋一學生等筆名。辛亥革命以后,孫中山不再面臨滿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檔案均以本名“孫文”署名。

  清政府官方文件中,皆在其名字“文”上作文章,加上三點水部首,貶稱其為孫汶。“汶汶”一詞,出自《史記·屈原列傳》:“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注解此文的人,或說“汶汶,猶昏暗不明也”,或說“蒙垢塵也”,或說“玷污也”。

  尊稱

  1925年孫中山病逝后,于北京中央公園社稷壇舉行公祭時,豫軍總司令樊鐘秀特致送巨型素花橫額(闊丈余,高四、五尺),當中大書“國父”二字,他的唁電挽幛,均稱“國父”,這是孫中山在公開場合被尊稱為“國父”之始。

  抗日戰(zhàn)爭中期的1940年3月21日,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第143次會議決議:尊稱本黨總理為中華民國國父,以表尊崇。根據(jù)中常會的決議,以孫中山先生倡導國民革命,手創(chuàng)中華民國,更新政體,永奠邦基,謀世界之大同,求國際之平等,光被四表,功高萬世,于同年4月1日明令全國自是日起,尊稱總理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國父。同年5月29日,規(guī)定在政府公家機關、民眾團體應一律改稱國父,在國民黨黨內稱國父或總理均可,民間已印就之圖書文字,不必強令改易。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則未以官方名義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或中國的國父為孫中山或其他任何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或中國共產(chǎn)黨在正式的場合或文書上提及孫中山時,通常使用的稱號是“革命的先行者”,從未稱孫中山為國父。

【中國名人“孫中山”名字由來的故事】相關文章:

中國名人孫中山的小時候故事12-10

中國的名人故事08-18

中國的名人故事09-11

中國科技名人故事09-30

名人故事:中國的霍金01-17

中國名人故事03-06

中國名人故事08-02

中國名人故事:金岳霖的故事12-17

孫中山談母愛的故事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