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的從醫故事
吳孟超出生于福建省閩清縣,著名肝膽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臟外科的開拓者和主要創始人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的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的從醫故事,快來看看吧!
一個人在94歲的時候,可以做些什么?
吳孟超院士在這樣的高齡,依然每周親自主刀多臺高難度的肝膽手術,坐堂周二上午的專家門診,主持著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院長的日常事務,并親自帶教著多名研究生。
是什么力量,使這位年逾九旬的老科學家依然充溢如此的生機?
“樸素的報國心,伴隨一生的選擇。為人民服務,則是一生的信仰!”回想走過的人生路,從醫73年、有著60年軍齡和黨齡的吳孟超說到:“選擇回國,我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選擇從醫,我的追求有了奮斗的平臺;選擇跟黨走,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選擇參軍,我的成長有了一所偉大的學校。”
在自己選擇的路上,吳孟超老人執著地前行著。他說,“即使有一天,倒在手術室里,也將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手中一把刀
“啪”,護士遞來的手術刀,與他的手掌輕輕相擊。
5月26日上午,東方肝膽外科醫院6號手術室。又一次,老人伸向血肉深處,剝離、阻斷、切除,雙手取出腫瘤,緩緩托起。這一刻,一個5×6厘米大小的腫瘤被分離出肝臟。整臺手術操作沉穩篤定,動作熟練靈活。這位94歲高齡的老人在手術臺前已經整整站立了1個多小時。而這,是老人工作的常態。
吳孟超走路從容而矯健,說話思路清晰,聲音洪亮,握手時還很有力量。
我們看到這是一雙白皙、修長的手,不顫不曲,靈巧有力。唯有右手食指指尖微微向內側彎,那是常年握止血鉗的結果。
這雙手曾在馬來西亞割過橡膠,曾在抗戰烽火中為建筑大師梁思成描過圖。也正是這雙手,在肝臟的方寸之地破譯生命密碼,創造了中國肝膽外科的無數個第一,把近1.5萬名病人拉出了生命的絕境。
一場手術,生死之間。參與手術的醫生、肝外二科主任王葵說,吳老平時態度溫和,但一站在手術臺上自然就會流露出一種威嚴,緊握手術刀的雙手有力又堅定。
從拿起手術刀,吳孟超就從來沒有放下,至今仍保持著年平均200臺的手術量。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膽,94歲高齡依然精準無誤。吳老說:“我現在的身體情況,自己還能堅持。我的鍛煉是看病、查房、看門診,時間用在看病上,我高興。”
“吳院士是我們的精神領袖,很多醫生護士面對苦和累,想想吳老專注的神態,自己也會打起精神加倍努力工作!”王葵說。
心里一團火
1922年8月,吳孟超出生于福建閩清一貧苦農戶家。5歲時他跟隨母親來到馬來西亞投奔前期過來打工賺錢的父親。在馬來西亞,幼年吳孟超一邊幫父親割橡膠一邊讀書。
吳孟超就讀的光華學校,是華僑創辦的。孫中山親自題寫校名,并寫下校訓“求知求義最重實踐,做人做事全憑真誠”。
1936年,吳孟超升入本校初中。他自己做主,把名字由“孟秋”改為“孟超”。那時,從國內來了一位新校長,他經常給學生講國內的形勢。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和英勇作戰的事跡,成為馬來西亞華僑們的熱議話題。
初中畢業,按照當地習俗,校方和家長是要出資讓畢業生聚餐一次的。當錢收齊之后,身為班長的吳孟超建議,把聚餐的錢捐給祖國正在浴血抗戰的前方將士。建議立刻得到全班同學的擁護,于是一份以“北婆羅洲薩拉瓦國第二省詩巫光華初級中學39屆全體畢業生”名義的抗日捐款,通過愛國人士陳嘉庚的傳遞,送往抗日根據地延安。令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在畢業典禮時,學校收到了八路軍總部以毛澤東、朱德的名義發來的感謝電。校長和老師激動萬分,立即把電文抄成大字報貼在公告欄上,這件事引起了全校的轟動。
受到這次事件的鼓舞,1940年,18歲的吳孟超和6名同學相約回國抗日。到達云南后,他們一時去不了延安,留在昆明求學。他后來師從被譽為“中國外科之父”的裘法祖院士。
“是黨讓人民看到中國的希望,是毛澤東和朱德為我們捐錢給延安的事專門回信,堅定了我為黨奮斗終生的決心。”吳孟超沉浸在無盡的感慨之中。從回到祖國的那一天起,從目睹解放上海的大軍露宿街頭的那一刻起,他已為自己的忠誠、自己的摯愛找到了扎根一生的土壤。心中一團火,守著誓言,從未熄滅。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同濟大學畢業的吳孟超成為第二軍醫大的前身華東軍區醫院的住院醫生。從那時起,他就申請入黨。此后年年寫申請。直到1956年,吳孟超迎來人生最為重要的一年,他稱之為“三喜臨門”:參軍、入黨,還成為一名主治醫生。
身上一股氣
“在實踐中始終堅持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忠實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黨的事業忘我工作。這才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吳孟超是這么說,也是這樣做的。他牢牢記得,在入醫學院之初,恩師裘法祖就講過這樣一句話:醫術有高有低,醫德最是要緊。
“病人生病已經非常不幸了,為了治病他們可能已經花光了家里的錢,有的還負債累累。作為醫生,一定要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替病人算賬。”這是吳孟超對年輕醫生說得最多的話。
王葵說到,平時,吳老總是反復強調,要求醫生在保證療效的前提下,哪種藥便宜用哪種。
吳孟超創立的“吳氏刀法”對待腫瘤“快、準、狠”,對病人則是“慢、拙、仁”。
“你是哪里人,家里有幾口人?”面對千里迢迢前來求醫的病人,他總是會先跟病人聊聊家常,讓病人消除緊張的情緒。冬天的時候,他會先把手焐熱,再去觸碰病人的腹部做檢查;檢查時順手拉上屏風,檢查完后順手掖好被角,并彎腰將鞋子擺放好……吳老不經意間的動作,常常感動患者。
“我現在94歲了,攻克肝癌,在我這輩子大概還實現不了,我要培養更多人才,讓以后的人繼續往前走。”吳孟超動情地說。
吳孟超親手帶過的徒弟已是第四代了,僅培養的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員就有70多名,絕大多數已成為我國肝臟外科的中堅力量。他常對學生說:看病是人文醫學,一定要關心病人,愛護病人,熱情接待病人,“醫學是一門以心靈溫暖心靈的科學。”
吳孟超的故事
很多人都想知道,吳老的手術成功率為什么那么高,為什么做得又快又漂亮。我很清楚,他不完全是靠技術,更不是靠運氣。他真正的過人之處,是他對待每一臺手術都極其認真負責。
盡管吳老醫術高超、經驗非常豐富,但他對每一臺手術都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不管這個病人是誰,不管病情輕重,不管病人的ct、磁共振等影像檢查結果多么肯定,他都要在動手術的前一天,再次和b超室的醫生做一次術前病灶確認,上手術臺之前,還要在看片燈上再次查看病變部位,驗證一下,好做到萬無一失。
當遇到比較復雜的病情時,吳老一定要召集專家會診。一次會診不滿意,就再來一次,甚至換一批專家會診,充分吸納各個方面的意見,直到把所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都預見到,把各種應對措施都制定好,他才會上手術臺。
我想,這就是吳老的手術為什么總是做得那么好的原因。也正因為如此,我每次跟他上手術臺,心里就很有底氣。
去年冬天,上海有個肝癌病人,在一家醫院做手術,腹腔打開后,醫生說,這個腫瘤靠腔靜脈太近,沒法切,我們這里正好有肝源,建議做肝移植。病人經濟條件不允許,醫生就把刀口又縫上了。他的家人不甘心親人就這樣等死,找到了吳老。
吳老仔細研究了病人的資料,覺得切除腫瘤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他沒有輕易動手,而是兩次組織專家會診,并把病人的親屬請到會診現場,詳細地了解病人的情況,每次會診都用去了很長時間。吳老這樣嚴謹負責,幾次把病人親屬感動得流淚,他們說:“吳院長,我們先來找您就好了。你們這樣認真,我們到這里看病,就是治不好,也認命了。”
手術開始了,這時,我注意到吳老十分從容,上臺、開腹、探查、剝離、切除……流暢地操作著,一切就像以往做過的無數例高難度手術那樣,最后是有驚無險,成功地把腫瘤切了下來。走出手術室,摘下口罩的時候,吳老輕輕地說了一句:“比我想象的容易。”就這輕輕的一句,忽然讓我非常感動,沒有百遍千遍的琢磨,哪有吳老所說的“容易”?
42天后,病人平安出院了,他拉著吳老的手說:“我這條命是您給的,您是我一輩子也忘不了的救命恩人!”
我上學的時候就聽說,吳老成功地做了不少堪稱“中國第一”的手術,來醫院手術室后,又親眼看見他做了許多別人從沒做過的手術。很多人說,他有做手術的天賦。我很清楚,比他的天賦更為寶貴的是,他總以開放的胸襟向同行學習,向學生學習。他那虛懷若谷的精神,讓我們深受教育。
吳老有個學生叫陳訓如,在成都的軍區昆明總醫院工作,最早在我國應用腹腔鏡開展腹部手術,并取得明顯效果。吳老感到這項技術很好,提出派人去學習。有人說,在國內,我們醫院是領先的,有必要去學他們的嗎?吳老說:“不能這么講,只要是先進的、對病人有用的,我們都應該學。”陳訓如聽說吳老要派人來學習,連忙打電話給吳老說:“您就別派人來了,還是我去上海給您匯報吧。”吳老說:“這項技術你運用得早,你就是老師嘛!這次我派人先去學,過些日子,我也要去學的,你可不要留一手啊!”正是在吳老的倡導和帶動下,我們醫院在國內最早把這項技術應用到肝臟手術上。
1994年2月,一位19歲的大學生遭遇車禍,被急送到我們醫院,當時昏迷不醒,已處于休克狀態。經診斷,這位大學生腹部閉合傷、肝臟破裂、顱腦外傷,生命危在旦夕。吳老和專家們緊急會診,感到病人傷得這么重,如果實施開腹手術,他將難以承受。吳老決定立刻施行“腹腔鏡下肝破裂修補手術”,經過多名醫生的全力搶救,只用了90分鐘,就補好了全部裂口,止住了肝臟出血。學來的這項新技術,挽救了一個年輕的生命。
讓我特別佩服的,還有吳老那種面對險情不回避的敢于擔當的精神。外科醫生在手術中,遇到處理不了的意外情況,需要其他醫生來救場,這是免不了的事。不過近些年,由于醫患糾紛增多,擔心出了問題責任不好劃分,愿意主動救場的醫生漸漸少了。但在吳老這里,不管哪個醫生求援,他都是隨叫隨到。他還專門定下一條規矩:“任何時候、任何人,只要遇到處理不了的問題,不管我在干什么,都要及時向我報告,我會立即趕來支援。”
記得一天中午,吳老剛做完一臺大手術,出來路過2號手術間時,從里面跑出來的護士告訴吳老:手術大出血了,正在搶救!吳老一聽,轉身就沖進房間,只見手術臺上病人的腹腔內都是血,止血的紗布已經用了200多塊,地上4個2500毫升的大玻璃瓶都裝滿了血,眼看情況就要失控,看得出來,主刀醫生有點頂不住了。吳老立馬上臺,果斷剪下兩根紗布帶子,沿著血管瘤和正常肝組織的分界線,迅速把出血部位捆扎起來,巧妙地緩解了出血。要知道,用紗布帶子捆扎肝臟的出血部位,這絕對是一個非常規動作,我從來沒有見過這么做的。那一幕,至今想來都讓人驚心動魄。事后我問吳老:“您當時想沒想過,如果搶救失敗,可能毀了你一世英名啊!”吳老一聽這話,臉就板了起來:“是我的名聲要緊,還是救病人的命要緊?”那一刻,我覺得,吳老雖然只有1米62的身高,可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
吳孟超事跡
看到一則報道,說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醫學專家吳孟超在查房時,總是先把手揣在衣服里暖熱后,才開始為病人檢查。在許多人看來,這不過是平淡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細節,但就是這一個小小的動作,讓我牢牢地記住了這位老人,除了在醫學領域所作出的巨大貢獻以外,更為重要的是他是一位懂得愛的老者,因為具備了這個前提,他才能從高高的神壇上走下,坦然地接受我們凡俗的尊敬。就像吳老在教育他的學生時說說的那樣:關心和愛護是實實在在的,應當體現在生活的每一個細節當中。
在我們的文化與生活中,愛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但具體到每一個人,愛又是一個有點概念化的語詞,讓很多人在實際的生活中無處說起。每每談及,都有些毫無來由的緊張,仿佛這個小小的字眼承載著我們難以承受的重量。時常也會感動于身邊媒體中那些令人動容的故事,可總是無法讓自己的行為和愛坦然地對等起來。而年逾花甲的吳教授用他那始終如一的耐心與執著,為我們進行了一次關于愛的生動的人生教育,他用自己多年的人生經歷告訴我們,原來愛也可以這么從容,從容到我們一不經意間的流露,便可以讓接受的人感激涕零。
其實,只要稍加留意,便可以發覺我們身邊到處充滿了學習的標本,那風雨中的相偎相依,那前途迷茫時的伸手相助;那面對貧困時的感同身受,遭遇苦難是的風雨同舟;甚至是那愛莫能助時的一聲嘆息,那滿溢同情的著意一瞥;那公交車上起身讓座,那人群中的伸手相攙,每一點行動都讓我們感動,每一分愛意都是那么坦然與從容,每一幅畫面都可以讓人淚流滿面。
畢業后來到醫院工作,我得以從一個特殊的視角來體驗愛的真諦。在這個潔白的世界里,任何人的關系有了詮釋的多向性,白衣天使、白衣戰士們在生與死的邊緣,成為每一個憂患者心中的救星。愛在這片特殊的領域內成了點點滴滴的生命甘泉,成了絲絲縷縷希望的曙光,每一位穿著白衣的人于病人來講,都鍍上了一層熠熠閃光的神奇。的確,當以生命相托時,那零星的愛意就是沉溺于深水中的人說能抓住的稻草,明知稻草不一定能帶來一片曙光的前程,可抓在手里畢竟能夠增添一份踏實。可愛之深則責之切,當這份愛有些不若所想的時候,在失望之余,便有了超乎尋常的反應。可醫生和護士畢竟是普通的人,即使穿上了白衣,也不能完全避開人生的諸多煩惱,完全超脫于塵世之外,當他們的客觀或者主觀影響了日常行為的時候,便遭到匪夷所思的局面,這可能對他們一些不公平,但從另一個立場看他們所面對的畢竟是一些亟待幫助的人,正如我們面臨醫療糾紛時所產生的尷尬一樣,這的確是一個兩難的問題。
前不久安徽省立醫院的護士長丁艾梅因過度勞累而英年早逝,引起全國新聞媒體得廣泛關注,同時也使得這段比較緊張的醫患關系得到很大程度的緩解。有人說,微笑是世界上最好的潤滑劑,沒有人能拒絕微笑。同樣,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是生活中最好的黏合劑,可以把冰冷的兩顆心溫暖如春地連在一起。丁艾梅并沒有驚天動地之舉,她同樣要應對每一個普通護士所面對的一切困難,并且還有需要關心的家庭、尚還年幼的孩子,但她把愛當作自己行為的準則,并且始終如一地堅持了下來,正如有報道中所說,在丁艾梅這里這里,愛心已經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號,切實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正是這點點滴滴的堅持,積累成她身上可貴的閃光點,使她成為時代的一個標志。
我們經常說,溝通從心開始,而交流總是從握手開始的,由握手到交心,這是一個過程,那么,親愛的朋友們,在你伸出手之前,為了愛能在彼此之間更好地傳播,請先暖熱你自己的手。
【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的從醫故事】相關文章:
中國橋梁之父茅以升的愛國故事06-12
“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愛國故事06-27
吳孟超院士的人生故事12-15
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10-25
高考作文素材:中國“氫彈之父”于敏06-11
“云南白藥之父”-曲煥章的故事06-12
外科鼻祖神醫華佗的故事12-26
重復也是成功之父作文01-06
中國名人故事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