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現(xiàn)代名人勵志故事(精選13個)
在世界上毅力是無法替代的,天賦無法替代它,有天賦卻失敗的比比皆是,才能無法替代它,有才能卻失敗的人時時可見;教育無法替代它,受教育卻失敗的人處處可聞。只有毅力是無所不能,所向披靡的。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現(xiàn)代名人勵志故事(精選13個),希望大家喜歡。
1.焦耳求知——好學
英國著名科學家焦耳從小就很喜愛物理學,他常常自己動手做一些關(guān)于電、熱之類的實驗。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聰明好學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時候,也沒有忘記做他的物理實驗。
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馬,由他哥哥牽著,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達電池將電流通到馬身上,想試一試動物在受到電流刺激后的反應(yīng)。結(jié)果,他想看到的反應(yīng)出現(xiàn)了,馬收到電擊后狂跳起來,差一點把哥哥踢傷。盡管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危險,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愛做實驗的小焦耳的情緒。他和咯咯又劃著船來到群山環(huán)繞的湖上,焦耳想在這里試一試回聲有多大。他們在火槍里塞滿了火藥,然后扣動扳機。誰知“砰”的一聲,從槍口里噴出一條長長的火苗,燒光了焦耳的眉毛,還險些把哥哥嚇得掉進湖里。
這時,天空濃云密布,電閃雷鳴,剛想上岸躲雨的焦耳發(fā)現(xiàn),每次閃電過后好一會兒才能聽見轟隆的雷聲,這是怎么回事?
焦耳顧不得躲雨,拉著哥哥爬上一個山頭,用懷表認真記錄下去每次閃電到雷鳴之間相隔的時間。開學后焦耳幾乎是迫不及待地把自己做的實驗都告訴了老師,并向老師請教。
老師望著勤學好問的焦耳笑了,耐心地為他講解:“光和聲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光速快而聲速慢,所以人們總是想見閃電再聽到雷聲,而實際上閃電雷鳴是同時發(fā)生的。”
焦耳聽了恍然大悟。從此,他對學習科學知識更加入迷。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認真地觀察計算,他終于發(fā)現(xiàn)了熱功當量和能量守恒定律,成為一名出色的科學家。
2.戰(zhàn)勝殘疾的巴雷尼——堅持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一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xiàn)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你是個有志氣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夠答應(yīng)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一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聲,撲到母親懷里大哭起來。
從那以后,媽媽只要一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一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fā)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于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于經(jīng)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yī)學院。大學畢業(yè)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經(jīng)學的研究。最后,終于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的領(lǐng)獎臺。
3.電報迷與看報迷愛迪生——堅持
愛迪生是世界上有名的發(fā)明大王,他的發(fā)明有一千多項,像電燈、留聲機、電影機等都是他發(fā)明的。然而童年的愛迪生因為家中貧窮,只上過幾年學,他十二歲便到火車上去賣報了。不能去學校讀書,他就自學。他非常熱愛學習,一邊賣報一邊看書看報,抓緊時間學習和做實驗。
愛迪生的父親平時對家里人要求很嚴格,他規(guī)定全家每天晚上十一點半前必須關(guān)燈睡覺。可是,愛迪生賣完報紙回到家常常是晚上十一點了,這樣他回家后就沒時間做自己喜歡的實驗了,這可怎么班呢?這對于喜歡自己學習、摸索的愛迪生來說,簡直是難以忍受。于是他想來想去,終于想出一個好辦法,能讓爸爸支持自己做實驗。
一天,愛迪生用銅線在樹上架起了電線,直接接到他的好朋友家里,并把當天賣剩下的報紙和一臺電報機留在朋友家。晚上會到家后,他爸爸要看報紙,愛迪生說今天的報紙賣完了。起先他的爸爸并沒有非常可惜。愛迪生為了引起爸爸的興趣,就開始說起今天報紙的內(nèi)容如何新鮮有趣,沒有看真是非常可惜。愛迪生的爸爸聽到他講得如此繪生繪色,真的非常想看。于是他問愛迪生還能不能想辦法找一份來。愛迪生說,他的朋友佳麗還有一份,他可以用電報把報紙的內(nèi)容傳過來。這個時候愛迪生的爸爸想看報紙的癮上來了,于是就痛快地答應(yīng)了他。
愛迪生的爸爸看到兒子自制的土電報機還真能用,心里非常高興。心想,這孩子也不簡單!從此以后,他就再也不阻止愛迪生晚上道電報實驗了。后來愛迪生經(jīng)過艱苦地努力,終于成了世界上偉大的科學家。
4.貝克漢姆:從“賭局”中領(lǐng)悟父親的良苦用心
有誰統(tǒng)計過,貝克漢姆在球場上到底吸引過多少人的目光?每當這位世界頂級球星的身影出現(xiàn)在球場,無數(shù)的尖叫聲立刻響遍全場,相機快門也閃個不停。小貝從3歲就開始踢球,盡管那時還是“玩”球多于“練”球,但父親一直苦心培訓他,頑皮的他漸漸奠定了對足球事業(yè)的熱愛。
5.尺度與比例
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學家和建筑學教育學家。他畢生從事中國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業(yè),系統(tǒng)地調(diào)查、整理、研究了中國古代建筑的歷史和理論,是這一學科的開拓者和奠基者,并多年活躍在教育教學的第一線。
1928年,梁思成學成回國后應(yīng)東北大學之邀去沈陽創(chuàng)辦了建筑系,任系主任和教授。在東北大學建筑系草創(chuàng)之時,梁思成和林徽因既是組織者,又是僅有的兩名授課老師。梁先生特別注重啟蒙教育。開班第一課,他先在黑板上一筆畫了一只小狗,問大家這是什么?大家齊聲答狗。又在小狗的旁邊畫了一座與小狗大小差不多的小屋,問學生這是什么,學生回答是狗窩。他又在狗的旁邊畫一個大的屋子,再問學生是什么,學生都說是房子。梁思成笑了,說“狗窩”和“房子”,一個是狗睡覺的地方,一個是人居住的地方,這就是“尺度”的含義。
與“尺度”同樣有趣的,是梁先生在講到更加抽象的“比例”這一概念時,他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小嬰兒和一個成年人,然后又在成年人旁邊畫了一個和成年人同樣大小的嬰兒,問同學們兩個誰是大人誰是小孩,同學們照實回答,梁先生笑著說,“這就叫比例”。并說建筑也和人一樣,各種建筑有自己的特點和比例,如果尺度弄不好,讓人看起來像拔高了的小孩或縮小了的大人。
大師就是大師,兩個難以用語言輕易講通的抽象概念就在談笑間烙印在每位同學的記憶深處了。
6.馮友蘭
哲學家馮友蘭與梁漱溟是好朋友。當年,梁漱溟給他講過《印度哲學》。梁漱溟出版《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后,在美留學的馮友蘭給梁漱溟寫了一封三千字的信,提出自己的意見。梁漱溟很感動,將此信收藏了60年,足見他們的諍友情深。
不過,兩人的友誼也有出現(xiàn)裂痕的時候。1973年,馮友蘭發(fā)表了一些“批孔”的文章。梁漱溟看到后很生氣,認為馮友蘭違背了原則,沒有立場。1985年,馮友蘭九十大壽,他的女兒宗璞按照父親的意思,打電話請梁漱溟光臨,梁漱溟回信批評了馮友蘭當年“批孔”一事,果斷拒絕了。
對此,馮友蘭不僅沒有生氣,反倒覺得梁漱溟很直率,隨后還給他寄去了自己的《三公堂自序》一書,并附信道歉:“來書直率坦白,甚為感動,以為雖古之遺直不能過也,故亦不自隱其胸臆耳……”梁漱溟收到書信后,見老友意識到“應(yīng)該實事求是,不應(yīng)該嘩眾取寵。寫文章只能寫實際見到的,說話只能說真想說的”后,他改變了態(tài)度,主動回信表示希望見面。1985年12月24日,馮友蘭來到梁漱溟家里與他相聚。這次見面,氣氛友好,兩人相談甚歡。梁漱溟還特意將自己的著作《人心與人生》送給馮友蘭,并親題贈言。
面對好友的“絕情”和直言批評,馮友蘭沒有心存芥蒂,而是虛心接受,并作了深刻的自我批評。馮友蘭誠懇的態(tài)度,自然也贏得了梁漱溟的諒解。馮友蘭主動化干戈為玉帛的這種行為,折射出的是一種觀念,一種態(tài)度。這種交際方式和交際心態(tài),既是一種智慧,更是一種精妙的處世哲學。
7.毛主席的讀書的故事
幾十年來,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總是擠出時間,哪怕是分分秒秒,也要用來看書學習。他的故居,簡直是書天書地,臥室的書架上,辦公桌、飯桌、茶幾上,到處都是書,床上除一個人躺臥的位置外,也全都被書占領(lǐng)了。為了讀書,毛主席把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在游泳下水之前活動身體的幾分鐘里,有時還要看上幾句名人的詩詞。游泳上來后,顧不上休息,就又捧起了書本。連上廁所的幾分鐘時間,他也從不白白地浪費掉。一部重刻宋代淳熙本《昭明文選》和其他一些書刊,就是利用這時間,今天看一點,明天看一點,斷斷續(xù)續(xù)看完的。毛主席外出開會或視察工作,常常一帶向箱子書。途中列車震蕩顛簸,他全然不顧,總是一手拿著放大鏡,一手按著書頁,閱讀不輟。到了外地,同在北京一樣,床上、辦公桌上、茶幾上、飯桌上都擺放著書,一有空閑就看起來。毛主席晚年雖重病在身,仍不廢閱讀。他重讀了解放前出版的從延安帶到北京的一套精裝《魯迅全集》及其他許多書刊。有一次,毛主席發(fā)燒到39度多,醫(yī)生不準他看書。他難過地說,我一輩子愛讀書,現(xiàn)在你們不讓我看書,叫我躺在這里,整天就是吃飯、睡覺,你們知道我是多么地難受啊!工作人員不得已,只好把拿走的書又放在他身邊,他這才高興地笑了。
8.聞一多醉書
聞一多讀書成癮,一看就“醉”。在他結(jié)婚的那天,洞房里張燈結(jié)彩,熱鬧非凡。大清早親朋好友都來登門賀喜,直到迎親的花轎快到家時,人們還到處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東尋西找,結(jié)果在書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著舊袍,手里捧著一本書入了迷。怪不得人家說他不能看書,一看就要“醉”。
9.華羅庚猜書
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讀書的方法與眾不同。他拿到一本書,不是翻開從頭至尾地讀,而是對著書思考一會,然后閉目靜思。他猜想書的謀篇布局,斟酌完畢再打開書,如果作者的思路與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讀了。華羅庚這種猜讀法不僅節(jié)省了讀書時間,而已培養(yǎng)了自己的思維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淪為書的奴隸。
10.侯寶林抄書
相聲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于他勤奮好學,使他的藝術(shù)水平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有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舊書攤也未能如愿。后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部書,就決定把書抄回來。適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18天都跑到圖書館里去抄書,一部10多萬字的書,終于被他抄錄到手。
11.兩位著名畫家比畫的故事
宙克西斯和帕爾哈西奧斯是古希臘的兩位著名畫家。他們既是好友,又是競爭對手,由于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居然很難分出水平的高低。
一日,他們聚在一塊討論作品,由于見解不同爭辯起來,互相不服。為爭個高低,約定各自作一幅畫,公開展覽讓雅典入評價。
兩人遵約各自開始構(gòu)思作畫了。
宙克西斯畫的是孩子頭上頂著一筐葡萄,那人像畫得十分逼真,大有呼之欲出的感覺;葡萄更是畫得鮮滴水靈,簡直引人垂涎三尺,畫好后,他站在畫前左瞧右瞧,覺得滿意極了,便將擋布遮住了畫架。他想,這張畫定能壓住帕爾哈西奧斯。
再說帕爾哈西奧斯,自和宙克西斯許約后,便開始思考究竟畫什么為好,他構(gòu)思了好幾幅均不滿意。忽然,他一拍腦門:有了,就這么畫吧。一想好,他便刷刷地在畫板上大筆勾勒、、那天,雅典廣場上擠滿了人。宙克西斯的畫首先露相。人群中發(fā)出一陣驚嘆聲,原來那畫上的葡萄居然如此逼真,擋布剛揭,便引來幾只嘰嘰喳喳的小麻雀上畫去啄葡萄。人們紛紛贊嘆不已。宙克西斯不免洋洋得意起來。
帕爾哈西臭斯被觀眾冷落在一旁,默默地站在自己的畫后一聲不吭。觀眾向他高聲嚷道:把擋布取下來吧,讓我們看看你的那幅畫。
可帕爾哈西奧斯仍然呆呆地站著發(fā)愣。宙克西斯見狀也著急了,他走上前去說:您磨磨蹭蹭干什么趕快把擋布拿下來吧!說完,就伸手去扯那塊布、、突然,他如電擊般地震住了,隨即發(fā)出驚嘆聲,向觀眾宣布了一個事實,說:我輸了!
原來,那塊擋布是畫的。
12.亞歷山大死前的三個愿望
亞歷山大是一位偉大的國王。在征服了許多王國勝利返回的途中,他病倒了。此刻,占領(lǐng)的土地,強大的軍隊,鋒利的寶劍和所有的財富對他來說都毫無意義,他明白死神很快會降臨,他已無法回到家園。他對將士們說道:我不久將離開這個世界,我有三個遺愿,你們要完全按我說的去執(zhí)行。將士們含著淚答應(yīng)了。
第一個遺愿是,我的棺材必須由我的醫(yī)師獨自運回去。亞歷山大喘了口氣,繼續(xù)說道:第二,當我的棺材運向墳?zāi)箷r,通往墓園的道路要撒滿我寶庫里的金子、銀子和寶石。亞歷山大裹了裹毛氈,休息了片刻,最后一個遺愿是把我的雙手放在棺材外面。聚集在他身邊的人都很好奇,但沒人敢問為什么。亞歷山大最喜愛的將軍吻了吻他的手說:陛下,我們一定會按您的吩咐去做,但您能告訴我們?yōu)槭裁匆@么做嗎
亞歷山大深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我想要世人明白我剛剛學到的3個教訓。我讓醫(yī)師運載我的棺材,是要人們意識到醫(yī)生不可能真正地治療人們的所有疾病。
面對死亡,他們也無能為力。希望人們能夠懂得珍愛生命。第二個遺愿是告訴人們不要像我一樣追求金錢。我花費了一生去追求財富,但很多時候是在浪費時間。第三個遺愿是希望人們明白我是空著手來到這個世界的,而且我空著手離開了這個世界。
說完他閉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
13.左腳寫出的人生
他生長在愛爾蘭的都柏林,剛出生時四肢健全,但嚴重癱瘓,讓他無法移動。他患了非常嚴重的腦性麻痹,發(fā)音不準,全身上下只有左腳能動。7歲那年,他坐著輪椅,和家人到公園玩。幾個小朋友正在比賽畫畫,他用羨慕的眼光盯著他們,啊啊地叫著,不肯離開。一個小朋友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大聲笑道:你連話都說不清楚,諒你也畫不出好東西來!不要吵著我們啦!
他傷心地離開了,回到家,為了讓姐姐了解自己的意思,他用左腳從她那里抓來一支粉筆,試著畫呀畫,可就是畫不好。姐姐陪在他身邊,鼓勵他說:我相信你能畫好,上帝只不過暫時解除了你的武裝,讓你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畫畫,但只要肯花工夫練習,一定可以畫出精彩的畫來。只要敢夢想,什么都做得到。
他漸漸長大了,一直很勤奮地學習用左腳畫畫、寫字。他的家人堅信他的智力沒有障礙,只是無法與人溝通。家人下定決心要讓他盡可能過正常的生活,于是把他放在推車里,拉著他到處跑,讓他多認識外面的世界。他的左腳練得越來越靈活,他竟然學會了游泳。在家時,他總是全神貫注地練習畫畫,也開始學寫作。他的腳趾常常被磨破,但他忍著疼痛繼續(xù)練;他寫的稿子退稿很多,但他沒有灰心。他從一個失敗前進到另一個失敗,但他的熱情不減。他告訴自己再多撐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再多撐一年吧,慢慢地,他發(fā)現(xiàn)他又有了極大的熱情。當他的畫作在全市獲獎,處女作《我的左腳》經(jīng)歷多次修改也得以發(fā)表時,他感覺眼界被打開了,原來,人生充滿了可能性,他相信,前方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日子。
他品嘗到了寫作和畫畫的樂趣,從此一發(fā)而不可收。雖然每畫一幅畫,每寫一篇文章,他都很吃力,腳被磨出了血泡不說,他還常常收到退稿,但他從來不肯放棄,他要擁抱每一個機會。
他的媽媽通過一位醫(yī)生的協(xié)助,將他送到約翰霍普金斯醫(yī)院,他獲得了很好的治療。他特別尊敬這位了不起的醫(yī)生,這位醫(yī)生后來不僅為他和其他腦性麻痹人士創(chuàng)辦了一家醫(yī)院,而且把他引入文壇。幾位愛爾蘭知名作家鼓勵他創(chuàng)作,他受到了很大的鼓舞。27歲時,他花了很多心血寫了小說《那些低潮的日子》。令人興奮的是,小說一經(jīng)發(fā)表就榮登暢銷小說榜第一名,并被改編成電影,由丹尼爾戴路易斯主演,戴路易斯也因該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后來又出版了六本書,另外,他也是一位積極創(chuàng)作的畫家。
他的名字叫克利斯帝布朗,聽說只有左腳能動、只能發(fā)出幾個聲音的他成了知名作家、詩人和畫家,很多人非常驚訝。克利斯帝在日記中寫道:正像姐姐曾教我的那樣,只要功夫深,沒有什么事做不到!在風雨中,要勇敢堅定;在黑暗中,要咬緊牙關(guān)前行;面對沙漠,心中要充滿綠洲。只要像蟬一樣,經(jīng)歷苦痛,決不放棄,一定能一飛沖天!輪椅上的孩子都應(yīng)該去嘗試每一件事!
【現(xiàn)代名人勵志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現(xiàn)代名人勵志名言05-12
現(xiàn)代名人故事(精選20篇)10-23
經(jīng)典名人的勵志故事03-26
中國現(xiàn)代名人故事六篇06-01
身殘志堅的名人勵志故事04-25
名人奮斗勵志故事04-01
古代勵志名人故事07-31
名人讀書勵志故事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