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教子的名人故事
包公人稱包青天,一生廉明清正,鐵面無私,深受百姓愛戴。這年,包公告老還鄉(xiāng),他吩咐家人悄悄收拾了行囊,連夜雇了一條船,順流而去。
走到半路,包公的船被一條大船追上。大船上下來一位身著簇新官服的少年,見了包公跪倒在地,說:“孩兒拜見父親。”原來這少年是包公的二公子包催。今年包催上京應試,中了金榜三甲,被委任為縣令,即刻上任。走到半路,包催得知父親告老還鄉(xiāng),便趕來相送。
包公見了很高興,說:“你與為父正是順路,咱們不妨一同乘船上路,也省下一半路費。”
包催只好打發(fā)走自己乘坐的官船,與包公同乘一條船前去赴任。路上,包公問起包催的為官之道,包催毫不含糊,說自己立志成為父親那樣的清官。包公沉吟道:“做清官可不容易啊!”
父子倆一路走,一路聊,不覺船行到清江口。一位漁翁聽說包公告老還鄉(xiāng)路經(jīng)清江口,死活要送他一條清江鯽魚。包公見漁翁態(tài)度堅決,只好收下,但悄悄吩咐下人臨走時留下幾錢銀子,算是買魚錢。
清江鯽魚味美肉鮮,天下聞名。包公命下人拿去廚房燉上,不想過了半天,去廚房端魚的下人慌里慌張地跑進來,說他剛才去廚房端魚,不料卻發(fā)現(xiàn)鯽魚不知道被誰偷吃了,只剩下一堆魚骨魚刺。
包催一聽,勃然大怒:“這一定是下人們饞嘴,偷吃了鯽魚。”可是下人們都說自己沒有偷吃。包催一時無法,望著包公。誰知包公卻平靜地說:“你身為縣令,如果連一個偷鯽魚的案子都斷不清,還能去治理一方嗎?”
包催面露羞色,他在船艙中踱了一會步,便命令下人們一一接受詢問,要講清在鯽魚被竊的.半炷香工夫里,他們都在哪里,有誰為證。結(jié)果,包催發(fā)現(xiàn)有三個人無法證明自己的清白,一個是燉魚的廚子,一個是丫鬟小柳兒,一個就是端魚的下人。
廚子說他一直在廚房做菜,只在魚快熟時離開了一小會去方便。丫鬟小柳兒則說她有些暈船,那會兒獨自一人在船頭透氣。而端魚的下人說自己一直侍侯在船艙外,去端魚的時候發(fā)現(xiàn)魚已經(jīng)被人偷吃了。
包催一時犯了難,三人均有作案的時間:廚子可以利用他一個人在廚房的便利,從容偷魚;丫鬟小柳兒有可能利用廚子出去方便的時候進廚房偷魚;端魚的下人更別說,他完全可以在端魚的時候偷吃。包催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他思忖半天,想不出辦法,一時性急,命令隨從:“給我打,我看是他們的嘴巴硬,還是板子硬。”隨從不顧三人的哀求,剛想舉起板子下手,就聽一聲怒喝:“住手!”
只見包公黑著臉,怒氣沖沖地走進來,他訓斥包催:“我以為你有何高明手段,原來不過是嚴刑逼供、屈打成招。用板子審案的官全是昏官庸官,你連一件竊魚案都要借助板子,以后如果遇到大案,豈不是每次都要動大刑?與其讓你留下無數(shù)冤案,給我包家丟臉,還不如不去做這個縣令。”說著,包公拿起包催的官印,就要丟進水里。
包催趕緊上前跪倒:“父親,我錯了,是我一時性急,請父親放心,我在一天之內(nèi)定要斷清此案,否則我自己把官印歸還朝廷,脫下官袍,回家種田。”
包公見包催言辭懇切,才收起怒氣:“也好,就看你一天之內(nèi)如何了斷此案。”
包催來到廚房,翻看了盤中剩下的魚骨,思忖半天,突然眼前一亮,急忙端著盤子來到包公房中,說:“父親,我找到了一處疑點。”包公忙說:“說來聽聽。”
包催指著盤里的魚骨說:“常人吃魚時,要十分留心魚刺,因為一不小心,就會被魚刺卡住喉嚨。但是看看這個盤中,魚刺根根不少,上面魚肉皆無,鯽魚被偷前后不過短短半炷香工夫,什么人有如此本事,能在眨眼間把這么大一條鯽魚吃得干干凈凈、骨肉分明?這不是太奇怪了嗎?我想,這盤子里的魚根本不是漁翁送的清江鯽魚,偷魚的人一定是先把鯽魚偷走,再用早先吃剩下的魚骨冒充。”
包公聽后,捋須點頭說:“不錯,你的洞察力還不差。”
包催說:“既然偷魚的人還沒機會吃掉鯽魚,我想魚一定還藏在船上。”他立即下令讓隨從搜船。不料把船翻了個遍,仍沒有發(fā)現(xiàn)鯽魚的影子,包催又被難住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然會被一條小小的鯽魚弄得灰頭土臉。包催心里煩惱,一不小心,打翻了一個硯臺。這時正巧夫人進艙,見硯臺翻倒在桌上,便問:“是哪個丫鬟如此粗心,打翻了夫君的硯臺?真是該打。”
“夫人不用生氣,硯臺是我自己打翻的……”包催心不在焉地說著,突然,他腦海里仿佛劃過一道閃電,心里一陣亮堂。
包催興奮地趕到包公艙內(nèi),說:“父親,我已經(jīng)找到了偷魚的人。”
“哦,是誰?”包公問。
包催微微一笑:“請父親恕罪,那個偷魚的人,就是父親您。”
“為什么說是我?”包公饒有興趣地問。
包催胸有成竹地說:“剛才我不小心打翻了一個硯臺,夫人便懷疑是丫鬟打翻的,這使我想到,我們總是責怪下人犯錯,卻不想我們自己同樣會犯錯。其實鯽魚失竊當時,除了三個下人,還有一個人也有作案的時間,這人就是父親您。當時您曾經(jīng)出去過一會,可我卻根本沒有懷疑您。搜船時,全船也只有父親您一人身上沒有被搜。而最為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父親您穿的是寬袍大袖,平時您都是垂著袖子,可自從丟魚后,父親卻一直把袖子攏在一起,因此我斷定,鯽魚一直都藏在父親的袖子里。”
包公聽完哈哈大笑:“不錯,鯽魚是我偷的。”說著,他垂下袖口,一條半熟的鯽魚從袖子里掉了出來。
原來,包公見包催雖然志向遠大,卻有些紙上談兵,夸夸其談,于是他臨時想了個主意來考驗包催的斷案能力。如果包催斷不清此案,包公將會上書朝廷,收回包催的縣令之職,免得天下又多一個昏官。
包催明白了父親的苦心,上任后勤勉自愛,善治政事,終于成了像包公一樣的清官。
【包公教子的名人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畫荻教子名人故事06-01
孟母斷機教子名人故事12-08
關(guān)于諸葛亮教子的名人故事07-17
有關(guān)名人鄭板橋教子的故事08-18
畫家音樂家名人故事:鄭板橋教子的故事12-28
李嘉誠教子的故事03-23
熊丸教子的故事05-10
鄭板橋教子的故事05-31
包公審石頭的歷史故事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