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名人梅蘭芳的故事

時間:2024-10-13 11:30:12 紫陽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名人梅蘭芳的故事(精選6篇)

  梅蘭芳,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在50余年的舞臺生活中,發展和提高了京劇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藝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名人梅蘭芳的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鑒!

名人梅蘭芳的故事(精選6篇)

  名人梅蘭芳的故事 篇1

  梅蘭芳(1894年1961年),名瀾,又名鶴鳴,乳名裙姊,字畹華,別署綴玉軒主人,藝名蘭芳。祖籍江蘇泰州,生于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梅蘭芳是近代杰出的京昆旦行演員,“四大名旦”之首;同時也是享有國際盛譽的表演藝術大師,其表演被推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之一。代表戲京劇有《貴妃醉酒》、《霸王別姬》等;昆曲有《游園驚夢》、《斷橋》等。所著論文編為《梅蘭芳文集》,演出劇目編為《梅蘭芳演出劇本選集》。

  他是卓越的戲曲家,京劇表演藝術家,我國傳統戲曲的代表。青年時代從藝在京劇表演藝術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后來又勇于革新,編演新戲,使京劇在各方面都出現了新面貌。他所創立的“梅派”藝術,繼往開來,影響深遠。

  他還是讓京劇走向世界的先行者,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大師。梅蘭芳具有崇高的民族氣節,品德高尚,演技精堪,在藝術界和人民群眾中享有極高聲望?炭鄬W藝梅蘭芳出生在一個京劇世家。他的祖父梅巧玲是早期京劇的名演員,是演旦角的。父親梅竹芬也是京劇演員,在梅蘭芳四歲那年就去世了。伯父梅雨田是有名的琴師和笛師,為京劇、昆曲伴奏,會戲很多。梅蘭芳在長輩的熏陶下,從小就喜歡看戲、聽戲。

  八歲的時候,他開始學戲了,學的也是旦角。男孩子學旦角,扮演女角色,唱、念、做,都要模仿女性,用假嗓唱、假嗓說。這就需要刻苦練習。一開始他的天賦條件并不好。有時候一出戲,老師教了多時,他還沒有學會。有一次,一位老師見他學得慢,生氣地說:“不行,祖師爺沒給你這碗飯吃!”

  梅蘭芳臉紅了。他下決心一定要學出樣子來,就用心琢磨、反復學。一段唱,一般唱六七遍就會了,他卻要唱二三十遍。漸漸地,他練出了一條又寬又亮又圓潤甜美的好嗓子,唱出來讓人特別愛聽。成名之后,他有一次又見到最早教過他的老師。老師不好意思地說:“我那時候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您別這么說!泵诽m芳說,“我受您的.益處太多了,當初要不是挨您一頓罵,我還不懂得奮發上進呢!”

  梅蘭芳小時候,眼睛有點近視,眼皮下垂,眼珠也缺少神氣。而旦角在臺上的眼神特別重要。怎么辦呢?后來他養了幾只鴿子。每當鴿子飛起來后,他就用眼睛隨著鴿子飛翔而轉動,越望越遠。這樣天長日久,他的眼睛,毛病沒有了,變得特別有神,直到老年,在舞臺上演出,還是光彩照人。

  有些人總以為梅蘭芳的藝術成就是天賦條件好,其實應主要歸功于他的刻苦學習,努力鉆研。

  唱紅了梅蘭芳從十歲起就登臺演戲了。十四歲那年,他搭喜連成的戲班,正式參加演出。

  “喜連成”后來改名叫“富連成”,是我國最有名的京劇科班,培養了許多京劇名演員,像侯喜瑞、馬連良、譚富英等。梅蘭芳和這個戲班一起演戲,又學了不少戲,豐富了自己的表演經驗。

  剛開始演戲,梅蘭芳主要是演唱工戲,就是在舞臺上以唱為主,像《二進宮》、《三娘教子》、《玉堂春》等。這些戲,只要嗓子好,唱得字正腔圓,都能受歡迎。可是后來,隨著清朝滅亡,社會進步了,群眾對京劇的要求也高了,不再滿足只聽唱,而要求看那些有內容、有表演的戲。

  梅蘭芳心想:“看來,只演重唱的青衣戲,不能滿足要求了。我要把戲路子放寬才好!

  于是,他又向老師們學了不少偏重身段、表情和武工的戲,像《穆柯寨》、《樊江關》、《虹霓關》等,果然受到歡迎。梅蘭芳經常觀看同行們的演出,從他們身上學習人家的長處,化為自己所有。昆曲,是一種古老又典雅的劇種,具有豐富的表演技巧。梅蘭芳就又和前輩藝人學習昆曲,演出《思凡》、《春香鬧學》、《游園驚夢》等名劇,這樣,他的演技大大提高。

  名人梅蘭芳的故事 篇2

  1952年,梅蘭芳在武漢大舞臺演出《鳳還巢》,京劇演員王琴生和徐元珊在前臺樓上觀摩他的演出。戲詞中有一句"何況那朱干歲甚是不端",每當唱到這時,一向都有叫好,但那天卻沒有。王琴生和徐元珊發現了其中的問題。

  晚上回到旅館吃夜宵時,王琴生跟梅蘭芳提起此事。梅蘭芳很認真地問:"什么緣故?"王琴生說:"您往常唱到這句,臉都朝外,今天卻沖老旦去了,給觀眾一個偏臉,聲音也傳到后面去了,所以觀眾既聽不清您的聲音,也看不到您的表情,因而沒有掌聲。"

  梅蘭芳認為很有道理,第二天在演出時,糾正了頭天的錯誤,果然贏得了一個滿堂彩!

  一次,梅蘭芳在某地大戲院演出他的.拿手好戲《殺惜》,場內喝彩聲不斷?墒,梅蘭芳卻在滿場贊許聲中注意到一個衣著樸素、年近六旬的老先生,一直在搖頭,從沒贊揚過一聲。梅蘭芳看在眼里,也記在了心里。

  演出結束后,梅蘭芳來不及卸裝,就用包車將老人請到家中,恭恭敬敬地說:"說吾孬者,乃吾師也!先生必有高見,請一定賜教。"這位老先生見梅蘭芳如此誠懇謙虛,十分感動,說道:"梅先生飾劇中人閻惜姣上樓與下樓的臺步,按梨園規定,應是上七下八,可你為何卻演成八上八下?請問這是哪家傳授的?"梅蘭芳聽了恍然大悟,深感自己的疏忽,連聲稱謝不止。

  以后,梅蘭芳每到該地演出,一定要請這位老先生到戲院前排就坐,看戲指教。而且對他的批評指正,梅蘭芳總是虛心接受,細心揣摩,使自己的演技精益求精,完美無疵。

  學藝需要指導,需要幫助,因而需要老師。許多人以為只有那些對自己在藝術上循循善誘和贊揚宣傳的人才是自己的老師。梅蘭芳不是這樣,他有一句名言:"說吾孬者,乃吾師也。"表現了他在學藝過程中的態度與寬闊胸襟。

  正是梅蘭芳先生虛心接受別人的批評,才使他的表演越來越精細,越來越好看,也最終成為一代京劇大師,京劇"四大名旦"之首。他塑造的天仙美女、貴妃宮姬、名門閨秀、巾幗英雄等藝術形象無不形神兼備,被尊稱為中國的京劇藝術大師。他還對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各方面都不斷有創造性的發展,形成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梅派"。其唱腔嗓音寬、亮、響,音色甜、脆、圓、潤、水五色俱全,因而"梅派"風格具有"富麗堂皇"之稱。把京劇帶入世界最高藝術殿堂的代表人物就是他。

  愈是有本領的人,愈是懂得謙卑的人!與人相處時,要懂得謙虛,不必自吹自擂,那樣只會遭人白眼,使你身邊的朋友離你而去。謙卑者能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發現自身的不足,并不斷改正與提高,這其實是成長的一個捷徑!

  名人梅蘭芳的故事 篇3

  憤然毀畫

  梅蘭芳有一筆演出的收入,在赴港時,曾帶往香港存入銀行。可是返回上海不久,日寇統治下的香港將這筆高額存款全部凍結,無法取出。一直靠利息過日子的梅蘭芳,家庭生活頓時舉步維艱,全家如何生存成了梅蘭芳日夜思考的難題。他問夫人怎么辦?夫人說:“報紙登出了何香凝女士賣畫謀生的消息,我們不妨也來學她。發揮你的繪畫才能,賣畫度日如何?”

  其實梅蘭芳早有這種念頭,只是沒有說出,怕夫人不同意。夫人主動說出來了,他自然點頭稱好。兩人著手構思,夫人磨墨,丈夫繪畫。不到八天,畫了20多幅魚、蝦、梅、松。當市民看到醒目的“本店出售梅蘭芳先生畫作,歡迎光臨”的廣告時,爭相購買。不到兩天,20多幅畫就全部賣完了。

  這件事傳出后,上海文藝界、新聞界、企業界反響十分強烈,許多知名人士提出要為梅蘭芳辦畫展,梅蘭芳得知后特別興奮,為不負眾望,他苦戰了半個月,畫了幾十幅作品,面交主辦者安排。主辦人員選定重陽節在上海展覽館展出,請梅蘭芳夫婦屆時光臨剪彩儀式。

  然而此消息不脛而走,日偽漢奸獲知后互相勾結,肆意搗亂,他們派來一群便衣警察,提前進入展覽大廳大做手腳,前來參觀的許多群眾見狀紛紛離開。梅蘭芳看見門口冷冷清清,覺得奇怪。當他走進展廳后,發現每幅畫上都用大頭針別著紙條,分別寫有“汪主席訂購”、“周副主席訂購”、“岡村寧次長官訂購”……還有一些寫著“送東京展覽”。梅蘭芳夫婦目睹此景,氣得兩眼冒火,立即拿起桌上的裁紙刀,刺向一幅幅圖畫!皣W!嘩!嘩!”幾分鐘內國畫化為碎紙。

  梅蘭芳義憤填膺的毀畫舉動,很快傳遍整個上海,也很快傳向大江南北。上海當局的報紙搶先發布頭號新聞,言稱:“褚部長目瞪口呆,一場畫展一場虛驚!”宋慶齡、郭沫若、何香凝、歐陽予倩發表聲援講話,稱贊梅蘭芳民族氣節凜然,為世人所敬仰。廣大群眾也紛紛寄來書信,支持梅蘭芳的愛國行動。梅蘭芳看到全國人民對他如此贊賞和支援,感動得熱淚盈眶,興奮地對夫人說:“我梅蘭芳再也不是一只孤燕了!”

  艱難求生

  梅蘭芳斷了經濟來源,生活自然拮據,他只好揮淚出賣北京的房子,接著又出賣自己多年收集的藏品。盡管這樣,后來還是舉債度日,向親友借了一筆錢。有的好友得知他家生活陷入絕境,便解囊相助。老畫家葉譽虎提議與他合作,辦一個國畫展覽,突出梅、竹的主題,以擴大社會的影響。

  淪陷區的上海,一片混亂恐慌,不是停水停電,就是空襲警報,市民生活得提心吊膽。梅蘭芳在這種艱苦環境里作畫,克服一系列難以想象的困難,畫技大有長進。經過八個月的苦戰,他一個人就畫了170多件,題材十分廣泛,包括仕女、佛像、花卉、松樹、梅花等,同葉譽虎的作品一起,于1945年春天,在上海成都路中國銀行的一所洋房里展出,受到廣大參觀者的好評。

  展覽結束后,梅蘭芳為了生活,被迫將其中大部分作品賣掉,所得收入一是還債,二是安排家庭生計,三是資助劇團里生活更困難者。梅蘭芳苦澀地回憶著這幾年的滄桑歷程,心境憂悶地對朋友說:“一個演員正在表演力旺盛之際,因為抵抗惡劣的社會環境,而蓄須謝絕舞臺演出,連嗓子都不敢吊,這種痛苦我無法用語言來形容。我之所以繪畫,一半是為了維持生活,一半是借此消遣。否則,我真是要憋死了!

  梅蘭芳在抗戰期間斷然蓄須明志,不為民族敵人演出,表現了一代藝豪不屈不撓的剛強骨氣。這一事件成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話,在中華兒女中廣為傳頌,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奮勇抗戰的決心。

  感恩胡適

  1928年,我國戲曲大師梅蘭芳去美國訪問演出前,當他得知胡適曾在美國留學七年,對那里非常熟悉,便幾次前去拜訪,向胡適了解情況。胡適也熱情地接待了梅蘭芳,把美國的風土人情、觀眾的愛好和欣賞習慣、美國劇院的.狀況等都對梅蘭芳做了詳盡的介紹,胡適也都積極地為梅蘭芳出謀劃策。當梅蘭芳結束美國訪問演出,回來后見到胡適,他首先畢恭畢敬地深鞠了一躬,說:“適之先生,這次多虧蒙您指教,我的美國之行才會如此順利,真是太感謝您了!”接著,他又詳細向胡適介紹了自己在美國訪問演出的種種情況,言談之間,洋溢著真摯的感激之情。

  后來,梅蘭芳旅居上海,胡適則在北京任北大教授。偶爾,胡適出差到上海,梅蘭芳總要熱情宴請一番。一次,胡適要去美國參加太平洋國際學會的年會,定在那天深夜2點在上海登船。梅蘭芳得知這個消息時已是傍晚,距離開船時間僅有幾個小時了,自己卻還在外地演出。顧不得多想,他當即推掉一切事務,連夜趕回上海。當他站在送行的岸邊,向胡適依依不舍地揮動著手臂時,因為一路上趕得急,口中還忍不住氣喘吁吁呢。

  俗話說,受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梅蘭芳的感恩之心著實令人欽佩。

  藝術影響

  梅蘭芳京劇改革及其對戲劇文化的影響

  京劇改良運動從1900年至1918年十年間,吸引了為數眾多的文人志士、演藝界人士參加,京劇改良理論重視戲劇的內容,要求戲劇必須反映現實生活,反對脫離現實,只演舊事,不知當今的舊戲劇觀,指明戲曲的美丑高下不僅在于表演形式,更在于表演內容,批判極端形式主義傾向。其次,特別強調戲劇的教育感化作用,突出和提高京劇和演員的社會地位。

  梅派這一份難得的戲曲遺產,不僅對梅蘭芳京劇表演體系的總結至關重要,而且豐富了中國戲曲表演體系,值得后人深入總結研究。

  梅蘭芳1913年首次赴上海演出,善于琢磨創新的他受到上海京劇改良運動的感染,同時,也在上海的實際演出中體會到上海京劇改良運動的某些不足,回到北京后立即著手京劇改革。經歷各方面改革嘗試,終于成為京劇改革的第一人。1914年7月,梅蘭芳首次嘗試編演時裝新戲《孽海波瀾》,在北京地區產生很大影響。繼《孽海波瀾》以后,他又陸續編演了《宦海潮》《一縷麻》《鄧霞姑》等時裝新戲。

  梅蘭芳是京劇發展史上一位重要的表演藝術家,他完成了京劇的一個巨大轉變。將京劇旦角、也就是青衣的表演藝術推向成熟。極大地拓寬了京劇旦角的表演空間,豐富了京劇旦角的表演手段,使京劇旦角的劇場魅力、對觀眾的吸引力達到了頂峰。京劇有了老生和青衣這兩個成熟的大行當,在男性角色、女性角色的唱腔和表演方面,都能發展出有其特色的經典劇目,才最終成為中國影響最大的劇種。所以梅蘭芳這一代人不光為其行當的成熟做出了特別突出的貢獻,也為百年來京劇影響力的急劇擴張做出了巨大貢獻。

  梅蘭芳成功的對京劇的全方位改革,是對京劇后來的發展起到了先導、示范、啟發等巨大作用,在京劇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部篇章。梅派這一份難得的戲曲遺產,不僅對梅蘭芳京劇表演體系的總結至關重要,而且豐富了中國戲曲表演體系,值得后人深入總結研究。

  名人梅蘭芳的故事 篇4

  1937年8月13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戰事爆發。日寇占領上海不久,得知蜚聲世界的`京劇第一名旦梅蘭芳住在上海,就派人請梅蘭芳到電臺講話,讓其表示愿為日本的“皇道樂士”服務。梅蘭芳洞察到日本人的陰謀伎倆后,便決定盡快離滬赴港,擺脫日寇糾纏。于是他一邊給日本人帶口信說,最近要外出演戲,一邊攜家率團星夜乘船赴港。

  梅蘭芳來到香港后,深居簡出,不愿露面。為了消磨時光,他除練習太極拳、打羽毛球、學英語、看報紙、看新聞外,把主要精力用來畫畫。他喜歡畫飛鳥、佛像、草蟲、游魚、蝦米和畫外國人的舞蹈。這些作品,家人和劇團人員看到后十分高興,都說給他們帶來了許多美感和歡樂。

  1941年12月下旬,日軍侵占香港,梅蘭芳苦不堪言,擔心日本人會來找他演戲,怎么辦?他與妻子商量后,決心采取一項大膽舉措:留蓄胡子,罷歌罷舞,不為日本人和漢奸賣國賊演出。他對友人說:“別瞧我這一撮胡子,將來可有用處。日本人要是蠻不講理,硬要我出來唱戲,那么,坐牢、殺頭,也只好由他了!

  名人梅蘭芳的故事 篇5

  梅蘭芳是我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驅。他的交流活動不僅增進了各國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也使我國京劇藝術躋入了世界戲劇之林。梅蘭芳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萊希特并稱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

  1.不計前嫌

  在戲曲界,長期以來流行著一個不成文的規習,即“一日為師,畢生為尊”。很多聲譽卓著的優秀演員,出名成家乃至老邁年高之后,每當提起自己的恩師,無不畢恭畢敬感念良深。盡管自己地位顯赫,享譽遐邇,盡管恩師當年責打過自己,苛待過自己,乃至用刻薄的話語挖苦和貶斥過自己,他們也都不計前嫌。這方面梅蘭芳就是最好的楷模。

  1902年剛滿8歲的梅蘭芳,經人介紹拜見一位姓朱的京劇前輩,想投其門下從師學戲。朱先生看他目光有些灰暗,缺乏光澤,便有點失望,但礙于介紹人的.金面又不好推卸,于是勉強收了下來。第二天,朱先生作了幾個眼神示范動作讓梅蘭芳跟著學,但看他呆板遲鈍,毫無靈氣,便斷定這一對“死魚眼”不可救藥。接著又以昆曲開蒙戲《思凡》教其演唱,前兩句并不繁難,朱先生教了十幾遍,梅蘭芬唱得依然是荒腔走調,極不入耳。最后,朱先生把他臭罵了一頓讓其回家,并斷言“祖師爺沒有賞給你飯碗,你沒緣分吃這口飯”。

  回家以后,梅蘭芳又拜在一位姓喬的先生門下繼續學戲。在喬師指導下他勤學苦練,發奮圖進,每天對著壇子喊嗓子,望著飛鴿練眼神兒,看著古畫學身段兒,面向墻壁念口白,通過一番苦練,終于練成絕藝,譽滿京都。

  一天,那位姓朱的老師也來看他的戲,看畢大吃一驚,愧悔交集地來到后臺向他道歉。梅蘭芳當即跪倒在地上說:“師傅,您可千萬不能這么說,要不是當初您罵我一頓,說不定我還沒有今天哩!”接著問清楚朱先生的住址,第二天便拿著禮品登門看望。往后多少年來一直去問業求教,并在生活上、經濟上給朱先生多方照應和孝敬,直到這位老先生去世為止。

  2.成名之謎

  梅蘭芳8歲學戲,10歲登臺,14歲便成名。他刻苦鉆研,精益求精,獨創梅派風格。他還多次出國訪問演出,為中國京劇走向世界做出積極貢獻。那么,梅蘭芳是怎樣成名的呢?

  這要從吉林富商牛子厚說起。牛子厚酷愛京劇,對京劇這個行當很有研究,歡樂宴飲時,常請戲班子演戲助興。

  1901年,牛子厚為母親祝壽,特地請來北京的“四喜班”獻演。牛子厚與戲班子文武老生葉春善交談,打算出資辦“科班”,由葉春善在北京招徒組班,在北京、吉林兩地輪番演戲。葉春善十分贊成,回京后就張羅組建戲班子,并從牛子厚三個兒子喜貴、連貴、成貴名字中各取一字,把戲班子合名為“喜連成”班。

  葉春善演技高超,為人正派,他精心培育弟子,使得“喜連成”戲班很快享譽京華。少年梅蘭芳也在戲班子學戲,他那時叫梅喜群。他祖父梅巧玲是著名的“同光十三絕”之一,梅蘭芳自小受到藝術熏陶,幼年時便具有表演天賦。梅蘭芳來到名角濟濟的“喜連成”班,虛心請教,刻苦練功,深得葉春善喜愛。

  1908年,葉春善率“喜連成”班到吉林演出,牛子厚注意到旦角梅蘭芳功底深厚,氣宇軒昂,便向葉春善詢問梅蘭芳的來歷。得知他藝人世家出身,帶藝入班,牛子厚囑咐葉春善要多加培養,幫他早日走紅。

  葉春善有意安排14歲的梅蘭芳飾演《白蛇傳》中的青蛇,并取得極大成功。牛子厚認為梅喜群這個藝名不夠豁亮,為之改名“梅蘭芳”并大作宣傳工作,令“梅蘭芳”這個名字一炮打響,在戲迷中廣為傳揚。“喜連成”班在由吉林返回北京途中,梅蘭芳受到熱烈歡迎,人們爭相一睹當紅名旦的風采。回到北京時,梅蘭芳已成為紅極一時的京劇名角兒。

  名人梅蘭芳的故事 篇6

  新中國成立后,身為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中國京劇團團長的梅蘭芳先生,仍像普通演員一樣上臺演出。一次在北京政協禮堂演《鳳還巢》,梅蘭芳因一時失神,忘記了一句唱詞,便在表演角色偷看時多做了幾個動作。場上的演員與看表演的劇團人員都認為,這是梅蘭芳為加強表演人物偷看時的羞澀感,故意把這句唱詞省略掉了。

  演出結束后,當大家紛紛稱贊梅蘭芳的改動非常好,向他表示祝賀時,他卻淡淡地笑了笑說:“今天不是我改得好,是我一時失神,把那句唱詞給忘了,沒有辦法才用動作把這個沒唱出來的腔遮蓋過去。這是一出演了多年的經典劇目,我真是對不起觀眾,我應該向大家檢討!泵诽m芳的`話令在場的所有人都愣住了,心中暗想:“梅先生如果不說,還真沒看出來!

  就這事,后來有朋友對梅蘭芳說:“你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梅蘭芳認真地回答:“對小失誤的放縱,就是對自己人格的放縱,最終必釀成大禍。人的失誤都是有原因的,小失誤往往潛藏著一個人的人格缺陷。比如這件事,我上了臺怎么能失神呢?還是本身有問題,說到底,是沒把演出放在第一位,沒把觀眾放在第一位?辞逦kU,警示未來,才能有長進!

【名人梅蘭芳的故事】相關文章:

梅蘭芳的故事(精選16篇)08-22

誠信的名人故事名人誠信故事03-14

名人與植樹的名人故事02-29

經典名人故事02-21

名人故事:莫扎特04-20

邵逸夫名人故事03-01

名人故事林肯05-25

名人故事的作文01-15

中外名人故事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