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民風民俗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風民俗作文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河南剪紙歷史悠久,南宋周密的《志雅堂朵鈔》中,就有一段是描寫汴梁城里,出售剪紙的盛況:“昔京都大街,有剪花樣者……。一少年,能于袖中剪字及花朵之類,獨擅一時之譽。”由此看來,早在宋代,剪紙就已在民間廣泛流行,還出現了以此為生的剪紙藝人,而且技藝已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盛行于河南廣大地域的傳統地方剪紙,其思維觀念,仍沒有擺脫崇神意識的本質,其動機在于冀求人類與“神靈”的交感,盡管在尋求表達方式時,其間含有多種隱喻手法(為地域文化所包容),但其全部意義,總是與人類的生存需要和愿望(求安、趨利、辟邪)緊密相連。剪紙“天地神”、“求雨”、“谷神”,就表現出庶民百姓無法與天災人禍抗爭時,仰仗神靈、魔力來驅邪避害,以求家室安寧,五谷豐登。它們與云貴、陜甘等邊遠地區的民間剪紙相比較,河南剪紙似乎已超越了早期人類對虛幻動物精靈,或直觀的“生殖圖騰”崇拜的表現形式,而進入了封建社會佛、儒、道的神權、禮教思維制約時期。剪紙“舞獅”的形象表征是舞獅活動,然而民俗內涵則是借舞獅暗喻”子孫繁衍”。圖中舞獅者的性特征為男性,手舞“雙繡球”,象征雄性的昂揚,在中原民俗活動中是“祈子”的行為。
在這里,人類本能中的繁衍意識,已被納入“三綱五常”中“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的封建倫理規范之中,這種思維規范一旦通過剪紙形式展現時,便極易為地域群體所理解、共認。
河南民間剪紙的'大部分內容,與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關。喜花(結婚時貼用)“鴛鴦戲蓮”是表現人們希望“婚姻美滿、白首偕老”;窗花“金虎送錢”(視虎為萬能吉祥物),則是期盼“生活富足、金錢遍地”;“牧羊人”、“莊稼漢”、“喂豬”、“拉洋車”,表現出不同歷史時期蕓蕓眾生的生活寫真。
隨著時代的變革,河南人傳統的民俗觀念逐步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現代意識的審美需求。如今的河南農村,逐漸擺脫了貧困面貌,富裕起來的農民精神面貌煥然一新,迫切要求以新的生活方式來滿足其物質、精神的需求。剪紙“小康人家”表現了華燈初上,勞累一天的農民悠然自得的休閑情調,充滿了溫馨之美;“看電視”,展示出農民在經濟、精神生活方面的巨大變化。
“電視機”——這種只有城里人才有條件享受的高檔商品,如今已在山區、農村安家落戶。無怪圖中老農民興高采烈地翹起二郎腿,正面對電視機說天道地。老伴兒安閑地一手執鞋底,一手在發頂上磨針的動作,十分典型、細膩地刻畫出中原農村婦女勤儉持家的傳統美德。 通觀河南民間剪紙,從某種意義上講,已逐漸突破地域文化的小空間,進入到現代文化的大空間;在繼承傳統精神的基礎上,進入到個性化發展的空間,使人感到朝氣蓬勃、充滿活力。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一轉眼,又進入了臘月,蛇年即將過去,馬年就要到來。新年時,家家戶戶貼春聯,掛年畫,吃年夜飯,放鞭炮。除了這些和大家一樣的風俗外,我們這兒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 正月初一 ,但在我們這兒,過年是從 臘月二十四 的掃塵開始到 正月十五 元宵節結束。 臘月二十四 掃塵,按民間說法:“塵”與“除”諧音,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全部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庭院。
到了除夕或者除夕前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祭祖,也叫“辭先”。這個活動非常隆重,要做許多好菜擺在桌上,請祖先回來吃,還要燒紙錢給他們,稱為“壓歲錢”從長輩到晚輩,按次序磕頭。最后就是除夕晚上全家人還要吃團圓飯,稱為年夜飯。
到了 正月初一 ,要吃湯圓,放鞭炮,拜年,人人喜氣洋洋,但這一天卻有許多禁忌:不能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吃湯泡飯,免得這一年出門遭雨,還不能掃地,朝門外潑水,免得把財運掃出去。
初二、初三、初四,人們互相拜年,吃“春敘酒”。但到了初五被稱為小年,一般人都在家里吃飯,這天也要放鞭炮,吃湯圓。“七不出,八不歸”是指初七不外出,初八在外面的人不回家。 正月十五 ,也稱元宵節,這天可熱鬧了,我們這有猜燈謎、舞龍等活動。過了這天,過年也就基本結束了。
當然,有許多習俗是封建迷信,在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從不再沿襲,現在只剩下高尚的娛樂活動了。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每年的陰歷六月初八,是傳說中李龍王的生日,在我的家鄉今天應該蒸餑餑的,餑餑用來供奉李龍王。
李龍王的故事是我聽父親講的, 李龍王生于山東省海陽市宋村,宋村村北有一座回龍山,山上有李龍王母親一座破舊的小廟,近年來很多人在農歷的三月初二會去小廟拜祭李龍王的母親,三月初二是李龍王母親的生日。據說李龍王懷胎時即是個怪胎,懷胎多年不生,后來出生的.那天天降大雨,天地漆黑,他媽媽疼死過去,醒來卻不見了孩子。但自生下孩子之后,每天半夜都會有人來找她吃奶,吃奶時李龍王的媽媽也會疼的昏死過去,后來李龍王的父親氣不過,晚上不睡覺等著有人來吃奶的時候點上了油燈,火苗照亮小屋的那一刻李龍王的父親大驚失色,只見一條漆黑的尾巴直沖屋頂彎彎曲曲纏繞在房屋大梁上,慌亂之中李龍王的父親找來一把鐮刀狠狠的砍在那條長尾巴上,那吃奶的怪物疼的‘嗷’的一聲,將李龍王的父親提起來飛出去將人扔進了海里淹死了。
原來李龍王生來就知道自己是個怪物,害怕嚇到了自己的父母,所以不敢讓他們看見他。但是他的脾氣太暴躁了,殺死了自己的父親讓他感覺無顏見江東父老 ,于是就離家出走闖關東去了。
闖關東的李龍王本事大了起來,白天他能變成人型跟大家一起勞作、吃飯。這山東來的小伙子長的又黑又壯,干活一把好手,雖然脾氣暴躁了點兒,但他的實誠、耿直還是讓人們很喜歡。后來人們才知道這個黑小伙是一條龍,因為這黑龍沒有尾巴,因此外號就叫‘禿尾巴老李’當時的黑龍江中盤踞著一條白龍,白龍經常興風作浪,淹死百姓,向百姓索要供奉。禿尾巴老李的身份暴露以后,人們就請求他幫忙除掉白龍,李龍王向人們道出實情,說自己因為尾巴被父親砍掉,力量喪失了很多,不敢打保票能打敗白龍,所以一直猶豫著不敢和它決戰。鄉親們則紛紛表示要支持他,于是大家商量出一條計策來:兩條龍在水下決斗時,誰若占了上風就會浮出水面透氣、休息,如果鄉親們發現水面變成了黑色,就說明是老李上來了,大家趕緊向水里扔饅頭,給他吃了補充體力;如果水面變成了白色,說明是白龍占了上風,浮出了水面,趕快向水中撒白灰,迷它的眼睛,擾亂他。就這樣在鄉親們的幫助下,黑龍打敗了白龍,為鄉親們除了一害。從此黑龍戰斗過的這條江就更紅名為黑龍江。
海陽人稱呼李龍王為李龍爺,每年的六月初八都會蒸餑餑為李龍爺過生日,農歷的六月雨多,據說是因為李龍爺每年六月都要回家探母,李龍王走到哪里都是雷雨相伴。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當讀到半山老人王安石的詩句《元日》時,我的腦海里浮現出一幕幕過春節時的情景。
春節前,家家忙著準備年貨,像牛肉干、香腸、湯皮等,大都是自家制作。其中,我了解了湯皮的制作過程:做湯皮必需把米浸泡在水里一晚上,第二天,將它和一些鹽和香料等打磨成漿,舀一勺放在簸箕四邊傾搖均勻后,放在鍋里蒸上2、3分鐘,起鍋倒放就成了一片圓形的軟軟可口的湯皮,這時的湯皮可以現吃,又可以涼拌,酸的、辣的、香的、咸的,隨心所欲地點著佐料。可以卷成一卷,也可以用手撕開幾份。如果將將它分成一小片一小片在烈日下曝曬,它會哂成很薄的一片硬硬的方塊形,有空的晚上,媽媽將它油炸或用黑砂粒翻炒,那時的湯皮真叫香啊!遠嫁他鄉的姑姑最喜歡家鄉的湯皮,因為定南才有這樣的特產。她說,只要想家了,就想吃奶奶做的湯皮。
春節前,每家每戶除了準備年貨,還要大掃除。為什么要大掃除呢?傳說,掌管人間的`灶王要在過年時,將人間的情況上報給天庭。哪些人做過了哪些壞事,哪些人做過好事,一一報給玉帝。但是人間有那么多的人,灶王爺哪記得住呢?于是,他灶王就將這家人所做過的壞事全寫在他們房子里,用蜘蛛網和灰塵擋著,待時間一到,灶王便會到各家各戶去看看他們做的壞事,上報給天庭,讓玉帝懲罰他們。有些人為了不受到懲罰,會在過年前大掃除,后來,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種習俗中來。因此,這個習俗便流傳了下來。
過年時,人們早早地起床,在自家門前放鞭炮,貼對聯。上街補買一些遺忘的物品,并開始早早地準備豐盛的年夜飯。孩子們吃過午飯后,早早地洗完澡,換上新衣裳,穿上新鞋子,到小伙伴們面前炫耀。大家一齊歡笑,一塊追逐打鬧。
最開心的時候到了。年夜飯,一家人圍坐在桌子旁,看著桌上的美味佳肴,什么都想吃,可是又覺得肚子不餓,于是東挑西揀的,父母親也不說什么,因為是過年,這些小節似乎都是可以原諒的。飯后,說一句“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壓歲錢就到手了。春節晚會吸引全家人觀看,邊吃邊看邊笑,窗外已是鞭炮聲不斷,煙花璀璨一片。
年初二,大家開始走親訪友,當然外婆家是必須去的。我也喜歡,因為外公外婆給的紅包更大,還有舅舅、姑姑、大伯的,多多益善!
春節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受人們歡迎的節日之一。在春節,每個人都會真心地給你祝福,真心地希望你年年歲歲健康平安,雖然天氣寒風刺骨,但人人心里都溫暖如春。
春節,一個美好的節日!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在中國的農歷里,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
而中秋節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于全國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據說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娘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臺州、舟山,這與方國珍占據溫、臺、明三州時,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為元宵、八月十六為中秋節”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節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為“追月”。
“中秋節”一詞,最早見于《周禮》一書,而真正形成全國性的節日是在唐代。我國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節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在唐代,中秋節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意。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節、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風民俗作文】相關文章:
民俗民風作文11-16
民風民俗的作文11-05
民風民俗的作文(精選)09-06
民風民俗作文(精選)08-19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9-11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20
民風民俗的作文(精選)08-20
(經典)民風民俗作文09-22
民風民俗作文(經典)07-05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