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風民俗作文10篇【精華】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風民俗作文 篇1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個家。”我們的祖國大家園里有五十六個兄弟姐妹。他們都生活在同一個地方——中國。但是,他們雖然生活在同一個大家園中,卻有著不一樣的地域環境,不一樣的民族風俗。
在我們蘭溪,到了正月初十,是我們那邊一年一度的龍燈會。龍燈是燈會的主燈,龍燈中最有代表性的數“橋燈”,一般均有百余橋, 長者數百橋,甚至千橋。龍頭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 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龍形狀。燈內燃點蠟燭,色彩鮮艷奪目。燈橋下托木板,板上設有燈架,每板兩枝。龍尾是最末一橋,呈龍尾巴形狀,披以綢緞彩虹。
在那天夜里,街上都會擠滿了眾多的人前來觀看。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一起等待著精彩的舞龍燈。遠遠望去,好像是一片黑色的海洋。我也在這片“海洋”中等待。終于,在遠方有了一片紅紅的燈火在這熱鬧的人群中蠕動。我背在爸爸的背上,向遠方眺望。“哈!是舞龍燈的隊伍來了。”我非常得興奮,十分期待龍燈在我身邊“游”過的那一瞬間。很快,前面的人漸漸散開。只見一條體型碩大的龍,在我的面前游現。
在我們那里,誰也不能從龍燈那里跨過,因為龍燈是具有威嚴的,誰也不允許有人這樣侮辱他。要是誰敢這樣做,指不定是一份打。
很快,龍燈在我們的眼前慢慢移動,我們也一步一步的跟著龍燈。想在他身上沾點光。
民風民俗作文 篇2
傣族的家庭與婚姻過去帶有明顯的封建色彩,其特點是等級內婚。土司之間實行嚴格的.等級內婚,盛行一夫多妻。廣大農民實行父權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員為父母與未婚子女。青年男女婚前社交活動相當自由,可以自由戀愛。未婚青年在節日里或盛會場合“串布少”(找未婚女子談情說愛)很盛行。流行召贅上門的習俗。通行土葬,貴族與貧民的葬地是嚴格分開的。與尚、佛爺死后,先行火葬,再用瓦罐盛骨灰埋于寺后。
傣族服裝,男子著無領對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著長管褲,冷天披毛氈,多用白布或青布包頭。紋身的習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歲時,即請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種動物、花卉、幾何紋圖案或傣文等花紋以為裝飾。婦女傳統著窄袖短衣與筒裙。西雙版納傣族婦女,著白色或緋色內衣,腰身細小,下擺寬,下著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婦女,婚前著淺色大襟短衫,長褲,束小圍腰,婚后改著對襟短衫,黑色筒裙。內地傣族婦女服裝與邊疆大體相同,但有地區性特點,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為“花腰傣”、“大袖傣”等。
傣族的飲食以大米為主,德宏地區的吃粳米,西雙版納等地的愛吃糯米。喜飲酒與食酸辣,好吃魚蝦等水產。普遍有嚼檳榔的習慣。村寨大多建于平壩近水的地方,翠竹掩映,溪流環繞。干欄式建筑是傣族住房的特點,分上下兩層。德宏多數地區傣族住平房,土墻茅頂,呈四合院。
民風民俗作文 篇3
蒙古族自古以來就有各種迎賓禮節.預約的會客,不論是社會團體還是私人會面,主人總是遠遠的迎候著客人.有人會在路邊等候,有的騎馬飛馳而來,有的騎著摩托、乘著越野吉普車趕來,在隆重的場合還會分幾個梯隊迎接客人.
如果您到大草原旅游,您一定會到草原上蒙古族的住舍——蒙古包作客,因為這是蒙古族從古到今的傳統.當來到這里,您一定會情不自禁地贊美主人的住處,“這真是一塊好地方,草原的大自然景色多美好!”或者您會用臨時學會的蒙語“賽努!賽努(好啊!好!)表示自己的情懷,一句蒙古語說出來,這里的主人會由衷地高興.
當草原上的主人把您迎進蒙古包后,賓主相序而坐在蒙古包的左側.一般來了十分尊貴的賓客,主人會主動讓您坐在正北(男坐進包后的西側,女坐進包后的東側)位置上.這時候,主婦會把香甜的奶食品、手扒肉擺在客人面前,然后端上一碗滾燙飄香的奶茶,請客人們品嘗.接著在問候和笑聲中開始敬酒,主人手捧哈達,托著銀碗、齊眉舉盤,把美酒敬獻在您的面前.如果客人一飲而盡,主人會非常高興,頓時主客情融,氣氛很快會熱烈起來;如果您不善飲酒,接過銀碗品一品也可以.但最好是把碗中酒喝了,這表達了對主人的尊重與親密.
首先聽我給你講一講摔交吧。摔交是大家最喜歡的項目。成吉思汗曾把它作為考核將士的一個重要項目。摔交是不分等級的,只要兩個人中的其中一個膝蓋以上的三個點著地就算輸了。如果有一個人連續兩年大敗所有的對手,那人們就應稱他為“巨人”要是一個帥氣的男人,也會得到許多姑娘的愛慕。獲勝的選手還會有豐富的獎品,如一只綿羊、幾快茶磚,最高也得到一匹全鞭馬。摔交不僅是勇氣和力量的展現,也是智慧的較量。 其次,我再給大家講一講賽馬。馬是蒙古的.重要的交通工具,參加賽馬的一般是那年輕氣壯的小伙子,這樣不但可以炫耀自己在馬背上駿馬良驥,也可以使自己心儀的姑娘對自己有好感。而成人參加比賽時就只求穩而快。 最后,讓我來給大家說說射箭吧。射箭對蒙古來說也很重要,因為他們平時打獵或打仗都要用它。射箭分靜射和騎射兩種。 靜射是指一個人站在固定的一個位置,對箭的拉力和長度都不定。騎射是指騎士騎在馬上射。不管是兩種的哪一種選手們都是百發百中的。 那達慕現在仍是草原上歡慶豐收、物資和交流等活動舉行的民間體育活動。它屬于勇敢者的游戲。 這就是令人感興趣的那達慕。
民風民俗作文 篇4
云南的風俗我的家鄉不是在云南,我是從課外書書中了解到的。有一次,我在一本書上看見一篇文章,寫的是云南的風俗。文中說,云南居住的有:傣族,白族和彝族,其中居住人口最多的是傣族。傣族的風俗節日很多,比如十分有名的潑水節和火把節等。在潑水節當天,街上的人不管認識不認識,都會互相潑水,已表示對對方的祝福。人們用鍋碗瓢盆來向街上的人潑水,被潑到的人也通常會回潑,除非他們沒有“武器”。在那天,街頭巷尾都變成了“戰場”。
傣族人因為地理條件的原因,喜歡起竹樓。竹樓是架空的,文章中說這樣可以防蛇,還可以養牲口。上面一般是若干個臥室和一個客廳,客廳用來招待客人,不過臥室是不能讓客人進去的。傣族人主要的食物是竹筒飯,這種飯是用竹子做的碗裝的,飯上有肉和青菜吃起來有一股竹子的香味,是當地獨具特色的食物。他們還經常吃用荷葉包著烤的雞,這種雞是他們自家養的雞,是吃蟲子長大的`。他們把雞收拾好后,就放在荷葉上,包起來,放在火塘上烤,烤熟后把荷葉打開,只聞到一股香味登時竄進了你的鼻子里,雞肉的顏色是金黃的,看上去十分誘人。啊!美麗的云南,你就是祖國西南方的一顆明珠,讓人流連忘返。
民風民俗作文 篇5
清明過后“三月三”,草長鶯飛,柳綠花繁。溱(zhen)水與洧(wei)水交匯的河邊,一犁杏雨幽幽,三徑桑云淡淡,萬物萌動,春情勃發,春泥春草和桃花杏花混合在一起的新香蜜味愈發濃烈地氤氳在河的兩岸。河水對面正在舉行一年一度的消災除邪的祓禊儀式,青年人在河邊或是相互追逐,或是撩水嬉戲。這時一對少年男女踏著柔軟的青草,各自手拿一棵蘭花,心領神會地踱到河邊,走到一起。女孩仰著頭調皮地問男孩:你怎么不到那邊會場上呢?男孩說去過了。女孩就說:再去一次嘛!如果先到溱水,然后再到洧水,那個場面又大又好玩呢!男孩同意了,還贈給她一束芍藥花。然后拉起女孩的手,兩人肩并肩說笑著向遠處的花林深處走去……
這一幕大約發生在2500多年前中國周朝的情景劇,讓當時的采詩官記入《詩經·鄭風·溱洧》篇中:“溱與洧,方渙渙兮。士與女,方秉蕳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士與女在“三月三”這春情盎然的時日里,趁萬物復蘇,在清澈的河水旁嬉戲,在踏青郊游中幽會,互贈定情信物。健康、大膽、奔放與自然的愛情從“三月三”的溱河與洧河邊蕩漾開去。后人很重視這首詩,認為這就是“三月三”中國情人節的生活情態。因為這首詩,讓原本在河南新密市鄭莊公墓附近匯合后流入雙洎河的溱洧二水也賦予了新的意義,“溱洧”從此變為男女游樂之處或男女私情的代名詞,而“洧外”、“ 洧津”兩詞也成了男女談情結愛之處的專用語。
“三月三”能成為中國情人節是有著古老傳說、民間風情和官方提倡等諸多基礎的。三月三原稱上巳節,因是三月的第一個巳日而得名,也稱元巳。由于每年的三月上巳都不固定,但又都在三月三日前后,為了好記,魏晉以后統一將上巳節定在三月初三,《晉書·禮制》則說:“漢儀,季春上巳,官及百姓皆禊于東流水上,洗濯祓除去宿垢。而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晉中朝公卿以下不至于庶人,皆禊洛水之側。”根據這個節俗的內容,民間又將“三月三”稱為三月節、三月會、情人節、定情節、女兒節、求子節、游春節等。
據古老傳說,上巳節這一天是伏羲、女媧交合造人的日子,直到今天在一些地方還有“三月三”祭祀伏羲女媧的習俗。這說明上巳節的產生最初當和人們祭祀神靈、祈求生育子嗣有關,因而這一天也是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談情說愛和眾人游樂的日子。并從三皇五帝以至禹湯,都承續古制將三月上巳這個習俗延續下來。周朝時雖然已在儀禮中嚴格規定了婚嫁六禮,但為了人口的繁育,仍規定了上巳會男女的儀禮內容,以此順應天時節令,使適齡男女都能有家有室,促進社會和諧發展。這一天,宮廷女巫主持祓禊大禮,周天子率后妃親往祭祀,齋戒沐浴,祭祀人祖。由于天子的倡導和禮法的規定三月上巳成為一個盛大的節日,每年這一天,上至天子諸侯,下至庶民百姓,人們都穿上新縫制的春裝,傾城邀約而出,或到江河之濱嬉戲沐浴,或到深山幽谷采摘蘭草,或到郊野陌上宴飲行樂,認為這樣可以祓除不祥。而未婚嫁的青年男女更是節日的主角,他們載歌載舞,自由尋找或約會情人。《周禮·地官·媒氏》中說:“仲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官方給了“三月三”情人節一個法定的地位。于是后來的“三月三”不僅就有了東晉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等四十余人于蘭亭集會,曲水流觴,歡飲之間寫下“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的雅事,更有了杜甫《麗人行》詩中“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曖昧、香艷情景。有了崔護“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去年今日”之相思。從此,“令會男女”成為“三月三” 節日中最核心、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讓青年男女相會于野外水邊,自由挑選意中人,談情說愛,順應了氣候和人體生理發育的自然節令,也有利于人類的自身生產,繁衍后代。同時“有情人終成眷屬”,更利于社會的和諧發展和文明進步。
宋以后,對婦女特別是未婚女性和婚姻的禁錮日益嚴重,一般禁止女性與陌生男子接觸說話,外出聚會找情郎這樣的事更是難以想像。在這種社會背景下,“三月三”自然就失去了存在的環境,到了近代,漢族地區“三月三”的活動漸漸消失,它的情人節功能也最終被人遺忘。只有西南少數民族如白、苗、瑤、黎、壯、畬等仍然保持了“三月三”這一節日風俗,每到這一天,闔族男女都會在白天全體盛裝出動,舉行歌會,對歌、拋繡球,狂歡終日。夜幕降臨,河岸邊燃起堆堆篝火,小伙子撐開花傘,姑娘們的銀飾及貝殼飾物在火光下閃閃爍爍。男女青年飲酒對歌,跳舞狂歡至深夜。至到今天,這些少數民族都以“三月三”為“談愛節”、“情人節”,或是“甜茶情人節”。在個別的漢族地區,“三月三”情人節的習俗也有保留。如河南等中國北方就有“三月三,吃雞蛋;三月三,砍棗尖”的民諺。太行山下的姑娘有“三月三,桃花浴”的習俗。山東濟南有“三月三,相親千佛山”的活動。在揚州,至到今天仍有《請允許我三月三》的清曲傳唱:“俏人兒,請允許我三月三在那酴醾架下等候……”這些說明,“三月三”做為中國最為古老的情人節的習俗,在我國仍有頑強的延續性和生命力。
近些年,西方情人節在中國有越過越盛之勢,因此,許多人呼吁中國人應當過自己的情人節,于是,七月七日的“七夕”被當成了中國的情人節,而忽略了“三月三”的存在。我想,中國人應當有自己的情人節,但不應是“七月七”,而應是“三月三”。
首先,判斷一個節日的`性質,關鍵要看它的習俗內容。傳統上七夕根本沒有青年男女相聚歡會、談情說愛的習俗,它是古代女子乞巧的日子,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等等,與愛情并無直接關系。
其次,七夕更多地是與節氣緊密相關,而與愛情無涉。當農歷七月初七日黃昏“織女”升上頭頂的時候,正值暑氣漸消、秋涼乍起、婦女紡線做寒衣的時節,因此,這顆星就被稱為“織女”。此時銀河橫貫夜空南北,織女星和牽牛星隔河相對,這一景象,觸發了古人的想象,將其與牛郎織女的民間故事聯系起來。我們不能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以及由這個故事引發的關于愛情的想象和創作,就想當然地把它當成是情人節。
其三,“三月三”由上古伏羲和女媧神話演繹而來,情人游春幽會的習俗已形成幾千年的悠久歷史;而“七月七” 最早的記載是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說“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人俱習之”。兩廂比較,“三月三”的習俗要比“七月七”早1000多年。
其四,春天是愛情的日子,春天的愛情,協和萬物,萌動青春。情人節只有在春天的時日里才會符合自然規律;七夕則是七月流火,陽氣盛極而衰,更多的是秋日里凄切的閨怨,不是完全的愛情。
其五,將原本兩顆永遠不能相會的牛郎、織女星意會為中國的情人節,更多地是給人一種凄苦的審美感覺,難怪在秦代占卜文獻《日書》上就曾明確把牛郎、織女視為對婚姻不利。
由此看來,做為情人節,“三月三”要比“七月七”悠久得多,典型得多,合理得多。將“三月三”做為中國的情人節,無論從節日文化內容來看,還是從現代中國人的心理認同感來看,都是既順禮俗又符民情的一項舉動。
民風民俗作文 篇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今天,就讓我帶大家走進廣東民風民俗大觀園吧!
涼茶
廣東人最愛飲涼茶,認為涼茶是身體的保險公司,有病服即能治病,無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個月內不飲幾杯涼茶(多為王老吉),嬰幼兒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認為身體健康沒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廣東涼茶之一,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潤肺排毒之療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涼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藥物組成,適用于四時感冒、頭痛發熱等積滯之癥。其中王老吉的藥性最為寒涼,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對平和一些。小兒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藥物組成,適用于小兒感冒發熱、煩躁咬牙等癥。適用于體質強壯、素來火旺濕盛、經常咽喉腫痛、大便干結、舌紅苔黃膩者。但是,喝過涼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個字“苦”!我喝涼茶的時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進去好幾片陳皮去苦。
廣東迎春花市
廣州美稱“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為世人所矚目。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上搭起彩樓,拱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廣州種花為業,已有100O多年的'歷史。早在五代南漢時代,珠江南岸莊頭村一帶,就有許多素馨花田,南漢王劉悵的寵姬素馨就是莊頭的種花女。 金桔象征“大吉大利”。與其相類似的還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誠膜拜,飄逸肅穆,深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臘月初,市面上有從福建漳州運來的大批水仙頭,人們買回后,精心培植,通過對水溫和日照的調節來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合家吃團圓飯時,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聲中依次開放,這情景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俗語說,“花開富貴”,這正巧取了個好兆頭。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氣襲人,所以家家必備。
當然,廣東還有好多民風民俗。比如:煲湯、
舞獅、種四方竹,甚至有的地方還有舞牛的……每個地方的民風民俗都有不同的特色,都等著我們去發現它呢!
……
民風民俗作文 篇7
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不一樣的節日、不一樣的穿著、不一樣的食物。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農歷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端午節、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稱為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說起端午節,讓我想起了爺爺曾對我說的故事:
據說,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羅江,死后被蛟龍所困,世人衰之,每于此日,人們都會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蛟龍。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從此后來逐漸發展為龍舟比賽。由于現在水污染厲害,人們通常吃粽子來度過端午節。
粽子是一種很好吃的食物。我姥姥會包粽子,聽奶奶說:包粽子非常復雜,要用各種材料,葉子。我全都不明白。我只知道粽子分兩種:一種是甜粽子,另一種是咸粽子。
甜粽子用的材料不多,做出來是赤紅色的,如果直接吃,肯定會覺得味道不好,但如果粘點糖吃,吃起來會更美味。而咸粽子用的材料很多,有:咸蛋、黃豆、豬肉。所以吃起來會很美味,并且材料多,深受人們喜愛。我也愛吃咸粽子。
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我最喜歡湖南的習俗!
民風民俗作文 篇8
陜南地區,有山坳、河沿和平壩,居民根據地勢、原料等條件,建有多種居民,傳統的住房有石頭房、竹木房、吊腳樓、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石頭房:多建于山區,鎮巴、安康、西鄉山區很普通遍,顧名思義,石頭房以石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墻靠山崖,三邊以石頭砌墻,屋頂木架上鋪以油頁石板。石頭房經風耐雨,造價低廉。
竹木房:四壁用圓木壘成,并留有門窗。屋頂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條結成以蓼葉覆蓋。有的人家在橫梁上架木,上鋪密竹,抹上灰泥,成為頂樓,上置火塘,用以熾烤和存放糧食。竹木房多建于抹邊及山坳,南鄭、寧強和城固等山區常見。
吊腳樓:多建于沿江集鎮。吊腳樓以木樁或石為支撐,上架以樓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頂鋪瓦或茅草。吊腳樓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樓。吊腳樓是遠古巢居的發展。
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見于平壩城鎮。三合院有正房3間,中間為堂屋,東西為廂房2-3間。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來吃飯、歇腳。廂房開間比正房小,兩端有圍墻相連,墻中間朝南開門。四合院由正房、廂房和過門房組成,中間有一天井,比三合院更講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磚石、木料為基本材料,大門多向南。忌朝西。 隨著款方經濟的發展,農村磚房和城市樓房日益多起來。
斟酒由賓客右側進行,先主賓,后主人;先女賓,后男賓。酒斟分,不得過滿。上菜先冷后熱,熱菜應從主賓對面席位的左側上;上單份菜或配菜席點和小吃先賓后主;上全雞、全鴨、全魚等整形菜,不能把頭尾朝向正主位。
在用飯過程中,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只顧自己吃飽。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不要用手搓飯團,不要把多余的.飯放進鍋中,不要喝得滿嘴淋漓,不要吃得噴噴作聲,不要啃骨頭,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碗里,不要把肉骨頭扔給狗。不要專據食物,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黍蒸的飯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圇的喝湯,也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和菜湯。不要當眾剔牙齒,也不要喝瞻漬的肉醬。
夏至北海人習俗,都會買荔枝跟狗肉來吃。
北海每逢大的節日或慶功典,都有舞龍、舞獅、燒炮助興及送紅包的習俗,為的是討個吉利和討個熱鬧。
交通。北海的交通四通八達,交通工具也是多樣化、現代化和豪華化。
婚俗。北海舊的婚俗和家一樣,也有哭嫁的習慣,并且還充滿了迷信色彩,只能作為一種民俗文化來回味。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現代的婚嫁實行的是新人新風尚。
7月14鬼節---北海風俗.
北海每年的農歷7月14,稱為鬼節。
家家戶戶殺雞殺鴨燒香拜神拜祖宗。
民風民俗作文 篇9
說到湖南湘西,你也許會想到沈從文的書、黃永玉的畫、宋祖英的歌。湘西不但人杰地靈,而且山環水饒,它還有一個神秘的苗寨。在湘西的苗寨里,有熱烈激昂的歌舞,精美絕倫的服飾都會讓你驚嘆,肅然起敬。
走進苗寨,回蕩在山谷間的是歌聲,鼓聲,讓你仿佛置身于人間仙境。再走進一些,你就會看到一場精彩紛呈的“大苗鼓”表演,打鼓的都是些相貌俊俏的小伙子們。你看!他們身著有領的對襟,衣短袖窄,安布扣七扣,褲大而短,衣服的顏色都是深毛藍,湖藍色的。據說苗寨的`男生一般都是這樣的打扮。而“打苗鼓”可是苗族部落的象征,見到賓客就跳“迎賓鼓”,逢年過節就跳“四面鼓”婚嫁迎娶就跳“猴兒鼓”。小伙子們個個神采奕奕,好像有使不完的勁,他們把鼓敲得震天響,游客們沒有一個不被這樣的鼓聲所感染!
苗寨的姑娘們更是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視。她們眉目清秀,麗質盈盈,嫵媚的笑容像花兒一樣綻放在青山綠水之間。奇了!怪了!沒有樂器,她們載歌載舞時仍可以聽見清脆的伴奏聲。哦,原來是她們盛裝上的飾品,銀光閃閃的小鈴鐺,盛裝打扮的“苗家新娘”,頭戴青帕銀鳳冠,蘇山耳環吊兩邊,頸圍銀項圈,身披銀披肩,滿襟繡花又滾邊還配銀鏈銀鈴銀牙簽。這樣的盛裝配上優美的舞蹈,真是一場超級的視覺盛宴。
小伙子們的鼓聲,姑娘們的舞蹈還有他們的笑容,無不向我們訴說著苗寨人民綿延千年的激情。當我陶醉在這美麗的古老童話世界時,卻被一位苗家女孩拉進了舞蹈圈里,原來他們的舞蹈還要和游客互動的,我們就以大鼓為圓心,圍成一個大圓圈,隨心所欲地載歌載舞,好不快活!舞蹈結束后,大哥哥大姐姐們用“地灰”往我們臉上抹,據說這是苗寨人對游客們的祝福和喜愛,臉上的“地灰”越多就表示他們越喜歡你,結果,我被抹成了“貓王”,惹得大家哈哈大笑。
熱情好客的苗寨人,他們的服飾,歌舞都具有獨特的地方性和濃厚的文化底蘊,這也是吸引八方游客的魅力之所在。
民風民俗作文 篇10
一轉眼,又進入了臘月,鼠年即將過去,鼠年就要到來。新年時,家家戶戶貼春聯,掛年畫,吃年夜飯,放鞭炮。除了這些和大家一樣的風俗外,我們這兒還有一些獨特的習俗。
春節一般指除夕和 正月初一 ,但在我們這兒,過年是從 臘月二十四 的`掃塵開始到 正月十五 元宵節結束。 臘月二十四 掃塵,按民間說法:“塵”與“除”諧音,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全部掃出門。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庭院。
到了除夕或者除夕前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祭祖,也叫“辭先”。這個活動非常隆重,要做許多好菜擺在桌上,請祖先回來吃,還要燒紙錢給他們,稱為“壓歲錢”從長輩到晚輩,按次序磕頭。最后就是除夕晚上全家人還要吃團圓飯,稱為年夜飯。
到了 正月初一 ,要吃湯圓,放鞭炮,拜年,人人喜氣洋洋,但這一天卻有許多禁忌:不能動剪刀,免得口舌之爭;不吃湯泡飯,免得這一年出門遭雨,還不能掃地,朝門外潑水,免得把財運掃出去。
初二、初三、初四,人們互相拜年,吃“春敘酒”。但到了初五被稱為小年,一般人都在家里吃飯,這天也要放鞭炮,吃湯圓。“七不出,八不歸”是指初七不外出,初八在外面的人不回家。 正月十五 ,也稱元宵節,這天可熱鬧了,我們這有猜燈謎、舞龍等活動。過了這天,過年也就基本結束了。
當然,有許多習俗是封建迷信,在科學發達的今天,我們從不再沿襲,現在只剩下高尚的娛樂活動了。
【民風民俗作文】相關文章:
(精選)民俗民風的作文08-19
民風民俗的作文11-17
民俗民風作文11-16
民風民俗作文(精選)07-16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03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14
(精選)民風民俗作文07-14
(經典)民風民俗作文07-19
[經典]民風民俗作文07-24
民風民俗作文【精選】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