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魯迅先生作文(通用31篇)
魯迅先生是我們現代的著名作家,他的許多文學作品陪伴著我們一路成長,讓我們受益匪淺。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走進魯迅先生作文四篇,歡迎閱讀!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1
有沒有一出戲,活色生香卻又激流暗涌?
有沒有一支筆,起伏跌落后仍靜于喧囂?
有沒有一個靈魂,曲終人散后卻永不寂寞?
他是一個奇跡,一個永恒、神奇的真實。你可以不相信神話,可以任憑那些說書的老人口中的傳奇的人物在風流中流連,而只相信你所看見的。可是你不得不承認,在莫測的風云中,他就這樣突破重重阻礙向我們走來,他的足跡注定將成為后人永世的追逐。
終于有一天,我尋覓著他的足跡來到他的故鄉——紹興,走他走過的路,感受他的人生,品讀他的情懷。
百草園,他兒時所有的記憶,盡管那只是荒蕪的菜園,但卻是他兒時的樂土。踏上百草園的土地,那樣平靜的氣息,細看來卻也充斥著勃勃生氣,如他一般,無需舞臺,無需襯托,其本身就是主角。厚實的土地是他不可動搖的堅定,土地孕育的生命是他在堅定中的憧憬。
只是在富裕的家庭也難逃沒落的命運。走出百草園,他經歷了人間悲喜、世態炎涼,甚至經歷了家庭落魄。他變賣家產,最后也只得在別人的幫助下逃離故鄉躲避。難道上天也在嫉妒他的才情?但這些苦難絲毫無法阻擋他走向救國的道路。他棄醫從文,原本只為使國人在精神上得到救贖,卻意外的使自己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聲。這是巧合,還是上天刻意的安排呢?
他一生坎坷,他用自己的文字逐漸積累,造就了一個偉大的永恒,可是他最懷念的的還是在百草園的童年。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2
他矮小,身高只有一米五左右,但他的鐵肩卻掮起了“地獄城頭”那扇黑沉沉的閘門,引領著人們向日出的東方奔去;他瘦弱,長眠時體重不到七十五斤,但發自他內心的充滿悲憤和愛憎的吶喊,卻喚醒了無數正昏昏欲睡于“鐵屋子”里的國民……而這個人,就是——魯迅。
“魯迅”這個名字似乎代表了太多太多: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經過這次課堂單元中關于“認識魯迅”與課外生活中的實踐,使我更加走近了魯迅!
魯迅先生生平的光榮事跡數不勝數。在他的筆下,一部部文學作品從而誕生:《吶喊》、《朝花夕拾》、《阿q正傳》、《狂人日記》、《祝福》、《彷徨》、《野草》……一個個鮮活的人物:祥林嫂、孔乙己、單四嫂子、高爾礎仿佛躍然于人們的眼前。
魯迅是偉大的!他關愛著新一代的青年,這些年輕的靈魂,這些微緲的希望!他是一個猛士,像傳說中帶領人們沖破黑暗,用心肝化作火炬,用自己的熱情去復燃那些死了的火種!“救救孩子!”魯迅先生的吶喊仿佛又在耳畔響起……
走進魯迅先生!偉大的魯迅先生,讓我們走近你!走近你!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3
魯迅,一個神圣的名字,像所有被推到高處的神話人物一樣,在魯迅周圍始終有一種威懾的氣氛和蠻橫的力量,壓迫著我不敢雙眼直視他。他是作為一個不可言說的奇跡存在的。
從小康家庭而墜入困頓,在每天店鋪和藥店的循環往復之間看清世態炎涼;從紹興到南京學洋務,在奚落和排斥中與親人分離;從中國到日本致力醫術,在外人的歧視中發現國人的麻木不仁;從彷徨到吶喊,在萬難被毀的鐵屋中大嚷挽救將從昏睡入死的民族……誰能在如此特殊的年代有著如此特殊的經歷?在我認識的人中想來也只有魯迅了吧。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面對政府的“圍剿”和迫害,面對“御用文人”的誹謗和風刺,面對廣大人民的的麻木愚昧,“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是向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成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生在近代,卻無時無刻不警示著一代一代的后人。讀過魯迅的作品,個個丑陋的中國人:奴性、面子觀念、看客心態、麻木、卑劣、自私、狹隘、保守、愚昧等等都揭露無遺,即便是現在,我們的身上仍殘留著它們的種子,行走在社會上仍處處可見。魯迅站在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審視著當時甚至現今的社會,對丑惡,陋習,弊病進行著無情的揭露批判,多么深刻。
魯迅精神并沒有隨著時問的推移被人們淡忘,它已經播散到每個中華兒女的心里,激勵著我們直血現實,勇于反省自我,不斷前行。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4
他嫉惡如仇;他關心青年;他幽默風趣;他憎惡黑暗有如憎惡魔鬼;他是一位越老越頑強的戰士;他的名字響徹大江南北;他,就是魯迅。
通過學習第五組的課文和課外閱讀,我走進了魯迅先生的世界。
魯迅先生的寫作是真實的。
比如《狂人日記》中的狂人其實是一個精神錯亂的人物,他以為身邊的人都在“吃人”,他想保護自己,更想保護身邊那些活潑天真的孩子。魯迅先生接狂人之口,讓我們看到了舊社會無邊的黑暗。而這,并不是別人“敢想、敢說、敢寫”的。
魯迅先生以筆為武器。
比如在《藥》這一文中,人們封建迷信,有一戶人家的兒子的了大病,聽了別人的妄言,卻信以為真,拿出積攢的錢去買“人血饅頭”,以為它包治百病,但兒子吃了后,還是去世了。魯迅先生讓我們看到了舊社會的封建,同時,也寫出了那些反動統治者的殘忍。
魯迅先生思念故鄉。
《故鄉》一文是魯迅先生二十年后回故鄉的感受。魯迅先生回到故鄉,卻發現,這和記憶中的故鄉有著天壤之別,少年時期的玩伴閏土,再也不是那個見多識廣、機智勇敢的孩子了,中年的閏土和他的父親簡直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更令魯迅先生失望的是,閏土恭恭敬敬地叫他“老爺”,令魯迅先生的心一下子涼了。離開故鄉時,他也沒有了留戀,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的影像,原本清晰,卻又模糊了,使魯迅先生十分悲哀。可見當時的社會多么可怕,導致魯迅先生再回家鄉時也已物是人非了。
魯迅先生不會去寫那些假惺惺的,只寫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所以才受到了這么多人的愛戴和敬仰。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5
魯迅這個名字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他為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原名是周樹人,他一生編寫了許許多多的的著作,他的故事得從他第一次寫小說說起:
在1909年,魯迅先生回到了中國,被學校聘請,成為了一個老師,但是他并不想當一名老師,所以魯迅先生創作了他的第一本小說《懷舊》之后,又當上了社會教育司的科長,但是由于張勛復辟的影響,他一氣之下便悲憤離職。
在1918年,魯迅先生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這篇小說說明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也表現了作者對封建社會的厭惡。
魯迅先生之所以能成為一名作家,而且很威望,憑借的是他對百姓們愛戴和對封建社會的厭惡,使得百姓們不自覺的都站在了魯迅先生這邊。
但是魯迅先生的作家事業沒有那么一帆風順,他為了把外國文化傳入中國,不惜生命危險去翻譯外國出版的書,魯迅先生為了讓人民百姓們看到好的小說,不顧自己的病情,依然在作家這條路上一直走下去,永不停歇。
魯迅先生最后還是沒有戰勝過病魔,但是他的書籍和精神卻永遠的留了下來,他的樣子被后人所銘記,他為中國創下了許多的書籍,他才是一名心里想著人民的作家!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6
一支筆就是一把利刃,一個字,就是一柄長矛,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是您一生的寫照,狂人日記你筆下的阿q你筆下的野草,啊魯迅先生,你讓我由衷的感受到了敬佩。
憶往昔,你那偉岸的背影總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家庭中的大起大落原來是衣食無憂的您不得不擔起生活的重擔,可命運總是不太好,父親的死讓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加貧困,您不得不去國外求學,在那里你認識了藤野先生,在一次與留學生看電影時,片中因為背叛祖國被處決的中國人,使您深感悲痛,手術刀只能醫好中國人外表的腐朽,但拯救不了他們內心的黑暗,于是您依然決定棄醫從文,用自己尖銳的文筆刺破那些賣國求榮者的虛偽外表,激起中國麻木的人內心的世界。
離別啦,先臺后您踏上了回國旅程,開始發表作品,狂人日記野草等等作品陸續發表,而您也完成了夢想的一部分,但只是喚起了一部分人的良知是沒有太大的用處,你又開始了拯救之路。
隨著更多人民被喚醒,您的身體也一天不如一天,但是你也不把自己生病當回事,仍然沒日沒夜的工作著,親戚朋友,見了都想幫助你,可是明確明朗的笑了,笑說與其不工作多活幾年,還不如好好工作少活幾年,但這樣沒日沒夜的工作始終是不行的,病魔最終還是耗盡了您的身體,在一個寂靜的夜晚,您閉上了雙眼辭別了這人間,一顆文學史上的璀璨明星悄然離世,全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都紛紛趕來哀悼,許多作家寫下了您的故事。
我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時間像海綿里的水擠一擠總還是會有的。您在文學史上不僅僅只留下了名言名句名著詩歌名留下的,還有那些令人敬佩的品質,魯迅先生,你雖然消失在了紅塵滾滾的人間,但你卻永遠活在了廣大人民的心中。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7
在人的一生中,會有許多短暫的邂逅,但由于時間短暫,有時會模糊,有時會蹤跡全無,而那些留在記憶深處的往往是人生的精華!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就是靠著這個一句話體現出了他的人生價值。
魯迅先生對我們的印象來說是模糊的,是不了解的。只聽說過,他是多麼多么的偉大,他是我們的文豪!可是,我們并不真正知道,魯迅所體現的價值是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的!
魯迅你是我的偶像,是我崇拜的對象!———這是許多人喊得響亮亮的口號。是啊!如果沒有了魯迅,就沒有了毛主席打倭寇時最基本的保障!如果沒了魯迅,就沒有那時的思想覺悟的品德;如果沒有了魯迅,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少了一個大文豪,而是少了一個支撐人民精神靈魂的“筆桿子”!
魯迅先生,你的好,你的偉大,任何千言萬語也說不盡。但說的最傳神的一句是:“我們愛你魯迅先生,我們需要你!”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8
充滿血腥的歌聲:血和鐵,火焰和毒,恢復和報仇。這就是魯迅,蕭紅筆下展現了一個與我們認識相悖的魯迅,一個生活化、人情味十足的魯迅。這是蕭紅心目中的魯迅,亦是真實的魯迅,偉大的另一面是這樣的平和。
這篇回憶錄詳細地描寫了魯迅的一些生活細節,語言樸素自然,情感真摯,一個熱情幽默、睿智平和的不一樣的魯迅浮現在我們的面前。然而,在這平和之中,卻潛藏著我們熟悉的一面,那就是希望,無窮無盡的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斗爭的不屈的希望。
對年輕一代的希望,“青年人寫信,寫得太草率,魯迅先生是深惡痛絕之的。”“但他還是展讀著每封由不同角落投來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濟時,便戴起眼鏡來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時光。”少年強則國強,魯迅先生定是明白這個理的,青年的未來就是祖國的未來,即使是草率的信,魯迅先生也會一封一封地認真看完,這是他對青年寄予的希望,也是對中國未來寄予的希望。我自己雖為親身經歷那個社會,可也能想到,在那暗無天日的世界,那似人非人的世界,那充斥著絕望的世界,那些信中,有幾封是認真下了筆的?可魯迅先生認為,一定要認真看,只要有一封,那便是值得的。
都說魯迅先生以筆為矛,同黑暗抗爭,但我認為他卻是以自己的生命來作抗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魯迅先生燃燒自己的生命,痛斥黑暗,想在這絕望的社會中,散發光和熱,向著敵人沖鋒陷陣,勇敢、忠實、熱忱。
明知自己身體不好,卻一直工作到深夜,待到天發白時,才躺下休息;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他做的不是停下工作來享受,反而更加拼命地工作,力求自己離去時,能給這個世界留下更多。我想,直至先生瞑目之時,他心中的希望焰火仍未熄滅,只有當黑暗永墮地獄時,先生的文章才失去價值,那時,先生的作品才算過時,這也是先生所期望的。
現在的社會已不似過去那般絕望,可仍然存在著;現在的青年亦不似過往,但現時的青春卻并不是先生所期望的那樣,只有希望。猶記得大江健三郎如此述說青春與希望,“星,月光,僵墜的蝴蝶,暗中的花,貓頭鷹的不詳之言,杜鵑的啼血,笑顏的渺茫,愛的翔舞……雖然是悲涼縹緲的青春罷,然而終究是青春。”
是的,無論何時何地,慢慢人生總會有些許不幸或是孤獨,但這就是生活的本質,而希望,就是我們手中對抗這些暗夜中的苦難的,最堅強、最明亮的護盾,我們不可能可以擺脫孤獨,那樣只會失望。
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魯迅先生寫了許多作品,但他對于年輕人,于我們,只是有一句話,“我想:希望本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正如地上的路,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變成了路”。請帶著勇氣向前走,切勿絕望。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9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那就是您——魯迅先生。在您逝世之后,您的遺體躺在萬國殯儀館,有多少人為您千里迢迢到殯儀館,向您致以最深的敬禮。
老人在靈堂里低聲哭了,學生們也知道,他們少了一位疼愛他們的友人了。今天,第三節課時,老師讓我們全體起立,為魯迅先生默哀一分鐘。我慢慢低下頭,閉上眼,只覺得悲痛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魯迅先生生前的畫面不斷出現。我真想哭出來,以表達我的悲痛。老師叫我們坐下,向我們讀了巴金的文章,使我深受感動。
老師似乎深知我心,她打開電腦,進入了悼念魯迅先生的網站。在網站上可以為您獻花敬酒點歌等等。很幸運,我們組成為了第一組為您獻花敬酒點歌的組。在為您獻花敬酒點歌時,下面很多同學都在笑,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笑,也不想知道為什么。
此時,我只希望魯迅先生——這位大文豪,也就是您,能夠得到重生,但,這只是一個不能實現的愿望。在網站里,我為你獻上了一束鮮花。在獻花的時候,我其實特別想到當時的萬國殯儀館,獻上一束最能表達我心意的最美的鮮花。
班里開辦的小小的悼念儀式雖然結束了,我也知道人死不能復生,但是,魯迅先生的精神,魯迅先生的品質不會消失。魯迅這個名字,會永遠刻在子子孫孫的心中……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10
魯迅先生是一個為人民、為國家著想的人,而且是個名人。
我非常崇拜他,因此搜集了他的一些名言:有“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敵人是不足懼的,最可怕的是自己營壘了的蛀蟲,許多事都敗在他們手里。”……
我知道,魯迅是一個忠于革命的人,他不怕黑暗頑強對抗敵人的人,是非常有忠于革命主義,打倒敵人的人。
魯迅先生愿意把自己的生命獻給他的人民,魯迅先生寧愿自己做牛馬,也要讓人民吃好住好。
魯迅先生讓自己活著,更希望人民活得更好。
魯迅先生把自己看作野草,默默奉獻,而那些把自己看得很高的人,會死得很早。
魯迅先生非常關心愛護青年。據不完全統計,他一生接待過來訪青年五百多名,親自給青年回信三千五百多封,關心過的青年更是不計其數。
魯迅的剛毅堅強的性格置健康于不顧,把整個生命都獻給了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和頑強意志的人。
魯迅先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人。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11
我們先去的是展廳。我們往地下一坐,把“三味書屋”包圍了起來,聽講解員講魯迅先生的故事。我時而抬頭聽講,時而伏筆寫字,時而想象出先生幼時在百草園的歡樂時光,時而想象出先生幼時在三味書屋的刻苦學習,總之,滿腦子都是魯迅先生的身影。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正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是他的人格魅力。他為什么那么瘦?因為他把身上多余的肉質統統甩掉,換來了一件件感人的事跡,一篇篇動聽的文章,一句句鏗鏘有力的話語。如果沒有他,也學我們還沉沒在封建社會的海洋里;如果沒有他,也許我們還停留在舊社會的途中;如果沒有他,也許我們還沉浸在因中國強大而自感的歡樂中。正因為有了他,我們才能跨出中國文學的大門,去迎接世界文學的到來;正因為有了他,我們才看到了中國的軟弱,世界的強大。
魯迅,一個偉大的人,他說除了中國人民的心聲。現在,先生是死了,但他的靈魂仍存留在我們心中。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12
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從漢賦到唐詩,從唐詩到宋詞,從宋詞到元曲,再到明清小說以及現在人們日常溝通的白話文,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將文字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思想排列起來,就構成了我們所說的文章。魯迅先生棄醫從文,以筆為刀,筆耕不輟,是當之無愧的文學大師。
最早和魯迅先生相識,是在《社戲》里。“但在我是樂土:因為我在這里不但得到優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一向愛玩耍的我,馬上和魯迅先生有了同感,這才發現他的童年也是那么的自由自在,隨即便有一種和魯迅先生非常親近的感覺。于是,找來先生的幾篇文章,饒有興致地讀。在《秋夜》里有這樣一句話:“在我的后園,可以看見墻外有兩株樹,一株是棗樹,還有一株也是棗樹。”我十分詫異,不禁問道:“為什么不直接寫有兩棵棗樹?繞這個彎兒干嘛?”后來老師告訴我們,其實魯迅先生想借兩株棗樹表達兄弟情深。哦,我這才深刻地感受到魯迅先生文采斐然、思想深奧。
一次課上,老師講魯迅先生的文章,也講到了他的生平事跡。老師告訴我們:魯迅先生曾經在日本東京學習醫學,親眼目睹了當時中國人的思想落后,仔細想想,認為要改變中國人并不是通過醫學,而是要首先改變中國人的精神。即使一個人體格強壯,但思想麻木不仁,又有什么用呢?魯迅先生想來想去,發現治療人們的疾病是用藥,那么治療人們的精神呢?沒錯,就是用文學和藝術。他毅然決然地放棄醫學生涯,走上這條以寫文章救國的“不歸路”。我不禁反思了自己,魯迅先生為了救國放棄了自己十分熟悉的醫學,而我卻沉迷于各種游樂之中,對自己的學業功課不管不顧,便覺得臉頰十分火辣,從此下定決心,拿起筆,重新拾起了荒廢的功課。
后來從網上一篇帖子中看到,初中年級教育部決定把魯迅先生的部分文章從語文教材中刪去,因為很多人覺得魯迅先生的文章晦澀難懂,而且當時的一些思想與現在截然不同。我試著去理解那些人的想法,然而根本做不到,因為我覺得魯迅先生的文章有強烈的戰斗性,有深刻的思想內容和無可替代的藝術魅力,是中華文化史上璀璨的明珠。
回想過去,是魯迅先生的文章一直激勵著我,是魯迅先生桀驁不馴的精神一直鞭策著我,讓我在生活中不斷前行,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也讓我知道身為一個中國人應該擔當起一個中國人的使命,為自己的家庭,為身處的這個社會,為自己所在的這個國家做出貢獻,哪怕只是一點點。
遇見魯迅先生,此生有幸。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13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真實寫照。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作筆名。他以筆為武器,戰斗了一生,被譽為“民族魂”。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濃密的胡須成了一個隸書“一”字。
魯迅是一個憎恨舊社會的人。他在晚餐桌前和侄女周曄笑談碰壁中,抨擊舊社會。為幫助不了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而陷入沉思。
魯迅是一個關心下代的人。在和侄女討論《水滸傳》時,幽默而委婉地批評侄女讀書太馬虎,并送她兩本書。看到進步青年買不起書時,慷慨得把書送給了他。
魯迅是一個為別人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的人。他經常工作到很晚,一點也不關心自己的身體,反倒經常關心女傭阿三的身體,不叫她干重活。
魯迅是一個關心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的人,他在看到車夫受傷時,直接蹲下來幫車夫包扎,把剩下的藥和繃帶也給了車夫。他盡自己的力量幫助勞苦人民。
魯迅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他從不向困難低頭,用滿腔熱情和行動默默地為革命獻出了一生。正如詩中所寫“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是的。魯迅先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他的精神激勵我們前進!開創美好未來!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14
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我從前認為,魯迅非常嚴肅、冷漠,可是讀了蕭紅寫的《回憶魯迅先生》后,我才深刻了解魯迅。
原來魯迅也很幽默,他的笑是明朗的,是從心里的歡喜。若有人說什么可笑的話,他會笑得連煙頭都拿不住,常常笑得咳嗽起來。魯迅先生每天都要陪客,從下午二、三點來了客人,一直陪到五、六點鐘,若客人在家里吃飯,吃完飯后又要喝茶,常常陪客人到晚上十一、二點鐘。客人走后已經下半夜,人們本該睡覺,而魯迅才要開始工作。直到第二天早上,人們開始工作了,而魯迅才剛睡下。陪客人表現了他對客人的尊敬,他是多么辛苦呀!
魯迅工作累了,不聽留聲機,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覺,魯迅說:“坐在椅子上翻翻書就是休息。”他這種珍惜時間,發奮讀書的行為讓我們值得學習。在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魯迅先生發病了,是氣喘,十七日一夜未眠,十八日終日喘息,十九日下半夜,人衰弱到了極點。天將發白時,魯迅先生像平日一樣,工作完休息了,魯迅先生永遠離我們而去了。
魯迅先生的一生是豐富多彩的,他用一支筆與敵人做斗爭。臧克家寫了一篇散文《有的人》用對比的手法,寫出了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儒子牛”的高尚品質。
今年是魯迅先生逝世八十四周年,魯迅先生用實際行動,譜寫了精彩的人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讓我們向偉大的魯迅先生學習,珍惜時間,努力讀書吧!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15
下雨了,寒風透著窗縫吹了進來,身體泛著些許涼意,柜上的吊蘭顯得更加憔悴,垂下的葉子暈綠了整個書柜。帶著些困意。想到了先生,便留下了淚,將頭埋了進去。
先生不高,看過他的照片,也就一米六多。朱凡老先生曾寫過:他的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好象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沒有一點頹唐的樣子。頭發約莫一寸長,顯然好久沒剪了,卻一根一根精神抖擻地直豎著。胡須很打眼,好象濃墨寫的隸體‘一字。確實如此。
先生很愛笑,常常笑得直不起腰,笑得咳嗽,許先生又好氣又好笑得拍拍先生的背。對孩子,他是慈愛溫和的,一次,海嬰拆壞了先生給他買的萬花筒,許先生正要責備他時,先生說:不必。孩子一定是出于好奇,想拆開來看個究竟,才有此作為的。仔細詢問,果然如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尋奧秘的志趣,是需要保護的。也許正因為如此,后來的周海嬰才成了物理學家吧。
先生對年輕人,他希望年輕人熱情似火,干勁似火,他還鼓勵青年人敢于做一個像火一樣的人: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地消失。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年輕人要敢于做第一,同時也要寬容大度地接受別人超越你。敢于打破陳規,奮斗吧,年輕人,因為,奮斗的青春才是真正的青春,奮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
先生的干勁,常常寫作到深夜,常常可以看到第二天凌晨,先生寫作的背影,是那么晚年的先生,不論緊張斗爭,惡劣環境,身體不好,先生仍是如饑似渴地學習,忘我工作。有病的時間,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動手做。先生逝世前不久,體溫高,體重不足八十斤,卻仍不停地用筆作武器,同敵人戰斗。先生在逝世前三天,還為給別人翻譯的蘇聯小說集寫了篇序言;先生逝世的前一天,還記了日記。先生一直戰斗到最后,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思緒扯回,抬起頭來。暈綠的書柜變得明亮了,上面的吊蘭也有了精神。不知何時,雨住了,微風佛著窗外的柳枝,太陽出來了,陽光溜了進來,照在桌子上,照在帶著淚跡的桌上憶著先生。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16
奶奶的笑聲是令人歡喜的,笑容更是慈祥的。每逢大家提起她的不足,她就抱著要改正的態度,真誠地笑起來。
奶奶的體型較胖,步履很沉重,走兩步就氣喘吁吁的,她走一步,連半米都不到。從我家走到經十路她早已滿頭大汗,但她依然熱愛勞動。
中午,我們一家三口經常去奶奶家吃飯。奶奶早晨大約六點起床做早飯,飯后,不管家里來不來人她都要收拾得一干二凈,并且很迅速地做好午飯。
奶奶上了年紀,牙口很不好,但是每逢我們去她家吃飯時,她都會做那些我們愛吃的酥脆的東西,每次奶奶都被我父親說一頓,但是奶奶卻依然笑起來。奶奶的笑容越來越慈祥,可是臉上的皺紋卻越來越密集。
奶奶的腰是彎曲的,都是干活累的。冬天來臨,北風呼嘯著,奶奶在屋子里彎著腰洗衣服,她早已經習慣。奶奶出生在貧窮的家庭中,沒有上過學,也沒有什么文化,但她卻有一顆任勞任怨的心。她在家里付出了一切勞動。時間像沙漏一般流逝,她也漸漸衰老,奶奶無聲無息地洗著衣服,手上早已被冷水沖洗得破皮、變形,但她卻從不跟我們抱怨。
奶奶不僅是為大家,更是為我。
天空中下起了白雪,我獨自在家,感到很饑餓。家門開了,一陣寒風吹來,像針似的扎到我身上,一個高大的身影站在門口。
原來是我的爺爺,他穿著大衣和棉褲子,帶著棉帽子和圍脖,只露出了眼鏡。他是頂著寒風來看我的。
“你小子有功,你奶奶給你做了你愛吃的紅燒肉。”說著,爺爺將手中的飯盒放在桌子上。他搓了搓手,將眼鏡摘下來,眉梢上還掛有一些雪花,他暖和過來后坐在了沙發上。
爺爺穿的和以往大不相同,以往穿的很薄,而今天穿的很厚。爺爺有時很糊涂,冷熱分不清,肯定是奶奶囑咐的,奶奶真有心。
我吃完飯后,爺爺就走了,我真是有說不盡的感激。
奶奶的精神令我震撼,她熱愛勞動,有一顆堅強、執著的心。她在家中是真誠的、是任勞任怨的、是無私奉獻的。奶奶在我心中是偉大的,她的一舉一動都令我感動。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17
我想我或許能讀懂你,魯迅先生。
你曾為平凡的一員,但你卻能看到這世間的諸多不美;你曾為鉆研的一員,但你卻是仙臺醫學院中唯一明眼的另類;你曾為犯罪潛逃的一員,但你卻在當下得到了贊揚。
是的,當你看到有人正垂死病中,你不是予之以漠視后避其另行。當你看到滿堂同窗正為一個被殺的中國平民而喝彩時,你沒有從眾鼓掌。因為他們麻木不仁的眼睛無法捕捉到你眼中早已掀起滾滾的驚濤駭浪!我讀到了。
那么如你一樣,棄醫從文罷!
你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你不畏軍閥勢力,勇于痛陳其兇殘面孔。朝花為名你來領,被逐學子你來教。你堅持所謂反動文章,推波掀浪于新文化與新思想的前進。你不惜己方戰友的可貴,決然諷刺他們中那些觀點愚昧、欲嘩眾取寵之流。我也讀到了。
你看到國民思想之封守閉塞,大筆一揮,《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絕世狂篇陸續公布于世,它們不斷動搖著關住那許多人的鐵屋,真為志同道合者為之一快。
多少年來,你含淚接連塑造了孔乙己、祥林嫂幾個受害者,又含淚折磨他們,只盼世人能早一天從迷茫的平凡不仁中驚坐起,為這個社會增添越來越多的新生!你飽受出逃的滄桑,硬挺過兄弟間的敵對,向著世人吶喊,要他們擦亮眼睛,走上正確的開明大道。我還是讀到了。
當你正燃煙沉思、舉筆不定時,你可曾想到過放棄;當你一遍又一遍地咀嚼著彷徨這個題目,你是否思考過這或許從一開始便都是錯的。我相信你想到過,我以為你為再濟世救出幾個人的堅持而感佩嘆服。
近百年來,你當年的付出總算有了回報:看客們少了,人們變聰明了,他們認可你,肯理會你,你的精神正感召著他們。正如你的稱號一樣,他們正在前進,要成為當之無愧的民族魂!
這便是我眼中所看到讀到的你。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18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個文學家,但沒有誰能像魯迅這樣用“筆”來喚醒愚昧迂腐的社會;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個成功的名作,但沒有哪一篇能像魯迅的文章一針見血、鞭辟入里,讓人茅塞頓開,產生無盡的遐思。而魯迅故里,就是他思想形成的起點,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令海內外的崇拜者提起它就會產生一種神秘的向往。
小橋流水人家,漁樵薄霧細雨。江南的氣韻婉若一幅水墨畫,古樸雅致。百草園的樂趣無限,可在我們看來卻是一座荒廢的園子,這是魯迅童年時所向往的無憂無慮、無拘無束的樂園。陽光照射著他紅撲撲的臉頰,隨著他去三味書屋。屋中褪色的木椅,放在書桌上的經史,壽鏡吾老先生的遺像,仿佛又把我們拉回到了一百多年前:書聲瑯瑯,直入耳旁……白墻灰瓦,綠樹成蔭,翠竹夾道,翰墨書香。
后來因家道的衰落,魯迅離開了三味書屋,踏上不斷求學的征程。
1906年,魯迅在仙臺學醫時,觀看“日俄戰爭教育片”,他從日俄戰爭,殺中國人的場景中敏感地意識到了中國人的愚昧與精神上的麻木。而比身體和物質更重要的,是人的精神思想。于是他果斷決定“棄醫從文”,欲喚醒沉睡的人們。我抬起頭看著“三味書屋”的匾額,仿佛對它又有了更深的體會。
我穿過一座座院落,漫步魯迅兒時生活的地方,仿佛又親身體會到了《少年閏土》中那“四角的天空”,沉思著,沉思著。而后,我便又走回魯迅故里的大門。夕陽映在白墻上,染紅了魯迅的石刻。他的頭發直立,眼睛炯炯有神,那“一”字形胡須濃密極了,指尖夾著一支長煙,身著樸素長衫,正凝然沉思。往事越千年,歷史的風塵不能把他從沉思中喚醒。我通過他深沉的目光,努力想從中發現這位東方“文學家”的過去。我看到他在為改變社會迂腐局勢時的不斷求學,探尋新思想;我看到他在因張勛復辟亂作時,憤而離職與迷茫困頓;我看到他在“五四運動”前后,怕青年不懂得反動勢力的狡猾與兇殘時發表文章,為青年指明前進的方向。“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敢于挑戰權威,歷經磨難不退縮。這樣一位為國為民、勇于提出新思想的人,才能讓社會不斷進步。
古往今來有兩種人,一種人自私自利,他雖然活著,但已經“死”了;一種人為國為民,為社會、國家的事業做貢獻,即使是死了,卻還“活”著。這是精神上的最高境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歷史的長河在召喚我們,呼喚我們。我們回望著百年前的歷史,總能看見那個在“戰場”中鎮定自如、直爽率真的魯迅!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19
“橫眉冷對千夫子,俯首甘為孺子牛”。 這是魯迅先生一生的真實寫照。 從《狂人日記》 到《孔乙己》,從《藥》到 《 阿Q正傳 》, 魯迅先生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系列文學作品 ,更是他的精神與人格。 魯迅先生所批判的不僅僅是那一種制度,那一個階段 ,那一文化現象, 而是在幾千年封建的 “醬缸” 浸泡中,在近百年半封建半殖民地政治“囚籠”中扭曲變形的民族靈魂。
有人曾這樣評價他,“他總有他永遠令人琢磨不透的獨特思想,這些思想與整個民族在世界上的出路相關。青年時立志當醫生,拯救那些沉浸在痛苦中的人們,但當你看到中國人強健的體格,卻精神麻木、冷漠。你徘徊,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終于選擇棄醫從文。并積一生之力鑄造國人的靈魂。在生命最后幾天里,還仍然關心著青年人思想啟蒙,因為你清楚地知道精神的貧乏將使中華民族難以崛起。
時間如流沙般從手中爭脫。魯迅先生離開我們已有70年的時光,但他卻成為民族不朽的靈魂。他的思想跟隨時代的跫音,豐富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讓貧乏的靈魂得到充實。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20
我是個讀書時很馬虎的學生。星期天,老師留了一篇作文,是要抄寫作文書上的事改成自己的事。我把所有的作文書都拿來,反復思考,可是和篇合我心意的都沒有。不知不覺我睡著了。在夢中,我乘坐在空飛船,讀著一本魯迅寫的書,不禁有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這時,飛船停到魯迅先生家。我輕輕推開門,發現魯迅先生正認真寫作。我拍拍他的肩膀,心情十分緊張。知道自己會見到魯迅先生,我的心砰砰跳。當他回過頭來,我驚呆了。他并沒有高大的身體。長得十分瘦小。我興高采烈地說:“您是魯迅先生吧!請您先生我,您平時是怎么讀書的。”魯迅先生先是驚疑了一下。又看看窗外的大飛船。點了點頭,說:“讀書,要有八種方法,有背書法,抄書法,多翻法,博覽法,剪報法,立體法,閱讀法,五到法。”還依依給我翻譯意思。我想:魯迅先生生平一定很刻苦。把整個時間都用在讀書上。所以,我又請教了寫好文章的秘訣。魯迅先生說:“寫作時要留心觀察要寫的事物。不可以硬寫,要多找些好詞名。寫完后還要反復修改,這樣就能寫出好文章了。”我高興的把讀書和寫作的方法記在紙上。這時,我看看手表,該回家了。我坐著飛船,在飛船上和魯迅先生戀戀不舍道別。
睡醒了,我發現自己手中拿著一張紙,上面寫著讀書寫作的方法。我才知道,這夢是真的。我按紙上方法做,讀書不在馬虎,文章水平也提高了。從此以后,我越來越敬愛偉大的魯迅先生。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21
打小我就從許多課本以及名著上見到您的身影,上了初中之后,對您的認識也更加的深刻。下面是我對您作品以及情感的感觸,我希望您能把它讀完。
您生活在一個封建制度腐朽的年代,當周圍的一切壓的國人喘不過氣來時,您本人卻站在了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你用手中的筆當作武器,諷刺封建社會中的黑暗現象。您的作品如一把鋒利無比的匕首,深深刺痛著每一位讀者的內心。我在您的作品中也深深的感受到您的強烈愿望—跨入新時代。
我讀過您很多的文學作品,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社戲》《故鄉》等等。這些作品我都很喜歡,它們都充分的表現出您對封建社會的憎恨與厭惡。您在作品中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人物形象,麻木迂腐的孔乙己,自私刻薄的“豆腐西施”楊二嫂以及麻木不仁卻又淳樸善良的閏土,這些鮮活的人物形象,給無數讀者的內心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對后世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您倡導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為當時的文人志士指出了一條光明的道路,雖然這條路很不好走,但您仍是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冒著隨時會被逮捕的危險去探索屬于中國自己的道路。現在您的愿望也實現了,可您卻沒能看見,相信您在遺憾之余,也一定很欣慰吧!您放心吧,我們會替你努力去建設這個日益繁榮的新中國!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22
我國有這樣一位大文豪:他時常穿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刷子似的直豎著,濃密的胡須成一個隸書的“一”字?他,就是魯迅。
魯迅是我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后,參加了《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的主將。陸續創作出版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雜文集《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等。其中,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不朽杰作。
魯迅走了,但他給后人留下了很多很多,有懷念,更有深深的思考。詩人臧克家為紀念魯迅逝世才三周年寫的一首詩,叫《有的人》。
魯迅,您永遠活在我心中!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23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紹興縣打出了力塑魯迅文章的文化牌,打造了旅游業的新景點——魯鎮,把魯迅作品中的"魯鎮"搬到現實中來。在魯迅筆下《祝福》、《孔乙己》、《明天》等作品中頻頻出現的紹興魯鎮,雖然是虛擬的,但紹興縣投入2億多元,營造了一個占地9公頃的"魯鎮"。在這里,融匯了昔日古城紹興的民俗風情、民居建筑。魯鎮景區突出了魯迅先生在故鄉的精神家園,傳承和弘揚了魯迅文化,并將紹興的水文化、橋文化、酒文化等融入其中。
百年歷史的紹興水鄉縮影的魯鎮,在這得到重放,又重新回到現實生活中。無論是紹興人亦或是外地人,徜徉在這古老的石板街道上,穿梭于民居村落,探尋紹興的民俗風情,感受水鄉的另一番情韻和意境……紹興將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相得益彰,這是紹興名勝的最獨特之處,對各省旅游資源的再開發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許多年來,“魯鎮”一直是個被國內外魯研專家頻頻使用的詞,在某種意義上說,它甚至已成了魯迅作品的代名詞,與三味書屋、百草園一起構成一種獨特的魯迅文化語境。可當有人問起“魯鎮”在哪里時,我們便難指其實了,而要說清“魯鎮”的面貌,更是勉為其難了。確實,“魯鎮”在魯迅作品中僅是一種泛概念,它沒有具體的方位,沒有具體的形象描繪,留給人們太多的聯想和想像的空間。
同時,當“魯鎮”歷史的守護者們悄然離我們遠去,古老的水鄉風俗被現代文明逼進歷史角落時,久居于繁鬧與喧嘩的人們便開始渴求一種文化的回歸,希冀一種寧靜、安適的生活,安然地在曲曲彎彎的窄巷、碧波蕩漾的流水、垂柳依依的小橋觀賞一種景致、品味一種風俗、尋覓一段歷史。于是,建造一個新“魯鎮”便成了一種時代的召喚。
坦誠地說,隨著歲月的流逝,魯迅和他生活的那個年代離我們越來越遠了,魯迅所處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貌我們越來越感到陌生了。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人們尤其是青少年所發出的“魯迅的書真難讀真難懂”的陣陣感嘆,為繼承和弘揚先進的魯迅文化,人們在做種種不懈的努力。如影視、戲劇界將《祝福》、《故鄉》、《阿Q正傳》等魯迅作品搬上了銀屏、舞臺,出版界出版了《吶喊》、《朝花夕拾》等圖文并茂的魯迅作品,使廣大觀眾和讀者有了形象感受,讀魯迅原著相對輕松和容易多了。如今,鑒湖畔的“魯鎮”,更讓所有文學愛好者有了讀魯迅的一把鑰匙。
再看,魯迅墓地位于虹口的魯迅公園。墓地占地1600平方米,周圍種植了松柏、香樟、廣玉蘭等長青樹,墓前平臺可同時容納400人在此瞻仰。草坪上的魯迅座像是浙江美院蕭傳玖所塑,墓欄里安放著靈柩的墓槨,上鋪光潔堅固的花崗石,兩旁兩棵松柏系魯迅夫人許廣平及其孩子周海嬰親手栽植。墓穴后是花崗石做的大墓碑,上刻 “魯迅先生之墓”六字,為毛澤東所題。
最后,在這次外調活動中,我們想對魯迅老先生表達一種感情——盡管我們對魯迅專題還存在種種困難,但我們總是以一種尊敬、敬畏的眼神去看待他,因為他的作品,因為他的一切。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24
“浙江是中國人杰地靈的省區。”“浙江大學是中國的一所名牌大學。”“杭州的西湖是中國古代詩歌描寫最多的湖”……“好了,既然有這么多誘惑人的地方,我就去杭州的浙江大學留學吧!”5個月后我走進了杭州。
其實我心里還有另一個選擇杭州留學的特別理由,那就是———杭州離紹興不遠,而紹興是我最喜愛的中國作家魯迅的故鄉,在那兒我可以飽覽魯迅故居、三味書屋和百草園。
到中國的第四天,我就迫不及待想去看看盼望已久的圣地,憑著我的`竭力介紹,一些本不愿去的朋友也與我一同前往了。
吃午飯的小飯館離魯迅故居雖說不遠,但10分鐘的路程卻走得很辛苦。太陽一直在分分秒秒地盯著我們,曬得我們真頭疼。買了票我們就一頭扎進紀念堂去了。里邊也很熱,但掛著許多照片和立著的兩座魯迅和藤野先生的雕像把我們給吸引住了,暫時忘卻了燥熱。不少情況我們在魯汶大學已經知道,可是在真實的場景中去了解、感受魯迅先生還是第一次;再說有不少情況確實鮮為人知,因此收獲不小。走過熱鬧的魯迅路,再穿一條彎彎曲曲的幽巷到了三味書屋。我們對魯迅先生描寫的三味書屋已經模糊了,但是腦子里還留著一個印象:那就是三味書屋的匾和畫著的那只肥大的梅花鹿。然而這也與眼前所見不一樣了,匾上的字黯然失色,梅花鹿也不知上哪了,滿屋的浮塵猶如蒙住了記憶,魯迅孩提時代搖頭晃腦的讀書模樣也若有若無了,我真的有點奇怪,怎么到了三味書屋反倒離魯迅先生遠了?幸而還有個百草園,它在魯迅筆下可遠比三味書屋更有趣味。可惜我們看到的百草園,好像許久沒人精心照管,花兒和樹木,雜亂生長,那些有無限趣味的油蛉、蜈蚣、蟋蟀們不見了,吃了能成仙的何首烏也不知去向,幸虧豎著的一塊牌子上還寫著一些與魯迅先生描寫的百草園有關的事,讓我們還能依稀找出一兩樣原先的痕跡。不變的是百草園依舊充滿野氣,魯迅小時候聽長媽媽講的美女蛇會不會顯現還真讓我緊張了一陣。這倒是在歐洲怎么看這文章都感受不出來的情景。
我在去百草園、三味書屋求“實”的過程中,其實并沒有遠離魯迅先生,雖然近百年的滄桑使原來的景致發生了變化,但魯迅先生求知的渴望,作品中顯現的求實作風,卻讓我堅定了在浙江大學這所有著“求是”風格的學校里求知的決心。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25
1936年10月19日,一個穿著灰色毛衣的男人躺在萬國殯儀館的棺材里。他那因勞累而黑了好幾圈的黑眼圈,略有些深了,應是前夜很晚還在工作。他的面容還是那么的慈善,一點恐懼也沒有。嘴角略有些下沉,那是種悲憤,對時光流逝的悲憤。
記得曾有篇課文記載了魯迅先生生前的一個夜晚:傍晚,一個黃包車夫的腳被玻璃渣給扎到了,一瘸一拐地拉著他的黃包車。經過魯迅先生門前時,魯迅先生連忙叫住他問他怎么了?當他說被玻璃渣扎到時,魯迅先生一面將他請進家門,一面讓家人拿來藥品。車夫即使百般拒絕,也犟不過魯迅先生。魯迅先生拿著鑷子將玻璃渣一塊一塊兒地將玻璃渣取出來,并給他包扎好。然后將剩下的藥品連帶一些錢塞給了他,讓他好好養傷。那車夫含著熱淚道謝后,慢慢地離開了魯迅先生的家。那時魯迅先生暖化了車夫的心!
“浪費自己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魯迅先生曾說過這樣的話。每天他只睡三到四個小時,其他時間要么在工作,要么在與客人談話。他逝世前,仍然在寫日記。魯迅先生總是惜時如命。他用筆桿向青年傳達自由和民主,反抗權威的思想。激發愛國主義的精神,他是思想革命文化的貢獻者。
19日午,魯迅先生的棺材被蓋上了棺槨,前來送葬的人很多:青年、學生、工人、作家……甚至乞丐。他們大多都舉著標語“民魂永存,魯迅先生走好”,魯迅從此被他們銘記在心中。
魯迅先生雖已逝世,但他永遠活在了我的心中,他那偉大的形象,永遠激勵著向他學習。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26
“時間就是性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是無異于謀財害命的。”“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這兩句偉大的格言是誰說的呢?當然是偉人魯迅先生說的。魯迅,被毛澤東主席評價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與革命家。魯迅,他時常穿著一件樸素的中式長衫,短短的頭發刷子似的一根根精神抖擻的直豎著,他那引人注目的胡須形成隸書的“一”字。這位名人魯迅,時時刻刻都在為別人著想,為廣大青年著想,他一生接待過的來訪青年五百多名,給青年回過的信與關心過的青年更是數不勝數。
魯迅,是一個非常珍惜時間的人。我清清楚楚的記著一個關于他小時候珍惜時間的故事:魯迅小時候,有一次他在上學前去幫媽媽買藥,買完藥后又去上學,可到教室已經遲到了,先生非常嚴厲的批評了他,要他到外面去罰站,魯迅為了避免以后上學遲到,就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字來提醒自己以后上學不能遲到,就這樣,因為這個“早”字,魯迅從此以后再也沒有遲到過。啊,魯迅是珍惜時間的主人,我一定要學習他。
魯迅是一個處處為別人著想的人,我在讀《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知道了它救護車夫與關心女傭阿三的感人故事。救護車夫這個故事講的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位車夫光著腳在地上跑,一不留心踩到了碎玻璃,魯迅的侄女周曄與她的爸爸看到后,立刻跑回魯迅家,告訴了魯迅,魯迅知道后,立刻帶上醫護藥品,快速跑到車夫面前幫助車夫,魯迅與周曄的爸爸幫車夫夾出碎玻璃,拿硼酸水幫他清洗,接著又給車夫敷了藥,扎好繃帶。魯迅還給了車夫一些錢,叫車夫在家多休息幾天。關心女傭阿三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失了業,兩只眼睛愁得起了蒙的女人——阿三,魯迅先生讓她來自己家中當女傭,魯迅先生當時已病得非常嚴重,可他對自己的病一點也不關心,卻時常勸阿三多多休息,不要干重活。啊,魯迅的的確確是一個關心別人多的人。魯迅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魯迅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人,他一生以筆為武器,與那些黑暗的人戰斗了一生。他寫過《狂人日記》、《吶喊》、《仿惶》、《故鄉》、《朝花夕拾》、《墳》、《熱風》等等的小說。看!他多有學問啊。
魯迅是一個珍惜時間、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很有哲學的人。他雖然已經死去了,但他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因為他活著的理由就是為了更多人能夠更好的活著,因此,讓我們向魯迅先生致敬吧!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27
譯著尚未成書,驚聞隕星,中國何人領吶喊;先生已經作古,痛憶舊雨,文壇從此感彷徨。”這是斯諾挽魯迅的話。魯迅為了新中國做了很多,比如:魯迅所處的20世紀初期,中國經歷了一場文化的變革。而在這場新文化運動中,魯迅是文學界的旗手。魯迅所領導的這場變革暴風驟雨般地掃除了中國文化界長久以來的許多弊病,把外來的先進文化引到了國人面前,使中國的文學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翻天覆地地變化。這樣的功績不容抹煞。
魯迅的作品很多,比如: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
散文詩集、雜文集:《野草》、《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華蓋集續編的續編》、《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附集》、《準風月談》、《集外集》、《且介亭雜文集》《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8部。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他對于五四運動以后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化的祭奠人。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28
魯迅先生生于1881年9月25日,原名周樟壽,1898年改為周樹人。他在1918年發表了在當時具有很大影響力的《狂人日記》,他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先生曾經在日本留學時看到了這樣一副圖片:許多人圍觀一個被將要處死的中國人,他們都身體健壯,可表情卻十分麻木,好像見慣了這種場景。這時他明白,要改變他們的精神!于是,他回國后,發表了《狂人日記》,把埋藏在人心底的情感激發出來,掀起了一場文藝運動,對五四運動有著深厚而獨特的影響。
他不僅十分偉大,還很平易近人、很善良,這一-點從課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中可以看出。在這篇文章中,魯迅先生沒了以往的嚴肅,更多的是慈祥與善良。他面對侄女時,是一位悉心教導他侄女的伯父;面對群眾時,他又是一個熱心幫助別人的善人。
我們都非常崇敬魯迅先生。他用筆奮斗了一生,激起了人民的希望!為了我們中華兒女做出了許許多多的貢獻!他是人民的英雄,中國文學史上的棟梁!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29
我第一次了解魯迅先生,是拜讀了他的一篇文章《少年閏土》,其文筆精煉,已經爐火純青。將每一處細節都描繪的淋漓盡致,于是乎,我找來了《魯迅先生全集》。
魯迅先生個子并不高,常常穿著一件中式長衫,刷子般的寸頭上兩角的鬢毛已經染上了白霜,國字形的臉上鑲嵌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唇上的“一”字胡使他看來既有師長的威嚴,又不失長輩的慈祥。
魯迅先生的筆鋒如刀一樣的犀利,每一句話都能直擊我們的心弦,反映了當時的封建社會人們的迷信和敵人的兇殘。無論是《阿Q正傳》里阿Q式的愚昧,《孔乙己》里孔乙己式的迂腐,還是《祝福》里祥林嫂的悲慘遭遇,都落得一個令人唏噓不已,扼腕嘆息的結局,這些小說喚起了人民的良知,使越來越多的人看清當時社會的惡劣狀態。后來這些批判式的小說拍成了電影,排演了話劇,永世流傳,時時刻刻提醒人們以前愚鈍的思想。魯迅先生的食指和中指偏黃,是因為每次當他貪婪地閱讀書籍時,手上的煙都燒到他的指尖時,他才反應過來。一個看書看得這樣忘我的人,他的文采怎能不高人一等呢?
魯迅先生被每一個人民所尊重,在我們的心中也時常出現他偉岸的身影。就連毛主席也稱魯迅為:“文學家、思想家、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這樣一個為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的人,怎能不受每一個人民的愛戴呢?
這就是我敬仰的先生——魯迅。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30
今年疫情突發,全國各地都拉起了一級警備線,抗“疫”的白衣天使們都奔赴了一線救助,我們一家雖然做不了什么,但是在家自行隔離的日子也確實很枯燥。但是,隔離的日子,除了在家的爸爸媽媽,還有坐在我窗臺上的一位先生的雕像——魯迅先生一直在默默的陪伴著我。
說起這位魯迅先生,那可是大有來頭,在疫情還沒爆發之前,我的老爸去紹興出差,那里正好是魯迅先生的故居,老爸的參觀故居園的時候,特意給我買的!
這個塑像是用銅做的,讓人看上去十分的復古,魯迅先生盤著腿,坐在精美的藤椅上,讓人覺得十分有韻味。這個雕塑簡直把魯迅先生描繪的淋漓盡致:游戲先生一頭黑色的烏發,一雙不大也不小的耳朵,正好蓋在了頭發下,細細的眉毛下,一雙富有詩意的眼睛眺望著遠方,似乎在想什么。一個堅挺的鼻梁下,嘴巴微微的閉著,形象極了。這位魯迅先生的下身穿著一身藍色的長袍,兩只手搭在藤椅上,腳上還穿著亮麗的皮鞋,簡直把魯迅先生形象地表現了出來,讓人愈看愈覺得精神。
這位栩栩如生的魯迅先生還和我有一段小故事呢。
還記得就在不久前的期末復習階段,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期末成績而拼搏努力,當然,我也不例外。有次在背書的時候,怎么也記不住?記了上句卻又忘了下句,記了下句又卻忘了上句,背了大概30分鐘,也沒背出來,就當我想放棄的時候,看到了魯迅先生似乎用著慈祥的目光看著我,仿佛再說:“不要放棄,你一定可以背出來的!”我看到這一刻,也不在抱怨書到底有多難背了,立刻埋下頭,泡進書的海洋里去背書,最后盡然還真的背出來了!
又過了幾天,考試已經考完了,也沒有辜負魯迅先生,考得了一個不錯的成績。看著魯迅先生,我不由的笑了起來。
這就是我家的真“魯迅先生”,總是能在我傷心的時候逗我開心,總是能在我背不來書的時候讓我鼓起勇氣。謝謝你,我的魯迅先生!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 篇31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灑泛中流。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這句話大家都聽過吧?沒錯,這句話就是我國大文豪——魯迅先生在他的作品《自嘲》里面說過的。今天,我就來跟大家介紹一下我心中的魯迅先生。
在我心中,魯迅先生是珍惜時間的。魯迅先生有過一句傳世名言:“生命是以時間為單位的,浪費別人的時間等于謀財害命、浪費自己的的時間等于慢性自殺。”我覺得這句話說的是十分有道理的,時間就是生命,生命就是金錢。所以,浪費時間就是謀別人的財,害人命。
在我心中,魯迅先生是憂國憂民的。魯迅先生心里裝的是人民,裝的全是怎么為人民奉獻。他總是默默無聞地為人民工作,多么可歌可泣!從他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來。
魯迅,一個憂國憂民、視民如子、愛憎分明、樂于助人、為人民無私奉獻、憎恨黑暗社會的大文豪,他是一個為人民而活著的人,他將會永遠地活在我們的心中。
【走進魯迅先生作文】相關文章:
魯迅先生的作文12-10
魯迅先生作文11-10
魯迅先生01-27
走進魯迅作文01-02
走進魯迅的作文08-04
走進魯迅作文精選08-22
走進魯迅作文08-23
走進魯迅作文12-31
魯迅話題作文:走近魯迅先生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