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作文--我眼中的魯迅
篇一:《我眼中的魯迅》
看到先生的名字,就覺得仿佛在面對一座高不可攀的豐碑,不敢輕易落筆,惟恐玷污了先生的一身正氣。也許,我只能懷著誠惶誠恐的心情來寫一些輕薄的文字了。
晚生了半個多世紀,無緣親睹先生的風采,卻也有幸瞻仰過先生的大幅照相,相上嚴肅的先生配著"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言,真的是透出一股凜然的威嚴感,只是讓人覺得有些冷漠無情。其實先生豈是無情之人!"無情莫比真君子",先生對朋友、青年、勞苦大眾是一片赤誠,就像佛祖與惡魔戰(zhàn)斗時是一副決絕的無情面容,而轉(zhuǎn)過身來面對眾生時卻是一副慈祥的金面。
先生愛罵人,就像人說的所謂"他沒有一篇文章里不放幾枝冷箭"。這一點在先生的雜文中最是顯露無遺。舉個例子吧,《朝花夕拾》中有一篇《無常》。先生寫道,"這樣看來,無常是和我們平輩的,無怪他不擺教授先生的架子(教授先生即暗指污蔑女學生的陳西瀅等人)。"這樣的話被"教授先生"們看見了,定是氣急敗壞。而先生的同仁看到了,必定會開心不已。而我只能佩服先生,罵人能罵到親者快,仇者痛,且不露一絲痕跡,也只有先生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生活在那樣一個麻木不仁的時代,"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是痛苦而鮮明的。眼見同胞在水深火熱中掙扎,卻一臉茫然,先生的心中定是飽受煎熬!"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成了先生永遠的心結。于是先生的文章便常常從一個冷眼旁觀者的角度去敘述。比如說《狂人日記》這篇被稱為我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猛烈抨擊’吃人’的封建禮教的小說,文字很是清澈,文風也很清新,然而文章看完了,心卻沉重得仿佛在一點一點墜下去。五千年歷史中的糟粕就在先生的無情劍下現(xiàn)出原形。
先生的悲哀還在于他清楚地看到了中華民族的劣根性,卻無力改變,只好用匕首般的文字去刺那些毒瘤。先生的深情便埋在了無情的文字間,讓人深深地悸動。看過《孔乙己》、《阿q正傳》的人少有不笑的,但那是怎樣帶淚的笑啊!戲謔著這一切,先生的心中該是怎樣的辛酸啊!
人說"文如其人",而先生的文章極少清風明月,亦少多愁善感,因此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斗士文人",這是文人中的稀有品種。他們在鏗鏘昂揚的大時代中,把文章當利劍,挑破一切丑惡骯臟的東西,在時代的暴風雨中引吭高歌。他們并非不懂傷春悲秋,只是他們不會去逃避血腥的凄風苦雨。只可惜在中國歷史上這樣的文人實在是寥寥無幾,而魯迅便是這少有的幾位文人中的佼佼者。
看魯迅的文章,覺得文中有著深深的時代烙印,但他并不是屬于那個時代。他的戰(zhàn)斗,和他無情的文章已成為中華民族的一份精神。
喜歡魯迅的文章,也因此覺得先生其實離我們并不遠。夜深人靜,我看見先生在夜色中朝我姍姍而來,臉上還帶著意味深長的微笑,真的很近啊……
教師點評:
很欣賞文中的一句話:"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斗士文人’,這是文人中的稀有品種。"這是對魯迅先生極好的評價。中國歷史上,對知識分子的評價并不是很高。"人生識字憂患始"、"百無一用是書生"、"自為文人,便一無足觀",這些評論雖然苛刻,倒也頗能切中文人軟弱的缺點。然而先生不然,他一生在孤獨和戰(zhàn)斗中度過,他的文章彌漫著"不寬恕"的氣息。以拿著筆的斗士名之,實在是貼切之極。
篇二:獨自遠行的魯迅
我獨自遠行,不但沒有你,并且再沒有別的影在黑暗里。只有我被黑暗沉沒,那世界全屬于我自己。
--《野草·影的告別》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魯迅開始"獨自遠行",在他的世界里,看不到別人的存在。或許是因為《新生》--這個被魯迅寄予了多少豪情壯志和年輕的期望的雜志--的流產(chǎn),他的滿腔熱情和斗志付諸東流。他突然覺得自己被冷凍一般,他的聲音顯得那么的孤獨無助,如曠野的呼喊,聽不到任何回聲。他已然感到"吾行太遠,孑然失其侶"。然而真正把他推入一個無所依托、孤獨無援的絕境的,是他理性的自我審視。他從原先單純的外向性的民族和文化憂患,轉(zhuǎn)向了對于"國民人格"及其文化生存狀態(tài)的內(nèi)在體驗和沉思。然而他發(fā)現(xiàn)理性終究改變不了現(xiàn)實的生存狀態(tài),對于自己,卻只有更深的孤獨感和絕望。
在前進的道路上,沒有志同道合的良師益友,只能靠自己一個人往前走,他感到累了,他真的累了。于是便有了他長達十年之久的沉默。然而他不知道之前的孤獨和寂寞,僅僅只是一個開端。
新文化運動的到來又讓魯迅看到所謂的希望。然而擺在他面前的,卻只有兩種選擇。"要么,放棄一切追求,沉入國民中或回到古代去;要么,就是用自己的整個生命,去進行他的哲學思考,去完成他的文化探索,去確證自己的存在和價值。"而他選擇了后者。然而這種選擇卻又讓他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他站在個人與社會、個人與傳統(tǒng)、個人與"庸眾"的對立面上,這種與外界的隔膜造成他那個歷史時期的"寂寞"。因而,他選擇了另一種說話的方式,這或許是他感到寂寞但又不甘于寂寞的結果。他把自己推出了生存的邊緣,或許站在邊緣上吶喊,這個聲音更加洪亮有力。于是便有了這樣的聲音:"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xiàn)在明白,難見真的人!"然而這種吶喊卻被誤認為是"虛無主義"而被徹底否定,這多少也讓魯迅感到"缺少知音"的遺憾和孤獨。
在我看來,魯迅和常人沒有什么不同,然而卻承受了常人所不曾經(jīng)歷的來自心靈的孤寂。這對于一個深入思考社會,思考人性的思想者而言,多少有些遺憾和可悲!
教師點評:
在此文中,我能夠發(fā)現(xiàn)很多《<吶喊>自序》的痕跡,然而我唯愛它文末的一句話:"在我看來,魯迅和常人沒有什么不同,然而卻承受了常人所不曾經(jīng)歷的來自心靈的孤寂。"這是作者的認為,相異于現(xiàn)時喧囂塵上的"魯迅神話"。能夠站在人的角度平視魯迅,這本身就是思維平等的反映。與之相較,很多擁高頭講章,滔滔不絕于人前的所謂魯迅專家可能還俯伏于地地觀察著魯迅。
篇三:荒原中的野狼
走近魯迅,平視魯迅,并與他對話,憑我有限的知識、貧乏的思想和膚淺的人生閱歷,該是多麼的艱難!
我用自己的心靈尋找并感應魯迅。
百年的天空,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間,時時發(fā)出閃光,這懾人的凝重與悲涼,凝聚著巨大的力量,靈魂在重擊中爆發(fā)出一聲鈍響。
閱讀魯迅,在一種沉重中喘息,是一種痛苦。
一個短小瘦削的人,亂蓬蓬的須發(fā),蒼白的長方臉,濃黑的眉毛,沉靜或是頹唐的兩眼在黑氣里發(fā)光。他鐵塔似地動也不動坐在荒原上沉思。他看見黑暗中人們的麻木與彷徨,還聽見一切苦悶和絕望的掙扎的聲音。他忽然流下淚來,接著就失聲,立刻又變成長嚎,像一匹受傷的狼,深夜在曠野嚎叫,慘傷里夾雜著憤怒和悲哀。
一匹荒原野狼,在我的視野。
孤獨,哀傷,寂寞,蒼涼,復仇,野性……
我只希望用筆記下一點心靈的感應和回響,捕捉住"荒原野狼"的精神影像。
魯迅無法選擇地在一個神秘的時辰降臨人世。此時,他根本無法掌管一家的福禍,而周家的福禍卻實實影響了他的一生。一場劫難,使得周家"幾乎什么也沒有了"。災難給他那顆幼小而敏感的心靈帶來巨大的傷害。他不但品味到困頓家境生活的窘迫,而且倍嘗家道衰落時世間的炎涼。
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他像一頭被逐出家園的不合群的小獸,帶著心靈的傷痕獨自走入荒原。
人可以選擇道路,道路也在選擇著人。
當魯迅"不顧前后"地來到南京,站在江南水師學堂校門前,那低矮的校舍一點也激不起魯迅心中的豪勇--"洋"學堂入學考試的題目是一篇地地道道的八股文!魯迅挺胸走出校門。赫胥黎的《天演論》喚起了他生命的自覺意識,引導他進入高層次的思考。
魯迅一到東京,就斷發(fā)去辮,題詩明志:"我以我血薦軒轅"!日本是西學東漸的中轉(zhuǎn)站,也是中國有志之士探求救國救民、開發(fā)進步革命活動的自由港。
魯迅血管里流著的是狼血。一匹曾經(jīng)受過傷的野狼,絕不會輕易把自己的終身托付上去。魯迅從通過改變國民性來徹底改變中國社會現(xiàn)實的角度出發(fā),自覺地擔負起思想啟蒙的歷史重任,從事文化工作了。起點極高,但起步極難。然而要改變黑暗的人心,談何容易。在"師道尊嚴"的中國,魯迅這位傳道授業(yè)者舉起科學的教鞭點燃文明的火種時,得到的卻是血的教訓!
一個渴望做精神斗士的人首先必須面對現(xiàn)實,在物質(zhì)的泥水里滾打搏擊,生活的夾擊使得他身不由己。一種無聲的爆炸震響在魯迅的胸膛,愛和信任被罩上了一層厚厚的濃煙,那是無言的痛苦和悲哀啊!
"鐵屋子"是魯迅用自己的精神痛苦鑄造出來的中國荒原意象。在這一間人鬼混雜、是非顛倒、黑暗畸形的鐵屋子里,魯迅頭腦清醒、思想銳利、奮力反抗、激濁揚清,是這里的異類和"瘋子",也是這里唯一的覺醒者!
覺醒者是孤獨的。不難想象,一個在荒原上行走的人,心緒的陰郁,思想的彷徨,生活的痛苦,是何等沉悶地壓迫他的身上。即使是血性的狼,獨自行走于荒原,也只有用凄厲的嚎叫來撫慰受創(chuàng)的傷口。……
魯迅的一生深味著這非人間的濃黑悲驚。在慘淡的人生,淋漓的鮮血中,他發(fā)現(xiàn)了自己存在的絕望處境,意識到個人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于這絕望的抗戰(zhàn)。當他在苦悶中一點一點地自愿地沉落下去時,精神血液里一定又噴薄出強者的聲音。強者的生命,在對苦難的戰(zhàn)勝和超越中,表現(xiàn)出歡欣與偉力。
1936年10月,魯迅憑自己獨特的生命體驗,感覺到自己此時正不時地為死的陰影所追迫,明明白白地意識到自己的死,然而他坦然。就像他在《野草·影的告別》中所寫的:"我不過一個影,要別你而沉沒在黑暗里了。然而黑暗又會吞并我,然而光明又會使我不消失。然而我不愿彷徨于明暗之間,我不如在黑暗中沉沒。"
我無法揭示魯迅靈魂的復雜性和深刻性,這只當是一種感觸吧!
荒原是魯迅的背景,是現(xiàn)實社會的寫真;荒原是魯迅對生命的多種感受的集合,對現(xiàn)實文化的難以名狀的絕望;荒野是魯迅對黑暗丑惡極為強烈和有力的批判。野狼作為精神形象,它凝注著飽滿、旺盛的自由意志,指向一種無限的自由體驗和渴望,它對于一切阻礙自由的存在物給予最猛烈的抗擊。
教師點評:
什么是成就一個偉人的因素,這是始終困擾我的問題。本文作者對此的解答是:孤獨。荒原的獨行養(yǎng)成了"飽滿、旺盛的自由意志",也促成了人類與生俱來的于環(huán)境的對抗--"對黑暗丑惡極為強烈和有力的批判"。魯迅一生走不出荒原,這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幸運。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應該獨自站在最艱難的時代,暖屋里的茍安只會磨損思緒的銳利。然而,另一個問題產(chǎn)生了:是魯迅選擇了孤獨還是時代給了魯迅孤獨。我期待更好的答案。
篇四:火與冰
提及魯迅,眼前就會閃過黑色的眉毛,黑色的胡子,黑色的長袍和他黑色的幽默。他仿佛是面鏡子,反射出人間所有的骯臟污穢。魯迅這樣一個生來就如天神般明凈高大又隔著永恒的歷史而無法觸摸到的人,難免會讓我產(chǎn)生不知是他變成了民族魂,還是民族魂變成了他的暈眩。到底誰是誰?
人常說思想家生命的標志就是他的那些著作,而思想家生活中那些激動人心的事件就是他的思想。"當最末次開爐的那一日,是怎樣駭人的景象呵!嘩啦啦地騰上一道白氣的時候,地面也覺得動搖。那白氣到天半便變成白云,罩住了這處所,漸漸現(xiàn)出緋紅顏色,映得一切都如桃花。我家的漆黑的爐子里,躺著通紅的兩把劍。你父親用井水慢慢地滴下去,那劍嘶嘶地吼著,慢慢轉(zhuǎn)成青色了。這樣地七天七夜,就看不見了劍,仔細看時,卻還在爐底里,純青的,透明的,正像兩條冰。"
在我看來,這根本就是魯迅最精煉最概括的自傳和剖析。一塊鐵,經(jīng)過幾千度高溫高壓的煅燒,具備了灼人的熱力和爆發(fā)的力量,再要讓"通紅"的本體經(jīng)過冷水的澆淋,才能轉(zhuǎn)變成"純青,透明"的冰一般的利劍。也就是說魯迅是在火與冰這兩個不斷交替的極端的錘煉下,成長起來的。
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要產(chǎn)生一個火一樣的人并不難,但要產(chǎn)生一個能夠容納兩種最不能相容的感情并且控制得恰到好處的人,則是算稀有的了。火山總是覆蓋在厚厚的積雪下,看似表面平靜,內(nèi)部卻正在激烈地翻滾、奔突。"熔巖一旦噴發(fā),將燒盡一切野草,以及喬木,于是并且無可朽腐"。等到壓力一旦減小至平衡的狀態(tài),就又會恢復常日的平靜。熔巖的力量如此巨大,但魯迅每一次的"噴發(fā)"卻都是抑郁已久--短則數(shù)星期,長則幾年,總是到了無以克制、不得不發(fā)的關口--等到超負荷的臨界線時,就要么"出離憤怒",要么"時時襲擊"、"沒有停止",難道摧毀腐朽不讓他覺得鼓舞嗎?
"我將深味這非人間的濃黑的悲涼,以我的最大哀痛顯示于非人間,使他快意于我的痛苦"。有時仿佛覺得已經(jīng)是"痛定之后"了,卻又因為"學者文人的陰險論調(diào)"決心顯示"最大哀痛",又不想讓其"快意",直至無處可逃,才噴出火山的巖漿和全身的冷氣,冷與熱交錯對流,必然掀起心靈巨大的海嘯,使整個中國都為之顫動。
叔本華說,一個人要有他本身的思想,才有真理和生命。魯迅獨到尖銳的思想就是迷茫中的中國的真理和生命,如果沒有了他,20世紀的中國思想必然會黯淡無光,民族的魂魄也許仍然在飄蕩。
教師點評:
我時常幻想先生的形貌,那應該是一個有著青銅質(zhì)地的中年人,冷的眉,冷的眼,冷的唇,瘦骨嶙峋的身軀;然而可以看到,熱血在青灰色的皮膚下奔行,空氣里回蕩著汩汩流淌的聲音。李賀寫馬:上前敲馬骨,猶自帶銅聲。千年后,我們翻開先生的著作,熱血便伴隨著銅質(zhì)的聲音流瀉出來。欲將百尺鋼,化為繞指柔。火與冰神奇的結合,這才會使這個人的歡樂成為整個民族的大歡樂,痛苦成為整個民族的大痛苦。
【描寫作文--我眼中的魯迅】相關文章:
我眼中的魯迅作文12-23
我眼中的魯迅作文01-05
我眼中的魯迅作文精選01-22
我眼中的魯迅作文(精選)08-11
我眼中的魯迅作文「精選」05-30
我眼中的魯迅作文【精選】07-13
★我眼中的魯迅作文07-14
我眼中的魯迅作文02-04
我眼中的魯迅的作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