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描寫上海魯迅故居的作文
這是一幢普普通通的三層樓石庫門房子,位于虹口公園附近——山陰路132弄9號。它與周圍的房子差不多:坐北朝南,紅磚墻,黑鐵門。若不是鐵門右邊掛著“魯迅故居”的牌子,真想象不到偉大的魯迅曾在這里住過。
推開鐵門,有一個小小的空地,就是魯迅《給顏黎民的信》中提到的“四尺見方的一塊泥土”。走過窄而短的通道,便進人了客廳。
客廳里的東西都很陳舊了。正中是一張西式餐桌,周圍有6把椅子。會見客人時,魯迅總是坐在那把靠近門口、背朝外、面朝內的椅子上,為的是遮擋鐵門外反動特務的視線。客廳里還有縫紉機、書櫥、書桌等。書桌上方掛著一張我們最熟悉的魯迅晚年的照片:瘦削、蒼白的'臉上顯示出倔強和堅毅,深邃的眸子里透露出對敵人的毫不妥協、對革命的無比忠誠。
往北走過客廳后面一間用餐室,向左轉,踏上幾格樓梯,便到了二樓。再向右拐,走過一間小小的貯藏室,就看見魯迅的臥室了。
臥室也是魯迅的工作室,不到20平方米,靠東墻有一張可以掛蚊帳的老式鐵床、一只書櫥;靠北墻有一只衣柜;靠西墻是藤椅、茶幾等。朝南有一排窗子,窗下放著一張普通的寫字臺,上面放著老式臺燈、眼鏡、筆墨紙硯等,其中最珍貴的是一支極普通的“金不換”毛筆,當年,魯迅就是用“金不換”寫下了一篇篇使反動派和“正人君子”膽戰心驚的文章。靠窗的墻上還掛著一本日歷,上面一張是“1936年10月19日”,靠墻桌上臺鐘的指針停留在“5時25分”上——這是魯迅逝世的日期和時間,它是魯迅戰斗一生的最后見證。
三樓南面是魯迅兒子海嬰和他保姆的住房,隔壁北面的小房間曾是魯迅秘密會見和保護共產黨人的地方。
解放后,為了永遠紀念魯迅,魯迅故居經過徹底整修,從1951年起對外開放。現在,每年都有許多人來這里參觀,表達他們對偉大魯迅無比熱愛、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