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見的歷史典故 推薦度:
- 常見歷史典故的由來 推薦度:
- 常見的中醫(yī)典故-歷史典故素材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常見歷史典故六則
想要了解中國文化,歷史典故的閱讀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常見歷史典故六則,歡迎參考閱讀!
破釜沉舟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釋義】釜:古代用來煮飯的鍋;舟:小船。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
【歷史典故】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xiāng)起義的時候,在吳中的項梁、項羽起而響應(yīng)。原先齊、趙、燕、魏等國的舊貴族,也都在自己的土地上立了王,恢復(fù)了自己國家的名稱。秦朝派大將章邯出征,章邯擊破了項梁率領(lǐng)的楚軍主力之后,帶領(lǐng)大軍北渡黃河,攻打當時自稱趙王的趙歇。趙軍被圍,趕緊派人四處求救。
楚懷王接到趙王求援的書信,派宋義為上將軍,帶著項羽、范增北上救趙。大軍由彭城出發(fā),將士們個個摩拳擦掌,斗志很旺。但是宋義膽小怕事,根本就不想到城下和秦軍拼命,到達安陽的時候,便號令全軍原地休息,一住就是40多天。項羽實在忍不住了,便來質(zhì)問宋義。原來宋義想讓秦趙兩國的軍隊打到筋疲力盡的時候,再出兵。他還說全軍不服從命令的一概都得砍頭。
項羽脾氣火暴,怎么能咽下這口氣!一天早晨,他全副武裝,來到宋義的軍帳之中,一劍斬下他的腦袋。將士們紛紛表示愿意服從項羽的指揮,擁立項羽代理上將軍一職。項羽下令士兵每人帶足三天的.口糧,還要砸碎全部行軍做飯的鍋,并跟將士們說,要吃飯的話,就到章邯的軍營中取鍋。大軍渡過漳河,項羽又命令士兵把渡船全都砸沉,燒掉所有的行軍帳篷,以此表明要決一死戰(zhàn)。
戰(zhàn)士們看退路沒了,這場仗如果打不贏,誰也活不成。在項羽的指揮下,楚軍同秦軍展開了激烈的戰(zhàn)斗,個個以一當十,如下山猛虎,奮勇拼殺。楚軍終于以少勝多,大敗秦軍。
【成長心語】
破釜沉舟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具體運用。它是人們在出乎意料的緊急狀況下采取的非常措施,可以煥發(fā)一往無前的戰(zhàn)斗精神,激發(fā)人的生存潛能。軍事家孫武曾說過:“將帥賦予軍隊任務(wù),要像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樣使他們有進無退;率領(lǐng)軍隊深入諸侯國土,要像弩機射出的箭一樣使其一往直前。”處于絕境中的人,為了求生會爆發(fā)出一種出人意料的潛力。如果你的人生過于安逸,毫無激情,就可以試著切斷自己的后路,將自己置身于懸崖絕壁之上,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還有如此大的能量,原來自己還可以做許多自己從未想過的事情。
田忌賽馬
【出處】《史記》。
【釋義】田忌用孫臏的計謀在賽馬中贏了齊王。表現(xiàn)了孫臏細致的觀察能力和運籌能力。
【歷史典故】
戰(zhàn)國時候,齊王經(jīng)常要田忌和他賽馬,規(guī)定每個人從自己的上、中、下三等馬中各選一匹來比賽。由于齊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jié)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從人群中看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孫臏。
孫臏給田忌出了一個主意,終于讓他反敗為勝了。原來,他讓田忌用自己的下等馬去與齊王的上等馬比,用自己的上等馬與齊王的中等馬比,用自己的中等馬與齊王的下等馬比。田忌的下等馬當然會輸,但是上等馬和中等馬都贏了。田忌在整體處于劣勢的情況下,不僅沒有輸,反而贏了齊王。
【成長心語】
選擇是理性的`取舍,是有所為有所不為,正確選擇了,才能正確做事;正確選擇了,才不會多走彎路或誤入歧途。放棄是另一種更廣闊的擁有,放棄是為了更好的選擇。敢于放棄者精明,樂于放棄者聰明,善于放棄者高明。什么都想得到,往往什么都得不到,舍掉小我成就大我才是上策。這也正是“田忌賽馬”帶給我們的啟示。
狗尾續(xù)貂
【出處】《晉書·趙王倫傳》。
【釋義】續(xù):續(xù)接;貂:一種皮毛珍貴的動物,古代皇帝的侍從用貂尾裝飾帽子,由于封官太多,以致貂尾不足,只好用狗尾代替。比喻拿不好的東西補接在好的東西后面,前后兩部分非常不相稱。
【歷史典故】
晉武帝司馬炎死后,兒子司馬衷繼位,他對朝政一竅不通,大權(quán)落到賈南鳳手里,賈南鳳生性兇狠狡詐,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趙王司馬倫采納了手下謀士孫秀的建議,以賈南鳳謀害太子為借口,帶兵沖入宮廷,殺死了賈南鳳,自封為相國。后來,他又借掌管宮中禁軍之機,發(fā)動政變,廢掉了晉惠帝,自己當了皇帝。
司馬倫為了籠絡(luò)朝臣,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大封文武百官,包括孫秀、張林等幫助他篡位的人。他的親戚朋友,甚至許多仆人也都跟著他飛黃騰達了。當時規(guī)定,王侯大臣都戴用貂尾裝飾的帽子,由于司馬倫大肆封官,貂尾不夠用,只好用顏色和形狀與貂尾相似的'狗尾來代替。每次上朝的時候,殿上的大臣擠得滿滿的。
由于當時的官員太多,百姓議論紛紛,編了兩句民謠:“貂不足,狗尾續(xù)。”用來諷刺朝廷,意思是,朝中的官員太多了,貂尾不夠,只好用狗尾來代替。司馬倫的政權(quán)很快就被推翻了。
【成長心語】
美好的東西總是可以讓人心情愉悅的,但同時,人們更愿意它長久地美好下去,正如故事中的官吏一樣,他們希望自己和之前的官吏相同,但他們忽略了代表身份的東西,反倒成了讓他們出丑的“元兇”。這樣的事情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也很常見。在你開始做之前,請認真地思考一下,你是否真的有把握將美好延續(xù)下去,因為有了之前的開門紅,接下來的必定要更好,才不至于讓人失望,才能算得上是好作品。唯有道行足夠深的人,才能將“貂”續(xù)得完美。
塞翁失馬
【出處】《淮南子·人問訓》。
【釋義】比喻得失無常,禍福相倚。
【歷史典故】
戰(zhàn)國時期,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qū),他們一家人以養(yǎng)馬為生,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群中,有一匹馬不知什么原因,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消息以后,紛紛跑來安慰他。塞翁卻不以為意,反而釋懷地勸慰大伙:“各位有心了。丟了一匹馬,不是什么大的損失,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jié)果呢?”鄰居們聽了個個疑惑不解。沒過幾天,塞翁家的那匹迷途老馬從塞外跑了回來,并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鄰居們聽說了,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并夸他有遠見。這時的`塞翁卻滿臉愁容,他憂心忡忡地對眾人說:“唉,白白得到了一匹馬,誰知道會不會給我?guī)硎裁礊?zāi)禍呢?”塞翁的話又讓大家百思不得其解。
看到這匹胡人騎的駿馬,塞翁的獨子喜不自禁,天天騎馬兜風。有一天,他因一時疏忽,竟從飛馳的馬上掉了下來,命雖然保住了,但摔傷了一條腿。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后,前來慰問,塞翁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jié)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結(jié)果十有八九都在戰(zhàn)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獨子因為是個跛子,免服兵役,所以也得以保全了自己的性命。
【成長心語】
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禍往往與福同在,福中往往潛伏著禍。得到了不一定就是好事,失去了也不見得是壞事。正確地看待個人的得失,才能真正有所收獲。人不應(yīng)該為表面得到的而沾沾自喜,認識任何事物,應(yīng)該認識其根本。得也應(yīng)得到真的東西,不要為虛假的東西所迷惑。失去固然可惜,但也要看失去的是什么,如果是自身的缺點、問題,這樣的失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將得失看淡一點,人生會更幸福。
蕭何自污
【出處】《史記·蕭相國世家》。
【釋義】蕭何:西漢高祖時丞相。自污:自己玷污自己的清白和名譽。
【歷史典故】
蕭何是西漢初期政治家,他幫助劉邦建立漢朝后不久,黥布謀反,高祖御駕親征,其中派遣使者數(shù)次問候蕭何,回報說:“因為皇上在軍中,相國正鼓勵百姓拿出家財輔助軍隊征戰(zhàn)。”這時有個門客對蕭何說:“您不久就會被滅族了。您身居高位,功勞第一,不可能再得到皇上的提拔。可是,自您進入關(guān)中,一直得到百姓擁護,如今已有十多年了;皇上數(shù)次派人問及您的原因,是害怕您受到關(guān)中百姓的擁戴。現(xiàn)在您為何不多買田地,少撫恤百姓,自損名聲呢?皇上必定會因此安心的。”
蕭何認為有理,便依計行事,搶奪百姓田地。后來,高祖得勝回朝途中,有百姓攔路控訴相國。高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高興異常,也沒對蕭何進行任何處分。
【成長心語】
人要想立身于世,就不得不精明些。但是,精明、技巧要因人因地而異,有時候就不能太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樣的`人屢見不鮮;過于方正、深得人心而引來殺身之禍者,史書上不勝枚舉。因此,為人處世不要處處顯露自己的聰明,必要時不但要把自己的聰明歸于別人,而且要善于自損形象,表現(xiàn)出一副“大智若愚”的樣子。寧可當時吃點虧,或者遭人唾罵,也要保全自己,免得惹禍上身。
厲兵秣馬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釋義】厲:同“礪”,磨;兵:兵器;秣:喂養(yǎng)。磨好兵器,喂飽戰(zhàn)馬,指準備戰(zhàn)斗。形容緊張的戰(zhàn)備,也泛指事前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歷史典故】
春秋時期,鄭國曾對晉文公無禮,并且在與晉國結(jié)盟的情況下又與楚國結(jié)盟,所以,晉文公重耳與秦穆公任好聯(lián)合攻打鄭國。后來秦穆公被鄭國的燭之武說服,不再攻打鄭國,而是與鄭國結(jié)盟,并留下將領(lǐng)杞子等三人駐守鄭國。
兩年后,杞子派人向秦穆公報告,說:“如今真是天賜良機啊!鄭國都城北門的鑰匙現(xiàn)在由我們掌管,如果你現(xiàn)在派兵來襲,一定可以一舉攻下鄭國的都城。”秦穆公收到消息后,征求老臣蹇叔的意見,蹇叔極力反對,他勸秦穆公千萬不要做這種背信棄義的事,而且如果秦軍出兵,必會遭到晉國軍隊的截擊,有可能會全軍覆沒。但秦穆公認為機不可失,根本聽不進去蹇叔的勸阻,立即派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三名將帥領(lǐng)兵出征,討伐鄭國,蹇叔的兒子也在遠征的'隊伍之中。送別時,蹇叔抱住兒子失聲痛哭,說:“你們此去兇多吉少,晉軍一定會在崤這個地方截擊你們,看來我得準備去崤替你收尸了。”
長途跋涉之后,秦軍到了離鄭國不遠的滑國,正巧鄭國的商人弦高途經(jīng)滑國,得知秦軍準備偷襲自己的國家后,他假稱自己是鄭穆公的派來接待秦軍的使者。他對秦軍說:“我們國君知道你們要來,特地要我送一批牲口來犒勞你們。”另一邊,弦高暗中派人把秦軍進犯的消息火速報告了鄭穆公。
鄭穆公接到密報,馬上派人去杞子等人的住地察看,見他們已經(jīng)打包好了行李,磨好了兵器,喂飽了戰(zhàn)馬,準備做秦軍的內(nèi)應(yīng),便派皇武子跟杞子說:“很抱歉,沒有能夠好好地款待你們,現(xiàn)在貴國的軍隊來了,你們可以回去自己的國家了。”杞子等人見事已敗露,便匆匆逃走了。
孟明視得到消息,知道已經(jīng)無法偷襲了,怏怏地說:“如今內(nèi)應(yīng)已經(jīng)沒有了,討伐鄭國也沒有什么希望了,我看還是回去吧。”于是,下令班師回國。途中經(jīng)過崤地時,果然遭到了晉軍的伏擊,秦軍全軍覆沒。秦穆公得知討伐鄭國無果,而且還被晉國全殲,十分后悔當初沒有聽騫叔的勸告。
【成長心語】
孔子曾經(jīng)說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人要想做成一番事業(yè),成就一番理想,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做任何事情如果沒有完善、充足的準備必將歸于失敗。“每一次差錯皆因準備不足,每一項成功皆因準備充分”,這句話就是對準備的最好注解。無論在什么領(lǐng)域,這樣的例子俯拾皆是。對準備,當你自覺時,它成全你;當你不自覺時,它毀掉你。也許你正準備揚帆啟程,鋒芒初露;也許你經(jīng)歷重重,繼往開來;也許你對未來充滿期待,又恐力所不及。一切都不應(yīng)該拒絕,但要問自己一句:“準備好了嗎?”
【常見歷史典故】相關(guān)文章:
常見的歷史典故大全11-22
常見歷史典故集錦12-10
常見的歷史典故簡介09-16
常見歷史典故的由來大全02-03
10則常見歷史典故由來08-16
常見的中醫(yī)典故匯總-歷史典故素材12-24
26個常見的國外歷史典故集錦08-12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
中國一百個常見的歷史典故匯編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