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歷史經典故事

時間:2024-06-21 18:03:15 歷史典故 我要投稿

歷史經典故事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說到典故,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中華上下五千年,產生了無數故事。當你說出一個典故的時候,知道它背后那段風起云涌、波瀾壯闊的歷史嗎?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典故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歷史經典故事,歡迎閱讀與收藏。

歷史經典故事

歷史經典故事1

  從前有個小國家叫杞國。杞國有一個膽子很小,而且有點神經質的人,他常會想到一些奇怪的問題,而讓人覺得莫名其妙。這個人一會兒擔心天會崩塌下來,砸扁了腦袋;一會兒擔心地會陷落下去,埋住了身體。他越想越害怕,從此以后,整天憂心忡忡,白天吃不下飯,夜里不敢睡覺。這件事慢慢地傳開了。

  有個熱心人看到他那副憂愁煩悶的樣子,擔心他把身體弄壞了,就去開導他說:天不過是一團積聚的'氣體,上下四方到處都有。人的一舉一動,一呼一吸都要和它接觸。你整天在氣體里活動,為什么還要擔心它會掉下來呢?

  這個杞國人將信將疑地問:如果天真是一團積聚的氣體,那么太陽、月亮和星星不就有掉下來的危險了嗎?

  不會,不會!熱心人回答,太陽、月亮、星星也不過是氣體中會發光的物質。就是掉下來,也不會傷人的。你盡管放心。

  杞國人又繼續問:那么地要是塌下去怎么辦呢?

  熱心人說:地不過是堆積起來的土塊罷了。東南西北到處都有這樣的土塊。你東走西跑,蹦蹦跳跳,成天在地上活動,根本不必擔心它會塌陷下去。

  杞國人聽了,心里好像放下了千斤重擔,臉上露出了笑容。那個熱心人,因為解除了杞國人的憂愁,也十分高興。

  后來,人們就根據這個故事,引申成杞人憂天這句成語。

歷史經典故事2

  按著王允和貂蟬商定的"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收為義女許給呂布為妻。

  為挑撥董卓與呂布的關系,后來又把貂蟬送給董卓為妾。

  呂布見貂蟬被董卓霸占,心中憤憤不平。

  貂蟬在呂布面前也假意傷心落淚。

  一日,董卓上朝議事,呂布忙跑加相府來會貂蟬,二人來到風儀亭,貂蟬凄凄切切地說:"我忍辱偷生是為了見將軍一面,表白我心意,我本應該服侍將軍,現在卻被董卓霸占,今日見面,我心意已了,今生不能作夫妻,再等來世吧!"說完縱身要往荷花池跳。

  呂布上前抱住說:"我今生不娶你,絕非英雄!"董卓在殿上正議事,回頭不見呂布,心中疑惑,急忙回府。

  進后堂找不到貂蟬,問丫環才知貂蟬、呂布在后花園。

  董卓急趕到后花園,向二人在吼一聲,呂布轉身就跑。

  董卓回到臥室,見貂蟬哭得淚人一般,責問貂蟬說:"你為什么私通呂布!"貂蟬哭訴道:"我在后花園看花,呂布進來調戲我,我急忙躲開,他提畫戟把我趕到鳳儀亭……",后來,董卓找呂布追問貂蟬被調戲之事,呂布反目刺死了董卓。

歷史經典故事3

  過了不久,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他和樂毅不和。田單聽到這個消息之后,就派人到燕國去行使反間計,揚言說:“齊閔王已被殺死,沒被攻克的齊國城池只不過兩座而已。樂毅害怕新國君找借口殺死自己而不敢回國,他以攻打齊國為名,實際上是想和齊國兵力聯合起來,在齊國稱王。齊國人心還未歸附,因此暫且拖延時間,慢慢攻打即墨,以便等待時機成熟再稱王。齊國人擔心燕國其他將領帶兵前來,即墨城就必破無疑了。”燕惠王聽信傳言,派大將騎劫去代替樂毅。

  田單親自和士兵們一起修筑工事,并把自己的妻子姬妾也編在隊伍之中,還把全部的食物拿出來犒勞士卒。他命令裝備整齊的.精銳部隊都埋伏起來,讓老弱婦女上城防守,又派使者去和燕軍約定投降事宜,燕軍官兵都高興地忘乎所以。田單又把民間的黃金收集起來,共得一千鎰,讓即墨城里有錢有勢的人送給燕軍,請求說:“即墨就要投降了,希望你們進城之后,不要擄掠我們的妻子姬妾,讓我們能平安地生活。”燕軍將領非常高興,滿口答應。燕軍防守也更加松懈了。

歷史經典故事4

  晚清湖廣總督張之洞奉詔入京,晉謁慈禧太后,因未能得到回任的命令,一時不敢離京。誰料這一待便是一年。

  張之洞生性曠達,在京城賦閑無所事事,悶得發慌,便經常帶著仆人去古玩街琉璃廠閑逛,從東口走到西口,凡古董店必進去看一看。時間久了,琉璃廠的店主沒有不認識他的。

  一天,張之洞來到一家古董店,見店內朱欄上放著一口八角形的缸,這缸的八面有字,篆、隸、草俱備,似是古人題跋。張之洞雖有心辨認,但缸體上碧苔紫蘚,斑駁陸離,字跡模糊,難以句讀。缸口邊有一塊缺損,露出極細紅絲,看起來,此缸是用一整塊巨石鑿成。缸內有幾條五顏六色的金魚,在浮萍、水藻之間得意地游動。

  張之洞深深地喜歡上了這個石缸,便問店主這缸是什么年代制成的。店主答:“不瞞老爺,我小時候聽祖父講,先祖曾與人,對方輸了一萬兩銀子無力支付,便以此缸作抵押。據傳,此缸乃是明代宮中古物。闖王李白成人京后,將金銀珠寶盡數用車載走,而對此缸棄之不顧,于是此缸便流落民間。至于何代所制,何人所制,小的學識淺陋,實無可考。”張之洞聽了店主的一番話,不由地心里發癢,便問石缸的價錢。店主答:“先祖遺言,凡皇親國戚、八旗闊佬前來購買,須紋銀一萬兩以上,若遇上清正廉明而又嗜好古玩的士大夫,價可略減。依小的看,老爺似無力購得此缸。”張之洞聽罷,哈哈大笑,說此缸他買定了。隨后,離開了古玩店。

  回到住處,張之洞因身邊一時沒有這么多銀子,便向幾個老友借了5000兩白銀。第二天早上,張之洞來到琉璃廠,想以5000兩銀子將缸買下,然而店主說什么也不愿賣。張之洞道:“此缸幸好遇上我這識貨的主,所以才愿出5000兩紋銀,京中富有人家雖多,但未必有人肯重金購買此物。”店主答:“老爺是識貨大家,固然不錯。然古玩一行,一向也就講究個貨賣識家。今日遇上老爺這識貨大家,豈可降價出售?”張之洞笑了笑,讓店主先收下這5000兩銀子,說他數日之后,定當補給。店主這才勉強同意。

  不久,張之洞回任的諭旨頒發,他讓手下人用厚氈將石缸裹起來,抬到回程的'車上。

  回到湖北武昌總督府后,張之洞將石缸放在后院書房外,并仿照京城店家的做法,特意做了一個朱欄放置石缸,然后,邀請省城學識淵博的官員,前來考證石缸究竟是何年、何人所制。

  前來的官員中有按察使梁星海等幾名嗜古好學的博物大家。眾人仔細看過石缸后,均不知石缸的制作年代,更說不上是何人所制,但一致認為石缸的確為一件稀世寶物,且贊嘆不絕。張之洞聽了眾人的品評,不禁眉飛色舞,撫髯大笑。

  一天夜里,忽然雷雨驟至。暴風挾帶冰雹,勢如萬箭齊發,傾河倒海。早晨,雨過天晴,張之洞來到院中,只見石缸已變成了一堆爛泥,幾條金魚正在水中撲騰。張之洞恍然大悟,這才知道石缸原是贗品,自己上了古董店老板的當。

  正當張之洞懊惱之際,門人忽傳梁星海來見。梁星海一見張之洞便問:“昨夜石缸無恙否?”張之洞笑著將結果告訴了梁星海。梁星海為張之洞惋惜,張之洞撫髯大笑:“所幸,當日只借得紋銀5000兩,若是果真借得萬兩紋銀,只怕也都付給店家了。這世上之人與物看起來貌似高古,實則未必如此喲。”

歷史經典故事5

  民國八年仲春的一天,八抬大轎將云彩霞抬進了袁家大院。這一天,暖風徐徐,春和景明,三十二只嗩吶、十六面鑼鼓吹吹打打,引得田里做活的、道上趕路的,還有村道上曬太陽的老頭兒老太太們,像看西洋景一樣看著這支規模空前的娶親隊伍。這排場,只有當年康熙爺下江南才有啊!一位拄著拐杖的老者說。這年剛滿十八歲的云彩霞在眾人的艷羨目光中成了袁云氏。

  袁云氏是嬌艷漂亮的。雖然她的個頭并不高挑,可天生有艷入骨髓的風韻柔情。一張小巧的鵝蛋臉,白皙、細膩的.肌膚像繃緊的綢緞似的,有種半透明的絲織感。平日里,她的略微潮濕的細眉杏眼總是半瞇著,長長的眼睫毛便遮住了眼珠的顧盼有神,充滿謎一般的神秘。

  充滿羞澀向往的袁云氏,在洞房花燭夜并沒有完成從姑娘到女人的根本轉變。她的新郎袁子奇在被迫完成婚禮所有程序后,在眾親友還未完全散去時,就悄沒聲息地離家出走,連夜回到省城。袁云氏在頂著蓋頭坐到天亮后,對自己的命運有了清晰的感知,才一夜工夫,艷若春花的臉頰上便籠罩上一層若隱若現的陰影,眉目間有一絲幽怨流動。

  袁云氏的娘家在當地方圓百里也是有名的大戶人家,祖德淳厚,家風嚴謹,業資殷實。在明洪武年間,家里曾有人在翰林院做官。到清晚期時,家道中落,父親云老爺在家坐堂行醫,懸壺濟世。云老爺膝下無兒,只有彩霞一女,夫婦倆視若掌上明珠。云家族規是不允許女兒讀書識字的,女孩從小要接受的是“三從四德”、“三綱五常”、恪守婦道的教育,平時只能由母親教她們學會做各種女紅。可開明的云老爺閑暇之余,也會教女兒讀書寫字,吟詩作詞。袁云氏還常常會陪在云老爺身旁,看他給人診病,時間長了,竟了解許多醫理知識。讀書識字的云家女兒自然和別人家的不同,能娶云家的女兒做媳婦,也是袁家一件值得驕傲的事。

  早晨,一夜未曾合眼的袁云氏收拾起滿心的惶惑、寂寞、無奈、憂傷等等她無法理清的情緒,梳洗裝扮后,去問候爹早安。這是新媳婦過門后每天早晨的必修課。

  袁家大院是中國古典式的園林建筑,由三進院落組成,前客廳,中樓房,后花園。客廳是五間廳,一律古典紅木椅案,中堂懸掛著范寬的山水畫,兩邊是吳昌碩的書法聯:“道德持家蔭子孫,清廉行事濟蒼生”。袁兆祥是住在中樓的二樓,一樓是他的書房。自從他辭掉省教育廳副檢查司長的職務后,就一直過著隱居生活。兒子袁子奇和云彩霞的新房設在后院。后院也是兩層樓房建筑,一溜兒八間,底下是他們的新房,上邊是歷代家藏古董,名家字畫。袁云氏走到中院,進了袁老爺的書房時,袁兆祥坐在書桌前正在看書。他是個生活嚴謹的人,不茍言笑,有些地方也顯出幾分愚拙,唯其書生氣,使他脫俗得明澄、透亮。于是,便有人說他缺乏城府。也可能正因如此,他雖待下人很寬厚,但袁家上上下下仍然對他充滿敬畏。此時,頭發花白的李媽遞上茶碗,他揭開蓋兒,輕輕啜口茶水。李媽說,老爺,少奶奶來了。抬頭一看,兒媳袁云氏已站在面前,叫聲爹,接過他手中的茶碗放在寬大書桌上。一夜未眠,袁云氏的眼圈有些發青,眼睛半瞇著,長長的睫毛將眼珠遮蓋住。袁兆祥看不見她的眼睛,但他清楚兒子連夜離家帶給這個兒媳婦的是什么樣的傷痛。

歷史經典故事6

  話說大唐初年,山西境內有一座云龍山,云龍山山勢高聳,云霧繚繞。山上有一座云龍寺,寺廟不大,但終年香火旺盛,四方信眾廣博。云龍寺有一件鎮寺之寶,名喚云龍珠。據傳云龍珠是一個西域僧人帶來的寶貝,西域僧人名叫迦圖,游歷到云龍山,降服了此山一條黑龍,并用神通將龍鎖于云龍珠內。

  云龍珠作為鎮寺之寶傳下來歷經了300多年,方圓百里的老百姓都知道云龍珠的神奇:置于黑暗中云龍珠會映現褶褶輝光;而且能夠預報風雨,每當大雨來臨前,珠內顯現云翻霧涌,風雨漸止的時候珠內則呈現一片清明,預示非常清楚靈驗。

  當地的縣令張揚是一個阿諛奉承的人,想通過巴結當朝太子李建成,獲取高官厚祿。有一天張揚聽說太子快要過生日了,便親自帶著幾個官差來到云龍寺,索要云龍珠作為太子的生日賀禮。方丈法善當即拒絕了張揚的要求,并說:"云龍珠是前輩高僧傳下來的,曾留下遺訓:云龍珠永傳,護寺惠民安。鎮寺之寶不可讓你帶走。

  張揚一揮手,官差捧上一盤金元寶,擺放在方丈面前,張揚捏著八字胡須笑道:"本官不會虧待貴寺,今帶來500兩黃金,以示誠意。" 張揚說完,看見法善依然無動于衷,眼睛一轉,繼續說道:“本官知道方丈顧慮,是怕云龍珠走后寺院香火稀少,方丈不必擔心,本官保證今后持續供奉,不絕香火!

  法善聽后站立起來,雙手合十道:“大人此言差矣,小寺香火事小,百姓安危事大。云龍珠乃祖上承傳,自有奇異,一旦離開本寺,禍福難測!”

  張揚臉皮一拉,向身旁的手下使了個眼色,兩個官差立即會意地锃出鋼刀,兇神惡煞地威逼過來。張揚站立起來,操手背對著方丈冷冷地說:“本官此次立意堅決,一定要帶走云龍珠,方丈還請諒解!”張揚說完一揮手,兩個官差便不由分說地推搡著方丈前去取云龍珠。

  法善和尚無奈,只得前去后堂,在官差的威逼下從佛像底座下取出一個密匣,正要小心翼翼地拭擦盒上的灰塵,一個官差惡狠狠地一把搶過密匣,同時一腳將法善踹倒在地,罵道:“老和尚不識抬舉,惹惱了我家老爺以后由你好看的!”,說完摟著密匣摔門而出。云龍珠到手,張揚欣喜異常,仔細察看確信是云龍珠無誤后,立即吩咐換上錦盒,備快馬進京朝見太子。

  法善和尚心神慌亂地返回禪房,待定下心神后忙修書一封,喚來徒弟悟正吩咐道:“你立即準備好行囊去一趟京城,面見秦王李世民,呈上我的書信”。原來秦王李世民當年隨父鎮守太原,曾到云龍寺上香,與當時的主持法善和尚有過一面之緣。悟正是法善的大弟子。平素辦事穩健細致,深受法善倚重。他剛從寺外辦事回來,見師父面色發白十分著急的'樣子,簡單問了問緣由,便立刻帶上書信,跨上快馬急上長安。

  卻說張揚一行來到京城,向太子李建成獻上云龍珠,太子如獲至寶,立即擢升他為州刺史。張揚樂得合不攏嘴,指著云龍珠對太子諂笑道:“太子早晚要登大寶,乃是真龍天子,只有太子才配駕馭擁有云龍珠”,李建成聞言喜不自勝,吩咐重賞張揚。

  悟正和尚策馬趕到了京城已經時至傍晚,被守城軍門攔在城外。悟正拿出師父書信,乞求軍門能放行晉見秦王。殊不知城門官是齊王李元吉心腹,他見悟正鞍馬勞頓,神色匆匆,便假意答應幫悟正傳遞書信給秦王,暗地里卻把派人將悟正與書信送至齊王府。李元吉聽說是給秦王的急信,連忙拆信來看,看完之后嘿嘿冷笑,腦袋里面馬上盤算好了一條計策。原來法善和尚在信中提到:云龍珠乃是伽圖和尚囚禁黑龍之法寶,一旦離開云龍山,黑龍受制的法力會頓減,待其十日內恢復精氣,必然會引起大禍。

  且說齊王李元吉與太子各懷鬼胎,都把秦王視為心腹大患,預先除之而后快。無奈秦王宅心仁厚,深孚眾望,齊王與太子多次暗計陷害秦王都未能成功。秦王手下的謀臣武將紛紛勸說秦王反擊。秦王為了兄弟情義,多次忍讓。秦王的忍讓與寬宏大量絲毫不能阻礙齊王與太子謀害秦王的步伐。最近的一次交鋒看來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原來齊王為了奪取秦王的兵權,借著北方突厥入侵的時機,向高祖請奏率兵出征,妄圖帶走秦王府所有的精兵良將。太子與齊王平素所忌憚的無非是秦王手下的雄兵強將,一旦抽走,對付秦王也就易如反掌。

  在這個節骨眼上正好出現了神奇的云龍珠,此時齊王李元吉想到的是,在自己的奸計基礎上再加上一個籌碼:云龍珠會在十日后造成危害,所以怎么樣都要把云龍珠留在秦王府,秦王府的兵將再厲害,也難脫云龍珠造成的禍害,到時肯定實力大減,看怎么跟自己斗!想到這,李元吉暗自興奮,連忙吩咐手下仿照法善和尚的筆跡書寫一封書信,信中稱:當地縣令為了升官,強搶云龍寺鎮寺之寶云龍珠獻給太子,希望秦王念及舊交情,向太子要回云龍珠,云龍珠拿回后置于秦王府供奉十日,十日后方丈親自登門致謝并迎回云龍珠。

歷史經典故事7

  第二個被秦國滅掉的是趙國。秦國用的方式主要是收買佞臣,進讒言,離間趙國君臣。

  秦國用反間計使趙王用趙括替換了名將廉頗為大將軍,45萬軍隊被一網打盡,此后就一蹶不振。

  事后趙王曾經試圖重新起用廉頗。廉頗當時已經年紀頗大,趙王派人去看看廉頗怎樣,還能用不。

  廉頗的'仇人郭開,才不在乎國家是否滅亡呢,只想著阻撓廉頗又一次被重用,就給了使者很多金子,讓他說對廉頗不利的話。

  廉頗見了使者,一頓飯吃了一斗米,十斤肉,還披掛上盔甲,自己上馬,以表示自己還可以繼續帶兵。

  使者回報趙王,說:“廉頗將軍雖然老,飯量還可以,就是跟我說了一會兒話,就拉了三次大便。”

  于是趙王就認為廉頗太老了,身體不行了,不再用他。

  實際上當時趙國還有一個四大名將“起翦頗牧”里的李牧。這個人非常有本事,在戍守趙國邊境的時候打得匈奴十多年不敢來進犯。但是再有本事的人也抵不住一個聽信讒言,又不自己考察的愚蠢老大。

  秦國在李牧手里吃了敗仗以后,知道打硬仗是打不過的,就用重金賄賂趙王寵愛的佞臣郭開。還是郭開!讓他在趙王面前詆毀趙牧,說他要謀反。

  趙王就這么傻乎乎的相信了,派了另外的不咋地的人去代替趙牧。趙牧不接受,結果就抓起來殺了。

  這樣自斷左臂右膀之后第二年,趙國就被秦國的名將王翦,攻下了首都邯鄲,抓住了趙王。趙國從此滅亡。

  趙王被抓以后,趙公子嘉逃出來了,在“代”那個地方,組織了一支武裝力量,和燕國一起對抗秦國,但是沒有成功,最后仍然被屠滅了。

歷史經典故事8

  楊宗明是個舉人,這年他進京趕考路過四清山下,眼看著太陽馬上就要下山,忽然從路邊密林中傳出一陣女人呼救的聲音。

  楊宗明是個熱血青年,他隨手撿起木棍,沖進樹林中,看見一個漆黑魁梧大漢正從馬車中往外拉扯一個美貌姑娘,馬車旁邊地上已經有兩具死尸,身首異處,都是家仆打扮。

  楊宗明大吼一聲,撲了上去,手中的木棍狠狠地砸在那個黑大漢的胳膊上。那黑大漢罵道:“敢壞爺的好事,小子,拿命來!”右手的鋼刀改劈為刺,刀尖正扎在楊宗明的胸口上。楊宗明慘叫一聲,斜著倒在了車轅上。拉車的馬匹受驚,一聲長嘶,猛地向官道上竄了出去。

  當楊宗明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正躺在一間豪華的客房里。他救的那個姑娘叫柳美眉,父親柳員外是柳莊的大財主。柳員外皺著眉頭到客房中來過兩次,好像很不歡迎他的樣子。

  轉眼一個月過去了,楊宗明在柳美眉的攙扶下終于能下地了,可現在的情形根本就不可能上京趕考。楊宗明只得住在柳莊,一邊養身體,一邊幫柳莊主管賬,柳美眉便纏著楊宗明教她讀書識字。兩個人耳鬢廝磨,難免日久生情。

  這天,楊宗明睡到半夜,忽然聽到后院傳來一陣奇怪的聲音,他納悶地走到后院,就見后院的空地上立著六根高高的木樁,月光下看得很清楚,柳員外立在木樁的頂端,身形如行云流水,左旋右轉,說不出的瀟灑漂亮。

  柳員外收拳落地,上前一把抓住楊宗明的衣領,惡狠狠地說:“早就看你不像個好人,果真是來偷藝的!”

  柳莊的人都起來了,柳美眉聽見小丫鬟票報,急忙來到后院,楊宗明已經被綁在練功用的殺龍樁上,兩名家丁舉著匕首就要去挖楊宗明的眼睛。

  楊宗明滿臉冤枉大喊救命。柳美眉驚叫一聲,擋在楊宗明的面前,咬咬牙說:“你絕對不能挖宗林的眼睛,因為……因為我肚子里懷了宗林的孩子,你殺了他,我也不活了!”

  柳員外氣得身體亂晃,“哇”地吐出一口鮮血。他手指女兒的鼻子罵道:“你滾,你們滾得遠遠的,我一輩子都不要見到你!”

  楊宗明和柳美眉從柳莊被趕了出來。兩個人來到了順德府內丘縣境內,草草地安了一個家。望著簡陋的擺設,楊宗明急得直握手,說:“美眉,委屈你了!”

  柳美眉從懷里取出一個黃綾布包,原來這個布包包著柳員外稱雄天下的殺龍拳譜。

  柳美眉望著楊宗明說:“這殺龍拳是大兇之拳,拳經上說,前十代的掌門人都會死在殺龍拳之下,到我這一代正好是第十代,我們還是離它遠點好!”講完,她把殺龍拳譜放到了房梁上。

  楊宗明家中祖傳有做米粉的手藝,他們夫妻二人便開始靠做米粉艱難度日。一年后,他們的兒子楊天順出生了。

  五年后,楊宗明經過辛苦經營,竟成了當地的富戶。這天,他睡到半夜,忽然就聽“轟隆”一聲巨響,房門竟被幾個蒙面的強盜踢開了,搶了銀子后,領頭的強盜望著縮在墻角的柳美眉母子說:“這小娘子細皮嫩肉的,可以賣幾兩銀子啊!”說完,伸出毛乎乎的大手,就去抓柳美眉母子。

  楊宗明百般討饒就是不管用,氣得他一聲怪叫,飛起一腳,把那為首的強盜的鋼刀踢飛,左右雙掌齊出,直奔強盜的面門擊去!楊宗明出招快若飄風,竟是一個深藏不露的武功高手!

  柳美眉吃驚地看著丈夫,不知道丈夫什么時候偷學了殺龍拳譜。

  楊宗明和那個蒙面的強盜用的都是殺龍拳的絕技,斗了個旗鼓相當。楊宗明忽然冷笑一聲,兩條胳膊就像風車一樣轉了起來,那個蒙面的.匪首還真的沒見過這樣的功夫,他一邊后退一邊驚叫:“這……這是什么武功?”

  原來楊宗明在做米粉的時候,看著那一堆堆沒有頭緒的米粉,悟到了這招絕技,名字就叫“亂纏絲”!

  強盜頭子兩條胳膊被楊宗明給絞斷了,他一聲慘叫,楊宗明又是一拳往強盜頭子太陽穴打去。

  柳美眉一聲尖叫:“不要!”但來不及了,楊宗明拳頭已經打下去了!

  那幫小匪們齊聲叫著老爺,全都沖了上來,原來被楊宗明打倒在地的竟是柳美眉的父親柳員外。柳員外被淚流滿面的女兒摘下蒙面巾,他臉若金紙,一口一口地往外咳血,眼看著就要不行了。

  柳員外總懷疑楊宗明動機不純,今晚一試,楊宗明果真是來偷學殺龍拳絕技的。柳美眉伏在父親的身上嗚嗚痛哭,柳員外摸著自己女兒的頭發、虛弱地說:“好閨女,聽說我有外孫了,叫我看看他,他可是我們殺龍拳的下一代傳人啊!”

歷史經典故事9

  西漢竇太后,傳說名為竇漪房,是西漢時期漢文帝劉恒的皇后,漢景帝的母親。其出身貧寒,后被選入宮中,呂后將一些宮女分給諸侯王的時,竇氏被分給了漢文帝。與漢文帝育有一女二男,長子劉啟即后來的漢景帝,最寵愛的是小兒子劉武。

  在電視劇《美人心計》中,竇太后由林心如飾演,并給其起名竇漪房。這是民間傳其名為竇漪之因,但《史記》和《漢書》中并沒有記載她的名字。唐代司馬貞所撰《史記索隱》稱:皇甫謐云名猗房。(古代女子閨名一般不流傳下來)

  生平介紹:

  出身貧寒

  竇猗房是清河郡觀津(今河北武邑縣)人,竇氏出身貧寒,她的父親為了逃避秦亂,隱居于觀津釣魚,卻不幸墜河而死,遺下三個孤兒,漢初,朝廷到清河召募宮女,竇氏年幼應召入宮。

  漢宮侍女

  漢惠帝時以家人子的身份應招入漢宮,侍奉呂后左右,成了第一女主呂皇后身邊的宮女。

  稱后代宮

  呂雉作為皇太后操縱國政。當時,呂皇后挑選一些宮女出宮賞賜給諸侯王,每個王五名,竇氏也在選中之列。竇氏因家在清河,離趙國近,希望能到趙國去。

  她向主持派遣宮女的宦官請求,一定要把她的名字放到去趙國的花名冊里。這個宦官在分派宮女時卻把這件事忘了,把她的名字誤放到去代國的花名冊里了。她于是去了代國。雖然這不是她的心愿,但抵代國后,深得代王劉恒的喜歡,寵愛并封為美人。

  初入代宮代王劉恒已有王后,等代王王后病死后,代王獨幸的竇美人被封為王后,在代國期間先與代王劉恒生長女劉嫖,后來又生了兩個兒子:長子劉啟、次子劉武。

  母儀天下

  公元前180年呂皇后病逝,代王劉恒被擁為皇帝即位,竇美人以代國王后身份再入漢宮,文帝元年即公元前179年竇美人被冊封為皇后。

  太后干政

  文帝駕崩后,竇猗房開始了其左右朝政的生涯直到病逝。

  把持朝政

  竇皇后生病,失明。公元前157年,漢文帝駕崩,景帝劉啟即位,皇后竇氏成了皇太后,史稱:竇皇太后。竇太后過于溺愛幼子劉武,賞賜不可勝數,恨不得讓他登上皇位。最初,景帝對這位深得母親喜愛,且在平叛“七國之亂”中立下大功的`皇弟,感情頗深,不僅同輦進出,且在一次家宴中夸下海口要將江山付托。 初元三年(前154),當時還未立太子,在一次家宴上,景帝曾從容對劉武說:“我千秋萬歲后,把皇位傳給你。”劉武口上辭謝,內心卻很歡喜,竇皇太后更是喜不勝收,后被竇嬰急阻,才作罷。過后,皇太后又提出欲立梁王為嗣,再次征求各大臣意見。袁盎等眾大臣皆一致反對。如此梁王繼位之事也就作罷。但同時也為日后諸反對大臣血濺京師,兄弟不容埋下了禍患。

  治國思想

  繼承了高祖劉邦的意愿,奉行莊子的無為而治,并由此推動了“文景之治”。

  林心如版竇漪房:

  20xx年電視劇《美人心計》,改編自 瞬間傾城《未央·沉浮》。西漢初年,幼年時期的竇漪房(原名杜云汐)因母

  親卷入后宮斗爭被追殺,母親跳 崖自殺,只好投奔舅舅舅母。長大后誤打誤撞被選入宮為奴成為佳人子。 她設計將周采女生的兒子換給呂后的外孫女—皇后張嫣,呂后欣賞她的聰明能干,以賜婚為名派往代國監視劉恒母子。為天下蒼生不再受苦,也為呂后能更信任她,漪房提議劉恒以修陵寢為名秘密練兵,令所有人都覺得她是禍水。只有劉恒始終相信她并封后,夫妻倆走過一個又一個難關,終于成就千秋大業。 母儀天下的她發現,擁有權力的同時感情卻在漸漸流逝,她努力挽回丈夫的心,阻止兒子們互相殘殺,運用女性獨特的手法化解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并且為西漢創立了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她的名字也載入史冊,為后人所稱頌。

歷史經典故事10

  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的故事

  公元1307年,元成宗鐵穆兒病死,海山即位,是為元武宗。海山為了感謝為在爭奪皇位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便將他立為“皇太子”,從而確定了愛育黎拔力八達合法的皇位繼承人資格。

  愛育黎拔力八達年少時,祖母闊闊真便為他選定漢族儒學名士李孟做老師。在李孟的耐心指點下,愛育黎拔力八達深受儒學的熏陶。10年后,愛育黎拔力八達學有所成,鋒芒初露,這時鐵穆兒身患重病,不理朝政,皇后卜魯罕獨攬大權。她擔心愛育黎拔力八達爭奪皇位,于是下令愛育黎拔力八達跟隨生母答己離開大都,到懷州(今河南沁陽)去居住。3年后,元成宗病死,愛育黎拔力八達得知消息后,立即趕赴大都,殺掉左丞相阿忽臺和安西王阿難答等人,為元武宗海山的即位掃清了障礙,并擁立其為帝,因此,海山才如此感謝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才將他立為皇太子。

  愛育黎拔力八達成為太子后,在提倡儒學,招攬人才等方面做出努力。他派人四處求尋儒家經典,讓人節譯《大學衍義》一書,賜予左右蒙古大臣。之后,征得哥哥贊同,建成了白成宗起開始興建而一直沒有建成的國子監學,培養和選拔人才。

  公元1311年,元武宗海山病死,對哥哥武宗生前的做法早就不滿的愛育黎拔力八達決定先以皇太子身份執政,整頓吏治,振興先祖舊業。他宣布廢除武宗設立的尚書省,恢復原來的中書省,并以禍國殃民等罪名,將丞相脫虎脫、三寶奴、平章樂實、右丞保八等人處死。接著,任命原云南行省左丞相鐵木迭兒為中書右丞相,太子詹事完澤、集賢大學士李孟為平章政事,又將元世祖忽必烈時期熟諳政務的老臣召至京城任職,初步組成中書省班子。與此同時,他下令恢復各地的行中書省,懲治地方贓官污吏,嚴禁諸王、貴戚的擾民行為。采取了這些措施以后,他才即位稱帝。

  仁宗即位后,仁宗認為尊孔崇儒,以儒家的倫理綱常作為統治思想是治國安邦的大計,因此在李孟等漢人儒臣的輔佐下,確立了尊孔崇儒,推行“漢法”的政治方針,并一再勉勵蒙古大臣了解和掌握儒學要旨和漢人政治。

  愛育黎拔力八達深知,國家昌盛的重要保證是人才的選拔與培養。因此他委托李孟掌管國子監,規定國子生名額為300人,另外增加20名陪堂生。并極力提倡大臣薦賢舉能,廣招人才,即便是出身平民百姓,只要德才兼備,也可以任命他們擔任各級官職。

  世祖、成宗和武宗都有過實行科舉制度的打算,但都沒有付諸實施,直到元仁宗時,科舉制度才得以實施。公元1313年,仁宗下令正式實行科舉,規定科舉考試每3年舉行一次,分為鄉試、會士、殿試三道;蒙古、色目人與漢人、南人分別考試出榜。在考試科目方面,蒙古、色目人試二場,漢人、南人試三場,命題則以“四書五經”為主。仁宗在位期間,共舉行過兩次科舉考試,第一次是在公元1315年,取進士56人,第二次是在公元1318年,取進士50人。

  在推行“漢法”政治的同時,仁宗也沒有放棄經濟改革,但他所推行的改革,最終換來的.是失敗的結局。在他即位后不久,就下令廢除“至大銀鈔”和“至大通寶”,恢復使用中統鈔和至元鈔,力圖緩和政府的財政危機。但他的改革猶如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他所進行的貨幣改革還是以失敗而告終。愛育黎拔力八達又決定采用漢人傳統的理財方法經理田賦。公元1314年,他分別派官員到江浙、江西、河南三省核查田地畝數,理算租稅錢糧,以增加政府財源。這就是所謂的“延佑經理”。但此項改革遭到貴族及官吏的抵制,賦稅改革也告失敗。

  公元1320年,身心疲憊的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去世,時年36歲。

歷史經典故事11

  莽謙恭未篡時

  事例內容

  西漢時期,朝廷重用外戚。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王家子弟幾乎人人官居高位,個個驕奢淫逸。唯獨王皇后的侄子王莽,生活儉樸,待人謙和禮讓,朝野上下廣為稱贊。后來,王莽“翅膀”逐漸豐滿,終于在一片稱頌聲中露出其廬山真面目,他毒殺了十四歲的平帝,挑選了兩歲的劉嬰做兒皇帝,自己當起攝政王。這還嫌不夠,最后干脆篡位,做了十五年的皇帝。

  周公的'故事卻正好相反。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武王病逝后,他輔佐十三歲的侄子成王掌管國家大事,實際上是代理天子的職權。雖然他盡職盡責為成王著想,但是滿天下都是流言蜚語,說他欲取而代之。不過周公旦對流言泰然處之,把國家管理得井井有條,等到成王長大成人后就把權力都了交回去。

  為此,白居易曾寫下這樣的詩句:“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歷史經典故事12

  胡亥于是同意了趙高的主意,趙高對胡亥說:“如果不與丞相謀劃,恐怕我等的事情不會成功。臣愿意為公子去說服丞相!”很快,趙高私下里找到了李斯,悄悄地告訴他說:“天子臨終的時候,給公子扶蘇寫了一封信,叫他到咸陽來參加葬禮,冊立他為皇位繼承人。信尚未發出的時候,天子就去世了。所以,這件事情沒有別人知道。發給扶蘇的信件和天子的璽印都在胡亥那里,因此,確定太子的事情,取決于丞相與我罷了,您看,這該怎么辦?”

  李斯聽后,心頭一驚,立即嚴厲地責備趙高說:“你怎么能夠說出這種大逆不道的話!這個事情不是我等做臣子的所應該談論的!”趙高早就有所準備,他十分得平靜,反問李斯說:“丞相自我估量一下,與蒙恬相比,誰的才能更高?誰的功勞更大?誰的謀略更出色?誰更受天下人的擁護?誰更得到扶蘇的信任?”李斯思考了片刻,回答說:“這些我都不如蒙恬,但你對我的責備,未免也過于深刻了吧!”

  趙高笑了笑,接著說:“臣只是個微賤的宦官,因為對法律、文書有所了解而僥幸協助始皇處理一些政務。理事二十余年,臣還沒有見到被始皇罷免的功臣之中,有誰可以把爵位傳到下一代的,他們最終都被誅殺。始皇的二十余個兒子,丞相都非常了解。長子扶蘇剛強、勇敢,對人信任又善于鼓舞士兵(很明顯是趙高在歪曲扶蘇柔軟的事實),他對丞相焚書坑儒的做法確是非常反感的。如果他繼位的話,一定會任用蒙恬為丞相。所以,丞相最終不用妄想帶著榮華富貴告老還鄉,這是很明顯的事實。我受皇命教育胡亥,讓他學習法令,已經有好幾年了,未嘗見過他的過失。胡亥為人仁慈、忠厚,輕視錢財而重視士人,內心很明辨,但是不善于言辭,禮賢下士,秦朝的.公子們都比不上他。因此,臣認為胡亥更適合做皇位的繼承人,希望丞相仔細地考慮,然后決定這件事情。”

  李斯回答說:“我遵照天子的遺詔,聽從上天安排的命運,沒有什么可以考慮決定的!”趙高進一步說:“安危可以相互轉化。如今,安和危尚未確定,你我怎么能夠保住尊貴?”李斯嚴肅地說:“我本是一介平民,始皇之所以如此器重我,使我的家人也受到恩寵,是因為要把國家安危存亡的重任交給我。我難道可以辜負始皇的信任嗎!忠臣不逃避死亡,無論何時都要恪守職分。你還是不要再說了,再說的話只會將我陷于不義!”趙高說:“臣聽說聰明人的處世方法,是能夠順應變化、依從時勢,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杰。看到事物的苗頭就知道它原本的方向,看到事物的發展方向就知道它最終的歸宿。事物是沒有永恒的法則的!如今,天下的權力和命運都掌握在胡亥的手中,臣能夠揣摩出他的意向。秋霜一降,花草就凋落;春暖冰化水流動,萬物就生長,這是必然的結果。丞相為什么遲遲不能理解這個道理呢?”

  李斯說:“從前,晉國的驪姬之亂,齊桓公即位的血腥斗爭,商紂王殺死叔父比干,這三件事情都是違背天理的,而最終導致了國破家亡,連祖先都沒有人祭祀。我李斯還是人哪!怎么可以參與篡位的陰謀?”趙高意識到李斯的心里實際已經有了不小的動搖,便繼續說道:“胡亥和丞相同心協力,就可以長久地享受榮華富貴;丞相與我內外響應,事情就不會有差錯。丞相要是能聽從臣的計策,就可以世代的封侯、顯貴。丞相如果放棄了這個好機會,日后,您的子孫必定會遭殃,這是臣所不愿意看到的。聰明人是可以因禍得福的,丞相是個聰明人,打算如何處置呢?”于是,李斯仰天長嘆,流著眼淚說道:“唉!我偏偏遭遇這樣的亂世,既然不能以死效忠,又要向哪里來寄托我的命運呢?”他終于在趙高的軟硬兼施下,在自我利益的驅使下,決定參與這個陰謀。于是,趙高把這個消息報告給了胡亥。

歷史經典故事13

  一

  民國三年冬季的一個很平常的日子,博雅齋門前來了一個陌生的客人。此人50多歲,乘一駕騾車,身穿毛錦團蟒紋長袍,寶藍色馬褂,頭戴鑲紅寶石青緞小帽,腦后是一條油亮的長辮,富態而安詳。博雅齋主人隋抱樸慌忙迎出店來,見此王爺打扮之人,一下子愣住了。

  隋抱樸私塾先生出身,在此地立足小有20年了,打交道的一般都是王孫貴族,但對這位爺卻很臉生。博雅齋是兩間門面的店鋪,以經營名人字畫為主,也兼做玉石印章、老墨古硯,捎帶碑帖。隋抱樸由于深藏巧奪天工的修補絕技,故而以修畫補畫著稱,所以他所接觸的玩古藏古之人,非官即富。但見來人被兩名御者扶下狐脊皮圍、烏銀鑲飾的玄車,與此同時那匹黑騾子也跟著打了一個響鼻。他對兩名牽韁的小廝道:“你們都在這兒候著。”隨之從車上拿出一個細長的包裹夾在懷里,器宇軒昂地走進店來。

  來者一進店,當仁不讓地坐在靠近風爐的紫檀太師椅上,將包裹放在紅木平頭案上,哈了哈肥厚白皙的手,開始慢慢去展那包裹。隋抱樸從來人的穿著舉止上猜測,今兒個一準遇到了一個大主顧。他侍立一旁,看著包裹慢慢打開,露出了里面的一個畫軸,隨著畫軸漸漸展開,隋抱樸的兩眼頓時閃現出光亮來。這是一幅明代大畫家沈石田的'《秋林話舊圖》,紙色古舊,呈灰褐色,由6尺整宣畫成。整幅畫氣勢磅礴,畫中大山雄偉,奇谷陡峭,遠山朦朧,近山百木云集,柳葉枯槁,楓葉漸紅,秋風蕭瑟,涼意橫空。林木間草堂之中,有二高士盤坐對話,意境深沉,回味無窮。左上角題詩一首,款題“沈周”二字。此畫更為彌足珍貴的是,上面密密麻麻落滿了款識和印鑒,還有好幾個帝王的玉璽金印,可見此畫流傳至今,已經是數易其手,為歷代有名收藏家所珍愛。也可看出,這位王爺親自帶畫到博雅齋,對此畫也是愛之有加。

  隋抱樸直看得氣收神凝,如入畫中。沈石田的畫自從他出道以來耳聞不少,但目睹寥寥,流傳下來的真跡屈指可數。來者一直用眼的余光掃視著隋抱樸臉上的表情。最后,他看到隋抱樸的兩眼定格在了畫中那兩個人物上。其中一人是一位仕者,身著高貴的官服,大腹便便,眉目清晰,類似于眼前這位身份顯赫的王爺;而另外的一個人卻給人留下了一個遺憾,從服飾上看,那人應該是布衣打扮,類似一隱士,只可惜他的“頭”已經不見了,那里出現了一個空洞,這一破損成了這幅畫的致命傷。從畫中的情景推想,這位高官好像是借“話舊”在勸說隱士出山,抑或是來探討安邦定國和仕途上的一些道理。隋抱樸將遺憾的目光收回,然后移到王爺的臉上。

  王爺依舊不動聲色,微啟雙唇道:“我給你10天的時間將這一‘人頭’補好,10天以后我就來取畫。”

  “這……”隋抱樸有點猶豫。他所接的活兒一般都是依舊翻新,即使是修補,也是一些邊角上的微疵,山水樹木能根據走勢長勢的樣子來修補,即便是服飾也是一樣的道理,唯獨這整個人的頭部修補,他還是第一次碰到。假如他按照自己的想象來完成一個人的五官容貌,不一定達到顧客的滿意,往往是受累不討好,這就要和主人商議,依據主人對畫中人在破損前的樣子回憶個大概輪廓來定位。

  而這位神秘的王爺似乎無心和他探討和交流,喚進來一個叫張二的御從,留下10兩白銀作為訂金,之后上了騾車絕塵而去。

  二

  上半夜,隋抱樸噩夢連連,出了一身又一身的虛汗,好像是在干著一件十分繁重的活兒一樣。夜半醒來,他覺得頭昏腦漲,四肢僵硬。他喝了一口昨晚剩下的涼茶,喚醒了徒弟三兒,師徒倆穿好衣服,冒著寒冷的夜風走出了博雅齋。

  距離博雅齋不到2里遠的地方,有一“鬼市”,那是隋抱樸淘寶的地方。鬼市是北京特有的古玩、舊物市場。最先創立鬼市的據說是那些破落子弟,他們靠天恩祖德耀富逞威。而今大清滅亡,靠山已倒,前朝貴戚、王府第宅,一朝淪為平民,謀生乏術,只有變賣家產,首當其沖的自然是古董字畫。他們賣東西怕人看見,就趁著天亮之前夾著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到鬼市上去賣。在這亂世之年,博雅齋主隋抱樸很是發了一筆,他的生意開始風生水起、如日中天。但在鬼市中,作為小本起家的他,還是對那些有價值的殘畫十分感興趣,只要經他的手略一加工翻新,價格就會翻上幾倍甚至是幾十倍不等。因此,自從鬼市出現以后,趕鬼市的人中不乏行家里手、俗世高人,一些多少年不見天日的寶貝會在這里悄悄消失,流進這些人手中。但傳言鬼市經常出沒一些前世的鬼魂,在幽暗的燈影中游走,監視那些敗家子們,不讓他們暴殄天物。

歷史經典故事14

  戰爭突然而止,抓到希特勒后立刻將他押解到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軍事法庭判他死刑,但怎樣處死他,意見有很大分歧。槍斃他吧,讓他上絞刑架吧,都未免死得太快,那太便宜他了。后來有人說出了大家的心聲:這個惡魔帶來的災難慘絕人寰,燒死他才可解恨。

  “但是,”一個法官提出不同的看法,“我們阿姆斯特丹最大的廣場只能容納一萬人,行刑時,我們荷蘭男女老少700萬之眾,誰不想到刑場去詛咒他一番呢?”

  之后另一位法官出了一個點子。希特勒應綁在木樁上燒死,但木柴應由火藥爆炸后點燃,火藥的引線應該從鹿特丹開始點燃,沿著主要大道途經代爾夫特、海牙、萊頓、哈勒姆,一直燒到阿姆斯特丹。這樣,數以百萬的群眾擁上連接著這些城市的寬闊大道后,都可以親眼目睹這根引線向北一路燒去,直到把燒死希特勒的柴堆點燃。

  這種懲罰方式是否最大快人心,人們進行了全民公決,4981076票贊成,1票反對。提出反對的人認為,希特勒應該被五馬分尸。

  最后,這個載入史冊的日子來臨了。死刑在6月的一天早晨4點開始。引線由一位母親點燃,她的'3個兒子由于一次莫須有的“蓄意破壞行動”而被納粹分子槍殺。同時,唱詩班唱起了一首莊嚴的感恩贊美詩,接著人群里爆發出一陣勝利的歡呼聲。

  火慢慢地從鹿特丹向代爾夫特燒去,一直燒到了阿姆斯特丹的大廣場。人們從四面八方蜂擁而來,還專門為老人、有殘疾的人以及被害人的親屬準備了座位。

  希特勒穿著一件黃色的襯衣,已經被用鏈子鎖在木樁上了。他故作一副泰然處之的樣子,直到有個男孩爬到圍著這位前元首的柴火堆上,在上面放了一個木牌,上面寫著:鄙人乃蓋世魔頭。希特勒一股悶火噴發出來,他兇相畢露,破口大罵。

  觀眾都傻了眼:這個階下囚竟敢大放厥詞,活像在給他的黨羽訓話,真是一大奇觀,荒謬至極。接著觀眾吼聲震天,嘲笑聲四起,把他嚇住了。

  最扣人心弦的時間到了。大約下午3點,火花到達阿姆斯特丹的郊區。霎時間鼓聲震天,接著,人們唱起了國歌。希特勒此時面如死灰,拽著身上的鎖鏈,做最后的垂死掙扎。

  國歌唱畢,火花離火藥只有幾米了,5分鐘之后希特勒將會在恐懼中死去。人們仇恨心切,情緒一下子爆發出來,吼聲響徹云霄。一分鐘,兩分鐘……就在此時,怪事出現了。

  一個干癟的小老頭,拐彎抹角地混過執行警戒的士兵隊列,來到希特勒面前。沒有人不認識他。他有兩個兒子,被傘兵部隊用機槍掃射而死,妻子與3個女兒在鹿特丹大屠殺中殉難。從那時起,這個可憐的人一直精神錯亂,他到處游蕩,全靠人們的善心供養著,見到他,無人不心存憐憫。

  但他眼下的舉動觸犯了眾怒,大家氣得臉發白。他竟然故意跑去踩那根引線,把火踩熄了。

  “殺了他!殺了他!”群情激憤。只見老人面對殺氣騰騰的人群,從容不迫。他緩緩地朝天舉起雙臂,然后,怒吼一聲:

  “咱們再從頭點起!”

歷史經典故事15

  鳥語花香,山青水秀,春意盎然。廉明看著千姿百態、云霧繚繞的遠山,又看看眼前那悠悠碧清的淮河河水,心情感到好一些。但他高興不起來,他今天要去私訪調查大惡霸周虎的劣跡,等有了鐵證,他要搬掉這塊妨礙他實行明政的攔路頑石,以使淮河縣大治。

  廉明自幼喪母,是父親把他養大的。父親是個能干的莊稼人,打廉明記事起,他就看到父親一天到晚不歇著,農忙時,父親種地;逢冬閑父親就背著魚網到處打魚。父親的勤勞能干使父子二人衣食不缺,并且還供廉明讀書。廉明讀書很用功,除了用功讀書其他什么也不想,他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要報答慈父的養育之恩。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于高中皇榜當了安陽縣丞,經恩師禮部尚書鄭文大人的極力舉薦,他又由縣丞升遷到淮河縣當縣令。

  淮河縣是中原最富庶的一個縣,雖地處中原,卻可與江南媲美。這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堪稱魚米之鄉。可是,廉明上任來這里以后,看到的卻是民生惆敝,土地荒蕪,幾乎是哀鴻遍地的破敗景象。經他暗下訪察,原來是這里的豪強不法欺壓百姓所致。他們魚肉百姓、欺男霸女,為首的就是周虎。

  周家是世代富豪,到周虎這一代更是了得。他表姐是西宮娘娘,他兄周龍官拜吏部尚書,掌握著官員升遷貶職的大權,誰人不怕?周虎仗著皇親國戚和官宦之家的`勢力,在家鄉橫行霸道,欺壓鄉里,四鄉百姓恨之入骨。多年來,雖有一些膽大的百姓到縣衙去告他,但歷任縣令不但不管,還把這些告狀的拿辦問罪。百姓們見到官府偏向周虎,不行公道,紛紛怨聲載道,逃亡他鄉。廉明深知,要想治理好淮河縣,必須要除掉周虎這一大害。他也知道搬掉這塊攔路石十分不容易,可他不能辜負恩師舉薦之恩,立志做個清官,報效朝廷,報效國家。

  今天,廉明帶著堂弟廉良,扮成乞丐模樣下鄉私訪,主要是查找周虎犯罪鐵證,好除掉這個首惡。

  已經臨近中午,廉明和廉良已走到淮河渡口。他們覺得累了,餓了,便倚坐在渡口上的一塊大石旁。廉良解下飯包拿出一塊干糧遞給廉明,二人邊吃干糧邊等候渡船。

  “虎來了!快跑啊!”突然幾個村姑驚慌地向渡口奔來,看樣子是遇到什么兇險猛獸。廉良一下站起,大聲問那幾個村姑:“什么虎?”村姑見這后生乞丐問她們,停下步說:“什么虎?是惡霸周虎!”隨即向對岸呼喊起來:“啞老伯!快把船開過來救我們啊!周虎來了!”廉明見對岸渡船箭一般地向這邊撐來,村姑們不待渡船靠岸停穩,便慌忙跳上渡船,船上老艄公把篙使勁一點,船飛快地向對岸駛去。正在這時,不遠處有一群人大呼小叫地向渡口追來,不用說這就是惡霸周虎了。只見他們氣勢洶洶,肆無忌憚地踐踏而來,內中那個騎白馬的胖子還指指點點地斥罵著身邊的奴仆。他們跑到渡口,胖子命令道:“周三,叫船。”那個叫周三的瘦子即伸長脖子向對岸吼叫:“啞巴!快把船撐過來,二爺要過河哩!”

  廉明看到這一切,心中陡然生氣,心想周虎果然無法無天,光天化日之下追攆村姑,這不是強搶民女?媽的,今天讓我撞見,干脆隨他們過河,看他還做什么惡!他叫廉良收起飯包,耐心等著渡船。

  不知道是艄公沒聽見,還是裝的,好一會那船才調過頭向這邊撐來,看艄公似乎很賣力地撐,可船就是走不快,半天才到碼頭。船一停,周虎一班人便跳上去,廉明和廉良也要上船。

  “滾蛋!你這倆窮鬼也配和二爺同船?”周三罵著,伸手去推廉明。

  “大路朝天,各走半邊,憑什么不叫我們上船?”廉良扶廉明上了船和周三吵了起來。

  周虎見對岸幾個村姑消失在桑林內,很是惱火,他劈面給老艄公倆嘴巴,回頭看看這兩個乞丐,吼道:“打這倆窮鬼!”周三和眾奴仆聽周虎發話,便圍住廉明廉良打了起來。按廉良的武功,這一群人不在他的話下,可船上施展不開,還要遮護著廉明,身上早挨了幾拳,氣得他口鼻生煙,剛要還手,見一惡奴狠狠地向廉明劈胸一拳,廉良忙去護廉明,不想一腳踩空掉到河里。廉明見廉良落水,忙跳下水去拉廉良。惡奴們一邊哈哈大笑,一邊揮起棍子去打廉明。這時,只見老艄公把篙向岸上使勁一點,船頓時搖晃起來,隨即離岸而去。事后一想,不是老艄公這一撐,廉明恐難躲這一棍之擊了。廉明把這看在眼里,心里很感激這個老艄公。

  廉明拉起廉良,兩個人相扶上岸。廉良落在深水里衣服都濕透了,初春乍暖還寒,廉良凍得直打牙磕。廉明見廉良冷得渾身打顫,心疼地扶廉良在大石邊替他脫去小襖,解下自己的上衣給廉良披上,一時沒有在意,把拴在腰上的官印扯掉了。他們見不遠處有座荒廢尼庵,便抱著濕透的小襖相扶著向荒庵走去。

  老艄公把周虎一群渡到彼岸,這些人下了船便大呼小叫地追尋已跑得無影無蹤的村姑去了。老艄公就又把船撐到河這邊,拴好船走上岸準備到石旁歇歇。突然他見地上有個紅布小色,看形狀里邊包個長方形的物件,解開包一看原是一塊石頭,一面刻著字。他不知這是什么,但他知道這是渡河者丟的,便包好紅布小包收在懷里,倚石半躺曬著太陽等候渡者。

  廉明和廉良來到荒庵,在院中拾些干枝、樹葉,廉良取出火鐮,打火燃著柴禾,火燒起來了。二人取暖烘衣,身體漸漸暖和起來。當濕衣快烤干時,廉明下意識地往腰上一摸,發現官印丟了,大驚失色,跌腳道:“不好了,官印丟了,這怎么辦啊?”廉良聽說官印丟了,急忙穿上小襖,拉起廉明就走:“咱快找去!想想丟哪了?”廉明急切中想起在渡口旁給廉明脫衣,印可能掉在那里。他們就急忙向渡口奔去。他們跑到渡口天已正午,沒有往來渡船者,只有老艄公依石躺著曬太陽。廉良跑到老艄公面前叫道:“老大爺,你看到我們丟的物件沒有?”老艄公慢慢睜開眼,見面前立著兩個年輕乞丐,正是剛才周虎和惡奴打的那兩個人,即起身打手勢,“啊啊啊”地叫了幾聲。廉明這才知道老艄公原來是個啞巴,忙躬身一揖柔聲道:“請問老伯,可見到我們的丟失之物?”隨著用雙手比個形狀,老艄公明白了,即從懷里掏出紅布包。廉良一看:“官印!”即上去要奪,老艄公一轉身將紅布包藏在懷里。看著憨厚老實的老艄公,又回想剛才船上他那一助,廉明對廉良說:“這老伯是個好人,你就對他實說了吧!”

  廉良應命,對老艄公和氣地說:“老大爺,我和我家縣太爺是下鄉訪察惡霸周虎作惡證據的,哪料在這被歹徒毆打,丟了官印,不想您老拾去,請還給我們吧!”老艄公聽廉良一說,臉上露出慈祥的笑容,他掏出官印,向廉明比劃著手勢。廉明不明白他的意思,就走上前和氣地說:“老伯可是要錢?這個不難,我會給你的,就是你老不說,我也會酬謝你的!”

  老艄公臉一下變了,他擺著雙手,“哇哇”叫起來。

  廉明見老艄公這么激動,也有些犯糊涂了,他不要錢,莫非要物了?他忙對老艄公說:“老伯莫非要衣物吃食?”

  老艄公雙手搖得更厲害了,臉掙得通紅。他“哇哇”怪叫,指指天,又指指地,然后指指自己,雙手合攏起個“圓”。

【歷史經典故事】相關文章:

歷史的名人故事12-13

有關孫權的歷史故事10-20

歷史名人故事10-08

堯舜讓位的歷史故事06-09

歷史名人故事02-03

蘇聯戰爭歷史故事12-18

關于華清池的歷史故事05-05

關于先禮后兵的歷史故事10-09

關于岳飛的歷史故事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