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鉆木取火的傳說故事
故事是在現(xiàn)實認知觀的基礎上,對其描寫成非常態(tài)性現(xiàn)象。是文學體裁的一種,側重于事件發(fā)展過程的描述。強調(diào)情節(jié)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于口頭講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鉆木取火的傳說故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鉆木取火的傳說故事 篇1
關于鉆木取火的說明
鉆木取火的發(fā)明來源于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在遠古時,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的燧人氏,經(jīng)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相碰時往往產(chǎn)生火花。燧人氏從這里受到啟發(fā),就以石擊石,用產(chǎn)生的火花引燃火絨,生出火來。這種取火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農(nóng)村還有人在使用。當時,有一位圣人從鳥啄燧木出現(xiàn)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鉆木取火。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類從此學會了人工取火,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煉等,人類的生活進人了一個新的階段。人們稱這位圣人為燧人氏,奉他為“三皇之首”。
傳說故事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類生活是怎樣進化的,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傳說。傳說中有一些大人物,這些人往往既是首領,又是一個發(fā)明家。這種傳說多半是古人根據(jù)遠古時代的原始人生活想象出來的。
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簡單,周圍又有許多猛獸,隨時隨地會遭到它們的傷害。后來,他們看到鳥兒在樹上做窩,野獸爬不上去,不能傷害它們。原始人就學著鳥兒的樣,在樹上做起窩來,也就是在樹上造一座小屋。這樣就安全得多了。后來的人把這叫做“構木為巢”(巢音cháo,就是鳥窩)。是誰發(fā)明的呢?當然是大家一起摸索出來的。但是在傳說中,卻把這件事說成有一個人教大家這樣做的,他的名字叫做“有巢氏”。
最早的原始人,還不知道利用火,東西都是生吃的`,生吃植物果實還不算,就是打來的野獸,也是生吞活剝,連毛帶血的吃了。后來,才發(fā)明了用火(在周口店的北京人遺址上,已發(fā)現(xiàn)用火的痕跡,說明那時候已經(jīng)知道利用火)。
火的現(xiàn)象,自然界早就有了,火山爆發(fā),有火;打雷閃電的時候,樹林里也會起火。可是原始人開始看到火,不會利用,反而怕得要命。后來偶爾撿到被火燒死的野獸,拿來一嘗,味道挺香。經(jīng)過多少次的試驗,人們漸漸學會用火燒東西吃,并且想法子把火種保存下來,使它常年不滅。
又過了相當長的時期,人們把堅硬而尖銳的木頭,在另一塊硬木頭上使勁地鉆,鉆出火星來;也有的把燧石(燧音suì)敲敲打打,敲出火來。這就懂得了工人能夠取火(從考古材料發(fā)現(xiàn),山頂洞人已經(jīng)懂得人工取火)。是誰發(fā)明的呢?當然是勞動人民,但是傳說中又說成是一個人,叫做“燧人氏”。
人工取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fā)明。從那時候起,人們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物的品種也增加了。據(jù)說,燧人氏還教人捕魚。原來像魚、鱉、蚌、蛤一類東西,生的有腥臊味不能吃,有了取火辦法,就可以燒熟來吃了。
不知過了多少長的時間,人們開始用繩子結網(wǎng),用網(wǎng)去打獵,還發(fā)明了弓箭,這比光用木棒、石器打獵要強得多。不但平地上的走獸,就是天空上的飛鳥,水里的游魚,都可以射殺、捕捉起來。捕來的鳥獸,多半是活的,一時吃不完,還可以留看、養(yǎng)著,留到下次吃,這樣,人們又學會了飼養(yǎng)。這種結網(wǎng)、打獵、養(yǎng)牲口的活,都是人們在勞動中共同積累起來的經(jīng)驗。傳說中卻說發(fā)明這些事的人是“伏羲氏”,或者叫“庖犧氏”(庖犧音páoxī,皰是廚房,犧是牲口的意思)。
這種漁獵的時期又不知經(jīng)過了多少年,人類的文明越來越進步。開始,人們偶爾把一把野谷子撒在地上,到了第二年,發(fā)現(xiàn)地面上生出苗來,一到秋天,又長成了更多谷子。于是,人們就大量栽種起來。他們用木頭制造一種耕地的農(nóng)具,叫做耒耜(音lěisì,一種帶把的木鍬)。他們用耒耜耕地,種植五谷,收獲量就更大了。后來傳說中把這些種莊稼的人說成是一個人,名叫“神農(nóng)氏”。傳說中的神農(nóng)氏還親自嘗過各種野草野果的味兒,有甜的,也有苦的,甚至碰到有毒的。他不但發(fā)現(xiàn)了許多可以吃的食物,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可以治病的藥材。據(jù)說,醫(yī)藥事業(yè),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
從有巢氏到神農(nóng)氏,這些傳說中的大人物實際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從構木為巢,鉆木取火,一直到漁獵、畜牧,發(fā)展農(nóng)業(yè),反映了原始人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倒是有一定道理的。公元1952年,在陜西西安半坡村發(fā)現(xiàn)了一處大約六七千年以前的氏族村落遺址。從遺址中發(fā)掘出來的東西,知道那個時期的人已經(jīng)學會飼養(yǎng)和農(nóng)耕了。
鉆木取火的傳說故事 篇2
傳說,在遠古蠻荒時期,人們還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如何用火。到了晚上,一片漆黑,野獸的吼叫聲時斷時續(xù),人們蜷縮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沒有火,人們只能吃生的食物,經(jīng)常生病,壽命也不長。
有個叫伏羲的天神,他看到人間生活得這樣艱難,心里很難過,他想幫助人們意識到火的用處。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場雷雨。隨著“咔嚓”一聲巨響,雷電劈在樹木上,樹木不一會就燃成了熊熊大火。人們被雷電和前所未見的大火嚇得四處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臨,雨后的大地更加濕冷。逃散的人們又聚到一起互相取暖,他們驚恐地看著燃燒的樹木。
有個年輕人突然察覺到,之前經(jīng)常在周圍出現(xiàn)的野獸的吼叫聲沒有了,他想:“難道野獸怕這個發(fā)亮的東西嗎?”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邊,他發(fā)現(xiàn)身上頓時暖和了好多。他興奮地招呼大家:“快來呀,這發(fā)亮的東西一點不可怕,還能給我們帶來光明和溫暖!”與此同時,還有人發(fā)現(xiàn)不遠處燒死的野獸,散發(fā)出陣陣香味。人們試探性地聚到火邊,分吃燒過的野獸肉,覺得自己從沒有吃過這樣的美味。
就這樣,人們感覺到了火的可貴,他們撿來樹枝,點燃,并將其作為火種保留起來。每天都有人輪流守著火種,不讓它熄滅。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著了,火燃盡了樹枝,熄滅了。人們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痛苦至極。
天神伏羲看到了人世間這一切,便托夢給那個最先發(fā)現(xiàn)火的用處的年輕人,告訴他:“在遙遠的西方有個遂明國,那里有火種,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種取回來。”年輕人醒了,想起夢里天神說的.話,決心到遂明國去尋找火種。
年輕人翻過一座座高山,涉過一條條大河,穿過一片片樹林,歷盡千辛萬苦,終于來到了遂明國。可是這里沒有陽光,不分晝夜,四處一片黑暗,根本沒有火。年輕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樹下休息。突然,年輕人眼前有亮光一閃,又一閃,把周圍照得很明亮。年輕人立刻站起來,四處尋找光源。這時候他發(fā)現(xiàn)就在遂木樹上,有幾只大鳥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樹上的蟲子。只要它們一啄,樹上就閃出明亮的火花。年輕人看到這種情景,腦子里靈光一閃。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樹枝,用小樹枝去鉆大樹枝,樹枝上果然閃出火光,可是卻著不起火來。年輕人沒有氣餒,又找來各種樹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樹枝進行摩擦。終于,樹枝上冒煙了,然后出火了。年輕人喜極而泣。
后來,年輕人重返故地,為那里的人們帶來了永遠不會熄滅的火種——鉆木取火的辦法,從此,人們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懼中了。人們被這個年輕人的勇氣和智慧折服,推舉他做首領,并稱他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韓非子·五蠹》
【求解驛站】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鉆進去,靠摩擦取火。
【活學活用】原始人類曾經(jīng)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
【妙語點撥】人工取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fā)明。自從人類學會了人工取火,就隨時可以吃到燒熟的東西,而且食物的品種也增加了,大大提高了生活質(zhì)量,人們也延年益壽了。據(jù)此傳說,燧人氏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燧人氏發(fā)明取火并非一帆風順,充滿了坎坷。如果當初他忍受不了跋山涉水的辛苦,忍受不了漆黑一片的惡劣自然環(huán)境,沒有見此思彼的創(chuàng)新思維,沒有鍥而不舍的反復實踐,就不會成為受人尊崇的燧人氏。
鉆木取火的傳說故事 篇3
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還不會使用火。人們住在大巖洞里,生吃獵獲的飛禽走獸,穿著動物的皮毛抵擋風寒。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雷電燒著樹木引起森林大火之后,那些被烤熟的野獸的肉非常可口,而且很容易咀嚼,老人和小孩子也可以吃,吃了之后很少再感染疾病了。于是人們開始把雷電燒著的樹木小心翼翼地帶回巖洞,不斷地添加柴火,使火能夠燒得更久一些。人們又學著把打回來的野獸都烤熟了再吃,冬天,人們也不再害怕寒冷了。但是火種很不容易得到,也很不容易保存,一旦火種熄滅,人們需要等很久很久才能重新找到火種,如果能隨時取火該有多好啊!
那時黃帝身邊有一個叫“隧人氏”的人,非常聰明,他見黃帝為了尋找可以隨時取火的方法急得頭發(fā)胡子都白了,很為黃帝擔心,因為黃帝是萬民之福,沒有了黃帝,老百姓的日子可就更加難過了。于是他開始思索該如何幫助黃帝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
隧人氏想啊想啊,想了很久,可是一點頭緒也沒有,心里可著急了,可是越著急越想不出辦法,隧人氏心里很難受。這天,心情煩悶的隧人氏走進一座大森林,想尋找一點食物。為了想辦法取火,他已經(jīng)好幾天沒出來打獵了。可是今天,隧人氏的運氣壞透了,走了大半天連只兔子也沒看見,眼看已近晌午,隧人氏餓得頭昏眼花。正當他垂頭喪氣想要坐下來先歇一會的時候,忽然聽到一陣“篤篤篤”的聲音,隧人氏抬頭四處張望,忽然看見不遠處有一只啄木鳥正停在一棵老樹上捉蟲子,隧人氏高興極了,連忙舉起弓箭,瞄準了啄木鳥正要放箭,奇怪的事發(fā)生了。隧人氏看見啄木鳥在那棵老樹上鉆了一個很深的洞,洞里竟然有煙火冒出來!隧人氏忘了放箭,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望著那只啄木鳥,心里忽然冒出一個念頭,如果用堅硬的東西在干枯的樹木上使勁鉆,是不是也可以生出火來呢?
隧人氏為自己的想法激動得手舞足蹈,也顧不得射那只啄木鳥了,趕緊找了一塊狹長的石頭和一根枯木,使勁鉆起來。鉆了好久好久,終于冒出了一絲煙火,隧人氏知道自己快要成功了,興奮讓他忘記了饑餓。過了不久,果然,木頭燃燒起來了!
隧人氏拿著燒著的木頭跑回去,把他的發(fā)現(xiàn)告訴了黃帝。黃帝非常高興,對他說:“聰明的隧人氏,我該拿什么來賞賜你呢?你的功績將會一代一代流傳下去,因為你的發(fā)明實在太偉大了!”隧人氏站起來剛要說話,忽然眼前一黑,倒在了地上,原來他又餓又累,終于支持不住,昏了過去。黃帝連忙叫人端來一碗湯給他喝下去,隧人氏才慢慢醒轉過來。
后來,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要選好木柴品種,還要隨著季節(jié)變換而變換木柴品種,才能鉆出火種。黃帝就讓隧人氏專門負責全國的鉆木工作,各地負責鉆木的官員都聽命于隧人氏。他們負責常年選用能鉆出火的木柴。如春季鉆木取火必須選用干榆木、干柳木;夏天必須選用干棗木、杏木、桑木;秋季選用柞木、樽木;冬天選用干槐木、檀木,等等。
鉆木取火的發(fā)明,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火的使用,是人類最終形成的標志之一。
隧人氏是怎樣找到隨時取火的方法的呢?鉆木取火的發(fā)明,對隧人氏來說,是日夜琢磨,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和思考的結果。
鉆木取火的傳說故事 篇4
鉆木取火——火樹
火還是有的,不過那在極遠極遠的地方,在大地的極西極西,連太陽和月亮也照不到的遂明國里。這遂明國,不分寒暑,四季如春天般溫暖;不分晝夜.光明永遠照耀大地。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是遂明國里有一棵其大無比的樹,叫"遂木"。這遂木的樹身幾千幾萬個人牽手也抱不過來,樹葉盤曲纏繞,遮天蓋地,占有幾萬頃的土地。正是這棵神奇的樹發(fā)出照耀大地的光和熱,所以又稱它為"火樹"。
如果能從這火樹取些火種回來該多好!可是幾萬年過去了,誰也沒有去試一試。因為遂明國實在是太遠了,要翻過一千座高山,渡過一萬條大河,越過荒瘠無邊的沙漠,途中還有許多毒蛇猛獸攔路吃人。
鉆木取火——尋火
這一年,有一個青年人,他有著鐵打的體魄,超人的力量,卓越的智慧,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周圍的人沒有不夸贊他的。這青年聽說遂明國有不滅的火樹,決定去取一些火種回來。為人民造福。
青年帶上弓箭、刀槍出發(fā)了。一路上遇到無數(shù)艱難險阻。高山擋路.他結藤攀石翻過去;大河阻攔,他伐木造舟渡過去;漫攫沙漠、他撥撾戴.趕過去;強蛇瓶怫要吃他,他拔出愴弓箭御它們搏斗殺死它。
烈㈤四焦子他的`皮膚;嚴寒凍偎他的唧風電無情地抽茲他的肌體:饑餓、渴、勞累、協(xié)埔曾縫他一次次倒下去.他又一次次地站起來,堅強地繼續(xù)前進,時間天天地過去,不知過六多少年,也不知走多少萬堅路,污年人走呀走呀,走褂連太羽亮也被他甩在后甌現(xiàn)路途耗他似是落入黑暗王國,只能摸索著行進。
這瓦照著遠方,理子一縷像晨曦一一樣微弱,亮光。青年人高興得連心也要跳出來,那發(fā)光的地方就是遂明圈青年抖擻精神,邁大步,奔去。
他終來到遂明國,站要邵楝大樹下大樹處處閃蛾藥美麗的火光.像珍珠一般璀璨奪,把遠刪方照耀辱一一片光明,
鉆木取火——取火
遂國既無太陽,也無月亮,全靠這櫞大樹發(fā)光,那么這棵火樹為什么會發(fā)出火光呢?青年人仔細地觀察著、尋找著。啊,看見!原來大樹上有無數(shù)個長著長熙脊背、白肚皮,像鸚樣的大鳥,用它短堅硬的嘴,不停地去啄那樹二、枝條。每啄一下,就有燦爛奪目的火花迸發(fā)出來。
這個聰明的青年人,頓時悟出取火的方法。他折下遂木一的一根小枝,試著去鉆大的樹枝。弘用勁,就有火光飛濺出來。青年人非常高興,他可以折取一些遂木帶田去。可是用完了又怎么辦呢?能不能用別的樹枝代替遂木取火呢?他取來別的樹木試著鉆下去。鉆呀!鉆呀!雖然比鉆遂木長些,但終于也能發(fā)出火光,把樹木燃燒起來,
這個讓人非常的興奮,于是他把這種鉆木取火方法傳給了其他人,就這樣大家都學會了生火的辦法。這樣,人們開始了新的生活,食物開始能夠烤熟了,火也可以在夜間驅寒防野獸,火后來還用來冶煉兵器,火的出現(xiàn)使人們從野蠻時代進入了文明時代,為了紀念這個人,大家把他尊稱為“遂人”,燧人氏就是這樣產(chǎn)生的。
鉆木取火的傳說故事 篇5
在遠古蠻荒時期,人們不知道有火,也不知道用火。到了黑夜,四處一片漆黑,野獸的吼叫聲此起彼伏,人們蜷縮在一起,又冷又怕。由于沒有火,人們只能吃生的食物,經(jīng)常生病,壽命也很短。
天上有個大神叫伏羲,他看到人間生活得這樣艱難,心里很難過,他想讓人們知道火的用處。于是伏羲大展神通,在山林中降下一場雷雨。隨著“咔”的一聲,雷電劈在樹木上,樹木燃燒起來,很快就變成了熊熊大火。人們被雷電和大火嚇著了,到處奔逃。不久,雷雨停了,夜幕降臨,雨后的大地更加濕冷。逃散的人們又聚到了一起,他們驚恐地看著燃燒的樹木。這時候有個年輕人發(fā)現(xiàn),原來經(jīng)常在周圍出現(xiàn)的野獸的嚎叫聲沒有了,他想:“難道野獸怕這個發(fā)亮的東西嗎?”于是,他勇敢地走到火邊,他發(fā)現(xiàn)身上好暖和呀。他興奮地招呼大家:“快來呀,這火一點不可怕,它給我們帶來了光明和溫暖!”這時候,人們又發(fā)現(xiàn)不遠處燒死的野獸,發(fā)出了陣陣香味。人們聚到火邊,分吃燒過的野獸肉,覺得自己從沒有吃過這樣的美味。人們感到了火的可貴,他們揀來樹枝,點燃火,保留起來。每天都有人輪流守著火種,不讓它熄滅。可是有一天,值守的人睡著了,火燃盡了樹枝,熄滅了。人們又重新陷入了黑暗和寒冷之中,痛苦極了。
大神伏羲在天上看到了這一切,他來到最先發(fā)現(xiàn)火的用處的那個年輕人的.夢里,告訴他:“在遙遠的西方有個遂明國,那里有火種,你可以去那里把火種取回來。”年輕人醒了,想起夢里大神說的話,決心到遂明國去尋找火種。
年輕人翻過高山,涉過大河,穿過森林,歷盡艱辛,終于來到了遂明國。可是這里沒有陽光,不分晝夜,四處一片黑暗,根本沒有火。年輕人非常失望,就坐在一棵叫“遂木”的大樹下休息。突然,年輕人眼前有亮光一閃,又一閃,把周圍照得很明亮。年輕人立刻站起來,四處尋找光源。這時候他發(fā)現(xiàn)就在遂木樹上,有幾只大鳥正在用短而硬的喙啄樹上的蟲子。只要它們一啄,樹上就閃出明亮的火花。年輕人看到這種情景,腦子里靈光一閃。他立刻折了一些遂木的樹枝,用小樹枝去鉆大樹枝,樹枝上果然閃出火光,可是卻著不起火來。年輕人不灰心,他找來各種樹枝,耐心地用不同的樹枝進行摩擦。終于,樹枝上冒煙了,然后出火了。年輕人高興地流下了眼淚。
年輕人回到了家鄉(xiāng),為人們帶來了永遠不會熄滅的火種--鉆木取火的辦法,從此人們再也不用生活在寒冷和恐懼中了。人們被這個年輕人的勇氣和智慧折服,推舉他做首領,并稱他為“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
商丘市城西南2公里的燧皇陵,相傳就是燧人氏的葬地,其冢高約7米,周圍松柏環(huán)繞。冢前有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俞偉超先生的手書碑刻及后世刻的石像生,是人們?yōu)榧o念燧人氏而立的。
【鉆木取火的傳說故事】相關文章:
鉆木取火的傳說02-03
關于鉆木取火的傳說08-14
鉆木取火的成語故事08-08
除夕的傳說與故事08-07
“年”的傳說故事01-18
年的傳說故事「精選」01-29
關于小滿的傳說故事05-24
“醫(yī)圣”張仲景的傳說故事01-21
故事作文:狼人傳說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