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典故之絲綢之路的故事
歷史典故之絲綢之路的故事1
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尋找并聯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
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曬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后,就被占據此地的匈奴騎兵發現。張賽和隨從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單于知道了張騫西行的目的之后,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把他們分散開去放羊牧馬,并由匈奴人嚴加管制。還給張騫娶了匈奴女子為妻,一是監視他,二是誘使他投降。但是,張騫堅貞不屈。雖被軟禁放牧,度日如年,但他一直在等待時機,準備逃跑,以完成自己的使命。
整整過了十一個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松了。張騫乘機和他的貼身隨從甘父一起逃走,離開匈奴地盤,繼續向西行進。由于他們倉促出逃,沒有準備干糧和飲用水,一路上常常忍饑挨餓,干渴難耐,隨時都會倒在荒灘上。好在甘父射得一手好箭,沿途常射獵一些飛禽走獸,飲血解渴,食肉充饑,才躲過了死亡的威脅。
這樣,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終于越過沙漠戈壁,翻過冰凍雪封的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來到了大宛國(今費爾干納)。高鼻子、藍眼睛的大宛王,早就聽說漢朝是一個富饒的大國,很想建立聯系。但苦于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故一直未能如愿。因此,當聽說漢朝使者來到時,喜出望外,在國都熱情地接見了張騫。他請張騫參觀了大宛國的汗血馬。在大宛王的幫助下,張騫先后到了康居(今撒馬爾罕)、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局樂業,不愿再東進和匈奴作戰。張騫未能完成與大月氏結盟夾擊匈奴的使命,但卻獲得了大量有關西域各國的人文地理知識。
張騫在東歸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獲,后又設計逃出,終于歷盡千辛萬苦,于13年后回到長安。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內地的人們了解到西域的實況,激發了漢武帝“拓邊”的雄心,發動了一系列抗擊匈奴的戰爭。
公元前119年,漢王朝為了進一步聯絡烏孫,斷“匈奴右臂”,便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這次,張騫帶了三百多人,順利地到達了烏孫。并派副使訪問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國家。但由于烏孫內亂,也未能實現結盟的目的。漢武帝派名將霍去病帶重兵攻擊匈奴,消滅了盤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兩關,開通了絲綢之路。并獲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帶回長安。
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洲內陸交通要道,與西歐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完全可稱之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
歷史典故之絲綢之路的故事2
(一)張騫出使西域
在公元前168~142年,匈奴不斷對當時西漢的北部邊境形成威脅。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便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將匈奴趕回漠北去。漢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準備聯絡被匈奴從河西趕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渴望為國建功立業的張騫,毅然應募。公元前138年,他帶著百余名隨從從長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設法逃脫,輾轉到達大月氏。那時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再與匈奴打仗。張騫返回長安,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愿望。
(二)蘇武牧羊
這個故事講了漢武帝時,蘇武被任命為使節出使匈奴。但是匈奴不守信用扣押了蘇武,并百般利誘勸他投降,蘇武寧死不屈。開始時將他幽禁在大窖中,蘇武饑渴難忍,就吃雪和旃毛維生,但絕不投降。單于又把他弄到北海,蘇武更是不為所動,匈奴首領只好把他送到了北海邊上去放羊,還對他說:“什么時候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漢朝去!”蘇武來到北海,每天一邊放羊,一邊遙望前方漢朝的方向。他撫摸著出發時漢武帝親手交給他的那支使節,思念家鄉親人和朝廷,就連晚上睡覺時也緊緊地把使節抱在胸前。日子一長,使節上的毛都脫落了,只剩下一根光溜溜的桿子。
(三)宗教僧侶
在絲綢之路上,不為利益只為福音和真理,而且不畏艱險往來各地的是宗教僧侶。他們之中,以佛教僧侶最多,既有來自西域向中國傳播佛教的'高僧如鳩摩羅什,也有中國高僧如法顯、玄奘前往印度學習佛教教義和經籍的。此外,東來的還有摩尼教僧侶、景教僧人。粟特人的商隊首領往往就是祆教領袖,在歷史文獻的記載中稱他們為「薩寶」。西行的也有道教僧侶,如長春真人丘處機。利益通常是人生的驅動力,但這些僧侶所求的只是心中的真理,日夜所思是如何幫助世人擺脫苦海。結果,由於他們的努力,絲路上的不同宗教文化得以交流,各地文化亦因外來的刺激而有所變化和發展。比如,沒有佛教的傳入中國,中國的道教就很難產生,中國文化和中國人的思想也想必另有一番面貌了。
(四)法顯:東晉時著名的僧人。公元399年,他為了彌補中國佛教經典中戒律部分的缺失,決定前往印度求取戒律經典。他與幾位同道一起,從長安出發,經河西敦煌,度沙漠,越蔥嶺,歷盡千辛萬苦,有的旅伴甚至在途中死亡,最后終於到達印度。但即使在印度也不是到處都有他要尋求的戒律,於是輾轉流徙印度各地,凡遇到所求佛經,就進行抄寫。后來於412年從海路返回中國。法顯前往印度取經時已年屆六十。回國以后,把所得佛經進行翻譯,共譯得6部63卷。他還把自己的取經歷程記錄下來,這就是《佛國記》,又名《法顯傳》或《歷游天竺國記傳》。這是一部記錄絲綢之路和中印之間關系的重要著作。
(五)玄奘(600-664年),唐朝著名佛教僧人。俗姓陳,名禕。13歲出家,玄奘是他的法名。他為了追求佛教學問,遍訪名師,到處游歷,對當時中國佛學各個門派的理論都曾接觸和理解。但他心中仍有許多疑問,於是決定到印度求訪佛經,參驗真理。唐貞觀元年(627年),他從長安出發,經蘭州,到涼州(今武威)及敦煌,獨自一人冒險度過大戈壁,歷盡艱險終到達伊吾(今新疆哈密)。在高昌王麴文泰的資助下,他通過絲綢之路的傳統北道行進,終於到達印度,訪問了慕名已久、當時最大規模的佛教寺院那爛陀寺。他在印度停留多年,足跡遍及整個印度國境,佛教學問更是無人能及;他精通佛學全部經典,即經、律、論三種經藏,獲得了「三藏法師」的稱號,這是佛教的最高榮譽。最后,玄奘在貞觀十九年(645年)正月返回長安,唐太宗命令宰相率領朝臣出迎,長安更是萬人空巷。歸國以后,玄奘專心翻譯帶回的佛經,前后共譯出75部,1,335卷。他創立了法相宗佛教學派,培養了一批著名弟子。玄奘應唐太宗的要求,根據自己的游歷,寫下了《大唐西域記》,是記錄當時西域和絲綢之路的珍貴典籍。他的平生事跡,則記錄在他弟子慧立、彥悰所寫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玄奘取經歷盡艱險,他的毅力和精神深深感動著后人,特別是根據他取經的故事寫成的《西游記》更令他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
(六)鳩摩羅什(公元344-413年),著名佛教學者。他的名字又被翻譯成鳩摩羅什婆、鳩摩羅耆婆,簡稱羅什。他的父親是龜茲國的天竺(今印度)國師(受國王尊奉的最高佛學水準的代表),母親是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一帶)王的妹妹。受母親的影響,他七歲出家修練佛學。天資聰慧,悟性高妙,精通多種語言,廣學佛教的大乘和小乘,特別精通大乘學說。在西域各國傳教,聲譽極高。公元382年,前秦名將呂光西征,迎羅什來中國,先在涼州(今武威),后到長安(今西安)。公元401年,后秦姚興更尊羅什為國師。他在長安主持佛經翻譯,先后翻譯佛典35部共294卷。他的工作,改變了以往中國佛經只有零星翻譯的歷史,使得大乘經典都有中譯本,而且一改以往佛經翻譯的樸拙風氣,使中文佛經達到了意義通達的水準。他還培養了一批極有建樹的佛教學家,歷史記載,他的門徒有三千,其中著名的有僧肇、道生、道融、慧觀等。鳩摩羅什把中國的佛教歷史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時期。
(七)和親
在絲綢之路上,最動人的莫過於和親公主的送迎隊伍。中國歷代王朝,為了與其他國家或民族維持良好關系,通常采用兩種方式,一是冊封首領,授予中國的官職,表達與中國的密切關系,稱為「冊封體制」。二是和親,中國公主嫁給當地首領為妻,兩國用這種婚姻關系達成聯盟。當然,只有那些特別重要的國家,中國才會向其施行和親政策。西漢時,中國與烏孫和親(公元前110年),因為烏孫是當時西域最強大的國家。龜茲王絳賓也想與漢朝和親,但自知沒有資格,所以就在烏孫王翁歸靡與西漢公主解憂所生的女兒第史從長安返回烏孫經過龜茲的時候扣留了她,希望娶第史為妻。絳賓向烏孫和漢朝派出使團進行游說,最后烏孫王和解憂同意了這門婚事,西漢皇帝還特意封了第史為公主。及后吐蕃王朝興起,適逢唐朝與北方的突厥以及吐谷渾(青海的少數民族)和親。吐蕃首領松贊干布認為自己的地位和實力比吐谷渾更強大,於是派使要求唐朝和親。公元640年唐太宗派出文成公主,實行了和親政策。
(八)馬可波羅式的商人
商人是絲綢之路上的活躍群體,是絲綢之路交通的重要推動力量,對溝通東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長途販運是古代商人獲得利潤的重要方法,商業利益驅動他們冒險遠行,他們在進行貿易的同時,亦為東西方傳遞了不同的觀念、文化和物產。在中國的歷史文獻記載中,中亞地區的民族都是經商的行家,甚至在北方的游牧民族背后,往往有中亞的商人集團在活動。漢唐時期(公元前2世紀-公元10世紀初),著名的中亞商人是粟特人,他們組成商隊往返中國與中亞地區,他們信仰祆教,祆教領袖同時就是商隊的首腦。他們不僅為中國和西方提供了新鮮的貨物,也給中西方帶來了特殊的文化。遠方國度的使者,有時就是由商人擔任的,在給中國皇帝進貢的同時,實際上也從事貿易活動。著名的使者馬可孛羅(Marco Polo)就是商人家族出身。
歷史典故之絲綢之路的故事3
大探險家、大外交家張騫在漢武帝初年做郎中時,匈奴中有人投降了漢朝,他們說敦煌(在今甘肅敦煌西)和天山當中有個月氏(rùzhī)國,恨匈奴,想報仇。漢武帝想跟月氏聯合起來切斷匈奴跟西域各國的聯系。他下詔征求精明強干的人去聯絡月氏,張騫應征了。有個投降過來的匈奴人叫堂邑父,還有一百多個勇士都愿意跟著張騫一塊兒去找月氏國。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為使者,帶著一百多人從隴西(治所在今甘肅臨洮南)出發。隴西外面就是匈奴地界。張騫他們走了幾天,終于給匈奴兵圍住,做了俘虜,只好住在那邊,一住就是十多年。別人都分散了,只有堂邑父跟張騫在一起。日子久了,他們說話、做事,跟匈奴人沒有什么不同,匈奴人對他們的看管也放松了。
有一天,張騫和堂邑父帶著干糧,趁著別人不留心時,騎上兩匹快馬逃了。他們要到月氏去,又不知道月氏在哪兒,只往西走。他們跑了幾十天,逃出了匈奴地界,闖進了一個叫大宛(在今中亞細亞)的國家。
大宛在月氏北邊,是出產快馬、葡萄和苜蓿(mùsù)的地方。大宛是匈奴的鄰國,懂得匈奴話,張騫和堂邑父都能說匈奴話。大宛人向國王報告,大宛王早就聽到過在很遠的東方有個中國,地方很富庶,吃的、穿的、住的講究得沒法說,金銀財寶、綢緞布帛多得用也用不完,這會兒聽到漢朝的使者到了,連忙歡迎。
張騫見了大宛王,要求國王派人送他們去月氏。大宛王就派人送張騫他們到了月氏。張騫見了月氏王,說漢朝愿意跟月氏聯合起來共同去打匈奴。
可是,月氏王不想這樣。原來月氏老王被匈奴殺了以后,月氏人立他的兒子為王。新王率領著全部人馬和牲畜往西逃,一直到了大夏(今阿富汗北部)。月氏人打敗了大夏,就建立了一個大月氏國,月氏王不想再去跟匈奴作戰,只是很有禮貌地招待漢朝使者。
張騫和堂邑父在月氏住了一年多,沒法叫月氏王去打匈奴,只好離開了月氏回國,經過康居(約在今巴爾喀什湖和咸海之間)和大宛,到了匈奴地界,又給匈奴逮住了。他們只好又在那邊過了一年多。匈奴的太子和單于爭奪王位,國內大亂。張騫同堂邑父就逃回來了。漢武帝見了十三年未見的張騫,拜他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為奉使君。
張騫還想再到西域去。他向漢武帝說:“我在大夏看見邛(qióng)山(在今四川)出產的竹杖和蜀地(今四川成都)出產的細布。大夏人說是買賣人從身毒(juāndǔ)——天竺(今印度)買來的。大夏在長安西邊一萬二千里。大夏人從身毒買到蜀地的東西,可見身毒離蜀地不遠。我們要是從蜀地出發,走西南那條道兒,經過身毒到大夏,就不必經過匈奴了。”
漢武帝聽了,打算用禮物和道義去跟這些國家聯合起來對付匈奴。他再一次派張騫為使者,從蜀地出發,帶著禮物去結交身毒。這次,張騫把人馬分成四隊,從四個地點出發,走了兩千里地,有的給當地的部族打回來,有的給殺害了。往南走的一隊人馬繞過昆明,到了滇國(今云南南部)。滇國的國王原來是楚國人,很客氣地招待使者,愿意幫助使者找道兒去身毒,但昆明人不讓過,張騫只好回到長安。漢武帝認為這次在南方結交了一個從沒聽到過的國家,也很滿意。
后來西域一帶有許多國家看到匈奴被漢朝打敗,就不愿意再向匈奴進貢、納稅。漢武帝趁這個機會,再派張騫去通西域。張騫說:“匈奴西邊有個烏孫國(在今新疆)。皇上不妨先結交烏孫王,跟他和親。烏孫以西的國家,像大宛、康居、大夏、月氏,就容易結交了。”
漢武帝派張騫為使者,拿著漢朝的使節,帶著三百個勇士,每人兩匹馬,還有牛、羊一萬多頭,黃金、錢幣、綢緞、布帛等價值幾千萬的禮物動身了。
到了烏孫,烏孫王出來迎接。張騫把一份很厚的禮物送給他,對他說:“要是大王能夠搬到東邊來,皇上愿意把那邊的土地封給大王,還把公主嫁給大王做夫人,兩國結為親戚,共同對付匈奴。這對咱們兩國都有好處。”
烏孫王請張騫暫時休息幾天,自己召集大臣們商議商議。烏孫王和大臣們都害怕匈奴,商議了好幾天,決定不下來。張騫就打發他的副手們拿著使節,帶著禮物,分別去聯絡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古代波斯)、身毒、于闐(tián)(今新疆和田一帶)等國家。烏孫王還派了幾個翻譯幫助他們。許多使者去了好些日子還沒回來,烏孫王就打發張騫先回去,他借著送張騫回去,派了幾十個人到長安去探看一下。
張騫帶著烏孫的使者來見漢武帝。漢武帝見了他們已經很高興了,又瞧見烏孫王送給他的幾十匹高頭大馬,喜歡得了不得,格外優待烏孫的使者。
過了一年,張騫害病死了。又過了幾年,張騫派出去的那些副手們都帶著各國的使者陸續回來了。漢武帝非常高興,他知道了西域有三十六國,他們害怕匈奴,只好把自己的奴隸和財富交給匈奴。這會兒漢朝跟這些國家交好,他們不必納稅,都很很樂意地跟漢朝結交。
烏孫王不愿意搬到東邊來,漢武帝就在那邊設立了兩個郡,一個叫酒泉郡(今甘肅酒泉),一個叫武威郡(治所在今甘肅民勤東北)一年到頭有官員和兵士守衛著,不讓匈奴南侵。
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西域三十六國都知道張騫心眼好,夠朋友。因此,在很長一個時期,漢朝和西域的友好關系就建立起來了。漢朝從西域那邊得到了高頭大馬、葡萄、苜蓿、胡桃、蠶豆、石榴等幾十種物產;西域各國從中國得到了絲和絲織品,學會了耕種、打井和煉鐵,發展了生產。張騫走通西域的這條路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后來人們就叫它“絲綢之路”。
歷史典故之絲綢之路的故事4
霍去病為張騫打開通西域的大門
提到絲綢之路,就不能不提匈奴人,因為匈奴人是絲綢之路開拓中最大的絆腳石。張騫出使西域最初的目的并不是為了通商,而是為了聯合大月氏共同抗擊匈奴,雖然任務沒有完成,卻開通了一條通往西方世界的道路。
當然,如果沒有霍去病,這條道路也不可能開辟成功。公元前121年,年僅19歲的霍去病領軍出征,奔襲千里,從匈奴人手中奪下了河西走廊,也標志著絲綢之路正式開通。漢武帝在河西走廊設置武威、張掖、酒泉和敦煌四郡,這四個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
霍去病不到24歲便英年早逝,漢武帝用“發屬國玄甲,軍陣自長安至茂陵”這樣的陣勢,來表達自己的哀思。他的墓冢被修成了祁連山的樣子,“馬踏匈奴”的石刻也被擺放在他的墓前,來紀念他的赫赫戰功。
“馬踏匈奴”石刻長190厘米,高168厘米,表現一匹昂首屹立的戰馬,四足下踏著一名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領,用以象征西漢政權的聲威和霍去病的戰功。這件雕刻造型簡潔,風格粗獷,是西漢時代雕刻藝術的巔峰之作。
“絲綢之路”讓“赫連”改姓“劉”
公元417年,匈奴人赫連勃勃攻克長安城,命其子長子赫連璝(guī)鎮守長安。這匹馬原本立于長安縣查家寨赫連璝的墓旁,后來被遷到碑林博物館收藏。
這匹石馬除了四蹄之下空空如也之外,咋一看和馬踏匈奴幾乎沒有什么區別——造型簡潔,風格粗獷,形容兩者的詞匯幾乎都是能夠換著用的的。而在專家看來,這其實就是少數民族學習和繼承漢代石刻藝術的結果。
從漢武帝對匈奴連續用兵開始,打通了絲綢之路,也加速了兩個民族的融合。公元前54年王昭君出塞,嫁給了呼韓邪單于。公元304年,自稱是王昭君后代的匈奴人劉淵,模仿漢族的制度,在長安建立漢國,后改國號為趙(史稱前趙)。而這匹石馬主人的父親赫連勃勃,甚至放棄了本民族游牧的傳統,在今天的陜西靖邊縣修筑起了一座恢弘壯麗的城池——統萬城,這也是匈奴人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城市遺址。
到了北魏孝文帝時期,為了推行漢化政策,少數民族的復姓被改為單姓,屬于匈奴的“赫連”被改為“劉”姓。從此之后,匈奴人便徹底和漢族融合,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
【歷史典故之絲綢之路的故事】相關文章:
★一棋之仇的歷史典故01-07
后起之秀的歷史典故01-16
一丘之貉的歷史典故11-28
經典歷史典故:不食無主之梨07-22
關于荷花的歷史典故傳說故事02-14
關于歷史典故成語故事08-18
歷史人物經典故事12-09
鴻門宴歷史典故故事08-03
趙州橋的典故歷史典故05-31
歷史典故大全-歷史典故素材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