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作文:堅守良知
教育家陶行之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即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沒有道德的人,學問和本領愈大,就成為非作惡愈大。”如果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良知便是道德的根本,每個人都要堅守良知。
蘇武牧羊19年,吞氈嚙雪、歷盡艱辛,拒絕敵人的威逼利誘,終成千古佳話。人民警察任長霞盡忠職守,最終為了自己心中的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她的名字,將永遠牢牢鐫刻在人們的心中。尾山宏:一位70歲的日本老人,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時間對日本政府侵華戰爭的罪行進行著不懈的追問。在他身上,人們看到了跨越國家和民族的正義力量,這力量啟示著人們,在捍衛正義的道路上,人們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義響在心中的聲音。
是什么讓他們頂著如此巨大的壓力,也要孤注一擲呢?只因那胸中的一抹良知。因有良知,李白怒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因有良知,于謙 吶喊“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因有良知,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隨處凡塵,心境卻高,操而能守,質樸情真。陶淵明身處東晉亂世之秋,官場腐敗,民心不穩,作為讀書人的代表陶淵明,卻能處亂世而操守情,由于看不慣官場腐敗,不為五斗米而折腰,棄官歸田,返璞歸真,恪守了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骨氣和氣節,實在是難能可貴。
陶淵明能旁無他物,堅守情操,貴在心態平和,能心遠地自偏。堅守良知,不為富貴所淫,實在是后世學習之楷模。一生貧窮的陶淵明,不愿同流合污,歸隱山田,其精神境界又是何等豁達。目視今日,又有多少人能有如此超凡脫俗,身居廟堂之高而不思百姓之疾苦,讀萬卷書卻不能為百姓而立言者,又是何其之多!
然而,當今社會,良知缺失,道德敗壞之事亦是屢見不鮮。“范跑跑”在四川大地震中,不顧學生的生命危險“臨陣脫逃”,這種行為不僅有悖于教師的職業道德,更是一種良知的喪失!不良產家見利忘義,制造假貨坑害消費者。最有名的當屬“三鹿奶粉事件”了,只是因為這些假奶粉,造成了多少人間悲劇!。
郭沫若先生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一個社會最傷心的現象無過于正義的淪亡”而現在,難道我們已經瀕臨“淪亡”了嗎?不!我們要找回那缺失了的良知。堅守良知,就是堅守希望,讓心中常存一分熱情,讓素養多留一分寬容,讓記憶煥發一分快樂,讓歲月留駐一些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