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高考語文作文
原題回放:看天光云影,能測陰晴雨雪,但難逾目力所及;打開電視,可知全球天氣,卻少了靜觀云卷云舒的樂趣。
漫步林間,常看草長鶯飛、枝葉枯榮,但未必能細說花鳥之名、樹木之性;輕點鼠標,可知生物的綱目屬種、遷徙演化,卻無法嗅到花果清香、叢林氣息。
從不同的途徑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遠”。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
隨著科技的進步,互聯網、電視等的出現使“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成為了可能。通過科技,我們不僅能看遍世界的美景,還能更深入的探索自然的奧妙?萍,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讓我們更好的感知自然。
科技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透過這扇窗,我們看見了世界的壯美與遼闊。目前,一組“世界與內蒙古撞臉”的圖片在網絡上走紅。從圖片中我們能看到世界上許多著名的景點在許多地方與內蒙古有異曲同工之妙。網友們紛紛感嘆,要是沒有科技,我們也許永遠也不會發現內蒙古那具有“國際范”的美。的確,如今的人們處在邊界的互聯網時代,不出家門,我們就可以看見內蒙古廣闊無垠的草原,感受“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壯闊氣勢。這要放在古代,人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感受更真切,但要忍受旅途的疲憊。在偌大的世界里,人是渺小的,只有通過科技,才能滿足我們對自然無限的好奇心。
科技總能把我們帶入另一個“時空”。通過科技,我們無需實地考察,就能從宏觀上把握自然,感知自然。尼泊爾發生了8.0級大地震,令世界為之悲痛。如今,有了科技,我們得以換一種方式心系災區。通過電視,我們了解到災區的各方面情況。通過上網,我們還能了解到尼泊爾此次災難發生的原因,震源深度以及可能引發的各種氣象災害等等?萍祭宋覀兣c尼泊爾的距離。我們無需親自前往災區,便能夠感受自然的巨大威力。有了科技,我們對自然的感知就不僅僅停留在感性層面,我們能更加理性地面對自然,對自然常存敬畏在心間。
我們應該慶幸我們生在一個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萍技ぐl了我們對自然的想象,推動了我們去探索。回首在科技不那么發達的時代里,哥倫布歷盡艱險發現新大陸,卻未發現那不是他所向往的亞洲;近代中國人因為科技落后而缺乏對世界的了解,妄自尊大……我們要好好利用科技,開眼看世界,更好的感知自然,利用自然。
日前,一封“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教師辭職信被稱為史上最具情懷辭職信。我們在最大限度利用科技同時,也不要忘記邁出腳去看看,生活,畢竟還有詩和遠方。
總而言之,在這個不斷向前發展的時代里,科技的出現總是有利于人們更好地感知自然的。
我們應感激:科技拉近了人與自然的距離。
點評:
這是一篇優秀的考場議論文。本文完全符合題意,觀點十分鮮明。標題“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全文圍繞此分別從“科技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和“科技總能把我們帶入另一個‘時空’”兩個方面層層深入地展開論述,層次清晰,論證嚴謹,觀點突出。
本文立意深刻,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思考和見解。作者反復強調“科技”能“讓我們更好地感知自然”“利用自然”,“更好”二字體現了小作者并不否定親身感知自然的重要。文中倒數第二段,作者借用時下流行的教師辭職信,提出了“也不要忘記邁出腳去看看,生活,畢竟還有詩和遠方”,可見其論證思維的嚴謹、辯證,值得點贊。
全文用例恰當,中外并舉,引古說今,詳略得當,內容豐富。語言簡潔、流暢,有一定的文采。假如論證能更深入一點,用例再斟酌一下,本文會更精彩。
【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高考語文作文】相關文章:
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高考優秀作文10-09
科技拉近人與自然距離12-09
廣東高考高分作文:科技拉近人與自然距離07-21
2015年廣東高考語文滿分作文: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05-04
廣東高考作文真題:科技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