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節約的作文范文(通用11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節約的作文范文(通用11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節約的作文1
古人語:“地力之生物有大數,人力這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不節,則常不足。”這句話的意思是:自然界所生長的萬物(資源)是有限的,由人來加工制成的物品資源也有限。而取時有限度,用時節約,則常常能滿足人類的需求。如果相反,取時無限度,用時又浪費,那么球上公有的資源就會很快消失。
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古人言“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里,更顯得意義深長。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節約要從小處著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然而,節約終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們的行為與節約意識反差很大。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米、每一張紙、每一兩面粉往往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白天亮著的電燈;衛生間水龍頭嘩嘩流水、洗碗的時候任由水一直在碗里沖;地上到處是灑落的糧食、白膜其實稍加注意,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但往往我們卻忽視了這些細節。我想,在家里我們肯定能做到隨手關燈、關水;為什么到了學校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學校中,沒有把自己當成學校的主人,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并形成一種觀念。青島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說過: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我國有13億多人口,每人每天節約1兩米,一年就能節約幾百億斤大米;每人每天節約1公升水,中國一天就能節約130萬噸水,一年能節約5億噸水,相當于5個東湖的水量;每人每天節約一張紙,許多森林就可以不被砍伐。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應該繼承與傳揚這一美德,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中國有句古話,勤儉以持家。對于一個家庭是這樣,對于一個國家更是這樣。勤儉節約不僅僅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精神。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勤儉,要節約。可是在現實生活中,鋪張浪費的現象隨處可見。飯桌上被浪費的糧食,沒有關掉的水龍頭里嘩嘩嘩流著的水,這些浪費是多么讓人心痛啊!試想一下,中國十三億人口,每人浪費一粒糧食,每人浪費一滴水,那會是多大的浪費啊!
每個人都應該嚴格要求自己,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浪費每一粒糧食,不浪費每一滴水。勤儉節約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讓我們每個人都來繼承與傳揚勤儉節約這一傳統美德吧!
節約的作文2
別看我年紀小,說起節約來,我可是有“必殺技”的喲!想知道嗎?那就請聽我慢慢道來吧。
我的第一節約“必殺技”就是節約用電有妙法。我平時非常注意節約用電,從不會早早打開電燈,更不會讓空屋子亮著燈。至于看電視嘛,我就更有秘訣了。別的小朋友都是早早地守在電視機旁等待自己喜歡的節目,而我呢,提前記下自己所喜歡的節目的播放時間,在快要播放的時候才打開電視機收看,看完之后馬上關掉電視機。這樣,不僅節約了電能,還大大地節約了自己花費在電視節目上的時間,真是一舉兩得啊!
我在節約上的第二個“必殺技”是買零食有節制。我經常跟著爸爸媽媽去商場采購。在商場一樓的食品大廳里有很多出售零食的柜臺,什么糖果、薯片、蝦條……令人垂涎欲滴。但我每次選的時候,都讓媽媽買很少的一點兒,主要是為了品嘗滋味,解解饞。我可不會把零食當飯吃的,因為那樣不僅會浪費大量的錢,還會吃壞身體,太不劃算了。
這些還不算什么。我還有更絕的節約“必殺技”呢!我是一個愛讀書的孩子,愛書勝過了愛零食。可是我真正花在買書上的錢并不多。我的讀書秘訣是多讀少買。一般我會從學校的圖書館里借閱自己喜歡的書,或者干脆去書店“竊”讀。如果遇到了自己非常喜歡又無法借到,而在書店又不容易在短時間內讀完的書的時候,才決定讓爸爸媽媽買下來帶回家讀。
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我還有很多節約“必殺技”呢。比如,買衣服就讓媽媽買稍微大一些的,這樣一件衣服可以穿兩個季節;作業本用完了正面,再用反面進行驗算……
怎么樣,我的節約“必殺技”厲害吧?因為我深深懂得: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節約的作文3
昨天,我看了中央2套的一個節目,叫全民節約,共同行動。很精彩,也很感人。這個電視節目主要是講全國人民只要人人都從小事做起,就會節約很大一筆財富。節目里說:要盡量少用一次性物品,必須要用的東西就不要浪費。這個節目的地面就是用廢棄的啤酒瓶子鋪的,作為背景的那一棵樹也是用廢報紙糊的。
使人一看就覺得有新意,又點明了這個晚會的主題。節目中最讓我感動的就是甘肅鹽池的李濤濤這個小女孩,每天要走3個小時去外面拉水,拉回來的還是苦咸水。因為驢車是借別人的,所以那苦咸水還要給別人一大半。那里的人說65公里外有一口淡水井。看到這里我問媽媽65公里是個什么概念?媽媽說:比株洲到長沙還要遠一點。我聽了嚇得一吸氣。我去學小提琴,走到向陽廣場才走了50分鐘,感覺已經很累了,站都站不起來。他們還要拉驢車,還要走那么遠。而且他們那里的淡水還非常貴,要56元一噸。我們這里只要1。38元一噸,比他們那便宜了41倍多。
俗話說物以稀為貴,可想而知他們那可真夠缺水的。記者走的時候,天上下起了雨,居民們家家都拿出家里所有裝水的容器,出來裝水。巴不得有一個和天一樣大的容器給他一個人裝,不浪費一滴。一點地皮都沒淋濕的雨,在他們那就算是一場大雨了。看了這個電視,我想起爸爸,他平時洗手打肥皂時水還在嘩啦嘩啦地流。媽媽用洗過菜的水沖廁所,他還怨聲怨氣,說媽媽舍不得那點水費。
我對他說過好幾次,他總是不以為然。現在想起來如果人們都像他這樣想,今天浪費一點不要緊,明天浪費一點沒關系。要是把這些水給鹽池那里的人們,足夠他們用一年的了。看來我們真得節約身邊的每一件東西。
節約的作文4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物質生活不富裕的過去,需要勤儉節約;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也不能丟掉勤儉節約的品質。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
在我的家庭里,有勤儉節約的人。我的外公眼睛受過傷,怕見亮光,要經常戴墨鏡。墨鏡的鏡片壞了,他用透明膠布粘上又繼續用。我們勸他買新的,他說:“能用就行,買新的干嘛?”瞧,他多節約呀!
在名人、偉人中,也有很多勤儉節約的人。雷鋒,別人喝飲料,他喝白開水;他的襪子補了又補,穿了又穿;他把自己微薄的津貼積攢起來,捐給災區人民。一代偉人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飯,生活極為簡樸:一雙布鞋補了22次,一套軍裝有76個補丁,一件睡衣竟然補了73次,穿了20年。
正是這些前輩的勤儉節約,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有不少鋪張浪費的現象。
就拿去年春節來說吧,有的酒店推出了團年宴。名字很好聽,如“招財進寶”,“歲歲平安”等,但價格卻特別昂貴。一桌要一千八百八十八元,更貴的要三千元甚至三千元以上。可就是有一些虛榮心強的人,為了讓別人知道他很富有,就大擺宴席。這樣一來,自己的錢花出去了,但客人沒吃多少菜,多數都被浪費掉了。
還有一些看起來很小的事,卻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許多浪費:有的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被扔進了垃圾桶;廁所、水槽的水龍頭“嘩嘩嘩”地流著水;有的教室里白天還大放光芒;飯桌上、地上,到處都有灑落的飯菜……其實,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就可以節約很多財富。
所以,今天我要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讓勤儉節約成為習慣,讓勤儉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我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讓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
節約的作文5
“勤儉節約,省吃儉用”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家的節約達人――老媽的口頭禪。
老媽經常騎自行車接送我上下學,而老爸總對老媽說:“這樣太累了,你還是開車吧,這樣省時,也花不了多少錢。”老媽卻說:“現在油價這么高,而且長間坐辦公室不活動,騎車既能健身強體,又能省油費,學校也提倡綠色出行,我這樣不是更環保!”
老媽除了省錢還省水呢!特別是淘米水,把第一次的淘米水用來洗菜,不僅容易除去菜中的污泥,而且還可以清除菜中的殘留農藥,用淘米水洗過的菜吃得更放心。然后,洗過菜的淘米水再用來澆花,這樣可以吸收淘米水的養分,使花草長得更加生機勃勃。把第二次淘米水用來洗臉,取澄清后淘米水的上層,再加入約淘米水1。5倍的溫水用來洗臉。因淘米水中溶解了一些淀粉、蛋白質、維生素等養分,可以分解臉上的油污,淡化色素和防止出現脂肪粒等。經常用淘米水洗臉,不僅可以潔膚去油,而且可以防止面部皮膚毛細血管阻塞,控油祛痘。老媽說淘米水是純天然的物質,比市場上買的洗面奶不知好多少,而且用起來既安全又方便更是省錢。
我們在節約達人的帶領下,洗手時水龍頭不開到最大,且隨用隨關;人在燈亮,人走燈滅;帶指示燈的電器用完都拔下插座;不買重復堆積的衣物……我為有這樣的老媽感到高興、自豪。
節約的作文6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每當我讀到《憫農》這首詩時,我總會想起小時侯的一件事。
那是我五歲的時候,有一天全家人正在吃飯,我狼吞虎咽的吃著,因為吃完飯就可以看動畫片——《貓和老鼠》了。一不小心我把幾粒米飯撒在桌上,恰巧被爺爺看見,他用和藹的目光看著我。我卻并沒有在意:不就幾粒米嗎?撒就撒了,有多大關系?爺爺看我滿不在乎,他的臉色變的嚴肅起來。他用嚴厲的口氣說“撿起來,吃下去。怎么能浪費糧食呢?”我很不情愿的吃下了米粒。
吃完飯后,爺爺給我講了《憫農》這首詩,早晨,農民伯伯早早就起來,去地里勞動,晚上,要很晚才能休息,他們每天要流多少汗水,尤其是在夏天,田野里隨處可見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他們整天勞作,從不叫苦叫累,浪費糧食就是在糟蹋農民伯伯的血汗。聽了爺爺的話,我似乎明白了一些道理。
是啊!農民伯伯用辛勞和汗水換來的成果,我們可不能白白浪費,俗話說: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節約是一種美德,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好它。但是在我們的學校里,有許多的同學早上買早點,吃幾口就扔掉,要知道我們扔掉的不只是一點饅頭,而是農民伯伯的汗水,扔掉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愛惜糧食是一種節約,節約就是一種美!
節約的作文7
一天,我又在瘋狂用水。
“不可以再浪費水了。”我一看周圍沒有人呀,難道是傳說中的“千里傳音”嗎?我定睛一看,原來是一滴極不起眼的小水滴。我瞟了一眼這個在我面前的小水滴,然后接著玩水了。可是這個小水滴好像有一點憤怒了。只見它跳到水龍頭上,吃力地把水龍頭給關上了,然后裝作一副嚴厲的樣子說:“你知道嗎?在沙漠里的人,幾乎沒有水,你知道他們的每一天是怎么度過的嗎?”“他們怎么度過關我什么事?反正我可以無憂無慮地用水,誰叫他們不在城市里生活呢?”“我跟你講,你必須和他們學習一下,他們不也想到城市里來,可是有一些人是被迫進入沙漠里的。他們也想奢侈地用水,可是他們那里每一天只有一小杯水用,有時連一日三餐都成問題。可是你倒好,一天都可能用了一噸水了。如果這些水給他們用,可以夠他們用一年的了。所以你想一想,你還要再繼續浪費水了嗎?”我聽完有一些生氣:“我怎么用水關你什么事?這是我的自由,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我非常討厭別人用這種語氣和我說話,你又不是我的爸爸媽媽,你憑什么?”
我一說完,就把小水滴彈了出去,然后又把小水滴用手摔進了洗手間,然后用水把它沖進了下水道。我聽見有一點聲音:“你會后悔的。”
過了一段時間,有一些在水池旁的水終于忍不住了,它們變成一滴一滴小小的水滴,一起向我砸來。它們力氣真大,猶如一塊塊小石子向我砸來。其中有一滴較大的水滴向我走來,說:‘‘哼,剛才我的弟弟提醒你,你不聽,還讓它被流水給沖走了。你真是一個不聽話的學生!”我頓時臉就紅了,我問它:“怎樣才可以節約用水呢?”“你如果是想玩水實在忍不住了,就用一個臉盆接半盆子水在里面玩。”“對啊!我怎么沒相到呢?哎呀,我真笨啊!”“你應時時刻刻地想著這句話: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因為如果每個人都這么想的話,那世界上就沒有一個人會浪費水了!”“嗯!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好的,我一定會記住這句話的。”小水滴們又結成一團水,跳到我的臉盆里了。
從此以后,我再也沒有浪費水了,因為我記著一句話: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小朋友們!你們也要節約用水哦!
節約的作文8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古至今,流傳著千千萬萬位普通人勤儉節約的感人故事。
雷鋒—一位家喻戶曉的“節約模范”。部隊黨委曾授予他“節約標兵”的光榮稱號。他每天總要做一些與平凡人與眾不同的事∶或者掃水泥,或者補衣服等等。
他在生活中不放過任何一件有用的東西,哪怕是一件破手套、一個牙膏皮、一根廢鐵絲,他都要積攢起來去換錢。
他還說∶“積少可以成多,滴水可以成河。別看都是些破爛,搜集起來,對國家建設都有用處。”他是多么的偉大啊!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有誰能做到這一點呢?
徐特立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他注重品德修養,平生儉樸。在他當校長時,每天巡視時總把別人拋棄的粉筆頭撿起來裝在口袋里,留給自己上課用。
他還寫了一首《粉筆詩》來教育學生∶半截粉筆猶愛惜,公家物件總宜珍。諸生不解余衷曲,反為余是算細人。
這兩個鮮明的例子足以向我們證明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節約,是對幸福的`盤算,,也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是一種態度;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是一種時尚!
勤儉,治家之本;和順,齊家之本;謹慎,保家之本;詩書,起家之本;忠孝,傳家之本。這么多的“本”,為何把“勤儉”放在首位,就是因為它重要。
因為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去發揚,去繼承,更需要我們的后輩來傳承它。
我們要向雷鋒叔叔和徐特立前輩學習,時時不忘節儉,從一點一滴做起,培養自己勤儉節約的優秀品質,把這高尚的美德發揚光大。讓我們的天更藍、地更綠。
讓我們攜手共同珍愛自己美好的家園吧!
節約的作文9
青奧會馬上就要在南京舉行了,大家都在忙著迎接青奧會呢!哪我能做些什么?南京是座歷史文化名城六朝古都,我們應當把她打扮得干干凈凈漂漂亮亮的來迎接八方來客。
這些天我都會把掉到地上的垃圾掃起來收集好,家里的生活垃圾分類裝好再扔到垃圾筒里。同時我也是一名義務監督員,監督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不要亂扔垃圾,逛街購物時吃的零食和瓜皮果殼等垃圾也都裝好扔到垃圾筒里。
一天放學回家發現小區里有許多大哥哥和大姐姐在刮廣告紙,一看他們都是志愿者,他們有的用手摳,有的用刀刮,還不時的用抹布擦。見此情景我也跑過去幫忙,我先用右手摳,然后再用左手抓,一開始兩只手還好可是經過幾次交換以后兩只手的指頭火辣辣的疼,像火在燒一樣。一不小心用力過猛把手弄破了,一旁的大姐姐看見了從口袋里掏出創可貼幫我貼上,關切的問我:“小妹妹疼不疼,快別弄了,這里有我們呢!”我說:“沒關系”。我想了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我得有個趁手的家伙。我趕緊跑回家拿出小鏟子,由于跑地太急了差點撞到上樓的人。我又加入大哥哥和大姐姐行列中,經過大家的努力終于把一大塊墻刮干凈了,看上去多亮堂啊!稍微休息會兒我們又開始刮下一面墻了,漸漸地天黑了,媽媽喊我回家吃飯,我不但沒回家,還把老媽說服了和我們一起刮。
幾天以后放學回來看見幾位美術學院的大哥哥和大姐姐正在給墻上畫迎青奧宣傳畫,看到生動有趣的迎青奧宣傳畫,我想我以后一定要更加地愛護環境,做一名“青奧環保小衛士”
節約的作文10
“節約”總掛在人們嘴邊,而真正能長久節約的并不多,雖說有一些規定在約束大家對資源的浪費,但不少人也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各種資源。如洗完衣服的水直接清掉;奢侈地花費……環保也屬于節約之列。如果僅僅有單純節約卻不愿意環保的話依然沒有辦法“治本”。
科技的發展越來越發達,所制造的生活用品越來越多,如:電腦,電視,吸塵器,電冰箱,微波爐……每件哪件不需要能源呢?而節約就得從此入手。而單方面的節約是不可以達到目的的。節約需要所有人一起參與,如果只有少部分人在拼命節約能源,而另一大部分人則在奢侈地享受,所節約的就沒有成效了。
要節約就得從身邊、家中開始。如用電腦后為了省事,顯示屏不關,這樣就使得電量不知不覺地流失,并且屏幕是電腦工具中耗電量最大的,電視也同理;其實我們所用的馬桶雖說高檔,但實際上是很浪費水的,有時候并不需要大量的水來沖刷,可是按鈕一按,整個水箱里的水全都沖了下去,所以沖廁所便會浪費很多干凈的水,所以沖水時最好是洗過衣服的泡沫水沖廁所又可以環保又能使馬桶潔凈;用電器后插頭需要拔掉,插頭察這也是會耗電的。……
節約是讓世界平衡,如果人類一如既往地浪費資源,總有一天資源耗盡,而世界也就會因此而滅亡,而罪魁禍首就是人類,恐怕后悔也來不及了。
節約的作文11
說起環保,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所耳聞。但是能真正做到環保的確寥寥無幾。今天,我就說說跟我朝夕相處的環保能手——奶奶。
我的奶奶是一個勤儉節約的環保能手。每次刷碗的時候我媽媽都喜歡用大水流,奶奶總是嘮叨,讓媽媽把水流調到最小,把洗完衣服的水也要倒入一個污水桶里,留著沖廁所和擦地,把淘米水也留著用來澆花。當時我真是疑惑不解,感覺她很小氣,就問奶奶:“奶奶,我們這自來水多的是,為什么還要那么節約用水,是怕花錢嗎?”奶奶笑著告訴我:“地球雖然很大,但是淡水資源極少,我國的西北地區嚴重干旱,有的人因為喝了不干凈的水還導致死亡,你們可能會認為一個月省水也就省那么幾塊錢,咱們又不是窮,沒有必要省,但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今天你省一滴水,他省一滴水,那么干旱的地方就會少。可是,如果今天你浪費水,他也浪費水,那么缺水的人會更多,地球上的水也總有一天會枯竭的!”聽了奶奶所說的話,我才理解了奶奶所做的一切既能環保又能廢物利用,真是兩全其美。
奶奶還是一個制作購物袋的環保能手。她常常把我小時候的衣服縫制成布袋子用來裝蔬菜和水果,在她眼中,用塑料袋裝菜雖然方便,但是用完后的塑料袋埋進土里不容易腐爛,會污染環境。她認為這不僅僅只是節約兩毛錢的事,更重要的是會減少白色污染。奶奶還用她靈巧的雙手用廢布縫制了好多漂亮的布袋分給街坊鄰居和她的好朋友,并且提倡她們一起抵制白色污染,希望她們都用布袋子買菜。
奶奶的環保小故事還不止這些,她這種低碳生活、保護環境的意識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因此我提倡大家也要像奶奶那樣節約用水、保護環境。讓我們一起環保,讓我們的天變得更藍、草變得更綠、海變得更清、人變得更美,讓地球變的更加美麗!
【關于節約的作文范文(通用11篇)】相關文章:
關于節約作文(通用15篇)04-03
關于節約糧食的作文通用9篇02-23
關于節約用水的英語作文(通用24篇)12-25
關于節約時間的作文03-21
節約用電,從我做起-關于節約的作文03-28
關于節約珍惜的英語作文10-31
【精】關于節約資源的作文04-27
關于節約的諺語10-21
節約用水的作文(通用84篇)03-22
勤儉節約的作文(通用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