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10篇)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1
我學過一首詩《鋤禾》:“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是一種美德,自古就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的警句。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都可以節約,如:洗手后要關緊水龍頭,睡覺時要關掉燈,在家里吃飯時,我們也一定要盡量把飯菜吃完。
從前,我經常吃飯吃一半就不吃了,那時候媽媽就會和我說:“媽媽小時候,如果每天都可以吃到熱騰騰的白米飯就很知足了,那時候的我們都穿有補丁的衣服,破了,外婆就會再給我們補一下,然后再穿,哪像現在的你們,要什么有什么,吃好的,穿好的,還那么不珍惜,真不懂事。”每次聽完媽媽的話,我都會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想想媽媽那時候的生活,在對比現在的生活,我們真是幸福呀,然后我就會把碗里的飯吃得一粒不剩。我要做到不挑食,珍惜每一粒糧食。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讓我們行動起來吧,把節約養成習慣,把節約養成生活方式。從每天做起,從一度電做起,從一滴水做起,從一粒米做起,從一分錢做起,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點點滴滴都節約,時時處處從我做起。同學們,讓我們行動以來吧!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2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無論家里的收入高低,無論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家一直都勤儉節約,慢慢地已經養成了這個好習慣。
在我還小的時候,喜歡吃雞翅膀,特別是外婆做的紅燒雞翅膀,那個味道真是贊,我總是狼吞虎咽地啃著雞翅膀,只管把骨頭外面的肉快速消滅了,留下骨頭中間還夾著的肉,很快又夾起第二塊雞翅膀,同樣速度和方式啃著,在我享受美味的時候,外公總是默默地夾起已經被我丟在桌上的那塊似肉非肉、似骨頭非骨頭的翅膀,還粘著幾粒米飯,外公卻一點都不嫌棄,還故意裝出很美味的樣子,非要把骨頭啃得一干二凈才肯罷休,我很不理解外公當時怎么就喜歡吃我吃剩的。一次又一次,直到我現在長大了,我問外公:“我沒啃干凈的雞翅膀真的就那么好吃嗎?”外公笑著說:“你每次都粘著肉肉就不要吃了,多浪費,現在的物價又那么高,雞骨頭的外面還會粘著米飯,難道你不知道粒粒皆辛苦嗎?”聽了外公的話,我很慚愧,以后一定要把雞翅膀啃得干干凈凈,也不把米飯粘在上面了,如果有吃不下的米飯,我就少盛點,絕不浪費糧食了!
有一次我自己洗澡,在涂抹沐浴露的時候,一直都開著水龍頭,媽媽聽到水聲嘩嘩響,忍不住打開衛生間的門,發現我沒有關上龍頭,非常生氣,走過來關上,馬上教育我說:“在你不需要用水的時候,沒必要把水龍頭一直開著,這樣會浪費很多的水,地球已經在缺水了,可你卻還在這里浪費。特別是涂抹沐浴露的時候,這些水完全可以省下來。”媽媽又繼續說:“當你涂抹好沐浴露后,你可以站在水盆里,把水接在水盆里,即使是有泡沫的水,等洗完澡也可以用來沖馬桶,一點都不會浪費的。”我覺得媽媽說得對極了,至今我每次洗澡,下面就放了幾個水盆,這樣花灑灑下來的水剛好可以接到盆里,等洗好澡還能用這些洗澡水把馬桶沖得香噴噴的,真是一舉兩得啊!
現在我已經開始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了,比如說吃零食的時候,我會小心翼翼地剪開包裝袋口,保證袋子的完整,為什么呢?因為這袋子還能當食品袋用,當食品袋用舊后還能當垃圾袋,這樣我們家就可以省下買垃圾袋的一筆費用了。
雖然我現在還不會當家,但是也要替家人著想,學會合理消費,也應該知道柴米油鹽貴,所以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3
勤儉節約,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人如果有一顆勤儉的心,就等于擁有了一大筆財富。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所以我們需勤儉節約,不浪費每一滴水,每一粒糧食,每一張紙。
我們的前輩很節約,古代都沒有好的衣服,補幾個洞照樣穿,正因為這些前輩的勤儉節約,才有我們今天的信服生活,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又不少鋪張浪費的現象。
比如,有的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被扔進了垃圾桶,廁所的水龍頭“嘩嘩嘩”地流著水;有的教室里白天大放光芒;飯桌上、地上,到處都有灑落的飯菜,其實,只要我們稍加注意,就可以節約很多財富。
所以,我們要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讓勤儉節約成為習慣,讓勤儉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我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讓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繁榮富強。
節約,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作風,對個人,節約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節約就是一種文明。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能夠從我做起。,從節約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入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同學們,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4
從進校園的第一天,老師就教我們一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此,我便知道了糧食的來之不易,我們要節約糧食。因為我們從小就知道,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里干活,流了很多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他們多么辛苦,我們怎能不珍惜糧食呢?
每天吃飯時,如果你仔細去觀察,注意的話,就會發現每個大桶里裝滿了剩菜,剩飯,那都是我們同學浪費糧食的現象。我們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每家每戶都種有糧食,不需要花錢去買,這是不是就是我們不珍惜的理由呢?這是不是就是我們浪費的借口呢?我們可曾想過,這也是長輩們頭頂烈日,腳踩熱土,花費心血種出來的,如果這一切讓長輩們看到,他們又會怎么想?除了痛惜之外,還有什么呢?唉,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
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小題大做,不就是點糧食嘛!”是的,雖然扔掉的糧食不多,但是你扔一點,我扔一點,積少成多啊,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下來,我們浪費的糧食是無法估量的,我們扔掉的卻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不會愛惜其它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為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就像我們的剩飯,剩菜被倒進桶里一樣。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
節約糧食,不僅僅是一種口號,不僅僅是因為所有人的號召和呼吁,它更是一種傳承,把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讓我們從自覺節約一粒糧食做起,做一位節約糧食的高尚人!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5
隨著社會的逐步發展,我們從不太富裕的社會轉變為現在富裕的社會,我們有現在的生活真是幸福。
而過去可不同于現在。貧苦,最能概括它。過去大家省吃儉用,尤其是山區更節約,為自己的后代留下一些財富,或是在平常從一點一滴節約下來,這種節約的思想很好。漸漸地,我們都學會了它。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誰都會背,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恐怕已經將它淡忘掉,因為現在物資豐富,有些人就會錯誤的認為:現在我們已經不需要節約了,東西多得怎么用都用不完。這種想法完全錯誤,不管是在現在還是過去,節約都是我們一直提倡的,不要因為現在的富裕而迷失了本質,我們應該時刻記住:勤儉節約。
還記得前一段時間的“光盤行動”嗎?社會上上下下都提倡“光盤”,去餐館點餐吃多少就要多少,不要過多點菜。“今天你光盤了嗎?”“我是光盤族”等標語紛紛打出,這就是我們節約的表現啊!我們必須做好勤儉節約,我們也要做“光盤族”!
一句誰都會背的詩教會我們了勤儉節約。是的,那需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比如,一張紙要兩面都用,不浪費,平時自己不在家時,記得關好燈等用電器,避免不必要的費電……同時,節約用水也同樣需要我們注意,一水多用,把洗菜的水用來澆花……這些我們都可以做到。
只要我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勤儉節約,堅持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那么我們就印證了那句話: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來吧,讓我們一起來勤儉節約吧!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6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奢侈浪費是可恥的,建國初期,有一首歌唱的好:“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離不了,不管是一寸鋼,一粒米,還是一尺布,一分錢,咱們都要用的巧”。當時,國人都把勤儉節約作為做人和干事業的行為準則。然而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和生活水平的改善,有些人把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丟了,而我有時也把這種美德丟掉了。
每學期媽媽都會給我買好幾只筆,可我每一只筆都沒有用完,我就求媽媽再給我買新的,一學期下來,沒有用完的筆攢了一大盒子。
有一次,被媽媽看見了,媽媽對我說:孩子你這樣浪費是不對的,一只筆雖然只有一元錢,可是你知道嗎?許多貧困地區的孩子還沒有筆,媽媽的話讓我覺得很慚愧,從此我拿起了每只用剩的筆頭。
其實節約很簡單,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米,出門隨手關燈,不需要的燈就不要開,用淘米水擦地,沖馬桶,用完的本可以拿來當驗算本,我們還要少買玩具,少吃零食,少買新衣服,省下每一分錢,讓更多貧困人口有了吃的,有了穿的,許多貧困學生就能圓了上學的夢啊。
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將是我們終生享用不完的寶貴財富。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7
勤儉節約一詞,家喻戶曉。可雖然人人都知道,但不是容易做不到的。
勤儉節約常常會被人所忽略——特別是我們這些在糖水里泡大的人。我們往往認為這是一件小事,別人不去做我也不去做。其實是錯的。我們是這個地球大家庭的成員,我們就該保護我們的家。
你知道嗎?現在的地球地下淡水資源并不豐富,很多地區和國家水資源緊缺,今年,我國的云南又一次干旱,土地干裂,人們沒有水喝,沒有水用,可傷心啦!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景,是不是該節約用水呀?公共廁所里經常看到有人洗完手以后不關自來水龍頭,也沒有人去管,導致水一直淌,一直淌。我們不能這樣做,不管在哪里,只要看到水龍頭在滴水,我們就應該把它關緊。在家里呢,我們可以把洗完臉的水用桶接住沖馬桶。我們還可以用淘米水洗碗,不僅節約水,又可以去除碗上的油漬,這樣就可以少用洗滌劑,既節約也很環保。
節約是無限制的,不僅僅是節約用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可以節約,如節約用電,無需開燈就不開,開了燈要隨手關。我們還要少買玩具,少吃零食,少買新衣服,省下每一分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
古人云:“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節約是美德。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請讓我們用勤儉節約來保護我們的家園吧!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8
我到了學古詩的年齡的時候,我學到的第一首古詩就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遲到的事物都是由農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澆灌出來的。那時候我就覺得,在舊社會里長大的孩子,雖然沒有我們這些孩子幸福,但是他們有一種我們現在孩子都很少有的良好習慣,那就是他們在困難中養成的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種習慣在我們現在這些孩子中很少有,因為我們都是家中的寶,是吃著蜜糖長大的,從小就養成了浪費的習慣,根本不懂得什么叫節約,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沒有出席的人,成為一個貪婪的、不會勞動的人。那些從小就養成勤儉節約的孩子,他們即會辛勤的勞動,又不會太浪費,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會成為一個有出息的人,
其實節約很簡單的,比如: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大米,就能讓貧窮的人們吃上一頓香噴噴的大米飯;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度電,就能讓鬧電荒的地方變得明亮起來;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滴水,就能讓喝不到水的人們喝上一年;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毛錢,甚至是一分錢,就能讓那些渴望上學的`孩子們上學,也能讓那些挨餓挨凍的人們得到食物與溫暖,還能讓那些無家可歸的人們回到家園,這些東西對于我們來說好像微不足道,但只要我們全國人民都節約,全國人民都能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那在我們國家就不會有什么饑荒、水資源不足、電荒、油荒。
節約,是一種意識、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節約更要成為人們的一種習慣、一種作風。對個人,節約是一種科學的生活方式;對社會,節約就是一種文明。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能夠從我做起,牢記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美麗。
同學們,“讓節約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9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首我們每一個人都耳熟能詳的千古名詩,它讓我們懂得了勞動的艱辛與不易。我們所吃的每一粒糧食都包含了農民們的心血與汗水,每一粒糧食都是來之不易的。正因如此,我們中華民族才有“勤儉節約”這一傳統美德。
我的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吃飯時不要三心二意,不要讓米飯粒灑在桌子上;在外吃飯時,吃多少點多少,吃不完的打包帶走,不能浪費;出門時記得隨手關燈......父母從小的嚴格要求,使我現在成長為一個懂得節約的孩子。我一直牢記父母的話,不但做到父母所要求的,自己也會主動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節約的小事。因為我是一名初中生了,就更應該從小事做起,節約一滴水,節約一粒米。這樣,日積月累,就會“滴水匯成河,粒米贊成筐。”我們的班主任也是一位注重節約的人,他會專門安排班里幾個同學在我們升旗,做操,上體育課課等時間把班里的燈關了,放學把空調關了。在節約這一方面,老師為我們做出了榜樣。
然而,在當今社會上浪費的現象也十分嚴重。有的人在外吃飯,為了顯示自己的大方,點了滿滿一桌的菜,結果吃不完,也為了自己面子不打包帶走,只能倒掉,白白浪費。有的人追求名牌,一味地購買;有的人出去逛街,不管自己需不需要,一遇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全部買下來,結果回到家,又發現其實許多東西都用不到......這些都是鋪張浪費的表現,在此,我想告訴大家,“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節儉敗由奢”節約不是一個口號,而是一種行動;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而它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如果一個國家到處充盈著這種風氣,那么這個國家一定會是一個繁榮昌盛的強國。
海爾總裁張瑞敏說過: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只要大家都積極行動起來,每一個人都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一粒糧做起,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會更加美好!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作文10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它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人有一顆勤儉節約的心,就等于擁有了大筆財富。”
記得老師給我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勤和儉》:從前有一個農民叫吳成,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
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饑挨餓,就一定要照著兩個字去做。”后來,兄弟分家時,將匾一據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
日后大兒子雖勤懇工作,但不知道節儉,二兒子只知道節儉,而不知道勤懇工作。最后,他們都過著貧苦的生活。于是兩兄弟便決定把“勤儉”兩字合在一起,從此他們既“勤”又“儉”,終于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應當努力繼承并發揚光大。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節儉真正落實到行動是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