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寒食節是哪一天
寒食節就像一個過客,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節日。其實寒食節是一個很有紀念意義的節日,想知道為什么?俠侶網小編現賣個關子。寒食節一般在清明前后,兩者也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2014年的寒食節已然過去,即將迎來的是2015年的寒食節。那么2015年寒食節是幾月幾日?寒食節有什么由來和習俗呢?一起來看看吧。
2015年寒食節是什么時候?
從萬年歷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2015年的寒食節在夏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即2015年4月3日、4月4日,清明節前一二日。
宜:嫁娶 冠笄 祭祀 出行 會親友 修造 動土 入殮 破土
忌:塑繪 開光 造橋 除服 成服
什么是寒食節?
寒食節介紹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每到初春季節,氣候干燥,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鉆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禁火與改火之間有間隔的時間,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說法,而在太原等地較為特別要禁火一個月。
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里,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因時間上和清明節接近,并受其影響,因此在后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后綿延兩千余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的由來
遠古時期
寒食節的源頭,應為遠古時期人類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離不開火,但是,火又往往給人類造成極大的災害,于是古人便認為火有神靈,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稱為改火。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祖活動,將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燒,稱為人犧。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來的禁火節。
春秋時代
禁火節,后來又轉化為寒食節,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傳說晉文公流亡期間,介子推曾經割股為他充饑。晉文公歸國為君后,分封群臣時卻忘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爭寵,攜老母隱居于綿山。后來晉文公親自到綿山恭請介子推,介子推不愿為官,躲藏山里。晉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結果介子推抱著母親被燒死在一棵大樹下。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稱為寒食節。
魏晉時期
漢時,山西民間要禁火一個月表示紀念。三國時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這個習俗。《陰罰令》中有這樣的話,“聞太原、上黨、雁門冬至后百五日皆絕火寒食,云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三國歸晉以后,由于與春秋時晉國的“晉”同音同字,因而對晉地掌故特別垂青,紀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習俗又恢復起來。不過時間縮短為三天。同時,把寒食節紀念介子推的說法推而廣之,擴展到了全國各地,于是寒食節成了全國性的節日,寒食節禁火寒食成了漢民族的共同風俗習慣。
寒食節有什么習俗?寒食節要吃什么?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農歷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兩日。是日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因時間上和清明節接近,并受其影響,因此在后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斗卵等風俗,寒食節前后綿延兩千余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寒食節吃冷食
山西
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后,將祭祀食品分吃。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征全家團圓幸福。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后全家分食之。
山東
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
舟山
舊定海上墳時供品有一個特色,許多菜肴系涼菜與涼拌菜,還有清明特色點心——青餅、條子糕皆可冷食,祭禮畢,要給圍觀上墳的小孩分“麻糍錢”(麻糍即青餅也,其形狀有圓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墳后,回家還要做“清明羹飯”。
臺灣
臺灣民眾的掃墓習俗,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祭掃,儀式及祭祀的東西比較簡單,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類和糕餅;二是修整祖墓,祭禮相當隆重,供祭的祭禮一般包括各種祭禮品十二種蔬菜及粿類、糕餅等。掃墓時一定要在墳墓的四周獻置“墓紙”,每張紙壓上小石頭,還得放一沓在墓碑上。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獻給祖先的錢。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圍在墳墓四周吃紅蛋,蛋殼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過去的臺灣農村,每當掃完墓之后,都會有一群孩子前來討粿類,來的人愈多,表示這一家族日后將愈發達,主人們也都樂意分送“發粿”或金錢給那些孩子們。
上海
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干后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后不得疰夏病。上海還有吃青團的風俗。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上海也有的人家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寒食節是哪一天】相關文章:
2015寒食節是哪一天04-07
寒食節是為了紀念誰及寒食節的來歷04-07
寒食節的故事08-14
寒食節的來歷03-30
寒食節的由來03-30
寒食節對聯03-08
寒食節的習俗匯總04-07
寒食節的由來及習俗08-14
寒食節的詩句大全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