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清明節作文【推薦】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鄉的清明節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
清明節,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的陽歷四月五日。
由于二十四節氣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降雨、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所以古代勞動人民用它安排進行農事活動。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
在古人的觀念里,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于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凈,也緣于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于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2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時節,氣候多變。但不管是細雨紛飛還是春光明媚,我們總是按照傳統,與家人一起去掃墓踏青。清明掃墓是古代中國文化以孝為中心的具體表現,成為相沿積久的社會風尚。這樣的時節,我們對先人的懷念愈濃、思念愈切。
過去,墓地一般就在鄉下荒野或城郊山坡。現如今,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市建設的需要,城市周邊有了景色秀麗的標準化陵園,為先人提供安息的場所,也方便后人適時前往祭奠。
清明,更是在祭祖、踏青過程中感悟生命本身的過程。清明祭祖,追憶已故的親人,是一次生者與死者對話、思考生命的意義、尋求內心平靜的過程。在這樣的時節,我們走進環境優美的陵園,手捧鮮花祭品獻給先人,緬懷他們與我們一起走過的日子,感恩他們對家庭、家族的貢獻。同時,腳踏草地,用心呼吸郊外清新的空氣,手插楊柳,植樹造綠,在這樣的過程中,更能體會生命的珍貴和生活的美好。在祭掃的過程中,獲得情感的凈化與升華。
但是,這悠揚的春之序曲里,有時也會出現不和諧的音符:有人違章違規亂停車輛,阻礙交通;有人亂丟垃圾,不講衛生;有人違規燃放煙花爆竹,我行我素;有人對勸阻者惡語相加,甚至打架斗毆……相比較“煙霧繚繞”式的祭祀儀式,新時期的祭祀更應提倡綠色、創新,比如一束鮮花、一杯清酒、一聲問候,足以表達我們心底的思念。
為了不負春光,為了盡情表達對先人的感恩和懷念,我們應以一種文明、低碳環保的方式來過清明節,做到遵章守紀,出入有序;互諒互讓,與人為善。在祥和的氣氛中度過清明節。只有回歸“清凈”與“文明”,清明節的優良傳統才能得以更好地繼承與發展,清明節才能真正“清明”起來。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3
我的家鄉是在江蘇海門的一個小鄉村,它地處長江邊,氣候四季惱人。家鄉人不斷沿著中華民族的傳統風俗,都注重過節,而且每個節都有不同的考究和過法,但,清明節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節日,因 為清明,總是帶著些許淡淡的悲涼和絲絲憶念的滋味。
往年的清明節照樣是在海門鄉下渡過的。但它又和以往有所不同,更令我浮光掠影。清明節一大早,我和媽媽就離開了鄉下親婆家,爸爸由于遠在南美洲圭亞那停止援外醫療,沒有與我們同行。相比擬 今年去墓地掃墓不同的是這次我們首先在鄉下家中停止了祭奠活動。由于往年是第一次為剛逝世的親公祭奠。在我的記憶中,親公是個比擬嚴肅、一本正經的人,他脾氣很火爆,喜歡和親婆吵架,而且 每次吵得都特別兇。但他對我說話歷來都是輕聲細語,和顏悅色。每次我一去鄉下,他總是放下手上的農活,把手洗了不曉得多少遍后,悄悄地把我抱起來,親了又親,在空中拋了又拋,直到聽到我“ 咯咯……”大聲的笑聲,他才松手放我上去。然后帶我到他的屋里,從他藏著的“百寶箱”中拿出各種各樣好吃的東西來,什么花生呀,桂圓呀,香蕉呀,蘋果呀等等。看著我吃了個飽,他就快樂地帶 我到鄉下各處去玩,領我看小羊愉快地吃草,小雞困難地下蛋,小鴨無拘無束地在水中游嬉……每到一戶農家游玩,他都自豪地引見說:“這是我孫子!”“小寶,來磕個頭!”親婆的喊聲打斷了我的 回想,我趕緊拿出媽媽事前給親公買的紙衣服、紙手機、紙燒酒等,這些都是親公的最愛,把它們放在香爐中,隨后看著一縷縷青煙慢慢升起,點點火光在閃爍,我似乎又看到了親公……最初我對著親 公的照片恭敬地磕了三個頭。
祭奠親公小屋旁邊的就是一條小河,小河的水清清的,河里一條條愉快的魚兒就是親公生前喂養的,如今它們都曾經長大了。我撿起一塊石頭,往河里扔,河水馬上濺起一朵美麗的水花,似乎是親公的 笑臉,他仿佛在笑著說:“小寶,你又長高了,好好學習呀。”這時我的眼睛有些潮濕了。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4
清明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所以我們每年在這一天都要回老家掃墓。
為了迎接這天的到來,奶奶也早早的蒸好了雞蛋,殺好了雞,準備好了行李。為什么要吃雞蛋呢?我問了奶奶,奶奶說:在掃墓時,我們要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上,象征《脫殼》,已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皆出人投地。所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吃雞蛋就成了習俗。
在去掃墓的路上總有熱鬧的集市,大人們就會下車買鞭炮、冥錢、蠟燭、白酒、茶水。而我也會趁這時下車透透氣,路邊總會有各種美艷的鮮花,我也總會忍不住要摘花,我會拿這些花朵放在墓碑前。
呆在車上的時間是這么漫長,空氣悶悶的。終于來到了老家的房子。我們會在這里休息30分鐘,爺爺會上二樓看去年養的蜜蜂有沒有乖乖聽話,我和弟弟們總喜歡跟在爺爺后面湊熱鬧,弟弟被調皮的蜜蜂蜇了幾個似玉米粒大的包。
30分鐘過去了,我們再次回到這個灼熱的車里,開始了我們這次掃墓之旅。在這車里顛簸了半天,我們來到了老祖宗的墳前。一下車,天氣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似凝住了。整個世界似燒透了的磚窯,使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就算天氣再怎么惡劣我仍然不會放棄祭祖的。因為我知道他們對我們的貢獻有多大,沒有他們以前的努力奮斗,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來到山上,到處上滿了雜草,爸爸和叔叔們負責除草,嬸嬸和奶奶負責搞好貢品,爺爺負責擺放好鞭炮,而我們小孩子就負責燒香。
一切都搞好了就開始祭拜,我手上抓著大把的香分給每個人,每人6根。每個人都對這祖宗喃喃自語,而我則要祖宗保佑我考試順利。拜完后點炮了,爸爸叫我先帶弟弟們回到車上,怕鞭炮打到我們。而他們則離得遠遠的,用手捂著耳朵。等到炮聲全沒,我們還要等火都滅完了才走。
掃完墓時,天已經黑了。摘了幾串香蕉我們就回家了。我們的掃墓之旅也完結了。回家的途中,因為一天的祭祖,我們都累了,在車上合上眼睛進入了夢鄉。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時間過得飛快,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有到了。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這一天,人們要帶酒食果品,紙錢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
今年清明這一天,天氣特別好,可不像詩句上說的那樣。那天我起了個大早,因為我們一家人要一起去掃太爺爺的墳。剛出門時,感覺心情特別好,一路上蹦蹦跳跳的,就像是剛出籠的小鳥,因為這是我第一次上山掃墓。可從大人的表情上看,可沒我這么高興,這也許就是去掃墓的原因吧。
在山腳下,我覺得和別的上沒什么兩樣,可到了半山腰可就不一樣了。那里雜草叢生,雜草高出了我一個頭。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太爺爺的墳墓前,在墳墓的周圍到處都是一些樹枝和雜草,它們仿佛懂得掃墓人的心情似的沒有生機。
我們先把墳墓的周圍的草除一除,接著在墳墓上用些小泥塊壓上黃紙,擺上供品,點上香,我們輪流給太爺爺磕頭。爺爺在墳前念念有詞,報告著這一年來家里的大事,還請太爺爺保佑全家大小平安。我想:在此長眠的太爺爺一定聽到了我們的話的,他一定感到欣慰,一定會保佑我們的……
最后,我們在墳墓前的空地上把紙錢燒了,等燒完了還用帶來的水滅了火星。因為太爺爺墳前有一座涼亭,我們就坐在涼亭里吃東西。爺爺還把吃完的蛋殼撒在墳墓上,我好奇地問:“爺爺,為什么要這樣呢?”爺爺說:“表示祖先和我們在一起啊!”死人明明就在這嘛,怎么會和我們在一起呢?也許他活在爺爺的心中吧!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最后爸爸再檢查了一遍,我們就下山了。
在下山的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心情非常輕松。回來時我想:原來清明節就是表示對先人的懷念日,這也是家庭團聚,這也是踏青賞春的好機會。
今年的清明節我過得特別有意義,明年我一定再來掃墓。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6
清明節這一天,人們沒有一個是閑著的,都用各式各樣的方法來祭奠死去的親人們,比如掃墓、燒紙錢、上墳等。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好日子。掃墓俗稱上墳,是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清明前夕,家家戶戶忙個不停,準備好掃墓用的祭品。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又是一年芳草綠”,伴隨著春姑娘的腳步,清明節到了。這天,我回到老家,奶奶先讓我穿厚點,因為那里非常冷。之后又帶上紙錢、供樣、香等祭品,坐著爺爺的拖拉機向親人的墳墓開去。一路上,我開心的邊唱歌邊搖頭。伴著我的歌聲,很快就到達了目的地,一看“唉,盼望已久的美麗風景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呀,真掃興!”我望了望田野,很是荒涼。但鄉間小路上,三人一伙,五人一群,來的,回的絡繹不絕。點起火堆,燒起香燭,處處彌漫著清明的氣息。我們一起燒紙錢、掃墓、給先人墳上填土,我還把自己親手做的紙花一一插在了祖先的墳墓上,沒過一會兒,我們就已經“凱旋歸來”了。
回到家,我懷著好奇心,在互聯網上查詢了一下有關清明節的習俗,讓我大開眼界。知道了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還知道了清明節的歷史,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爺爺還告訴我,清明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掃墓、燒紙錢、上墳是我們這些晚輩對先人的尊敬和懷念。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節年復一年,寄予了人們對老一輩人的無限哀思和祝福,每逢這個時節,家鄉的人們總是忙里忙外,不僅表達了對先人的懷念,更給予了對新一年的希望。
家鄉的清明節,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我盼望著下一個
清明節的到來……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7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不知從何時起,清明節已經離我們與我們越來越近了。清明節又俗稱踏青節,在清明節那一天,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親人。也可以出外踏青游玩,并舉辦一系列體育活動。
我的家鄉是潛江,在清明節那天,街道上沒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可以看見,門前有擺放白色以及其他顏色的花圈以表示對死者的紀念,在一些大樹下也可以看見已經燃放了的香。
清明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床,跟著爸爸媽媽來到了墓園;我懷著一顆對姥爺無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姥爺骨灰盒的柜子前,慢慢打開柜子,一張黑白照片印入眼簾;照片上的姥爺安詳的笑著,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他似乎還存在于這個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緊。沉默了一會兒。我輕聲的對著姥爺的相片說:“姥爺,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學。”說完我跪了下去,對姥爺的相片磕了三個響頭。爸爸媽媽給姥爺請過安之后,就和我來到了燒紙錢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紙錢默默地往火堆里丟去,漫天都是飛舞的紙絮,落在我的頭上,衣服上,前方滾滾而來的熱浪也讓人受不了,可我還是堅持把紙錢燒完,好讓姥爺在地下不用擔心錢的問題。
燒完紙錢,爸爸媽媽便拿出鞭炮開始燃放,隨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我和媽媽走出了墓園迷途中還看到幾個人在自己的親人的墳前上墳。
這就是我家鄉的清明節,它用掃墓,燒錢等一些活動表達了對親人對祖先的一種深深的懷念。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8
今年清明節,爸爸、媽媽帶著我和弟弟特意回老家掃墓,爺爺去年剛過世,我們全家都還沉浸在一種憂思之中。在回老家的途中,爸爸告訴我,奶奶在小姑8歲時就去世了,他們幾兄妹是由爺爺一個人艱難地拉扯大的。奶奶生前沒有留照片,我也不知道她的音容笑貌。想到這些,我很傷心。
清明節這天,老家一直下著蒙蒙細雨,我的腦海中不禁浮現出“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詩句。今年家鄉的清明節格外隆重,很多在外地工作的親人都趕回老家祭墳。滿山遍野都是上山掃墓的人,山上一片喧囂與熱鬧。大人們準備了許多糕餅點心、水果飲料,小孩們有的拿鋤頭、有的拿鏟子隨后跟著。到墓地時,大人們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頭整理干凈了,還在墳頭插上各種顏色的紙。最后我們把糕點、水果、雞、飯等擺在墳前祭拜。
接著,爸媽還帶我去了不遠處的一個墳塋集中地。爸爸說,這是大西南剿匪期間在我們家鄉英勇犧牲的解放軍戰士,為了剿滅當地的惡霸土匪,許多年輕的生命在這里永遠長眠了。可他們的墓碑上都沒有名字,這不由使我想起“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的詩句。在父母的帶領下,我和弟弟一起在這些解放軍叔叔的墳前敬獻了鮮花,并磕了三個響頭。
這個清明節,我不但給爺爺奶奶掃墓,也親眼看到了家鄉人們過清明節的情景。更重要的是我還給革命烈士掃墓,磕頭。使我感受到,沒有革命先烈的鮮血,也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增光,爭做一名優秀的中華兒女。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9
今天是清明節,一個祭拜已逝親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掃墓,途中,我發現原來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清凈了許多,馬路上的行人稀少并行色匆匆,平時隨處可見的的士今天也很少。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細雨紛飛,讓人的心情無端多了幾分傷感。我們來到了花店,看到平時五彩繽紛的花店,今天幾乎都被樸素的黃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們買了一盆菊花,然后,我們就奔向目的地。
快到龍王山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了一串串鞭炮聲,原來,是一些掃墓的人放的,蒙蒙的細雨中飄著一些灰白色的煙霧,以及掃墓人給先人燃燒祭品后在空中的漂浮物。我來到了龍王山以后,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媽點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燒祭品,點上蠟燭后,我們都要祭拜磕頭。我聽見不遠處一些年紀大的人在一起談論自己兒時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時的情景,并不時傳來幾聲嘆惜聲。外公、外婆也談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健在的時候的事情,都是在說如果現在老人還健在,可以過上多么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見停放著許多外地的車輛,媽媽告訴我,這些都是從四面八方趕回來祭祖的人的車。媽媽也跟我說起她兒時的事情,媽媽說:“當時,家里不是很富裕,但是,媽媽總是能夠從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價的水果,還能夠得到一些零花錢,媽媽在當時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說到這兒,媽媽有一些黯然神傷。雖然我沒有見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們在天堂過的幸福安逸!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到清明節,空氣里總是彌漫著憂傷的氣息,人們懷著悲痛沉重的心,情掃墓,以表達我們對逝去親人的懷念。然而,在我的家鄉可不是這樣的,清明節這天,我們會非常開心,穿得非常講究,因為我們要讓死去的親人放心,我們想讓他們知道我們過得很好,讓他們安息。
清明節前一天,我剛回到家,妹妹就拉著我去挖紅雞蛋根。這紅雞蛋根是一種植物,葉和莖都是綠色的,莖上有一些小刺,但不會傷害到手指。我們主要吃的是根,根有粗的,也有細的,細的還嫩,粗的就表示這雞蛋根有些年齡了,因為根長在地下,挖出來時有許多泥土。要把雞蛋根上的泥土洗干凈之后,才用錘子鑿,直到有紅色的`汁兒冒出來,然后把鑿好的根放到盆里熬,大約30分鐘后,把雞蛋放到里去煮,煮出來的當然就是紅通通的雞蛋啦。之后,我們又去摘了染飯花,這染飯更不得了,它可以把飯染成黃色,而且染出來的飯里還有淡淡的花香,吃起來又香又糯,這可是我的最愛喲!
第二天,我們把煮好的紅雞蛋和染好的飯,還有洗好的菜和肉拿到墓地去,掛完紙以后我們開始掃墓,除雜草,掃灰塵……接下來就是在墳邊做飯吃,因為墳旁邊大多有柴火,我們就用磚塊搭灶,全家人一起在墳邊忙活。做完要先把飯放在墓前,燒點“錢紙”,用以供奉死去的親人,然后我們才可以吃飯。
當然,我最喜歡的還是戴“柳帽”,墳邊種得有柳樹,人們說柳樹是寶,可以驅邪避魔,所以便有了這樣一句話:“清明不戴柳,死后變黃狗”。至于柳,頭發長的姑娘把直柳中間的莖抽掉,然后就這樣綁在頭發上。這天,如果你來到我的家鄉,便可以到處都看得到柳,如果坐車,車上的中國結一定換成了柳;如果走路,路邊的招牌上一定有柳。
看!這就是家鄉的清明節!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代詩人杜牧寫的《清明》中的兩句,描繪的是路上行人去祭掃、悼念逝去親人時傷心欲絕、失魂落魄的樣子。
今年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每年清明節這一天,爸爸、媽媽、奶奶就會領著我去上墳。我的祖父、祖母和爺爺長眠在西郊的玉案山公墓,每到清明節的時候,我們都要到那兒去祭拜他們。
和往年一樣,奶奶準備好紙錢、青香,舅奶奶和舅爺爺準備好食物和水果,大家約好早早就出門了。這天,天氣晴朗,人們都紛紛出門來祭祖踏青。一路上,車水馬龍,人潮涌動,公路上的車子走走停 停,好不容易才到達目的地。
來到祖父、祖母的墓前,放置祭祀用品、插香、撒紙錢后,就開始祭拜。先是三舅爺爺祭拜,然后是奶奶、二姨奶……八爺爺,只見他們一個個神情肅穆,一邊磕頭,一邊念道:“爸爸、媽媽,我們來 看你們了,家里老的、小的個個都好,有什么事就托夢給我……”
終于輪到我祭拜了,我學著長輩們的樣子,雙手合十,跪在墓碑前,一邊磕頭,一邊虔誠的說:“老祖,我來看你們了,我身體健康,學習很好,請你們不要擔心”。
弟弟最后一個拜完后,大家開始吃東西。這時,全家人有說有笑起來。奶奶講起了我小時候一些有趣的事情,舅爺爺和二姨奶忙著拌我們家鄉的特產“涼米線”。爸爸說:“給我點醬油。”媽媽說:“ 再給我點醋。”……不時還伴隨著陣陣笑聲,好像我的祖父、祖母和爺爺就在身邊一樣。就這樣,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地過了一個清明節。
我喜歡這種沒有眼淚、悲傷的清明節,下個清明節我還來……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2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烈士的墓前,祭奠長眠在這里的先烈的英靈。
站在烈士墓前,我們心潮起伏,思緒萬千。革命先烈們有的是為了民族獨立和國家尊嚴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有的是為了徹底埋葬舊世界,建立社會主義新中國而前赴后繼,英勇作戰,拋頭顱、灑熱血;也有的是在和平建設時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獻出青春和熱血。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鋼鐵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殊死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竟的事業;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斗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以摧枯拉朽之勢,宣布了蔣家王朝的滅亡,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
面對你們,我們怎么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彪炳史冊、萬古流芳!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成棟梁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先烈們永垂不朽!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3
在我的老家安慶,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清明節祭祖”,別認為這很普通,其實我們全家人對其是非常重視的。
在離老家幾十公里處,有一個小鎮——許嶺鎮,是我們每年都要去的地方,那有一座山—許嶺,安葬著我們徐氏幾十代先人們。
山上,數不清的樹木,荒草和荊棘,證實了他的古老。可是他也阻礙了我們前進的腳步,為了祭拜祖先,我們也不會屈服,折斷多余的樹枝,踩平多刺的荊棘,一步一步向前走。到了墳地,我們看見了大大小小的墳。爺爺帶路,先找到我們最親近的先人,然后爸爸和叔叔除去墳上的荒草,爸爸拿著三根香串上六張紙錢插在墳頭上,接著叔叔拿出一疊紙錢在墓碑前點燃,我當時親眼看見墓碑上玄孫一欄里有我和兩個弟弟的名字,還有幾個沒見過面的堂兄弟的名字,當時我的心情很沉重,為什么他們沒有來祭祖呢?也許是他們在外地過年,沒有回來。然后就是放炮竹了,接著我們就要給祖先叩頭了,叩頭時,先要雙膝跪下,然后雙手觸地掌心向上,叩頭三次,這樣重復三遍才是對祖先最恭敬的禮節——三拜九叩大禮。最后,我們要把祖先“請回家”。
回家后,要將祖先供奉在牌位上,在牌位前還要擺上供品,這供品也是有講究的,雞、魚、肉、豆腐、糕點、水果、酒、茶等一樣都不能少,而且雞和魚的頭要向著牌位。拜完祖先才能吃年夜飯,在吃年夜飯時,餐桌上也要空一個座位,那是留給祖先享用美食的。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之前,祖宗牌位前的香火是不能斷的,否則寓意香火不旺!
到初四的早上,我們就要送祖了,送祖時要將供品移到餐桌上,雞和魚的頭也要向著門外,我們要先向牌位拜三拜,再向門外拜三拜,以示將祖先送回到極樂世界。這樣整個清明節祭祖儀式才算結束。
就像奶奶祈禱時說的那樣,祖先們時時刻刻在身邊保佑我們,對于我們來說也是一種幸福吧,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讓我們也時時刻刻懷念他們吧!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4
清明節的前一天,爸爸到學校接我回老家做清明,我們一家人高高興興的開車回老家。
清早我們到姑奶家,她家是小賣部,我們在她家買清明用的紙錢人民幣仿佛像真的一樣。串錢是圓圓的如同一個個小卡片。我們還買很多鞭炮,買好東西我們就去吃午飯。
吃過午飯我們回到村子爸爸把紙錢一張一張的訊開,奶奶和姑奶用籮筐把串錢全抖開,裝在竹籃子里,我跑過去看一眼可真多啊!
我們穿上靴子小心翼翼地走在田埂上,鄉下那田埂可小,走在上面一搖一晃的好像一只鴨子在跳舞。我們終于走到墳墓前。
爸爸拿彩帶一樣的東西出來,掛在墳墓上,爸爸把各種各樣的紙錢堆在一起好像一座小山系的。弟弟把火點燃,那煙冉冉上升。我們看著一張張紙錢快要燒完。我們就嗑三個響頭,姑奶說:“這時只要在心里許愿,就一定會實現。”我在心里默默許愿要好好讀書,越來越聰明。
然后爸爸把鞭炮掛在樹枝上,點燃、霹靂劈啪,煙花五彩繽紛的在空中散開仿佛仙女一樣在空中飛舞。我們又來到另外一座山上,來的墳墓前,天空下起蒙蒙細雨,爸爸叫我快拿彩帶一樣的東西,掛在上面。
爸爸把那一堆堆紙錢點燃,我們急忙做完。還是照樣嗑三個響頭,我還是在心里默默許愿,這次我想讓自己越來越漂亮。然后看著弟弟也在默默的念叨,大概也是在想讓自己學習有進步吧!
爸爸走過來說:“清明節是我們后輩紀念祖先,是中華民族的美德 ,傳統的節日。”
這一天下來我忙的既開心又累。在一串串的鞭炮聲中我們做完清明。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15
每年的四月四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這時,每個地方都會蒙上一層淡淡的憂傷,我的家鄉也不例外。
在家鄉,每年清明節的頭幾天,人們都要忙著刻紙錢,買黃紙、香蠟。家族的族長要集合全族人開會,會上定好誰家買吃的,誰家買祭祀用的材料。定好后,大家各自行動。
一到大街上,琳瑯滿目的祭祀用品會讓你眼花繚亂,處處可見香、蠟、紙錢、大串紙……清明節的那一天,一些年事較高的老爺爺、壯個兒的叔叔,帶上買來的大串兒紙,到親人墳上掛紙,掛紙就是把串兒紙栓在木棍上,將木棍插在自己親人的墳頭上,意為給逝去的親人房頭上“掛花”。掛完花后要面對墓碑鞠躬磕頭,祈求平安得福,多添富貴。
在我的家鄉,逝去的人的墳墓大都立在林子里。人們進了林子,找一個較寬敞的地方支鍋點火。一部分人開始侍弄飯菜,一部分人則在墳前燒香點蠟、擺放貢品。所有工作都做完后,就點放鞭炮,族人按輩分依次到原始祖先那兒磕頭祈福。
祈福完畢之后,便在家族墳地里聚餐,這大概是與老祖先共餐的意思。用完飯后,由族長將剩余的飯菜均勻地分給族里每一戶人家,帶回家去,意為族內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人群散開后,人們各自去親人墳前痛苦一場,訴說一些思念祈求佑護等等的話。
死去的人雖然都不在了,但活著的人卻把他們放置在心里。每年的清明節,家鄉的人們都要把對逝去親人的那份記憶拿出來晾曬晾曬,表達的是親人之間那份血濃于水的感情。
【家鄉的清明節作文【推薦】】相關文章:
【推薦】我家鄉的清明節作文01-09
【推薦】我家鄉清明節作文7篇05-08
【推薦】我家鄉清明節作文四篇04-19
【推薦】我家鄉清明節作文4篇04-09
【推薦】我家鄉清明節作文合集9篇05-09
【推薦】我家鄉清明節作文合集10篇04-29
【推薦】我家鄉清明節作文匯總六篇04-24
【推薦】我家鄉清明節作文錦集六篇04-10
【推薦】我家鄉清明節作文匯編8篇04-04
我家鄉的清明節作文【薦】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