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元宵節初中作文(通用9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鄉的元宵節初中作文(通用9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元宵節初中作文1
春節剛過,一年一夜的元宵節就來臨啦。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我家鄉,元宵節這幾天可熱鬧啦!
古話說:“正月十五鬧元宵。”還沒到正月十五,人們就早早地開始扎花燈,作燈頭,準備元宵節的舞龍活動。正月十三那天,從早到晚,你都能聽到大街小巷里傳來“哐——哐——哐——”的鑼鼓聲,這是在告訴大家“今天晚上要開始迎龍燈了。”民間也叫“起燈”。于是,家家戶戶都行動起來,在大門上方掛上兩盞喜氣洋洋的大紅燈,準備好煙花爆竹,有些大戶人家還要準備幾個大紅包,好在晚上龍燈迎過來的時候包給舞龍隊。天色剛暗,就有龍燈開始出村,村民們做的龍燈式樣很多,有板凳龍,就是在一條板凳上固定好兩盞描著精美圖案的燈籠,把這樣幾十條板凳連在一起,加上龐大綴滿精美小燈籠的“龍頭”,就成了一條漂亮的龍燈;有的每人舉一根木桿,木桿頂端是一節圓圓的布滿“龍鱗”的紅燈籠,再用紅色拉花把幾十節“龍身”連在一起,就成了一條活靈活現的龍;還有的龍燈是用布做成的……隨著天色漸漸黑下來,越來越多的龍燈迎出來了。小孩子興奮地舉著自家的小燈籠,呼朋引伴,跟著龍燈走。龍燈時而在大街小巷穿梭,時而在廣場上進行精彩表演。龍燈迎到哪里,哪里就變成了歡樂的海洋:鑼鼓聲聲,鞭炮聲震耳欲聾,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人人歡呼雀躍……龍燈一直要迎到正月十五才結束。正月十六的夜晚,人們要把龍燈舞到溪河邊或有水的溝邊,把龍放在地上,進行燒龍儀式。把龍燃燒完后,將燈龍殘骸送入水中,澆水沖去,意為送龍歸海。這樣,元宵舞龍燈才算真正結束。
在家鄉,元宵節晚上吃元宵是必不可少的。元宵我們也叫“湯圓”,用糯米粉搓成圓形,里面常用豆沙、肉作餡,有團圓美滿意。
元宵節晚上,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圓,別提有多美了!
家鄉的元宵節真熱鬧。我喜歡家鄉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初中作文2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節。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邊吃著香甜的湯圓,一邊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呢?
我們家鄉,每年的元宵節都要放煙花,看花燈,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街上看花燈。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節,除了湯圓,我想更多人會想起賞燈。而在我的家鄉,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鬧元宵”卻更被人們看重。
清早五點多鐘,便有大批人馬在水鏡廣場聚集。老人,小孩,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人都在隊伍里滿面春風。打腰鼓、劃旱船、扭秧歌,無人不迫切地表達著自己的歡喜。游行隊伍從大街小巷走過,路邊觀看的人摩肩接踵。調皮的小孩,拿出過年沒放完的鞭炮,“刺啦”一聲擦燃往人群里一丟,吐吐舌頭跑掉了。只剩下母親無奈的苦笑、抱歉的賠罪及眾人寬容的笑聲。獅子在街上上躥下跳,長龍在人海中上下翻騰。夾雜著震天撼地的鑼鼓聲,歡樂的氣氛沸騰到了極點。
元宵是團圓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頓豐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點開始,萬家鞭炮齊鳴,當滿城的地面都被喜慶的紅色鋪滿時,人們便開始吃飯了。湯圓當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湯圓最令我掛念——奶奶不會夾餡,所以總是把湯圓揉成一個個小團。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來,一人面前一碗湯,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絕不亞于蔣雯麗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湯圓”。
吃完湯圓,我們又來到廣場觀看禮花。只見深藍色的天空布滿了五彩斑斕的禮花,開放的禮花如一個個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顆顆拖著彩帶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晝一樣,把元宵之夜變得無比美麗,我簡直被迷住了。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舍得離開了。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我相信,隨著祖國的日益發達,今后的元宵節一定會更好、更令人們期盼!
這就是我家鄉的元宵節!
家鄉的元宵節初中作文3
提起元宵節,我想起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鳥,錯飛到人間的一個小村莊里,那村里的人以為是一只壞鳥,就把他殺死了。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讓天兵去把那村莊給燒了。仙女聽到了玉皇大帝的話,就讓一個神仙變成老奶奶到村里報信。神仙到人間跟村里的人說,在村里村外點上篝火,才能免去災難。他們按照神仙說的做了,玉皇大帝一看,心想,我還沒有放火,他們就放起火來了,自己燒自己。玉皇大帝樂得哈哈大笑。這個小村莊真的免去了大難。這個事情流傳開來,就有元宵節了。
這就是傳說,不是真的,真的元宵節起源于漢朝。印度人信佛,他們成佛的人,把他們燒成骨灰,扒一扒,有一個像珍珠一樣的東西,叫舍利子,印度人朝拜舍利子。這事后來流傳到中國的漢朝,民間也有了佛教的活動。舍利子的事情被漢朝的皇帝知道了,他們也在皇宮,張燈結彩,朝拜舍利子。老百姓看著很好玩,也跟著玩,張燈結彩,但是沒有舍利子,這就形成了每年正月十五張燈結彩、放篝火的玩法。就演變成后來的元宵節。
唐朝的元宵節是最熱鬧的,他們有寶馬香車,燈樓高50米,有50000盞燈,燈樓里有20個房間,過三天,人們都到街上玩。宋朝是過五天,他們過的也很熱鬧,也是在街上玩,玩法很多。明朝是過十天,從初八玩到十七。
正月十五,人們一起吃元宵,猜燈謎,鬧花燈,耍龍,獅,放煙花,踩高蹺,扭秧歌……對了,張燈結彩是中國最古老的民間活動,而扭秧歌是后來的風俗。有各種各樣的玩法。
南方的風俗也很好玩,其中有偷菜。女生上別人家偷,別人看見也沒事,但是男生不能偷。
我的家鄉也有自己的玩法,在冰上玩,滾冰是最有意思的了,我上冰上一滾,我的頭都滾暈了。打花臉也很有意思,你給我打,我給你打,打來打去非常好玩。
家鄉的元宵節初中作文4
今天是元宵節,但是元宵節的'祝福在昨天就絡繹不絕得到來了——那是因為在我的家鄉(臨海),我們的傳統是正月十四過元宵節。
這說起來還有個傳說——和民族英雄戚繼光有關。據說當年戚繼光在我們家鄉(臺州)抗倭時,曾打算過完元宵節攻打倭寇,戰機密被泄露后倭寇決定元宵節當晚趁百姓過節、戒備放松時大舉進攻臺州府城——臨海。戚繼光又截獲了倭寇的信息,決定將計就計,于是通知全城百姓提前一天(正月十四)過元宵節。正月十五,過罷節的百姓躲了起來、眾將士在臨海縣城設下埋伏,倭寇進犯時整個城市紅燈籠高掛一派過節氣象,但是已人去城空,戚家軍來了個甕中捉鱉,大敗倭寇。倭寇向白水洋流竄,恰被潛伏在白水洋上峰嶺的戚家軍再次予以重擊。這就是著名的上峰嶺戰役。后來百姓為了紀念戚繼光,就將元宵節改為正月十四過了。
這個傳說是我小時候學校組織去上峰春游參觀戚繼光紀念祠堂時,當地的百姓講給我聽的。傳說歸傳說,究竟是否如此我就不知道了。沒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但是習俗卻一代代傳下來,認定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調”。
說起糟羹,可能有人又不知道了。元宵節,一般的地方習俗都是吃元宵。可是在我家鄉,我們元宵節吃的是糟羹。那也是我們獨特的習俗。糟羹分咸羹和甜羹兩種,咸羹我們方言又名“菜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來米粉、豆面,煮成帶咸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甜羹,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呵呵,好多年沒有吃了,這么一說,口水就出來。哎呀呀……
當然,元宵節觀燈、舞獅子、踩高蹺也是習俗,還是很熱鬧的。我小時候有一個爸爸自制的高蹺,每年元宵節都會拿出來玩的,可惜呀,后來被我們弄壞了!
這就是我們這邊元宵節的習俗了。元宵節真熱鬧,真開心。
家鄉的元宵節初中作文5
照家鄉的老規矩,元宵佳節這天不單單只是吃元宵,還要辦一件很令人意想不到的事。這個神秘的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迎接大娘。
說起這事兒,可非同一般呢!迎接大娘是一年一度的傳統地方習俗。每一年每戶人家還得輪流請客。以表式對三位大娘的敬意。
這天,早上起來還是有一絲絲寒意。但元宵的香味還是彌蓋住了這冷空氣。我忍不住走進廚房,看見奶奶拿著勺子在煮元宵,我湊近一看,好香啊!忍不住偷偷嘗了一口,"好燙!"奶奶看了就笑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你出去走走吧!"
走到街上,整個村莊熱鬧起來。每家每戶門口都會有幾個人在談天說地,聊得不亦樂乎!幾乎每一戶人家的房子里都彌漫著香味。寺廟門前人山人海,人們都在籌辦大娘的事,小孩都在搶旗子,大人小孩都興高采烈,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天一黑,元宵的高潮到了。家家都更繁忙了。奶奶在點蠟燭,必須點上四根。還得備上一些食物,也包括元宵。門外的空地還得點上兩堆火把,以照亮路為用。要備好煙花爆竹,還得把要經過的路盡量打掃干凈。年邁的嬸婆也不落后,拿著竹掃把到小路打掃。
我在門外等著,一陣鑼聲慢慢進了,燈光也若隱若現閃著。對面的人家鞭炮聲響了,煙花也悄然綻放。大概過了十幾分鐘,一群大人就用轎子抬這三位大娘......小孩也在后面舉著旗子。我家的鞭炮也"啪啪"響了。煙花也升上天空,奶奶和嬸婆各拿著三炷香,一個人端著香爐走了過來,隊伍也停了下來。以三炷香換別人的三炷香......
村子全部走了一遍后,廟就開放了。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怎么吃都行,應有盡有。晚上大概幾點,湖南臺的元宵喜樂會開播了......
這一天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啊!
家鄉的元宵節初中作文6
浩瀚的大海,美麗的濱海風光,淳樸而獨特的民族風情,石屋、石墻、石路,古樸的石建筑,吸引了眾多文人墨客。這里的元宵節更是別具一格。
每當元宵節來到,曙光大道上都系上了彩帶,掛滿了燈籠。當夜幕降臨,紅燈籠亮起來了,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參加盛會。人們都早已聚集在馬路邊等待著。不知哪個人喊道:“來了!來了!”人群頓時騷動起來,“在哪?在哪?”
過了一會兒,遠處果然響起了鑼鼓聲:“咚咚鏘!”人們翹首以盼的抬閣終于來了。那聲勢浩大、燈火通明的隊伍向我們走來。一座座抬閣,四四方方的,由四個人扛在肩上,像是一座流動的小屋,閣上是龍式的轎頂。上面掛著兩盞紅燈籠,兩盞之間掛出了許多吊墜,在密密麻麻的吊墜下是一副對聯,令我想到了古時候的宮床。轎內更是宛若仙境!頂部裝上了十二盞白燈泡,照得里面和白天一般。后邊則是一張美輪美奐的畫,兩邊裝飾著一串一串珍珠,抬動時發出叮叮當當的聲兒。最吸引眼球的是坐在轎中的小孩們:他們穿著各具特色的古裝,有的人穿著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服裝;有的人穿這西門豹的服裝;年齡小的,五六人坐一轎,扮演著五娃送福、六娃獻歡。人們紛紛掏出相機,記錄這美好的一刻;還有的游客們嘖嘖稱贊著:“喲!這娃挺俊呀!”“嘿,看這小姑娘長得多漂亮!”這一杠杠漂亮的抬閣乘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月亮升上了半空,抬閣的隊伍漸漸向前移去。突然,喜慶的鑼鼓聲越來越近,我轉身一看,原來是大奏鼓呀!只見一群男子排成兩三列整齊的隊伍,有的奏著大鼓,有的拍著銅鈸,有的敲著木魚,有的吹著嗩吶、扭著秧歌,向我們走來。他們穿著花俏:頭戴橄欖形的黑藍色羊角帽,耳掛“黃金”大耳環,上穿橘黃色斜襟短襖,下穿深藍色大口褲,衣褲邊角和前襟鑲嵌著橘紅色的魚紋,被海風吹得絳紅的臉涂得雪白,而顴頰上卻極富想象地畫了一個紅圈,粗大的腳板穿著繡花鞋,走起路來扭扭捏捏的活像戲曲中的媒婆。隨著大奏鼓節奏,時而碎步輕移、柔美婉約、如醉如癡;時而騰挪跳躍、粗獷激越、歡快有力;時而是生命的細語;時而是靈魂的吶喊,強烈地展示著漁民內在情感的沖動及征服大海的自信。觀眾們笑得合不攏嘴。
月亮漸漸偏西,游行隊伍已慢慢遠去,人們望著遠去的隊伍,心中裝滿了對明天的憧憬和希望。
家鄉的元宵節初中作文7
在我的家鄉,元宵當數整個春節里最熱鬧不過的日子了。
到了這天,村里就會有一家人辦酒席,邀請親朋好友到家里來共聚一堂,熱熱鬧鬧過元宵。而今年元宵剛好是輪到我家姑姑辦,家里可熱鬧了。
在元宵前夕,姑姑一家也忙活開了,人手不夠,就連我也穿上圍裙來幫忙了。看那,姑姑都忙暈了,得先把屋子收拾好接等客人,要請大廚來主廚,還要采購大量食物……事情可多了,家里的人來來往往,忙得不可開交。
元宵前一天的早上,我們還要游街呢!我的外公是這支隊伍的領頭人,我,表兄弟姐妹和奶奶每人各扛一根桿子,上面掛上一盞燈籠,以示我們是本屆元宵游街隊伍中的一員。我們和很多村干部一起走在游行隊伍前頭,緊隨其后的是樂隊,他們著統一的藍色禮服,邊走邊奏響鼓樂。隊伍中還有一個方陣最迎人注目——那些上了年紀的奶奶們,全部穿粉紅的衣服,個個容光煥發,喜笑顏開,她們走在隊伍的最后面。還有本家的幾個年輕人在隊伍邊上不停地放鞭炮的,一路走一路放,鞭炮聲給這個節日增添了最喜慶的一筆。
我們游街串巷。家家戶戶門前都堆著鞭炮,我們一到他們就立即燃放起來。濃煙,嗆得我們直咳嗽。所到之處孩子們就會尾隨在隊伍后面。一路上隊伍不斷壯大,可熱鬧了,我們這些孩子在經過村委會的時候,有一個阿姨就給我們每個人發餅,上面有印著鮮紅的“福”字,還發了各式各樣的零食。我們瞧著手里的袋子越來越鼓,個個樂得笑哈哈。我呢,口水早已流下三千尺了,可外婆卻說:“現在不能吃。”叫我把口水生生地咽回去了。
終于,游行結束了,走的可真累呀,腳痛了,手也酸了呢!
剛游完街,我們還要去姑姑家呢!哇,臨時搭起的廚房里擺滿意了各色美味佳肴,光看品種就讓人大開眼界。大水缸里的這群威武的螃蟹將軍,明天此時就得安安靜靜地臥在盤子里,嘿嘿,等著我們來品嘗了!
一切工作都準備好了,現在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就等著明天的大餐了!
整個晚上我都興奮得睡不著覺,美美的想著明天的美味。
終于到了元宵的晚上,是我們大飽口福的時候啦!雞禽肉蛋,山珍海味,當然,還少不了湯圓啦。我坐不住了,索性站起來大吃特吃起來,再也保持不了淑女形象了。而所有大人不論男女老少都舉杯祝酒,談笑風生,大家都在熱鬧地討論著家長里短,而我們小孩當然只有吃啦!
噼里啪啦——元宵,我們在這鞭炮聲中度過了。
家鄉的元宵節初中作文8
小朋友們,你們對中國的哪個傳統節日印象深刻呢?我對元宵節的印象最深。
我知道一個關于元宵節的傳說,讓我給你們講講吧。傳說古時候兇禽猛獸橫行人間,有許多人打獵。有一天,一只神鳥迷了路來到人間,被人們打死了。天帝知道后非常氣憤,要讓天兵天將在正月十五把人們燒死。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把這事告訴了人間。人們聽后個個驚慌失措,最后一位老爺爺想出辦法,讓人們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每戶人家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以此來騙過天帝保住性命。到了正月十五那天,天帝往下一看,人間火光一片,響聲震天,真以為人們全被燒死了。為紀念這次成功,才有了元宵節。
沿襲到今天,我們家鄉的元宵節更加豐富多彩。記得媽媽跟我講過,她們小的時候每到正月十四,家家戶戶的孩子們找來竹棒和稻草,讓大人們扎成火把,浸上油。天一黑就點燃火把,一個個舉著在田間來回跑,把田里的枯草點燃,遠遠望去,一條條火龍在田間舞動,一個個火堆熊熊燃燒,非常壯觀。孩子們嘴里還念叨著:“人家的油菜像麻桿,我們的油菜像斗蓬。”這就叫作“正月十四照壞蟲”,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愿望,預示著今年將是豐收年。可惜我們現在的小朋友看不到了。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每家每戶都要包湯團,吃元宵。我們寧波的湯團特別有名,皮薄餡多,香滑誘人。勺一個糯糯的湯團咬上一口,芝麻餡一下子沖進嘴里,可好吃了。吃湯團預示著全家團圓,我就是這一天來到這個世界上和爸爸媽媽團聚的,所以特別喜歡這個節日。
除了吃湯團,元宵節的重頭戲還是賞燈、猜燈謎、看元宵晚會。每年街道、社區都會制作形狀各異的花燈在各大公園展出。賞燈和猜燈謎是我們這些小朋友最快樂的時候。廣場上火樹銀花,盞盞紅燈籠高掛枝頭,一個個燈謎垂在燈下引來愛動腦筋的人們躍躍欲試,猜出謎底,樂呵呵地捧走獎品……荷花燈、兔子燈、虎頭燈、孫悟空、豬八戒……全都有機會出現在這里。舞獅、舞龍、唱姚劇、走花轎等等平常我們很少看到的民間藝術也都在此刻上演……
家鄉的元宵節精彩紛呈、令人難忘,至今還在我腦子里鮮活地展現。
家鄉的元宵節初中作文9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每到這一天,鄉親們都忙著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游燈,用這些方式來寄托對春天最美好的祝福。
今年元宵節那天晚上,媽媽煮了一鍋香甜可口的元宵,我們一家人圍在一起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著我狼吞虎咽的吃相,興致勃勃地給我講了吃元宵的來歷。吃元宵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元宵”又叫“湯圓”,吃湯圓的風俗始于宋代,湯圓的外形圓滾飽滿,象征團圓、幸福。看著碗里的元宵,我希望我們一家團團圓圓、平平安安。
賞花燈是元宵節的另一個重要習俗。吃完熱氣騰騰的元宵,我們一家人便前往中駿世界城賞花燈。
一到世界城,我發現那里真是燈的世界,燈的海洋!有一搖一擺的花轎燈、鵲橋相會的牛郎織女燈、挺著大肚子的豬八戒燈、橫行霸道的恐龍俱樂部……五光十色,形態各異。而我最喜歡的是十八羅漢燈。你瞧,十八羅漢燈真是有趣極了。它們有的手持蓮花燈盤膝而坐,一臉嚴肅的樣子,有的腳尖頂著蛤蟆燈側身而臥,閉著眼睛像是睡著了;還有的頭頂寶石燈昂首而立,那眼珠子都要鼓出眼眶了,真嚇人……
夜色漸濃,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世界城,我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節日,我希望我的家鄉越來越好。
【家鄉的元宵節初中作文(通用9篇)】相關文章: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通用15篇)05-28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通用15篇05-26
我家鄉的元宵節作文(通用9篇)02-22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5-09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700字(通用5篇)02-22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700字(通用13篇)02-22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200字(通用16篇)08-12
家鄉的元宵節作文【薦】05-28
自己家鄉的元宵節作文04-12
我家鄉的元宵節作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