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通用17篇)
中國是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漢族也擁有著眾多的傳統節日,“二月二,龍抬頭”就是其中的一個,這是一個重要的節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1
每逢農歷二月初二,不僅叫“龍抬頭”,還有另一個名稱叫“春龍節”。關于這個傳統節日還有一個傳說:很久很久以前,不論男女,都留著長發。有一個理發師,技藝過人,經過他打理的頭發很柔、很亮,烏黑濃密。由于正月是新年的開始,大家為了能討個好兆頭,紛紛去他那里理發。
而他的舅舅也是個理發師,但是技術不如他。舅舅看著自己日漸慘淡的生意,心中不由得對外甥升起怨恨。于是,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舅舅將外甥殺害。理發師因為執念太深,靈魂得不到超度,把自己的舅舅殺死以后,還把所有來理發人的舅舅也殺了。因此大家都不敢去理發了,并且村子里開始流傳“正月理發死舅舅”的魔咒。
一個月后的一天,巡游路過的龍神發現了這里的情況,破除了“正月理發死舅”的魔咒,這天正是二月初二。
從此,人們都在二初二這天理發,以表對龍神的尊敬。在這天,人們會把吃餃子叫做吃“龍耳”,吃米飯叫做吃“龍子”,吃餛飩叫做吃“龍眼”,吃面條叫做吃“龍須”,吃春餅叫做吃“龍鱗”。
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因此,農村家家戶戶會在房前屋后,用青灰圍成大大小小的圓形,俗稱“圍倉”。
在我的家鄉,二月初二之前不許剪頭,凡是有舅舅的人,都要一直把頭發留著,等到二月初二這天或者以后再剪。二月二這天,渦陽所有理發店都熱鬧極了,每家理發店門口都排著長龍似的隊伍,而且這天剪頭的'價格也會漲哦!
我們這里有的小男孩會留辮子,會選擇二月初二這天給男孩子剃辮子,大擺宴席,來參加宴席的大人們都會給禮金。如果孩子有舅舅,就會把剪掉的辮子分給舅舅,然后舅舅要給孩子包個大大的紅包。這時的孩子、長輩以及親戚朋友都高興極了,人人處處都沉醉在歡樂之中。
家鄉的二月二真是有趣、熱鬧!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2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此以后,雨水會逐漸增多起來。因此,這天就叫“春龍節”。我國北方廣泛的流傳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的民諺。
在我們的家鄉,二月二的早晨,要吃面條,那是龍須面。慶祝龍起蟄。到了冬天,我們的祖先認為龍下蟄了,也就是冬眠。這與二十四節氣的驚蟄相似。二月二前后,也是驚蟄。天氣回暖,雨水多了起來。
為了龍抬頭,二月二的早晨,是不能動刀的',頭一天的晚上,把面條搟好,切好。把吃面條的鹵子用的肉,菜,蔥姜調料切好,到了二月二的早晨,就不用動刀了,以免用刀傷了龍頭。
在我們的家鄉,二月二的早晨,還有打囤子的習慣。囤子就是過去盛糧食的糧囤。在過去是用樹枝的枝條變成,直徑1.5米左右,不到一米高,里面用泥巴糊好,用它裝糧食。
二月二的早晨,天剛蒙蒙亮,人們在太陽沒有出來的時候,從自己家里的鍋灶里扒出做飯時燒莊稼秸稈的灰,在院子里做成糧囤的圖案,就是打囤子。一般人家打好幾個囤子,在院子的大門口,胡同里也有打囤子的。打完了囤子,在囤子的中央放上幾把糧食,預祝今年的好收成。
現在的農家,早已看不到盛糧食的囤子了,那些用樹枝枝頭變成的囤子,在上世紀70年代燒火做飯用了,因為占地方太多,不防鼠又不防潮,人們用水泥做成缸,水泥做成的缸雖然防鼠,不能防潮,在后來,人們用上了博山缸,是淄博燒制的,防鼠防潮。今天,用的也很少了,農戶基本不儲存糧食了,收了糧食以后,留足一年的口糧,剩下的賣給了糧食販子,然后進入了國家糧食庫。
糧囤雖然退出來歷史舞臺,但是,每逢二月二打囤子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早晨,聽著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慶祝二月二龍抬頭的時候到了,家家戶戶在院子里打起了囤子,今年,一定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3
我的家鄉位于江海之濱——江蘇海門。這里的人們熱愛生活,民間的風俗也是豐富多彩,盡顯江風海韻。
你聽說過“二月二,龍抬頭”嗎?從我記事起到現在,每年春節前夕,媽媽都會帶我去剃頭,然后,再次剃頭就要等到農歷二月二。你可以想象,瘋長一個月的頭發有多茂盛!這期間,我太想剃頭了,可是拗不過外婆,因為外婆總說:“正月不剃頭,二月二,龍抬頭!蔽抑缓米髁T,乖乖等到二月二了。
“二月二,剃龍頭!边@天,大人小孩都要剃頭,特別是男孩子,叫“剃喜頭”。據說,在這一天剃頭,能夠帶來一年的好運。紅運當頭,福星高照,連爸爸都說“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每年的二月二,我去理發店剃頭的時候,剃頭的人總是排成長長的隊,理發師傅都忙得顧不上吃飯呢!如果白天剃不成,吃過晚飯也還是要去剃呢?傊嗽俣,隊再長,大家也會耐心等待,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都想討個吉利。
二月二的早上,我家的餐桌上一定會有米糕。外婆說:“二月二一定要吃糕,吃撐腰糕。”據說,吃了“撐腰糕”,一年不會腰痛。這一天的中午,外婆又會蒸幾個餃子,說這叫作“吃龍耳”。到了晚上,外婆準備的是面條,叫“扶龍須”。心靈手巧的外婆,像變戲法似的在一天之內擺出了一道又一道跟“龍”有關的美食,寄托了人們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的美好愿望。
媽媽告訴我,二月二的習俗由來已久。唐代詩人白居易就寫過《二月二日》一詩:“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關于二月二,還有一個傳說呢。女皇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龍王三年不下雨?墒驱埻醪蝗躺`涂炭,就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后,便將龍王打出天宮,壓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龍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禱,最后終于感動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這一天將龍王釋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龍抬頭”之說。
家鄉的'二月二真是一個有意思的節日!我家有一本《江海風俗圖鑒》,每每翻閱它,總讓我徜徉在家鄉特有的民俗民風之中。
江風海韻,千古流傳,這些古老而又別具特色的習俗需要我們一代代傳承,這是我們每一個江海之子的文化之根。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4
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二月二”的習俗。在中國北方,二月初二又叫“龍抬頭”,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盡管各地風俗不同,但大多有祈福納祥的含義在里頭。
我的家鄉冀中,應該算北方。記憶中的“二月二”,是過完年迎來的第一個節日。小時候,“二月二”那天,一大早,奶奶就催促我們起床,全家人一起在院里“打囤”、“填倉”。奶奶端著滿滿一簸箕提前準備好的灶灰,在打掃干凈的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一個圓圈就是一個“囤”,然后父親抓一把提前準備好的五谷雜糧放到囤中間,這就叫“填倉”。打囤、填倉的時候,大家一起念著:“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
填完倉,就開始過“二月二”了。這個“過”,其實就是“吃什么”。在我的家鄉,“二月二”這天,家家戶戶要做一種餅,我們叫它“面托”,做面托要用到大蘿卜。
在過去,白菜蘿卜是人們秋冬季的“看家菜”,儲存白菜蘿卜是個大問題。我的家鄉,到白菜蘿卜收獲季節,人們就會在田邊地頭挖地窖,儲存過冬的白菜蘿卜。叫地窖,其實就是一個深度約一米、寬度可并排放兩顆白菜的溝。地窖挖好后,一頭放白菜,一頭放蘿卜,然后用土填平。吃菜的時候,按一頭挖開地窖,取出幾顆,然后再用土填埋好。這樣儲存的白菜蘿卜,一冬都是新鮮的,而且還不用擔心被凍壞。
到每年“二月二”前后,每家地窖里的菜已經所剩無幾,但一定會留著幾只大蘿卜,為的是過“二月二”!岸露钡那耙惶,父親帶著我們去挖蘿卜,取出蘿卜,就手把地窖填平了,不耽誤春耕。
母親削去蘿卜的根須,清洗干凈,然后細細的擦絲,擦好的蘿卜絲,用開水焯過,再也清水浸泡一晚,到第二天,“二月二”的`早上,撈出泡好的蘿卜絲,攥去水分,加少許鹽,和白面一起,和成粘稠的糊糊,像攤煎餅那樣,烙成薄餅,就是面托。烙好的面托,金黃的表面,微微發綠的蘿卜絲隱約可見,宛若云紋,父親總說“這就是龍鱗餅啊”。吃面托的時候,一定要蘸著蒜泥和醋,再來一碗黃黃的小米粥,農家飯的鮮香就全有了。
小時候,總以為吃面托是“二月二”最好的美味。長大后,品嘗過各地過“二月二”的美食:水餃(龍耳)、面條(龍須)、餛燉(龍眼)、米飯(龍子)、春餅(龍鱗餅)。和這些美食相比,家鄉的面托樸素得似乎略顯寒酸,但它那原汁原味的家鄉風味,卻是令我難以忘懷的。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5
我的家鄉——北京,是個繁華的大城市,可雖說是大城市,卻還保留著鄉村的習俗。
說到北京的老習俗,那可多了去了,什么清明節踏青,八月十五吃月餅,端午節賽龍舟,破五晚上吃餃子……可我認為最有文化特色的還要數二月二了!
二月二,是漢族民間傳統節日。流行于全國各民族地區。此節風俗活動較多,又有花朝節、踏青節、挑萊節、春龍節、青龍節、龍抬頭日之稱。因時間在農歷二月初二日,故稱二月二。當時及其后民間以刀尺、百谷、瓜果種籽、迎富貴果子等相問遺,并有挑菜、踏青、迎富等活動。元費寫著的《歲華紀麗譜》當中就記載著:明以后,二月二又有關于龍抬頭的諸多習俗,諸如撒灰引龍、扶龍、熏蟲避蝎、剃龍頭、忌針刺龍眼等節俗,故稱龍抬頭日。
通過查找資料,我知道了二月二日是“龍抬頭”之時,許多食品就與龍牽扯在一起。在我們北京這一帶,這天多食用春餅,叫做“吃龍鱗”,比較講究的還在食用時搭配“合菜”。合菜是將瘦肉絲與菠菜、豆芽菜、蒜黃等蔬菜合炒而成,吃時將春餅一分為二,抹上甜面醬,配上大蔥,再夾上合菜,卷成筒狀而食。此外,北方地區還時興食用面條、水餃等,而且各地都有一個特別的說法,如食用面條叫“吃龍須”《吉林》、“挑龍頭”《河北》,吃水餃叫“吃龍耳”《吉林》、“吃龍角”《河北》、“按龍眼”《內蒙古》、“吃龍牙”《北京》等。
除此之外,二月二的吃食還有一種,名曰“太陽糕”,是用來祭太陽神的。民間有在二月初一這天祭太陽神的習慣,后將土地神的生日也納入其中,改在二月二,稱中和節。《燕京歲時記》記載:“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團成小餅,五枚一層,上貫以寸余小雞,謂之太陽糕。都人祭日者,買而供之,三五具不等!边@種糕是用米粉蒸制的,也有人用江米。而雞是太陽的象征,雞鳴,則太陽升矣。
按照老北京的習俗,人們總喜歡在農歷二月買“驢打滾”品嘗!绑H打滾”是一種豆面糕,北京清真風味小吃。用蒸熟的黃米《或糯米》揉成團,撒炒熟的黃豆面,再加入赤豆餡心,卷成長條,撒上芝麻桂花白糖食用,由于清代經營食攤現制現售“驢打滾”時,隨制隨撒豆面,猶如郊野毛驢就地打滾粘滿黃土似的,故得此詼諧之名。還有一些北方地區還會食用豬耳朵、豬蹄來慶祝二月二。
此外此俗唐代已有記載,可見它的歷史是多么的悠久,關于“二月二”,還有許多的詩歌呢!如白居易《二月二日》詩:“二月二日新雨暗,草牙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青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如元費著《歲華紀麗譜》:“二月二日踏青節,韌郡人游賞散四郊。”等等。
“過二月二的美食,風俗,以及詩歌可真多呀!”我不經感嘆道。這時吃飯的時間到了,我又看到了我的弟弟,咦?弟弟怎么剃頭了呢?難道這就是剃龍頭?對,一定是,那么過一會我們是不是還要說“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呢?真有趣!看著我面前的春餅,它色澤金黃,上面還有一個個扁平的',大小不一的“小金豆”,再看看配菜,有的綠,有的黃,有的紅,有的白,真是五花八門!在把它們卷起來,咬上一口,真是美味極了!我想,這就是城市人的“農村心”吧!
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特點,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色彩,雖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但是在繁華的北京,你依然可以看見那樸素,質樸,還保留著那些民風民俗的北京,我想這就是北京的魅力吧!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6
熱熱鬧鬧的元宵節過后,家鄉又迎來了兩年一次的“二月二”。
農歷二月初六下午兩點多,奶奶便帶我回老家看“二月二”。來到老家的宮廟前,之見宮里張燈結彩,宮外熙熙攘攘,歡聲笑語,把宮前的小廣場圍了個水泄不通,人們都在等待觀看棕轎抬菩薩回宮的壯觀場面。奶奶幫我找了一個好位置,居高臨下,整個小廣場盡收眼底。
聽奶奶說,老家的“二月二”是每隔一年的'二月初選一天,把小菩薩神像從宮里請出,綁在棕轎里,由四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抬著,他們統一身穿白襯衫,藍褲子,腰系紅帶子。由四個大人扶著,跑向村里各條大街小巷,再圍繞村周圍跑一圈,這樣做是寓意著驅魔除妖,保佑村里家家戶戶平安,所以叫“二月二,跑棕轎”。
聽著奶奶給我做的詳細介紹,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跑棕轎”。突然有人高喊:“棕轎回宮了。”緊接著兩個人敲著鑼,一個人舉著一頂三層布傘,又叫“涼傘”,打著傘來回跑著,跑到第三圈的時候,一頂棕轎緊跟著“涼傘”跑進來,在廣場上繞著跑三圈,就這樣重復著,直到七頂棕轎全跑進小廣場,七頂棕轎又排著隊,繞著小廣場跑了三圈。最后,每頂棕轎的轎夫手腳麻利地解下轎里的菩薩神像,搶著跑進宮里,看誰跑得快,預示著他的好運就得的多。
跑完棕轎,接下來是女子俥鼓隊進來,分列在兩旁,緊接著是四個穿著古裝戲袍的將軍和元帥跑進宮,每個將軍、元帥都由一群身穿黃綢衣褲,腰扎紅帶的小伙子扶著跑,他們在宮門前互相作揖,互相拜請進去。就在我認為跑棕轎結束了,要跟著奶奶回去的時候,一個老奶奶告訴我們,今天還有舉行“吹籃”儀式呢!我一聽又來了精神,因為聽那個老奶奶說,已經有二十幾年沒有舉行這個“吹籃”儀式了。這時只見俥鼓隊已經退到戲臺上,那些身穿黃綢衣的小伙子在廣場上迅速地圍成一個圈,在一個老爺爺的帶領下,在俥鼓的伴奏下,那些開始踏著小碎步跑起來,在幾位老人的指導下,他們每跑幾步,就要兩個互相交叉著轉圈,再跑向前,廣場的每個角落都要繞到。那幾個指導小伙子的老人說,如果不培養下一代,把老祖宗留下的東西傳下去,以后他們走不動了,可就失傳了。
家鄉的“二月二”,在我看來不僅是保佑全村男女老少的平安,更是老一輩借此將年輕一代集中起來,把團結互助的精神傳給下一代。建設家鄉,建設海西,不正是需要這種精神嗎?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7
一個古色古香的小山村,一片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土地,清秀,安靜,深沉,這就是我的家鄉,這里有許多的風俗、節日,在我心中,最讓人興奮的要算過二月二了。
二月二,龍抬頭,祭祀龍神,祈求風調雨順。家鄉主要的習俗是吃豌豆。二月二的前一天,村里的孩子就已經討論起豌豆了,那種熱情勁兒,甭提了。節日這天,各家都起得很早,主婦們下廚炒豌豆,男人便忙里忙外把家里的活兒全包了,孩子們眼巴巴地守在灶邊,等到鍋里的豌豆蹦出來一個,撿起來,在手里搓搓,便塞進嘴里,燙得用手直往嘴巴里扇風,不燙了,才“咯噔咯噔”地嚼起來。炒熟了,便抓一大把,裝進口袋里,邊吃邊往學校趕。我挺貪心,抓一大把還覺得不夠,再來兩大把,直到被媽媽嚷得不耐煩了,才拍拍手,頭一擰,往學校里趕。一次和哥哥搶豌豆,還被哥哥揍了一頓,真丟人!不過,媽媽替我“報了仇”——我得到了很多本應分給哥哥的豌豆,可樂壞我了。
二月二最熱鬧的,莫過于學校了。這天,孩子們都穿新衣服上學,你看看教室里,女孩子個個都花枝招展的,男孩子也是全身上下簇新簇新的:男生就是調皮,每人掏出一把豌豆,聚在一張桌子上玩彈豌豆的游戲,勝了,輸的一方便給你5個豌豆、照此下去,最后勝的人不就占大便宜了嗎?不過,這有什么辦法呢,大家都得守規矩。有時在玩的過程巾也會發生爭執,嚴重的,使用拳頭解決問題,直到被老師叫去才罷休。事過后,兩個又像搓泥巴一樣,粘在一起了。女生們則三三兩兩坐在一起,拿出各自的'豌豆,你吃我的,我吃你的,邊吃邊聊,不亦樂乎!女孩兒嘛,總要文靜一些,她們可不像男生那樣:不過,也有的女孩兒與眾不同,拿著一把豌豆加入到男生行列中,與他們玩猜單雙的游戲,直到自己的豌豆輸得精光,才灰溜溜地敗回到座位上。接著,便是男生們快意的笑聲。
男女生各自吃豌豆的方式不同,但歡快的味道足相同的。上課鈴響了,這不,老師腳還沒邁進教室呢,同學們便朝老師嚷嚷著要豌豆,老師一高興,同學們便拿出自己的豌豆,和老師一起分享。如果遇上老師心情不好,一場“暴風雨”就要來臨了。
如今過二月二,吃豌豆也少了,也吃不出我小時候嘗到的那種美味了,不知道是家鄉的豌豆變了,還是我變了。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8
每當春風吹過,帶來了溫暖的氣息,我就知道家鄉的二月二快要到了。二月二,是我們村里一個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它代表著春天的到來,也寓意著新的開始。
這一天,整個村子都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清晨,太陽剛剛升起,我就被媽媽從被窩里拉出來,說要帶我去參加村里的龍抬頭儀式。我們來到村子的廣場上,只見一條長長的龍形隊伍正在緩緩前行。每個人手中都拿著彩色的'龍鱗,隨著隊伍的移動,這些龍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美麗極了。
儀式結束后,我和幾個小伙伴一起去放風箏。我們拿著五顏六色的風箏,在廣場上奔跑著,試圖讓風箏飛得更高更遠。風箏在天空中飄蕩,仿佛也在慶祝這個美好的節日。
晚上,村里會舉行一場盛大的篝火晚會。大家圍坐在篝火旁,吃著美味的燒烤,聊著家常,歡聲笑語不斷;鸸庥痴罩總人的臉龐,顯得格外溫暖和親切。
家鄉的二月二,是一個充滿歡樂和祥和的節日。它讓我感受到了家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讓我更加珍惜這個美好的家園。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9
在我的家鄉,二月二不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節日,它還承載著豐富的習俗和文化。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按照傳統的方式度過,讓這個節日充滿了濃厚的鄉土氣息。
首先,二月二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龍須面。這種面條又細又長,象征著龍王的胡須,寓意著吉祥如意。吃龍須面的時候,我們還要搭配一些蔬菜和肉類,寓意著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除了吃龍須面,二月二還有一個重要的`習俗就是“引龍回”。村民們會在家門口擺放一些彩燈和彩帶,寓意著引導龍王回到人間,保佑家鄉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到了晚上,這些彩燈和彩帶在夜色中顯得格外美麗,給整個村子增添了不少節日氣氛。
此外,二月二還有一個有趣的習俗就是“剃龍頭”。在這一天,很多村民都會去理發店剃頭,寓意著辭舊迎新、迎接好運。理發店也會推出各種優惠活動,吸引大家前來剃頭。
家鄉的二月二習俗豐富多彩,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底蘊。這些習俗不僅讓我更加熱愛我的家鄉,也讓我更加珍惜這個美好的節日。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10
每當我回想起家鄉的二月二,心中總是充滿了溫馨和期待。這個節日不僅讓我感受到了家鄉人民的熱情和團結,也讓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我記得小時候的二月二,我總是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村里的各種活動。我們一起看龍抬頭儀式、放風箏、吃龍須面……每一個活動都讓我感受到了節日的歡樂和溫馨。我還記得那些晚上,我們一家人圍坐在篝火旁,吃著燒烤、聊著家常,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現在我已經長大了,但我依然對家鄉的二月二充滿期待。每當這個節日來臨之際,我總是會提前回到家鄉,和家人們一起度過這個美好的時光。我們一起回憶過去的'美好時光,也一起期待未來的美好生活。
家鄉的二月二不僅僅是一個節日,更是一個凝聚了家鄉人民情感和回憶的符號。它讓我感受到了家鄉人民的熱情和團結,也讓我更加珍惜這個美好的家園。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家鄉的二月二會變得更加美好和難忘。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11
“二月二,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泵慨斅牭竭@首童謠,我就想起家鄉的二月二。
在我的家鄉,二月二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日子。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炒豆子。媽媽會提前一天把黃豆泡好,二月二這天一大早,她就會在廚房里忙碌起來。鍋里的豆子噼里啪啦地響著,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炒豆子就出鍋了。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抓上一把,放進嘴里,那香味讓人回味無窮。
除了炒豆子,二月二還有理發的習俗。據說在這一天理發能夠帶來好運。所以,理發店的.生意格外好,人們都希望在新的一年里能夠鴻運當頭。
到了晚上,還有舞龍表演。長長的巨龍在人們的手中活靈活現,上下翻騰,引得觀眾陣陣喝彩。
家鄉的二月二,充滿了歡樂和希望,讓我難以忘懷。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12
二月二,對于我的家鄉來說,是一個充滿歡樂和傳統的節日。
這一天,街頭巷尾彌漫著熱鬧的氣氛。一大早,就能聽到鞭炮聲此起彼伏。大人們忙著準備各種美食,孩子們則穿著新衣,歡快地跑來跑去。
我最喜歡的就是跟著奶奶做“撐腰糕”。奶奶把糯米粉和粳米粉混合在一起,加上水揉成面團,然后分成小塊,放進蒸籠里蒸熟。剛出鍋的撐腰糕熱氣騰騰,散發著誘人的香氣。咬上一口,軟糯香甜,讓人心里都覺得暖暖的.。
到了中午,家里的男人們會去田里勞作一會兒,據說這樣可以保佑一年里身體健康,不會腰酸背痛。
傍晚時分,村里還會舉辦廟會。廟會上有各種小吃和手工藝品,讓人目不暇接。
家鄉的二月二,是我心中最美的記憶。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13
我的家鄉,二月二有著獨特的魅力。
二月二那天,人們一大早就會起來,在門前點上一炷香,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隨后,大家會去集市上采購,為晚上的團圓飯做準備。
集市上格外熱鬧,到處都是賣東西的攤位。有賣糖人的,那栩栩如生的糖人讓孩子們愛不釋手;有賣風箏的,五顏六色的風箏在天空中飄蕩。
回到家,大人們忙著做飯,孩子們則在一旁玩耍。晚上的飯菜十分豐盛,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
飯后,大家會一起去看花燈。花燈形態各異,有的是可愛的'動物,有的是美麗的花朵,把夜晚裝點得格外迷人。
家鄉的二月二,承載著濃濃的鄉情和美好的回憶。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14
在我的記憶中,家鄉的二月二總是充滿了歡樂和溫馨。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做一種特別的食物——春餅。薄薄的餅皮,卷上各種美味的菜肴,如豆芽、韭菜、肉絲等,一口咬下去,滿滿的`都是幸福的味道。
村里還會舉行舞龍大會。長長的龍身在陽光下閃閃發光,舞龍的人們身著鮮艷的服裝,隨著鼓點的節奏,把龍舞得活靈活現。周圍的觀眾們不停地歡呼鼓掌,整個場面熱鬧非凡。
而我最喜歡的就是和小伙伴們一起在田野里放風箏。我們奔跑著,歡笑著,讓風箏在藍天上自由飛翔。
家鄉的二月二,是我童年里最美好的時光。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15
二月二,龍抬頭,我的家鄉在這一天有著別樣的風情。
清晨,陽光灑在古老的街道上,喚醒了沉睡的小鎮。大人們早早地起來,準備迎接這個特殊的日子。孩子們也興奮地穿上新衣,期待著精彩的活動。
家里的廚房飄出陣陣香味,那是媽媽在煎“龍鱗餅”。金黃色的'餅,就像一片片龍鱗,寓意著吉祥如意。
到了中午,街上開始熱鬧起來。有雜耍藝人表演精彩的節目,還有民間藝人展示精美的手工藝品。
最讓人期待的是晚上的篝火晚會。大家圍在篝火旁,唱歌跳舞,分享著彼此的快樂。
家鄉的二月二,是一場歡樂的盛宴,讓我陶醉其中。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16
家鄉的二月二,是一個充滿民俗風情的節日。
每到這一天,奶奶總會在鍋里煮上一鍋豬頭肉。那濃郁的香味彌漫在整個屋子里,讓人垂涎欲滴。爸爸則會帶著我去理發,說是在這一天理發能夠精神一整年。
街道上,還有扭秧歌的隊伍。他們穿著鮮艷的`服裝,手里拿著彩扇,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
回到家里,媽媽已經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晚餐。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歡聲笑語,共同感受著節日的歡樂氛圍。
家鄉的二月二,雖然沒有大城市的繁華,但卻有著獨特的溫暖和親切。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 17
二月二,是家鄉的一個傳統節日,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這一天,媽媽會早早地把我叫起來,一起去河邊打水。據說,二月二的水是“龍涎水”,用它洗臉可以讓人一年都神清氣爽。
回到家,爺爺已經在門口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家里也被打掃得干干凈凈。中午,餐桌上擺滿了各種美食,有炸糕、餃子,還有我最愛吃的紅燒魚。
下午,村里會有一場盛大的廟會。廟會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有賣糖葫蘆的,有賣玩具的,還有各種民間藝人的表演。
夜幕降臨,煙花在空中綻放,照亮了整個村莊。
家鄉的二月二,是我心中永遠的美好記憶。
【家鄉的二月二六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風俗二月二作文12-26
二月的風作文09-24
二月的天空作文07-20
家鄉家鄉作文04-26
家鄉家鄉的河作文03-05
美麗的家鄉_家鄉作文08-23
家鄉的水家鄉作文04-05
家鄉作文家鄉的變化05-16
家鄉作文:我的家鄉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