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建議書
在現實社會中,用到建議書的地方越來越多,建議書的寫作格式一般由標題、稱呼、正文、署名、日期等幾部分組成。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建議書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規劃建議書,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規劃建議書1
按照xx市“率先科學發展、實現藍色跨越,建設宜居幸福的現代化國際城市”目標,結合xx市城市空間發展戰略要求,xx區所在的北岸城區以“做高做新,高水平打造科技型、生態型、人文型新城區,有效疏解老城區發展瓶頸”為建設方向。xx區未來的城區規劃建設將在xx既往建城經驗的基礎上,按照新的營城理念,以高標準、新方法指導城市各個系統(綠地、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的規劃建設。
城市綠地系統是城市有機運行的凈化器,是與城市居民息息相關、展現城市生態競爭力的重要空間要素。在城市的規劃建設管理中城市綠地的保護與建設往往面臨被城市開發空間擠占、侵蝕的問題,更是城市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博弈品,科學確定“城市綠地體系、建設目標、分類和管控要求”是保證城市綠地規劃建設和實施管理的'前提。本次規劃將從“營建生態城市”和“綠地有效管控”兩個角度,制定科學、創新、適用、好用的生態綠地系統規劃,為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提供技術依據。
一、規劃創新點與重點解決問題
1、引入“海綿城市”理念,構建生態綠地體系
(1)“海綿城市”概念解析
近年來,由于城市硬化地面過大、公園綠地數量減少,國內多個城市頻發內澇等災害,城中“看海”成為暴雨季節常態。同時,城市排水防澇缺乏系統規劃、標準體系不完善、設施建設滯后、重建輕管、河湖水系被隨意侵占現象突出。但僅僅通過加強市政設施。
投入,不僅投資成本高、周期長、工程量大,而往往不能根本性地解決城市問題,造成“管道越鋪越長、內澇越來越多”。在次背景下,很多學者,借鑒美國、歐洲經驗,提出“海綿城市”理念,即:將城市河流、湖泊、地下水系統的污染防治、排蓄利用與生態修復結合起來,通過綠地改造利用技術,強化雨水的滯、滲、蓄,建設生態型、低干預的城市雨洪調蓄系統。它利用城市中的各種綠地將雨水收集儲蓄起來,以緩解城市排水壓力,同時在城市缺水時能提供一定的供水補償。
通過技術改造具有雨洪調蓄功能的綠地稱為“海綿綠地”,“海綿綠地”是“海綿城市”戰略實施的重要空間載體,如收集雨水的屋頂綠化,下凹式綠地,帶有下沉式蓄水池的城市綜合公園和社區公園等。國外利用城市綠地收集雨水的技術已相對成熟,德國莫茨巴赫市在城市降雨量較大時,通過將雨水導入周邊下凹式綠地以及透水沉降池來消弱雨水徑流。美國波特蘭市的雨水園是將雨水利用與公園綠地完美結合的典范,它通過公園綠地通過跌水和小溪對雨水進行收集及凈化,取得了良好收益。近年來,上海也開展了綠地雨水利用的積極探索,上海市天山公園通過建立雨水收集溝、土壤滲濾系統及泵站等雨水收集設施,對公園內的雨水進行收集與凈化。
本次綠地系統規劃旨從“海綿城市”理念出發,將雨洪調蓄系統與城市綠地系統緊密結合,重點闡述城市綠地系統對雨水收集利用的重要作用,打造具有創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城市綠地系統規劃。
(2)適用條件
首先是地勢平坦、排水能力較弱的地區。xx區總體地勢平坦,在雨水豐沛季節,城市大規模硬化地面易產生內澇風險。若僅從市政管道和設施建設解決排水問題,平坦的地形勢必增加管道開挖建設成本。若采用“海綿綠地”理念可解決城市雨洪排蓄問題,是既生態、又易操作的排水方案。
其次是干旱缺水地區,xx屬于干旱缺水地區,水資源對于城市建設十分重要。通過“海綿綠地”的建設,可留住雨水并進行凈化處理,以用于城市市政用水、園林用水,緩解城市供水壓力。
(3)“海綿綠地”的具體應用
打造社區蓄水單元:按照不同的開發主體劃分成不同的社區,在社區公園下面設置蓄水池,使每一個社區都成為一個“海綿體”蓄水單元,吸收來自社區建筑、道路、廣場各個方面的雨水。這也就成了“海綿型城市”最具體的細胞。
建造雨洪公園:改變普通公園建造手法,建造雨洪公園。可以通過挖填方的平衡技術,創造出一系列深淺不一的水坑和高低不一的土丘,沿四周布置雨水進水管,低洼地可以承接和過濾雨水。這就形成蜂窩狀的海綿系統,同時減小了城市排水管壓力。建設這樣的公園,造價不到一般公園的1/4。
下凹式綠地集雨回補地下水:城市停車場和道路兩旁綠地也可以像建筑屋頂一樣做改裝,做成下凹式綠地。綠化帶路面稍有傾斜,水都流進綠化帶設置的缺口里。土壤和草皮可以對前10分鐘的雨水進行自然的凈化過濾,自然凈化之后的雨水通過下滲地磚等透氣建。
規劃建議書2
xx市政府、市規劃局、市地鐵公司和交通規劃研究所:根據把廣州建設成為全省“首善之區”的總體要求,本次軌道線規劃方案的主要原則和目標包括:
1)無縫銜接各主要對外客運樞紐(航空、鐵路、公路、水運),實現對外客運交通一體化,提升廣州作為中心城市的整體客運交通服務功能;
2)對接珠三角城際軌道交通,支持實現珠三角地區的同城化發展目標,并預留城際軌道向珠三角以外地區擴展的規劃對接條件;
3)規劃線覆蓋xx市域各區、縣級市的主要發展節點,促進實施“南拓、北優、東進、西聯、中調”的城市發展戰略,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集約化發展,推動城市空間布局和整體功能的優化和提升;
4)逐步確立軌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主體地位,帶動交通結構的轉型,優化交通資源的配置。軌規劃的遠期目標是:“3060”時空和“7070”客運目標,即利用軌道交通絡,環城高速內30分鐘可到達市中心,外圍副中心60分鐘可到達市中心;公共交通占機動化出行量達到70%,軌道交通占總公交出行量達到70%。
xx市的交通軌道規劃,在以上引用規劃部門在這個主要原則和目標的范圍內,應該把新客站地區作為規劃的重點。這個觀點從下面幾個大的發展方向分別予以論證。
首先,新客站地區符合廣州發展對外交通一體化,提升廣州作為中心城市的整體客運交通服務。新客站是全國6大特級交通樞紐站,收納京廣高鐵、廣深港高鐵、廣珠輕軌、南廣高鐵和貴廣高鐵五大高速鐵路,是新世紀廣州發展的重要交通平臺。今后的發展會越來越強大,對周邊的輻射也越來越強,特別是港澳方向的客流國際化比較明顯,包括信息、人流、物流等綜合商貿的發展很需要軌道交通與之配合;
其次,新客站地區交通除了本身的發展對廣州極為重要,對對接珠三角軌道交通、支持珠三角同城化、加強廣州輻射珠三角城市群也起重要作用。
第三點,新客站地區發展屬于廣州城市區域發展的促進實施“南拓”的.城市發展戰略,以軌道交通引領城市集約化發展,推動城市空間布局和整體功能的優化和提升;
綜合以上幾點,查看目前我市軌道的規劃方案,只有近期的2號線,中期的7號線和遠期的20號線到達新客站,線路設計還不能滿足新客站地區的發展,20號線甚至在xx區的走線與3號線重復。為此,建議軌道交通做如下修改和設計,借助合理的規劃助推廣州的大發展,此乃全體廣州人和珠三角民眾的意志心愿。
1、【近期規劃】地鐵2號線。在新客站以南應沿禺山西路和規劃新碧路城市主干道延長至規劃17號線紫泥站,中途設置大夫山西站(位置在碧桂園東苑門口附近)和古龍產業區站(位置在古壩村附近),在紫泥附近終點站點連接規劃17號線(這一段也是20號線修改線,具體可見下面第2條建議)。作為廣州到達xx區西部的一條地鐵線,承擔了新客站以及珠三角特別是順德中山方向、xx區西部居民的巨大交通流量。此線路的設計,對該地區的交通有重大改善,既可以分流繁重的3號線流量,也接通17號線,完成對順德大良地區的強大輻射能力,完成對番禺東部廣州新城的聯通,更可以承擔番禺西部地區特別是沙灣地區古龍現代產業區、住宅區,特別是10萬戶大盤碧桂園幾十萬的大量乘客出行任務,具備產業、旅游、商務、日常上下班等多功能的作用。
2、【中期規劃】地鐵20號線。到達新客站之后進入市橋地區走線與3號線、19號線比較重疊,不能發揮最大效能作用,還是應該在新客站以南與2號線一樣(新客站到紫泥段與2號線并為一線),在沙灣紫泥完成與17號線的交叉連接之后,越過沙灣水道到達欖核鎮連接18號線。這樣既完善了路結構,又節省投資,對廣州整體客運交通和新客站的輻射作用起了重要作用。20號線的終點站應改為欖核鎮八沙站,也就是18號線的起點站。這樣的修改,首先19號線和20號線、3號線的投資重疊可以優化,節省大量投資。通過新的20號線,連接17號線、3號線便可到達番禺東部廣州新城,連接18號線便可到達xx區。
同時通過18號線與佛山地區、中山地區的連接更具備全方位、更密切。
3、【中期規劃】地鐵7號線,在上述2條線路作了修正之后,現在規劃的7號線就顯得非常合理,在路結構中橫向的作用巨大,對新客站的輻射作用起重要作用。
【規劃建議書】相關文章:
ERP規劃的建議書08-07
ERP規劃建議書12-18
城市規劃項目建議書01-28
對學校發展規劃的建議書08-25
景觀規劃項目建議書01-28
家庭理財規劃建議書「精選」01-23
開學規劃01-28
春游的建議書_建議書09-13
建議書的格式及建議書范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