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必備】家風的作文六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風的作文6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風的作文 篇1
每個家庭都有有一個不成文的做人規矩,有一種傳遞正能量的風氣,這就是家風。我家的家風是孝順,百善孝為先嗎!
下面我就和大家講一講發生在我家中的真實故事:
我家住在河北省承德縣八家鄉彭杖子村四組,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太祖父八十五歲那年病逝,太祖母今年九十五歲高齡了,身體康健,完全能自理;爺爺七十六歲,奶奶七十五歲,爺爺雙目失明,但身體卻很好。我和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與太祖母生活在同一個大院落里。太祖母的生活開始主要由奶奶負責,后來隨著爺爺奶奶的年齡增長,體質逐年下降,照顧太祖母的重任就落在了爸爸媽媽的肩上,兩個姑奶也常來照顧太祖母。
去年八月二十日上午,太祖母突然病了,全體家人馬上把老人家送到縣醫院,進行緊急治療,打針、輸液,半個月過去了,身體逐漸康復。出院后,經過家人地精心呵護,她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又呈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和妹妹經常為太祖母洗臉洗腳、攙扶著她老人家到外面曬太陽,有時依偎在太祖母的懷抱里,感覺太幸福了。
我爸爸才40歲,但身體不是特別好,前些日子患了眼疾,挺厲害,但是父母二人每天還要堅持無微不至地關懷爺爺、奶奶、太祖母的飲食起居。
每天看到長輩們孝敬他們的長輩,心中總有一種感覺在慢慢萌生、發芽——這就是世界上最能感動萬物的“孝”。
“孝”是什么,孝就是晚輩對長輩的關心、照顧,哪怕是一句簡單的問候,都會讓長輩感動。古時孔融四歲會讓梨,黃香可以幫父母溫席,而我們現在又能為長輩做些什么呢?
古人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積德行善,要“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對家人、朋友、同事這樣做了,對陌生人更應該如此。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當然這得靠我們的自身修養,并且要持之以恒。毛爺爺曾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自己做起,做個孝順長輩的好孩子。
家風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風.家訓.家教
我認為一個家庭良好的行為標準就是家訓,一個家庭所獨有的風尚就是家風。良好的家風能夠體現家庭成員家教和素養需要每個家庭成員共同遵守,好的家風才能熏陶出的有教養的家庭成員,家長的言行對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極其重要,這就是所謂的言傳身教。
生活在21世紀,我家不像古代書香門第有成文的家訓。在我短短的12年人生歷程中,除了學校老師,家長就是我最好的老師,在我的成長中媽媽對我的影響最大。
媽媽三十歲才有了我,就像媽媽說的:老來得子,這是無價之寶哦!”我從小超高超重,爸爸長期在外,瘦小的媽媽力氣隨著我的體重一起長,超負荷的辛苦和操心使她落下了腰疼和神經衰弱的毛病。
在她的呵護下我慢慢長大,記憶中全是幸福和歡樂,她對我始終那么有耐心:我個高幼兒園床小我不睡午覺,媽媽為了不影響小朋友休息,每天趕在小朋友午睡前來接我回家,上班前再送我回園;大班時,寫作業手軟沒勁怕挨批評就哭鼻子,媽媽在旁邊安慰我,寶貝,每個小朋友都和你一樣,他們也是慢慢的越練越有勁的......
家風的作文 篇3
“家風”一詞靜悄悄的在校園里火了起來。我心想:什么是家風呢?一連串的問號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放學后,我回到家里,好奇地去問了問媽媽,媽媽說:“家風就是每個家庭的道德標志。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儉節約”。聽著媽媽的話,回想起在學校里,老師們在國旗下、在課堂里經常這樣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種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對于我們每個小學生來說就特別重要了。
記得有一次,我在家里吃著媽媽做的香噴噴的晚飯時,“嗖嗖嗖”我一下子扯出了三張餐巾紙擦嘴巴,一會兒我又“嗖嗖嗖”地抽出了幾張餐巾紙擦鼻涕,不小心將湯弄潑了,再次“嘩嘩嘩”的抽出一疊紙巾??不一會兒,面前的紙巾堆成了“小山”??
等媽媽看到我這樣做時,很生氣地說:“晶晶啊,你怎么能夠這樣浪費紙巾呢?過去我是怎么教育你的啊,我跟你說過,紙巾是由樹木加工而成的。你想,如果每個人都像你這樣浪費紙巾,一是浪費了金錢,再就是人們要大量的砍伐樹木,森林就遭到了人為地破壞,動物就沒有家園,還會造成水土流失,你想一想,你應該怎么做啊?”聽了媽媽的話,我連忙點了點頭,說:“媽媽,對不起,我以后一定牢記您的話,一切從節約做起。我會把您的話講給我的同學聽,讓大家都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一次我正收拾學習用品準備上學去,媽媽在一旁看到了我的彩筆,她說:“小紅,你的這盒彩筆都用了快一個學期了,等一下我和你一起上街去給你買盒新的”。我說:“不,雖然用了這么久了,但是還可以用呢,我不能把它扔掉,多浪費啊!”。媽媽聽了我說的話,笑了笑,還夸獎我說:“嗯,不錯,知道節約了,這就是我們家風勤儉節約的表現咯”。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家庭的影響有可能讓我們受益終身,良好的家風,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十分的重要。每個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風,大家行動起來吧,把美好的家風世世代代的傳承下去。
家風的作文 篇4
每一家都有自家的'家訓和家風,我家也不例外。但我就是不明白:家訓和家風到底是什么?
現在我明白家訓就是:尊重別人。媽媽和奶奶婆媳之間的尊重;我和同學之間的尊重;爸爸、媽媽對我的尊重、鄰里之間的尊重……這些都是家訓。當然我家也有家訓啦!
每一次過節,我都被桌上的飯菜而著迷。
那天,中午沒怎么吃飯的我,看見桌上的一盤盤香噴噴的菜,我流上了口水,拿起筷子就夾了一口,爺爺進來了,“干什么呢?”我嚇得不敢出聲。“長輩還沒吃呢,你怎么先吃上了?不知道尊老愛幼,你已經大了,這點道理還不懂,怎么這么不懂事呢?”他大聲吼道。“我……我……太餓了!”“難道就你餓嗎?爺爺我也很餓呀!”但我沒聽,一氣之下沖了出去,我隱約聽見“這孩子,太不懂事了!”到吃飯的時候,我還是進去了,爺爺說:“脾氣還挺大,下次,人不到齊時別動筷子,聽見了嗎?”“哎!”“誒,這才是爺爺的好孫女。”
我也明白了家風是:愛。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媽媽和奶奶婆媳之間的愛,我和同學之間的愛,鄰里之間的愛……這些不管是大愛還是小愛,但他們都是愛。
在我很小的時候,我會學著媽媽的樣子,當奶奶蹲著干活的時候在奶奶的屁股下面塞上一個小板凳,奶奶高興地抱著我親了又親。這就是愛;稍大一些,我學著爸爸的樣子,在家里沒人時給生病的媽媽端上一杯熱水,并陪在她的身邊,伸手摸摸她的額頭,問“媽媽你好點了嗎?”這就是愛。從我記事起,每次生病時都會看見媽媽為我熬紅了雙眼。刮風下雨時,走出校門,第一眼都能看見滿身雨水凍得發抖的媽媽的身影,這就是愛;家里無論誰過生日,奶奶都會做上一碗熱騰騰的長壽面,唯獨她自己的生日她卻忘了。這就是愛!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充滿愛和尊重的家風、家訓,我會一直傳承下去。
家風的作文 篇5
我的爺爺是一名退休老師,今年八十五歲了。他滿頭銀發,慈祥和善,熱心快腸。他每天臉上都笑呵呵的,對每個人都很友好。他是社區合唱團里聲音最洪亮的那個“老先生”。每到“鄰居節”的時候,他都會精心做他的拿手好菜“粉蒸肉”和“炸藕夾”,熱情地招呼大家分享。爺爺堅持每天看電視看報紙,晚上七點戴上老花鏡看《新聞聯播》是他雷打不動的節目,看到有的地方發生了地震、水災、臺風,爺爺都非常擔心,還會掏錢捐款。
我的爸爸是一名大學教授,他課講得好,是學生心目中的“男神”。每年過年都有很多學生給爸爸打電話、發祝福、寄賀卡,這些學生里有他幫扶過的貧困生,有他批評過的“調皮佬”,有喜愛他課程的“粉絲”,也有要他指點迷津的“創客”。爸爸每天都很忙,但他還是堅持熱心做公益,還經常帶著我參加社會公益活動。他擔任著中國西部地區教育顧問,經常組織活動,向貧困地區學校捐圖書、捐文具、捐衣服。
我是一名熱心有愛的少年。去年暑假,我參加“希望工程—出彩講堂”鄉村公益活動,來到了國家級貧困縣河北灤平的偏道子村。這個村里的小朋友很多是留守兒童,爸爸媽媽外出打工,他們和爺爺奶奶住在村里。我和村里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一起背詩詞、一起上山采摘、一起去看望孤寡老人。我把自己帶來的一大包沉甸甸的圖書、筆記本、彩筆、玩具、棉手套送到他們手里,我們緊緊地摟在一起合影,看到他們臉上露出的燦爛笑容,我心里感到非常快樂,非常滿足。
我們家不是土豪,只是普普通通的家庭,我們沒有很多的錢去做慈善。但是爸爸告訴我:我們不能忽視了身邊的小事,勿以善小而不為。給人一個笑容,說一句體貼的話,送人一本書,捐出幾件舊衣服,給老人和孕婦讓個座,幫陌生人指指路,獻一次血,開車禮讓行人,給貧困學生買一件過冬的羽絨服,這些都是舉手之勞,但是對于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它們就像是雨天里的一把傘,酷暑里的一杯茶。
我們語文課上學過一句話:“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善良、關愛就在平凡的生活里。前幾天在微信里看到了一條消息,杭州蕭山82歲的老人陳阿毛徒手疏通下水道,清理路面積水這個小舉動已經堅持做了20年。20年啊!一件小事能連做20年,真是不簡單!善良有愛心的人,他們就在我們身邊,或許是同事鄰居,或許是大叔阿姨,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每天充滿善意地工作、學習、生活,用關愛去觸摸別人的心,用力所能及的幫助去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力量,這就是我的家風故事。
家風的作文 篇6
“誠樸、向上,尊老愛幼;勤勞、調和,家和萬事興”——走進馬鞍山鄉民張龍興的家,案角這塊特別的“家訓牌”很是有目共睹。這些年,楊王村鄉民鼓起的“踐行好家訓”、“培育好家風”的做法,已在奉賢蔚成風氣。
跟著媒體的宣揚和報導,家風這個詞不經意間闖入了大家的視野。盡管大家對家風并不生疏,可是終究啥是家風?恐怕不一樣的人會有不一樣的答案。有人說家風即是誠信做人,也有人說家風即是尊老愛幼;有人說家風即是勤勞仁慈,也有人說家風即是節省文明。盡管家風有著文字上的界說,可是在每自己的心里,家風其實有著不一樣的內在。
從前史淵源看,家風起源于農耕社會的古代文明,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家風仍是一個家庭或宗族重要的精力內核,是一切家庭成員都必須遵從的行為原則和品德規范。古人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說法,“齊家”在這里即是治家的意思,而治家就必須得有好家風,家風的重要性便顯而易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