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的作文四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風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風的作文 篇1
與別人家的家風不同,我家的家風就是兩個字——謙讓。今天,我就跟大家談一談我家是怎樣謙讓的。
我家吃飯很有秩序,長輩們先坐下,小孩才能坐下。因為這樣能顯得家里很和諧。晚輩給長輩敬酒干杯時,晚輩的杯一定要低于長輩的酒杯,如果不低下,就表示晚輩比長輩高上一等,就是對家里的長輩的大不敬。在要吃飯時,要讓比自己大的人先吃,這樣能充分體現出對家里的長輩的謙讓與孝順。
在坐車時也同樣,上車時如果座位不夠,一定要讓長輩先坐下。如果座位夠的話,先讓長輩坐下,自己再坐。如果從車下來了一位老人,那么晚輩要站起來,把座位讓給老人,如果此時又來了一位老人,那么帶著自己去坐車的長輩也要把座位讓出來給別人。
在倒水方面也一樣,先給長輩倒,小孩如果自己能倒就自己倒,如果自己不能到,那要等先給長輩倒完,再給自己倒。
這就是我的一個謙讓的家風。
家風的作文 篇2
在我們家沒有什么成文的規定,大家也不會把家風這個詞掛在嘴邊,但我認為家風并不一定要書面化、固定化,它應該是一種傳承——精神與品德的傳承。父母雖沒有說,但他們一言一行無不在為子女樹立榜樣,我從父母身上學到了很多,下面就來談談我們家不算家規的家規吧!
肯吃苦。這是我從祖輩父輩都能看到的。爺爺當初因災害遷移,憑借自己的一門手藝白手起家,那時住的房屋都是爺爺和爸爸一錘一錘鑿出來的。有時候早晨天不亮就起床干活,往往要騎著自行車走多幾十里,他們辛辛苦苦賺下的錢自己卻不舍得花,那輛自行車一騎就是三十年……爸爸媽咪也一樣,人們知道他們在外面瀟灑自如,卻不知他們曾付出的努力,他們為數不多的休息時間有時都是排滿工作的。
孝順。說起來這可能是許多家庭的家規,而孝這個字在父母身上有著很好的體現,爸爸雖然是個在外打拼的男人,但他時刻都不忘自己的父母。每兩天他總給他們打個電話看藥還有沒有,家里有沒有什么需要的,逢周末還會和媽咪一起去爺爺家吃飯。媽咪也是有孝心的`典范,雖是家里的小女兒但一點不嬌氣反而能說會做,雖然她對父母的方式往往是口氣很重的批評,但誰都能看出她言語深處的愛!如今現實這么形形色色,父母能撇開工作娛樂關心陪伴自己的爸媽,我覺得是十分可貴的。
未雨綢繆。俗話說得好“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許多人卻總是事到臨頭才思考,這未必有些太匆忙。父母總是想得很遠,有時候很不理解,知道事情發生看他們鎮定自若的樣子才知道預先考慮好是多么明智。漸漸地我也開始考慮以后的事,不局限于眼前的事,這樣發現會收獲一種更廣闊的視野。
家風這個東西是說不完也道不盡的,而且它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家的家風會被不斷充實與更新。這些規矩需要每一個成員去踐行,并且代代相傳,千千萬萬條家規的傳承才會使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家風的作文 篇3
我的外公是個普普通通的鄉村老農,沒什么文化,卻教給了子女許多做人的道理。其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像人做事。
在媽媽小的時候,因為家里窮,她只上到小學四年級,就輟學了。那時候,饅頭對農村孩子來說,可是少見的美食。外公出門干活回來,偶爾會帶幾個饅頭給孩子們解饞。
有一天,外公叫媽媽去門前的水田里插秧,并許諾她插完秧后,給一個饅頭作獎賞。在饅頭的激勵下,媽媽飛一般地奔到田里,又飛一般地把秧給插完,再飛回家里向外公要饅頭。外公來到田邊一看,秧苗被媽媽插得歪歪斜斜的。他大發雷霆,狠狠地責罵了媽媽。媽媽哭了,饅頭自然也吃不成了。外公說:“莫像人做事,做不來食。(霞浦話)秧苗沒插好不許吃飯。”媽媽只好再次踏入稻田里……
可那時媽媽畢竟是個小孩子,兒童的玩性常常會讓她忘了正事。喂雞時,她玩起了“逗雞”;上山采豬草,她卻學男孩子用畚箕去踩泥鰍……當然事后外公又少不了訓她“要像人做事”。
在外公的嚴格教育下,媽媽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她學會了做事認真。長大后,開了家皮包店,她嚴格把控皮包質量,生意還挺好的。她盡心盡力地哺育著我,一點兒也不比那些上過大學的媽媽差。更重要的是她也像外公那樣教我像人做事,讓我從小練成了一手好字。
好的家風,影響的可不是一代人啊!
像人做事,是霞浦方言,意思是認真專心做事。
家風的作文 篇4
我們家的家風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拾金不昧,我的媽媽就是典范。
記得那天,媽媽回到家就告訴我:“哎,我今天在路上見到了一個手機。”接著便從包里掏出了一把嶄新的手機。
“現在怎么辦?”我問道。媽媽看了我一眼,“當然是等那個人打電話過來咯。”
晚上,那把手機便“叮咚咚”的響起來了。媽媽連忙拿起來接:“喂?你好。沒錯是我撿到的手機……您在哪里。我給您送去?好的好的……”媽媽把電話掛了后,就去洗地板了。我好奇地問道:“那個人說什么了?”媽媽漫不經心地說道:“他說他現在不在市內,過幾天就來拿。”
兩天過去了,卻也不見那人來拿。媽媽用自己的手機打了個電話過去,卻只聽到:“您好,您撥打的電話已關機,請稍后再撥……”連續打了十幾個電話,聽到的都是這個。“會不會是騙子?”我懷疑道。媽媽沉默了。
又過了幾天,那位失主的電話才打了過來。“不好意思,前幾天那個188……是您的號碼吧?我朋友手機拿去修了。請問你現在在哪?我過去拿。”媽媽如釋重負一般,連忙報了個地址,然后抓起書包就沖了出去。
事后我問媽媽,為什么那時候會松一口氣。媽媽思考了一忽兒說道:“因為拿著別人的東西心里總會不舒服。”
我的媽媽用自己的行為告訴了我:拾金不昧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道理,是我們家最重要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