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六年級作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風家訓六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風家訓六年級作文1
每一個家庭,都有一種自己的家族文化風格,也就是“家風”。我們老金家,也有從我的爺爺的爺爺開始就傳承下來的“家風”,作為金家的下一代,我就從全家福開始,為大家講述一下我們金家的“家風”傳承。
這張全家福是我五歲的時候和爸爸媽媽在植物園里照的。那時候我可真是個當之無愧的小胖子,手臂白白的,上面的肉軟綿綿的,看起來就像是一節節的蓮藕,和媽媽都差不多粗了。而爸爸媽媽則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那個時候,我們家還住在弄口村八組五號的老房子里,爺爺在電信公司里上班,奶奶是一位退休的工人。雖然他們那時已經沒有像其他村民那樣種地了,可作為農民,卻時刻銘記“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們金家的家風里,就理所當然地有著“糧食可貴,不許浪費”這一條。為了讓我也明白這個道理,爸爸媽媽教導我:“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地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爺爺奶奶在我吃完飯后,一定要檢查我的飯碗里還有沒有剩下米粒,不允許在飯桌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于是,我成為了一名稱職的“光盤族”,也時常勸導別人不要浪費糧食。
我們村子里的村民們都是十分樸實的,都會盡自己的能力幫助其他村民。誰家有飯,大家一塊吃;誰家有菜,大家一塊嘗;誰家有酒,大家一塊品。我們金家,自然也傳承著這一品質:奶奶以前作為村里的婦女主任,總是會為婦女們排憂解難,勸解婦女之間的矛盾;爺爺和同事們的關系總是很好,有一位同事現在到小區里修寬帶時還經常順道到我們家和爺爺聊聊家常,就跟親戚一樣。“樂于助人”便成為了我們家風的一部分。平常,家里在幫助別人時,總會叫我也出出力,讓我也體會到幫助別人的樂趣。于是,我看到需要幫助的人也會盡自己的舉手之勞。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當之無愧地成為了我們家“家風”中最重要的一塊。爸爸對爺爺奶奶就十分的孝順:有一次,奶奶在從出租房的樓梯下來時不知怎的摔了一跤。那時的樓梯有現在的2級一樣高,而且是純鐵鑄成的,有些地方很鋒利,奶奶的小腿上瞬間被劃了一個大口子,腳好像骨折了,每動一下就有劇痛。爸爸知道后立刻撇下手頭的工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趕回了家,背著奶奶下了樓梯,叫來救護車。在以后的幾個月里,爸爸媽媽對奶奶十分的關愛,
有什么家務活都不讓奶奶做。從這件事中,我感受到了孝心的重要,立志也要當一名孝女。于是,我開始變得懂得家人的辛苦,時不時會給家人按摩,緩解他們的疲勞,也很聽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話了。
轉眼間,8年過去了,我已經長大,身邊又多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妹妹。她總是時不時地給我帶來歡樂和驚喜,有時也經常頑皮地做一些惡作劇,但我們仍是一對親密無間的好姐妹。而我們一家已經離開了原來那間老房子,住在一幢幢高層公寓之中,感受著高科技的便捷,卻永遠忘不了在鄉村時的樸實快樂。
隨著妹妹漸漸的長大,“家風”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告訴妹妹一些道理,她現在變得十分的懂事。
我、妹妹、爸爸、爺爺生活在不同的時代,全家福也由模糊不清到十分清晰,由黑白顏色到五彩冰粉,可唯一不變的是那祖先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家風”教育。
家風家訓六年級作文2
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世世代代星火相傳,從未間斷。作為炎黃子孫的我們,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著傳統美德的熏陶與影響。自古以來,無論是豪門貴族王侯將相,還是普普通通的書香門第,都會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為后世學習的典范。從《弟子規》、《三字經》到《朱子家訓》、《顏氏家訓》以及近代的《曾國藩家書》,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等等許多典籍和耳熟能詳的家教典范之中,無不彰顯出家風、家訓、家教的魅力與精髓。
我成長在一個和諧美滿、溫馨有愛、寬容平等的家庭,爸爸媽媽經常教育我要“孝敬長輩”、“樂善好施”、“誠實守信”、“勇于擔當”、“勤勞節儉”等等,其中尤其重視“孝敬長輩”這一條。他們告訴我“百善孝為先”的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并強調所謂“孝順孝順”,是既要“孝”又要“順”。吃飯時,長輩沒落座,小孩肯定得在邊上站著;長輩未動筷,小孩絕對不能下箸。老人說話,小孩一定要聽,即便是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
我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至今都被長輩們當做正面教材教育我的同輩人:一個夏天的中午,太外婆頂著烈日來我家做客。爸爸媽媽扶著外婆坐下,并奉上茶點水果。太外婆拿起西瓜打算喂我,可我一邊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邊握住她的手把西瓜塞進太外婆的嘴里。接著搖搖晃晃地走到衛生間,踮起腳,伸直手,小臉憋得通紅,努力去夠掛在墻上的毛巾。隨后而來的媽媽明白了我的意圖,趕緊取下毛巾遞給了我。當我拿著毛巾模仿媽媽平時給我洗臉的樣子給太外婆擦臉時,太外婆一時間竟不知說什么好,只是一個勁兒地摸著我的臉蛋兒笑呀樂呀。坐在一邊的爸爸媽媽也開心地笑著。看見大家笑,不明所以的我也跟著樂了起來。
媽媽常說:做事先做人,一個人連承擔責任的勇氣都沒有,還談什么抱負和理想呢?不久前的一天傍晚,回到家后的我徑直走到媽媽面前,低下頭愧疚地說:“對不起媽媽,我犯錯誤了。上美術課的時候我的手機響了!”媽媽聽了仿佛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俯下身抱著我說:“對不起可可,是媽媽不好。手機是媽媽塞進你書包的,我這就給葉老師打電話說清楚。”邊說邊拿起手機準備撥號碼。我見狀連忙阻止說:“媽媽,是我的錯!是我沒有做好事先檢查,手機確實是在上美術課的時候響了。作為班干部違反校紀班規,錯上加錯!我這就去寫檢討書,明天交給葉老師,再接受懲罰。”說完,轉身坐下,從抽屜里拿出了稿紙……第二天,我主動向葉老師遞交了檢討書并表示愿意接受任何懲罰,沒想到葉老師非但沒有批評我,反而表揚我勇于承認錯誤。我用實際行動向媽媽證明,自己做到了誠實守信,勇于擔當。
這兩件事只是我家家風故事中的小小片段。更多的時候,它體現在父母對我耐心細致的教育上;體現在生病時家人無微不至的守護中;體現在出門前長輩不厭其煩的叮囑里……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養下,才能茁壯成長,我們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好的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子孫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亦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民族之風。而我就是在這樣的家風家訓中成長的。
家風家訓六年級作文3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的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得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不僅承載了祖祖輩輩對后代的希望對后代的策鞭,也同樣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的民族之風!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范、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歷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著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著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家庭是構成社會的基本單位,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指導下,每個家庭在不違背國家法律、道德、文化的前提下制定現代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良好家風;借助互聯網家譜為工具傳承家文化(家規、家訓、家風),延續家興業旺,譜澤后世;實現幸福家庭的四大目標:和諧、文明、健康、富有。
家規:
家規是指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范,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范后代子孫的準則,也叫家法。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家庭的規矩就相當于國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要想興旺發達,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家人違背家規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罰。
家訓:
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訓屬于家庭美德的范疇。家國同構,一個家庭的家訓相當于一個國家的道德標準,如曾國藩家訓、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家訓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標準,違背家訓,就會遭受道德的譴責。在此,我號召大家,腳踏實地,遵守家規家訓完善自己。
【家風家訓六年級作文】相關文章:
家風家訓作文03-10
家風家訓-作文10-10
家風家訓的作文04-21
家風家訓作文精選04-28
家風家訓作文【精選】08-27
家風家訓的作文【精選】12-18
家風家訓的作文07-14
家訓家風作文09-07
家風家訓-作文10-28
家風家訓作文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