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桃花有感作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詩經·國風·周南》
【一】
我的心中是有桃花的,要不這個春天怎么會來得這么早。春節前四五天,桃花就開了,以至于我見到桃花時,忽然就驚詫了,不知怎么來形容這種驚喜。如同忽然見到尋找了千年的女子,驚艷得說不出話來,只呆呆地望著,我知道,這就是愛情。不管千年萬年,盡管山河老去,這種奇異的感覺,是不會老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你是我《詩經》里的新娘,嫵媚而攝人心魄。這種浪漫的情懷,是開在骨子里的,只感覺我的骨頭上,一朵一朵開滿了桃花,玉蕊楚楚,嬌羞欲燃。這是個大自然的奇跡,菊花,桂花,桃花,在同一個時空開放。黃巢在《詠菊》里寫道:“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他的理想,我幫他實現了。佛說:萬法由心生。心中的愛情,催開了桃花。春天真的來了,滾滾的雷聲,磅礴的春雨,就要漲桃花汛了。
佳人如玉。飄逸淡雅,婀娜多姿。溫婉含蓄,熱情奔放。這是一朵開在心底的花,我的桃夭。你是艷的,仿佛天上落下的云霞,含露吐英,旖旎在春的枝頭。煙雨蒙蒙,如同纏綿的情絲,滋潤著這靈性的生命,伸手捻著那一絲柔滑,一縷花魂。粉妝玉砌,鵝黃纖嫩,人面桃花相映紅,不知那明麗里蘊含著多少寂寞。
這是素潔的夢幻,欲燃的粉紅。也許是來自陶淵明的桃花源,也許是來自金庸筆下的桃花島。
桃花似海。越是高雅的,就越寂寞。這些高貴的粉紅色花霧,是冬的沉寂后乍暖的驚艷,嬌弱,惹人愛憐。我不得不感嘆這造化的神奇,欣賞她的綽約風姿。桃花是閑散的,也許是墻角地頭,也許是河濱的一隅,也許就在那不為人知的荒野。
通過煙雨的浸染,熏風的撫摸,桃花更是輕盈,香而不濃,甜而不膩。或晴或雨,都嫵媚動人;或濃或淡,都不失溫柔婉約。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紅的似火,如癡如醉,盡情綻放著屬于自己的美麗。桃花是美麗的,浪漫的,多情的,優雅而稚氣,高貴而熱烈。我覺得,除了桃花,沒有哪一種花可以代表愛情,玫瑰終究是太俗了的,配不起淡而雅,也配不起這種熱情——爭先恐后的狂熱。這是一種瘋狂,一種燃燒,沒有哪一種花,可以這樣燃燒自己。拼了命地燃燒。
【二】
桃花是帶著酒氣的。粉嫩動人,天真爛漫。妖嬈,柔軟,調皮,可愛,俏麗。被春風喚醒,墜入塵埃。粉紅的瓣,黃黃的蕊,慵懶而繚亂。玲瓏艷麗的身影,有著說不出的凄美。貴妃醉酒,應該是桃花色的,那種骨朵兒亂,花枝兒顫,帶著幾分酒氣,是最讓人意亂神迷的。那種色是飽脹的、欲裂的,指尖一觸碰,就會滴出水來。
蓓蕾初綻,如含苞欲放的.害羞的少女,在熏風細雨里做著春夢。才幾日,驚醒了似地,東一枝,西一枝,嫣然微笑,花潮奔涌——那是一種噴涌,把花兒朵兒從褐紅色的枝干上噴了出來。桃花蘊藏著巨大的生命力,是春的火焰。粉紅的,深紅的,一朵緊挨著一朵,擠滿枝丫,怒放著,張揚著,狂熱著,一團團,一簇簇,染紅了云霞。大氣磅礴,如海,似潮。
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滿園胭脂色,莫道不銷魂。桃花灼灼地開放,深邃,慵懶,嫵媚,溫婉,迷情,醉了多少紅塵過客。隔岸桃花,淡而濃,冷而艷,帶著江南的氣息。令多少英雄豪杰,醉生夢死。桃花,是美人臉頰的顏色,也是血的顏色。桃花是留在文人血管里的艷詞,帶著頹靡的詩意。桃花是一種運,也是一種劫,每個人都在等待著這一場劫,也都在心里種著一株桃樹。桃花落滿蹊,鮮血,情欲,桃花,繁華之后就是蒼涼。但那蒼涼,也是鋪滿了桃花的,一壺酒,一把劍,一路桃紅。江湖是桃花的江湖,惹上桃花,雖然頹靡,但也美麗。
桃花是任性的。極靜,又極動。悄無聲息,又肆無忌憚。是愛情的,也是恨意的。
唐?崔護《題都城南莊》詩云:“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朝的桃花,開過千年,都不會老,因為愛情不會老。艷情更不會老。林黛玉葬的桃花是紅色的,林妹妹吐在寶玉送的半舊的帕子上的血也是紅色的。桃花是開在凡塵里的,也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胡蘭成說:“桃花難畫,因要畫得她靜”。桃花說道底,是一種深沉的寂寞。而且是太過寂寞了。桃花也是冷的,那是深到骨子里的寂寞開出的極靜的花,因此桃花也是最艷絕的——冷到極處,是絢爛;靜到極處,是喧嘩。大凡世上的美人,都是極其寂寞的。越是寂寞,越高雅。靜到極處,才能美到極處。
【三】
桃花是詩人的。不知是桃花招惹了詩人,還是詩人招惹了桃花,桃花與詩人的癡纏,平平仄仄,自有文字來,就無止無休。一壺酒,一杯茶,與花語,共花眠。紅雨陣陣,朱砂點點,任桃紅片片落滿身子,醒來隨手一抹,那淡淡幽情便化成了詩,化成了畫。
不教相思惹桃花。世上最瀟灑的,要數詩僧張志和,他說:“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詩人們愛好以詩作畫,其實桃花并不需要太多,“竹外桃花三兩枝”就可以了。最好是野生的,那種野,仿佛人骨子里天生的野性,更自由,更自在。“桃花一簇開無主”——名花無主,盡可以采摘。
晏幾道詩云:“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蔣捷詩云:“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杜甫詩云:“可愛深紅愛淺紅。”除了萬畝桃花紅霞一片,依云而開之外,更有夾岸桃花蘸水開的奇景,若是懸崖峭壁之上,猛然瞥見一樹桃花,那更是驚艷了的。
桃花是冰清玉潔的,《紅樓夢》說林妹妹是做了桃花仙子的,那種馨香也是淡到了極處的,就如林妹妹的冷香。每一朵桃花,都如輕盈的羽翼,也如奇女子的肌膚,如脂,如玉,如雪。亭臺樓榭,野外荒郊,煙雨風露一暈染,便靈性地活了起來。
桃花是風情的,也是風流的。“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更有“春水迷天,桃花浪,幾番風惡。”畫舫珠簾,買花載酒,武陵溪上頻偷眼,小唇秀靨,一夜花狼藉。淺淺的酒窩,壞壞的笑,讓我想起俞平伯《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那一種艷情。
桃花無處不在,《紅樓夢》里是開滿桃花的,《金瓶梅》里也是開滿桃花的。桃花總是與柳呆在一塊兒的,桃花面,楊柳腰,才構成一個絕色的美人。桃含宿雨,柳帶朝煙,在熏風暖閣小橋花塢之上,執一柄團扇,嬌喘吁吁地去捕蝶,那該是怎樣一種風流呢。林妹妹薛姐姐也是風流的,曹公說她們的風流,是一種意淫,是超越于肉體之上的。
【四】
桃花是瘦的。黛玉《葬花吟》說:“桃花簾外開仍舊,簾中人比桃花瘦。”瘦得如一朵桃花。紅顏多薄命,因為紅顏太瘦了,這種骨感,雖然很美,但也是經不起歲月的,冷雨一打,就零落了。不零落,也凌亂了,如紅樓里的那些女子,才高貌美命薄,劇未終,卻早已一片狼藉,落紅遍地。
桃花是有恨的,此恨有關風和月。每一個桃花夢,都是令人沉醉的,有著自己的傷和痛。可以脈脈含情不離不棄,也可以忽遠忽近若即若離。桃花是一種憂傷的糜麗,江南江北幾乎家家戶戶都有桃花,從南到北依次開過去,幾千里的時空。古代和現代都有桃花,從古到今依次開過來,幾千年的時光。中國是個桃花的國度,離開了桃花,就沒有了詩。離開了桃花,也失去了風流。
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是世界上最風流的一章,遠離世外,一個仙境,如在夢中。中國的帝皇,都致力于把自己的皇家園林,打造成一個世外桃源,那被稱為“東方夢幻藝術”的圓明園,就是清代帝皇的桃源之夢。芳草平沙,斜陽遠,亂點桃溪,輕翻柳陌,山潑墨,水捋藍。皇帝太監宮女打扮成樵客漁夫、隱士文人,在桃花花雨之下,垂釣耕作,吟詩作畫,好一派田園風光。世上的喧囂遠了,人間的爭斗淡了,只剩下一片幽靜。但是黃發碧眼是不懂桃花的,一把火燒了中國帝皇們的美夢。
花癡自古有之,晉朝陶淵明愛菊,宋朝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唐朝的白居易卻是一個桃花癡。他在詩里說:“村南無限桃花發,唯我多情獨自來”,“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桃花的花期很短,幾天就謝了,若想久觀,就得如白居易一樣,從山下到山上,追著桃花跑了。明朝的唐寅,更是個桃花狂人,“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武陵豪杰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桃花換酒,瀟灑如此,最是癡狂。古代還有一個叫潘安的人,做縣令時居然要求治下的農戶,家家戶戶種桃樹,只為看那花開的浪漫。潘安是古代第一帥哥,命犯桃花實在可愛。
幾日不來春便老。桃花雨,柳葉眉,薄衫輕扇,嫁于東風。一片春愁待酒澆,惆悵。只想乘一葉扁舟,去石磯西畔,在飛橋野煙里,覓一方田園,安放此身。有酒,有詩,有數樹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