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處處花開為題目的作文
這多年來,只要解說有關生命、時光之類的文字,就更多一些感傷。
這些時日帶領學生復習中國古典詩詞,更是如此。屈原陶潛,李白杜甫,一個個古老的名字背后是一個個溫暖的靈魂;蘭亭赤壁,岳陽幽州,一篇篇美辭之下是一次次傷惋的嘆憂。細細品來,好詩好詞幾乎滿是古人的感傷,安寧閑逸的背后多是胸懷不抒的痛楚。在詩詞里,詩人也笑,發自內心的高興的笑,但笑的背后卻常常還是“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的感懷,比如杜拾遺《春夜喜雨》里明明有的是莫大的歡喜,如再細讀,又不得不承認字里行間藏著的其實更多的還是憂愁和悲憫。
恰恰還是秋深冬近時節,教室外常是蕭風瑟瑟落木紛紛,又或是細雨飄零行人斷魂,不時還有寒氣透過玻璃滲入人的衣服,解說中不由就要流出自己的體悟,深重而悲涼。天天這樣的境地里浸過,越發讀出了“花落知多少”中的感傷,知道了古人“逢秋必悲”的緣由,也懂得了人們“秉燭夜游”的不甘與珍惜。
沉浸過久,越發促使我珍視當前的美好,希冀未來的美麗。
有一次說著我的解說,猛然憶起五歲童稚時的一次經歷。
村里一個長者老去了,悲傷的嗩吶穿越長空撕扯心肺,強硬地刺徼人們的靈魂。女人們在別人的哭聲里傷感得涕淚橫流,男人們也大多眼眶濕潤低聲不語,整個村子悲傷匯流如河。后來想想,只要有人從這世上走了,永遠不再回來,不管他(她)生前如何的卑賤或者不善,村人都會用這樣那怕唯一一次真正的哭泣來做告別,畢竟生不再續死者長已。我們屁大點小孩懵懂無知,搞不清大人們哭聲里的意義,興奮地跟著送葬的隊伍跑出好遠里地,看著棺材被放入了一個大的土坑,然后堆成一個大大的`土包,嗩吶聲多次響起,孝子們哭成一片,紙灰兒在野風中上現翻飛,就把一個人埋了。
當時只覺好玩,并不了解這個程式有何意義。那天晚上,爸爸隊里開會去了,弟弟已經睡著,媽媽一個人在煤油燈下納著鞋底,辛苦的身影映在房間頂上,隨著燈影晃晃動動。突然就害怕了,想是如果我以后死了,是不是也會被埋進那樣的坑里?那我不是見不上我的爸爸媽媽了嗎?如果我再坐起,怎么出得來呢?我不敢說話,眼睜睜看著暗夜,小小心靈第一次感覺到了極度的恐懼,不知何時才惘然入睡。后來還幾次有過這樣的心思,也不知小小年紀到底做了怎樣的面對。現在想來,這其實是生命意識的漸次萌發,它讓我多少知道了生命的沉重與不易,懂得活著真是一件很好的事。
這種生命意識的過早生發,使得我更多地滲染上了一些憂郁的氣質,牽涉暗色調的情思,我就體驗得更深入一些,而對一些本該高興的事物則相對鈍然,或者品到美麗過后的虛無。
悄悄一回首,已是四十年。如今一介書生,教書度日,愛生活,覺出了生活的不易,多了些對人事的敬畏,并且愈來愈覺出這生命意識中很多的悲涼,愈來愈想留住生命過往里的很多美好,拿起筆來一寫就寫出了一些憂傷,多少次想要試著擺脫,卻發現有些困難,這種內質性的東西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去除得去的,如果象我前面說過的那樣,自小就滲流于生命里的,恐怕真不是可以想去除就可以去除得了的。也罷,仔細想想,即使情感里真有些憂傷,那也不是壞事,恰恰是對生命美麗的珍惜與敬畏,它會促使我們更好的前行。只要為人處事時不是過份的內向,不過份將自己的憂郁傳染給別人就可,相反,生活中我時時微笑,用真誠的笑來感念生命的美好,體味一路走來的美麗,也相信未來更會如此,相信人生處處花開。
【人生處處花開為題目的作文】相關文章:
人生處處是考場為題目的作文06-03
以《花開》為題的作文05-27
以花開為題的作文07-21
花開又年為題目的作文05-14
花開的季節為題目的作文07-08
花開時節為題目的作文05-02
以生命花開為題的作文06-06
花開為題的寫景作文04-26
等待花開為題作文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