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和諧的散文(通用1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經常看到散文吧?散文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取材廣泛,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樣。你有了解過散文的寫作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和諧的散文(通用1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和諧的散文 篇1
我獨自漫步在幽深的林蔭道上,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享受著擁有愉悅心境的那份恬美。于是,我開始思索什么是和諧。
我想,和諧是一朵淡黃素雅的康乃馨,沁人心脾。偶然間,我看見媽媽操勞的身影,一股暖流不禁涌上心頭。為我,媽媽忙碌于油鹽醬醋;為我,媽媽疲乏于洗洗涮涮;為我,媽媽熱衷于千般體貼;為我,媽媽苦口于萬般叮囑,臨近中考,媽媽更是伴我月到中天。母愛,你是世界上最偉大、最溫馨、最滋潤的愛。媽媽,我可以走得很遠很遠,卻永遠也走不出你心靈的廣場。我深切地領悟到親情就是一朵和諧之花,它盛開在每一個兒女的心田。
我想,和諧是一朵嬌艷奪目的月季花,撥人心弦。當我遭受挫敗后,朋友總會給我無窮的力量。考試失利時,一個熟悉的身影飄然而至:“被困難打敗沒關系,千萬別被它打倒。”競賽失利時,一張盈香的紙條悄然遞上:“機會總留給有準備、有頭腦的人。”心里彷徨時,一句親切的話語縈繞耳畔:“不要放棄,希望就在前方。”朋友,多年之后,我們也許會天各一方,但我們的友情永遠也不會褪色。我深切地領悟到友情就是一朵和諧之花,它盛開在每一個摯友的心田。
我想,和諧是一朵樸素純潔的白玉蘭,冶人心智。油然憶起您在我畢業留言簿上一行硬朗而又灑脫的贈言:“你自己就是一個蘊藏豐富的寶藏,你開掘了多少,你就會收獲多少。”畢業典禮上,王莉給您獻花,黃剛給您賀卡,我唱一首《每當走過老師窗前》送給您,您開懷一笑的樣子在我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我深切地感悟到師生之情就是一朵和諧之花,它盛開在每一個學子的心田。
明天,我即將踏上新的征程,我手執朵朵和諧之花,徜徉在人生的旅途中,盈懷的親情、友情、師生之情隨風飄逸。
和諧的散文 篇2
查閱現代漢語詞典才知“和諧”的詞義解釋是:配合得適當和勻稱,不只是現代文化,就是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中以和為詞表達的意思就多了。如:和氣生財、和睦、和解、和善、和為貴……當今社會,和諧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在生活工作的很多細節都讓我們感受和諧,享受因和諧而產生的幸福感。在倡導享受和諧時,只有把內在和諧根基扎實扎牢,那么外在和諧自然就會形成一道美麗的風景。
悟出這個道理,是因為一件對我感觸頗深的事。由于我是女調度員,一直從事調度臺面的工作,現場信息主要渠道來自與我搭檔的調度長——趙國立,跑現場的他很勤快也很操心,所以我就多少有了依賴性。兩廠整合后,調度中心嚴格規范調度長、調度員工作職責和業務范圍,其中一項由調度員下發設備檢修作業票,因為現場知識的欠缺和對車間設備型號、位置了解的不詳細,所以對有些車間傳來的需檢修的項目不能準確判斷是否下票,剛開始下票時有差錯,因此調度小會他沒少因我而挨訓。聽著他指正我錯誤的同時,內心還不忘替自己辯解:我還不熟練呢。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埋下了不和諧的種子。
完成一臺好鋼琴獨奏會,它的過程是鋼琴——調音師——樂曲——彈奏人,其中缺任何一項,這臺晚會都不能完美收場。有一天,因為對有些工作內容的建議和意見,他沒有及時闡述原委,從而造成了我們之間的誤會,轉而引發我們之間語言沖突……很慶幸在我們小組里有兩位調音師集控員小朗和崔崔,在得知事情原因后她們說:今天開個小組會議,分析查找原因,在相互工作內容上我們既都是師傅同時也都是徒弟,我們應加強業務學習互查互糾,避免出現更多的錯誤,我們是一個集體,利益風險是共存的,無論誰錯,發現后應立即糾正,如果是合理的建議和意見,要第一時間提出并向調度主任匯報,不過調度長在以后要注意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在這個小集體里你是核心,你好好想想遇事怎么處理,我們不希望因為一件小事而毀了你們多年的同事情,更不希望小集體上空有陰云。
當我和趙國立就準備開早會的報表一起仔細核對商討,看著我們冰釋前嫌,并且相互改進工作方式,崔和朗發出了欣慰的笑聲。他開早會去了,我拿起一塊留給我的西瓜,崔調侃我說:夏天,隔夜的西瓜容易餿,我用心咬了一口,告訴她們沒有餿瓜,很甜……因為我已經知道,無論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不能缺少和諧,尤其是內心和諧它不是刻意裝扮出來的,它是一種濃濃的人情味,在我們心中悄悄彌漫感動和開心,我和他憑能力挽回的和諧是一種榮耀,崔和朗憑智慧贏得的和諧是一種修養,內心和諧才能使人活得踏實、安寧,你贊同我的感受嗎?
和諧的散文 篇3
美好社會,誰不向往?中國有“桃花源”,外國有“伊甸園”,但都是鏡花水月,都是一些好事人的一廂情愿。歷史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為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創造了物質和精神上的條件,創建和諧社會也有了基礎。
創建和諧社會,最重要的要做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要做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鍵要做到人自身心靈的和諧。心煩行不順,心亂行不齊,心惡行不軌……和諧的心靈常使人保持一種和諧的心情,保持一種和諧的心境。
和諧的心靈應是一種公心。公而忘私,大公無私,事事處處想著國家,想著集體,想著他人。
和諧的心靈應是一種愛心。愛家人,愛朋友,愛同事,愛自然,愛社會……即使對坎坷的人生,也充滿著愛。
和諧的心靈應是一種誠心。以誠布公,真誠待人,做人坦誠。
和諧的心靈應是一種熱心。熱情好客,誨人不倦,樂意為別人排憂解難。
和諧的心靈應是一種善心。和氣,和善,和藹可親,行善積德,常是菩薩心腸待人。
和諧心靈應是一種虛心。謙虛謹慎,戒驕戒躁,好學向上,永不自滿。
和諧心靈應是一種良心。事事處處都要實事求是,絕不抹著良心做人。
公心、愛心、誠心、熱心、善心、虛心、良心……歸結起來就是真心。一顆真真實實的心,一顆正正直直的心。“橫面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只要大家過上好日子,我苦一點不算啥”……這是真心的絕唱,這是和諧心靈的光輝寫照!
如果社會每一個成員都具有一顆真心,那還怕人與人之間不和諧?還怕社會不和諧?但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人太少,所以,創建和諧社會任重道遠。
從身邊的事做起,從我做起。為創建和諧社會,讓我們從改造自己的心靈做起吧!
和諧的散文 篇4
云朵很寂寞,風微笑著說,別怕,我陪你,你想飄去哪里,我都陪伴著你。花兒隨風舞動,看似孤寂,蜜蜂說沒事,我來采蜜,讓你更加美麗,蝴蝶卻在那撅起嘴,不樂意的說,難道我不美嗎?大樹高高佇立在山頂,云高風清,小草說你就是我的風景。夜晚路燈孤獨的亮著,影子說你就是我的偶像。雨點打在窗外,耷拉著腦袋,雨傘說開心點我喜歡你。太陽笑瞇瞇地升起來,星星眨眨眼郁悶的說為何我總不能和你見面。閉上眼睛夢就會出現,它的愿望實現了。
世間萬物總有和諧,寶貴才值得珍惜,遺憾才覺得美麗。夢境真實也唯美,道路漫長也幽靜。花開花落,緣起緣滅,春夏秋冬,喜怒哀樂,都有著存在的意義。大海有它的波濤洶涌,小溪有它的細水長流。
人們都只是生命的過客,一段旅程,快樂源于微笑,簡單才會快樂。
和諧的散文 篇5
“天空的和諧,是穿一身藍;森林的和諧,是披一身綠;陽光的和諧,如鉆石般耀眼;落日的和諧,留下了最后的美麗;而我所追求的和諧,是和好友一起去采擷——每一份友情,每一絲快樂,每一片希望,每一線陽光……”。
和諧,便是一種幸福的感覺。
時光匆匆,流年似水。不知不覺中,我長大了.童年的記憶是一片片葉子,從童年的大樹上悄然飄落,便再也無法重新回到樹上,只是那片片葉子依然翠得耀眼。還記得,那個蹦蹦跳跳的小女孩總愛張開好奇的眸子仰望蔚藍的晴空,想融入那片藍;總愛和小伙伴們鉆在“小房子”里,看調皮的雨滴在微風中嬉戲。那時的天很藍,那時的草很青,那時的大自然是多么和諧的一幅畫卷,那時的我徜徉在微風中,真的很幸福。
現在,我依然愛藍藍的天,愛藍天下美好的一切,卻鮮有時間和精力細細欣賞,偶爾抬頭望望,覺得有種陌生的親切,仿佛生活里少了許多情趣,平添了幾許憂煩和困惑。歲月也讓我明白了許多以前不曾明白的東西:人生本來就是充滿荊棘和坎坷的。
和諧,便是不和諧中的完美。
在這漫漫長途,要給自己信心,給自己希望,給自己拚搏的勇氣,給自己點一盞燈,去尋找屬于自己的幸福。和諧,此時已悄然根植于自己的心中。
而幸福是什么?在我眼里,幸福不是一疊厚厚的鈔票,一件華麗無比的衣裳;也不是遮掩痛苦的工具,貪圖片刻歡娛的美酒。幸福,應該是心靈深處微妙的感受,是一個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在你頹喪無助時,路人的一個微笑、一句問候都會帶給你幸福;幸福是你口渴難耐時一捧甘甜的泉水;幸福是你筋疲力盡時一張松軟的大床;幸福是你孤寂時一封遠方的素箋;幸福是你噩夢后一張慈祥的笑臉。
找到了幸福,我便看到了和諧的微笑。
成功是幸福,失敗也是幸福,那是一種酸楚的甜蜜。在任何時候你都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不怕失敗,因為我的目標在前方,因為我有再爬起來的勇氣,因為失敗是一種幸福!
又是一片澈然晴空,絲絲陽光溫暖如昔。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樣美好,其實怎樣的世界才算和諧,答案就在你眼里,就在你心中。
采擷幸福,給自己一份愉悅的心境;離幸福近些吧,你便找到了和諧。
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那里,他設想的和諧社會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老子認為社會和諧的前提是消滅一切技術,消解一切文明對人性的侵害,將文化所造就的人還原為沒有任何印記的自然人。“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就是切斷那些引起紛亂的社會交往關系。這種淳樸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畫卷,固然是和諧社會的一類,但它更像是沒有人活動的自然界。在莊子所構想的和諧社會里,有“至德之世”、“建德之國”、“至治之世”、“無何有之鄉”等等。在這類理想的和諧社會之中,人生以回歸自然為主要目的,“民如野鹿”,人擺脫了一切文化的羈絆,與自然和諧相處,與萬物融為一體。
在儒家的和諧社會觀念里,我們可以吸取的思想資源主要是人際關系的和諧。儒家講人倫的和諧是每個社會成員各安其位,做到“和而不同”。對于社會整體和諧來說,孔子認為“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論語?季氏))。
和諧的散文 篇6
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不同的地域,人的口味不盡相同。然而隨著社會人財物大流動,這種差別也在慢慢縮小,直至相互融合。中國餐館不是也有開到外國去的嗎?只要有需求就會有市場,更何況營造和諧社會不僅僅是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協調,人的衣食住行也都要協調,人的口味當然也就在和諧之內。
從小到大,印象中元霄、粽子、糍糕總是甜的。元霄要包了糖或豆沙,粽子里要放入蜜棗,糍糕也要用糖水做后放在油鍋里炸成焦黃才好吃。這是多年的習慣形成的我固定的思維模式。于是有一天突然吃到包了肉餡的元霄和粽子,用鹽水做的糍糕時,心里總是怪怪的,情感上也一時難以接收,邊吃心里還邊罵著那做食物的人,怎敢如此去做,真是糟蹋了東西。尤其是在上警校時,每周有三個早晨是這咸糍糕,不吃就得餓著。學校處在大山深處,全封閉軍事化管理,早餐僅此一家,而且還非常單一,所以只得硬著頭皮去吃,盡管開始很不習慣。可吃著吃著情感就有了變化,當有一天發現這咸味的糍糕也不錯時,自己的口味也被協調了。
其實,我們在接受任何新鮮事物時都是如此,都有一個被協調的過程,只要你不太剛愎自用、不太棱角分明、不太睚眥必報,你就不會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社會的主宰是人,只要人和諧了,那其他的還有什么難事?什么是和諧?在我的理解就是你能不斷地調整自己,始終保持著自己與周圍環境的融洽,這就是和諧。比如那口味,那咸的或甜的元霄粽子糍糕,你試著去適應了,才又增加了對多彩多姿世界的認知和理解。當然,墨守成規也行,除非你不想多一份新的體驗。
年青時我們多精力充沛,情感厚重,敢愛敢恨、敢作敢為,口味也是喜歡大咸大甜、大酸大辣。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趨于平靜、降低欲望,驀然發現恬淡的人生也很美。總是在經歷過了才知道什么是磨礪,什么是變換多端的大千世界。
人的能力的大小終不是在一種環境中練就,多一份體驗也就多了一份歷練,否則怎么知道你是否能與社會和諧。經歷、適應、協調、融洽就是和諧,世間萬物皆如此。
和諧的散文 篇7
一、志同道合,和諧維家
我們這是一個很普通的家庭,我在終采上班,愛人在鐵嶺上班,由于她是在建筑單位管安全的,工作很緊張,而且在工地住宿,一個星期才回來一趟,每次她回到家里就給我準備吃的,包餃子、蒸饅頭、蒸包子、然后都放到冰箱里進行速凍,怕我平時沒有帶的,或者回來沒有時間做飯,回家一熱就能吃了,很方便的。每當我上零點或者上白班的時候,她怕我睡不實,在鐵嶺給我看點,讓我安心的睡,到時候給我振鈴。我感冒的時候,身體不好,經常給我打電話囑咐我別忘了吃藥,每次回到家里都得給我改善,整好幾個菜來犒勞我,這些年來,她一直都是這樣的關心我,從不為自己著想,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從沒有因為錢或者鎖事吵過架,如果我在班上有不順心的時候回家就不愛說話,她就和我溝通,直到我的臉上露出笑容為止,我最盼望的是她冬天放假,我是最幸福的時候。最讓我感動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上二班,那天我過生日,我也不知道,等半夜下班的時候,進屋一打燈桌上擺著六個菜,而且準備了酒,愛人坐在那里等著我,當時我很激動,班上的勞累及寒冷全都忘記,愛人陪我喝了酒,度過了一個最有意義的夜晚。每年的生日她都用不同的方式給我過,可我很少想著她的生日,想起來我很慚愧。在生活中讓我感動的事太多太多。我們結婚這些年來,始終注意尊重對方,做到相互理解,在工作中支持,在生活上關心,有矛盾或意見有分歧時,及時溝通,理智地解決工作中、生活上的各種問題。
二、尊老教子,愛家敬業
孝敬父母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記得我父親發病時是在半夜,我們哥倆都上班了,我愛人從二樓給背到一樓,她和我的嫂子一起把他送進了醫院,等辦完手續已是半夜三點多了,我哥下班回到醫院時,讓她回去,她考慮我哥剛下班又困又餓就讓他回家休息,她和嫂子留了下來,這時父親把大便拉在褲子里了,愛人不閑棄,脫下來就給洗了。第二天來人護理了她才離開。在住院的時候,他工作再忙也跑到醫院看望父親,父親在病重的那個月里,他怕我上班分心,就和我的姐姐輪流在醫院護理父親,父親就愛吃她做的面片,不管什么時候他要想吃就回去給做,只要老人吃好了,她就高興了,就這樣一直堅持護理到父親去逝。她不但孝敬老人而且教育孩子方面也費了不少的心。
我愛人是高中畢業,當時沒有考上大學的她一直都感覺遺憾,所以對孩子的學習很是關心,可是兒子就是不爭氣。上初中時,她去學校陪讀,開家長會時都是她去參加,經常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學習都是她一個人管,兒子很內向,不愛說話,她就經常和他溝通,耐心的開導,通過這些年的努力,孩子變得開朗了,而且考上了大學,雖然不是什么好的大學,但是也是盡了他最大的努力,從小學到高中的這些年里,愛人付出了很多很多,在我的眼里她真是一位賢妻良母,我們這個家的和睦與她的付出是分不開的。總之,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文明和諧家庭,家庭事業兩不誤。為和諧社會的創建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和諧的散文 篇8
話說“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取經路上,可真是硬碰硬的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但這也怨不得誰,追根究底,還是源于他們不和諧。
唐僧的故事
在三打白骨精中,唐僧曾三次誤會孫悟空,加上八戒還在一旁隨聲附和。于是,唐僧破口大罵悟空惡性不改,固執頑劣,是非不分,甚至還說他神經過敏,那可真是難聽呀!
孫悟空也決不是個厚臉皮的人:“不要我這個徒弟還更舒服呢!求之不得。”于是,他連半句客套話都沒說,就騰云駕霧飛向他的花果山享清福去嘍!
讓唐僧出乎意料的是丟掉一個徒弟也面臨著即將丟掉自己的性命。
最后,別的妖怪乘火打劫,既不劫財,也不劫色,偏偏劫走了唐僧。
當成為妖怪的囊中之物時,他發自肺腑說了一句話:“還是和諧好啊!”
八戒的故事
在“女兒國”時,這可是八戒的開心地。因為那里美女如云,美男空空無也,沒有任何情敵,于是,他就真的賴著不走了,就連師傅百般勸阻,他也無動于衷,反正就是個死皮賴臉了。
最后,考慮到大局,在無奈之下,唐僧他們只得撇下八戒,師徒三人去取經。
但那里的一條修煉千百年的蛇妖卻瞅上了他,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八戒卻毫無防患未然之心,加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他只得順其自然,任憑擺布,被活活捉去了。
在緊急的生死關頭,他也說了句人話:“還是與師兄們和諧好!”
師徒們的故事
在偷吃人參果時,這可是最精彩的。
因為八戒貪吃和孫悟空調皮,他們同時睢上了那棵人參果樹。他們趁晚上黑燈瞎火的,便動手了。
本以為人不知鬼不覺,可第二天,兩位小施主卻找上麻煩來了,說是少了十一個人參果,于是,師倩便開始了嚴刑逼供,最后,又是打又是罵,終于,經不住考驗的八戒把真相全說了出來。于是,唐僧逼迫悟空去陪禮道歉,可悟空認為這只是雞毛蒜皮之事,去了也只是多此一舉,這下他更加得寸進尺了。
又乘晚上把人參樹連根拔起來了,八戒看著這些果子實在誘人,忍不住誘惑,便狼吞虎咽的全吃了。
第二天,這家的大主人回來了,他可是一位武藝高強的道長,只見人參果樹倒在地上,果子也無影無蹤了,于是立刻火冒三丈的去找他們算帳,只見屋子里他們師徒四人正嘰嘰喳喳鬧得雞犬不寧。
唐僧緊念緊箍咒,怪罪悟空知錯不改,孫悟空也疼得頭昏腦脹,在地上直打滾,沙僧正拎著豬八戒的大耳朵,斥責他貪吃。不一會兒,他們竟撕打起來了,可真是毫無佛家風范了。
這家主人也不是好惹的,他不費吹灰之力來了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一下子把四個人全收進了他的無底袖。
這時,這師徒四人也不吵了,思想在一瞬間都潛移默化,誰都無可奈何。
他們都異口同聲的說:“還是和諧好哇!”
我說,和諧可不是用嘴說的,所謂言出必行,主要還是要靠行動,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共創一個和諧的家園。
和諧的散文 篇9
錯愛不要留戀,那不是人生的風景
在冬日的殘陽還沒有完全褪去的時候,月亮悄悄愛上了太陽,因為在天最寒冷的時候,太陽給了她溫情,讓她感受到了冬日的溫暖;在夜最深的時候,太陽給了他光芒,讓她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在她最孤獨的時候,太陽給了她慰寄,讓她懂得了生命的真諦。
太陽也被月亮的率直和坦誠深深吸引,他喜歡月亮那雙透明的眼睛,欣賞月亮的那調皮的表情,更欽佩月亮那純潔的心靈。多少個夜晚,他遙望著天空發呆,在一望無邊的星海里尋找著月亮的蹤影……
春暖花開的季節,他們彼此敞開了心扉,雖然沒有承諾,卻彼此心心相印;即使沒有表白,但他們已經默默相依;那份牽掛,那份惦念和那份思戀,使他們的心片刻也不想分離。盡管都很明白,他們在兩個世界,一個在白天,一個在黑夜,不可能走到一起,但卻依然墨守著這份心靈的約定。
風——是他們的信使,云——是他們的郵差,他們在浩瀚的宇宙間往來,在眾多的星座旁約會,任憑風起云涌,管他日出日落,他們沖破世俗,跨越時空。他們在充滿愛的天空中飄飄蕩蕩,在灑滿情的海洋里沉沉浮浮,說不盡的甜言蜜語,訴不完的恩愛情長。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忽略了歲月的變遷,仿佛這偌大的宇宙只有他們兩個,而他們心中也只有彼此。
不管是彩霞滿天還是星光燦爛,無論是風吹云變還是雷雨交加,他們旁若無人地陶醉在天河里,情不自禁地纏綿于宇宙間。他們醉了,醉的糊里糊涂,他們瘋了,瘋得神魂顛倒,就這樣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自我,漫無邊際地在愛河里徜徉……
夏季,綠草如茵,鮮花盛開,高山青青,小河潺潺。天空彩虹飄飄,時隱時現,地上生機勃勃,鳥語花香。
當夏日的柔柔清風鋪面而來,當天空那縷縷云絲拂過臉頰,這和風細云格外的嫵媚妖嬈。太陽的春心開始動搖,他突然覺得,風——原來是這樣柔情萬種,云———原來是如此婀娜多姿,雨——竟然是這般溫柔嬌羞,虹——卻又是這樣美麗動人。而在月亮身上絲毫沒有嬌艷和柔美,更看不到綽綽風騷。
他開始發現月亮那美麗智慧的眼睛能看穿他有恙的臟腹,月亮那清澈透明的`內心能照出他有瑕的靈魂,月亮的直白輝映著他的虛偽,月亮的坦蕩威脅著他的榮光。
他感到了月亮的陰晴圓缺原來是那樣的不完美,他們的悲歡離合是無法彌補的殘缺和遺憾。
于是他疏遠了月亮,只有那點余輝不時地灑在月亮身上,就算是對自己移情別戀的一點補償。
夜深了,月亮孤獨地掛在天邊,懷想著往日太陽那溫情的目光。想讓風兒帶去她對太陽的思念,道不盡相思苦短,可風去哪了?想讓云兒捎去她對太陽的牽掛,訴不完離別的情愁,可云兒又去了何方?
孤獨無助,任淚水打濕了衣衫。只有星星圍坐在她的身旁,精心地幫她療傷,細心地撫慰她受傷的心房。盡管星星加倍地呵護著月亮,但絲毫不能減輕月亮心靈深處的憂傷。
月亮的相思訴不完,讓人肝腸寸斷,所以夏季天氣會突發驟變;
月亮的眼淚流不盡,滴滴灑向人間,所以夏日注定要陰雨連綿。
當秋風瑟瑟地襲擊而來,當大地收獲著累累碩果,當紅葉已是漫山遍野。金秋的夜晚,月亮洗去了滿臉的愁容,擺脫了相思的糾纏,以她最美麗的容裝高懸在中秋的夜空,用她高潔自信的魅力,展示著她最奪目的風采。
于是那些漂泊的人流開始回家團聚,那些午夜的游靈也忙著魂歸故里。
千里明寄相思愁,萬里游子踏歸途,天上人間心相伴,誰人知曉形影孤?
北風嘯嘯,吹落了殘紅。雪花飄飄,冰封了萬物。
月亮已經變得無比堅強,沒有了牽掛,沒有了期盼,也不再為愛黯然神傷。有眾多的星星陪伴她的左右,宛如兄弟姐妹和睦的家庭,她不再孤獨,依然在璀璨遼闊的夜空里綻放著光芒。
失去真愛撫慰的陽光,已不再有昔日的輝煌,無情的風帶走了他的熱量,貪婪的云吞噬了他的溫情,冷酷的雨變成白雪棄他而去,美麗的彩虹卻早已不見了蹤影……
時光帶走韶華,歲月降下寒霜。太陽無精打采地掛在天上,時而被烏云遮蓋,時而被白雪掩埋,他無聲地喘息著,無力地掙扎著,無助地煎熬著……靜靜地等待著下一個輪回,默默地守望著愛的回歸。
白天不懂夜的黑,就象太陽不懂月亮的心的。黑白世界的兩個音符,難以奏響和諧的樂章。
和諧的散文 篇10
我們每個人從活人到做事,都有一個過程,我們認知不同,立場不同,經歷不同,所受的教育和所處的環境不同,見解也就不同。
《楚辭卜居》云:“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數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通俗點說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我們對一些事情和事物的看法不一樣,處理手法也不盡相同。
最近網站的文友們就編者按語和留言點評一事,發生了一些小插曲,讓人看了心里難受。在好心情提供的廣闊平臺上,我們眾多文友在閑暇之余,抒寫著自己的文字愛好。網站也在經營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力求提高經營管理水平。
編輯首先也是個寫手,也不一定所有的編輯的寫作水平就高于寫手。我們如果轉換一個角度看問題,也許結果就迥然,網站的編輯人員都是犧牲自己的業余時間來審核文章,他們或是她們審稿的水平有高有低,就像我們這些寫手一樣,寫出來的東西有質量好的,也有一般般的,我們都是在寫的過程中來提高自己,編輯也是在不斷的審核過程中歷練自己。
文友們看完文章后,對一篇文章的讀后感和見解也是不一樣的,留下足跡說明這個文友是認真去看了,才有心得體會,也許觀點不一致,也許言辭激烈引發爭執,這都很正常。人本身就是在矛盾中求生存的,解決矛盾才體現自己的智慧,只是手法不一樣,結果就迥然。
我們在處理一些已經發生的事情上面,為什么就不能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去解決。對文不對人,就文章的觀點和看法可以談談自己所知和所理解的感想,但是也沒有必要連續跟帖,我們都不是文豪。就編輯審稿時,在推薦與不推薦之間,我們可以自己向好心情質檢組提出來,或是文友們看見這篇文章沒有被推薦之后,也可以向質檢組提出來,經重新審核,讓苜蓿變玫瑰也未嘗不可。就是評選諾貝爾獎時也不是一評、一審就通過的。我們都是人不是神,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量走好每一步,把失誤降到最低”。
在對事上面,我們要一分為二的去看問題。在大家庭里,和諧安定是占首要地位的,我們來到這里就是想安靜地寫自己的文,閑暇之余品味文友們的好文章,吸取好文章的精髓。
我們不要被一時的沖動情緒所擺布,非要他人明白你的善意。再之不要對人或對事表示反感,就一件事情發生后,要時刻保持鎮靜,這既培養了自己的高雅品位,同時也努力使人理解了你,我們要努力達到“說真相而投之以甘言,啟發人而不傷害人”這一目的。
所以說,在這個大家庭里,我們每個人都懷揣一顆感恩的心來看待問題,看待周邊發生的事情。我們都要把和諧安定放在首位,我們就不應該做那些使自己不和諧,也使他人不和諧的事,尊重自己的同時,也尊重身邊的每一個文友。這樣,我們就不會因此而失去一位好寫手,不會失去一位好編輯,不會失去一位好評論員。在好心情提供的展示平臺上,我們都是有緣才聚到一起,這種相識、相知的機會是極其難得的。最后,我真誠的說一聲,我的親們:“讓感恩的心化解不和諧的音”吧!
和諧的散文 篇11
有些家庭,婆媳關系劍拔弩張,幸運的是,我和婆婆的關系一直都很融洽,這些都得歸功于我有一個好婆婆。
婆婆是個熱情隨和、心直口快的人,她樂觀開朗,個性直爽,聲音洪亮。婆婆的嗓門比較大,記得我在家里養胎、帶兒子那兩年,婆婆每次去趕集,還沒到家門口,我便知道她回來了。因為未見其人,已聞其聲。只要她一走到村口,我就能聽到她和鄉鄰們打招呼、聊天的聲音,這聲音對我來說是那么地熟悉,是那么地親切和溫暖。
婆婆和公公是同村人,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經過媒人的撮合,就組建了家庭。那時候公公家里一貧如洗,婆婆也不嫌棄,她看中的是公公的勤勞和能干。婚后,公公婆婆白手起家,從分家時的家徒四壁到后來的鍋碗瓢盆、家具物什等開始慢慢添置。可以說現如今家里的一針一線、一磚一瓦都是他們二老年輕時用辛苦的勞動換來的。
那時候,公公是村里的隊長,經常要出門開會,忙于村里的工作,因此家里的大小事都需要婆婆一個人操心。婆婆和公公一共生了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我老公排行老二,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在他們兄妹幾人上小學時,公公婆婆考慮到孩子大了,現有的幾件老房子不夠住。于是婆婆又開始著手準備蓋新房,公公是個大忙人,蓋新房又要靠婆婆一個人操心。在婆婆的操勞奔波中,七間嶄新的磚瓦房拔地而起,房間布局分為四間正屋外加三間偏房,我們現在還住著這七間房子,前幾年政府補貼危房改造,又把正屋的柱子換了一下,墻壁重新粉刷了一遍,地板也重新鋪了水泥,凝聚著婆婆的心血、汗水和深厚感情的滄桑老屋又煥然一新。
后來國家政策越來越好,公公的勤勞能干加上婆婆的持家有方,老公一家五口的生活也逐漸好轉。可是天有不測風云,公公卻患上了肝癌,從此一病不起,最終撇下妻兒走了。那時,大哥和大嫂還沒結婚,老公才二十出頭,操持幾個兒女的婚事這個重任又落到了婆婆的肩上。家里突然失去了頂梁柱,仿佛天都要塌了,夜深人靜的時候,婆婆常常一個人坐在院子里默默流淚,她思念自己的丈夫,擔憂兒女的未來。逝者已去,生者還要堅強,面對這個晴天霹靂,婆婆選擇了堅強面對,她像個男人一樣,天天夜里扛著鐵鍬去田里看水,領著孩子們干活,后來又逐步讓三個孩子成了家。
一個女人,力氣單薄,無法獨立完成農田里的活,兒女們又不愿意在家務農。無奈之下,婆婆只好改嫁,經人介紹,婆婆與鄰村的黃叔叔結了婚。有了黃叔叔的幫襯,婆婆肩上的重擔才輕了幾分。我認識老公的時候,已是公公去世三年后,家里已經沒有了悲傷的氣息,他們把對公公的思念隱藏在了心靈的最深處。和老公訂婚后,我們就雙雙南下打工,因此和婆婆相處的時間非常少。真正和婆婆的深入相處是在我們結婚后,那時我懷了兒子,在家里養胎,生了兒子,我又在家里帶他,一直到兒子快兩歲的時候才出門打工,這期間和婆婆在一起差不多有三年的時光,也是從認識老公到現在,我和婆婆在一起最久的一次。
剛開始,因為對婆婆不太了解,我也是小心翼翼地和婆婆相處著,生怕不小心做錯了什么,讓婆婆不喜歡我。可是接觸一段時間后,我發現婆婆非常直爽、大氣,也很疼我。那時候家里因為我們結婚花了不少錢,還欠了一些債,但婆婆還是隔三差五地去集市買一些水果和蔬菜來改善我的伙食,每次做了好吃的飯菜,婆婆總是讓我先吃,看到我的涼拖鞋舊了,馬上就去買一雙。有時我洗好澡了,衣服放在盆里還沒來得及洗,婆婆洗衣服的時候也順便幫我洗了,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兒子出生后,婆婆更是盡心盡力地伺候我坐月子,婆婆要給家里人做飯,還要給我準備一日三餐,每天都殺一只老母雞給我吃,我的衣服還有兒子的衣服和尿布都是婆婆在洗,這些事情婆婆都是不厭其煩地去做,毫無怨言。剛出生的孩子,渾身軟綿綿的,連骨頭都是軟的,剛開始我不敢給兒子穿衣服、洗澡,婆婆一邊侍弄兒子,一邊耐心地教我。婆婆偶爾有空,就抱著兒子,看著他的小眼睛和他說話,我在一邊看著就覺得好笑,忍不住問婆:“媽。孩子那么小,你和他說話,他能聽懂嗎?”婆婆說:“當然啦!你別看孩子小,他也會看大人的臉色,你有空的時候要多對著他笑,多和他說話,這樣孩子長大后才會更加聰明活潑。”我半信半疑地點點頭,偶爾也學著婆婆的樣子和兒子說話,剛開始會覺得很別扭,感覺像是一個人在那里自言自語,慢慢地,我也習慣了,后來兒子大一點會對著我笑,我終于覺得婆婆的話有一定的道理。那時候大哥大嫂在外地打工,侄女也托付給婆婆帶,婆婆帶著四歲的侄女,還要伺候我們母子,還要干活做家務,實在是辛苦了婆婆。
那兩年,我在家里只負責照看兒子,婆婆什么活都不讓我干。有時我早上愛睡懶覺,婆婆把早飯做好,他們吃過飯后把碗洗了,把我的早飯留在鍋里溫著,自己就下地干活去了,等我睡到日上三竿自然醒的時候,鍋里的飯還是熱乎乎的。就連現在偶爾回家,婆婆也總是起得比我們早,在家里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婆婆做早飯。我想回娘家了,婆婆和黃叔叔就把我和兒子送回去,有時候媽媽他們也會過來接我們。在娘家玩了十天半月,婆婆又讓黃叔叔開著拖拉機把我們母子接回去。
為了以后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在兒子快兩歲的時候,我又把兒子托付給婆婆照顧,自己出門打工了。兒子留在老家,我的心也在老家,時常會牽掛他,就在他四歲半的時候,動員我老公把兒子接到了身邊。那時候侄女也早已經被大哥大嫂接到城里讀書去了,本以為這下婆婆也該過上輕松安穩的日子了,可不曾想到老天又和婆婆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兒子來到南方半年后,在那個夏日午后,黃叔叔像往常一樣背起藥筒去田里給水稻噴灑殺蟲劑,疑似農藥中毒,他反復地腹瀉和嘔吐,最后在家里掛點滴的時候驟然離世。那晚深夜十點多,當我們接到妹妹的電話,聽到那個噩耗的時候,內心也非常地震驚和難過。黃叔叔是個好人,老實勤快,心細,脾氣也好。農閑的時候,他會把從山上撿來的木頭,用斧頭劈成一小塊一小塊的柴火,整整齊齊地堆在屋檐下,就連做飯、洗碗、掃地、洗衣服的活都會去做。以前就聽婆婆說過,黃叔叔非常疼愛兒子,有時兒子不聽話被婆婆懲罰,黃叔叔總是攔著、護著,不讓婆婆打。
由于時間太倉促,我們沒來得及回去,是大哥和小妹在家里處理了黃叔叔的后事。大哥怕婆婆一個人待在家里太傷心寂寞,想接她去城里住一段時間,可好說歹說,婆婆就是不肯去,讓妹妹陪她住了幾個晚上。后來我們回家無意中提到此事,我就問婆婆,問她當時一個人在家不害怕嗎,婆婆說,害怕也沒有用呀,你們都有自己的生活,我遲早都要面對這個空蕩蕩的家。
婆婆剛強又能干,送走了兩任丈夫,對找老伴兒也失去了信心,如今我們常年在外地打工,大哥和小妹也有自己的家,也只能偶爾回去看一下她。婆婆常年累月守著我們的老房子,一人,一狗,一群雞鴨,就是婆婆的生活,婆婆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空巢老人。婆婆曾經說過,她的眼淚都流干了,以后只想自己好好地生活。婆婆雖然老年在感情上有些孤單,但手頭卻不缺錢花。因為我們那里以前是農場,所以那里的老人都和機關單位的老人一樣,享有養老退休金。婆婆從五十歲時的一兩百元到現在已經可以領到一千七八的養老金了,去年回家,我打趣地對婆婆說:“媽,您的命真好,再過幾年您的工資比我還高了。”婆婆笑瞇瞇地回答:“娃兒呀!還不是因為國家政策好,咱都是享國家的福呢!”婆婆是個勤快人,養老金除去必要的花銷,剩下的都存著,家里的冰箱、洗衣機、電視機都是用她自己的錢買的,這么多年來,從來不曾開口問我們要過一分錢。大部分時候,她都靠自己的雙手自力更生,菜園子里種著各色蔬菜,忙月里,就去給人家插秧,一天也可以掙一百多元。秋收的時候,就去田地里撿稻谷、拾花生,再不然就開著她的電動老年三輪摩托車去山上撿柴火,人家賣完樹筒后砍下的樹枝都是很好的柴火,婆婆把那些樹枝拉回去,自己用斧頭劈成小塊,碼成柴火垛。每次回家,望著那高高的柴火垛,對婆婆的心疼和敬佩便多了幾分。
我真的挺佩服婆婆的精明能干,婆婆不僅干活手腳麻利,還會操辦家里的大小事宜。聽婆婆說三個舅舅的婚事都是婆婆一手操辦的,老公三兄妹的婚事以及生兒育女和孩子過生日,還有她自己的六十大壽,也都是婆婆操辦的。這么多年來,婆婆獨自撐起一個家,婆婆的獨立能干,我這輩子都學不到一半。
婆婆性格開朗,沒事的時候,也會打點小麻將,樂呵樂呵,經常去左鄰右舍串串門,聊聊天。婆婆心直口快,樂于助人,在村子里人緣也很好。婆婆為人熱情隨和,每次娘家來客人了,婆婆都是熱情大方地招待。婆婆生活節儉,自己舍不得吃穿,有時我們給她買的新衣服,她掛在柜子里幾年都舍不得拿出來穿。雖然她自己生活節儉,對兒女卻是慷慨大方的,每次回家過年,婆婆都早早地把年貨置辦齊全,我們回去只是稍微幫忙打掃一下衛生,再幫忙煮一些過年吃的鹵菜,準備一些餃子和包子之類的食物就可以了。每次出門,婆婆都會提前將臘肉、臘魚、臘雞、土雞蛋、皮蛋、菜油、蜂蜜等土特產準備好,讓我們大包小包地帶出門。
婆婆待人寬容大度,有時候我們對她說話語氣不好,她也不計較。這么多年,婆婆都是拿我當親生女兒一樣疼愛的,十幾年的婆媳情,讓我們成了最溫暖的親人。也許有人會覺得婆婆和媳婦天生就是冤家和克星,但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婆婆就是我生命里的貴人和福星。婆婆一個人獨自在家,是兒女心中最大的牽掛。不孝兒孫不能承歡膝下,愿您老人家能夠照顧好自己,健健康康的,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和諧的散文 篇12
有這么一個小故事。從前,有兩對夫婦比鄰而居,其中一對是地主,另一對是開豆腐店的。開豆腐店是很辛苦的,起早貪黑,終日勞作,可是他們家里常常傳出夫妻倆歡快的笑聲。地主的妻子很不理解:我們倆吃得比他們好,住得比他們好,但是怎么就沒有他們倆開心呢?地主說:“這個簡單,今天晚上我拿一塊金子扔到隔壁院子里,他們就笑不出來了。”果不其然,從揀到金子開始,豆腐店里再也沒有了笑聲。夫妻倆整天想著怎么花這塊金子,用它賺更多的錢;又害怕金子的主人前來索回,煩心得很。開豆腐店的這對夫妻,本來每天工作、吃飯、睡覺,什么也不想,反而很快樂。有了錢以后失去了清靜自在的平常心,同時也就失去了快樂。
不久前,有人做了一個關于中國人幸福指數的調查。按常理說,誰最不幸福呢?大家都以為當然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老百姓了。誰最幸福呢?當然是那些有錢人。但結果卻出人意料:幸福指數的高低和財富的多少并不成正比。很多有錢人認為自己不幸福。這些人算計過多、心機太深,比起一般的老百姓,離天生的情趣越來越遠。他們物質有余,精神上卻常陷于困頓、煎熬之中。這樣一來,他們的幸福感反而比平民百姓還低。用道門的話來說,就是他們的內心艱辛、疲憊得太厲害,沒有片刻的清靜。由此可見,清靜實在是人生旅途上不可或缺的心境。
豐子愷先生曾經把人的生活總結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世俗生活,第二個層次是精神生活,第三個層次是靈魂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對應,世俗生活的主要內容是物質生活,物質生活的滿足需要我們辛勤的勞動。中華民族以吃苦耐勞聞名,作為其中的一分子,我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一個豐衣足食的生存環境。然而,如若止步于此,一味地追求物質的富足,則難免會陷入貪欲的漩渦,帶來無盡的煩惱,身心疲憊。正如《清靜經》里所說的“人心好靜,而欲牽之。既著萬物,既生貪求;既生貪求,既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長沉苦海,永失真道”。因此,人類需要繼續追求自己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充足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人類步入文明時代以來所積累的種種文化寶藏,因為精神生活的土壤離不開文學、藝術、哲學的滋養。但是,我們依然不能就此停歇,正如《南華經》里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沒有目的地的旅途,或許能帶來沿途風景的賞心悅目,但卻無法得到向理想不斷邁進時收獲的大歡喜、大快樂。海明威曾在《太陽照常升起》的扉頁上寫道:“我們都是迷茫的一代。”這迷茫正是靈魂憂傷的哭泣。當我們在寂靜的深夜仰望星空,可曾感到我們孤獨的靈魂正在尋找它可以安適的樂土。那么,靈魂生活又將歸向何處?道教給出的答案就是“清靜”。因為,只有清靜,才能自然;只有清靜,才能自在;只有清靜,才能無為而無不為。清靜,正是人類靈魂最為理想、最為和諧的狀態。
清靜,首先是人生修養的起點和根基。“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說的便是人生的起點,人格的基礎,必須要從清靜內心開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多少煩勞的身影,有多少盲從的腳步。如果一個人的生活中充滿了你爭我奪、鉤心斗角,充滿了不斷滋生的欲望和貪求,這樣的生活又怎能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安寧?看到一個個原本前途無量、正值事業巔峰的成功人士,因為在紛擾的世間迷失了人生的方向,走向自我毀滅的深淵。我們不禁發問:“為什么金錢和權力沒有給他們帶來幸福,反而使他們步入歧途,離原來的人生軌道越來越遠?”因為,在這物質文明興盛發達的社會里,他們喪失了一顆懷有清靜的平常心。一個人沒有足夠的修養,就無法控制足以通向更高山峰的攀緣能量。就好比一輛汽車,有著強勁的發動機,平順的變速器,但卻沒有控制速度的剎車踏板。駕駛著這樣一輛汽車行駛在人生的旅途上,好似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是十分危險的。而且,動力越強勁,危險系數就越大。
《清靜經》里說“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清靜正是這樣一種不爭的修養,一種破除執著欲念的修養。它猶如一柄拂塵,時時掃去飄落在我們心靈上的塵埃;猶如一汪清泉,常常滌清蒙蔽我們雙眼的心障;猶如一盞明燈,每每在我們將要偏離人生軌跡的時候引領我們回歸。
其次,清靜又是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行走世間,常常看到一張張為情所困、為欲所擾、為愛而苦的面孔。他們衣食無憂但卻眉頭緊鎖,他們學富五車但卻進退失據,他們躊躇滿志但卻一事無成。他們常常自己感嘆:“活得太累了。”是什么剝奪了他們的快樂和幸福?是什么讓他們這么累呢?其實,境由心造,“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有人不堪其憂,也有人不改其樂。做好自己的事,管好自己的心,其實生活本身就是這么簡單,所以,老子在《道德經》里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清靜無為,瀟灑自在從來不是什么難事?《清靜經》里說得明明白白:“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觀空亦空,空無所空。”能夠看破空色外在,直指內心,做到“無無亦無”的人,又怎會心靈無處停歇,終日苦惱呢?
老子說:“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歸根復命,也就是回到人的清靜之性。而清靜正是生命的常態、人生的常態,正是我們一切追求最后的歸宿。所以,回到清靜之性,正是人生的一種崇高境界。
再次,清靜還是一種合理有效的行動指南。曾經有位朋友這樣問我:“如果我們都清靜無為,無所事事,社會怎么進步,個人怎么發展呢?”我回答:“你錯誤地理解了清靜的含義,清靜不僅不是社會進步的攔路虎、個人發展的絆腳石,反而是大同世界的必備品、個人成功的金科玉律。”試想,人類最大的敵人莫過于戰爭,而戰爭不正是國家和民族喪失清靜的產物嗎?《道德經》里說:“天下之至柔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又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故幾于道。”“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我們時常聽到體育評論員、教練這樣評價賽場上的健兒——“這次比賽,他的心態很好,超常發揮了。”有時也說:“這次比賽他的心態沒有調整好,發揮失常了。”同樣,老師也經常這樣評價自己考場上的學生。可見,心態對于成功是十分重要的。其實,人生又何嘗不是由一次次比賽、一場場考試組成的呢?有了清靜的心態,離成功就更近了一大步。一個人如果總是想著得到和索取,又怎么能很好地融入社會,為國家作貢獻,與他人和諧相處呢?一個人如果連和他人和諧相處都做不到,不能很好地融入社會,不能為國家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為社會作出自己應做的那份貢獻,又怎么可能走向成功呢?
人最矛盾、最痛苦的時候往往是當他面臨選擇的時候,真是左右為難,不知所措。其實,這其中的種種困惑,很多時候是我們的私欲在作怪,因為,再繁難的事情也有解決它的正確途徑。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每到這時,不妨試試放下自己的種種私心雜念,以一顆清靜的心來面對抉擇。當面臨多數人與少數人利益沖突時,以多數人的利益為重,因為多數人的利益大于少數人;當面臨國家利益和個人利益沖突時,以國家的利益為重,因為沒有國,就沒有家;當面臨晚輩與長輩的利益沖突時,選擇以長輩的利益為重,因為是長輩養育了我們。這樣去選擇,還會讓人感到為難、困惑,乃至痛苦嗎?“清靜以為天下正”就是這個道理。
和諧的散文 篇13
標注“立春”字樣的日歷又在指間悄悄揮別,期待中的春天又回到我們身邊。在這美麗的時節,滿懷期待的心情去找尋春天的模樣,與春風一道邁向田野該是多么愜意的一件事情,而我還真有了這樣的機會,在2012的初春時節去擁抱這令人無限向往的季節。
行程中,有一個游覽“城子村”的安排。說實話,自小在鄉村里摸爬滾打的自己,記憶中寫滿了太多的鄉村印記,那些熟悉的畫面在談起時都會涌入眼簾,久久地在心間回旋,只將心底最柔軟的部分也翻出晾曬,讓悲喜的情感亦無法遏制地奔涌而出。
知曉這樣的“安排”并未讓自己的期待有所增強,因為知道,不會有什么村莊能擠占出故鄉在心底的位置。走過了太多的村村寨寨,也猜想,這樣的村莊和自己所熟知的亦不會有太多差別。雖然被評為“云南歷史文化名村”,但亦固執地認為,這只是千千萬萬個村莊當中的一個,最多也只能勾起對故鄉的思戀而已,一定也會如浮云般消逝在遙遠的天際,絕不會在歲月的日記里留下多少難忘的字句。
“城子村”位于云南省瀘西縣城南25公里一個群山環繞的地方,乘車并未花去多少時間就到了。推開車門,只見一片柔柔的黃色撲面而來,夾雜著泥土的芬芳讓我一下就感受到了春天鄉野的魅力。屬于這個季節的油菜花開得是如此絢爛,那細碎的花朵黃得是這么徹底,嬌嫩得不忍它獨自去承受春寒的侵擾。不遠處,還有幾株桃花開得如煙如霞,將這深山之處的風景亦裝點得生機盎然。就在這花兒點綴的不遠處,城子村就靜靜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只見不大的村落全是土房,層級而上,錯落有致,不見一片滇南農家常用的黑瓦,更沒有如今的新農村到處是現代建筑材料裝飾的二、三層小樓。仿佛面前呈現的是一張幾十年前的舊照片,還沒添加上經濟發展的些許色彩。她又好似是被施了魔法的村莊,一切都停滯于多年前的某一個時點,因為這就是自己記憶中孩童時故鄉的模樣。當然,也有點迷糊,感覺是不是穿越了時空的隧道,讓我們又回到了過去,再去追尋一次那些快樂的時光。
信步走入城子村,一條彎彎曲曲的石板路詩意地隱入靜謐的小村深處,那些留下歲月痕跡、凸凹不平的路面還被勤勞村民的腳步打磨得光滑蹭亮,將小村沉淀的歷史盡顯無遺。那風化得有些斑駁的石墻,還有被風雨淋得輪廓都有些模糊的土坯墻還把小村的厚重與積淀悉數呈現。
據導游介紹,這是個彝族、漢族和苗族雜居的村子。這些農家的房屋都很有特點,是漢族雕花木門窗連著彝族風格的土石夯壘的墻和平敞的屋頂建成的農家小院。更為特別的是依山而建、集中連片、戶戶可通、家家相連,不少人家的屋頂就是上面一戶人家的平臺和晾曬谷物的場院。在導游的介紹聲中,我們跨上一把木制的樓梯,爬到用樹木和粘土為主要材料筑就的平敞屋頂,果然看到另一戶人家的屋子,而且這戶人家正在下一戶人家的屋頂上剝著玉米,他家的雞和狗也在這樣的“院子”里驚詫地看著我們的到來。這一幕讓我們看得驚詫不已,這農家小院不僅沒有院墻,而且還共用著這樣的一個“屋頂”,這是多么的令人不可思議呀。而且這些房屋依山而建,層層而上,似一級一級的“臺階”,最多的有17臺,一般也在10臺以上,不少土庫房的房頂還連綴在一起,形成數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平臺,全村1000多間土庫房,或首尾相銜,或左右毗連,將每戶人家都連為一體。由于上下還有木梯相通,戶戶有平臺相連,只要進入一家,就可從平臺進入另一戶人家,直至走通全村人家,因而整個村子曲徑通達,宛若迷宮,其造型之獨特,實屬罕見。
站在這樣特別的屋頂上,只見一串串的玉米高掛在每戶人家的屋檐之下,屋頂之上還堆放著一些老南瓜,還有用繩索和竹竿圍成的大“桶”,里面裝了金燦燦的玉米,放眼望去,好似一臺臺錯落有致的打谷場上堆起了大堆大堆的糧食,讓這透出古樸氣息的村莊還溢滿了豐收的氣息。
游覽中還了解到:城子村是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村,具有300多年的歷史。先是彝族先民白勺部的聚居區,之后大批漢族群眾遷入,便形成了彝漢建筑風格的完美結合,而且現在的村民還在這里繁衍生息,能保存得這么完整,實屬不宜。還有就是村中的小學已有上百年的歷史,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著名彝族愛國將領張沖就曾在此就讀。解放戰爭時期,滇桂黔邊縱隊盤北指揮部還曾設此地。該村還是明廣西府第五代士官昂貴的府地所在。如此獨特的古跡景觀和濃厚的人文氣氛,難怪被當地人稱為“瀘西的布達拉宮”。
閑逛于城子村中,可以看到一些雞鴨在沒有院墻的村中悠然地找尋著可以果腹的東西,也有的安逸地閉著眼睛小憩,聽到我們走來的腳步聲,睜眼看看,然后又不管不顧地沉入自己的夢鄉。村中還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靜靜地坐在屋頂之上。他們悠閑地曬著春日的暖陽,說著家長里短,看著村前開滿油菜花的梯田和屋前盛開的桃花,回憶著過往的點點滴滴。有的還吸著煙筒,在縷縷煙霧之中,品味著人生的百般滋味。
遠望城子村,你不能不被她的質樸所吸引,在這大談創新與跨越式發展,甚至有些急功近利的年代,她卻依然能堅守住自己,煥發出一種古樸與自然的美。走進城子村,你不能不被她特殊的建筑風格所觸動,不能不被村民惜土如金的理念所感染,不得不嘆服他們的先輩們為建設美好家園而展示出的聰明才智。深入城子村,你不能不被他們彼此之間互不設防,互幫互助,和睦相處,淳樸友善的民風所打動。這與如今院墻越筑越高,心門越關越緊,甚至貓眼里看人,老死不相往來的城里人是怎樣的一種對比與反差。這里就是我心里的世外桃源,來到這里,無疑是接受了一次心靈的洗禮,讓我更加深了對美與丑,善與惡以及和諧相處的理解。
和諧的散文 篇14
他總是有那么多讓我眼圈微紅的話。不經意間就深入我的內心,讓我倍感溫暖。
他說,煙花滿天,浮華散盡,平淡是真。他說忽然間多了一個這么親近的人,真是開心。
親近,我心微微顫動, 這樣一段情緣,在這樣迷亂的時代,在接近不惑的年紀。親近,是又多么珍貴的一種感受。
我糾正,不是忽然多了,是失散多年,轉角重縫于某個清晨。
不是么,這人世間之所以可愛,不是因為有情有愛有牽掛么?
他說,幸福,另類的和諧。是的,是另類的和諧。也許,我們都是勇敢的賭徒,用真誠做注,博后半生的相知相惜。
他說,婚姻有兩個層面的意義,愛和責任。愛在婚姻而言,是成為婚姻的基礎,但沒有多少家庭可以讓這愛永遠保鮮,那么剩下的就是責任。
他又說,婚姻有時候無非是各取所需罷了。
這 些看似強辯的話,倒是讓我的思路越來越清晰。讓我在某個瞬間頓悟生命的另一種意義。
呵,某些人,某些事。就這樣演繹的,在對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對的人,然后就有了后來的故事。
我一直追求完美,現在看來,不完美,就是最好的完美吧!
和諧的散文 篇15
西湖的美,我覺得美在她的和諧!
無論陰晴,還是雨雪;是淡妝,還是濃抹;是顧盼,還是凝望;是酣眠,還是小憩。西湖總是那樣儀態萬方,風情萬種。晴日碧空下,水如眼波,山似眉峰,一幅妙趣天成的山水畫;皓月繁星里,星落湖上,月印三潭,楊柳深處飄出幾聲橫笛。當然也有雨夜,但西湖的雨大多細潤如三月柳絲、輕盈如一簾幽夢;當然也有雪天,但西湖的雪大多空靈如楊花葦絮,超然如閑云野鶴。
西湖四季都美:夏日里香染碧波的荷花,秋夜中銀光萬片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中的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無論你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時期,基本圍繞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各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
有人分析,西湖十景,文化存焉。十景隱含五個對子:春對秋,夏對冬,還有儒、道、佛。蘇堤春曉是春天,平湖秋月是秋天;曲院風荷對斷橋殘雪正是夏對冬;柳浪聞鶯和花港觀魚有儒家的思想,因為《中庸》里面有一個說法叫“鳶飛魚躍”,上天看鳥飛,入地看魚潛,這是儒家對君子的一個重要主張:“上下察也。”三潭印月對雙峰插云,“云”和“月”是道家用得最多的意象。南屏晚鐘對雷峰夕照,這又是佛家追求出世的意境。
西湖自然素雅、略施粉黛,如芙蓉立水、白云出岫。如果借用詞派的“婉約”和“豪放”來評價,如果借用性格的“柔”和“剛”來區別,西湖當屬前者,畢竟她地處江南,出身閨秀,一個活脫脫的江南女子,欲笑還顰、婉轉低回。其實,西湖奔涌著“豪放”的血脈,因她的源頭來自錢塘。“八月錢江潮,壯觀天下無”的錢塘江自然是位偉丈夫,他從大山深處逶迤走來,志存高遠,性情激蕩,最后奔向大海。相對“父親河”,西湖更稱得上是“母親湖”,她沒有走得像錢塘江那樣義無反顧、干脆決絕,而是心有掛牽、柔腸百結,深情款款地在湖中徘徊流連,最后把自己融入杭城的大街小巷,與錢塘江相會后一起東流入海。
這樣,湖與城,江與城,杭州就存在著兩個城市景觀空間。前者是柔和秀美、優雅嫻靜的詩畫山水,它玲瓏活潑、精致含蓄。錢塘江是驚濤拍岸、豪氣四射,溯江而上,亦有俊逸秀奇的一路風光。江與城,湖與城,雄壯與秀美造就杭州山水園林的美學二元世界。
其實,西湖美的和諧更在內涵。西泠橋頭,一頭倚劍而立著鑒湖女俠秋瑾,一頭長眠著錢塘名妓蘇小小。貌似異類卻成芳鄰,一俠一妓竟成絕配。一個世紀過去,秋瑾為了追求祖國富強而赴湯蹈火的大無畏精神,她那種大義凜然,寧愿犧牲自己也要喚醒民眾的革命意志,依然在支撐著我們民族的靈魂。而蘇小小呢?余秋雨認為,由情至美,始終圍繞著生命的主題。蘇東坡把美衍化成了詩文和長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與白鶴,然蘇小小,則一直把美熨帖著自己的本體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轉捩,只是憑借自身,發散出生命意識的微波。在她面前,中國歷史上其他有文學價值的名妓,都把自己搞得太逼仄了,為了個負心漢,或為了一個朝廷,顛簸得過于認真。只有她那種頗有哲理感的超逸,才成為中國文人心頭一幅秘藏的圣符。一個追求獨立、回歸本真,一個崇仰真理、追求光明。不同的人格結構,不同的身份地位,但又都以各自的人格魅力,超越了時空,升華為精神。
距慕才亭數步之遙的,卻是武松墓。游人至此可能初會驚愕,后卻莞爾。才子佳人成就今古傳奇,英雄美人更被歷史銘記。據《臨安縣志》、《西湖大觀》、《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記載,武松原是浪跡江湖的賣藝人,杭州知府高權見武松武藝高強,人才出眾,遂邀請入府,讓他充當都頭。不久,因功被提為提轄,成為知府高權的心腹。后來高權因得罪權貴,被奸人誣陷而罷官。武松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衙門。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武松決心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隱匿在蔡府之前,候蔡鋆前呼后擁而來之際,箭一般沖上前去,向蔡鋆猛刺數刀,當即結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擁前來圍攻武松,武松終因寡不敵眾被官兵捕獲。后慘遭重刑死于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橋畔”,后人立碑,題曰“宋義士武松之墓”。后來武松成為《水滸傳》和《金瓶梅》中的人物典型,已經經過藝術創造。西湖為何如此多姿多彩,原來存活著如此鮮活的靈魂;西湖為何如此和諧優美,原來敞開著如此寬廣的胸懷。
一橋之隔的還有林逋和岳飛。林逋愛梅,亦愛四處游學,足跡遍于江淮之間。到四十多歲時,便結廬于杭州孤山。他繞廬植梅,依山種樹,以種梅為樂。憑林和靖道德文章,高官厚祿不難立致。但他泰然隱居,絕意仕途,甚至宋真宗趙恒聞其名,請他去給太子教書,這一千載難遇的美職,也被他一口拒絕。明末張岱的《林和靖墓柱銘》說:云出無心,誰放林間雙鶴?月明有意,即思冢上孤梅。確能入木三分地鐫刻出林和靖的風骨。岳飛矢志抗金,執著地追求收復失地、報仇雪恥的壯志宏圖;他一生征戰,反對投降,代表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他光明磊落、治學嚴肅,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杰出的軍事家和戰略家;他自奉菲薄、廉潔奉公,把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發揚到一個高度,故《滿江紅》一詞,一直作為愛國主義的絕唱和岳飛本人的高風亮節一起在中國神州大地傳頌。一個是林泉隱士,一個為民族英雄;一個尋覓著“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的詩畫意境,一個充滿著“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壯志豪情。同一朝代而不同履歷的兩位,最終都把自己的忠魂傲骨托付給了西湖,共同追求美的境界最后獲得了美的所在。
“蘇家弱柳猶含媚,岳墓喬松亦抱忠。”對于圣哲先賢,西湖會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緬懷和紀念。白堤、蘇堤、楊公堤,南峰、北峰、飛來峰,還有岳飛廟、雷峰塔、城隍閣、靈隱寺、風波亭,儒、道、釋風云際會,風、雅、頌八音協奏。西湖上演過一幕幕喜劇,我們看到了白居易、蘇軾、范仲淹為民忙碌風塵仆仆的身影,和鐫刻在波光山影中的不朽詩文。西湖更上演過一幕幕悲劇,十二道金牌斷送的不僅是一位民族英雄,而是一個積貧積弱的北宋王朝;雷峰塔下鎮壓的不僅僅是白素貞,而是千萬身處底層的善良百姓。
有人說,“與世界上以自然景觀著稱的景點相比,西湖人文景觀最豐富;與世界上以人文景觀著稱的景點相比,西湖自然景觀最多。”此話不假。如果說人文景觀是西湖的文心,那么自然景觀就是西湖的詩魂。心因魂適,魂因心靈。西湖是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理念和文化性格塑造出來的一個精品,它不以“奇險怪異”名世,而是體現出一種和諧美的境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懷山水秀麗之美,覽林壑幽深之勝,擁文物古跡之重,西湖是一首詩,一幅畫,一個美麗和諧的故事。
和諧的散文 篇16
它的種子在人的心中,扎根于古希臘神圣潔白的石柱下,萌發于盧梭低垂的思考的頭顱。茁壯于馬丁?路得?金的怒吼……民主的花,如今又在何處綻放?
它的美流淌于歷史的長河,猶記那句“四海之內皆兄弟,君子何患無兄弟也?”,忽憶孔子捋著胡須描述著“大道之行也”,又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好一眾生和平!自古和為貴。和諧。如今又走向何方?
民主與和諧在如今的中國又應如何理解?我回想起溫總理的那句話——“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想想,覺得也許“民主”便是讓人民生活在一個受尊重的社會,而“和諧”便是這種尊重成為一種習慣并且每個人都為了一個大“家”而奮斗著。
尊重,它就流動在那車水馬龍的街道上,在人們舉手投足之間。無形無影,芳香卻入人心。有個人去美國一家電影院看電影,電影上竟出現了字幕并擋了一部分畫面。電影結束后工作人員在出口發放免費影券,并解釋說由于今天有兩位聾啞人看電影便打出了字幕。
僅一件小事,卻體現著一種理念——哪怕只有兩個人也應維護他的尊嚴,他的權利。就像那次念遇難者名單時,28個人,名字很長,但總統每個人都念到了。這也許便是民主的體現。
在中國也一樣,有民主、有尊重方有尊嚴。有個人在火車上買1.5元的礦泉水后向工作人員要發票,工作人員笑了,火車上自古就不給發票。于是這個人就把鐵道部告上了法庭。他說人們在強大的力量面前總是選擇服從,但是今天如果我們放棄了1。5元的發票,明天我們就可能被迫放棄我們的土地權、財產權和生命的安全。權利如果不用來爭取的話,就只是一張紙。他贏了。等他再上火車時列車長將飯端給他并問是現在要發票還是以后再送來。有人問他靠什么得到這種尊重的,他說靠他為自己的權利所做的斗爭。當人們意識到這種斗爭的重要性時,當權利與尊嚴得到保障時便是民主開花之日。
如果說“民主”強調的是個體,那么“和諧”強調的便是整體。“和諧”需要的不再只是尊重,還需對整體的奉獻。每天晚上萬家燈火,每盞燈下便是一個家庭的煩惱,社會里堆積著這萬千煩惱,在黑夜中哭泣,這幽咽又有誰聽到?
記得上次我們班組織去孤兒院陪那里的孩子玩。跟我一起玩的是一個智力有障礙的女孩,她幾乎不會說話,只是拉著我和另一個女孩在孤兒院里一圈又一圈地走,走了十幾圈。她很開心,這開心使人看到覺得凄涼。孤兒院的其他孩子,智障、殘疾、畸形、丑陋……他們在那里,那個陰暗的角落里,活著。我們觸到了那黑暗的冰涼,那幽咽的凄傷,而能做的很少,真正做的更少。溫總理有句話一直令我很感動也很慚愧:“中國大地上的事情是無窮無盡的,不要在乎一時的得失,要執著。”“和諧”便是這種執著最終的芳香。
“民主”、“和諧”蘊含的東西太多太多,說不完的,它們從歷史的長河中沉淀,又在現實中蔓延。往未來蔓延,也許是希望高中生能擁有平等地上名校的權利;也許是希望農民工能拿到自己應得的錢;也許是希望不會再有人質疑大學生救挑糞工而死是否值得;也許是希望每個公民的聲音都能被聽到;也許是希望人們摘下冷漠的面具;也許是希望老有所養,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這是人民的希望,小又不簡單。這些希望鋪成一條路,通向我們的夢想,在遠方。
和諧的散文 篇17
老公說趁這段時間我們不忙,把鄉下的婆婆接來小住時日,于是就掛電話告訴婆婆,叫她先準備準備。可婆婆不愿意進誠,她說城里的房子像鳥籠,沒鄉下天大地大來去自由。婆婆是個仔細的人,其實她是覺得自己老了,怕到了城里給我們添麻煩,所以找這樣的理由推辭我們。
對于婆婆的固執,老公顯得有點無可奈何。我對老公說:“先別跟她老人家較勁,晚上我們開車去把她接來便是。”下午,我們提前下班驅車趕往婆婆家而去。婆婆看見我們的到來,立即端茶倒水、翻箱倒柜地為我們找吃的,像招待外賓一樣隆重而又謹小慎微。從我們跨進門檻,婆婆就樂得眼睛瞇成了一條線,一個母親見到兒子的喜悅全譜寫在了她那布滿皺紋的臉上。可當老公說明我們的來意時,婆婆又臉落愁云,還是沒有打算想要跟我們走的意思。婆婆比較倔強,老公勸說一晚上,她還是沒答應。看著勸不了婆婆一臉無奈和惱火的老公,我勸婆婆:“媽,正因為您年紀大了,所以更要多跟我們出去走走看看。您別怕給我們添麻煩,孝敬父母是我們做兒女的責任和義務,這些年,我們都沒時間照顧陪伴你,今天有這時間,您就讓你的兒子盡點孝心吧!媽,您別拒絕一個兒子的孝心,不然他會難過的。”婆婆聽我這么一說,想了想就起身到屋里收拾衣物去了。看著婆婆有點蹣跚佝僂的背影,老公有點哽咽地說:“我這老娘,不聽話的時候真像個孩子似的讓人撓心,聽話的時候,又像個孩子般的讓人心疼。”我說:“老小孩,小老孩,人老了就這樣,所以有事我們得跟她慢慢商量好好勸說。”
婆婆臨上車時,她拉著前來給她送行的好姐妹樹新婆婆的手說;“我要去兒子家玩了!去看我的孫子孫女了!”樹新婆婆說;“是呀,辛苦了一輩子,是該去城里享享清福了。”“是呀,去享清福咯!去享清福咯!”婆婆一個勁點頭附和著樹新婆婆的話。這人呀,老了還真像個孩子容易滿足的,兒女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一句不咸不談的問候,就能把她感動得跟個彌勒佛似的。
七月的盛夏,因白天剛下過雨天氣顯得很涼爽,坐在車上,晚風穿過車窗拂過臉龐涼絲絲的。車行駛在鄉間的小馬路上,陣陣稻香撲鼻而來,成熟的早稻,正泛著一片金黃。看著這黃燦燦待收的稻谷,我能感受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的喜悅!看著副駕上婆婆瘦小微弱的肩膀和強壯高大的老公的背影,我默念:一寸三尺嬰,十年八載功。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第二天,我們放下手里所有的工作,準備好好陪婆婆出去逛逛。婆婆信佛,她說想去東岳廟燒香。我和老公雖然不信這個,但還是打算陪婆婆上一趟東岳廟。吃過早飯,我們帶著婆婆和兒女就出發。到了森林公園,我們討論走道的方向——老公說要陪婆婆走休閑坡,兒子年輕氣聲盛說要爬好漢坡。兒子和老公的意見不統一發生起了爭執。婆婆心疼她的兒子,也心疼她的孫子,看爭執不下的兩父子,趕緊上前解圍。婆婆走到我兒子身邊拉起他的手說:“爬好漢坡!爬好漢坡!讓奶奶也去證實下自己的體力。”看著高高聳立山頂的階梯,婆婆的眼閃出了一絲的恐懼,她回頭又對著她的兒子說:“我爬不上去的時候,你就攙我一把。”
老公執意要走休閑坡,他想母親現在老了,作為她的兒子,應該盡可能多為她著想,盡量多給她方便與安全,舒適和安逸。兒子,現在還小,應該聽從父親安排。至于妻子,老公說夫唱婦隨。
兒子扭不過老公,一臉不悅,僵著硬是不肯走了。女兒看見她的爸爸和她弟弟爭執不下,就建議說:“我們用石頭剪刀布來決定吧!”
一旁的婆婆,滿臉內疚;“都怪我,都怪奶奶這老胳臂老腿的不中用。”
我拉過噘著嘴的兒子,輕聲告訴他:“奶奶老了,體力和腿力都不夠,爸爸要選走休閑坡,那是為了不讓奶奶太辛苦。奶奶年紀大了,你爸陪她走的路還能有多長呢?你就依了你爸的吧。”兒子明白地點了點頭。
統一意見后,我們一家五口就朝休閑坡方向走了。婆婆和老公走在前面,我和兒子女兒走在后面。女兒突然感慨道:“媽媽,你看,前面走的是媽媽和兒子,后面走的也是媽媽和兒子。兩個媽媽,兩個兒子,構出三代同堂的完美畫面。”
休閑坡雖然不是很陡,但畢竟婆婆年紀大了,爬起來還是顯得有點吃力。走在婆婆身邊的老公,很自然就攙扶起了婆婆的手臂,慢慢地,穩穩地走得很小心很仔細。我畢竟還不是那么老,腳步自然是輕松的,走起來不會顯得吃力。但兒子卻也像老公攙婆婆那樣攙起了我的手臂,慢慢地,穩穩地,走得也是那么的小心那么地仔細。
看著前面的母親和兒子,再回頭看看我身邊的兒子,我笑了。
爬上森林公園的頂峰,看著翠綠的樹木和飽滿清澈的信江河繞過城市優美的曲線,聽著百鳥與大地恬美地竊竊私語,咀嚼著夫妻、母子、長幼情愛的情感在和諧中相互依賴相互扶持的善良與美麗,喜窺著這些溫馨溫情的畫面,我春心蕩漾。婆婆燦爛的笑容,被女兒用相機鎖定在我們的全家福里。執子之手,與子攜老!人生最愜意的幸福快樂,莫過于此!
和諧的散文 篇18
一場秋雨過后,我沖出鋼筋水泥般的城鎮,開始戶外騎行。天氣陰沉沉的,迎面的微風輕輕吹動發梢,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中,無比愜意。不經意間加快了行進的速度,身上便有了絲絲的暖意,隨后仿佛一群小蟲子爬遍了脊背,汗水慢慢地浸濕了衣衫。不經意間,單車越騎越重,一檢查原來是輪胎扎了鐵釘爆了胎,一霎時心情壞到了極點。
我最忌諱的是中途爆胎了,耽擱時間莫要說起,記得有一次中途修胎時,竟被一個路邊修車師傅坑去了20元錢,要知道補胎一般只收3元錢,這個師傅的心確實也太狠了點!那時,前不著村后不搭店,又到了傍晚我只有認他宰割,說起來錢雖不多,但心里確實有些不太舒服。
這次爆胎后,我硬著頭皮將自行車推到2公里外的一個修理舖,心想只要將車修好,就是多出一點錢,能夠繼續前行就謝天謝地了!這個修車舖的師傅是一個40多歲腿有殘疾的農婦,她滿面笑容招呼我坐下后,就挪動著不太靈便的肢體,半蹲半就開始拆卸車胎、查找漏氣點、補胎、安裝車胎,樣樣工序一絲不茍。看著她艱難的動作、認真的態度,又是一個殘疾婦女,我便有了一些憐憫之意,心想就是收費貴一點也就罷了。
車胎補好后,我拿出20元錢交給她,她笑嘻嘻的找回18元錢,遞到我的手中。我說,你為啥只收兩元錢?她說,在家門口開個店,為人行點方便自己也有點事干,收上點油鹽錢就行了!聽了她的話,一股暖流涌動心扉,我不由得對這位貌不驚人,心底善良的農婦產生了深深的敬意。這時,她孱弱的身軀仿佛變得越來越加偉岸!我啥話也沒有說,把找回的零錢放在她的工具箱上,騎上單車一溜煙地離開了修車舖。
天上的烏云漸漸散去了,太陽露出了溫和的笑臉,遠遠望去天分外的藍,山分外的青,地里麥苗格外的綠,眼前就是一幅精美的圖畫!
這時候,暖暖的陽光灑在身上,微微的涼風迎面吹來,恍恍惚惚間殘疾修車師傅的笑容總是揮之不去;她和藹的態度,高尚的品行,仿佛曾在哪兒看見過似的……回憶的閘門輕輕地打開了,三年前的一樁往事隨即浮現在我的眼前。
——一條漫長的路,地上坑坑洼洼的。我騎著單車沿著漫坡疾馳而下,將到坡底時一不小心被重重地摔下車。腿部雖然碰傷并無大礙,但是自行車摔壞了卻不能騎行,我愁眉苦臉地呆在路邊一籌莫展。此時一輛拉貨的摩的途經此地,司機見狀立即停下車,讓我上車,將我和自行車送到前方一個修車舖。當我要付車費時,他笑嘻嘻的說,順車順路捎你一程算啥呢,誰看到都會這樣做的。我感激地一再道謝,他揮揮手轉身開車離去。望著并不認識的摩的司機身影,我心中暖流涌動,暗暗感嘆,世上還是好人多啊!
暖暖的陽光灑在身上,騎行中恍恍惚惚間修車師傅、摩的司機的身影,仿佛在哪兒看見過似的……
我仍在回憶,默默地思想。這時,七、八年前的一樁往事又出現在我的眼前。
一條寬闊的馬路,黑漆漆的夜晚,冷颼颼的寒風迎面刮過。朋友運輸途中車輛不慎爆胎,拋錨在半路上。他立刻給我打來求助電話,接到電話后我急忙趕到出事地點,聯系張師傅前來修車。寒冬之夜,張師傅接到電話后二話沒說,爬出暖暖的被窩,騎著摩托車趕了三、四公里路程,冒著嚴寒,打著電筒,終于把車胎補好了。當朋友拿出百元鈔票酬謝時,張師傅擺了擺凍僵的手笑著說,誰還沒有一個難處,我就當幫忙呢;補胎平常收15元,今晚你加上一點油錢,給20元就行了。朋友一再堅持要多給,張師傅執意不肯多收。我只有遞上一盒香煙,張師傅收了20元錢后,冒著寒風悄然離去。望著張師傅的背影,朋友感慨地說,真是一個好人!
這同樣相似的情景,好似一幕幕畫面一樣,不斷地縈繞在我的心頭。他們笑嘻嘻的面孔,就像一幀幀寫滿大愛的鏡頭,使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相比之下,那些張著血盆大口追求暴利的奸商、專司坑蒙拐騙的惡人、趁機宰客的不良之徒,那些搜刮民財中飽私囊的污吏,在他們面前顯得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可笑!
暖暖的陽光灑在身上,和煦的秋風親吻著臉龐,我的心中再次蕩起陣陣暖流,如身臨仙境,如走進世外桃園。
事實上,千千萬萬個像修車師傅、摩的司機一樣的好人就在我們身邊。他們的舉動,要說大其實也不算個啥,這些凡人小事回憶起來卻讓人覺得十分溫馨;他們心中的真善美,是人間的春風,是社會的正能量。如果人人都能像他們一樣,這個社會就會到處充滿愛心,一個風清氣正的和諧社會一定會早日實現!
和諧的散文 篇19
無論何時何地,問候家人、問候朋友吧,問候同事、問候蒼生吧,問候天地、問候宇宙吧。問候一切值得我們問候的天地人。
11月21日是第33個世界問候日。
1973年11月21日,南半球的早春時節,澳大利亞姆可馬克與米切爾兩兄弟忽發奇想,自費印刷了大量有關問候的宣傳材料寄給世界各國政府首腦及世界知名人士,向他們闡述設立世界問候日的重要意義。第一個世界問候日由此誕生。
33年過去了,世界問候日的宗旨也由最初通過寄發問候信,呼吁和勸告有關領導人放棄軍事手段,以和平方式解決分歧,呼吁世界名流為促進世界和平發揮作用等,發展成為以促進人類相親相愛為主題為主題的紀念日。
其實,問候日只是一個提醒,提醒大家關心身邊的人和事,關心自己以外的世界;讓我們走出小我,走向大我,走向和諧與幸福。
輕輕的一聲問候,不一定帶來什么具體的財富,但它卻能產生巨大的精神動力,讓人感知到親情與溫暖,讓你增添力量與勇氣。工作、生活中總有不如意之時,總有不如意之事,但只要你心中有太陽,陽光就會永遠伴隨在你的身旁。問候之心、關愛之心、感恩之心是健康的人應該具備的基本心理素質之一。
幸福需要大家一起去創造,事業需要大家共同去成就。平常的日子里,多一聲問候、多一片關愛。心情就會舒暢,生活就會溫馨,事業就會更加發達。
無論何時何地,問候家人、問候朋友吧,問候同事、問候蒼生吧,問候天地、問候宇宙吧。問候一切值得我們問候的天地人。問候是風度,問候是關懷、問候是美好的祝愿。和諧家庭從問候開始,和諧中國從問候開始,和諧世界也從問候開始。而和諧本身則從心開始,從每個人的內心深處起步。
【關于和諧的散文(通用19篇)】相關文章:
關于生活的散文(通用10篇)12-16
和諧的作文通用5篇02-24
關于母親的散文05-11
關于盛夏的散文04-08
關于歲月的散文04-04
關于人口的作文:和諧的人口01-08
關于和諧的英語作文80詞01-18
2017關于道德和諧的論據素材03-20
關于和諧作文六篇03-18
關于和諧的人口作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