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故鄉·我

時間:2021-03-10 13:40:45 故鄉 我要投稿

故鄉·我

故鄉·我1

  只是一些來去匆匆的汽車在街上來回地駛過,不管是來的還是去的,在這個如夢般的城市一點都沒有我停留的跡象,我知道在這些匆忙而過的車輛中,沒一輛是重復著同樣的路線,就如那些游子,沒有人知道他們從哪里來,也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哪里去。橫在眼前的那條大街,此刻在我眼里就象一條我正在走的路,路的一頭是我的原點,是我的故鄉,我在一步步離她遠去,路的另一頭是我的一個夢,那個夢是我一生的追求,不管能不能實現,我都會象街上行駛的汽車向那個目標駛去,因為這是我一條生命的航線,我要沿著這條線走向我生命的極點,遠離我的母親,遠離我的親人,遠離我故鄉的泥土。

故鄉·我

  可是我并做不到這些,我不能一去就不能回頭。此刻在我的腦里,我就想到了故鄉的田野,家門前的小路。深深的懷念,濃濃的鄉愁,使我總也摸不去故鄉的影子,忘不了家里的親人。過多的鄉思,根植于心的鄉土情節,我在前行的路中有著許許多多思念,多了許多顧忌,這是人的一種原始情感,我知道這種情感是人的一種美德,但同時也是給人的一種傷害。情感過于深重的人,往往從原點出發又會重新回到原點,就象我的許多朋友一樣,從家鄉出來最后又回到了家鄉,其實在心里他們也和我一樣清楚,流浪是為了更好地發展,是為了選擇一個更佳的生存棲息地,可就是因為這種抹不去的鄉愁,不愿遠離故鄉的心理,使他們重又回到故鄉,回到他們父輩祖輩那樣的生活。

  故鄉在我的心中只是一種懷念,可我并不想對她有深深的留戀之情。我知道在我的情感中,無論我走到哪里,我都不會感覺那兒的風光比家鄉好,那里的人們比家鄉親,這是人的一種心理,是對自己出生地的一種依賴。生在哪個地方,不管那個地方再貧脊,再落后,都沒有人認為它不好的。愛家鄉,這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德,但我們不能因為愛而就漠視了她的現實,自己的發展有時是要遠離家鄉遠離親人的,只要心中不忘故鄉,對故鄉有份情就夠了,沒必要死戀著故鄉,離不開故鄉,如果人人都這樣,故鄉也得不到發展,我們的命運也不會有好的改變。

  讀書的時候聽老師講過,人是從大森林中走出來的。在我今天的想象里,我認為大森林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那種地方令我無限神往,她可以說是人類最初的家園,可人類還是走出森林來到平原過起了農耕的日子,這不是因為大森林不好,而是那地方不適宜于人類生存,不利于人類發展。人類正是因為走出了大森林,才從原始中蛻化了出來,從而不穿樹皮不吃野果過上了安居樂業的農耕生活。到今天,已經沒人把大森林看著自己的故鄉,人們心目中的故鄉,都是一代人或兩代人長期居住的地方,或者是自己的出生地。其實在我們的心里,我們是把上一輩人的出生地看做故鄉的,我們的下一輩人也許就不會出生在那個地方,那里只會是他們的一種祖藉,他們的故鄉將是我們今天生活的地方或者是我們將要去生活的地方,故鄉情節對于人們來說并不象血液那樣會一直不變地在血管里流淌,那是隨著時代隨著生存環境的改變而有所不同的。單戀著一個地方,是一種狹隘的心里,走不出故鄉,見不到外面的世界,人是永遠得不到發展的。

故鄉·我2

  我于十年之前來項城念書,念的是初中一年級,而后一直在項城念書,一直念到高考,歷經六七年,對于項城的一切都非常熟悉,現在走南闖北,鞍馬勞頓,一看到項城的市標,心中所有的勞累都傾刻間化為烏有。本質上,項城在我精神上就是我的家園,我的母親,我心靈的棲息地。雖然在地域上,項城離生我養我的地方還有一段距離,然而,我絕不會因此而勉強自己消減項城在我心中的分量,忘卻它曾經對我的濡養!

  我這次歸來,身心俱疲,本沒有打算勞神苦思涉獵新奇之事,事情卻總是出乎意料,于車上,我就看到一個小學模樣的校舍掛著“溫良恭儉讓,禮義仁智信”的條幅,這讓我大為驚駭,我在此念初中的時候,學校主張分數才是硬道理,考的好就是好學生,考的差的就是差學生,為此,我整日為學業所累,成績馬馬虎虎,差強人意。

  語文老師夸我學習用功,說我是雷打不動,我覺得這個詞語用的真的是恰如其分;后來數學老師又說我坐懷不亂,這個形容詞的確不怎么生動形象,卻一直是那個輾轉反側的年齡夢寐以求的呀!如今幾年不見,學校改頭換面,另立考核標準,的確讓人耳目一新,當時我想,看來,項城這幾年是遇到一個對中國文化深有體會的領導了,也只有這樣的領導才能提出這樣的口號。

  多年來,項城教育一直是豫東地區的一顆璀璨明珠,每年都有數十人考上中國最高學府,這是項城人民的驕傲,同時也是項城人民的一塊傷疤。考上高校的學子固然很多,卻鮮有高質量的人才,我的一個在廣東讀研究生的表哥說,過年的時候還在圖書館里努力學習的一定是從咱們這里考出去的學生。后來他又說,即使學習很努力,到社會上也只能算個中等,欠缺的東西太多了,而且項城的學生們,不是哪里欠缺補哪里,而是盲目的認為分數就是王道,久積成弊,不知悔改!如此,踏入社會怎么會不跌幾個跟頭!

  往事已已,現在項城有斯人掌管教育,后輩學子自然都是文武雙全飽讀詩書之士,當然,樹人之路,任重而道遠,然,精神既然已經醫好,何懼征途路遙。

  我正這樣想著,路入窮途,車往左側一拐,又重新踏上新的征程。只是我沒想到,前方所設路障,竟是為了保護一座按資排輩都屬小字輩的水閘。為了保護這座水閘,不惜多繞出一段路程,毀壞良田數百畝,讓人瞠目結舌。

  中國大地上從來不缺古物遺址,倘若這樣一座不起眼的水閘也要保護起來,那要保護的古跡可就多了。可以想象,當初決策者們為了保護這樣一處古跡還是煞費苦心的,首先,沒有讓人心悅誠服的理由說服眾人它存在的歷史價值;其次,在耕地面積有限的項城毀壞百畝良田是否得不償失?

  這其實,就是涉及到如何向子孫后代交代的歷史大命題。要我說,舊的水閘扒掉,建立一座新的現代化水閘是對歷史最好的交代。因為歷史的價值,需要歷久也需要更新,更新的歷史也是歷史。比如,我上學的時候,聽說有關專家在商討重建圓明園,若是看夠了那些殘垣斷壁,大可進行第二次,或者第三次摧毀,建成高樓大廈,建成游樂場,建成什么都好,就是千萬別再建成圓明園,因為歷史上只有一個圓明園,它已經毀滅,對歷史的復制,其實是對歷史的不負責任,浪費人力物力,得不償失。

故鄉·我3

  十年九旱難豐收,荒山禿嶺和尚頭,積雨飲水貴如油,三餐難飽人外流。——題記

  故鄉,對每個人來說,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對我也不例外。我的故鄉在北山,她坐落在那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上,與南山互相形成“姊妹山”,是一個盛產干旱、荒涼與貧瘠的地方,那里不僅有一群勤勞與純樸的勞動人民,還有一副美麗的北山畫卷。

  北山是一個常年干旱少雨的地方,在那兒,人們對雨的渴求超越了一切,甚至把雨當做命根子,當作神。可是,老天爺還是很少眷念他們,有時吝嗇地連一滴眼淚都沒有感動地掉下。不過,好在那里有一群勤勞聰明的人們,他們想到了如何去保存那些稀有的珍貴的水的方法——水窖,人們在院子的低洼處挖一個水窖來蓄水:夏天,人們提前打掃好院子,等待雨水的降臨,冬天,只要地面被白皚皚的雪覆蓋時,人們就會趕緊去收集雪,堆積在窯邊上形成一座雪山,等待雪水的消融。在那里,我相信每個人都是節約用水的公民,因為他們總是把水多次循環使用,如:一馬勺的水會成為一家人的洗臉水,接下來將會是一家人的洗腳水,最后就會被用來澆菜,一點也沒有浪費。在那里,人們對水的干凈與渾濁是沒有苛求的,因為如果他們對水挑剔,那么就是對資源的踐踏與不珍惜,畢竟,渾濁的水也是可以讓他們在那個缺水的地方幸得存活機會的。

  北山也是一個“世外桃源”。夏天,走在田間的小路上,聞著泥土中夾雜著的藥香味,看著綠油油的田地,望著勞動人民勞作的背影,聽著小鳥歡快的歌唱,就好像掉入了一副景中有景的美麗畫卷中。在這里,我要說的其實是北山以前并沒有種植藥材,但是近年來鄉政府為了早點讓農民進入小康,才想到在這個干旱少雨、貧瘠落后卻日照充足、土地雄厚、結構疏松、海拔高、面積廣的自然條件下種植百合和中藥材,這是多么具有先天優勢啊!農民可以通過出售百合和藥材得到一份收入。北山是農業的聚寶盆,這里可以生產多種農副產品,如:洋芋、胡麻、苞谷、小麥等等,而且它們現在已經走出了大山,走向了世界。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北山農副品牌將會成為另一個知名的世界品牌。

  北山也是一個林木的“王國”。近幾年來,在國家土地確權后,農民的土地大部分被占為林木區,農民可以在自家被占的土地上種植林條子、杏樹等各種綠色林木,讓荒山變綠,讓自然環境變好,這群樸實的勞動人民就是山的“播綠人”。

  構畫一幅美麗的家鄉藍圖,是每一個北山人的畢生夢想。在這里,學生不僅可以通過刻苦努力地學習走出大山,完成他們的夢想;也可以用足球踢出他們的未來,北山中連川的足球隊,也是我們一些北山學子走出大山的另一條途徑,足球是他們的課外活動項目,在不耽誤他們學習的情況下填補他們的業余生活,即可以強身健體,又以球育人,在艱苦的環境中鑄就他們的夢想,也讓他們產生即使在大山深處也不能放棄夢想的信念。

  感受著微風從我的面頰上輕輕拂過,內心無比的寧靜,突然發現北山兒女也有著獨有的品質:不僅可以忍受風吹日曬的勞累之苦,更有永不言敗的堅韌與樂觀,我們用勤勞的雙手構畫出了無數個豐收的美景,也哺育了無數個純樸的北山兒女。

  北山,是我畢生的眷戀,就算是山崩地裂也永不改變。

故鄉·我4

  我的故鄉,名叫煙臺,煙臺是地圖上的那顆最閃耀的紅星,綻放出美麗的光芒,這顆紅星,不僅在地圖上綻放光芒,還在世界的各地綻放出美麗的紅色與金色交錯的光芒

  煙臺是景色都城、蘋果之鄉、美酒之城!下面就一起進入我的故鄉—煙臺;

  你去過煙臺的海邊和南山公園嗎?

  你嘗過煙臺香甜的蘋果嗎?

  你品嘗過煙臺張裕卡斯特酒城的佳肴美酒嗎?

  這些問題我會帶你一一解答;

  你去過煙臺的海邊嗎,那里的大海無邊無際,沙灘柔軟無比。夏天炎炎的太陽焦烤著人們,好像在說:“你們快去游泳吧、快去洗海澡吧!”人們趕緊拿著游泳圈、游泳衣和太陽傘,還有一大包的零食來到了海邊。只見海邊是人山人海呀!來到了沙灘,只見孩子們在嬉戲打鬧,互相追逐。大人們坐在柔軟的沙灘上說說話、聊聊天。有說有笑的!

  再看看大海,海還是那么咸,但海原本的深藍卻被火辣的太陽照成了亮深藍,原本的清涼已被太陽照成了溫的。但這還是無法抵擋人們想游泳的激情,只見海里的人在快活的游泳,像一條小魚兒在海里自由自在的游來游去。小孩子拿著水槍,在海里灌一灌水,便開始你潑我,我潑你,歡樂極了,可真是玩的不亦樂乎!我也在淺海區里游了一圈,心里想:“這海里可真是;一半是水,一半是魚啊!”

  冬天,天氣十分寒冷,可是,即使這樣的天氣也無法抵擋愛好游泳和冬泳的人,喜歡冬泳和游泳的人便拿著游泳衣和游泳眼鏡來到了海邊,你知道,冬天是十分寒冷的,于是,來冬泳的人們就在海灘上跳一跳,熱熱身,沒過多久,身上便是熱氣騰騰的了。冬泳的人們便縱身跳到海里,開始游泳,他們游的可真好,圍觀的人贊不絕口,我覺得這些人真是勇氣可嘉,他們真棒!

  張裕,煙臺的張裕,張裕的酒可是一流的,張裕的紅酒好喝,三鞭酒好喝。要不然,怎么會被稱為“美酒之城”呢!張裕,我為張裕驕傲!

  張裕不僅酒做的好喝,而且張裕還舉辦了“張裕葡萄小公主shou”比賽,20xx年,我是第二名;張裕葡萄小天使。20xx這一年,我是第一名;張裕葡萄小公主。下面,就由我這位公主給大家介紹介紹張裕酒城吧:

  春天的張裕,花兒盛開,可謂說是;百花齊放。葡萄園里,結葡萄的枝上長滿了嫩芽兒,真是春色滿園哪!

  樹木抽出了新的綠芽兒,沒過多少日子,樹木就茂盛了!

  草兒嫩綠嫩綠的,真惹人喜愛!

  春天的張裕就是美麗,景色宜人,在這溫暖的天氣下,你可以去參觀張裕哦!

  春天和夏天有一個一樣的享受,那就是;找一個坐一坐下來,桌上放杯紅酒或雞尾酒,想喝了,就和他們倆哦!

  夏天,是一個雨水與炎熱的交錯之際,雨水拍打著葡萄樹枝和花兒,有些花兒蔫了,花瓣落了下來,但有的花兒卻是堅強的亭亭玉立,雨過后,堅強的花兒總是越來越漂亮,經過了雨水的小樹更加挺拔了,陽光總在風雨后嘛!接著,陽光來了,照射在小草上小草更加翠綠了,小花更加美麗了,葡萄樹更加高壯了!夏天的張裕就是美!夏天里,可以喝:“粉紅佳人”這杯雞尾酒,它的口感是;甜而涼爽,酒中紅色滿杯,很好喝哦!

  你如果去張裕游玩,你會收獲多多哦!

  “南山公園山水秀,進了里面吃燜子,入了游園見動物,高大壯實有安全感哦!小巧玲瓏更可愛!進了樂園玩過山車、旋轉飛椅、美人魚,這三個能嚇死人的。出來后,你的心都跳出來了哦!”

故鄉·我5

  從太陽能飛車里走了出來,我踏上了離別20多年的故鄉——郫縣,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感覺頓時涌上我的心頭,五年級上冊思鄉作文。這一塵不染的土地,蔥郁的樹木,清新的空氣,將我長途旅行的疲勞消除了,渾身充滿了活力。

  環顧四周,除了正南方向有一塊小空地以外,其余的地方都長滿了小樹。樹下面零零碎碎地盛開著五色的野花,長著黃色的野菌。一條小河帶著遠古的情致靜靜地在這片樹叢中穿梭著,成群的小魚在河水中或嬉戲著,或上竄下跳地尋找著食物。這美麗的景象在二十年前是極為少見的。我邁著大步向空地走去,腳尖不知被什么東西碰了一下。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個不起眼的小玩意兒。我不假思索地彎下腰將它撿了起來,隨手丟進了不遠處的小河里。突然,一道藍光閃過,我已經來到了另一個陌生的地方。只見正前方有一個大型噴水池,水池的中央豎立著一個小天使的雕像。更有趣的是,從噴水池里噴出的水劃著螺旋形纏繞在小天使的手上。每一個螺旋都有一種顏色,猶如一條五彩的絲帶。我走了過去,仔細一看,驚奇地發現水里還浮著幾朵鮮艷的小花,旁邊立著一個牌子,寫著“來拿拿看啊!”。我懷著好奇心把手伸向了水里,在手離水面一寸遠時,池里的水立刻向四周散開。在花兒的周圍,形成了一個10平方分米左右的正方形空間,與此同時里面的水好像蒸發了似的,瞬間蕩然無存。看到這樣的場景,使我不由得想起了《圣經》舊約中的第二十五章《紅海開路》中類似的神奇景觀,同時也感受到了科技擁有的偉大力量。

  繞過水池,眼前是兩條圓形的走廊,上面刻著各種各樣的圖案。我輕輕地觸摸了一下刻著平行四邊形的圖案,噴水池后面立即投影似的展開了一個大屏幕,在池水的映襯下宛如一面懸掛在空中的水幕墻。太神奇了!我再次按下了圓形按鈕,位于池中央的噴泉上的“絲帶”越變越長。接著,在天空中畫出了一個巨大的圓,中間出現了三個大字——“科技館”。我正準備按三角形按鈕時,一個胖胖的男士向我走了過來。一看他的裝束就知道他一定是這里的工作人員。簡短的交談之后,我便直入主題,向他請教:“剛才為什么我踢了一個東西,就來到這里了呢?” “你踢到的東西可能是有人丟失了的‘移動器’,那個‘移動器’的移動位置一定是定在了科技館,五年級作文大全《五年級上冊思鄉作文》。你的腳尖無意中碰到了傳送按鈕,所以剛才的一切就發生了。”我接著問到:“那噴泉上面的纏繞水帶又是怎樣制造的呢?”“這個嘛,其實原理很簡單,我們只是使水增加了聽命令和記憶的功能,讓它在噴水的形狀等方面受到人類的控制。那水池中的水也是一個道理。”

  當然我也沒忘記詢問一下一直以來我都非常關注的家鄉的環境問題,他的回答令我欣慰。“嗯……郫縣的綠化面積已經遠遠超過了國際標準。20xx年綠化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40%,今年綠化面積占總面積的60%,和二十年前有著天壤之別。”

  接著,在這位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我像一個游客,重游了故鄉。所看到的、所聽到的,像夢中的樂園,像科幻電影中的鬧市。

  這就是21世紀20年代的中國郫縣,這就是二十年后我的故鄉。

故鄉·我6

  (一) 晨色熹微,旭日的溫度點燃了朝霞的衣袂。

  我也由黑暗的夜里蘇醒,睜開雙眸,眼前的流水鋪天蓋地。洪水泛濫,江水滾滾。

  我想念著我的小兒啟,呵!洪水啊,你何時何日才可以消退!呵!故鄉啊,我何時何日才可以回還!

  天空中種種縱橫交錯的微光編織著鄉人的夢。

  我望著這昔日里曾令我醺醉的朝霞,天空此時,好像是蒙上了灰色的一張老唱片,放映著遠方的故鄉的小院閑庭。呵,我好思念我們——我和我的涂氏用鮮花香草在那山上親手搭建的幸福的家;好想好想,好想故鄉丹彩的云流;我好想好想……我背起兒時的花簍,背起了故鄉和故鄉事……我和我的涂氏,像小馬駒一樣在故鄉的田地里奔馳,我們夢想著追趕著春天。呵!我是多么的想望!涂氏啊,如若人生只是虛幻的夢影,那么,我這些可愛的印影,就是我全部的生命! 可是——曾經的喜悅只成為了如今的映影。

  只因為——今因洪水而民生凋敝[注: 社會窮困,經濟衰敗,人民生活極端困苦。]。大家不安定,小家怎能幸福?

  只因為,我——的——故——鄉——在——遠——方——

  (二) 我乘一竹筏子,順流而下。我用手在雙眸邊遮住耀眼的陽光,極力眺望。

  近了近了,故鄉,我的家啊,我離你愈來愈近了!

  在燦爛的彩霞里,我那涂氏!我望見了你抱著我們的小兒啟,在山下徘徊的倩影。

  我乘著竹筏,興奮的心都要蹦出來了!你不顧太陽的暴熱,拼命的呼喊,“大禹,大禹……”,你似乎忘記了水岸之隔,拼命的向我招手……

  我慚愧,我慚愧。驀然間,我心頭竟有了一種正在攀緣的澀苦!

  ——這么多年啊!我身為治水官的后代,為了治理這使得民生凋敝的洪水,北上南下,挖溝引渠。世人贈與我“神禹”之尊稱,說我身執耒耜,以民為先。可是,面對我的小家,對于我三過家門而不入,有誰能夠理解我的無奈、我的愧疚?我何時為我的小兒啟做過一些什么呢?我為我的小家做過的又有多少呢?!我明白,近年來幾乎所有人都深受洪水所害。洪水一天治不好,百姓就一日也不能得到安寧……我要爭分多秒治水……這是我的職責,我別無選擇……

  我對著我的家,我對著我的小兒啟,我對著我那涂氏。我一字一頓的喊道:“等——我——回——家——”

  這次,山鳴谷應!

  唉,與我那些可愛的印影,又是一次咫尺,卻又恍若相隔天涯啊!咫尺天涯!

  遠了,又近了。近了,又遠了。

  我深情的凝望我那小兒啟、我的涂氏。直到他們消失在地平線上。

  我的故鄉,又在遠方了。

  我對著逐漸消失的背影,又是一聲長吟:

  我——的——故——鄉——在——遠——方——

  (三)

  我率領著我的屬下,手執耒耜,挖溝引渠。我與我的故鄉執手相思相望。我好想好想,我好想令人生只是虛幻的夢影。晚霞逝去,黯淡的天幕下,沒有星光明月,唯有那蒼穹中的孤雁哀鳴,唯有洶涌的怒濤……

  故鄉,她一直在遠方中的天空中守望著我,翹首以待著我的歸去。

  故鄉,遠方的故鄉里刻滿了我美麗的映影,記錄著我的幸福芬芳。

  故鄉,我想望著故鄉碧草如茵的田野,丹彩的云流,還有我們用鮮花香草在山上搭建的幸福的家……

  我有我無言的苦衷,而大雁知道我心的方向。

  ——遠——方——的——故——鄉——

故鄉·我7

  童真的記憶,故鄉的氣息,落葉……在我無形的思維上烙下了永恒,童年、故鄉作文。因為我的生命是根植在故鄉的熱土啊。

  故鄉

  寫下這兩個字,心湖的深處不斷泛起了漣漪……故鄉啊,故鄉。

  故鄉本是深埋在心靈最柔軟處的——我不太隨意和人提起她。只是在深夜獨醒的時刻,任思緒慢慢開來,讓笑意與甜蜜悄悄爬上臉頰……

  有我的故園的風情,豐富,深情……在沒有我的這些時間里,它是否顯得空闊?寂寞?真是懷念啊——那夢幻般的景色與日子……

  星星點綴的夜空下,面向天空躺在清潔的草叢上,看被星星裝飾的黑夜,遐想,呆笑……好感動啊——那種感覺。

  那里的空氣總是那么清新,真是令人奇怪啊。

  那柏林和那竹林是我夢想的發芽圣地,我曾經發過誓:我要和他們(柏、竹)一樣堅強、清高!當我帶著故鄉的‘祝福’上路,投入到這個現實,才發現這個現實好無情啊——連夢都不許我有。我為了擁有夢,只有痛快的拼,痛快地長大。

  曾經的憧憬成了獨醒時枕邊支離破碎的回憶……

  山泉

  悠悠的歲月,綿綿的鄉情,從叮咚的山泉中流涌來,藏帶著、參雜著山的靈秀、清新、簡樸、活潑……

  在那泉水的浪花中,在那璀璨的浪花音符里,孕育著多少幻想和歡笑!很想念啊。還記得,我曾經對著山泉說:我要去尋找長江的磅礴、大海的博大!

  可當我步入這個花花綠綠的世界、進入這個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社會現實。見了奇幻的霓虹、燈火,卻遺失了當初的那恬淡……

  掩著門窗遮上簾,余下漆黑的夜。山泉的浪花,悠悠伴我寂寂度這無眠之夜罷。在這個無燭無眠的里,讓你點明我求索的眼,我要看透這個帶著面具的世態……

  落葉

  飄蕩的落葉,飄過我微笑的臉、青春的頭頂、遠行的足跡……

  我要飛翔,落葉啊!能給我翅膀么?

  落葉,是你拉開了秋的樂章,是你點醒了我想飛的夢。落葉,我對你有著記憶啊。你會讓我豪情飛揚,使我希望之路坦蕩?

  落葉,讓我裊裊的情思,乘在你的風帆上,飛越、翱翔、昂揚……去點醒沉睡的青春……

  在孤獨求索的漫漫長路上,伴我在青春里浪跡天涯,讓心靈的激情迸發烙在這白紙上,燃燒著這個浮躁的時代……

  花開

  當花開的時候,想起的是春天——現在,在故鄉的時候是沒有現在這個反應的——故鄉常年花開花謝,不分四季。

  看花賞花的時候,想起的是故鄉角落里的那些野花兒,想起那些五彩的蝴蝶,兒時的摯友……現在它們還在開嗎?現在它們還在飛嗎?現在他(她)們還有微笑嗎?……

  花開的時候,那些美麗的多情的蝴蝶還會戀著花兒展翅嗎?當花開蝴蝶飛的時候,兒時的朋友們,她們還會看著讓悅耳的笑聲在山間回蕩嗎?

  她們是否還記得:含著離別的淚水的`我們,鼓起勇氣揮手卻始終說不出‘再見!’的情景……

  她們是否都已像那展翅飛舞的花蝴蝶們展示了自己?在這輕柔的月光下,讓輕柔的風把我的愛以風的形式,輕輕吹拂著她們的頭發,讓笑意悄悄爬上她們的臉頰……

  童年

  這——山泉、落葉、花開、朋友……構成了我美好的童年與現在美好的回億。

故鄉·我8

  遠離家鄉已不是第一次第二次的事情了,可是每次看到或聽到關于家鄉的字眼,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回想起家鄉的點點滴滴,并不是因為那一片地方有多么繁華多么富裕,只因為那是生我養我的地方。

  不知是何時有了故鄉這個概念,依稀記得兒時的我們在那田野嘻戲玩耍,在那崎嶇的山路上追逐奔跑,在那廣袤的綠色原野漫步閑逛。那時的我們是多么快樂與幸福,沒有城里孩子源源不斷的補習,沒有各種各樣的培訓,沒有那“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壓力,與都市繁華熱鬧的生活相比,我們的生活簡簡單單,我們的童年自自在在。不知不覺在那片堅實純樸的土地的滋潤下,我漸漸長大,該是離家的年華,或許也不能說是離家,因為還是那片土地,只是遠離了父母、親人,暫時告別了那片給予我們童年無限美好記憶的地方,一個月才能回一次家。我是一個特別念家的女孩,所以每一次的月假也就成為我一次又一次的期待,雖然外在的我獨立堅強,可是每當夜深人靜,遙望那一灣圓月,心中思緒萬千,久久不能入睡,這也許就是故鄉情吧!每當我談到或聽到關于家鄉的一切,一種親切之感油然而生!

  于是整個高中就在離家與歸家,思念與重逢中度過。漸漸地我高中畢業,在填寫高考志愿時,我毅然排除了省外的高校,選擇了湖南的五所大學。現在的我雖然告別了那個小縣城,來到了更大的城市,可我依然喜歡自然,喜歡那片帶有濃厚鄉土氣息的土地。每當一個人身處山水之中,總能品味到大自然的獨特之美,這或許是故鄉所賦予我的性情與人生態度。喜歡與大自然親近的怡然,喜歡大自然的天然之綠,喜歡放下一切,漫步心靈。故鄉的青山綠水,故鄉的風土人情,故鄉的親人舊交等等,每每想之,深陷其中,思緒萬千。故鄉的生活的不緊不慢的,不像大城市都市人的匆忙,也不是原野人的散漫無序,她有她所延續的規律與秩序。

  什么時候做什么事,什么地點干什么事,一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切事物都按其所固有的規律運行,和諧有序。雞鳴天亮,萬物生息,勞作的人們也會抓住這大好的清晨做點事,待大太陽出來才回家吃飯。這正如人們所說的“一年之計在于晨”,而作為深諳大自然奧妙的農家人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大好時機。飯桌上,一家人有說有笑,這也是家長教導孩子的最好時刻。這樣別以為農家人不會教育孩子,不重視教育,只是他們認為飯桌上是大家交心的最好時刻,他們不會說的太多,往往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給予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勞作時,雖說身體疲勞,他們也不忘開開玩笑,調劑生活。及時玩笑開過了頭,對方當時可能會面紅耳赤,不過不要多久,大家又會和好如初。

  我想這就是一種達觀的生活態度吧!~夜幕時分,鄰家總喜歡聚在一起乘涼,或論論家常,或討論社會形勢,或交心到來,增進情誼,這與城市相鄰而不交是大大不同的。人在遠方,心在近鄉。離別與相聚陪伴我們的一生,我們就在這一離一別中漸漸長大,心理逐漸成熟。終有一天,我們為了自己的夢想,自己的未來,個人的發展,遠離家鄉一陣,但我們的心始終在回家的路上,期待著心靈的回歸,期待著相聚!不論何時何刻,故鄉永遠定義在我們心中,不曾遠離,并影響我們的一生!

故鄉·我9

  社會時代物欲橫流,人生旅途人來人往。浮躁的社會促使我們需要尋求一方凈土來撫慰心靈,也許我的兩個家鄉就寄載著我這些情思與愁緒。

  陸豐市橋沖鎮里面有一個叫做東坑村的小村就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近幾年來,為了響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整個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面貌煥然一新。以前長滿藻類的小池子洗干凈了,以前祭祖的老房變樣了,以前道路的臟物消失了……但不變的仍是人情好客這一特點。記得每當某戶人家辦喜事,連著的整條街的七八戶人家都會受邀,鄰里之間共享歡樂,共談論村內外瑣事……現在偶爾回去的時候,碰巧有人家辦喜事,還是能再現這一溫馨又難得的場面,有時被辦喜事的東家看到了,還能得到點甜品吃。雖然可能不認識新郎新娘,但在心里默默地祝福她們。

  除了家鄉村民的樸實熱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有一個地方更是承載著我童年,那是一個暗淡的一所村小,那里基本不會有外來的教師愿意來這,那里的孩子也對知識也沒有一個概念,但是他們具備外面孩子的“野性”。

  小的時候,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當然我也不例外。記得當時最喜歡玩的就是一種由兩個人用腿或者其他身體部位勾住的跳繩游戲。我最喜歡他們用中指勾住,那是最高的,但也是最具挑戰性的,因為這不但高,還很窄,要成功跳進去有難度。還記得有次失敗了,把膝蓋摔流血了,接著一片號啕大哭,招來了老師的關心和苦口婆心的安慰。可,結痂掉落后,又繼續玩最高的那個。

  童年是孩子最無煩惱、最自由的時期,即使流淚大哭過,但接著的又是一片笑聲。

  后來,我們全家搬家來到了另一個家鄉——碣石,開啟了我的青春少年記憶。

  如今,來這已經將近十年了,雖說我不是土生土長的碣石人,但碣石卻留下了我整個成長記憶。

  隨著社會進步,碣石也跟上了潮流,我也受到了更好的教育,交到了更多的朋友,遇見了在我生命中留下深刻印記的人,感受到更溫情的支持和鼓勵。

  “貴人相助”,這似乎與我剛來碣石那幾年完美契合。我遇到了也許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的一位老師—我的班主任何老師。很多不明事實的學生總會說,“這個老師特別嚴格,可能你們以后不會有課后活動”……可實際上,我們班所擁有的活動是最多,最具價值,最具有意義的。還記得當時初三那年,其他班只有學習,而我們還有歡樂和愛心。在這一年,他帶領我們做志愿服務,到教室樓打掃、為學校打理存放很久的教學資料庫……也許當時可能會覺得老何在浪費我們學習的時間,可現在想想原來這一些舉動對我產生了影響。讓我更加熱愛勞動、有集體意識、熱心服務……對我對公益事業所產生興趣有一定的影響。而且,老何對于我來說,真的可以說是貴人,可能他自己并不知道。但,從他選我為學委那一刻起,他不斷給我鍛煉的機會,無數次鼓勵我上臺講話,無數次當我在低谷時的支持和鼓勵,無數次引導我指揮……漸漸地,我的膽量變大了,領導和策劃能力也提高了,讓我更加的自信了。

  但正如亦舒所說的“命運旅途中,每個人演出的時間是規定的,冥冥之中注定,該離場的時候,多舍不得也得離開”,這些都只能成為美好的回憶,將其深藏于心底,浮躁時也許這就是最好的心靈撫慰。

  “寧戀本鄉一捻土,莫愛他鄉萬兩金”縱使家鄉許多方面比不上發達的城市,但那里所承載的記憶足以讓我深愛著它,縱使將來外出發展,也絕不忘哺育之地—我的兩個家鄉。

故鄉·我10

  我的故鄉喚作碣石,依山傍水,邊陲小鎮,停云靄靄,深巷白墻。那波光粼粼的海,我心心念念的吃食,淳樸勤勞的家鄉人,都是我不能忘卻的,不知有多少柔情,落在這一方天地之中。

  浮天滄海遠,浪濤安悠悠

  碣石靠海,去看海對于生長在碣石的孩子來說,從來都不是一種奢望。在我心中,黃昏之時的淺澳灣便是一天之中最美的景色。

  沐浴溫柔的斜陽,伴隨清新的海風,光腳踩在綿綿柔沙上,目光所及是星星點點的漁船,是滿眼渺遠的湛藍和耀眼的金黃。潮起潮落都是輕輕的,海面是那么安靜。余暉把天空染成緋紅色,波光粼粼的海面折射出動人心弦的光芒。旁邊還有小孩的嬉戲,大人的笑聲,一切都是那么悠閑,那么美好。

  雙腳踢打著白色的浪花,意外地舒適清涼。弟弟那被曬得黝黑的皮膚浸了海水,在陽光下閃著金色的光澤。他咧開嘴笑著,似乎毫不在意自己的膚色,一頭扎進海水里,舒展著四肢,黑色的頭發忽而出現,忽而消失,漸漸地離海灘越來越遠,周圍有好幾個一模一樣人頭,根本認不出哪個才是弟弟。直到他伸出手臂遠遠地朝我招了招手,我才認出來。

  歸來的漁夫牽著漁網,彎腰走上岸。父親最愛吃的就是這新鮮,活蹦亂跳的魚,于是便上前挑了幾條,帶回去燉湯。我知道的,無論過多久,這片海都一直在這里,承載著小鎮中人的美好記憶。

  深巷老樹旁,香飄千萬家

  作為一個標準的吃貨,碣石的吃食總是不能錯過的。豆花,薯粉丸,甜面,都是平時街邊常有的小吃。在碣石逐漸現代化的同時,不少年輕人開始嘗試新鮮的吃食,而我始終對這些傳統小吃有著深深的執念。

  走近一個在老樹邊的傳統小吃攤,旁邊總會圍著許多車和人。不管什么時候,點上一碗豆花,甜面或是薯粉丸,坐在旁邊的小凳子上,看著面前的人來人往,無論心情如何都是一種享受。我喜歡那里的豆花。只要有空,我都會讓父親帶我去吃上一碗。蒸成的豆花呈淡黃色,舀上熱氣騰騰的一碗,放上滿滿一勺的紅糖,香甜的豆花入口即化,黃豆散發的清香還留在齒間,整個人都愜意了起來。旁邊也有很多人在吃,男女老少都有。大家談笑風生,豆花的香氣飄出了小巷,飄進千萬戶人家。

  碣石還有一道特色吃食,叫做菜頭丸。菜頭,在碣石話里是白蘿卜的意思。湯圓大小的菜頭丸,沾點辣椒醬耗油之類,一粒入口,香嫩的口感頃刻間讓我得到無與倫比的滿足,同時也驚訝于碣石人的智慧,用簡單的食材便能做出如此美味的吃食。

  稚子戲相逐,蒲扇搖萬象

  童年時,我總是結伴一起到家附近的樹陰下乘涼。明明家里有風扇,可就愛往那里跑。

  玉蘭樹下是石椅,有老人坐在樹下搖著蒲扇,也有小孩在旁邊追逐打鬧,玩累了便坐在石椅上,夸張地吸著鼻子,聞那濃郁的玉蘭花香。

  大人不管是不是自家的孩子,都一邊往孩子們背后塞干毛巾,一邊小聲數落著孩子們的淘氣。老人則一邊慢吞吞地搖著蒲扇,一邊講著以前的故事,哼著從前的歌謠。我們總是開心地圍在老人身邊,一邊撿玉蘭花,一邊聽著那些古老的故事和歌謠:“頭碗雞,二碗鴨,三碗南塘豆干炒豬肉……”

  晚風卷來飯菜的香,不知不覺,燈火竟已朦朧。大人扶著老人,老人牽著稚子,回家的路上,歡聲笑語。良辰不外乎如是。

  碣石,我的故鄉,雖不及城市的繁華繽紛,但也有自己的韻味。我愿傾盡所有柔情給這個小鎮,只希望碣石能一直美好。

故鄉·我11

  幼時,故鄉的小山村,偏遠,通往小山村的路,填了些碎石子,如同蜥蜴背上鱗片一般,縱橫交錯。每逢下雨,便要高一腳,淺一腳的挨到家中。家中還沒有自來水,一早就要到村口的井里打水。每次回家,父親都要幫著爺爺去打水,兩手各提一只水桶,來回幾次,才將水缸灌滿,汗水已浸透衣衫。

  父親說:我們小時候都是這么過來的,條件比這還糟,連電燈都沒有,但不覺得苦。

  每次回家,父親便像變了一個人,話就多了起來,大多是對我說的,盡管那時我還小。父親的眼中有我看不懂的期望。

  那時起得早,村莊、田野霧氣彌漫,在一層層霧靄的背后,還不時要擔心野狼出沒,常高聲喊幾嗓子,給自己壯膽。穿過幾座村莊,跨過一道道田埂,才來到上學的地方——那是兩排低矮的平方,破舊的窗欞上油漆已經斑駁脫落,玻璃也有一塊沒一塊的立在窗欞中。兩排平方的前面就是操場,水泥臺上豎著一根木桿,掛著一面褪色的國旗。我難以想象電視中的畫面會出現在我的眼前。

  那時的我們,哪里知道什么家國天下,只想著每天能吃上可口的飯菜,羨慕有新衣,有零錢的伙伴,幻想走在平坦的柏油馬路上,意氣風發,斗志昂揚,幻想著能在明亮的燈光下讀書學習。

  父親說的這些,我不能理解,也無法想象,只依稀記得,父親那時拉著我的手,站在國旗臺上,看著國旗在風中飄揚……

  只知道那時我不太想回到那個叫故鄉的地方。只是夢里卻常常浮現故鄉的小山村,浮現大人們看到我時那淳樸親切的笑容,浮現黃土地上辛勤勞作的身影。

  父親常對我說:那時我們努力學習,想的是離開這貧窮的地方,到大城市工作生活;現在,想的是回來,把這里變得更加美好。父親經常回去,而我隨著年級升高,便很少回去。

  記不得是什么時候,我再次跟著父母踏上回鄉的歸途。一條條嶄新的柏油馬路,連接著一個個小村莊,行道樹在風中輕輕絮語,一座座小洋樓掩映在綠樹紅瓦中。我走進那所父親曾經讀書的學校,迎接我的是嶄新的樓房,高高飄揚的五星紅旗。車駛進小村莊,村口新建了村委會,老年人活動中心,寬敞的院落里,也升起著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我走進家中,低矮的平方已經變成了一座鄉下小樓,院子里鮮花蔬菜生機盎然。爺爺說:一年一個變化。

  父親仍然忙前忙后,看著他的身影,我忽然想起曾經父親拉著我的手站在國旗臺上的情景,我忽然有些明白父親常對我說的那些話。

  從此,我常跟著父親回家鄉,我常一個人走進那所學校,一個人靜靜地站在國旗臺上。“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廣播里忽然傳來一陣誦讀的聲音,這是屈原《離騷》。數千年前,屈原高歌,將自己的身世與家國天下相聯,散發披肩,在苦寒之地踽踽獨行,將一腔熱血與豪情化為《離騷》,將無盡的哀思和才情化為一首首動人心魄的楚辭。

  從前,是這不朽的詩篇讓我記住了屈原;今天,縱使身死魂消也不忘家國天下的情懷,讓我讀懂了屈原。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無數代人,無數位仁人志士,還有無數位誠如父親這樣的普普通通的勞動者,他們何曾不是為家國天下這一宏偉藍圖鋪路搭橋?現在的我,坐在那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學習;現在的我,踏著晨輝,沐著晚霞走在開闊平坦的大路上;現在的我佇立在五星紅旗下,意氣風發,斗志昂揚!

故鄉·我12

  對云南人來說,米線不是簡單的一碗米線,是云南人的生活方式,是云南人的情感。

  沒有在云南生活的人永遠無法理解云南人對米線的情感是一種什么樣的情感,米線對這個省份意味著什么。

  有民歌曰:“米線攤上最熱鬧,辣子酸醋加花椒。一堆阿妹吃米線,嘴巴辣得吹哨哨。”足見米線對云南人來說不再是單純的美食,而是他們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云南的時候,每天基本必吃一碗米線,不僅僅只是我這樣。這是很多云南人的生活方式。

  高中的時候,午飯時間路過米線攤的時候,時常看到很多女同學在那里吃米線。一張小小的桌子擠著六七個人,還有每座蹲著的。傍晚又是一樣的情景,變了的只有人。

  出省上大學之后,關于故鄉最懷念的除了天氣便是米線了。每次那個邊疆小城,下車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吃一碗熱乎乎的米線,要是哪次不吃,總覺得缺少一點什么,不像是在云南。

  出了云南每每看到有“過橋米線”的招牌就要匆匆趕過去,但每每都帶著無限的惆悵與埋怨離開。不管怎么樣,總是覺得沒有云南的好吃。

  關于米線的最早的文字記載是南宋時期的《食次》。“粲”本意為精米,引申義為“精制餐食”。《齊民要術》中謂“粲”之制作,先取糯米磨成粉,加以蜜、水,調至稀稠適中,灌入底部鉆孔之竹勺,粉漿流出為細線,再入鍋中,以膏油煮熟,即為米線。以精米磨成精粉,又以精粉制成精致食品,因尊稱米線為“粲”。又因其流出煮熟,亂如線麻,糾集纏繞,又稱“亂積”。至宋代,米線又稱“米纜”,已可干制,潔白光亮,細如絲線,可饋贈他人。明清之時,米線又稱作“米糷”。宋詡《宋氏養生部》曰:“米糷,音爛,謝疊山云:‘米線’。”其制法記有兩種。其一,“粳米甚潔,碓篩絕細粉,湯溲稍堅,置鍋中煮熟。雜生粉少許,搟使環節,折切細條,暴燥。入肥汁中煮,以胡椒、施椒、醬油、蔥調和。”其二,“粉中加米漿為糨,揉如索綠豆粉,入湯入釜中,取起。

  如今云南米線制作,仍有兩法:其一,取大米發酵后磨制而成,俗稱“酸漿米線”,其工藝復雜,生產費時,然筋骨好,滑爽回甜,有大米清香,為傳統制法。其二,取大米磨粉后直接放在機器中擠壓,靠摩擦的熱度使其糊化成型,稱為“干漿米線”,其曬干后即為“干米線”,方便攜帶貯藏。食用時再蒸煮漲發。干漿米線筋骨硬、咬口、線長,但香不及酸漿米線。/

  現當代的米線,由于制作工藝的不同,已經與傳統米線不同。特別是南方各地制作的“米線(應該叫做米粉)”,已經與米線有所區別。米粉雖然形似米線,但實非米線,對于米線的定義,應該說以大米為原料,而米粉中由于添加了紅薯粉、土豆粉等原料(所占比例也很多),使得口感,保存方式等都與米線有了很大的區別。從口感上,米線多為“水靈筋骨”,而米粉多為“柔綿筋骨”,米線入口較為滑爽,米粉入口較為粘糯。

  云南一帶的米線為米線,其余地方的“米線”為“米粉”。

  米線又有很多種類,豆花米線,砂鍋米線,涼拌米線,鹵米線,過橋米線等待。在云南過橋米線,涼拌米線,砂鍋米線最受歡迎。

  云南的米線店一般不大,店鋪里坐不下,就會端著蹲在街頭吃。

  可以這么說,在云南,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米線。

  作為云南人對米線,不僅僅是可充饑的美食,更是一份云南情,又能品出彩云之南的味道。那種玉龍雪山下的悠閑,那種蒼山洱海畔的安逸,那種云南高原孕育出來的高遠、開放、包容的高原情懷。那是家鄉的感覺,厚重踏實。南宋以來米線正是這樣陪伴著數代云南人生生不息。

故鄉·我13

  故鄉真小,

  小道只盛得下,

  兩個字。 題記

  對于我這個年紀,提起故鄉二字,未免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 但是,對于那個我幼時生活的地方,每每想起,心中滿滿都是眷戀和慨嘆。

  小橋流水

  小橋是有的,一座陳舊的水泥橋,表面間雜著瀝青的裂痕。流水也是有的,源頭大概是渾河。水如其名,略微混濁。里面不時有著類似小蝌蚪的生物在游旋。小時候的我曾在夏季把腳伸進去過,感受著流水的沖擊,有種說不出的怡適。

  晨光熹微

  清晨,走在上學的路上,初升的太陽就在天邊的角落里藏著。晨光灑在臉上,一閉眼滿是金橘色,仿佛能感受到那溫和的熾熱。

  傾盆大雨

  那是我有生以來見過最大的一場雨,天地之間只有雨水沖刷的聲音,平地上的水漫過半個腳。從山上傾瀉下來的水形成了一道瀑布。或許沒有真實的瀑布那么壯觀,但你永遠不可能在真實的瀑布下打傘走過。

  香草奇葩

  似乎天地鐘秀于此,環境清幽,花草樹木種類數不勝數。首先說一下鳳仙花,聽說它可以染指甲,我曾試過多次未果。看了《甄嬛傳》后才知道,原來是要摻上白礬的。

  一卉能熏一室香,炎天猶覺玉肌涼 。我喜愛茉莉是從它的香氣開始的,茉莉的香氣真真可謂清麗脫俗,不似梅花縹緲虛無,羞煞丹桂逼人濃香。竊以為,它可堪稱陸上芙蕖。

  曾經我小心翼翼的收集落花,待干涸后,拿來泡水,至于味道......暫且不談,此舉算是附庸風雅吧。

  曾經有個朋友,送給我一個香袋。讓我閉上眼睛猜是什么香,我數次未中,她笑道:是茉莉花啊,你不是最喜歡茉莉花嗎?我但笑不語,人工香精的味道怎可與天然的同日而語?

  蟲切蝶舞

  有花草的地方就有昆蟲,以蝴蝶為最盛,我比較喜歡白翅蝶。記憶中仿佛看到過五彩的蝴蝶,可恨我當年沒把它畫下來,如今即使細想,也只剩漂亮二字了。記得父親為我捉過一只蜻蜓,據說蜻蜓吃蚊子,我睡前就把它放在窗簾上,期待晚上有一個好夢,可是依舊蚊子橫行。

  夏末是昆蟲盛行的季節,螳螂、扁擔溝,螞蚱,蝗蟲,好像父親都為我捉過,可惜到了秋后,他們都死了。

  唯一親手捉過的就是瓢蟲,每到秋天,學校里漫天飛瓢蟲。有黃、橘紅、黑三色。我和小伙伴就一起抓,取一支水筆,拔了蓋,把前端擰開,將捉來的瓢蟲放進去再擰上,最后捉到滿滿一支瓢蟲。那承載我們友誼的游戲,如今只剩下追憶了。

  空寂山林

  曾經和父親上過山,山上遍松樹,我們有時挖小根菜,有時摘榆錢,有時找花土......

  山一面全是墓地,但我小時從未怕過。

  曾經,有過蟑螂那么大的螞蟻爬上我的腳面,有過喇喇秧把我的腿化的滿是傷痕,有過帶刺的種子粘在我的衣服上托我傳播......

  記得有一次,父親指著一棵樹說有松鼠,我抬頭,只是一瞬,便錯過了,從此我再也沒見過真的松鼠。

  這些年為了學業,輾轉了幾個地方,入眼的皆是車水馬龍,高樓林立,而我又有多久沒有再仔細看過藍天,靜靜聽聽鳥鳴呢?

  此時此刻,我站在明亮的落地窗前眺望著遠方,可那白茫茫的天空又哪里有盡頭呢?如今的故鄉或許已經披上了新裝,滿是現代化氣息,再也沒有往日的痕跡。可我心中的故鄉依舊在那,從未變過。

故鄉·我14

  我的故鄉,位于中國大陸的最南端,她是中國首批對外開放的十四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這里氣候溫和,環境宜人,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長春,是一座美麗、富饒,充滿亞熱帶風光的海濱城市。它具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文化,美麗宜人的風景。

  海上絲綢之路

  故鄉有海上絲綢之路——漢徐聞古港遺址,它聞名于世界,為故鄉增添了光彩。據記載,漢元和六年,漢武帝派遣伏波將軍至南越,置徐聞縣后,即派黃門驛使,左右侯官司在此囤貨物、備府衙,與東南亞、西亞、西歐諸國通商貿易,海上絲綢之路在此時已向全國開通,貿易頻繁。

  濃郁地域特色的文化

  故鄉有濃郁地域特色的文化。雷州雷劇、遂溪醒獅、徐聞石狗,吳川飄色等是其中的代表。雷劇,是廣東省的一個地方劇種,也是一個流行于雷州半島雷州話方言區的獨特劇種。雷劇歌源遠流長,很久很久以前,本地勞動人民就有了用雷州歌互相唱和,逗趣答辯的風習,明末清初時,雷州歌已對唱盛行,每逢喜慶之期,歌手會聚,比賽歌才,為群眾所喜聞見樂。

  除此之外,遂溪醒獅表演也為群眾所愛。每逢年過節,喜紅慶曲都用醒獅助興,祈求平安吉祥。徐聞的石狗,造型直觀,刻工粗獷,千姿百態。近看石狗,有的盡情歡笑,有的面目猙獰,有的憨態可掬。不少外國游客欣賞到故鄉的石狗文化后,紛紛豎起了大拇指,他們贊嘆到:湛江,好樣的!

  八大景觀

  湛江有八大景:湖光巖,東海島,觀海長廊,硇洲島,寸金橋,湛江港灣,西亞植物園,南三島。

  這八景,仿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妙,每一處都讓人流連忘返,每一處都讓人回味無窮。

  湖光巖,又名瑪珥湖,湖水由地下礦泉水匯聚而成,水質清澈,富含微量元素,具有神奇的自我凈化功能。整個湖面無蛇無蛙,落葉無影無蹤,偶有龍魚神龜出沒奇聞。湖面水平如鏡,因而古又稱“鏡湖”。

  駛上經濟發展快車道

  目前,故鄉已駛上經濟發展的快車道,經濟正在大變臉。瞧,那一條條又小又窄的泥土小路大多變成了平坦而又寬闊的大道,一間間的茅屋大多變成了一幢幢小樓;從市區有名的世貿大廈,到徐聞的東方商場,人們的生意做得紅紅火火;從湛江開發區的“冠豪”到廉江的“茗皇”,人們開辦的工廠如火如荼!從市區的湖光巖到徐聞的白沙灘,人們改進的旅游區旅客紛至沓來。這些都在告訴大家,湛江變了。

  瞧,我們的農業發展也紅紅火火。當你走進市場,你就會看見一排排嫩嫩的白菜,一個個新鮮的西紅柿,一堆堆碩壯的菠蘿,一筐筐青綠的香蕉,不用說,今年人們又大豐收啦!

  湛江的經濟發展了,人們的教育文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這幾年湛江市為了滿足廣大學生的需求,為了辦好許許多多學校,把許多資金都投在教育上。而且還組織了一個個捐款機構。因此,現在每個孩子幾乎都有機會上學,都可在一間間寬敞而又明亮的教室里,在廣大老師的精心教導之下,健康成長,成為社會有用之才。湛江正在“創造新一代的新人”。

  湛江,我美麗的故鄉!我生于斯,活于斯,心想著斯,情系著斯!湛江,我魂牽夢繞的地方。

故鄉·我15

  直到今天1月7日,才在無意猛然想起,1月4日是三毛逝世二十周年的日子。心中一陣驚駭,然后馬上打開word,著筆寫起。她可能不會喜歡這種形式主義,但是我還是要將這兩年來的愛戀,落下的淚水以及心中的向往寫給她,寫給那個白衣飄飄,那個影響了我一生一世的三毛。

  初識三毛是在兩年前,那時候我還是個剛剛上初中的小鬼頭,只是偶爾聽見別人說起一個女作家——竟然叫三毛。這個名字在我的心中久久不能散去,時常會在不經意間想起。于是,我連夜奔赴到了書店,在一排排紛繁的書目中找到了它,我夢著的萬水千山走遍。幾乎是廢寢忘食的看完了,緊接著連續幾天我都興奮異常,三毛帶給了我感動,溫暖,希望,憧憬,是我從未有過的一種精神。于是我認識了那個印第安人三毛,那個叫哈娃的三毛,那個敏感的三毛。書中沒有插圖,我只能憑借著自己的想象來刻畫三毛的樣子。也許是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扎著長長的馬尾或是短短的鞭子,一身簡潔的運動裝。之后我仍沒有上網查找三毛的相關資料,而是一本一本地,把三毛的書全都買齊了。從花季雨季到撒哈拉的炙熱,到溫柔的夜,再到那個空心的江洋大盜,夢里花落知多少,直至送你一匹馬中三毛的驀然成熟,我看見了不一樣的三毛,而她的印象在我心中逐漸清晰,一點點地浮現。

  第一張照片是三毛求學時照的,肩上松松地垂放著兩根編好的粗鞭子,在一群人的中間顯得格外高挑,神色自然,充滿活力,黑白照片看不出她的膚質,只看見一個小姑娘在笑。微露的牙齒毫不掩飾。韻味自然而然地彰顯。第二張照片仍然是黑白,只不過這是中年的三毛了,她眉頭緊縮,身著短褲,坐在石階上,雙指間的絲絲縷縷的煙隨風飄散,她雙目深邃,滿面的飽經滄桑。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三毛,在撒哈拉,她和荷西千里迢迢地跑去,那個可愛的大胡子在沙漠里陪伴三毛度過了一段最快樂的時光,撒哈拉的故事也是我看三毛的最快樂的一本書,書里寫滿了奇聞異事,字里行間都有她的快樂。在海里打漁去賣,與荷西共同建造他們的小家園……在加納利,在西班牙,直到荷西死去。夢里花落知多少讓我哭了不知道多少次,我總是夢見那個長發飄飄的女子,在一遍遍呼喚她的丈夫。那顆碎了的撒哈拉之心,再也無法拼湊起來。

  于是旅行的夢想在我心中根深蒂固,我開始幻想有朝一日和三毛一樣游遍世界,浪跡天涯,背起行囊,隨時就出發,然后碰到很多的萍水相逢,遇到很多可愛可親的人,我開始喜歡炎熱,喜歡沙土,喜歡沙漠,喜歡一切與三毛有關的東西。開始急切地渴望自由,渴望行走,憎惡世俗。

  三毛,三毛,我曾為你哭泣,也為你感到高興,當我得知你的死亡,我卻有一種如釋重負,終于和荷西團聚了,這十多年的時光,你一個人撐過來,該是多么苦痛。三毛,我無數次地希望見到你,追尋你,一度瘋狂。你為我塑造的柏拉圖的愿景成了我一生的追求,我在書中一遍一遍尋找你的氣息,開始不間斷地做夢,白天晚上地做夢,遙望一棵橄欖樹,擁著它去遠方,你說夢里飄零三十年,怕只怕我這夢一輩子也不能再醒過來。你說要活出自我,這一直是我的目標,直到今日,它仍是我一生的追求。在黑夜里,我切切地想著你,執著的追夢人,恍恍惚惚便二十年了,來自遠方的你,可有故鄉,或許,那是一段再也回不去的時光。

  匆忙寫完了這些,明天還有課,早睡吧。echo,祝愿你安好,不要再痛了,也不會有孤獨了。

【故鄉·我】相關文章:

我故鄉的元宵作文04-24

我的故鄉在遠方01-17

我愛故鄉的辣椒01-08

我的故鄉一一基隆01-08

我愛故鄉英語作文03-26

我愛故鄉_650字02-11

我愛故鄉_800字02-11

我的故鄉的作文01-30

長安,我美麗的故鄉作文03-04

【推薦】我的故鄉優秀作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