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故宮作文錦集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故宮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故宮作文 篇1
故宮一直是我國一個著名景點。和故宮有關的紀錄片很多,但是和故宮中的人有關的,卻寥寥無幾。而這部《我在故宮修文物》即其一。其他紀錄片往往是大段大段地向觀眾灌輸事實,而這部影片,傳達給觀眾的卻是有情節、有感情、有血有肉的故事。
在巍峨的宮殿里,在紅磚綠瓦間,在一扇扇朱紅色的大門后,有一群可愛又可敬的人們。他們是大師,他們也是普通人;他們過著平凡的生活,卻有著不平凡的身份。他們是藝術家,卻見證著歷史。
他們是文物修理者。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把從世界各地運來的文物修好以便于展出和保護。在保證文物質量的前提下,還需要盡量還原和保留文物本身的特點。
在展館里的文物,都散發著莊嚴肅穆甚至高不可攀的氣息,那一塊塊冰冷的玻璃,仿佛把它們和我們隔絕了好幾個世紀。但在他們的手中卻是那么近,那么真實與親切。而他們,也給予了文物最高的待遇,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和努力,使一件件文物在他們手中再現英姿,重放光彩。這一來一往,形成了一次次跨越歷史的交流。他們彼此影響著,給對方留下自己的印記。一個在表面,一個在內心。就如同木器組科長屈峰先生在雕刻一件佛像時所說:“每個人對佛的理解不一樣,這也跟人的性情有關。你看有的人刻的佛,要么奸笑,要么淫笑,還有刻得愁眉苦臉的,很難刻。佛像一刻就知道,那個味道很難把握,怎么能刻出那種神秘的純凈的微笑,那是最難的。文物其實跟人是一樣的,你看,我們從過去最早的時候說‘以玉比君子’,玉就一塊兒破石頭,它有什么德行啊,但是中國人就能從上面看出德行來。所以中國人做一把椅子,就像在做一個人一樣,他是用人的品格來要求這個椅子。中國古代人講究格物,就是以自身來觀物,又以物來觀自己。所以我跟你說古代故宮的這些東西是有生命的。人在制物的過程中,總是要想辦法把自己融到里頭去。人在這個世上走了一趟,都想在世界上留點啥,覺得這樣自己才有價值。很多人一般都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為把這個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是這么一個簡單的方面,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已經把自己也融到里頭。文物是死的,要文物干什么,要文物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讓它傳播文化,對吧,不是說文物就是為了保留一個物品放在那兒,那沒有什么價值。”
是啊,一件文物,只要真正接觸到它,體會它,感知它,就會發現,“物”只是它的載體,而它承載的文化,是活的,且不朽的。
對歷史與文物感興趣的,難道只有那些喜歡懷舊的老年人嗎?在這里,這種想法不成立。因為這里每年都會招聘四五十位應屆的大學畢業生。這些年輕人在一些老師傅的指導下,感受著蘊涵在文物中的生命,感受著歷史中的鮮活。他們耐心、負責、誠懇、專注地工作,卻又不時地散播歡樂與青春。這兒仿佛是個與外界隔絕的新世界,沒有大城市特有的那種焦慮、緊張的工作氛圍,取而代之的是執著和從容。工作之余,他們也可以去院子里栽幾棵樹,收獲一些果實,喂貓,養鳥,與同事們一起享受生活。這樣平穩、安定的生活,再加上這份有意義的工作,是多少人向往的啊。
他們改變了故宮,也改變了他們自己。相信他們在故宮度過的每一寸時光,都是他們畢生中最珍貴的回憶。未來的某一天,當我們有幸光臨故宮時,看到展館里那些完好如初的文物,是否還會想象它們曾經歷的所有故事和默默為它們付出的所有人?是否能感受到那種鮮活且強大的力量深深地震撼著我們的心?
感謝這部紀錄片,讓我重新認識了故宮那些充滿意義的文物,以及故宮那些有著不平凡的工作與生活的人們。
故宮作文 篇2
北京,是一個繁華的城市,也是我國的首都,今天,就讓我給你們為故宮做進一步的介紹吧!
故宮,坐落在升旗臺的后面,從高處看,你會看見故宮也是一個很大的城市呢!走進故宮,繼續向前走,你會看見太和門這三個大字,它有三道門,在進門之前,你會越過一個用大理石制作的石橋,接著,進了太和門,就會來到太和殿,這是一個很雄偉的建筑屋頂都是用木頭做的,頂有四個角,每一個角都有一個龍頭,這些龍頭都是精心打造出來的,每雕刻出一個龍頭就會耗費很大的時間,接著,我們繼續往下走,接著就會來到一個宮殿,叫做乾清殿,乾清殿建筑宏偉,里面的擺設很華麗、精致,那是應為這是皇上的寢宮,所以才這么華麗精致。接著往下走,就是皇上見客的地方,這里有許多張小桌子,這些小桌子都是大臣坐的,最上方的中間有一個龍椅,那就是皇上的座椅,幾乎每一個殿都有龍椅,那是應為,這龍椅是給主人和皇上坐的,如果是大臣坐,只能坐木椅,主人坐龍椅,如果是皇上坐,就是皇上坐龍椅,主人坐木椅。接著往前走,就會來到慈寧宮,里面有許許多多的作品展覽,大多數作品都很古老,有各種人物的畫像,還有各種人物的雕像。接著,繼續往前走,就來到了玄武門,這里就是出口,這一次一游,讓我懂得了許多。
中國是一個藝術文化很高的國家,所以,中國一定會,越來越繁華。
故宮作文 篇3
到北京的第一天,我們就去了美麗的'故宮。走進雄偉的天安門,再穿過瑞門,就到了故宮的正門——午門。午門從正面看有三個門,但當我們走過午門后再回頭看時,又變成了五個門,這就是所為的“明三暗五”。走進午門,就進入了故宮。故宮也稱“紫禁城”,是明清24個皇帝的皇宮,也就是今天的“故宮博物院”。走過金水橋,再走過太和門,展現在你眼前的會是一座金碧輝煌而又雄偉豪華的大殿,名叫太和殿,也叫金鑾寶殿,當年皇上登基就在這兒。
太和殿下是一層層用漢白玉做成的臺階,每個臺階上都有幾個龍頭,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就會和天壇的祈年殿一樣,出現“萬龍噴水”的情景。看完中和殿和考狀元的保和殿,又去了鐘表館和珠寶館。在那兒,我們看到了世界一些國家進貢來的漂亮華麗的鐘表以及各種各樣的奇珍異寶。
但由于時間有限,而故宮又太大了,我們只參觀了一小部分就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故宮。如果以后有機會的話,我還要去故宮了解更多關于故宮的知識。
故宮作文 篇4
在首都北京的中心,有一座城中之城,這就是舉世聞名的紫禁城,現在人們叫它故宮,紫禁城是明朝和清朝兩代的皇宮,是我現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筑群,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
本文是一篇說明文,也可以看做是一篇故宮導游解說詞。寫作本文的感情基調是愛。作者著手與贊美建筑,文物的精美,勞動人民的智慧,重要的歷史價值。但由于故宮曾是封建統治的中心,明清兩代先后有24個皇帝和一個女皇盤踞在這里,對他們作者是憎恨和揭露。比如在介紹養心殿的一段中,作者用了一些帶有鮮明感情色彩的貶義詞,表達對禍國殃民的娜拉是慈禧的憎恨。
故宮是文藝寶庫,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結晶。他畢竟是一座偉大的而奇特的建筑,同時也是中華幾百年來的歷史見證,這是我國的一個象征,一個標志,我們為他而驕傲和自豪。
解放后,人民政府對故宮進行了修建和保護,而今,人民政府修建的故宮博物院已成為人們參觀游覽的圣地,他每天都吸引著國外游客,煥發光彩。
故宮作文 篇5
公交車坐到故宮西門,車上幾乎一半的人都下車了。眼前的故宮,紅墻金瓦,在陽光下莊嚴肅穆,帶著歷史的厚重,卻因為游客熙熙攘攘,顯得很有活力。
我們沿著護城河前往午門。楊柳依依,碧波蕩漾。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有的三三兩兩,有的隊伍龐大,有的獨自來往。這些人大都是公交車或者觀光車來的。游人很多,我發現這一批批人中,有各種口音,但基本上都是一兩個成年人,帶著老人或者孩子。有的小孩還在襁褓之中,有的少年大踏步就超過了自家隊伍奔向午門。從西門到午門,很少看到外國游人。我記得,以前人們老說,在中國的旅游景點,游客很多,但中國人很少。但這次我看到的,并不是這樣。我想,可能我們的爸爸媽媽不再像以前一樣,不能休假,要掙錢養家。而現在,很多的家庭,知道文化也是生活中重要的部分。
到了午門,我就找售票處。我想,售票怎么也要排著長長隊伍吧?我們并沒有找到那樣的隊伍,只是聽到廣播:“沒買票的旅客,請到廣場傘下掃碼購票”。嘿,還真是與時俱進了!
掃了碼,按照提示信息,我們很快購了票。去之前,媽媽就說,去名勝古跡,聽講解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找一個導游。排隊才發現,更多的人在排隊租借“自動講解器”。雖然傳統的講解員還是有的,但我們最終也是各花20元錢租了這個隨身全能的小“導游”。
我們選擇了一個自己喜歡的解說模式,成人們選擇了精華版,我則選擇了故事版。隨著腳步的移動,渾厚的聲音就傳入了耳朵:“你前面就是紫禁城的至尊金殿太和殿......”那些古老的歷史故事讓我的游覽充滿樂趣。跟著講解,我的眼睛也隨之跟上。我發現,這個宮殿在故宮博物院不僅是最大的,也是最高的宮殿。我站在地面,仰視那高高在上的金鑾殿。我的腦海里浮現出影視劇中那些高呼萬歲的朝臣們。那三層已經泛黃的漢白玉石雕基座,把太和殿襯托得更加高大巍峨。扶著漢白玉欄桿,我似乎感受到了歷史沉重的呼吸。聽著講解,目之所及,我也看到了月臺上古代的計時器日晷,古代的標準量器嘉量,還看到了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這些外部的物件,既有美好的寓意,也有使用價值,實在是智慧的結晶啊!
大殿的門開著,但游人不能進入殿內。從下面向上看,只見金碧輝煌,金色的龍椅,紅色的大柱,考究的裝飾。多虧有了個自助講解器,我們看不到的,也給講到了。頗感慶幸。
隨后,我們借助自助講解器上的導游圖,一路往前:中和殿、保和殿、養心殿、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每一個殿都有不同的功用,在每一個宮殿都發生了一些故事。我時而唏噓不已,時而感慨萬千。沉浸在歷史中,感受歷史的變遷。
參觀完主體建筑,我們還參觀了幾個藏館。我們參觀的第一個展覽館是工藝品展館。我看中了一把雅致的絹扇。重點參觀了青銅器館。那些少則幾百年,多則三千多年的陳品,配合著簡短的文字介紹,我似乎看到了無間背后的血雨腥風。他們又怎樣的經歷?有怎樣的主人?遭遇過什么樣的災難或者是幸運呢?在這里,我看到的不僅僅是有對歷史文明的自豪感,也有感慨。這些珍貴的青銅器,在我眼前使眾多的。但歷史的海洋中,它們是幸運的!因為這么多年后,它們還能夠以自己本來的面目給人們無聲的講述。
雖然還有一些藏館沒參觀,但實在走不動了。我們在神武門前看到了自助講解器交還處,便將物品還了回去。雖然之前借的時候并未給押金,但我們仍然是排著隊歸還的。這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國民的素質,真的是越來越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