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樂之城的觀后感
《愛樂之城》是由達米恩·查澤雷執導,艾瑪·斯通,瑞恩·高斯林,J·K·西蒙斯等主演的喜劇歌舞片。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愛樂之城的觀后感,歡迎大家的閱讀。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1
前些日子我觀看了《愛樂之城》,深有感觸,認為這部電影能夠成為奧斯卡的候選電影之一,必有其獨特迷人之處。
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愛情故事,沒有太多的轟轟烈烈。渴望成為女演員和劇作家的女主角米婭和躊躇滿志想要開爵士俱樂部的男主角小塞以外地在一家餐館相遇。兩人擁有者各自夢想,卻面對同樣窘迫的顯示:米婭為維持生計在咖啡館打工,小塞為戶口不得不去神域其他酒吧中。相似的境遇,并都有著為夢想奮斗的年頭,使得兩個年輕人墜入愛河。然而,種種事情使得兩人的感情悄悄變質:米婭獨角戲的.失敗,小塞常年在外巡演等等。最后,成功成為女演員的米婭在小塞的爵士俱樂部中重遇了小塞,他在彈奏她愛聽的曲子,她凝望許久,轉身離開。
這部電影的邏輯十分清晰明了,從兩人相見相識,到相愛,最后兩人有著不同的解決,一切都干凈利落。而故事中并無俗套的小三、外遇等情節,訴說一個平淡的故事,更顯清新脫俗。再看回結局,可以說我喜歡這個結局,但又不喜歡這個結局。并不似一般的愛情片那樣以兩人幸福圓滿在一起的結局,兩位主角并沒有在一起,但以完成了自己夢寐以求的事情為結局,如此看來,兩人的最終分開似乎也是命中注定的。生活不是童話,沒有那么多的圓滿,可彼此都本想各自的戲劇,不也是好的嗎?
當米婭最后站在俱樂部門口,雙眼噙滿淚水,與舞臺中央的小塞相視而笑時,我忽然就想到,米婭最初在參觀偶遇小塞的情景。世界這么多餐館和咖啡廳,偏偏你就闖入了我在的那間,能遇上你是我的夫妻。在此我不得不感嘆緣分的神奇,能讓兩個人相遇,并共同前進,是的,兩個總比一個號。因你我也燦爛過,說到底還是緣分給予了所有事情發生的可能性。而高峰過后總會有下坡,遇到你是我的福氣,錯過你也是我的福氣。
在一個酒吧里,透過那帶著煙囪的擁擠餐館,便發現那就是愛。男女主角的故事令人動容,其間的美好回憶都在觀眾們腦海里印下深深地烙印,甚至是那些小吵小鬧的時光。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接受這樣的結局,但我認為這樣也是挺好不過的,就印證了那一句話:“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2
《愛樂之城》講述的是一對患難情侶在為自己的夢想奮斗過程中偏離初心,但最終都完成了夢想蛻變,卻彼此走散的故事。起初,我只看了影片的前五分鐘,覺得不是很合我的胃口,后來得知它竟斬獲了8項國際大獎,好奇心驅使我看完了整部影片,看完后的第一感覺是:好勵志!
男主角酷愛爵士樂,但是,爵士樂在那個城鎮卻沒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哪兒的人門并不喜歡爵士樂,但男主卻堅持追求自己所愛,盡管他生活困難,盡管他被一個又一個的酒吧老板拒絕,盡管他被現實無情的打擊,但他從未失去希望,從未放棄夢想。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與女主交往一段時間后,男主簽約了一支樂隊,在那里,她彈奏的不再是他一直鐘愛的爵士樂。再加入這只樂隊后,男主越來越忙,雖然知名度提高了不少,錢也賺的不少,但是男主漸漸丟掉了他的夢想,迷失在這座愛樂之城中了。我不禁大驚,生活那么多的磨難都沒有打垮他,那究竟是什么讓他向現實妥協呢?是對女主的愛?是為了兩個人的生計?我不知道,但我明白,一個滿懷夢想的人卻放棄了夢想的權力,他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只能在心底慢慢祈禱,希望他能重新拾起夢想。
女主角米婭是個編劇兼演員,雖然他有很高的表演與寫作的天賦,但由于背景一般,始終沒有機會成功參演。但米婭有著比男主更執著的追求,她從始而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她不斷的投稿、投簡歷,雖然沒有回應,但她并沒有灰心。終于,在男主的鼓勵與幫助下,她成為了有名的演員。
最終兩個人的.事業都很有起色,但兩人的感情之路也走到了盡頭。
在影片的結尾,米雅領著她的丈夫無意間進了男主開的俱樂部(這一直是男主的夢想),在兩人目光對視間,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電影對往事做了假設,假設米婭與男主一路走來從未分開,甚至還有了孩子。但其實,錯過的東西再怎么追也只能是枉然。錯過是人生最大的憾事,有句話說的好“只有失去了才知道曾經擁有”,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從中學習。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追夢路上必然會荊棘不斷,我們在斬斷荊棘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向往的遠方,因為你一旦忘記了自己向往的東西,你便失去了破荊斬棘的勇氣與動力,否則,你的心靈就會迷失,也許你將永遠被困在一座城中。
當然,本片最大的亮點是男女主角對夢想的堅守與付出,我以為,每個人至少要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持。夢想是現實最大的動力,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而你,你會為你的夢想付出一切嗎?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3
這周和前幾次不一樣,沒有去景區玩,而是選擇去看電影。這是突然做的決定,原因有兩個:一是緣于在朋友圈看到一個同學的狀態:說《愛樂之城》這個電影很不錯,強烈推薦去看;二是這個影片在前幾天的奧斯卡電影節中榮獲了6個大獎,性價比應該是非常高;三是這段時間學習也很緊,正好趁周末給自己放松放松,好好享受一下。
我的影評:
我從來沒有對電影做過影評,但看了這部電影后,有點自己的看法。夢想(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但只要我們的堅持不滅,哪怕還剩那么一點希望,也絕不要放棄,也許這就是夢想成功前的最后障礙。如果心中還有愛相伴,夢想的路上也會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觀后感:
首先,這是我看過的電影中最好看,最喜歡的電影之一。不管從總體的結構設計,熒屏效果,音樂配樂,還是人物細微表情,情感的展現,都讓我深深的折服。其中,最的就是里面的音樂設計,很應景,也很合適。
其次,從內容上來說,電影主要包括兩個題材:夢想+愛情。小時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應該都有自己的夢想。慢慢長大后,很多人卻找不到自己的夢想,不知道自己為了什么在努力。其結果可想而知,最后能真正實現自己最初的夢想的人太少。就像電影中展示的那樣,我們在追尋自己的夢想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很多的困難,有時讓我們開始懷疑自己的人生,崩潰,想放棄。很多人因此退步不前,久而久之,最初的夢想就這樣失去。還有很多人,可能受外部環境等一些其他的因素影響,一直被動地做著選擇,與自己原本規劃的人生大相徑庭,就這樣一直下去,為了生活而生活,為了工作而工作,很無奈地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不是自己夢想做的事。最后不得不放棄。這里,我慶幸我知道自己的夢想是什么,現在也正在為之努力,并且我現在還處在一個合適的階段。這里面的艱辛,需要付出別人更多的努力,但只要自己堅持,按著正確的方式方法去做,再大的困難也要去闖一把,不給自己留下后悔的機會。就像電影中男主角一樣,雖然經歷了種種困難,最后在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下,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這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也是一個現實的故事。總之,夢想還是要有的,也許堅持了就實現了呢?
最后,比較遺憾的是:男女主角沒有在一起。但值得高興的是,男主角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女主也成功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回眸的一笑,也許所有的事情,遺憾,都在這微笑中釋然了。同時,也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意味深長......
這電影看得值!希望以后能多多遇見像這樣的好電影~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4
之前看了影評什么的,說這事一篇致敬很多很多著名電影的好電影,忽然之間不知道該怎么表達自己的觀影感情了,其實還是不太能夠接受一言不合就尬舞,一言不合就唱歌的電影的,可能我是一個沒有太多文藝氣息的人吧,這方面我實在覺得沒什么意思,不過看著熱鬧,顏色變換啊,場景設計都很漂亮,看到影評有人說致敬和抄襲怎么區分,這個就太難了,個人覺得沒差別,天下文章一大抄,你抄的好就是致敬,抄的不好就可能被人說抄襲了吧,還看是否是崇洋媚外的因素吧,如果是一個中國不知名導演什么的估計會被說抄襲,可能就是這樣了吧。
來說說電影吧
關于電影,其一,跳舞真的特別棒,一言不合就尬舞,影片一開頭就是一群人在路上堵車,所有人都下車跳舞,在路上,車上,馬路牙子上,各種能跳的地方,都在舞動身軀,自己自愧不如,完全沒有舞蹈天分,只是一個四肢僵硬的胖子。誒,好不夸張,從畢業到現在,短短半年,我胖了20斤,可見自己對自己有多么的放松懈怠,并且疏于管理,多么的沒有自律性!
關于影片,其二,四個住在一起的姑娘互相鼓勵出門參加party的時候,我特別激動啊,這就是我期待的參加工作之后結婚之前的生活狀態,有閨蜜,有聚會,可以一起逛街,一起買漂亮裙子穿的那樣,房子可以裝飾成每個人喜歡的顏色,每個人喜歡的風格等等。期盼的不行不行的。這里的場景變換和四個姑娘色彩鮮艷的裙子以及背景都特別有沖擊感,美艷動人——
關于影片,其三,兩個人在愛情之中,都變成了對方,剛開始是女主跟男主說,你要顧及別人怎么想的,然后怎樣怎樣,后來變成了男主和女主說你要看看別人怎么想。所以,可能兩個相愛的人最后都會努力變成對方喜歡的樣子吧——可是彼此之前在一起,還是因為當時喜歡對方的那個樣子啊——本來兩個人就不可能永遠不變,一直是最初在一起的樣子,彼此之間磨合的過程也就是彼此為之改變的過程。
關于影片,其四,我常在想,到底兩個人怎么才能白頭到老,可能兩個人彼此愛慕還是不夠的,需要一定的天時地利人和,正好想相守一生的年紀,不遠不近剛好的.距離,繁華大都市也好,閉塞的四五線小城市也好,斜暉余夕中或站立相擁或攜手同行,怎樣都好——只要是你,怎樣都好,還是希望每個人能和想共度一生的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關于影片,其五,結尾處,兩人相遇于,彼時女主為男主創作logo的音樂club,可此時,女主已然為人妻為人母,擁有幸福生活,只是沒有男主,而男主也在自己喜歡的jazz上有了一定成就,并且身邊有很多喜歡爵士音樂的伙伴。這不能說他們的人生是不美好的。相反,這才是人生,大多數書上和影片的大團圓結局也僅僅是人們的期盼和美好祝愿,并不是真實生活的樣子。他倆在最后結局隔著吵鬧人海的相視一笑,有了太多的意味,令人唏噓,不僅僅是對過去的釋然,我想更多的飽含了對彼此現如今成就的欣喜吧,雖然現如今我身邊不是你,你身邊也再沒有我的位置,可是,還好,你還是你,我也還是我,我們都變成了自己最想要成為的樣子,所以,飽含祝福吧——
關于影片,最后,我想,我還是喜歡的。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5
看完愛樂之城的首映,時隔一天后,頭腦里不斷回味,還是很享受那在影院中的愉悅感,不僅有感官上的刺激,也有由衷的贊嘆,同時也想借著片子,談談一些關于電影的個人理解。
在影迷這個圈子,很多電影都被戲稱為“豆瓣神片”,打上文青最愛之類的標簽,言外之意,這些片子只是受到了某個固定群體的認可,“豆瓣神片”簡單來說,一般都是偏重情節的作品,它們或者劇情有神走向,結局出人意料,或者所謂有極深刻內涵,再或者就是情感,臺詞等元素有些極強的共鳴。這些,似乎都是通過影片的一個結果,來評判的。我想說的是,其實享受電影,更應該的是享受過程,而愛樂之城,就是這個過程最完美的體驗。
這么說并非貶低愛樂的劇本,但假設把導演換成另外之人,很可能影片就僅僅成為了所謂的“豆瓣神片”,享受電影的樂趣。不僅僅體現在劇情帶來的情緒中,演員的一個微妙動作,一幀巧妙的構圖,一次有趣的運鏡,都會帶來驚喜,當影片中處處都有這種驚喜時,佳作就誕生了。
而且是在一部歌舞電影中,電影同音樂劇不同,它有自己的一套豐富的電影語言,這也成了很多音樂劇,話劇改編成電影最尷尬的地方,鏡頭怎么參與,怎么更立體的布景,剪輯的取舍等等都是蠻有難度的工程,如最近一版的悲慘世界,就顯得有些模棱兩可,lalaland好在作為原創,可以自由的.設計這些,同時考驗了導演的想象力和場面調度能力,而達米安做到的近乎完美
雖然沒有一鏡到底的長鏡頭來拍一段完整的歌舞,但是攝影機的運動幾乎沒有停止過,尤其是音樂響起的時候,攝影機毫不吝嗇的推進,拉回,搖動,可能在一次運動后,背景已經變得天馬行空,配合著演員們曼妙的舞姿,你可以感受到音樂中感情的充沛,替他們由衷的快樂與傷心。歌舞,舞蹈,都是情緒,心情的宣泄,本片對這一點把握的恰到好處,把情感抒發的淋漓盡致,同時作為電影,沒有泛濫到無聊的曲目數量,適可而止,歌曲旋律也很耐聽。
達米安真的是太會拍高潮了,同時也不得不贊嘆他的場面調度能力,幾場歌舞戲,無論是男女主單獨還是群戲,都把音樂節奏和攝影機運動,人的運動軌跡,剪輯的節奏。心里活動和背景結合的滿分!完全就是一種享受,視聽效果非常出色,再加上本片從頭到尾的復古感,很容易讓人想起那個歌舞片盛行的年代,和那些經典的作品,自然又多了幾分情懷加持。
所以說,過程完美大抵如此,當有人做到了,再拋去一切只說劇情顯然是不公平的。
其實還是要說下劇情,其實這個劇情也很用心,有幾處前后呼應很贊,但就像開頭說的,很可能換個導演拍就俗套的很了,但話雖如此,個人還是非常喜歡那個結尾的,可以說,這是最壞的結尾,也是最聰明的結尾,作為好看到爆的本片,也是最完美的結局。
如果電影是場夢,我愿夢到愛樂之城。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6
我從來不覺得對一部電影的褒揚會被評論為過譽,因為電影終究是一種藝術形式,會引起人的共鳴,所以能與我有感情交融的電影我一定會毫不吝嗇地獻上贊揚,更別說在視覺上是如此靚麗的一部電影了。
電影開頭穿插著介紹了兩個逐夢的年輕人是如何失意,再到茫茫人海中的無數次相遇,有人會說這太巧合了,是啊,因為這徹頭徹尾就是一場夢!電影里的橋段也有預示,比如在星空中舞蹈的時候,好萊塢的歌舞片似乎都喜歡把人從現實中抽離出來,一邊嘆服它的美好,一邊嘆惋它的虛無。但兩個人的感情絕不是虛無的,雖然不能采用普通愛情片的敘事手法,開頭交代的兩個人的背景已經足夠推動故事的發展了。接著就是道出各自的夢想,后面的劇情其實不用多想,我想講的是里面的歌舞。
客觀來說,舞蹈的編排是趕不上黃金時代的,但導演懂得揚長避短,通過各種調度使節奏很到位,演員卡動作也很有張力,鞋子踏在地上的踢踏聲悅耳清脆。為了更有代入感,剪輯很多淡出、疊影,溶化的手法,包括片頭和結尾,都是極富年代感的字體和畫質。服飾設計有沿用也有革新,裙子肩膀的裁剪和甩起來的裙擺都像極了黃金時代的風格,但是顯得更加輕盈,裙子上也沒有繁雜的裝飾,融合了現代設計少即是多的設計理念。
場景真是美絕了,對于一個很注重電影美術設計的人來說,每一處的場景構思都可以用無懈可擊來形容,美到可以讓每個對憧憬美好的人做夢,你能想象一個滿天繁星倒映在深色的水面上,兩個人踏著星光翩翩起舞的畫面嗎?雖然也是借鑒,但好萊塢現在的工業水平還是能給人帶來不一樣的感受,還有就是導演通過鏡頭的晃動推拉切入到場景的鏡頭也要加分,讓觀賞的.人沒有停歇的機會。其實導演的剪輯能力在《爆裂鼓手》中就可見一斑了。
在渲染情感的方面,歌舞當然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首歌的歌詞都很應景啊,再加上導演對節奏的掌控能力,情感爆發處震撼人心。相比高司令,石頭的表演跨度更大,特寫鏡頭很多,其實石頭的表演能承受這么多獎項也是電影本身加成了。
最后的結局并不美好,一個冰冷的事實橫亙在兩人面前,現實是一道跨不過的坎,有一個懷揣著獨立音樂人夢想的同學告訴我說,看完后想了很久,太有帶入感了。我覺得,每個向現實低頭的做夢者都會感同身受,女主所處的環境就是一個讓人幻想的地方,看完電影真的就像做了一場夢一樣。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7
當塞巴斯蒂安為已經嫁為人婦的米婭彈完最后一個音符,電影院里已是哭聲一片;這一對支持彼此追求“詩和遠方”的佳偶分道揚鑣,讓多少觀眾心痛不已。奪得金球獎七項大獎,又獲得奧斯卡獎14項大獎提名的《愛樂之城》果真有如此魅力嗎?
若讓我來評價這部電影,我只能說,影片前半部乏善可陳,甚至令人懨懨欲睡,后半部情節有稍許驚喜,間或穿插進的歌舞如同影片劇情推進的調味劑,等你看劇情看到堅持不住時,歌舞就碰了出來,讓觀眾從平淡無奇中暫時解脫。歌舞片是好萊塢的“傳統保留項目”,若要和《音樂之聲》《雨中曲》這些劇情飽滿,歌舞流傳于世幾十載的歌舞片黃金時代的作品比,《愛樂之城》只能算是個“小字輩”。
至于為何該片奪得那么多獎項和獎項提名,哎,大洋彼岸的.審美標準不一直是上躥下跳的么?一時把大獎給《拆彈部隊》這樣的“主旋律”影片,一時又突然青睞法國拍的復古默片。歌舞片是美國電影的傳統,并且是已經沒落的傳統,這些個獎項和獎項提名間大概混雜著向“傳統致敬”的意味。
但《愛樂之城》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緣何受到這么多中國年輕人的青睞,讓他們在影院內影院外感動到哭斷腸?塞巴斯蒂安和米婭的愛情,折斷在米婭的成功之路上,歷經挫折,米婭成了影星,嫁給大款,過起了奢華生活;他們兩個,相遇在塞巴斯蒂安開的爵士酒吧里,塞巴斯蒂安終于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可此時他的愛人已嫁作他人婦。他顫抖著為愛人再奏一曲,此時影片給出了一個令觀眾肝腸寸斷的情節假設:這對佳偶結合,共度一生。
錯過,令人肝腸寸斷。但細細想來,米婭這樣的姑娘能成為心懷各種夢想的男人的佳偶吧?米婭為著塞巴斯蒂安不為人認可的鋼琴演奏迷上了他;她棄了上流社會的富裕男友,和一貧如洗的塞巴斯蒂安相依相伴。當這對戀人租住在狹小簡陋的公寓中過著貧窮生活時,米婭從未抱怨過愛人,她沒覺著愛人經濟條件差是“對不起她”;相反,當塞巴斯蒂安為著5000美金月薪和流行樂隊四處巡演時,米婭卻想放棄他了,因為他“放棄了夢想”。
想想我們周遭的現實,多少女人為經濟的困頓抱怨男人,會為著5000美金的月薪幫男人戒斷夢想,會把愛人的價值等同于5000美元的月薪?米婭不是,她要“詩和遠方”,她自己追求到了“詩和遠方”,她也要陪著愛人追求“詩和遠方”。很多人說,《愛樂之城》告訴我們,愛是互相成就。很多人哭,因為米婭之愛求而不得。我們常常以愛之名逼愛人與現實茍且,我們常常被所謂的愛囚禁在雞零狗碎的生活表層。米婭之愛,是愛應有的樣子,但世間誘惑太多,此愛難求。
米婭之愛也凸顯了《愛樂之城》的高級之處:它在一個看上去很俗套的愛情故事中,加入了這一筆超凡脫俗,叫我們俗世男女反思愛的真諦。塞巴斯蒂安與米婭這對佳偶是否在一起已不重要,因為他們都目送對方到達了他們追求的遠方,他們是愛人,也是戰友。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8
這部電影評分好高,聽說特別適合藝術者們看,不管是演員還是做音樂的、跳舞的,前期其實付出的確很多,特別是成名之前的黑暗期,很多堅持不下去半路轉行的比比皆是,而男女主角的感情線也是很寫實,最后他們都實現了各自的夢想,但并沒有在一起。電影看了還是有感觸的,但并沒有很多影評寫的那么好,或許也是應了那句話吧:僅獻給追夢的人。
我自己本身也是舞蹈行業,也經歷過無數個想轉行、或者路上跑偏的時期。身邊感觸最深的是一對情侶朋友,男生是吉他手、女生是主唱,看起來金童玉女,實際上因為兩個人性格不羈,年輕也不懂得如何謙讓、包容,五年分分合合,最終分道揚鑣。
說到愛情挺羨慕西方人的愛情觀,在一起和分手,從來都是只關乎愛與不愛。當然這樣說有點以偏概全,但是國內而言,如果男人功成名就,大部分女人會選擇退隱成為其背后的精神支撐。然而女主還是堅持按自己的節奏去排練、演出,如果這事兒真發生在自己身上,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動搖?畢竟成全也是愛情啊,但我個人更喜歡這種雙方人格獨立的愛情關系。
當有一天事業和愛情擺在你面前讓你二選一的時候,你選哪個?
其實導演在最后小塞的小酒吧里也給出過答案,另一種結果,一首鋼琴曲的時間就是另一種人生。然而這也僅僅是南柯一夢,曲終女主跟她的`丈夫離開了。
電影里面致敬了很多經典電影,不管是背景或是人物打扮色彩很濃郁,還有采用蒙太奇和倒敘插播,有時會讓人覺得不知道哪個才是現實哪個才是夢境,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南柯一夢般的藝術快閃。
記得片中男主說過一句大概這樣的話:LA是一座充滿機遇的城市,同時它也很殘忍,不努力就意味著淘汰。相比起來,我覺得紐約更加紙醉金迷,它現實、但只要你能抓緊機會,你一樣也可以功成名就。這種感覺跟國內的北漂、海漂、廣漂一樣,我們都是普通人,但都想要留在大城市。即使老家你能輕松供起首付、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做一份輕松工作足夠開支就行,然而你還是拼命想要留在大城市,即使每個月交完房租還完卡數所剩無幾,但這里有步履不停的電影和音樂會,有迅速抓住行業最新資訊,每天能夠離夢想接近一點點。
謹以此片,和那些心懷夢想不放棄的可愛人兒,共勉。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9
飯后徘徊在棕樹街的晏架街游樂場邊上,足球場上空無一人,旁邊的籃球場卻熱鬧非凡,傳來籃球摩擦綠色地面的吱吱聲響。
思緒萬千。
想起來香港也第六年了,時日如飛。六年前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儼然已經不是同一個人。對這城市的感情,也是愈發糾結和復雜——我,屬於香港嗎?
我對香港的感情,自然和電影脫不了關系。老師篤定地說,我拍的東西比香港人還要香港。我卻充滿著懷疑,究竟我愛的是電影中的香港,還是我生活著的這個城市?何況,我還愛現在電影中的香港嗎?
雨傘之后,對香港的感覺每天都在發生變化。經常性的,會深深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外人。不敢也不想公開評述一些事件,因為很容易就政治不正確,也討厭無謂的謾罵爭執,非黑即白的標簽。感覺很容易就被人說我其實是個外來者,那標簽竟然像一份原罪。
我一直有原罪。那原罪好像是一份自卑,一份抬不起頭的孱弱。我從小向往著都市,從縣城中跑出來,流浪了十幾年,那份原罪沒有消逝,反倒變得強烈——我究竟屬於哪裏?
想起自己對於故鄉,也總有牽扯不斷的思緒。在朋友中,我大概是最經常回家的人,對爸媽的牽掛,也好像比其他朋友來得強烈。好多人在外打拼,過年也無暇回去,但每年過年,雷打不動我卻一定要回到家中,任何工作也阻擾不了。
那時的我如此強烈的要離開故鄉,而離開后,我卻一直放不下故鄉。想起賈樟柯說:離開故鄉,才開始擁有了它——那句話打中了我的心。
我深知我多麼熱切地希望有一個家,有一片土地,有一個人,能讓我依戀與牽掛。電影是追求自由的一種方式,而自由之外,心中的另一面,我卻無比希冀著家這個踏實、安全的地方。
未來的`那個家會在香港嗎?也許心里常常冒出的是否定的答案。電影在哪裏都可以拍,但家卻只有一個。銅鑼灣書店的李波被逮捕后,香港不安的氣氛越來越濃烈,自己卻只有一份無力感。
這一年在香港,無論大環境、創作還是感情,似乎都遭遇了太多難題,但我還沒有放棄。
我相信的是,我還能繼續往前走,我也還有愛與等待的能力。
我總有一天能找到家的方向。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10
飯後徘徊在棕樹街的晏架街遊樂場邊上,足球場上空無一人,旁邊的籃球場卻熱鬧非凡,傳來籃球摩擦綠色地面的吱吱聲響。
思緒萬千。
想起來香港也第六年了,時日如飛。六年前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儼然已經不是同一個人。對這城市的感情,也是愈發糾結和複雜——
我,屬於香港嗎?
我對香港的感情,自然和電影脫不了關係。老師篤定地說,我拍的東西比香港人還要「香港」。我卻充滿著懷疑,究竟我愛的是電影中的「香港」,還是我生活著的這個城市?何況,我還愛現在電影中的香港嗎?
雨傘之後,對香港的感覺每天都在發生變化。經常性的,會深深感覺到自己是一個外人。不敢也不想公開評述一些事件,因為很容易就政治不正確,也討厭無謂的謾罵爭執,非黑即白的標籤。感覺很容易就被人說我其實是個「外來者」,那標籤竟然像一份原罪。
我一直有原罪。那原罪好像是一份自卑,一份抬不起頭的孱弱。我從小嚮往著都市,從縣城中跑出來,流浪了十幾年,那份原罪沒有消逝,反倒變得強烈——我究竟屬於哪裏?
想起自己對於故鄉,也總有牽扯不斷的思緒。在朋友中,我大概是最經常回家的人,對爸媽的牽掛,也好像比其他朋友來得強烈。好多人在外打拼,過年也無暇回去,但每年過年,雷打不動我卻一定要回到家中,任何工作也阻擾不了。
那時的我如此強烈的要離開故鄉,而離開後,我卻一直放不下故鄉。想起賈樟柯說:離開故鄉,才開始擁有了它——那句話打中了我的心。
我深知我多麼熱切地希望有一個「家」,有一片土地,有一個人,能讓我依戀與牽掛。「電影」是追求自由的一種方式,而自由之外,心中的另一面,我卻無比希冀著「家」這個踏實、安全的地方。
未來的那個「家」會在香港嗎?也許心裡常常冒出的`是否定的答案。電影在哪裏都可以拍,但家卻只有一個。銅鑼灣書店的李波被逮捕後,香港不安的氣氛越來越濃烈,自己卻只有一份無力感。
這一年在香港,無論大環境、創作還是感情,似乎都遭遇了太多難題,但我還沒有放棄。
我相信的是,我還能繼續往前走,我也還有愛與等待的能力。
我總有一天能找到「家」的方向。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11
《愛樂之城》的譯名,“愛”和“樂”分別指的是電影里愛情、歌舞兩大類型元素,而說到“城”,則是故事發生的背景城市——洛杉磯,更準確地講,是那個可以被稱為“造夢之城”的好萊塢。因為電影有著“造夢”的功能,于是作為美國乃至全球影視產業中心地的好萊塢,也就成了“電影夢”的一個代名詞。據介紹,“La La Land在英文里的意思是幻想之地,和現實脫節的不切實際的狀態。因為好萊塢的存在,洛杉磯長期以來就經常和la la land一詞聯系在一起。”
有影評闡釋了影片中刻畫的“電影夢”:一場是女主角成為演員的“電影夢”,還有一場是結尾以“影中影”的短片形式,兩人共同幻想完滿浪漫愛情片的“舊夢”,并指出這“關系到電影存在的意義”。如果說于后者而言,電影的銀幕是觀眾“幻覺”的載體,充滿人們“欲望”的投射,為現實生活提供滿足。那么在敘事進程中居主導位置的前一個“演員夢”,則是關系到好萊塢存在的意義了。
這兩場夢,對應了“個人理想”和“愛情”,代表著夢想。但幻夢和夢想是有區別的,影片的擺動步調就來回徘徊在兩者之間。前半段女主角想當明星,盡是以浮光掠影、五彩斑斕的夢幻來襯托。到了后半段著手實現夢想,才給人仰望星空、心中向往的真切感受。前面男女主角的遭遇,某種程度上說明了好萊塢的現狀。女主角參與一次又一次短暫且兒戲的試鏡,門外還有一排排等候的漂亮女孩,使她仿佛影視工業流水線上一個隨時可被更換的零部件。男主角在餐廳、派對上伴奏俗套的.流行樂曲,僅僅獻上茶余飯后、休閑玩耍的娛樂,在他看來已然是丟失了藝術的價值。
后來,男主角為了生計問題加入樂隊,展示了商業運作的迎合大眾、裝模作樣。女主角開始注重創作排演話劇,獨立制作實際上是辛苦支撐、難以為繼的。這些情況顯現出的真實處境,都表達了對好萊塢的一點諷刺與反思。這種態度,跟近兩年獲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鳥人》,表現對商業大片扮演超級英雄而知名的厭惡,以及百老匯劇場排練里狀況百出的窘態,是如出一轍的。所以最后,當女主角有一部正式的作品去充分發揮個性、特質,藉此一舉成名;男主角開張酒吧是個似live house的演出場地,得到人們的駐足聆聽,一切看上去卻像脫離/超越現實,如夢似幻的想象了。可這本來就是好萊塢應該做的事情。
他們經歷的挫折,猶如彈奏爵士樂里隱含的沖突、妥協,對周圍產生影響,也被外部所改變。不過種.種的困頓,最終都被歸總為促進提高,結束迷失,重回正軌的進行過程,其實只算得上是好萊塢修飾自身的說辭。或許好萊塢仍能造就夢想,但人文理想可能顧不上,只擺出追求個人成功的“美國夢”。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12
LA LA LAND,愛樂之城,一部金球獎七投七中、獲得奧斯卡14項提名六項中獎的歌舞片,雖然在最佳影片頒獎時出現烏龍,愛樂之城并沒有獲得最佳影片獎,但如此戰績也足以證明這是一部優秀的作品。
電影講述的故事在當代的洛杉磯,寂寥的小演員米婭的志向是女演員兼劇作家,她沉迷老電影明星。她在華納兄弟的片場當咖啡師,經常翹班去試鏡。塞巴斯蒂安是一名爵士鋼琴師,對藝術有著近乎潔癖的追求。他想開間俱樂部,但他所癡迷的音樂更適合博物館,幾乎沒有人會愿意花錢去聽,為了生存,他在與米婭相愛后違心加入了一支流行爵士樂隊,在尖叫的觀眾面前擺弄音樂合成器。同樣追求夢想的兩人在這座城市里遇見彼此,在唱唱跳跳中墜入了愛河,相互慰藉扶持,一起追求畢生夢想。但在逐漸達成夢想的同時,藝術與商業、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朦朧博弈,另兩人的情感也面臨抉擇和考驗,在經歷了一系列挫折、分歧后,他們彼此鼓勵對方不要放棄夢想。五年過后,米婭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了出名的女演員,小塞開了自己夢想中的爵士俱樂部,但他們并沒有像傳統的愛情劇中兩人同時收獲了愛情和成功,米婭結婚生女而小塞依然孑然一生,某天,米婭無意間和丈夫來到了小塞的俱樂部,聽小塞彈完了一首曲子后,兩人相視而笑,各自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中國選擇在情人節這天上映這部電影,我也剛好在情人節這一天看了,原本以為就是一部加了歌舞元素的愛情片,最后的結局一定是男女主角收獲各自的成功的同時也收獲了愛情。當然,我錯了。從電影院出來,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廣電審片的人一定沒有看結尾,這是擺明著情人節要人分手的節奏啊。但整部電影最出彩的恰好是它這看似不圓滿的結尾,就像雅克·德米的《瑟堡的雨傘》的結尾,曾經熱戀的男女主各自婚嫁,分別多年之后相遇,只有簡單的幾句寒暄,他們回到了各自的軌道上。毒舌電影說:只有懂得遺憾的人,才能拍出真正的傷感。就是這份不圓滿,這一份遺憾,使得影片最后八分鐘Seb那首曲子的.回憶和幻想升華了整部作品:假如餐廳相見的時候我吻了你,假如我沒有為了生計而加入那個新式的爵士樂團,假如你面試成功后我們一起去了歐洲,你在拍戲,而我在我喜歡的爵士樂餐廳里彈琴,假如最后我們一直在一起,結婚生子,一起在某天進入了一家爵士俱樂部……當最后一個音落下,回到了現實。這樣,電影就像給予觀眾兩個結局,一個happy—ending,一個因為這個虛構的happy—ending而強化了之后的遺憾和傷感。而這個結尾升華了整部電影,一個真正令人滿足的結尾不會是敷衍的大團圓,而是一切盡在不言中。
“對于在現實中活著的觀眾而言,一個萬事如意的故事,根本不會動人。只有拍出那份遺憾,拍出愛的脆弱,才能讓我們走出影院時,收獲真正的撫慰。”
這部電影還有其他的高明之處,一個是配樂,一個是攝影,還有主角們的表演,尤其在米婭面試時講述她姨媽的故事那一段,導演沒有選擇在此處放入回憶殺,而是直接讓周圍燈光暗下,全靠石頭姐來演繹,那段雖然是歌曲,但它更像是一個陳述,一份祝福,給那些為了夢想而不斷奮斗的人。
總的來說這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雖然并不能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相比起月光、海邊的曼徹斯特、血戰鋼鋸嶺來說,愛樂之城的確很難從當中脫穎而出),但并不妨礙它橫掃各類大獎。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13
看這部電影之前,一位女性朋友忠告我帶上紙巾,免得哭鼻子時沒紙。結果,這包紙巾根本就沒開封。我期待這部高分電影帶來一個驚喜,結果拆開音樂劇的包裝,只看到一出徹頭徹尾的陳詞濫調。
我能理解為什么朋友喜歡這部電影。電影的男女主角都是懷揣夢想的年輕人,想著用自己的努力和才華在洛杉磯贏得世界的關注。相似的心境讓兩人墜入愛河。當事業開始起飛時,男女主角又不得不各奔東西。中國觀眾早已熟悉類似的主題,比如“北漂”。不少觀眾可能正經歷類似的遭遇:胸懷夢想而生活拮據,充滿熱情卻不被人理解。看到男主角被親人質疑時,我們都想沖著屏幕喊:
“走開,別管我們年輕人的事!”
生活出現巨大的裂縫,這本是吹起激昂號角的時候,男女主角的應對卻一點也不主動。男主角莫名其妙地加入到一個成功的樂隊,放棄自己對爵士樂的堅持,獲得經濟上的成功。他最終靠著樂隊的收入開了自己夢想的爵士樂吧,但在我眼中,這一成功充滿了諷刺的味道。如果說男主角的成功還能起到點反省作用的話,女主角的奮斗簡直瑪麗蘇到家。她之前的面試毫不成功,社交中也清高自傲,創作的話劇惡評如潮。當然,劇本不敢隨意槍斃女主角,所以還是生硬地安排一個星探“發現”女主角的才能,給了女主角一個面試的機會。面試的題目是講一個故事。女主角思忖良久,開始講:
“我的阿姨跳進了塞納河……”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女主角接下來絮叨了一堆關于夢想的大道理,似乎所謂的夢想就是做跳入塞納河這樣常人不做的`事情。但沒關系,電影里的女主角還是因此獲得機會,并成為大明星。
整個電影就像女主角講的故事一樣,看起來飽含深情,細想起來卻沒什么道理。男女主角的愛情也是如此。兩個“北漂”的愛情故事,有很多可以挖掘的題材。電影中男主角對女主角說,“你最初愛上我,或許是因為我那時的落魄,能讓你對自己的感受好一些”。我當時以為電影會以此為契機,探索更深刻的面包與愛情的道理,沒想到電影接著在世俗故事里無法自拔,再不愿深入討論。電影的最后,女主角成為大明星,和丈夫一起來到男主角的爵士酒吧。男女主角幻想著另一種生活的可能。這原本是升華電影主題的一個好機會。可惜的是,幻想的生活中,兩人的愛情繼續依然要建立在物質成功之上。似乎除了成功,生活再沒有其他可能。如果我是劇作家,我大概會把幻想的橋段換做兩人在貧賤生活中相濡以沫。畢竟,那才能襯托出所謂成功的本質。
但導演一定不想這樣。他想要的,大概只是載歌載舞的勵志MV。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14
2月14日情人節,被稱作“獎項收割機”的愛情歌舞片《愛樂之城》在國內上映。值得一提的是,在即將于月底頒獎的奧斯卡中收獲14項提名的它,是17年內首次在奧斯卡頒獎之前于國內上映的提名電影,給了中國影迷先睹為快的機會。盡管今年情人節是工作日,但不妨礙眾多觀眾走進影院。上映首日,《愛樂之城》票房表現不俗,截至14日20時票房已過8300萬元,隨時將刷新歌舞片在中國1。3億元的票房紀錄。而它更成為近期口碑最高的一部電影,在網上幾乎沒有遇到差評,甚至有影評人稱其為《泰坦尼克號》后又一愛情經典。歌舞片一向帶著濃濃的懷舊氣息,本片充滿各種向經典致敬的畫面,這部將懷舊和愛情共冶一爐的電影,其導演達米恩·查澤雷還是個年輕的“85后”,出品不多但皆屬精品。
《愛樂之城》的導演達米恩·查澤雷是個年輕的“85后”。年少時曾苦練打鼓的他自稱因為不是做音樂的料,所以轉行當了導演。
音樂成為他電影的一大助力。上一部爵士樂題材的作品《爆裂鼓手》取材于他和朋友的故事,用極慢的'步調探索了癡迷和對卓越的追求,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在奧斯卡頒獎禮上大放異彩。而在《爆裂鼓手》前他已經在探索全程歌唱的音樂電影。20xx年查澤雷根據米高梅的音樂電影拍攝而成的畢業作品《公園長凳上的蓋伊和艾德琳》是一部黑白浪漫歌舞片,談到這一作品,查澤雷說,這是他對歌舞片的“小試牛刀”,對他來說也是一次機會,可以借此回顧電影的歷史,從而展望未來。
看得出來,查澤雷是有懷舊情結的人,尤其對半個世紀以前的音樂片風格情有獨鐘,而《愛樂之城》也被影評人稱作是一部向經典電影致敬的頌歌。接受記者專訪時,查澤雷說他努力把新時代的潮流和舊時代的精髓融合在這部歌舞片中,“希望它既能展現真實生活,又能展現50年代寬屏電影和特藝彩色電影的偉大力量。”
明明歌舞片幾乎已過時,講述的也是關于愛情和夢想的老套故事,為何《愛樂之城》能如何受歡迎?是因為它手法懷舊但心態年輕。負責原創音樂的賈斯汀·赫爾維茨表示,他為影片的音樂加入了現代的情感語言,“同時也希望在音樂的世界里捕捉洛杉磯的現代生活和情感”。而在故事層面,正如《爆裂鼓手》讓人耳目一新的“反勵志雞湯”劇情設置,這部電影也跳出了“有情人終成眷屬”式結局的窠臼,別出心裁地安排男女主角只能在想象中團圓的場景。這也被業內人士認為它構成經典的理由之一。如赫爾維茨所說:“這是一部浪漫的電影,但它也有一絲憂傷,它既有愛情帶來的喜悅,也有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悲傷,一切都交織在一起。”對此,查澤雷表示不會用苦澀來形容這一結尾:“我覺得是傷感,兩人遇見彼此就是好事,但當兩個人有共同的回憶時,那是非常純凈的,沒有什么能夠玷污那段回憶。”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愛樂之城》觀后感01-28
愛樂之城觀后感06-29
《愛樂之城》觀后感07-11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01-28
愛樂之城觀后感09-05
愛樂之城的觀后感04-17
電影愛樂之城觀后感04-12
愛樂之城觀后感通用10-08
愛樂之城觀后感14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