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中國觀后感(通用6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寫好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布衣中國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布衣中國觀后感 篇1
深圳出品的五集服裝文化紀錄片《布衣中國》,將在中央電視臺紀錄片頻道首播。 播出時間為每天05:44/10:10/13:44/16:26,共四個時間段。
布衣,在中國傳統語境中,是衣服,也是平民百姓的代稱。服裝,是社會變遷的地圖、穿在身上的"國家史"。國民冷暖,時代明暗,生活沉浮,在衣服上密密縫補,飄飄顯現,無論霓裳,還是襤褸。
《布衣中國》,由臺灣著名文化學者黃永松先生擔任顧問,影片上下穿越,南北牽掛,剝繭中國服裝的生成,以及服裝后面的人物命運和時代變遷。從服裝的本原和材質出發,在一絲一縷之間發現山河春秋的冷暖、渾然天成的密碼。
據介紹,2014年四川"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上,《布衣中國·百變一身》曾榮獲"金熊貓"獎人文類"亞洲制作獎"。 該片的獲獎評語稱,"衣服是社會的皮膚,能感知時代的冷暖。紀錄片《布衣中國·百變一身》通過講述從民間女紅到服裝產業的個人命運故事,重拾中國情結。影片奇思妙想,畫面干凈優雅,將服裝設計之美與視聽語言之美融合,讓人在針頭線腦中,丈量出布衣中國的社會變遷"。
該紀錄片由深圳市漢唐韻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市越眾影視有限公司共同出品,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深圳市宣傳文化事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
布衣中國觀后感 篇2
一部以美食為主題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風靡全國。衣食住用行,排在"食"之前的是"衣",9月15日上午,一部以"衣"為題的紀錄片《布衣中國》在央視紀錄片頻道播出。
這部講述中國服飾文化的紀錄片是一部地道的"深圳制造",是深圳知名文化人鄧康延繼紀錄片《先生》之后的又一力作。昨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開播新聞發布會在深圳蛇口舉行,早上10:08分,眾人圍坐在一起收看央視紀錄片頻道實時播出的《布衣中國》紀錄片,在結束觀看后,鄧康延發表了感言并接受媒體訪問。
"我們最早想做《布衣深圳》,以深圳三十年的服裝變化反映城市和個人的發展。"鄧康延告訴記者,后來有人建議應該在全國范圍內尋找服飾,于是就變成《布衣中國》。鄧康延認為"布衣"有兩層意思,字面上指布織的衣服,代表平民百姓穿的衣服,另一個意思是暗示一種"百姓的精神"。
紀錄片《布衣中國》一共5集,其中第4集《百變一身》還在2014"金熊貓"國際紀錄片節上榮獲了"金熊貓"人文類亞洲制作獎。它的獲獎評語稱:"衣服是社會的皮膚,能感知時代的冷暖。紀錄片《布衣中國·百變一身》通過講述從民間女紅到服裝產業的個人命運故事,重拾中國情結。影片奇思妙想,畫面干凈優雅,將服裝設計之美與視聽語言之美融合,讓人在針頭線腦中,丈量出布衣中國的社會變遷。"
布衣中國觀后感 篇3
因為好奇,看完《布衣中國》第一集《渾然天成》后,我決定把自己觀后感寫下來,以下是一個業余觀眾的神神叨叨。
在微博上關注記錄片之家后,刷屏時看到了央視播出的5集紀錄片《布衣中國》,當時匆匆掠過,心思只停留在音樂和文案的表層上。今天再看時,發現了很多值得深究的信息。
百度百科是這樣解釋紀錄片的: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并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以展現真實為本質,并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
我的理解是:真人真事與藝術手法的結合,或者說紀錄片囊括了幾個要素:人物、故事、不突兀的敘事手法、音樂、畫面和旁白。
先不說第一集講了哪些故事,看到片尾時,制作團隊的信息滾得飛快,我一秒一秒地暫停播放暫停播放,這些幕后的制作成員和他們的角色分工也讓我這個業余觀眾了解到紀錄片制作的一點點程序。
制作紀錄片是一個項目,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調度團隊成員,控制制作預算,符合預期效果呢?屏幕前的我可以一邊嗑瓜子一邊享受制作精良的紀錄片,但是還是要感謝幕后的制作人員的辛苦勞作。制片人、出品人、策劃、統籌、資料收集、編導、攝影、音樂、編輯、后期技術與合成、解說、發行,數了幾遍,人數超過了25人,有的還身兼數職。為什么感覺是在一本正經的胡扯項目管理的內容,況且我也沒接觸過影視制作,實在不會說,那就不說了。
如果說《舌尖上的中國》表達的是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主題,那么《布衣中國》的主線大約是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
時間為經,地理作緯,第一集《渾然天成》的足跡北起新疆、甘肅,南至南粵順德和海南島,東入浙江湖州和海寧,探尋一朵棉花、一個蠶繭、一匹綢緞、一根絲線和一塊皮革的.故事以及這片土地上或已式微或仍在延續的職人精神。
“服裝,是社會變遷的地圖,穿在身上的國家史,國民冷暖,時代明暗,生活沉浮,在衣服上密密縫補,飄飄顯現。無論霓裳還是襤褸,5集紀錄片《布衣中國》,上下穿越,南北牽掛,剝繭中國服裝的生成,以及服裝后面的肉身。從服裝的本原和材質出發,在一絲一縷之間,發現山河春秋的冷暖,渾然天成的密碼。”
聽到這段開篇文案和背景音樂《愛你如衣》,滿滿蘊含央視的風格。這部片子的制作方主要是深圳一家專業制作記錄片的影視文化公司,但是同央視合拍且在其平臺上推廣難免帶有濃濃的“布衣”體。
《渾然天成》講述了11個普通人的故事。芳齡十八的采棉姑娘北上新疆摘棉賺取學費,幾近耄耋之年的廣東人梁珠先生堅守順德香云紗的生產,還有巧手設計,賦予質樸面料時尚元素的良子夫婦和混血女孩益西德成。一部55分鐘的紀錄片,展現了服裝原料的生產、加工,再到設計并制作成衣,我們可以順勢摸出片子的策劃思路和導演的拍攝方向。
有了清晰的大局觀,血肉的力量透過一個個引人共鳴的職人故事直擊人心。
解說中提到了“匠人手藝和職人精神”,我又聽到了“職人”這個詞匯。搜遍網絡,“職人”的釋義大致是擁有專門的手藝并以此為職業的人。因時間和精力有限,無法考證它的出處。不過,按我的理解,“職人”理應是個能靠手藝吃飯且能自由支配個人時間的群體。
片中的海寧皮革裁剪師葉尚青和他的縫制工妻子王婷日以繼夜留在皮革加工車間,旺季到來,加班掙錢,養活一家老小,他們算是半個職人。而一句“皮衣的制造者不一定能夠成為皮衣的消費者”卻生生地把觀眾拉入真實的生活,葉尚青夫婦倆穿梭在高檔服裝商場里,沒能找到妻子“中意”的皮衣。人潮川流不息,遍身羅綺者,誰是養蠶人?
解決了基本溫飽的群體尚不算是真正的“職人”,追求生活品質并有能力滿足這種需要,對自己的工作時間擁有一定的主導權,我覺得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職人”。
第一集并非弘揚憶苦思甜這類主旋律,“家庭”和“傳統”的主題倒是占據了較大的篇幅。
外省人阿蘭跟著婆婆學習織黎錦,為的是給女兒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筒裙。
“一件筒裙,對阿蘭的婆婆來說是記憶的傳授,對于阿蘭是入鄉隨俗的歸依,而對于阿蘭的女兒則是傳統的牽掛,一件衣服完成了對三代人的言傳身教。”
湖州村民譚洪亮一家養蠶繅絲,為的是給堂妹的新生兒縫制一條絲棉襖。
“這是一個家族相聚的溫煦場景,中國人,起初聚族而居,漸漸花開葉散。但因為這一絲一縷,宗族和傳統得以藕斷絲連。”
看到這兒,我想北方的同學多少留有母親幫著全家人縫補衣服或者納鞋底的記憶,而我呢?印象里,媽媽給我做過兩件衣服,一件是夏天的清涼短袖上衣,一件是冬天的棉褲(小時候的冬天比現在冷得多)。
大約是小學三、四年級吧,家里的腳踏式手搖縫紉機還沒壞,是那種國產的縫紉機,不記得是蝴蝶牌還是飛人牌了。夏天到了,不知從那弄來的清涼面料,我媽給我縫了一件無袖上裝,剛好蓋住肚臍眼,然后就樂呵呵地穿了整個暑假。
不過,縫紉機倒成了我的玩物,心血來潮縫了個零錢袋,用收緊帶封口,針腳歪歪扭扭,粗糙的很。
今天就寫這么些吧,我不想再燒腦了。
布衣中國觀后感 篇4
不管是棉花還是蠶蛹,羊皮還是牦牛細絨,在工業化不斷刷新人類社會的今天,我們賴以生存的溫暖仍然離不開手工,離不開自然。“我們從一株植物,或是一匹動物中獲取渾然天成的制衣材料。這是一種索取,也是一種給予。” 撫摸著身上穿著的衣服,我們心中應有一種虔誠,那是對溫暖的感激,對辛勤勞動者的敬佩,對生生不息大地的珍惜。 《渾然天成》中,一個故事,一種布衣,也是一個“布衣”:新疆采棉、海南黎錦、浙江響云紗、湖州蠶絲衣、青藏牦牛絨。紀錄片用詩意化的鏡頭,通過對田地、山野、晾曬場、蠶房、草原的俯拍,展現了衣料制作的全景,為衣料產生的環境氛圍暈染上了濃重的中國風;用特寫鏡頭描繪匠人臉上憨厚而寧靜的表情,既客觀地呈現了勞動者們踏實敬業、樸實認真的形象,又帶有一定感情色彩地,將對這群勞動人民的敬佩與贊揚,一幀一幀,刻進了畫面里。
農民與工人共同組成了我國的基層階級,衣料的制成與他們息息相關,每一件衣服,都來自這些淳樸、厚實的雙手,一絲一縷中,織出了中國人的溫暖,延續了宗族的傳統。然而也不是所有的制衣者都能消費得起自己縫紉的衣服,節目通過葉尚青的故事揭示了部分服裝工人面臨的窘境。這種尷尬,既來自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精神需求,又來自跟不上腳步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我們歌頌勤勞可貴,但最辛勤的一部分人、創造了實實在在財富的人,卻不能分得更多一點的蛋糕。資源分配的不平衡,讓這些尷尬的勞動者面對生活壓力倍感疲憊,政府如何正確引導,如何給予這些人和家庭基本的安全感,是織出“中國夢”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不管是工人經驗,還是家族傳承,不同的“布衣”,不同的布衣,都是中國服裝史上的一針一線。
這種積累,織出了中華服裝文化的繁錦。而在這幅錦繡千里圖的腳下,是九百六十萬平凡千米的土地,孕育了生命,給予了溫暖。 撫摸著身上穿著的衣服,我們心中應有一種虔誠,那是對溫暖的感激,對辛勤勞動者的敬佩,對生生不息大地的珍惜。
布衣中國觀后感 篇5
我們在絲絲縷縷下點點滴滴的生活,這部紀錄片與其說是在講我們身上的絲絲縷縷,不如說是在講我們關于身上絲絲縷縷的點點滴滴。
紀錄片里講我們用各種各樣的天然材料做出我們的布衣,但我覺得這更是一個我們在穿衣織布中渾然天成的生活方式。這不僅僅是渾然天成的天然材料塑造了我們的布衣,也不僅僅是渾然天成的布衣塑造了我們的傳統生活,而是我們渾然天成的生活發展塑造了我們的布衣世界。
紀錄片中每一種服飾制作都是一類人的生活。坐長途火車到新疆采棉的河南女子,父親早喪,兄長外出打工,姊妹輟學,她千里迢迢,在棉田里呆十幾個小時,為自己學會雙手釆棉而開心不以;外嫁海南的女子,向婆婆學習黎錦的織法,只為給女兒織人生第一件黎錦裙,傳承是所有人的傳承,與血統無關,與地域無關;外出打工的制作皮衣的夫妻一天經手那么多皮衣,過年回家卻買不起一件皮衣,遍身羅琦者,不是養蠶人;美國與西藏的混血女孩利用耗牛毛打開奢侈品的大門,造福一方,最終留在那個貧瘠而美麗的地方……
我們帶著布衣的繁華和襤褸,帶著渾然天成的悲歡離合,仿佛在織我們自己的一塊布,上面涂滿自己和別人的故事傳說,五顏六色,或模糊,或清晰,經過多次的工序,在空中一股腦的飄蕩。
這個紀錄片講述的大概就是關于布衣的布衣門的故事。
布衣中國觀后感 篇6
從古代開始,我們就懂得向自然索取色彩斑斕,從視覺上豐滿我們的花花世界。紅橙黃綠藍靛紫,我們就像是小孩子那樣不停的追逐色彩斑斕的樂趣。
有那么一個時候,我們不滿足于彩色泡泡一般的世界變化,開始追逐色彩的自由,描摹自己的色彩來點染我們的世界。于是我們開始揮灑身上的畫卷。那一刻,我們或潑墨或白描,或織錦刺繡,慢慢暈出大朵牡丹翠綠煙紗碧霞羅,粉色水仙散花綠葉裙,金絲薄煙翠綠,玫瑰紫緞子水紅錦襖,金邊琵琶襟外襖,粉霞錦綬藕絲緞裙……襯托出或妖嬈嫵媚或威武霸氣,或雍容華貴或樸素淡雅的氣質。
因為色彩所以出彩的人類曾經一度限制自己同胞的服飾顏色,把服飾顏色作為自己身份的象征。但是即使限制,我們也可以在桎梏里蹁躚,因為我們從未改變我們內心的對于五彩斑斕的追求。
在不久的今天,我們終于獲得了顏色的再一次自由,我們再一次用我們的向往潑灑著恣意的風華絕代。藍粉、草綠、奶奶灰、姨媽紅……我們把色彩的表達發揮到了極致,猶唐宋詩詞的精妙絕倫,于其他時代更勝一籌。
我們色彩斑斕因我們的追求而活色生香。無論是什么時候,那個時代,我們都以最執著的追求讓我們的服飾最終坎坷出色。
【布衣中國觀后感(通用6篇)】相關文章:
《舌尖上的中國》觀后感(通用15篇)03-19
中國機長_觀后感04-18
典籍里的中國論語觀后感(通用7篇)03-25
感動中國觀后感結尾06-12
中國空間站天宮課堂2022學生觀后感(通用36篇)04-24
小學生中國機長觀后感04-20
《我們誕生在中國》電影觀后感04-12
《我們誕生在中國》學生觀后感想04-07
《中國女排》觀后感600字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