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力量》觀后感(精選10篇)
地球是個偉大壯麗的世界,充滿了大自然的奇跡。四種偉大的能量:火山、大氣層、冰川和海洋聯合起來塑造出這個偉大的星球。以下是《地球的力量》觀后感,歡迎閱讀。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 篇1
地球上71%為海洋,29%為陸地,所以太空上看地球呈藍色。地球是目前發現的星球中人類生存的唯一星球。雖然其被人們稱為地球,但在空間站看來更像一個水球。
地球是宇宙中獨一無二的星球有著獨特性,通過BBC記者的親身感受和體驗向我們從不同的方面來展示地球海洋,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源泉,地球孕育了生命,海洋有著超級長的海岸線,是氣候等改變是等無不與地球的海洋有著密切的關系,波浪是大洋能量的傳遞形式。海洋向大氣輸送氧氣,在演示了直布羅陀還行如果關閉將對地中海造成的巨大的影響,海洋的浮游生物為地球提供了一半以上的氧氣,從而滋養生命,巨大的洋流將海洋的熱量帶到了世界各地,使地球的溫度達到了均衡。 原始的海洋,海水不是咸的,而是帶酸性、又是缺氧的。水分不斷蒸發,反復地形云致雨,重新落回地面,把陸地和海底巖石中的鹽分溶解,不斷地匯集于海水中。經過億萬年的積累融合,才變成了大體勻的咸水。同時,由于大氣中當時沒有氧氣,也沒有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達地面,靠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里誕生。大約在38億年前,即在海洋里產生了有機物,先有低等的單細胞生物。在六億年前的古生代,有了海藻類,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產生了氧氣,慢慢積累的結果,形成了臭氧層。此時,生物才開始登上陸地。 海里的水總是依照有規律的明確形式流動,循環不息,稱為洋流。其中比較有名的是墨西哥灣流,最狹窄處也寬達50里,流動時速可達4公里每小時,沿北美洲海岸北上,橫過北大西洋,調節北歐的氣候。北太平洋海流是一道類似的暖流,從熱帶流向北流,提高北美洲西岸的氣溫。
盛行風是使海流運動不息的主要力量。海水密度不同,也是海流成因之一。冷水的密度比暖水高,因此冷水下沉,暖水上升。基于同樣原理,兩極附近的冷水也下沉,在海面以下向赤道流去。抵達赤道時,這股水流便上升,代替隨著表面海流流向兩極的暖水。
島嶼與大陸的`海岸,對海流也有影響,不是使海流轉向,就是把海流分成支流。不過一般來說,主要的海流都是沿著各個海洋盆地四周環流的。由于地球自轉影響,北半球的海流以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的流動方向則相反 對氣候的影響:暖流對流經沿岸地區的氣候起增溫、增濕的作用。例如: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寒流對流經沿岸地區的氣候起降溫、減濕的作用。例如:沿岸寒流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荒漠環境的形成有一定的作用。如果洋流的異常,就會使全球的大氣環流發生異常,從而影響到氣候。如:厄爾尼諾現象。厄爾尼諾現象在全球范圍、正常的情況下,在太平洋東部,受洋流和信風的影響,東部海區的海水隨南赤道暖流向西北流動,大洋東部有上升流補償,表現為東部海區的水溫低,西部的水溫高。而當厄爾尼諾發生時,由于大洋東岸、秘魯沿岸溫度升高,致使秘魯沿岸冷水上翻停止,上升流消失,使大氣環流異常,降水發生變化。如1982-1983年的厄爾尼諾,使赤道東太平洋沿岸秘魯的降水驟增,洪水泛濫;太平洋西側的澳大利亞、印尼等地持續干旱,并引發森林大火,整個非洲更是干旱異常;中國也受其影響。如1998年中國長江流域發生的特大洪澇災害的自然原因之一就是受到了厄爾尼諾的影響。
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保護地球上一切的平衡發展是對氣球最重要的,認識到海洋的重要性才能更好的保護地球。人類的存在對地球帶來了巨大的影響,事在人為,人類在將來要齊心協力才能保護好地球。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 篇2
不管您是否已經感知到,在現代社會中,公司無處不在,并在推動經濟發展和促進社會進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在觀看公司的力量視頻前,我從未去了解過公司的發展歷史和它的力量。
第1集
標準時,人類社會進步的標志。工業社會之前,地球上的人們遵循日出而作和日落而息安排生產和生活。但隨著鐵路不斷延伸,這種亙古不變的法則被打破。為協調火車運行次序,鐵路沿線的站點需遵循統一的時間,為此“標準時”在鐵路公司的作用下出現了。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現代社會中,公司無處不在。公司利用社會資源和生產技術組織生產,并向社會提供各種產品和服務,例如生活必需品、工業制品和戰爭物資等。公司在推動全球經濟發展和解決社會就業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2009年,公司為全球81%的人口解決工作機會,創造了全球生產總值的94%;最大的10個公司的銷售總額超過了世界上最小的100個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總和。公司成為名副其實的財富創造者。
公司發展歷史悠久。正如亞當斯密所說,交易可能是人的本性之一。在逐利本性的驅使下,公司的雛形在很早的奴隸社會都已經存在。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公司則在歲月的潮起潮落中逐漸成形。19世紀中期,股份有限公司終于作為一項制度被法律固化下來。
第2集
自從歐洲的冒險家發現到達美洲和東方的海上航道以后,浩瀚的海洋成為了公司逐利的賭場。歐洲列強利用堅船利炮,強行打開了各國貿易大門。此舉為歐洲列強拓寬了產品和原材料市場。但基于當時的航海技術,要到達美洲和亞洲,不僅投入高,而且風險大,僅憑一家之力,很難實現,并且也承擔不起失敗的后果。
如第一集所講,逐利是人的本性,在利益的驅使下,人們找到了解決融資的問題。股份有限責任公司將不同的老百姓、不同的有錢的個人或者是家族的錢聚
集起來集中使用,并承擔有限責任。此創舉,不僅解決了航海所需的資本問題,還激發了更多的人參與航海大冒險。從此公司通過發行股票,向社會融資在歐洲大陸興起,支持公司向海外拓展。此時,公司不僅承擔著為股東創造利潤的使命,還承擔著為國家開疆拓土的歷史使命。
任何靠政府支持的公司都不能長期健康發展。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工業制品在種類和數量上都得到極大的豐富,急需消費市場。此時,借助國家機器來發展經濟的做法不在適用,而應該通過平等契約的自由貿易來發展社會經濟。因此,開辦公司不再需要國家授權,僅需幾個人在一定的契約框架下,即可自由組建公司,并開展貿易服務。從此公司步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第3集
要得富,先修路。這句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宣傳語,其實在幾百年前的美國就已經體現了它的價值。航運和鐵路的發展,不僅拓寬了市場空間,拉近公司與消費者間的距離;還降低了產品的成本,低廉的價格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在鐵路網絡形成后,在空間上統一的市場就會出現,這會為公司的發展提供了史無前例的機會,也會為公司創造了豐厚的利潤。
看清未來者,即為企業家。市場經濟充滿變數和不確定性,誰能在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看到未來的機會,并把握住該機會,誰就是企業家。航運大亨范德比爾特,在68歲轉行至鐵路行業。洛克菲勒在24歲時拿出4000美元的積蓄建起了一家煉油廠。做出這樣的決定,都是基于未來可能出現的機會的判斷。范德比爾特認為基于鐵路網絡建立統一的市場,將成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動力。洛克菲勒觀察到“石油正從家庭燃料逐步變成工業的血液”。
第4集
如何避免工業化導致的社會矛盾呢?無論是經濟學家還是政治家,都想找到答案,但都沒有獲得答案。隨著工業革命的推進,農業市場釋放出了大量的富裕勞動力。隨后農民離開生活幾千年的土地,進入到城市,并尋求新的就業機會。但公司提供新的就業崗位的增長速度,無法滿足新增的城市人口的速度。為此勞動力市場出現供給大于需求的現象,人并定義為活的工具,收到公司的支配和奴役。因此,在工業革命過程中,時常會出現工人罷工,要求改善工人工作環境和提高工作待遇的要求。
隨著公司的發展,公司的社會權利也應該受到制約。逐利是資本的天性,以資本為基礎構建起來的公司的天性同樣也是逐利的。因此,公司的社會權利應該受到制約,以保護工人的權利,改善工人的工作環境和薪資待遇。工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應受到公司的尊重,收到社會的尊重。堅持相互尊重,平等相處的原則,才能構建起和諧的勞資關系。
第5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古話在中國家喻戶曉,說的是漢代君臣間的故事。公司推動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為人類社會進步做出卓越貢獻,但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累積社會矛盾,導致社會危機,給人們帶來苦難。
資本有天生的逐利性。隨著工業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工業制品日益豐富。生產工作制品的`工人又是消費工業制品的消費者。由于資本天生逐利性的本質,公司為獲取更高的利潤,一方面壓低工人工資,一方面又抬高產品價格。當工人微薄的工資無法支付生存所需的產品時,社會危機出現了。到處是過剩的產品,到處是失業的工人,社會陷入恐慌當中。
自由放任的市場并不能完全解決市場出現的問題。西方經濟學家崇尚自由市場主義,認為只要將社會經濟建設交給市場,市場就會高效率配置資源。但在世界經濟幾次大蕭條之后,人們已經意識到,不受到任何約束的公司并不能拯救經濟危機。因此,政府開始參與經濟建設,實時實施宏觀調控,以穩定經濟發展預期。
第6集
構建在個人權威或者影響力之上的公司終將失敗。在市場經濟發展初期,一些敢于冒險的個人,在變化莫測的市場中發現機會,創建自己的公司,并抓住市場機會將公司做強做大。在公司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中,企業家們在公司內部樹立起決定威望,并將公司視為自己的私產。在公司銷售規模和員工規模較小的階段,這種家長式的管理并未不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市場競爭加劇,公司管理需要更新升級。但若此時企業家迷戀權杖,還堅持家長式管理方式,那么必將給起來帶來危機。老福特用流水線和T型車開創了美國的汽車時代,福特公司不僅為福特家族創造了巨額利潤,同時還為老福特贏得了社會地位。但福特公司終因老福特的獨斷專行,走到了破產的邊緣。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神州大地上創建了數以萬計的民營企業。經過35年的發展,一些企業規模非常龐大。如何管理大規模公司,是企業的問題,同時也是中國社會的問題。
第7集
改革開放從解放思想起航。受儒家文化影響的社會,長期形成的官尊民卑和重士輕商的思想觀念制約著公司的發展。為社會經濟建設作出卓越貢獻的商業,處于社會最低階層。要激發公司的活力,激發公司創造社會財富的活力,必須解放思想。
文化是企業的生命。公司歸根結底是人的組織。人有思想、有情緒、還有疲勞感。如何管理人,如何激勵人,如何提高人的工作效率是每一個公司都面臨的問題。唯有聚焦社會福祉,聚焦用戶福祉,聚焦員工福祉的企業文化,才能超越企業家生命而存在,并使之成為牽引公司方向和激勵員工的不竭思想源泉。日本企業文化最大的特點是“公司不是股東的,也不是經營者的,而是公司職員的”,。在這種企業文化的作用下,近代日本涌現出一大批走向世界的優秀企業。公司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發展,唯一留下來的只有公司的文化。
第8集
技術創新促進公司的誕生。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也是發明家輩出的時代。在那個時代,一些天才發明家基于自己的某種發明,創建起公司,并把發明轉換成產品。這些發明不僅解決了當時社會所需,而且還未這些發明家創造了巨額財富。例如瓦特的發明了蒸汽機并創辦了蒸汽機公司,愛迪生發明了電燈并創辦了發電公司等。此時的創新,都是基于技術的創新,基于基礎技術的創新。
創新不是公司的風險,不創新才是公司最大的風險。基于技術的創新是狹隘的創新,公司廣義的創新包括的領域較多,例如:企業管理領域的創新、人力資制度的創新、產品研發領域的創新和財務管理領域的創新等。但任何領域的創新都需要資金的支持,并且創新取得的成功概率不會高。基于此,很多公司不敢冒險,不愿意承擔創新的風險,而裹足不前。不創新,看似沒有風險,但往往讓公司面臨更大的風險。因為當前是一個過剩的時代,什么產品都過剩。若公司不能通過創新,來引導客戶需求,來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必然在激烈的競爭中喪失自身的競爭力。
第9集
完善的法制與契約架構是公司的保障。清政府后期,中國被西方列強利用堅船利炮強行打開國門,從此開始對外通商。在西方思想的影響下,官督商辦的公司開始興起,并涉足各個領域。由于技術條件落后,公司生產能力不足,物資供不應求,公司效益好。隨著公司規模不斷擴大,官督商辦的體制已不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為促進公司的發展,官股最佳的選擇是從公司退出。但在專制制度之下,權利往往凌駕于法律之上。最終退出公司的不是官股,而是私人股東。清政府在強行將公司收為國有的同時,也將自己埋葬。公司要在專制的土地上生根發芽,就需要有完善的法制與契約架構,從法律上保障公司的權益,保障市場交易上方的權益,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特別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公司
的概念已經超越空間和時間。交易主體不再是基于血緣和友情,彼此信任的雙方,而是彼此陌生的雙方。在此條件下要促成交易,完善的契約和法律制度至關重要。
第10集
經濟全球化。為保護本國公司利益,政府經常設置貿易壁壘,例如嚴格限制貿易進口,大力鼓勵貿易出口,特別是在本國經濟出現危機的時候,貿易保護主義就會抬頭。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技術的進步,國與國間的距離越來越短,人與人間的距離越來越近。經濟體間不再相互獨立,而是您中有我,我中有您,協調發展。經濟發展出現的新的趨勢,即全球化。全球化對公司來講是前所未有的機會,不僅拓寬了公司產品的市場空間,也拓寬了公司資源的市場空間。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公司根據業務發展的需要,靠近資源經營公司,以降低公司經營成本和提高研發創新能力等。
公司全球化。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必將出現更多的全球公司。全球公司超越國界,不屬于某一個國家,而屬于全球人民,例如IBM公司的總部在美國、支付中心在上海、采購中心在深圳、服務中心在布里斯班等。在公司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國一些公司已經揚帆起航,在世界各個角落建立研發中心、客服中心和財務中心。例如華為公司、海爾工資、萬向公司等。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 篇3
帕斯卡爾曾表達身為人的雙重惶恐:他的左邊是一個無限寬廣、巨大無垠的世界,右邊是一個極盡微小,卻依然無窮無盡的世界。而人處在中段,或者說,人因為同時意識到這兩者,而深感自己所處位置的荒誕。實際上這兩個世界是同一個。只不過它向左延伸至無窮,向右,延伸至無窮。
我曾經想象,從外太空遙望地球的話,一雙眼睛要怎樣才可以找到我。就身量而言我比細菌還細微,可即便巨大一如喜馬拉雅山脈又如何呢?出了太陽系,地球也就是一顆微塵。
于是,這里也同樣存在著雙重的奧秘,人,這微不足道的東西,卻擁有著即便不能超越宇宙,也至少如同一個宇宙般廣闊的思想空間——既是靈魂的次元,也是心靈的縱深。
如果沒有靈魂,那么我無非是一顆被淹沒在太空中的灰塵;如果沒有靈魂,而世界是一股風,時間是一股風,我從不曾存在,也不會被紀念,然而最可怕并不是這個。最可怕的是在這股風里存在著最黑暗的核心,里面不僅僅有生與死,還有如同黑洞般深邃的對生死的不解和敬畏。誰能夠設想呢?宇宙中微小如塵的這些存在,卻擁有自己的劇情片。他們在時間中上演著生死循環,悲歡離合,恐懼與希望。這真是一出無法形容的超級大片,同時涵蓋了科幻、驚悚、動作、倫理等等所有領域。
不知道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能不能意識到自己也是演員中的一名,因為它們沒有把它放上熒幕,只有人這樣做了。片里沒有出現人的身影(花絮除外),然而處處是人的眼睛,或者說僅僅是人的眼睛。地球是一個巨大的寬屏幕,你看,那些山,高空望下去它們如同被隨意放置的石頭,誰知道它們有多大?你看那片海,像不像一汪小水潭?云層被大風卷起,自這一半球刮至另一半球,它們就像時間飛逝,地上看來累月經年,實際上不過轉瞬之間。
當那雙眼睛自外太空慢慢逼近,穿過大氣層、落到橫亙無涯的山脈上,又從山脈上逐漸搖起,橫視廣大平原,再低,再近,一些不同于云塊的活物漸漸浮現,愈見清晰。它們成群、成團、成雙,或形單影只地走動,你終于看清楚了,那是一片鳥的海洋,一片地毯般遷徙的四足動物,一群疾速奔跑的掠食者,星星點點各式各樣的獸和蟲。最后,當視線落到某一只動物身上,你知道在它周遭,一個故事就此展開。
沒有一個故事因為太長或太短而不夠驚心動魄,沒有一只活物因為巨大或微細而不被注視,即使它身藏密林、埋伏進泥土里,或隱匿在深如地府般的黑暗海洋底部——是的,即使是一片草葉,一塊滾石,一爿因雨云來去而冒生隨即消逝的林地,都是同一出影片的一部分。當視線一下橫跨數千年,那些仿如曠世之初就頂天立地的巨大山脈,都被時間的風一股腦吹走。它們消失得那么快,以至看的人產生幻覺:仿佛整個世界確實是一股風,無非是一股風,風里只有來去無蹤的微塵,而風從不駐足。世界只是一層表皮,而被不斷地帶走、帶走、帶走。
可這股似乎沒有起頭也沒有盡頭的風里卻有故事。朝生暮老的皮囊那樣緊裹著一顆細小靈魂,就在被注視的短短一瞬間,風都不忍驚動,而聽任其破殼、張眼迎接第一縷陽光,展身落到蔥翠草地上,小靈魂蕩出了那么透澈凝惘的一束視線來,回望你。那一望仿佛就是永恒。正如即將闔攏的眼窩內奄奄透出最后一道光——所有即將熄滅的靈魂都不能使人無動于衷。
如果一出影片里只有風云山石深海和大漠,那么它只是一出風光片,再好看也不過是個二維的平面畫兒。動人的唯有劇情片。要有開端,有結局;有跌宕起伏,有涓涓細流;有生和生的歡悅,死和死的悲哀;有殘忍,有不忍;有問,有答。如果沒有那道視線像光一樣打亮它們,那么萬物都沒有輪廓。如果沒有一點思念惦記誕生和消亡,那么風來了,沙塵就把一切覆蓋了。如果沒有一縷靈魂曾渴望窮盡天和地,至大和至小的,如果不是那一個執著的意念想要問透生和死,那樣死死握住一點生機不放手,那樣對痛和離喪不堪忍受——宇宙也就是個平面。宇宙藉由靈魂的縱深而獲得了自己的縱深。
這一點執著,就叫人煙。于是整出影片盡管謹慎到幾乎沒有出現人影,卻只能是因人而存在。從不曾有一個寬屏幕將地球的樣貌展現,也不曾有人那樣清晰地盯視一只蟲豕,雖然是借助了高科技,但若不是人想要去看,那么也永遠不會有所謂的高科被發明出來,使人看得到。唯有人想去看,因為唯有人想去問,唯有他既感到自己身處無垠的廣大中,同時亦置身無限的微小里,他自己正是這既廣大又微小的一分子。卻不僅僅如此。
廣大和微小依然是個物理的、物體性概念,人卻從里面獲得了靈感。什么是靈感?是當你望爬行的蟲子,你不僅看到物體移動,同時看到物體的消逝;當你望一雙同樣是活的、含蓄光芒的眼睛,你不僅看到眼球轉動,還能看到里面含有對食物的渴念、對存活的渴念,你看到它緊守子嗣不亞于緊守自己的'生命,你看到它遇見掠食者時深深的絕望。人甚至為影片配上音樂,不是風吹過的聲音,不是云流逝的聲音,不是青草從泥土鉆起的聲音,也不是骨頭被嚼碎的聲音——而是,悲傷或喜悅,絕望和希望。
人使這出裸露在無涯時間荒漠里的故事,浸透了自己靈魂的色澤。當他借助尖端衛星自外太空回望地球,他看不到自己的身影因為那實在太微小;然而在這顆仿佛被一雙手奇妙涂抹著的星球上,唯有他,像惦記眼中的瞳仁般帶了深深的敬畏和眷念。
于是他想,我何嘗不是這樣一顆星球呢?從宇宙隨便一個角度看我,我都是個隱沒的;然而是什么使我那樣奕奕閃爍仿佛被光打亮了輪廓?是什么使我能夠去問仿佛確實有答案?是什么使我痛惜消逝的一切仿佛永恒是真的,在某一個次元中存在?是什么使我愛惜一絲半點生機,去愛同樣存在并將死去的活物,去愛一切流動并往返不息的、仿佛它們與我應答——我愛了,它們也給予我同樣的愛,即便我和它們之間不論是語言還是靈魂,都難以相通?是什么使我和任何一只蟲豕都不致被埋沒在時間和灰塵里,卻被注視,被看見,被發掘,被紀念?我永遠也忘不了自己曾經見過的無論它們能否活上一百萬年,那么,我也一樣。那道視線從遙遠的宇宙深處穿越過來,越過時間,越過云層,越過巨大或微小的一切,落在我身上。我就被打亮了。我是個被紀念的。存在過一次的必將永遠存在。因為靈魂是這樣一種東西:它藉著光在瞳孔上成像,既成了,就永不磨滅。
于是,唯有人有信心、有勇氣去拍一部關于地球的劇情片。因為也唯有他才真正相信永不磨滅。既不在無限廣大的左邊,也不在無垠微細的右邊,而就在中段。這里發端于一道視線——“我就是初,我就是終”,這初與終對人親口允諾說:
“耶和華遇見他在曠野,荒涼野獸吼叫之地,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仁。”
于是他的靈魂被聚攏在這眼窩子里,朝上望是無限,朝下看是無限,而他確實是宇宙的中心。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 篇4
地球的力量是BBC拍攝的紀錄片,他講述了地球的各個形態。這本紀錄片共有五集。
第一集講述了火山——這是一種地球常見的形態,在地100-150千米處,有一個“液態區”,區內存在著高溫,其實里面的東西就是巖漿。只要它從地下噴發出來就是我們所說的巖漿了。火山分為活火山、死火山、還有休眠火山。基拉韋厄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體,巴毛窮宗火山群是中國最高的死火山群,地球上最高的休眠火山是尤耶亞科火山。
大氣層。地球就被這一層很厚的東西包圍著。大氣層的成分主要有氮氣、氧氣、還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氣體、和水蒸氣。大氣層又稱大氣圈,是因重力關系而圍繞著地球的一層混合氣體,是地球最外部的氣體圈層,包圍著海洋和陸地,大氣圈沒有確切的上界,在離地表2000到16000公里高空還是有稀薄的氣體和基本粒子,在地下面,土壤和某些巖石中也會有存在少量氣體,它們也可認為是大氣圈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有一天如果你想象一下全球冰川融化。那么如果真實發生的話后果會非常的可怕,它將造成海平面上升大約66米。許多氣候變化的影響是不可往回逆的。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每年都在增加。據信地球上有2085萬立方公里的冰,你想想看,如果這些冰全都融化會發生什么恐怖的事!
你知道嗎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氣溫比100年前上升了0.48℃。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 等多種溫室氣體。這正導致了海洋會出現波濤兇勇的波浪,巨大而可怕的潮汐,驚險的洋流以還有全球暖化將給我們帶來的危險······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行星通常是指自身不發光,而環繞著恒星的天體。一般來說行星2007年5月,麻省理工學院一組太空科學研究隊發現了已知最熱的行星(攝氏2040度)。還有我們的地球也是行星哦。
不得不說,地球的力量實在是太神奇了。我不們要好好的珍惜它,不僅僅是這樣,你還可以在你身邊發現這些神奇的力量。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 篇5
“人類是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在文藝復興的年代,這句話很有必要。然而越發展,我們反而越發現原始人對自然的敬畏精神的必要性。
人類,別太把自己當一回事。 就像在最后一集提到的瑪雅文明。一個那么發達的文化至今已不知去向,我們甚至無法確定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那里,現在是一片森林,但是曾經,它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城市,它是某顆毀滅恐龍紀元的隕石所降落的地方,也許,它曾經是一片海洋。類似的還有亞特蘭蒂斯,據說它的文明程度其實比我們現代還要高,但是現在照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人類天天破壞地球,卻又喊著拯救地球,好像自己是地球的救世主似的。
其實,我們不是,人類和任何一種出現在地球上的生物一樣,只是地球上的過客。即使有一天,地球遭到了對生命來說的毀滅性的危機,脆弱的人類和其他物種會在瞬間消失,而地球卻仍然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恢復。你還覺得是人類在拯救地球嗎? 我在某本書上看到,說科學家在火星、金星、甚至是水星上都發現了類似金字塔的文明遺址。它說,也許地球不是 太陽系文明的起點,而是其終點。 我覺得地球很善良,居然能容忍人類這樣糟蹋自己,而且自人類誕生以來也沒有發生過嚴重危機。但是,人類不要太自以為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看完最后一集,the rare planet,準確的說,看到最后一刻,我才明白。 為什么這一集的名字不叫 humankind。因為人類根本沒有資格與其他四位(volcano, atmosphere, ice, ocean)并列。當我們高喊‘拯救地球’時,我們根本就高估了自己。人類還不具備摧毀地球的能力。但我們可以摧毀自己。對地球來說人類自取滅亡對它的傷害至多是一場災難,一百萬年之后,地球依然美麗,人類被那時最聰明的生物與恐龍相提并論,一個自殺另一個他殺,而已。
地球會進行自我調節 自我演化,而我們人只是她力量的眾多分享群體之一, 恐龍力量再大,在火山面前不過是蜉蝣之動,人的智慧再高,在這樣的物理系統面前什么也不是。 我們的哲學只是由少數所謂的“精英”創作的人較高端思維方式,我們的.生活也只是由地球表面上那些可以暫時立足的環境所映射而成。 其實我們是租戶,而地球是房東。一個擁有創造與毀滅的房東。這個房東給了我們人極大的自由,不論我們以什么 樣的形態、意志、身份存活。 我們是一群被放養在表殼上的羊羔,至于什么時候會變成疊層石、化石、還是塵土,只有放牧者知道。 無論是地理跨度、探險設計還是拍攝技巧,BBC 這部耗時三年的紀錄片處處可見其誠意和用心。獨立的每一集不僅分別展示了火山、海洋、大氣層、冰川這四種元素對地球的塑造和其背后的原理,對諸多奇妙地貌和景觀的實地拍攝也極大拓展了觀者的視覺體驗。 實在太喜歡有些妙不可言的畫面了,整理出來了所在地,希望以后能用雙眼去看看那些自然奇跡。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 篇6
45億年,是一個怎樣漫長的光景。浩瀚的宇宙,又是怎樣遼闊的疆域。在漫無邊際的天際,有如微塵一般的地球,卻孕育著數以萬計且多姿多彩的生命。
追溯過往,發現生命繁榮的起點竟如此苛刻,一切萬年不遇,一切宛如神跡。當地球剛剛形成幾百萬年時,他與誕生在類似軌道位置的孿生星球西亞間發生了一場災難性的撞擊。地球幸運地存留了下來。吞噬掉大部分西亞的地球成為了一個質量、體積適中的星球,這也使得地球擁有適中的引力吸引住厚厚的大氣。這層大氣為地球提供了適宜的溫度、為地球擋去大部分太陽輻射、供給我們呼吸的氧氣、形成不同的天氣、甚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安全的宇宙環境、擋去隕石撞擊帶來的大部分能量。地球早期和自己孿生星球的撞擊在其它方面也造成了很重要的影響。巨大的融化內核對地球生命起著重要的作用。它是調節地球溫度的一種方式,是一個很了不起的系統。巖石被熾熱的地核加熱而融化,上升到地球表面并向兩邊蔓延,地殼漸漸地被分離開。這種運動導致了板塊漂移,從而使得地球表面永不停歇地變化。然而地核不僅僅塑造了地球表面板塊運動,它所造成巨大的火山噴發,向大氣層釋放出二氧化碳。如今,我們覺得二氧化碳是導致全球變暖的危險的溫室氣體,但是在地球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它數度拯救了地球,讓地球從雪球中解凍,維持在一個適宜的溫度,并由此誕生了生命。地球和它的孿生星球的碰撞最后還留給我們一個特別的禮物:爆炸后的殘骸圍繞著地球旋轉,開始彼此結合,形成了一個新的星球。這就是月球——地平線上一道美麗的風景。月球形成的方式讓它離我們很近,所以它對地球的進化產生了不同尋常的作用。月球繞著地球旋轉,它的引力讓海洋形成潮汐。
多虧了月球,地球才有穩定的氣候和變換的四季。月球的萬有引力防止了地球在太空中搖晃,那樣會導致極大的氣候問題。沒有月球,地球溫度會經常在超高溫和超低溫之間轉換。這樣瘋狂的氣候變化會使得地球無法居住。地球從貧瘠的'巖石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個世界花費了45億年,現在地球也許面臨著最大的挑戰,有一股新的力量在威脅著這個獨一無二的星球。
這股力量一直在聚集著,已形成了幾千年。這就是我們人類。自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人類便開始了他對地球的無休止的索取和破壞。嚴重的缺水現象和水污染、大面積的土地沙漠化、工業廢氣廢熱導致的酸雨和全球變暖、臭氧空洞、冰川融化、越來越惡劣的空氣指數……自稱高等智慧生物的人類在謀求其自身發展的同時,短視的破壞環境牟取利潤。舉個例子:自從人類開始向大氣層中輸送溫室氣體以來,世界各地的森林已經吸收了我們制造出的25%的二氧化碳,幫助緩解了全球變暖的現象,健康森林在調節地球氣候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現在,世界上的原始森林只剩下大約五分之一。在玻利維亞,曾經有5萬平方公里的熱帶雨林在短短20年內變成了田地和城鎮。每年世界上有大片的森林被破壞。我們的行為不但在增長大氣層中的溫室氣體,同時還在降低地球處理這個問題的能力,而這只不過是人類如何破壞這個幾百萬年形成的系統的一個例子。人類的破壞引發了很多改變:溫度上升,冰川和冰山在減小,結果使海平面升高威脅到很多城市。
海洋里不斷提高的二氧化碳量造成海水酸性化,最終,破壞了珊瑚礁以及它們支撐的食物鏈。在西伯利亞,永久凍結帶開始融化,釋放了更多的溫室氣體。人類文明對我們的地球確實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幾乎沒有哪個地方沒有人類的足跡。但是未來怎么辦?人類對地球的挑戰比我們想象的更大。
地球和生命會復原,有時候甚至會從巨大的災難中因禍得福。它可以應付我們對它所做的一切:我們破壞森林,但是森林在幾千年內又會成長起來;我們可以燃燒掉地球的化石燃料, 讓大氣層充滿二氧化碳,即使是那樣,地球也只需要100萬年左右便可恢復大氣層;甚至因為我們而滅絕的動物最終也會被代替,隨著進化的不斷進行,地球會創造出更加多樣化的生物科學的力量終于揭開了生命起點的奧秘,人類也正如我們所想象的那樣成為地球上至無上的掌握著智慧的光輝的王者,只是這位王的正一步步走向衰敗的國土,還能繁榮多久呢?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 篇7
“當我們來到這世界上, 地球母親把我們撫養, 我們吸吮著母親的乳汁 ,卻常常把母親遺忘 ,今天我們已經醒悟,地球母親不再悲傷,不再悲傷......”
生活讓我如此感動,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是否也有一座繁華似錦的后花園 感動一如愛情,有太多種五彩繽紛、形色各異的面目。愛情可以來自于幻想,甚至超越時空界限,而真正的感動卻來自于生活——我們每個人都在過著的生活。惟有生活,才能讓我如此感動。一生的感動,一生的激勵流傳世界的幸福心聲。
當我們頭頂的天空不再明凈,不再蔚藍時,我們是否才想起應該保護我們所生活的環境!當我們腳下的土地變成黃沙變成荒漠時,我們是否才后悔沒有珍惜我們的大自然!面對曾經美麗的一切,我們不禁要大聲問道:誰來保護我們的綠色家園! 我是07年6月份才報名參加志愿者,然后我報名了參加一次社區環保活動,在那一次活動中我認識什么叫做環保,從而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個人環保的一小步就是社會環保的一大步,雖然那天很熱也很累我們志愿者支持到最后。我們是社會的一份子,地球的一員,我們深感憂慮。但是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來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有一次,我星期六又參加了活動今次是去公園,我們到了公園以為公園是很干凈的,垃圾桶也多,因該沒有那么多垃圾可撿了。我們是兩個人一組的,分好組后就開始檢垃圾了,我和另外一個志愿者遇到了一個在撿垃圾的老人。與之交談,得知對方是一名退休教師,沒事的時候就經常來這里撿在公園里散步、帶小朋友游玩的人扔的煙頭、塑料袋、礦泉水瓶等垃圾,公園有那么多的垃圾,憑個人能否讓公園變得清潔時,這位老人很認真地說,“我只是想到我撿起一點垃圾,這里就少了一點,至少這一小片公園就干凈了。”
老人的一席話讓我回味良久。我想到了當前的環保事業。面對各種各樣的環境污染問題,一個人的力量肯定不會讓所有的環境問
題得到有效的控制和解決,甚至連一個很小的環境問題也不大可能因一個人的努力而發生根本的改變,但是這一個人的行動卻足以改變一定范圍的環境狀況,盡管有時候這個范圍是非常小的。比如,你從路邊撿起了一節廢棄電池,對于整個城市,你的.舉動是非常微不足道,但是,撿一節廢電池,對于這一寸土地來說也許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其實,很多環保行為不是我們不能做到,而是不想去做。不想去做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覺得個人的環保行為意義不大。面對著形形色色的環境污染,總是覺得自己的力量太過于微弱。而事實上,即使再小的行為,只要是有益的,都會產生積極的效果。
一個人,拯救不了一片土地,但卻可以保護一寸;不能拯救整個湖泊,但卻能避免一條小溪的污染;不能讓整片天空恢復純凈,但卻可以盡力減少一點有害氣體的排放。況且,把無數個細小的行為匯集起來,就能產生巨大的合力,這樣匯集起來的合力是一種不可戰勝的力量。
環境是大家的,保護環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或許,我們做不出轟轟烈烈、立竿見影的行動,但是我們一定能做到少扔一節電池、多撿一次垃圾等細微小事。因為腳下的這一寸土地會在乎,身邊這一條小溪流會在乎,頭頂這一方天空也會在乎。這就是我們堅持、堅持、再堅持的理由。
我們要公眾參與環保,不僅是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要保障,也是形成覆蓋城鄉的環保網絡最有效的途徑。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程度,直接體現著一個國家環境意識和生態文明的發育程度。
人的生存,一刻也離不開環境。目前公眾的環保參與意識與環保工作的要求還不相適應,應當積極宣傳公眾參與環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大力營造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不斷增強公眾的參與意識,使積極參與環境保護成為公眾的自覺行動。
目前我國的環保公眾參與還普遍停留在植樹種草層次上。環保事業誠然需要公民參與,但更需要的是深度參與,這需要在制度上加以保證。政府應從以下5個方面加強環保公眾參與:政府部門需明確認識到公眾參與環保的權利;積極實現環境信息公開化,維護公眾的環境知情權和監督權;加強環境決策民主化,讓群眾參與決策,讓公眾監督決策;推動實行環境公益訴訟,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掌握公眾參與和監督環境保護的法律武器;加強與民間環保組織的聯系,并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作用。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 篇8
第一集――火山爆發:
本集講述了地球的火山將為我們解釋地球內力的作用使之大陸移動,并創造了地球產生生命的必要的條件。火山改變了地球的地貌,使地球不再被海水覆蓋。它創造了土地,在很大程度上說明,火山和地球相互依靠,它給地球生物帶來了適宜的生存環境。
第二集――大氣層流:
本集為我們講述的是大氣層的重要性,告訴了我們在1960年8月16日有一位部隊飛行員(joe)前往太空的邊緣。展示了同溫層中的大氣層,我們美麗的地球。本集還為我們講解了雷電的形成,空氣的對流等。
第三集――冰川融化
本集以阿爾卑斯山為開頭,告訴了我們要研究冰川的最好地方就是阿爾卑斯山脈。給我們展現了冰花的美麗,當冰花凝聚在一起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自然界令人敬畏的景象。冰川是最具有動能的,它變化莫測,冰下是一個消失了超過一千萬年的世界,它有可能是我們未知的物種起源之一。冰川與我們的世界息息相關。冰使一種叫片巖的硬巖床暴露出來,它可以挖出堅硬的地基來支撐大樓,冰層就像有生命一樣冰層里面充滿了水,這樣才解釋了冰層是流動的.。
第四集――海洋涌動
海洋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一種自然景觀,它占據了我們世界5/3。,它的力量不可估量,就像海浪,海浪其實是由一陣微風吹起的幾片漣漪。還為我們講述了大西洋里的巨大潮汐,當月球、太陽與地球在同一直線上的時候,星球之間的萬有引力創造了巨大的海洋景觀。也為我們講述了海浪的驚人威力......
第五集――稀有行星
我們的星球是太陽系里中獨一無二的,甚至在宇宙中也是這樣,地球為何何如此特別?好像一切都安排好了一樣為生命創造了完美的生存條件?
這個看似完美的星球正在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那就是人類。問題是,它會活下去嗎?
本集為我們講述了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們地球的獨特性。針對到目前為止,我們從太空中為什么都沒有發現其他有生命的星球。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 篇9
人類是宇宙之精華,萬物之靈長。"在文藝復興的年代,這句話很有必要。然而越發展,我們反而越發現原始人對自然的敬畏精神的必要性。
人類,別太把自己當一回事。
就像在最后一集提到的瑪雅文明。一個那么發達的文化至今已不知去向,我們甚至無法確定它究竟是怎么消失的。那里,現在是一片森林,但是曾經,它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城市,它是某顆毀滅恐龍紀元的隕石所降落的地方,也許,它曾經是一片海洋。類似的還有亞特蘭蒂斯,據說它的文明程度其實比我們現代還要高,但是現在照樣消失得無影無蹤。
人類天天破壞地球,卻又喊著拯救地球,好像自己是地球的救世主似的。其實,我們不是,人類和任何一種出現在地球上的生物一樣,只是地球上的'過客。即使有一天,地球遭到了對生命來說的毀滅性的危機,脆弱的人類和其他物種會在瞬間消失,而地球卻仍然有足夠的時間慢慢恢復。你還覺得是人類在拯救地球嗎?
我在某本書上看到,說科學家在火星、金星、甚至是水星上都發現了類似金字塔的文明遺址。它說,也許地球不是太陽系文明的起點,而是其終點。
我覺得地球很善良,居然能容忍人類這樣糟蹋自己,而且自人類誕生以來也沒有發生過嚴重危機。但是,人類不要太自以為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有了堅定的意志,就等于給雙腳添了一雙翅膀。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 篇10
最近一直在看BBC于xx年拍攝的經典紀錄片《行星地球》(又名《地球脈動》),一共11集,分為:兩極之間、雄偉高山、淡水資源、洞穴迷宮、奇幻沙漠、冰封世界、遼闊平原、季節森林、富饒叢林、多樣淺海、無垠深海。《行星地球》由《藍色星球》原班人馬制作。如果你看過紀錄片《藍色星球》,那么無需多言,你應該知道他們的水準,絕對是世界一流,有著令人心醉神迷的畫面,和難以想象的攝制難度。
今天看到了《行星地球》的第四集,我深刻的感受到:最危險、最令人恐懼的挑戰不是來自高山大海叢林,最痛苦的工作也不是在高原峭壁拍攝雪豹,或者與鱷魚、食人魚共游,而是探洞。
洞穴一直是人類最少涉足的疆域,這里棲息著地球上最奇特最鮮為人知的珍奇生物。只有最勇敢的探險者才敢于深入幽暗潮濕的地底世界,面對無際的黑暗和種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這不是恐怖片,但給你造成的精神壓力比恐怖片更甚,因為你知道這不是編造的故事,這是真實的紀錄片。
這里所說的洞穴當然不是已經開發的那種類似奉節天坑、樂業天坑和打著光怪陸離燈光的巖洞,而是狹窄深邃、幾乎無人探索的世界級原始地洞。如果你曾在奉節地縫的邊上眺望過,如果走入過湖北利川騰龍洞未開發的黑暗部分(騰龍洞全長52公里,只開發了前7公里,之后后未安裝照明設施),你就能略微感受到一點從地底深處散發出來的那股震懾力量。
在這一集里,觀眾隨攝影師深入墨西哥境內地下400米的'燕子洞,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地洞深井,可以容納下一整棟的帝國大廈;還去了新西蘭,看到洞中有種穴螢火蟲,從吻部腺體吐出一滴滴黏液,串成絲線從洞穴頂部垂降下來幾百條絲線,閃閃發光,再加上螢火蟲尾部發出的藍光在黑暗中像繁星,美極了,但卻是可怕的獵殺陷阱,它利用燈光和絲線誘捕昆蟲;還去了婆羅洲寬廣深闊的古曼東巖洞,它大到噴射客機都能夠飛越而過,令人驚嘆的3百萬只皺唇蝠,就在這里出沒。這個洞穴令我頭皮發麻:伸手不見五指的洞穴中堆積出了厚厚的蝙蝠糞便土墩,有100厘米高,可深及人的腰部,幾十萬只蟑螂群以全球最大的密度在糞便上爬滿了厚厚一層,以糞便和任何掉落下來的生物為食。在這個沒有陽光的世界,食物鏈的根基就是源源不絕的蝙蝠糞便,它滋養了許多生物,洞穴中充斥著死亡和腐臭的氣息,拍片小組必須要在這可謂世上最壯觀的糞便中工作一整個月時間,包括拍攝糞便的驚人規模。在里面拍片,太多設備會出狀況,只要你把鏡頭或攝影機放下,馬上就會被蟲子淹沒,又或者因為潮濕造成機器短路。為對付眾多的不明生物,他們穿著防護服,否則蟑螂會爬進脖子里,褲子里……這真是令人難以忍受的、骯臟的工作環境。
鏡頭還帶觀眾看了墨西哥猶加敦半島上充滿了水的洞穴,從最后一次冰期開始,它們就完完全全與世隔絕,至今幾千年都沒有任何變化。在五百年以前,它們供應水源、養育了世上最偉大的文明之一——瑪雅文明。這個半島沒有河流湖泊或溪流,所以馬雅人唯一可依賴的露天淡水資源就是這些充滿地下水的洞狀陷穴,這些滿水的地道其實都是地下河流的發源地,最后都會注入大海。在漆黑的地穴水道中,只有借助現代高科技,我們才能夠意識到這些地道有多么重要,規模有多浩大,目前猶加敦已經有超過350英里的地下水道繪制成水道圖,不過還是沒人確切知道,這座地下水世界究竟有多么廣大。
為了拍攝記錄片,攝影師潛入滿水洞窟是非常危險的,因為最近的出口可能遠在幾百米外,在水中耗盡氧氣隨時會喪命,為了避免迷路,潛水人員會隨身攜帶一大卷纜繩。而深入地底100英里進行探索常常必須擠過狹窄的“夾身縫”,縫隙越窄,重要維生系統設備遭到破壞的機率就越高,潛水人員也很容易會迷失方向而致命。在墨西哥境內的菲拉路茲洞穴,由于流出來的水中含有硫酸,攝影師進入這個洞穴必須背帶氧氣筒,帶著監視器。因為有毒氣體驟升到致命濃度的速度太快,所以預警系統是很重要的……類似的危險有很多,雖然知道工作人員應該沒有事情,在觀看探洞過程中,我還是捏了把汗。
最后一個洞穴是美國沙漠深處的雷修古拉,它是全世界最長最深、最讓人驚嘆的洞穴,它的奧秘直到1986年才被揭開。為了拍攝這些鏡頭,拍攝團隊花費了9個小時,才抵達150英尺的洞底營地,擠身穿過只有一肩之寬的幽閉式狹窄通道,這是洞穴探險者的終極惡夢。在拍攝花絮中,攝影師對著鏡頭說:“要是你卡在這樣的洞中,他們就得打碎你的鎖骨,拉你出來,因為只有那樣才能彎曲人的身體。”在洞中崩塌的巖壁爬上爬下驚險無比,任何人都不能失足跌倒,哪怕不小心扭到腳踝,也要花費三天時間,合100多位洞穴探險家全力才能把人救出去。當地的專家建議,最多只能在地底下待五天,因為在沒有陽光和新鮮空氣的地底世界,很容易會神智不清。但是在地底拍片是很費時的事,他們足足花費了10天時間,每個人都日夜趕工,背負500公斤的攝影裝備,在狹窄地道網路中穿梭。
如此艱難險惡的過程,他們得到的回報也是巨大的。雷修古拉是全世界公認地球上最美麗的地底洞窟,它有著最奇異的礦物結構體。洞中的巖壁上全布滿了最為脆弱細致的晶體,綿延不斷長達好幾英里,它們是水晶!這些細致的水晶,耗時六百萬年才結晶而成,真是絕代風華。沒有人真的下來過這里,雷修古拉是世界上管制最嚴格的洞穴之一,光是申請許可就花了攝制組兩年時間。這是攝影團隊首度獲準帶著吊具進入洞穴拍攝,架設機器就花了3個多小時,因為每個動作都必須事先計劃好,避免對脆弱的水晶造成傷害。這也是雷修古拉洞管理單位最后一次準許人員進入洞穴中,因此這段影片將是大多數人能夠欣賞絕世美景的唯一渠道,雷修古拉洞以后將會恢復到最原始的狀態,成為地球上最美麗,最不會受到人為破壞的奇觀。
這個記錄片還剩下七集沒看完,我既想快點看完,又不想太快看完,因為這套記錄片是對地球最崇高的禮贊,是對我們所生存的環境最雄偉的審視,每次觀賞的過程都是視覺乃至心靈的享受和極大震撼,我對這個制作團隊有著深深的敬意。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相關文章: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范文06-13
《地球的力量》觀后感范文(精選11篇)08-16
紀錄片《地球的力量》觀后感(精選10篇)04-29
紀錄片《地球的力量》觀后感(通用11篇)05-18
地球上的星星觀后感范文觀看《地球上的星星》后的觀后感作文04-10
讀書的力量觀后感03-01
《公司的力量》觀后感05-15
公司的力量觀后感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