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觀后感(通用20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后感如何寫了。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觀后感 篇1
那些是我們的過去,是我們孩子的未來。
看到張以慶的《幼兒園》,每件事情都不是連貫的,它并不以某一個小孩或者某幾個小孩為主角。如果非要說的話,這部紀錄片的主角是有許多個,但是總的來說,都是一個形象,那就是幼兒園的小孩子。它的故事情節如此支離破碎,然而卻讓觀眾的印象很是深刻,因為它表現的就是在幼兒園中發生的事情,是上過幼兒園的人都會有過的經歷。那一個個長鏡頭的組合以及關于孩子們鏡頭的特寫,還有鏡頭的運動來表現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表現,讓我不禁想起了幼兒園那些支離破碎的記憶。這部紀錄片的主題我最終還沒能確定下來,是表現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是表現社會對孩子的影響嗎?也許只是幼兒園這個小社會?還是全都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它一定表現了幼兒園那些小孩子的本性。
雖然這部作品的主題不大明確,但是它的敘事結構還是頗為清晰的。這部作品的敘事角度,是以一般紀錄片常用的純客觀敘事的角度,講述幼兒園的故事。但由于這部紀錄片并不以某一個人為主角,而是以多件沒有清晰的時間線和因果關系的事情穿插而成的,因此可以定為它是以綴合式團塊結構的敘事模式來講述故事,根據小孩子的衣服,我們也可以判斷其敘事的時間是以夏秋冬春夏的方式來走的。在我看片子的過程中,令我印象最深的細節應該就是那些背景的音樂,在這部紀錄片中,除了現場收的聲音樂聲還有幼兒園念的歌曲,只有那首《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和口琴的音樂讓我印象最深。第一次出現的《茉莉花》背景音樂是在他們第一次午睡,在馬上要睡著和睡熟的時候出現。我忽然想起了以前在學校住宿的時候,睡醒了老師會播的音樂。口琴的音樂和《茉莉花》都不是很歡快的,而是充滿一種淡淡的哀傷。那是我曾想快快長大的日子,想快點變成大人,快點成年,快點老去的時候。而當我真正到了那個時候,我開始還念過去,那種大家都在一起玩,一起睡覺,不開心就哭,哭完就好了的童年。
看《幼兒園》的時候,我發現了那些小孩子竟然是如此的現實而又天真。他們知道要恨日本人,罵美國人,知道有愛,知道中國足球,評論起來也像個大人一樣能說出一套一套的話。但他們也會很直率的不開心就打,你打我我打你的,卻也會歧視,孤立別人。最終,我也想起來一些自己在幼兒園的片段,其實我們在幼兒園的時候就顯示出了自己的價值傾向,只不過那時候更坦率。
這部紀錄片中,有很多很多關于孩子們的特寫鏡頭,孩子明明白白的表現出了有攝像機這種東西在拍著他們,他們會不自覺地去看它。而在那些單獨插入的對孩子的訪談中,那些孩子都是那么的成熟。讓我無話可說。
話說在我看這部紀錄片的每一分鐘,我都有記錄下他們所做的所有事情。因此我也記下了很多紀錄片所用長鏡頭拍攝下來的東西,如第一次上幼兒園的孩子的哭鬧,吃飯、午睡時的孩子。讓我印象比較深的長鏡頭有兩個:一個是一個孩子在把椅子放好,卻一直失敗的場景,他把椅子翻了一次,卻依舊放不好,也意識不到問題在哪里。這讓我著急萬分,后來卻又釋然,鉆牛角尖卻不放棄的孩子,也是很可愛的。一個是通常都是最后一個被接走的孩子陳志鵬,這個長鏡頭是以一種平拍的方式去拍的,他老是在回頭看攝像機,或許是看活動室的另外一個門,那一種躊躇,那一種期待過后的失望,讓我想起了在求學生涯中,同是幾乎老在最后被接走的自己的心情,總是在怕,怕家人不再接自己了,但其實心里知道不會被拋下,卻還會恐慌的難以言喻的心情。
那些不會再來的過去,那些泛黃的記憶,伴隨著音樂慢慢地遠去吧。
幼兒園觀后感 篇2
在幼兒園里面究竟充斥著些什么東西?我們在片子里面看到的是無數的打鬧、耍無賴,有的時候成人以為那也許不過是小孩子們常有的交往方式,但是乖巧懂事的往往被嬌生慣養的孩子打到鼻腔流血,隨性豁達的常常被不依不饒的孩子糾纏到耳鳴。
所謂的友愛,恐怕只能是一種假象。張以慶經常在片子當中出現一個孩子獨處的場景,教室外面陽光明媚,但是在那綠色油墻的教室里面卻有一種冰冷的孤獨。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種個人的方式存在著,盡管很多時候他們常常會給人一種群體活動的錯覺。午睡結束之后,會有一個孩子慢慢地穿著衣服,或者是系著鞋帶,他們以這樣的方式有意無意的掉隊了,最終在自己的努力中掙扎,走的時候也許會若無其事地打個噴嚏。都與他人無關。
所以即使是在幼兒園里面,我們都還只是一個人。這種獨處讓我們都會感到孤獨,劇照當中的那個女孩子在片子開頭哭得梨花帶雨,背景音樂是《茉莉花》,幼兒園的門把孩子們和這個世界隔開,讓他們只能通過院門向外張望。他們希望從那門縫里面看到什么呢,只有每一個孩子自己才知道,而往往等到他們長大之后,又會將這一切忘記,然后把自己的孩子也送進幼兒園。片子當中那個等著父母來接自己回去的孩子,看得我非常揪心,他總是不停地在幼兒園的前門后門張望,每一分鐘都顯得充滿期待卻又焦躁不安。孩子們在這一時刻是柔弱的,我見猶憐。也許我們把孩子的想法看得太簡單,但是對于這個社會上的很多事情,他們門兒清著呢。
最經典的莫過于他們對美伊戰爭的評價,所謂的國家之間的恩恩怨怨,其實就和小孩子打架沒什么本質區別。但是孩子又畢竟只是孩子,對于曾經帶著這個民族無限傷痛的日本人,他們的仇恨又顯得有點盲目和糊涂。但是即使是成人,又有幾個真的是成熟的?所以我們無法苛求孩子。除了幼兒園當中的影像,很多孩子的訪問被穿插在片子當中,他們狡猾地在那里笑著,不愿意透露自己心中的秘密,顯得真實而又可愛。他們用稚嫩的聲音心算著數學,練習著八百標兵的順口溜,他們有的時候會因為能力不足而答不上來,有的時候偏著腦袋卻說出了比大人還要專業的答案。
幼兒園觀后感 篇3
幼兒園,多么遙遠而又熟悉的記憶啊,那是最純真的年代,也是最值得回憶的年代。雖然看著幼兒園好像離我們的記憶很遙遠,但那是記憶最初萌芽的時候,雖然幼稚,但很多事還是依稀存在于我的腦海中。
都說小孩子和動物是最令導演頭疼的兩個,而卻有人能夠聚焦于小孩,拍攝出《幼兒園》這樣的紀錄片,聽起來著實令人敬佩。本片拍攝于2001年,歷時14個月,真實記錄了湖北一幼兒園小班、中班和大班孩子們的生活。沒有劇本創作,拍攝場景也沒有選擇明顯的主題,基本上是拍一段小班拍一段中班拍一段大班然后又拍小班。
影片活動從鏡頭上來講,場景多用長鏡頭,搖鏡頭虛焦鏡頭、平拍極少俯拍、統一交叉疊化轉場大量運用中遠景,特寫多用固定鏡頭,極少推拉,使影片風格統一、畫面切換流暢、情節發展自然、情緒變化平穩。此外,《幼兒園》講述的還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從小班講到小孩子幼兒園畢業,真實還原了小孩子一個完整的幼兒園故事,若干年后的今天,這群孩子已經長成我們這般大的年紀,回憶起來應該是感慨萬千的吧。
多年之后,觀看《幼兒園》會引起許多共鳴。影片中一個男孩子左顧右盼地守侯家長,這也是我們每天遇到的事情。小時候,我的家離幼兒園很遙遠,每天父母需要騎行很遠的距離來接我放學,由于工作繁忙,接我時遲到是常有的事,但有幼兒園老師和小伙伴的陪伴,現在想來心里還是暖暖的。此外,片中小孩子之間的大鬧也是常有的事,但多年之后,如果有一個從小打到大的小伙伴,豈不是一種幸事?
幼兒園觀后感 篇4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幼兒園》這部紀錄片,講述了幼兒園里孩子生活的故事,我看到了很多幼兒園的縮影。《茉莉花》的背景音樂響起時,有一種淡淡的憂傷爬到我心里。
孩子都是不同的,孩子有個體差異,孩子也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家庭,但是來到了幼兒園卻必須一模一樣,仿佛工廠里生產零件一樣,如果有一個是不符合標準的,那就是“不合格”,需要“反省”。
《幼兒園》的孩子們缺乏真正的關注與愛,在與孩子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這一點:
“你的爸爸媽媽都在忙什么?”
“我媽媽忙著做美容院,我爸爸忙著和別人吃飯。”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出這一點:幼兒園在看世界杯比賽的時候,孩子們為中國隊加油,但是有的孩子并不喜歡中國隊,因為他們實在太差。而老師這個時候強加自己的情感于孩子,要孩子為中國隊加油,不能在中國隊輸球的時候瘋玩。孩子們不能有自己的觀點或者看法,不能喜歡別的隊,只能和老師一樣喜歡中國隊,中國隊輸了,就必須難過,不能瘋玩了。
這對于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難道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長大以后也是一個沒有想法的人嗎?人云亦云嗎?
影片也給我一種孤獨冰冷的感覺。特別是孩子獨處的鏡頭出現時,再加上教室外面陽光明媚,但是那綠色油墻的教室里面卻有一種冰冷的孤獨。
比如:孩子們午睡醒來時,有的能自己穿衣服,有的坐在床上滿面愁容隱隱哭泣的,也有穿衣服一次次嘗試反復脫掉,最后還是耐心地穿好了衣服的,我們能依靠的只有我們自己。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小男孩放板凳的場景,在老師提醒“換方向,調個面”后,他依舊不能放好板凳,接下來的時間他都在與這個板凳作斗爭,但老師也只是口頭提醒了一下,并沒有幫助這個孩子落實于實際行動。
孩子的內心世界應該是渴望得到關注,渴望得到幫助的,只能依靠自己不停地探索發現了。
其次,我看到了孩子們眼中的世界。
孩子們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認識世界,但是又并不完全懂得這個世界。在他們眼里,欺負我們的人就是壞人,在他們眼里,警察是抓人的,把壞小孩帶走,在他們眼里交警的罰款變成了收錢,自己收的錢要給領導,因為領導不能沒有錢。
在《幼兒園》影片里比較缺乏愛的教育,在采訪一個男孩時,問他:“你最喜歡班里的那個同學?”
這個孩子說:“不知道”,其實從他害羞的表情里可以看出,他是有喜歡的女孩的,但是他不敢說。
問:“什么時候說我愛你?”
孩子回答:“不知道。”
問:“你沒有聽過嗎?”
孩子回答:“沒聽過。”
“不好意思說,惡心!”
愛是很神圣的東西,因為愛,我們的生活才會大放異彩因為愛,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溫暖。不是爸爸媽媽們不愛孩子,我相信每一位爸爸媽媽都是愛自己的孩子的,但是表達得太少,讓孩子也羞于說愛,覺得說愛是惡心的!
愛在心口難開,不止電影里這樣,現實生活中也會經常看到,特別是現在的成人,明明很愛自己的父母,但幾乎不會表達,我們會給父母買東西,節日時問候他們,但我們幾乎不會說我愛你。
對于我們的孩子,我們可以勇敢地去表達自己,讓孩子也學會表達,不要把愛藏在心里。
整部影片中,我學習到了以下幾點:
一、我們需要尊重我們的孩子,把他當做和我們一樣的成人去對待。尊重他的想法,尊重他的觀點。
二、給予孩子真正的關心與幫助,關注他們的學習,關注他們的生活,多陪伴孩子。幫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與道德觀。
三、勇敢地向孩子表達愛,讓孩子感覺到愛是美好的,讓孩子也勇于向別人表達愛,形成美好溫馨的生活環境。
幼兒園觀后感 篇5
拍記錄片的程序可分為素材的選擇,結構的發掘,聲音、色彩的處理,現場的控制,素材的整理,團隊的組建。我對其中的“結構的發掘”與“聲音色彩的處理”提出以下思考。我認為幼兒園的影片結構可總結為:一條持續采訪一個學生的主線,另一條副線是大中小班的孩子的生活起居。而主線是按照時間順序發展的,副線則是平行的時間空間關系,或者說不明顯的時間空間順序。主線中對一個心算班優等生的持續采訪不僅在時間上暗示了幼兒園孩子的成長,影片的前進,也揭示了幼兒園的教育消磨了孩子的靈性與創意這一引人深思的社會問題。
其他孩子的采訪都分別從具體細節方面體現了小孩獨有的天真與快樂。而副線則從群體的角度來觀察小孩的第一次社會群體生活。長鏡頭運用和長時間講述一件事情的情況比較多,如一個孩子學穿衣服,一個孩子學搬椅子,一個孩子等家長。這些較冗長的鏡頭和敘事,形象傳達了孩子剛開始學習獨立的困難疑惑。在人生中的第一次社會群體生活中,會發生各種矛盾。小孩子間打斗吵架,老師嚴厲地斥罵,孩子艱難的學習新事物,這些都一一體現著幼兒園里孩子們經常遇到的挫折,以及并不倡導溫柔贊揚的教育。而這種教育一直持續到小學中學大學,我們遇到的挫折也總是讓我們產生小時候為難想哭的表情。以至于影片使人感到熟悉,不僅與我們自己的幼兒園相似,甚至和現在的我們,現在的社會相似。《幼兒園》中的聲音都是采用現場的聲音,有明顯的空間感與現場感,顯得更真實生動。色彩方面,對比度不強,沒有強烈的光影感覺,使畫面顯得樸實,也稍顯灰暗。
幼兒園觀后感 篇6
“一個單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長中的生活碎片,總會承載點什么,那便是當我們彎下腰審視孩子的同時,我們也審視了自己和這個世界。”
這部紀錄片選取了一個非常好的拍攝素材。幼兒園其實也是一個微縮小社會,在這里同樣可以看到各色的人,各樣的事,也就是真實社會的一個縮影。
影片中采用了采訪的方式,讓幼兒園的孩子談論一些似乎是大人才會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有關愛、有關政治等等。其中,有些回答是理性的,但也包括缺乏理性的、帶有偏見的狹隘觀點。而這些從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教育,學校的教育和家長的教育。
主題深度上來看,張以慶曾認為:“孩子是快樂的,童年是美好的。”但在他14個月細膩、敏感與冷靜的觀察、等待、體驗后才發現,幼兒園與成人社會完全重合,孩子們被“公共媒體滲透、被社會格式化、被商業化與外來文化深深影響。”紀錄片通過觀察幼兒園孩子的生活,揭示了整個社會的面貌,折射了每一個社會人的形象。從小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背景深深地影響著一個孩子,他們兒時就形成的固定觀念和思維,很大程度上也可能決定著他們的未來。而當他們長大,做了父母,他們又將同樣的觀念延續給他們的孩子,一代又一代。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
內容上很是創新,沒有一個人會想去拍攝幼兒園,并且愿意在幼兒園中拍攝一年之久。大家都認為幼兒園是個單純幼稚美好的一片凈土,誰也不會認為孩子們會有任何世俗的想法。只有張以慶不這么認為,雖然他拍攝的內容和他最初的想法并不一致,但是他認為:“選題天然流露出來的承載能力是最為可貴的。”
鏡頭質量很高,很多細節都被他用鏡頭記錄了下來,這需要很敏捷的跟拍技術,因為在孩子的世界里,誰也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他所關注的都是普通人,平常人,并且很理性的把自己變成一個旁觀者,盡量不帶任何個人色彩。
畫面編輯很獨特。整個片子只記錄幼兒園室內的生活,室外的生活全部用模糊的鏡頭帶過,給人一種想象的空間。幼兒園的整體色彩不是五彩繽紛的,反而有一點點灰色的色調,片中部分鏡頭銜接,導演明顯是有自己意圖導向的。所以容易讓部分觀眾反感,覺得幼兒園的小朋友不該是這樣的。
音樂音效的設置上,《茉莉花》貫穿全片,此歌曲先后在香港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雅典奧運會閉幕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南京青奧會開幕式等重大場面上演出。在中國以及國際具有極高的知名度,在中國及世界廣為傳頌,是中國文化的代表元素之一,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代表,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國歌”。聽到《茉莉花》的樂聲,委婉中帶著剛勁,細膩中含著激情,飄動中蘊含堅定,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茉莉花》的故鄉——中國不止前進著。”
幼兒園觀后感 篇7
《幼兒園》是張以慶執導的一部紀錄片,獲得第十一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最佳人文紀錄片創意獎”、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唯一的紀錄片大獎。通過記錄一所幼兒園中一個小班,一個中班和一個大班在14個月里的生活,為我們真實展現了孩子們成長過程中的點滴,從一堆堆生活的碎片中,以微觀的角度審視世界,詮釋了“人之初,性本善”的天真無邪。
本片通篇沒有一句解說詞,沒有連續的情節,是一個毫無故事化的紀錄片,但也正是這種別具一格的表現方式,只是用孩子們日常、偶然、本能的表情和動作,向我們詮釋了孩子對這個世界初步認識的懵懂不安,也帶我們回憶了孩童時不加修飾的天真美好。但孩子們逐漸深刻的思想、成熟的性格,也令人始料不及、思緒沉重,小小生命的深沉訴說,又展現了世界讓人不得不接受的另一面。
片中的對白樸實而富有情感。影片的第一個場景,便是孩子們第一次進幼兒園與家長分開。對一個新環境的陌生不安,家長和老師強制性的動作,令孩子們用他們的方式表達此刻心中的惶恐,不停的哭喊聲讓人聽了揪心、同情。一句“老師別搶我”和“把老師當媽媽”以及下文不斷出現的一句“我要回家”,簡單真實的幾句話,其實反映了孩子們對父母強烈的依賴感。從出生到現在,他們的視線里總是出現的兩個身影,令他們覺得放心習慣,孩子更是在不知不覺中對家長形成了堅不可摧的信任,但這種心理的平衡感在家長驟然離開時被打破。孩子的心,總是簡單而平靜,成年人心中的喜怒哀樂在他們那會被放大千倍萬倍,對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天地,心中被放大的不安令他們本能的抗拒。也許,這種抗拒也是人們心中最初的純善對這個現實冰冷的社會一種無聲息的反抗吧。
本片的拍攝技巧拿捏得當,在拍攝外景時,運用了大量的景深——操場上的玩耍場景,淅淅瀝瀝下著雨的場景,新年將到大雪紛揚的場景.....刻意的虛化,突出了孩子們真實的一面,同時也表現了孩子的心中對這個世界懵懂的認識。導演別具匠心的表達方式,增添了藝術效果。
黑白的藝術處理別具一格而蘊含深意。在本應該五彩斑斕的孩童生活中穿插了孩子們練習心算,對生活中情感、政治、歷史等事情的看法。與五彩斑斕的充滿童真的生活形成對比,體現了孩子接觸了這個世界后,逐漸深刻的思想、成熟的性格,而這種與實際年齡不相符的認知令人始料不及。面對片中一個個“小大人”,很多人對此除了感到幽默滑稽的同時,也思緒沉重。父母那一代人的童年生活雖然貧窮,但處處洋溢孩子本應該擁有的純真無慮,童年不應該如此嗎?面對一個個對歷史政治侃侃而談的孩子,也許時代的變遷改變了太多事物,但看到這種烙印刻在孩子們的身上,難免不讓人感到無奈的痛心和沉重的壓抑。從孩子的眼中看到了這個世界的真實,我們該慶幸還是悲哀?
傳統民樂《茉莉花》的響起應情應景,富含深意。敘述孩子與父母分離的場景時響起,體現了孩子們初步接觸這個陌生世界時的懵懂不安,單純青澀,表達了對孩子開始成長的期許,但似乎也包含了對一顆柔軟簡單的心靈將變得復雜深刻的擔憂。在令人無法拒絕的成長中相對于天真單純而言,側面襯托了世界的另一面。在敘述放學時,最后一個孩子等待母親到來的時候,響起了《茉莉花》,加上對孩子面部焦慮不安的表情的特寫,音樂給人一種憐惜哀婉之感。孩子在空曠校園中等待母親,一種在安靜偌大的空間里、自己渺小不堪的心理暗示,夸大了他心中的無助之感,同時也反映了社會中父母奔波,對孩子遲到的關愛的社會現實。
樸實而富有情感的對白,拿捏準確的拍攝技巧,別具一格的黑白藝術處理,應情應景的音樂《茉莉花》,為該片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幼兒園》詮釋了孩子身上的天真無邪,以微觀的角度折射宏觀世界。幼兒園,記錄了人們漸行漸遠的童真。逐漸長大的人群,接受了成長的代價,再回首童年時光,對那個單純如同白紙般的幼年自己,除了向往還有淡淡苦澀.....
幼兒園觀后感 篇8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片頭的話似乎在引導我們對這部片子反思些什么。
在我的定性思維里,幼兒園的孩子都是天真爛漫的模樣。他們因為一點小事就可以開心很久,一只蟲子可以圍著看一下午;他們的煩惱也很簡單,系不上鞋帶、穿不好襯衫,簡直整個天空都灰暗了。小男孩被欺負后情緒低落,小女孩趕緊把自己碗里的肉夾給他,哄他開心。問“愛是什么?”,小朋友回答:“就是我抱著你。”我以為這些就是幼兒園孩子的全部了。然而看完這部片子,我恍然發現,原來幼兒園里已經可以看見眾生相……
記錄片的好處是沒有設計和偏見,一切都那么真實,于是我們看到本以為是后天形成的如今的種種行為念頭其實在幼兒園時就已經突顯了,照樣是有欺凌、瞞騙、暴力、虛榮。片中有這樣的毋寧說搞笑的鏡頭:一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坐在一張桌子上,對面的小朋友說“我不要你坐我對面,看著煩人!”說著還表情狠狠而詭異地征求別的小朋友意見:“看著都煩,是吧?”其夸張的表演能力讓人嘆為觀止。
在這部片子里,我們看到的更多不是孩子們身上與生俱來的東西,而是在成長過程中耳濡目染的大人們和社會上的各種“德性”。為什么我們的孩子能唱出“Iloveyou”,卻覺得“我愛你”是惡心的話、說不出口?為什么孩子會去憎恨沒見過、甚至不確信是怎么回事的“日本鬼子”和美國人?幼兒園的孩子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是非觀,他們會有這樣的一些思維無疑是被成年人灌輸進去的。
該片背景環境是武漢一所全托住宿制幼兒園,幼兒園老師們即便是在夜間也難以安心睡覺,惦記著喚醒孩子們起床小解、給孩子們蓋好被踢開的被子,老師們的辛勤工作看在眼里,對于在這一點我是給予認可的。但依然無法抹滅的一個事實是:教師們的一些言行和教育方式存在著較大的問題。片中有一段老師不停點名批評一個名叫馬玉蘭的小朋友,甚至說出“馬玉蘭你又在害人”,才三四歲的孩子卻被冠以害人的罪名,而無法為自己辯解;有小男孩無緣無故打人,欺負別人,老師脫口而出“打人的都是神經病”;最不能接受的是,因為孩子年齡小,幼兒園就給小朋友們男女混浴?我認為,孩子們的言行都是受家長老師的耳濡目染,幼兒園教師理應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每一句說出口的話都應該慎重考慮;孩子的性別意識也從小就要樹立清楚,“男孩子不可以欺負女孩子”、“女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這些也都應該從娃娃時代就要抓起,給予正確的引導,切不可大意。
其實說到底,我們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世界多少有些不公平。總之最后,我還是希望孩子們眼里的世界可以少受一些成年人社會氣息的沾染,而更多一些童真、歡樂和美好。
幼兒園觀后感 篇9
《幼兒園》是張以慶導演的作品,它紀錄了湖北武漢一所寄宿制幼兒園一個小班、一個中班、一個大班在14個月里的生活,這部紀錄片形象生動,展現了中國幼兒園里最真實生活狀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部紀錄片展現中了國寄宿制幼兒園里的真實生活,展現孩子們的活潑可愛、天真無邪,老師們的辛苦付出、無私奉獻,也展現了中國21世紀初的幼兒園教學模式,揭露了中國教育的一些弊端。這樣的主題是具有現實意義的。
孩子們在幼兒園里有歡笑、有沖突、有快樂、有悲傷,無論是積極地一面還是消極的一面,這部紀錄片都真實地展現出來的,這在大背景之下是極具創新意義的,也是極大膽的。片中有多次學生打架鏡頭,包括抓頭、咬人、抓臉,雖然這有悖孩子的天真的性格,但卻真實展現出了孩子成長中的消極面,孩子性格的弊端。老師說孩子是神經病,孩子不聽話就要把孩子送走,這體現了幼兒園教育的某些弊端,抹殺個性的教育模式。老師讓孩子們男女混浴的鏡頭體現了幼兒園性教育的缺失。孩子們念“炸死了美國的王八蛋”體現出孩子們接受了錯誤的仇恨教育。看球賽時,老師說中國隊輸的話,孩子就全留在小班,這體現了錯誤、極端的愛國教育。老師晚上抱孩子撒尿的鏡頭體現了老師的無私奉獻。
紀錄片以小班入學的場景作為開頭,孩子們哭鬧、嘶喊,體現出孩子們離開父母的不舍,以及初到陌生環境的恐懼不安,這是孩子們幼兒園生活的開始,也是孩子們上學生涯的開始,放在片頭再合適不過了;紀錄片以大班拍畢業照作為結尾,這是孩子們幼兒園生活的結束,代表孩子們新的生活即將開始,帶給人感動與希望。紀錄片選取了孩子上課、吃飯、睡覺、洗澡、郊游、表演、上學、放學等最能代表幼兒園生活的典型畫面。紀錄片中用了許多特寫鏡頭,突出了孩子們的生活細節,例如開頭小女孩腿上打翻的飯菜、無助的眼神、小心翼翼的說“老師,潑了”,體現出了孩子的年幼,生活還不能自理以及她恐懼無助的內心;小男孩黑黑的腳底體現出孩子的調皮;孩子午睡拉手的特寫體現出了孩子們之間純潔的友誼。紀錄片多次在孩子們的生活鏡頭中穿插孩子們回答問題的鏡頭,并用了不同的色調,這里體現了每個孩子的不同個性,也體現了孩子們在幼兒園里的成長。孩子們念詩以及窗外飄雪的鏡頭體現出了時間的變遷,季節的變換,以及孩子的童年流逝之快。整部片子的過渡都非常自然,會用慢鏡頭加上舒緩的音樂進行過渡。
紀錄片多次使用《茉莉花》的作為背景音樂,這是有特殊用意的,茉莉花的潔白無瑕與孩子們的純潔、天真無邪相呼應,也體現了孩子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未來,給人以希望。
《幼兒園》是一部真實生動、十分吸引人的紀錄片,它能勾起觀眾回憶,打動人的內心,引發觀眾的思考。
幼兒園觀后感 篇10
映入觀眾眼簾的,便是這句勾起了我許多回憶的話語,“這也許是我們的孩子,也許是我們自己”,確實,我從他們身上看見了諸多我童年時的影子。紀錄片《幼兒園》記錄了一批孩子從剛進學的第一天到幼兒園畢業的這段時期間的最為真實的表現,它將這個影片分小班、中班、大班三個部分交替穿插播放,這樣不同年齡的孩子的表現和差異就可以顯而易見了。
這部紀錄片的一大特色,便是在本真條件下對小朋友的提問。鏡頭中我們甚至找不到采訪者的相貌,有的只有她的聲音,這樣就把畫面完完全全地留給了孩子們。采訪者對小朋友提出一個問題,好比編者聞道“你知道我愛你是什么意思嗎?”鏡頭真是地記錄了孩子的第一反應和回答,我們才得以看見各種充滿了童真的答案,有個小朋友不假思索的就答道“就是我抱你”。看到這兒的我們笑倒了一大片——我想給觀眾留下深刻映像的,肯定是老師說起無數次的這句話“馬玉蘭你又害人啦!”重復的次數足夠多了,就達到了強調突出的作用,讓觀眾在影片放結束了還可以想起這句耳熟能詳的話語,還能想起這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最令我動容的一幕場景,平日里專門愛欺負別的小朋友的一個男孩,打人與被人打是他的家常便飯且構成了他幼兒園生活的主要內容,就這樣一個十足的小惡霸,在周末家長來接孩子回家的時候,一個人寂寞地坐在傳達室里,東張西望,焦急地等著最后前來的媽媽,坐立不安的神情活生生的勾勒出了一個愛打架的壞孩子實質是缺少親人的關愛,是想引起大人對他更多的關心。
《幼兒園》的另一大特色便是它的背景音樂了,《茉莉花》的旋律在影片播放過程中不時地響起,這樣一來打破了紀錄片播放的連貫的節奏,讓它有起有伏,有緊湊有舒緩。另一來背景音樂的奏起,也給觀眾留有了可以思考的空間,而不是一味的只在看紀錄片,或許不思考的話,紀錄片看完了,除了看的時候的幾聲哈哈大笑,留下的也什么都沒有。
紀錄片中記錄了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其實也真實的折射了一個家庭,折射了一個社會。一組最為明顯的體現了家庭教育差距的對比就是,一個是班級里的小霸王,揍人、動輒就把同學打到出血的人物形象,一個是在看到同學受人欺負后主動把自己碗里最好吃的肉夾到了他的碗里的小女孩的人物形象,這兩個人物的對比,不正是折射出了這兩個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的不同與差距嗎!
從現在而言,這部紀錄片它拍的正是我們自己,從長遠意義而言,它所起到的教化的作用,讓我們意識到,教育好下一代的重要,不要讓你們的孩子變成影片中的小霸王,只有自己先以身作則,因為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幼兒園觀后感 篇11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幼兒園》這部紀錄片拍攝的是一群幼兒園的孩子們,但其實這也是一個社會的縮影,通過鏡頭我們可以看到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們一起嬉戲、打鬧,也可以看到他們的無奈與孤獨,半夜睡覺卻要被老師拖起來上廁所,在班上孩子們都被家長接走了只有自己還在等媽媽時的焦慮,并且常常發生乖巧懂事的孩子被嬌生慣養的打到鼻腔流血,隨性豁達的.被不依不饒的孩子糾纏到耳鳴。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被選擇地塞進了一個圈子,迫于現實收起了自己的與眾不同,使同處一個圈子的個體趨于規則化。例如片子開頭幾分鐘的“第一頓飯”,有個小男孩說“吃完回家”,在幼兒園的第一個午覺依舊在哭,因為他還沒有適應這個新環境,但是最后還是屈服了,因為他無力改變他回不了家的現實。又比如馬玉蘭這個幼兒園的“害人精”,她和其他的小孩子不太一樣,不愛遵守幼兒園的規則,她經常在上課時發出聲音,在課桌上隨意亂畫,在大家坐著唱歌時卻一個人站著,甚至還想把腳抬起來放在課桌上。
導演張以慶經常在片子當中出現一個孩子獨處的場景,教室外面陽光明媚,但是在那綠色油墻的教室里面卻有一種冰冷的孤獨。很多孩子都是以一種個人的方式存在著,盡管很多時候他們常常會給人一種群體活動的錯覺。在孩子們午睡醒來時,有像小胖子一樣一件一件穿好衣服的,有坐在床上滿面愁容隱隱哭泣的,也有陳志鵬穿衣服一次次嘗試反復脫掉最后還是耐心的穿好了衣服的,我們能依靠的只有我們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個小男孩放板凳的場景,在老師提醒“換方向,調個面”后,他依舊不能放好板凳,接下來的時間他都在與這個板凳作斗爭,但老師也只是口頭提醒了一下,并沒有幫助這個孩子落實于實際行動,這也像極了這個大社會,最后畫面定格在了他回頭想要尋求幫助。
當然,除卻這些讓人看了有些傷感的畫面,也還是有屬于孩子們的天真無邪。“一葉知秋”場景里面,一片葉子也能玩的很開心;會大方地分一個肉丸子給同學;會說“我長大了要當科學家”;會說“在四歲時恨日本人恨的流鼻血”;也會搖頭晃腦地說“幼兒園永遠是春天”...他們是快樂的,而觀看他們的我們在慢慢長大變成熟這個過程中可能已經失去了童真。
《幼兒園》這部紀錄片,國際評委認為這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既完美地展現了童年生活本身,又非常清晰地展示了兒童世界是成人世界價值觀的折射,讓全世界每一位觀眾都能產生共鳴。不同年齡段的看這部紀錄片看到的找尋的也是不同的,那些都是曾經的我們,將來還會是我們的孩子,孩子的孩子……
幼兒園觀后感 篇12
2月19日上午我鎮組織了全體幼兒教師觀看紀錄片《幼兒園》,在看的時候老師們都會心的笑了,沒有誰不為這些精靈一般的孩子折服。回去以后我又看了一遍這個記錄片,可是這時卻怎么也笑不出來了,我看到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鏡頭。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對記錄片的場景并不陌生,每當新生入園時,我都到小班去幫忙,孩子們一個個都拉著爸爸媽媽的手,抱著爺爺奶奶的腿,我們老師每天從家長手上接過孩子,哄孩子。看到記錄片里孩子抱著媽媽,媽媽對孩子說:“把老師當媽媽!看到老師就等于看見媽媽了!”我的心里一陣難過,都說老師像媽媽一樣,而捫心自問,我們真的像媽媽一樣關心和愛護孩子嗎?
在這部片子里,我看到了很多幼兒園的縮影。孩子們總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做這做那,孩子們本應該是不同的,但是慢慢地孩子們成了標準產品,一旦不符合老師的標準,就被認定為“不合格”,需要“整風”,需要“反省”。當電影中響起《茉莉花》的背景音樂時,淡淡地憂傷爬上我的心頭。當問大班的一個孩子“爸爸媽媽都在忙些什么?”他說:“我媽媽忙著做美容,我的爸爸忙著和別人吃飯。”我想,工作是很重要,但是,錢真的比陪伴自己的孩子更重要嗎?難道大人們真的不能抽出一丁點兒時間來給孩子多一點的關愛嗎?雖然這只是個別現象,但是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也不要把老師和這樣的媽媽比。
印象深刻的還有那個不會穿衣服的陳志鵬:怎么穿都穿不上,后來生氣就把衣服脫下來拼命砸,最后把里面衣服脫了還是穿上了。盡管有點怪!每次他都是班里最后被接走的,因為生氣和失望就開始拍桌子,然后左顧右盼地等媽媽來,看到這,我的眼淚差點掉了下來。長期受到壓抑的兒童是會造成心理畸形的啊,這個孩子的媽媽也是不合格的。
在這里我不是責備當媽媽的沒有責任心,可能每位媽媽都有自己的苦衷,但是,既然做了母親就要盡到母親的責任。多多關心孩子,不要讓孩子幼小的心靈上產生一絲一毫的人為地創傷。時代在變,人在變,環境也要改變。我們教育下一代的方法也要不斷改變,不斷吸取新鮮血液。要結合社會的需要,幼兒自身的需要,把工作做到實處,不要只打個“花架子”!要有真學識,才能把下一代教育的更好!所以說,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的責任是不容小視的,努力吧!把每一位兒童都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幫助他成長吧,不讓一位兒童“掉隊”。
幼兒園觀后感 篇13
看完《幼兒園》這個紀錄片之后,我的感觸很大。紀錄片的開始就是孩子們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與父母分離的場面。許多的孩子都不愿意離開父母,這就是一種分離焦慮的表現。孩子長時間與父母呆在一起,所以第一次長時間分離的時候,孩子就會表現的比較焦慮。紀錄片中的小孩子就是在與父母分離時不斷地哭鬧。
在幼兒園的第一頓飯,有一個小女孩的飯潑了,但是她剛開始的時候只是很冷靜地看著自己滿身的飯菜,很久之后才反應過來向老師求助。由于長時間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所以小孩子們都不懂得如何照顧自己。第一天在幼兒園睡午覺的時候,還有的男孩哭鬧著“我要回家”,甚至吃晚飯的時候還依然叫喊著“我要回家”。但是難熬的第一天過去之后,小朋友們就開始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與小伙伴的相處變得融洽,即使小男生們之間會有一些矛盾甚至是打架行為,但是還是很快就可以再次玩在一起。
小朋友們在幼兒園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視頻中就有一個小男孩在午睡起床后自己穿衣服,還有一個小男孩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擦拭著自己的鞋子。他們不但學會了如何自理,還學會了相互照顧。同時他們也學會了要關注時事,在說到“9.11”事件時,那個小男生還表現出憐憫之心,對受難的人們表示同情。
還有就是孩子們單純的心靈是那么的可敬。有一句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那就是當記者問一個小朋友“快樂、錢和,選擇哪一樣給自己做禮物”的時候,小男生毫不猶豫就選擇了快樂,他說“錢是買不到快樂的”,看來還是小孩子比較單純,沒有被凡塵污染。
還有就是在看中國足球隊比賽的時候,孩子們各抒己見,有的小朋友就表現出強烈的愛國情懷,而有一個小朋友則說出自己的觀點。“童言無忌”,那個小朋友并不看好中國隊,確實中國足球隊并不優秀,小孩子并沒有盲目的支持中國隊,而是根據自己看到的時間情況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是我們缺少的。有一個小女生在對日本這個我們曾經的宿敵做出評價時也是很客觀的,她能夠正確的認識中日之間的矛盾,知道哪些日本人是不好的,哪些日本人是好的,并沒有像某些極端的人那樣將日本人一視同仁,都將他們看做中國的敵人。
小孩子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無知,即使他們的年紀還小,但是他們還是有著對這個世界的自己的看法。
幼兒園觀后感 篇14
今天晚上和老公一起看張以慶導演的《幼兒園》記錄片,在看的時候我想了很多。
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在沒有生孩子之前看到那些孩子第一次離開媽媽那種歇斯底里的哭泣和獨自流淚的樣子,雖有心疼但心里總會想,老師這么愛你們,到幼兒園還有這么多小朋友和你們一起玩,有很多家里沒有的玩具和食物,為什么還要哭得那么傷心呢?還不太理解家長為什么送孩子來上學看到孩子哭泣時依依不舍的樣子,當時就在想,家長就不能狠點心說走就走開,或許孩子也不會這么長時間的傷心,老師也能輕松一點。
今天看到紀錄片里一個小男孩剛入園時那種歇斯底里的哭泣,那種不安的眼神,那份要媽媽的堅持,我的心里很酸,我就在想3年后我的寶寶入園時發生這種狀況我是否還能那么的坦然,是否還能那么輕松的離開?心里有個聲音告訴我,我不能,我舍不得。這時,我能從一個媽媽的角度去感受,感受孩子當時離開媽媽的那份不安和焦慮,感受到媽媽離開孩子的那份不舍和不放心。
寶寶百天的時候我和老公把寶寶抱到我們幼兒園,再看到星星班的那群孩子現已升為月亮班,看到孩子見到我叫我小語老師的那種興奮,我的眼睛濕潤了。孩子是那么的純真,給予我感動!回想過去的一年里對他們的一些嚴厲,我的心里很是內疚。我想我再回到教育崗位的時候,我將會多了更多的寬容與關懷,更多的耐心和愛心,更多的理解和信任。
寶寶的到來讓我成長,同時在成長的過程中我會面臨更多新的問題,這也是我的功課,需要我去學習和調整。不僅要調整我的時間,更要調整我的心態。不僅要學習怎樣做好一個媽媽,更不要忘記學習做好一個妻子,因為我先是成為一名妻子之后才成為一名媽媽的。
幼兒園觀后感 篇15
《幼兒園》的第一幕是一個小孩第一次上幼兒園,他哭著鬧著找媽媽,撕心裂肺,哭得面目猙獰。我想到我第一次上幼兒園,應該也是這般情景,不禁覺得好笑。現在的我身處異鄉,幾個月不回家也不會如此想爸爸媽媽,只是偶爾會觸景生情,懷念家里的種種,但轉眼就又奔向了忙碌,流淚想家的情景怕是再難重現了。
片中還講到日本的問題。有小孩會說日語,會唱日文歌,有小孩說日本鬼子是最壞的一種人。我當時心里疙瘩了一下,很好奇作為家長會怎么跟小孩說這么一個敏感的問題。從小孩的回答來看,他們都覺得日本鬼子很壞,都覺得日本鬼子應該得到報應。所幸的是他們并不會認為所有日本人都是壞人。我想這些都是小孩耳濡目染從爸爸媽媽那里得到的結論。我并不反對小孩應該接受一些歷史的教育,只是認為大人不應該將自己的觀念灌輸給小孩。
一開始看這部片子,真的是認為這部片子充滿了溫馨與愛意。越往下看,卻又一種笑不出來的感覺,茉莉花這首歌平時聽得挺悅耳的,此時聽來卻又一種悲涼的感覺。有影評說“幼兒園里小孩子的社會,就是現實社會的映射、微縮,是大人世界與小孩子純真天真秉性的一種奇怪的組合。”我突然明白了這種悲涼從何而來。我們通常都認為小孩是單純天真的,是無憂無慮的。但他們還這么小,就知道民族仇恨,就知道中國足球隊差勁,就知道弱肉強食。突然有一種感覺,像是我們這些世俗的大人在無形中玷污了小孩的純潔。
而幼兒園的老師,粗暴的動作與直白的語言讓我有一種壓抑的感覺,他們像是機器人,麻木不仁。經常出現的恐嚇反而讓我覺得孩子是無辜的,孩子被嚇壞了,以后必然也會循規蹈矩地按照世上大部分人那樣生活,堅持所謂的善良,正直與堅強,摒棄邪惡,罪惡。可是,善良與邪惡卻從來沒有一個明顯的界限。這樣下去,孩子終究也會變成機器人,不敢突破底線,變成了平庸的人當中的一個。幼兒園這部片拍的很雜亂,都是一些生活情景的疊加。我想每一個人都從這部片里得到一些不一樣的看法。就像我,我并不認為我所看到的都是一些美好的東西,我覺得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去反省,對自己,或是對孩子。就如片頭所說,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
幼兒園觀后感 篇16
這部紀錄片前后觀看了有四五遍了,然而每次都有不同的體驗與收獲,體會最大的就是,深刻認識到我們所學的理論知識的不足,離開了實踐的理論必將浮于空洞。
紀錄片一開始便呈現給我們,幼兒第一天入園的情景,哭聲一片,簡直有驚天動地之勢。在校內上分享了這一視頻,很多朋友都說看到這些孩子哭的實在是太可憐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可能因為學了這個專業,我反而沒這么深切的體驗,更多的將這看做是一個正常現象。一些幼兒有分離焦慮癥,哭鬧不適應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重要的是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幼兒,是真的當成正常現象置之不理么?我想不然。畢竟聲嘶力竭地哭,對幼兒的健康不見得是什么好事,我們還是要采取一些措施幫助幼兒。首先我覺得紀錄片中教師對幼兒采取的欺騙策略是不正確的,騙他們不哭就打電話給媽媽,或叫媽媽來接他們,這只能起一時作用,等幼兒發現媽媽沒有來會哭得更厲害。我們要做的應是努力引導幼兒適應新的環境,而不是跟幼兒一起逃避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轉移幼兒的注意力來分散他們的焦慮情緒,比如幼兒喜歡小動物,讓他去飼養角喂喂小動物,讓幼兒玩玩喜歡的游戲,以逐漸轉移其注意力。之所以哭鬧焦慮,歸根結底還是幼兒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幼兒園可以辦親子班,讓家長陪同幼兒來園一段時間幫助幼兒適應新環境,還可以允許幼兒帶其心愛的玩具來園。我們隊這樣的幼兒一定要有愛心和耐心,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加以恐嚇威脅,適當的時候抱抱幼兒,親撫他們也能使他們平靜下來。
幼兒多方面尚未發展全面,就更多的需要我們的幫助。紀錄片中第一頓飯,小女孩將飯菜潑了一身,怯怯地叫著老師"潑了"。此刻的老師應當立即去幫助幼兒處理一下,提供適當的幫助并鼓勵她學會自己用餐。
夕陽下,昏黃的教室中,一個小男孩在一排凳子前反復嘗試,怎么也不能將自己的椅子倒扣上面。他翻來覆去地嘗試著,這時老師在后面提示"反過來,掉個面",小男孩聽到聲音后急切扭頭并立刻將椅子轉了個面,然而仍舊沒有成功。畫面定格在小男孩無止境的嘗試中。任何一個人看到這個情景都會心酸,可以想象這個孩子心里是多么渴望得到幫助。對于一個理解能力尚處于象征性段的幼兒,言語的指導是遠遠不夠的,為什么我們不能親身示范一下呢?
紀錄片中還有很多,另外從紀錄片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小中大班幼兒的差別,小班幼兒主要與老師的溝通較多,同伴之間的交往還是很少的。到了中班,同伴交往增多,伴隨而來的沖突和攻擊性行為也在增多。紀錄片中有一個中班的小男孩即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連續打傷幾個同伴后,老師威脅將其送回小班。這種做法實際是很不理智的,老師應當做的是引導幼兒化解沖突,而不是帶領其他幼兒去孤立打人的幼兒。更不能隨意給幼兒貼標簽,說他就是個壞孩子,幼兒有攻擊性行為必然是有其原因的,老師應了解原因幫助幼兒去克服。期待的作用是強大的,只要我們相信每個幼兒都是好的,他們都能很好的發展。
幼兒園教育固然重要,但是家庭教育同樣重要,否則就會造成"5+2=0"的現象,即幼兒園5天加上家里的2天等于零。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老師,很多時候父母才是影響幼兒最大的人。紀錄片中關于"愛"的一個調查不禁讓人心寒。"你有沒有想對誰說我愛你呀?""沒有""媽媽對你說過愛你么""沒有""你為什么不好意思說""我覺得那個惡心"…誠然中國傳統文化重于含蓄內斂,但是何以我們的孩子如此冷漠?又是什么價值觀讓我們的孩子覺得愛是個惡心的東西?還有個小男孩說:"我爸爸媽媽都很忙,我媽媽忙著去醫院做美容,我爸爸忙著接人家吃飯…",也許我們會覺得很可笑,但是孩子不會這樣想,他們內心可能充滿了失落與孤獨。對于他們而言,父母的愛是無可替代的。片中還有一個等媽媽來接的小男孩,前瞻后顧的神情,噙滿淚水的眼睛,等待的焦急與失落。對于他而言,看著同伴一個個被父母接走,心里該是多么彷徨。有時候,我們的父母也該深刻的反思,不要一味斥責幼兒園的失職,想一想作為父母自己做的夠不夠。
培養一個幼兒需要一個社會的力量。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家庭或者社會,都應給我們的孩子以愛和尊重,套用一句常說的話,孩子是我們的未來。未來的我作為一名幼師,我相信我不會忘記自己今日所看所感,不會忘記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一定努力為孩子,做到最好。
幼兒園觀后感 篇17
通過觀看紀錄片《幼兒園》,里面的8個場景深深感染著我,分別如下:
1、孩子由最初上小班時的哭鬧不止,到升到中班后的訓練有素,可誰知兩個簡單畫面的剪切,里面包含了我們幼兒教師多少的辛勤汗水和無私付出啊!
2、有一個孩子,想把自己的小椅子放好,可是他努力了好多好多次卻都沒有成功,但是孩子絲毫沒有放棄,一次次的嘗試,讓我們每個人都肅然起敬,也深深感覺孩子是那么的無助,幫助每個生命,該是多么重要啊!
3、獨特的馬玉蘭,本應也是活潑可愛的小女孩,可是被無情貼上標簽后的她,竟是顯得那么的不和諧,老師的一句引導有時或許真的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啊!
4、周五放學了,可是還有一個孤獨等待的孩子,遲遲沒有人來接,()那弱小的背影,那極度渴望的眼神,都讓我們心酸不已。孩子的父母啊,有時真的只是一個小小的舉動,真的會帶給孩子莫大的快樂或痛苦,好好想想自己的行為吧!
5、對于不聽話的、不乖的孩子,老師簡單粗暴的要把他送到小班去,孰知孩子的心靈也是脆弱的,請用心呵護吧!
6、通過采訪孩子,孩子們對愛的曲解,對愛的冷漠,都讓我感到陣陣寒心。而對恨卻如此入骨,作為老師,我想多奉獻自己的愛吧,讓孩子慢慢從感受我們的愛開始,然后學會去愛別人,愛家人,愛祖國。
7、孩子拿著杯子喝水時,吃午飯或玩玩具時,都會互相交流,我感覺那就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多么值得贊嘆呀!
8、還有整篇貫穿其中的《茉莉花》的音樂,那么又香又白的茉莉花,卻要摘一朵送給別人家,送給別人家,也就是家長把孩子送到我們幼兒園,幼兒園這個家的舒適度與否、老師的關愛程度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孩子的幸福啊!
發掘每個孩子的聰明,發掘每個孩子的悟性吧,幫助他們,盡心呵護我們的茉莉花,讓每個祖國未來的花朵越來越芬芳,越來越充滿蓬勃生機吧!
幼兒園觀后感 篇18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這是紀錄片《幼兒園》一開頭的兩行字幕,前一句是片子中所拍攝的、清晰可見的客觀事物,而后一句便是站在攝影機后、坐在剪輯臺前的編導想要通過片子來表達的主觀思想。可以說,張以慶的《幼兒園》是一部通過對真實記錄畫面的重構,從而恰如其分地滲透創作者主觀傾向的紀錄片。
這部片子的細節將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展現得淋漓盡致,也讓觀眾體會到了孩子們有趣、純真的一面。入托第一天哭鬧的小男生、第一頓飯時潑飯的小女孩、睡覺時千奇百怪的睡姿,都盡顯小朋友們的天真無邪。同時,導演還捕捉到了穿衣服、系鞋帶和擺凳子等一些細節。這些細節都表現了孩子們內心的執著,也反映了大人們對于事業或生活的執著追求。
在這部片子中,采訪占據了很大的戲份。心算高才生熊經緯、參加了四個補習班的馮夢然都是被采訪的對象。他們小小年紀便被父母施以重壓,借他們批判了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理。同時,當記者問及孩子們對“愛”的理解時,孩子們有的覺得“愛”是惡心的象征,有的認為“愛”是種難以啟齒的東西。其實,孩子們的內心并非完全純真潔凈,他們有時會存在邪惡的歪念,他們扭曲了“愛”美好的含義。記者也問了孩子們一些關于政治事件的看法,孩子們各抒己見,有些孩子很有智慧,但立場卻極易改變。這一點也與大人們極為相似,編導通過孩子們天真無邪的話語來反映大社會中的種種,從一個孩子的眼里觀察整個社會的精神面貌。
值得一提的是導演對光線的刻意安排和追求,每一個細節都追求最好的光線效果,將孩子們的世界展現得柔美、動人。如教室里上課從窗外透射進室內的柔和光線灑在孩子們身上、空空的教室下單獨一個小孩子坐在那里的光線安排、一個小女孩站在門縫邊上向外看,光線從外灑滿孩子的臉頰、一個小女孩扒著百葉窗的光線安排、夜晚月光灑向熟睡的孩子們的身上......這些細節上的光線追求使得畫面變得柔和曼妙,容易觸動觀眾的神經,描繪給大家的是一個美好的孩子們的小小世界。
幼兒園觀后感 篇19
《幼兒園》剛開始時,小孩子抓著媽媽,不讓媽媽走的畫面讓我想起了我幼兒園的時候,也是抓著媽媽不讓她走。《幼兒園》以這個場景為開頭,一開始就能抓住觀眾的感情,引發觀眾的共鳴。《幼兒園》這部有影響力的紀錄片在技術方面肯定是很成熟的,在剪輯、情節的連貫性方面都很好,極具觀賞性。中間時不時穿插地對小孩子的采訪也設計地很好,能讓觀眾更深入地了解孩子。
《幼兒園》中有個場景讓我印象深刻,當時幼兒園的其他小朋友都被家長接走了,最后的一個小朋友一直在焦急地等待著。鏡頭對于這個小朋友神態的特寫、內心獨白的描述都很到位,能夠抓住觀眾的情感,讓人不由地為他心急。
在我看來,《幼兒園》這部紀錄片表現地不只是孩子的幼兒園生活,也能反映一些現實問題。從對孩子的采訪中可以感覺到孩子們對日本的討厭,孩子們的這種想法應該是受身邊的大人影響的,那個年代中國民眾還普遍對日本存在敵視、偏見,還不能以理性客觀的態度看待日本,即使是現在也不能完全做到。大人對孩子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有些孩子在采訪中會說出一些比較現實的話。可以感覺地出《幼兒園》里的孩子家境應該都是不錯的,父母可能工作繁忙,也可能是想讓他們接受更好的學前教育,讓他們全托在幼兒園,孩子肯定不喜歡一直待在幼兒園的。紀錄片里不時有孩子數著日子盼望著回家的鏡頭,可以感覺到他們對于回家的渴望。我個人覺得,幼兒園的孩子不應該進全托班,他們還小,需要父母的關愛和陪伴。
幼兒園觀后感 篇20
幼兒園是一個特殊的地方,基本每個人都在那個地方度過了幾年光陰,都在那里歡笑,哭泣,成長。現今的幼兒園不斷有問題爆料在社會上,例如前不久曝光的三色幼兒園事件,讓人們對幼兒園的現狀不斷擔憂,上節課觀看了張以慶導演的紀錄片《幼兒園》,再對比如今讓人感概萬分。
張以慶在簡介中這樣寫道:“在中國在武漢在一所寄宿制幼兒園,我們紀錄了一個小班、一個中班和一個大班在14個月里的生活。幼兒園生活是流動的,孩子們成長是緩慢的,每天都發生一些小事卻也都是大事,因為兒時的一切對人的影響是久遠的。一個單位、一段日子、一堆成長中的生活碎片,總會承載點什么,那便是當我們彎下腰審視孩子的同時,我們也審視了自己和這個世界。”這是導演對自己作品的解釋。在我看來,這也是導演創作本片想極力表達的一點:審視過去。
俗話是“橫看成嶺側成峰”,不同的人看不同的事物所聯想的也不同,兒童眼里的兒童,是同學,是朋友,也可能是打鬧嬉戲的小冤家。中年眼里的兒童,是頑皮的小家伙,是可愛的小寶貝,也可能是自己生命的延續。老年眼里的兒童,是希望,是遙遠的回憶和下一世的未來。而青年眼里的兒童,是難以言說的過去和現在,是最尷尬的懷念和祭奠。影片是在哭聲中開始,在集體的沉默中結束,貫穿中間的有哭有笑、有打有鬧、有失望有委屈、有高興有興奮,有依戀也有不舍。這多像我們人生的軌跡啊,歡樂有時,痛苦有時,最終歸于靜寂。給了觀眾更多的聯想空間。
這部紀錄片多條線索聯合,并采用了豐富的轉場方式,在我看來最大的特色在于導演采用了平拍的方式,在面對成人時采用了仰拍的方式,所以鏡頭的視角就是孩子所看到的世界,這讓本片的畫面感十分強烈,樸實平和,卻又不失樂趣。
【幼兒園觀后感】相關文章:
《幼兒園》觀后感08-31
幼兒園元旦觀后感01-11
參觀幼兒園的觀后感09-01
《幼兒園優質課觀后感》觀后感08-28
幼兒園匯報演出觀后感06-20
2017幼兒園開放日觀后感02-26
再見了我的幼兒園觀后感06-25
關于幼兒園開放日觀后感12-18
紀錄片幼兒園的觀后感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