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愛國者觀后感
《愛國者》是由羅蘭·艾默里奇執導,梅爾·吉布森、希斯·萊杰、朱莉·理查德森等主演的一部史詩戰爭片,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愛國者觀后感,歡迎參考借鑒。
愛國者觀后感一
還很記得那天,李老師給我們看了《愛國者》這部電影,當時我是深陷進去了,整個人就只會跟著故事情節一起開心,一起緊張,一起難過,想不到別的東西,只是被那一幕幕的電影鏡頭震撼著,愛國者觀后感。后來,大概過了半天吧,我才從那個電影環境中抽身出來。
還記得影片中有一個情節是馬丁去招募民兵,在一間酒店里,在報名的隊伍中突然跑出一個小孩,大概五、六歲吧,才剛夠桌子高。但他仍很自信地用他稚嫩的童聲說:“我要報名,我能殺死紅衫軍。”也許因為以后我是做小學教師的吧,而且這一學期在白老師的帶領下,每周我都會去小學見習,跟小朋友親近多了,就會有點對小朋友比較敏感吧。反正不知道為什么,看到這一幕我也是呆住了。在看片子的當時,我是覺得很震驚,這么小的一個小朋友居然能說出這樣的話!是不是在那個時候,在那個環境下長大的小朋友都會特別愛國呢?等后來冷靜下來,我又回想起這個鏡頭,我就想到了我去見習時遇到的那一班小朋友,他們已經五年級了,可是他們卻好象不太懂事。我想象著,如果是他們遇到這樣的情況,他們會不會全都躲在爸爸媽媽身后不敢出來了呢?不知道是不是我過于古板,當我見習時看到他們把紅領巾當成一塊隨便的抹布,當成進校門的通行證時,我真的挺生氣的,那時我就在想:這班小朋友的愛國情懷不知會有多少?記得我小時候對自己能戴上紅領巾可是感到無比光榮的啊!老師的那句“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就特別鼓舞我。但現在的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思想品德教育,我們推行了這么多年,怎么好象效果反而越來越差了?是現在的社會過于物欲橫流導致的嗎?我們都知道,中小學是人生價值觀樹立的重要時期,要培養一個人的愛國情感,一定不能忽略小學時期的愛國主義教育,觀后感《愛國者觀后感》。當然,我們給小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不一定要按照以前那一套,講董存瑞炸碉堡,黃繼光堵槍眼,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因為那個時代離小學生是越來越遠了,他們很難真正領會到故事其中的精神,聽多了他們可能還會產生厭煩、抵觸的情緒,所以我們可以從身邊的事情教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關注國家時事也是愛國呀,愛護環境也是愛國呀。更具體一點,比如在四川地震時給災區的小朋友捐書捐文具也是愛國呀,懷抱感恩的`心對待我們身邊的人讓社會更和諧不也是愛國嗎?愛國不是只有在戰場上才能體現出來的,畢竟現在是和平時代,戰爭還是少有的,所以愛國更重要的是體現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小學生,我們要教會他們做力所能及的愛國事。
但是,我發現現在小學的思想品德課很少,一個星期大概也就一節吧,而且這一節品德課還會經常被別的老師占用去上語文或數學或英語課,甚至被用于作為練習課。這就是我們學校,我們老師的認識上不足了。雖說進行愛國主義教育不只是在品德課上可以進行,在語文、數學課中其實也可以體現,但是,有系統地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啊!是的,現在我們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都不用考思想品德,高考你不選政治也大可不用怎么學政治了,但是道德教育,愛國情操是每個人潛在的不可缺少的一種精神支柱,而且它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就能形成的,是必須要從小開始積累,從小開始接受教育、指引才能形成的。作為現在中國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又怎能如此忽略愛國主義教育呢?我們能想嚴重些,若干年后的小學生在看天安門升旗儀式時他們還能感覺到心潮澎湃嗎?也許他們寧愿選擇睡懶覺都不愿那么早起床吧?作為教育者,作為老師,特別是小學老師,我們不能忘記我們身上還有一副給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擔子,我們不能被中考、高考、升學率蒙蔽了我們的雙眼。在我們討論現在的年輕人,現在的小學生愛國情操不強時,我們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這其中也有我們的一份責任啊!
何為愛國?愛國的含義實在太廣了,廣到可以說我們做的每一件正確的事都是愛國的!看看我們的心吧,憑著我們的良心,憑著我們潛在的愛國心做事,我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愛國者”,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不比馬丁差,我們每個人都能和他一樣,甚至比他更愛我們的祖國!
愛國者觀后感二
看了《愛國者》,很受感動。影片講述的是一段美國獨立戰爭的歷史。主人公是一位議員和一群孩子的父親。一家人過得還算和諧。作為父親,他在家里有著相當的威嚴,而一群孩子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的頑皮讓這位父親吃盡苦頭卻又無可奈何。但因其反對對英國作戰而被孩子們誤解,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參軍夢,甚至遠遠聽到槍炮聲,他們也會熟練搬出槍以備不時之需。然而英軍的的到來改變了一切。在家園被毀又即將失去第二個兒子時父親終于爆發了,和兩個小兒子一起殲滅了一股二十一人的英軍,這讓人聯想到他當年的英姿,也讓他找回了自己潛藏的勇氣。在復仇和追求自由這兩條主線的引導下,主人公帶領著國民軍逐步走向勝利。
影片花了很大的'手筆來闡述美國對自由的向往和因此付出的沉重代價,從激烈的議會討論,人們參軍的熱情,到家園的被毀,戰場上的慘烈犧牲。相信看過該片的決不會忘記那些古老而又獨特的戰爭場面,兩軍(正規軍)對壘都是以人員和武器作為籌碼,而這往往是英軍占優,美軍是即輸場面又輸戰爭,這看上去有點幽默的味道,完全是對現代戰爭的顛覆,看不到現代戰爭中的謀軍布局。而國民軍卻也會玩游擊戰,有一段時間竟被英軍稱之為“幽靈”,很有點中國特色的味道。但這確實是一支雜牌軍,就連教堂里的牧師也披裝上陣,只是不知道他在殺人之前會不會念上一句“上帝保佑”,其最后的犧牲卻也充滿了悲劇色彩。
雖然這是一部戰爭片,但是導演在戰爭之外的細節上有很好的把握,除了宏大的戰爭場面外,也不失暖暖的溫情,真實而感人。其中身為國民軍上校的父親與剛剛會說話的女兒的告別一段,導演處理得別具匠心,將主角在軍隊與家庭角色的矛盾和女兒對父親的理解盡融于女兒的呼喚和轉身的深情一抱之中,可謂感人至深。導演對種族矛盾的解構也是該片的亮點之一,最初白人對黑奴的歧視,通過戰爭的隱含功能最終達成了和解,“與你并肩作戰是我的榮幸。”將這對不大不小的矛盾融于對自由不懈追求的主題之中,也是對黑人在美國獨立戰爭中所做的貢獻的一種認同,他們也是美國歷史的創造者。
不能不說這是一部成功的影片,無論你對美國有如何的偏見,看了該片你卻不由的對那些為自由而戰的勇士們產生由衷的敬意,這確實是一個非凡的國度,這樣的民族沒有理由不屹立于世界強者之林。
然而相比之下,小時侯很喜歡的國產戰爭片,現在看來實在很少有深層次的東西,導演的思維極其狹隘,創作的影片只是對歷史的一種簡單重復。比如電影藝術大師斯皮爾伯格就將幾條命救一條命的價值問題帶入到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充滿了對人性的深入思考,從而使影片脫離了戰爭本身而得以實現主題的升華,像這樣的東西在中國的戰爭片里很難找到,不得不引起我們的反思。在根本上還得在思維的形式內涵上下一番工夫。
愛國者觀后感三
本周三晚上,江漢大學軍事愛好者協會主辦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觀看電影《愛國者》。
電影背景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本杰明(Mel Gibson飾)是法國裔美國人,他曾參加過法國人與印第安人的戰爭,身經百戰。殘酷的戰爭令他失去了心愛的妻子,他發誓要永遠遠離戰征。所以當英國殖民者將戰爭燒到本杰明的.家園時,他首先選擇的不是奮起反抗,而是躲避。當他看到他的大兒子參加了當地組織的愛國者軍隊時,也沒有跟著挺身而出。但是,當他的大兒子被敵軍俘虜,小兒子挺身去救哥哥而死時,本杰明再也按耐不住了。他這時才清楚意識到,只有反抗才能解救家園于水火。
老實說這部電影雖名為《愛國者》,但就歷史而言,本杰明及其家人參戰并非是愛國,畢竟當時還不存在美利堅合眾國。但是,這部電影所展現的親情,愛情,友情以及人們為自由平等而戰的精神卻深深打動了我。給我觸動最深的就是beniamin離開家的時候小女兒susan還不會講話,等他回來susan的阿姨說susan已經會說很多話了,但每次benjiamin陪著susan她都默默不語,ben希望susan給他說一個字的愿望都未能如愿,心里很難受!當ben又一次要離開家踏上戰場上的時候,鏡頭對準了susan,小susan的表情開始變化,慢慢的開始要哭泣,然后幾乎崩潰的跑過去說“
Papa, don't go! I'll say anything.
I'll say anything you want.
Tell me what you want me to say.
I'll say anything.
I promise, Papa. Please don't go.
看到這一段時,我幾乎有落淚的沖動。Susan在之前無法向父親表達自己的愛,但當她意識到父親可能一去不回時,她最終還是克服了內心的阻礙,大聲呼喊“Papa”,對父親的深情一覽無余。
看到這里,我想到,我們平時又何嘗不是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表達自己的感情。看了這部電影,我覺得有時我們應勇于表達自我情感,不能把遺憾留給自己。”
【愛國者觀后感】相關文章:
愛國者作文11-25
作文:少年愛國者01-28
我是小小愛國者01-28
愛國者的優秀作文01-26
愛國者現代詩詞01-28
我心中的愛國者作文01-28
名人故事:偉大的愛國者-江姐01-28
名人故事愛國者的故事屈原01-28
自強不息的愛國者作文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