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通用13篇)
電影《真愛》是以“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阿尼帕·阿力馬洪的真實事跡改編創作而成。講述了維吾爾族母親阿尼帕經歷千辛萬苦,用超越血脈、民族的人間真愛,在幾十年的時間里,撫養了6個民族的19個孩子的感人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真愛》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1
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策劃組織、新疆天山電影制片廠創作拍攝的電影《真愛》4月28日首映后,很多觀眾都被阿尼帕媽媽的事跡所感動,同時也被電影中唯美的畫面所感染。近日,記者采訪了影片的剪輯楊薇、編劇尹儉,與他們一同進入《真愛》電影的剪輯以及編劇的那些動人過程。
與“阿尼帕”同呼吸
“一步步地進入,慢慢地感動,這種感動融入到血液里的時候,我覺得阿尼帕媽媽的故事就是我的故事,我就在與阿尼帕一起同呼吸,這種時候,我覺得我剪輯的這個作品就是成功的!庇捌糨嫍钷闭f。
這位國家一級剪輯師,曾成功剪輯出很多的作品。而《真愛》是第一部讓她在整個工作過程中一直感動掉眼淚的作品。
“《真愛》這部影片是邊拍攝邊改劇本的。這是我跟劇組跟得最全的一部電影,影片還沒有開機,我就和劇組一起去了青河縣選景。每天劇組收工后,拍攝的素材都會及時送來,我就開始剪輯。我要在只有同期的條件下,做出完成片的效果,包括把音樂、畫面等效果都做出來。讓導演清楚,缺什么畫面、需要再拍什么畫面。每天劇組一收工,導演和我就進入到了剪輯的工作中!睏钷闭f。
電影殺青后,楊薇帶著影片又開始了精細的剪輯工作。
“我給這部影片的定位就是寫意電影。讓大家看到最樸素的人做的最感動的事。為了更好更樸實地講好這個故事,我們拍攝了大量的素材,但為了影片的整體效果,一些內容只好忍痛割愛剪輯掉了。對我來說剪輯時的取舍很難,為了保住影片主線的東西,一些精彩的內容沒有和觀眾見面。但影片最終達到了一氣呵成的效果,一點兒都看不出剪輯的痕跡。”楊薇說。
“剪輯就是第一觀眾,所以剪輯想看到的就是觀眾想看到的,這就需要透徹了解作品,而剪輯《真愛》我覺得我做到了。”楊薇說。她還記得剪輯的時候,王彩霞被阿尼帕領回家的場景,第一次拍攝的時候是有語言對話的,但她總是覺得這個時候孩子有恐懼感,應該是不會跟陌生人說話的,于是,她將這個鏡頭剪輯成王彩霞哭而不說的畫面,沒有想到,這種不語卻更讓人隨著電影中的人物開始了“同呼吸”。
而電影中多民族又現代的背景音樂也是這部電影的一大亮點。
“我選擇音樂的時候,還是將民族元素和國際元素結合起來了。像阿比包放牧時就配有呼麥,音樂很震撼,和現實場景很符合。阿爾曼葬禮時,女聲的維吾爾族哭喪歌一下就把觀眾帶到了那個悲涼的境界。這是我們從阿克蘇地區找來的`一位80多歲的非遺傳承人唱的,與哈薩克族的呼麥音樂和在一起,讓觀眾感覺故事里的事就發生在自己的身邊。”楊薇說。
用愛來寫劇本
作為影片的編劇之一,尹儉對電影的劇情運用了自己的表達方式——淳樸。
“如果觀眾看《真愛》時流淚了,反思了,作為編劇,我覺得我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币鼉說。
短短的20多天就拿出了6稿劇本,這對編劇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是,尹儉還是做到了,也拿出了讓人滿意的劇本。
“有選擇的真實就是藝術,要遵循電影藝術創作的規律來創作。面對一個真人真事的時候,我們在創作上用了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手法。一部電影的細節非常重要,這個母親是一個樸實的母親,我們創作了一些細節,但是這些都是從真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尹儉說。
“寫劇本,是要帶著一顆謙卑和尊敬的心來寫的。阿尼帕媽媽是一個有愛的人,我覺得我們只要將這種感動放在心上,就一定能寫好這個劇本。這也是我為什么從一開始就要從王彩霞的鏡頭進入的原因。放在影片開始是基于敘事策略,這一段很感人、很容易引人入勝,也交代了這個孩子的來龍去脈。影片開始是長著頭瘡的小女孩,結尾是留著長長辮子的美麗姑娘,是一個首尾呼應的處理!币鼉說。
如何才能在電影中體現阿尼帕媽媽養育的19個孩子呢?對此,尹儉也有自己的辦法。
“兩次找裁縫改衣服,一次是父親阿比伯,一次是母親阿尼帕。這樣設計出于兩個考慮,一個是因為電影里阿尼帕養育了19個孩子,跨度很大,從1974年到1984年再到現在。怎么體現這些孩子的存在?就通過改衣服。另一方面,我們小時候都是大人的衣服給小孩穿,老大的衣服給老二穿……這樣一件衣服,它并不是新的,但會讓人覺得非常幸福,引起共鳴!币鼉說。
當尹儉第一次看完電影后,流下了淚水!拔伊η竽軌蜃層^眾覺得真實,讓觀眾看完電影以后都能說,對!就是這個媽媽。我覺得這個時候我是成功的。母愛是一種全球化視野下的主流價值觀,是可以引起大家共同情感儲備的話題。《真愛》讓我進入了創作的發瘋階段,很多時候我都用手機邊寫邊發給導演。鏡頭的信息量非常大,但是我們的中心價值都沒有離開過媽媽這個核心。我們經常說這是一位母親催生的一部電影。不管人類有多少變化,愛是不變的,是民族之間、地區之間、人與人之間存在的根本道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正能量。”
談到創作這部影片的初衷,編劇尹儉只用了兩個字:感動。他說,在生活節奏加快的現代社會中,人們為工作忙綠、為生活奔波,此時,這個平凡的母親能讓人靜下心來,慢慢地感受這種真實的情懷,感受這種超越民族的大愛。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2
5月22日,高新區(新市區)機關工委組織全區黨員干部觀看電影《真愛》,區安監局的黨員干部二十余人到場觀看,此片讓在坐的黨員干部再次感受到了純潔的人性之美,被阿尼帕這位維吾爾族母親的善良、勤勞、大愛所感動,在母愛面前灑下了一串串熱淚。 我們為可愛的新疆人流淚,為真愛流淚,為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一位母親和她的偉大母愛流淚。而這個眼淚是激動的眼淚,自豪的眼淚,是內心震撼的眼淚……
阿尼帕大娘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但是,她做的事不普通,靠老公釘馬掌的`微薄收入撫養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幾十年如一日,冬天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這是多大的愛,多么大的情懷,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們受苦,受難,為他們無私的遮風擋雨。
我們生活在無數個充滿真愛的家庭里,沐浴在充滿大愛的國度中。阿尼帕大娘的家就是我們生活的縮影,也是我們天天看到,聽到,感受到的活生生的生活也是我們新疆人為之自豪的資本。
《真愛》這部電影給我們的感覺除了震撼還是震撼。拍攝地點,敘述的場景,自然風光,自然的生活,沒有刻意去表達什么,但是表達了很多,沒有刻意去說什么,但是說了很多。讓人聯想到嬉鬧與青山綠水中的童年,聯想到遠在千里之外為自己祝福的普通而偉大的母親站在木橋頭上盼望子女回家的情景。
這部電影體現了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沒有夸張手法,沒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戳恕墩鎼邸纷屛覀兊撵`魂得到一次凈化,讓我們對善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因為我們都是人,做一個善良的人,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用《真愛》電影的感染力宣傳新疆,贊美新疆,推出新疆,用這種方式使內地與新疆的距離更加拉進,進一步推動我們的旅游,搞活我們的經濟,使更多的內地同胞認識新疆,認識新疆的人,知道新疆的事,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了解新疆的和諧及各民族之間的真愛。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3
近日,社區工作人員在地磅街道辦事處的組織下集中觀看了電影《真愛》!墩鎼邸分饕v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在阿爾泰山下青河縣一個叫阿尼帕的維吾爾族母親收養19位各民族孩子,為這些孩子治病、上學、教育孩子和睦相處,彼此愛護照顧,最終養育孩子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的故事。
阿尼帕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她靠丈夫釘馬掌和用凍僵的雙手清洗一桶桶羊下水的微薄收入,撫養一群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看到這里我哭了,阿尼帕媽媽幾十年如一日,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供他們上學,為他們遮風擋雨。對待不是親生的孩子比對親生的孩子還要好,買來的唯一一雙新球鞋給了王彩霞的哥哥。這種真愛無私,大愛無疆的做法體現了阿尼帕寬廣的胸懷和偉大無私的母愛。
2008年8月,辛苦了一輩子的阿比包爸爸離開了他的妻兒,40多年,他和妻子一起用微薄的收入撐起了這個家,阿比包爸爸雖然走了,可是阿里帕媽媽并不孤獨,她還有孩子們陪伴著她,還有更多的子女一起用愛心拉近這個家!在她的家里,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我們深深地被阿尼帕媽媽這種超越民族的精神感動了,正是這種超越民族的精神凸顯了我們偉大的新疆精神。
這是一部好電影,沒有夸張手法,沒有超越生活,人物有血有肉,恰逢六一兒童節的到來,這部影片非常適合各族家長帶著孩子去觀看,可以讓孩子們用自己純真的心去感受新疆的美,新疆人的美。為今后孩子們的成長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我一定要以現代文化作為工作統領,要學習、弘揚各民族的優良傳統,切實擔當責任,付出更多努力,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堅決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做好群眾工作,為群眾謀福,凝聚人心,構建和諧、美好、幸福的大美新疆。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4
一個天真無邪的小男孩,生活在斯里蘭卡國內種族戰爭時期的一個富裕的家庭里;他不能去學校上學,只能在家中接受家庭教師的輔導;他的弟弟在戰爭中喪生,每每他在父母前提起弟弟的時候,都會被母親岔開話題,小男孩甚至某些時候出現了幻覺,以為弟弟還在身邊,其實是他在思念他死去的弟弟。
小男孩的家庭及仆人構成的生活環境,正好是國內戰爭的縮影:現實中兩個種族僧伽羅族74%,泰米爾族18%,僧伽羅族統治國家,影片中家庭也是大致如此,爸爸僧伽羅族、媽媽泰米爾族,仆人多數是僧伽羅族。在文字不通和文化價值觀差異較大的環境下,兩個種族間的悲歡離合開始了。首先,影片中小男孩的爸爸媽媽是恩愛的,家庭中的兩個異族的`仆人也和諧的曖昧著;但是本片也通過描述家庭中兩個仆人的一次小摩擦,揭露了矛盾的存在,在家主人的處理態度反應了當地的社會現實:僧伽羅族的強勢。我想這只是個被美化了的縮影,其國內的現狀可能更加暴力血腥一些。
通過本片我個人可以看出,導演呼喚著人們心中原始的祈望和平的本性,或者說是弱者在生存中希望得到同等待遇的愿望。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5
“我在時不時的流淚”,這是一八八團三連維吾爾族老人依米格達在看完《真愛》后所發表的感慨。5月21日下午,我與依米格達一家4口人在十師文化宮觀看電影《真愛》。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一位偉大的維吾爾族母親阿尼帕用超越血緣關系、民族關系的大愛奉獻給了六個民族十九位孩子的崇高精神。生活的艱辛并沒有壓垮她,而是更加堅定地讓她有了把這十九位孩子撫養成人的想法。她的這種母愛為了民族的團結、為了祖國的強盛書寫了新的篇章。
《真愛》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讓人刻骨銘心。在領養孩子中有一個叫王光輝的男孩,鞋子爛了大腳趾都出來了。維吾爾族母親見這一情景,只給他一個人買了一雙球鞋,自己親生兒子卻沒有。每次過節吃好吃的時候,她總是把自己的那份分給還想吃的孩子,自己僅留下一點點。一次彩霞姑娘看到了,她卻在裝模作樣地用手扒拉著吃。為了能讓生活好一些,她找了一份洗羊下水的活,冬天的水刺骨,她也是在不停地干,有一天半夜老公起來給他洗,她看到了就過來給老公搓搓手。寒冷的`冬天在這一刻仿佛融化了,是那么的溫暖,那么的充滿著愛意。生活雖然很苦,但看到孩子們都能在一起快樂地玩耍,維吾爾族母親的笑容依然是那么地燦爛、那么地慈祥。
感動不只是體現在驚天動地的事情,更多的是在每一個細節上。當你流淚時一張紙遞在手上,當你無助時一個鼓勵的眼神、當你忙時一句溫暖的話,當你……。維吾爾族母親阿尼帕的的光輝形象播撒在生活中的各行各業,在我們身邊三連維吾爾族老人依米格達同樣有著中華民族優良的傳統。他是在三連從事環衛工作,比較有時間觀念,總是在上班時間提前幾分鐘到,如果說是一次容易,他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都在這樣遵守著。他在連隊撿垃圾、打掃衛生從來不用人盯著干,就像干自己的活一樣。雖然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卻做出了自己的成績。就像有人曾經說360行,行行出狀元。他的實在、能干、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已經深入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
作為年輕的一代人,我們深深地被維吾爾族母親感動了,她不只是維吾爾族母親更是中華民族各族人民的母親,而且是我們的好母親。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6
原先,我覺得長大一點也不好,要面對無數的作業和考試,還有越來越多的煩惱。于是,我希望自己和家人永遠暫停在這個美好的時刻。
自從看了《真愛無盡》這部電影,我發現:從生到死,都是一個自然規律,我們不需要打破這個規律。因為如果你一直卡在其中一個時間段上,那你就體會不到人生其他的滋味,哪怕是死亡。這樣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是沒意義的。
電影主要寫了云妮離家出走,遇上了塔克一家,不小心知道了不老泉的秘密,卻被黃衣怪客跟蹤。最后云妮與塔克一家終于守住了不老泉的.秘密。整個影片情節曲折,扣人心弦,讓我為杰西和云妮的命運以及“不老泉”的秘密捏了把汗。
我對影片的結尾部分印象格外深刻。杰西非常愛云妮,他們想永遠在一起,于是杰西勸云妮喝下不老泉的泉水,并約定等風聲不緊了,云妮就到不老泉那等杰西回來,這樣他們就可以永遠在一起了。我看到這里特別擔心,生怕云妮真的聽從杰西的話,喝下泉水,因為這樣云妮的生命就只能永遠停留在青春時期,不能過正常人的生活了。云妮看著塔克一家遠去的身影,留下了熱淚。
后來,云妮獨自一人來到不老泉邊,她用手輕輕地攪動著泉水,看著水中自己美麗的倒影,眼前浮現出和杰西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她就要喝下去了!看到這,我緊握雙拳,心提到了嗓子眼……過了一個世紀,杰西真的回來找云妮了,他找到云妮了么?找到了,但是他只找到了云妮的墓碑,就在不老泉旁。
云妮最終還是沒有選擇喝下泉水,她選擇了過正常人的生活,選擇了生老病死!她也信守了當初和杰西的承諾,她的墓碑一直在不老泉邊等候著杰西的到來?吹竭@,我好感動,并且為云妮的明智選擇點贊!
在這部電影里面,我還喜歡的一個角色是杰西的媽媽,梅。雖然她只是一個小小的配角,但是她智慧、勇敢、善良、無私的品質深深地感染著我。梅曾經對云妮說過:“甭管生命是長是短,關鍵是要過得充實!”梅與她的家人能夠長生不老,這讓別人覺得非常幸運,其實能夠像正常人一樣變老,卻是他們一家最大的心愿。
看了這部電影,我想,如果我手中也有一瓶不老泉的泉水,我不會喝它,并且還要毀了它。因為人生的意義不在于生命的長度,而在于生命的寬度。就像秋天的樹葉從樹上飄落,它的生命終止了,但是它“化作春泥更護花”,它的生命就有了更多的意義。而且如果沒有人死亡,那樣整個地球就會擁擠不堪,人們將相互堆疊著在絕望中永生……細思極恐!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7
主旋律電影《真愛》和各族觀眾見面了。這部以全國道德模范阿尼帕·阿力馬洪撫養6個民族19個孩子真實感人故事為原型,弘揚人間真情大愛,展現中華民族大家庭和諧生活場景,反映新疆各民族患難與共、攜手并進,共同建設美好家園的動人故事,再一次感染了觀影的各族觀眾。
《真愛》演繹了各民族團結和睦的真愛大善大愛大德大美。阿尼帕對生命和人性的無限關愛,使她從善的境界進入了美的境界,這樣的沒得感召我們將人間大愛精神在你我中間傳承和弘揚,讓我們所有人都擔當起更多更大的社會責任,付出更多更堅實的努力,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維護宗教和諧,凝聚人心,構建各民族團結和睦、互助美好的大美新疆。阿尼帕·阿力馬洪的事跡值得所有人去學習。在阿尼帕身上母愛永恒的`精神體現得淋漓盡致,善良體現得淋漓盡致。一家人不同民族孩子在一口大鍋里吃飯,這正是新疆各族人民大團結,像愛護自己眼睛一樣維護民族團結的寫照。影片處處流淌著多民族大家庭愛的暖流,讓我們每個人在藝術的熏陶和潛移默化中體驗各民族大團結的人間溫情,詮釋了真愛無價,大愛無垠的內涵。在這個家庭里,愛不分民族,所有這些都讓人心生愛意,體驗希望與溫暖,體驗真愛的情懷和力量,體驗超越時代、民族、文化和一切社會界限的偉大母愛,體驗被滋養著托舉著的良知與愛的力量,體驗構建和諧社會、遞正能量的和諧音符。
列寧說過:“要成就一件大事業,必須從小事做起!卑⒛崤晾先司褪菑男∈伦銎,成就了一番大事業。阿尼帕的故事感天動地,那一個個鮮活感人的典型事例,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光輝之下那亮晶晶閃爍著的人間大愛、道德真情和民族和睦,這些血濃于水的中華民族認同感底下凸顯出來的純凈甜美,“是在任何日子里都能讓人感到溫暖和愜意的,是讓我們永遠能產生前行的力量的,也是在灰心、絕望的黑暗中閃耀的希望之花,昭示一個可以憧憬的未來!
維吾爾族諺語說:好人走過的地方,后面開滿了鮮花。
阿尼帕將愛的奉獻作為一片不能割舍的精神天地:道德的尊嚴、民間的人性、民族的個性、百姓的向善、大美的基因、情感的善意和凡人好事全都蘊在其中。她是好人,她走過的地方,她的身后開滿了鮮花,讓我們充分享受這一簇簇鮮花帶來的芬芳侵潤,讓我們充分沐浴這一股股大愛帶來的溫暖滋潤,讓我們在為霞尚滿天的道德感染與啟發下,作出我們自己的道德承諾:愛黨、愛祖國、愛人民、愛統一、愛穩定、愛團結、愛和諧、愛家園、愛平安、愛和平。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8
這是一個發生在遙遠新疆的故事。整部影評于平緩中流淌愛,夾雜著心酸和感動。故事中的母親無疑是偉大,故事中的父親是現實而善良的。貧窮而多娃的家庭中,善良的母親一次次的收留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們,忠厚而又被生活壓迫的父親每次雖有微詞怨言但仍然用他寬厚的肩膀拼命的支撐著這個家。孩子的數量在慢慢增加,直至19人,一口鍋要做19個娃的口糧,一對平凡的勞動農民要不斷的工作養大19個娃,在冰天雪地里不停的洗豬下水,冒著生命危險趕牛淌過寒冷刺骨的河水……其中的艱辛困難可想而知。平凡而偉大的父母,在那個艱苦而貧窮的年代,用血和淚養活了19個孩子。
人的一生,親身經歷過一件令自己難忘的事,我覺得可能3種結果:
第一、變為一個永不磨滅的疤,用盡心思的.去隱藏,甚至會因此迷失自我;
第二、選擇徹底遺忘,把它放在布滿塵埃的心底角落,偶爾帶著微笑或和著淚花回憶;
第三、即使它是自己心中永遠的痛,但也是一種領悟,會用自己的堅強、善良去成就大愛,幫助、包容別人,亦是快樂自己,故事中的母親大抵就是如此。
影片中的母親自己親身經歷過,忍受過那種痛,嘗受過那種苦,于是她的心更加的柔軟,她的人更加的善良堅強。影片中的彩霞也是如此,小時候忍受過與病魔抗爭的痛苦,經歷過沒有頭發被嘲笑的日子,于是長大后的她格外的珍愛她的頭發,但成年后為了減輕家庭負擔、為了工作生活,她突破了內心的創傷,勇敢的剪短了她那兩條又黑又亮的辮子,破繭成蝶。
我在觀看影片時,眼眶一直是濕潤的,內心有些許的壓抑和悲傷。特別是看到母親在那樣破敗狹小的蒙古包內,仍舊收養了一個又一個孩子,我內心竟然劃過一絲厭煩和怨恨。我甚至想要母親偶爾自私一下,能夠學會拒絕,一種無能為力的不忍和怨氣油然而生,這大概是因為自己沒有親身經歷或者真的懂得孤兒的痛吧!然而,我始終抗拒不了影片對我的吸引,我終究還是想繼續看下去,看著熒幕中演繹著的充滿痛苦、溫馨和愛的生活歷程。
這是一部彌漫著愛和憂傷,且能給心靈以洗滌的精神食糧般的影片。眼因多流淚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人因經歷苦難而應愈益懂得。希望,每個經歷苦難的人都能通過堅持為自己的人生創造不一樣的的新篇章;通過努力澆灌出屬于自己的春暖花開。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9
今年五月是自治區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新疆天山電影制片廠將阿尼帕·阿力馬洪的真實故事改編拍攝成電影《真愛》,在五月開始全國公映。5月24日,公司組織全體員工觀看影片,《真愛》用真實自然的故事與唯美的表現形式感動了我,觀影中,我的眼淚止不住的流淌,即使寫這篇觀后感,我也能感覺到自己內心的激蕩,我的眼角竟然再一次泛起淚花,我甚至無法找到合適的語句來做這篇觀后感的題目,人間的偉大莫過于此,如此的真愛該如何詮釋?
《真愛》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它拍攝得如此唯美,在講述故事的同時讓觀眾產生了心靈深處的共鳴,讓大愛廣為傳播。影片講述的故事是新疆各族人民長期以來相濡以沫、共同建設新疆、守望美好家園的心靈路程,影片中所表達的“母愛”就像是一條寬大的河流,在人間溫暖的河床上流淌,而這個河床是不分民族和地域的。這部電影中有很多留白,就像潑墨的國畫一般,季節性畫面呈現得美輪美奐,音樂如同天籟,景語已經變成了情語,這也是這部電影為什么會使觀眾們潸然淚下的原因,質樸的情境留住了觀眾的心。純凈的天空、溫暖的氈房、風吹草動的畫面,表現了劇中人物在現實中經受了種種磨難之后,內心是如何獲取踏實和希望的。
《真愛》是觸及人們命運和靈魂的電影,影片中,19個孩子從過去的苦難到現在的`幸福,用了3個時空來表現,其中最難的是上世紀70年代,在那個時代還沒有進入商業社會,人和人之間的感情直接簡單,那時生活條件雖然艱苦但是幸福指數并不低,雖然時代不一樣,()但人們對幸福的感受都一樣,那就是“愛”。阿尼帕媽媽的事跡讓我們感動,影片中老人滄桑的臉,她那雙粗糙的手,我們可以想象阿尼帕媽媽撫養19個孩子的不易,能感受到劇中人物的豐富情感。
《真愛》強大的感染力,讓人震撼不已,真愛的情懷和力量足以征服觀眾。偉大的母親,偉大的付出,偉大的真愛,這是跨越時代、民族、文化和一切社會界限的,所有的人生都是被這樣的愛滋養著,托舉著的。
《真愛》是真心之愛,人人身上皆有之,人人心中向往之,所以它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產生了強烈共鳴,這是良知與愛的力量的傳遞過程,也是構建和諧社會,傳遞正能量的和諧音符。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10
我看了電影《真愛》。我的心久久難以平靜。眼淚無聲地流了幾次。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這部電影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了新疆維吾爾族婦女阿尼帕和她的丈夫阿勒曼在那個極其困難的時期收養了來自六個民族的19個孩子的感人故事。
這部電影從三點空開始。第一個是在20世紀70年代,當時食物非常短缺,人們吃不飽。善良的阿尼帕阿姨,每當她看到流浪的孩子,一定會帶他們回家。用她的話說,“對每個人來說,少吃點總比讓他們餓死在外面凍死好!倍嗝锤腥说脑捳Z,多么樸素的感情,多么偉大的母愛!
為了給孩子們多一口吃的',她在刺骨的冰水中把羊洗入水中。她的丈夫用微薄的收入維持一個大家庭的生活,不分晝夜。然而,這遠遠不夠。這幅畫出現過幾次。阿尼帕和她的丈夫與孩子們分享食物后,他們幾乎沒有剩下什么了。為了給孩子們穿衣服,這對夫婦不停地把他們的衣服換成孩子們的衣服。
20世紀80年代,經濟形勢有所改善,一個大家庭最終搬進了一所更大的房子,而不是氈制房子。然而,隨著孩子們長大,他們需要更多的口糧。阿尼帕阿姨和她的丈夫仍然去水里洗羊,做各種各樣的工作。多年的辛勤工作使他們變老了。他們腳步蹣跚,白發耀眼,皺紋縱橫交錯。阿尼帕終于生病了。但是他們沒有放棄一個孩子,而是堅持要這樣做。
在21世紀,孩子們已經離開很遠去謀生,過著幸福的生活。然而,阿尼帕夫婦仍然守護著他們的家和大鍋。正如丈夫阿勒曼所說,“鍋在那里,家在那里”。在一個暴風雨的夜晚,阿尼帕的親生孩子阿曼為了保護大鍋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看到這里,我的眼淚又流了下來。這種超越家庭紐帶、跨越國家的偉大愛是世界的真愛,也是最無私的母愛!
對這位最善良、最偉大的母親來說,我所有的語言都顯得蒼白無力。我最好用獎勵她的話來表揚她。“這不是她的血肉,而是她所有的孩子。她展開翅膀,托起它們的天空空。風和霜,饑寒交迫,都擋不住,窮累了,一個肩膀擋不住的時候。在她的家里,水比血濃,善良超越了血緣關系。春天是最清澈的,母愛是最真誠的!”
最后,我要向這位母親表示深深的敬意。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11
我觀看了電影《真愛》,我的內心久久難以平靜,淚水幾次無聲的流淌,我深深的感動、感慨
影片是真人真事,講述的是新疆維吾爾族大娘阿尼帕和她的丈夫阿力馬洪,在那個極度艱難的歲月里,收養了來自六個民族,十九個孩子的感人事跡。
影片從三個空間展開情節,第一個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當時,糧食是那樣的短缺,人們無法吃飽肚子。而善良的阿尼帕大娘,只要看見流浪的孩子,就一定把他們領回家來,用她的話說:“就是每人少吃點,也比讓他們在外挨餓受凍強!倍嗝锤腥说脑捳Z,多么質樸的情懷,多么偉大的母愛!
為了給孩子們多吃一口飯,她在刺骨的冰水中洗羊下水,丈夫不分黑夜白天的打鐵,用微薄的收入維持著一大家人的生活,但遠遠不夠,畫面幾次出現,阿尼帕和丈夫把食物分給孩子們后,而他們兩個所剩無幾。為了給孩子們穿衣服,夫妻兩個不斷地把自己的衣服去改成小孩的衣服
八十年代,經濟狀況有所好轉,一大家人終于不住氈房,搬進大一點的房子,但孩子們大了,需要的口糧也更多了。阿尼帕大娘和丈夫還是不停地去洗羊下水,干各種各樣的活,常年的勞累,讓他們蒼老了,腳步蹣跚,白發耀眼,皺紋縱橫,阿尼帕終于病倒了。但他們沒有放棄一個孩子,一直堅持下來。
到了二十一世紀,孩子們都遠走高飛,到各處去謀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但阿尼帕夫婦依然守護著他們的那個家,守護著那口大鍋,就像丈夫阿力馬洪所說:“鍋在,家就在”。在一個風雨交加的'晚上,阿尼帕的親生孩子阿爾曼為了保護那口大鍋,永遠的離開了人間看到這兒,我的淚水再次涌了下來,這種超越親情,跨越民族的大愛是人間真愛,是最無私的母愛!
對于這位最善良、最偉大的母親,我的所有語言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我還是用給她的頒獎詞來贊美她吧!“不是她的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展開羽翼,撐起他們的天空。風霜饑寒,全都擋住,清貧苦累,一肩擋當。在她的家里,水濃過了血,善良超越了親情。泉水最清,母愛最真!”
最后,向這位母親致以深深的敬意!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12
在庫車縣開展第32個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中,活動主題“民族團結,從我做起”,5月12日,司法局組織機關干部觀看電影《真愛》,此片讓我再次感受到了純潔的人性之美,被阿尼帕這位維吾爾族母親的善良、勤勞、大愛所感動,在母愛面前灑下了一串串熱淚。
《真愛》主要講述了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生活在阿爾泰山下青河縣一個叫阿尼帕的維吾爾族母親收養19位各民族孩子,為這些孩子治病、上學、教育孩子和睦相處,彼此愛護照顧,最終養育孩子們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的故事。影片中一群孩子嘩啦啦地吃飯、做作業、玩耍,阿尼帕一家人喝包谷面糊糊、啃馕等場景,借助母親對小彩霞的收養,傾其所有為小彩霞治療滿頭的瘡疤,讓她長出黑亮的頭發,以及她和哥哥的到來,與其他孩子及阿尼帕親生孩子之間產生的矛盾沖突,到最后在情感上的接納,以及讓人感嘆的平靜而貧瘠的偏遠小鎮景色。阿尼帕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一個女人,她靠丈夫釘馬掌和自己在刺骨的冷水中洗羊下水的微薄收入,撫養一群無依無靠的.各族孤兒,幾十年如一日,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要給這些跟自己無親無故的孩子們吃,給孩子們穿,供他們上學,為他們遮風擋雨。這是多大的母愛,多大的情懷。
看了《真愛》,讓我的靈魂得到一次凈化,讓我對善良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因為我們都是人,做一個善良的人,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線。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 13
5月20日下午,我和市行政執法局全體干部職工,在新天地電影院觀看了以“2009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新疆首屆十大杰出母親”阿尼帕·阿力馬洪的真實感人故事為原型,創作拍攝的新疆重點影片《真愛》。我在一聲聲“媽媽”的呼喚中,在一句句“跟我回家吧”“鍋在,家就在”“只要爸爸媽媽還有一口氣,19個孩子一個都不會少”的樸實話語中,接受了一場心靈的洗禮。
影片沒有宏大的場面依托,沒有藝術的渲染,只是像靜靜流淌的額爾齊斯河一樣,向我們講述著阿尼帕媽媽以母愛的至真之情,和愛人阿比包幾十年如一日,含辛茹苦地撫養了19個孩子,組合成了6個民族200多口人的民族大家庭的感人故事。母愛的偉大超越了民族、地域,在撫慰一顆顆幼小心靈的同時,也讓人感嘆人間的無疆大愛。
在阿尼帕和阿比包夫妻身上,我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洗羊下水貼補家用、給小學生做飯、燈下縫補衣服等這些父母在那個年代,為自己孩子做的普通事情。但這些普通的事情卻深深烙印著中華民族愛護幼小、崇尚人間真情的文明精神。這種精神代代相傳,鑄就了我們這個民族的真、善、美。這種精神薪火不斷,成就了我們這個民族為祖國奉獻、為集體奉獻、為他人奉獻的“利他”精神。
影片有很多值得人去細細品位的內容。但最調動我情緒的有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阿尼帕和阿比包夫妻帶著孩子們去接王云輝。當王云輝從管教所出來時,所有的孩子都呼喊著奔向他們的兄弟,并緊緊的擁抱住他。王云輝撲到阿尼帕媽媽的懷里哭著說:“媽媽,我還是你的好孩子嗎?”這是我在影片中第一次聽到王云輝喊媽媽,之前他告訴妹妹王彩霞:“我們的媽媽只有一個,就是生我們的媽媽”。這時候撲向阿尼帕的王云輝,已經徹底改變對“媽媽”的認識。王云輝的生活經歷造就了他性格上的堅強,而這種性格上的堅強因為母愛的缺失而更顯的孤獨。他不讓妹妹認阿尼帕做媽媽,是對親生母親深深懷念的表現,同時他的經歷也讓他不相信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人能像親生母親一樣愛護她。是阿尼帕媽媽的`至真母愛溫暖了他孤獨的心。雖然受到影片時長的限制而無法表現更多內容,但是我們仍然可以通過這個孩子的轉變,感受到阿尼帕媽媽的付出。
第二,雪夜,哈薩克族孩子那然背著冬不拉回到了大家庭,對阿尼帕叫了一聲“媽媽”。那然從一開始就是暫時寄養在阿尼帕媽媽家的,他自己也知道早晚要離開這個家庭,又由于他有結巴的毛病,讓他在阿尼帕的家中顯得較為被動。可那然依然用冬不拉表達著自己對生活的態度。當阿比包爸爸賴以生存的鐵匠鋪化為灰燼時,全家陷入了絕境。小那然用自己的歌聲驅散了家里的陰霾,帶來了生活的勇氣。電影向我們傳達著一種信念,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內,我們總能找到一種方式,跨越民族、語言、心理的障礙,將我們團結在一起,讓我們堅強的生活下去。而雪夜,獨自從親戚家回到阿尼帕媽媽家的那然,用一聲“媽媽”找到了自己的心理依靠。他相信這個維吾爾族爸爸媽媽,能給他最需要的關懷!同時也讓所有人堅信,新疆的發展史就是各族人民相互關愛、相互守望的生活史,邊疆穩固、生活富裕、人民幸福的根本源泉也源于此。
第三,阿尼帕媽媽參加完頒獎儀式坐在飛機上,冥冥中感受到了阿比包爸爸已經離開了人世,默默的留下了眼淚。而這時候,我也與阿尼帕媽媽一起留下了眼淚。這個沉默寡言的維吾爾族男人,因為阿尼帕媽媽收留孤兒、打親生兒子等等問題,與阿尼帕媽媽鬧矛盾。但也總在甩門出去以后,去忙著給孩子改衣服、借雞蛋,甚至冒著生命危險翻越冰大坂去烏魯木齊送牛。這個勤勞、善良的維吾爾族男人,用實際行動支持著阿尼帕媽媽。這個勇敢、厚道的維吾爾族男人,在該享受幸福生活時閉上了眼睛。他的一生飽含著我們維吾爾族同胞和諧共處、行德顯愛的信仰,讓這個和睦的大家庭走的更遠、更堅定。
《真愛》的主題,最為集中的體現在阿尼帕和阿比包夫妻身上。同時影片也通過其他分支故事和人物的講述,進一步豐滿了主題。比如:每天早晨阿尼帕媽媽的大兒子阿爾曼都會帶著各民族的弟弟、妹妹經過小橋去上學。他們在橋梁上記錄下自己的身高,也記錄下質樸的兄妹之情。一個民族大媽把自己家的口糧送到阿尼帕媽媽家里,傳達著鄰里間的相互守望之情。紅旗鎮王主任長期對阿尼帕家庭的關心,讓我們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這些眾多的感情匯合在一起,形成了波濤澎湃的民族之情,升華了我們“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民族文化的認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影片的最后,我們知道了阿尼帕媽媽的身世。阿尼帕媽媽的父母因為做生意去了蒙古國,但始終向往著回到祖國,至死不渝。影片大約用5分鐘的時間,講述了阿尼帕年輕時隨隊歷經艱險,最終回到了祖國,完成了父母的夙愿。影片站在第三人的角度告訴我們,中華民族的同胞無論身處何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祖國,永遠是他們的心中所向,是他們背后堅挺的脊梁!這一點在1771年土爾扈特部的東歸事件中,體現的更為淋漓盡致。
美麗的額爾齊斯河在靜靜的流淌,清晨的清河鎮又冒起了縷縷炊煙,阿尼帕媽媽家的200多口人在陽光下來了一張合影。這張合影是人間大愛的見證,是民族感情的見證,更是中華民族欣欣向榮的見證。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相關文章: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01-21
新疆電影真愛觀后感500字01-21
電影《真愛永存》觀后感10-26
新疆電影《愛在旅途》觀后感01-31
新疆電影愛在旅途觀后感01-19
新疆電影愛在旅途觀后感09-06
電影真愛觀后感(通用10篇)10-10
愛在旅途新疆電影觀后感600字01-21
愛在旅途新疆電影觀后感(通用11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