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通用6篇)
認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通用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1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復雜。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疫情防控要毫不放松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嚴防死守,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輸入和反彈。時刻繃緊疫情防控責任之弦,我們才能更好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鞏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果。
病毒突襲而至,疫情來勢洶洶,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沖擊。在堅強領導下,抗擊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我國成為全球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目前,全國疫情防控總體形勢良好,但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仍然很大。特別是外防輸入,不僅要防止人傳人引發的疫情,還要防止物流帶來的病毒。就此而言,必須緊跟防控形勢的新發展、新變化,防范化解疫情沖擊導致的各類衍生風險,堅定必勝信心,堅持底線思維,不斷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疫情防控,重點在防,關鍵在控。社區防控和重點場所、重點環節防控不斷查缺補漏,完善升級防的措施,才能精準、高效地實現防的目標。這需要各地各部門緊盯疫情防控形勢新的變化,及時調整更新防的措施,切不可以老辦法應對新問題。要進一步研究疫情傳播的新問題、新路徑,緊緊盯住科研新進展、新突破,充分整合到常態化預防中。從控的角度而言,對于零星、散發疫情,應全面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及時查找出風險點,堵住擴散蔓延可能,提高防控的精準度、有效性。同時也應當有力而有度地開展防控,提升疫情防控效果和水平。基于前期我國疫情防控成功經驗,并結合流行病學調查關于病毒傳播路徑、傳播規律的最新科研成果,我們完全有能力防住疫情、排除風險、堵住漏洞。
元旦和春節兩節期間,更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現階段的各項常態化防控措施仍然要堅持下去,在商超、餐飲單位、賓館飯店、農貿市場、機場、火車站、長途客運站和影劇院等重點場所,嚴格落實戴口罩、測溫驗碼、通風消毒、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不能有絲毫懈怠,不能有任何僥幸;另一方面,每個人也要做好個人防護,減少人員聚集,注重個人衛生。只要形成防控合力,就能繼續取得疫情防控的良好成效。
在確保疫情不出現規模性輸入和反彈的前提下,防控措施應力求對經濟發展、社會民生、百姓生活影響最小,努力實現相對低成本的有效疫情防控。在鞏固前期疫情防控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提高二者政策措施的契合度,我們就能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2
己亥庚子之交,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中華大地,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刻,給中華民族帶來一次嚴峻考驗。
疫情是一次大考,彰顯著制度優勢和奮進力量。在這場嚴峻斗爭中,“堅持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所展現出的中國速度、中國效率、中國力量,讓世界驚嘆,因為我們“集中力量”辦的是符合國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大事。我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顯著優勢,應對風險挑戰的強大能力,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民族精神和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黃河文化強大的凝聚力。堅持和發揮這些顯著優勢,我們不僅能戰勝眼前的疫情挑戰,也將始終擁有攻堅克難的信心底氣。
疫情是一場大戰,考驗著初心使命和英雄本色。“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鄭州大學發揮醫療和科研優勢,189名援鄂醫療隊員白衣執甲、逆行馳援,從黃河岸邊奔赴荊楚大地,展現精湛的專業水平,也傳遞著生的喜悅和希望,彰顯著鄭大人的擔當。在這支逆行的隊伍中,不僅有共產黨員的沖鋒在前,也有黨外人士的同心協力。他們繼承和弘揚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優良傳統,充分發揮統一戰線重要法寶作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在共克時艱中筑牢共同思想基礎,與共產黨員一起,在抗疫一線治病救人,在工作崗位履職盡責,在復工復學中主動作為,書寫了一首首壯麗的詩篇。他們都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會永遠銘刻在鄭州大學的史冊上。
疫情是一堂思政大課,砥礪著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多難興邦”,多難何以興邦?正是因為我們的民族在面對磨難的時候,百折不撓、自強不息、頑強拼搏,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奇跡。生活即是教育。我們把阻擊疫情斗爭實踐作為上好高校思政課的鮮活教材,全面提高思政課的親和力與針對性,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涵養家國情懷,更加深刻認識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更加有力地激發愛國情、報國志,告訴青年學生們,在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里,只有經風雨、見世面,才能長才干、壯筋骨,只有在災難中教育自我、塑造自我、錘煉自我,才能把痛苦化為滋養自己未來之花的養分,磨煉具有中國氣派的'剛健風骨。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3
打贏任何可能出現的疫情遭遇戰,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毫不松懈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力阻斷疫情輸入、傳播、擴散。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特殊的考驗,我們要攻克這個難題,就要總結好、使用好我們前期戰勝疫情形成的好經驗,要做到“一口岸一方案”,不斷完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陸路邊境口岸海關要堅決落實“客停貨通”“人貨分離”等防控政策,對跨境司機、邊民等高風險人群要嚴格做到閉環管理。同時,要繼續堅持人、物、環境同防,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嚴密防范新冠病毒通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風險。要進一步嚴格規范進口冷鏈食品生產經營行為,加大日常監督檢查力度,堅決杜絕食品生產經營者采購、使用無合法來源的進口冷鏈食品。
持續加強防疫健康宣傳,引導廣大群眾嚴格落實個人防護措施,有效阻斷疫情的傳播鏈。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傳染性強的特征,而這些問題往往出現在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之中,這就需要每一個人加強抗疫知識的學習。明確“保護自己”也是積極抗疫,要主動把“戴口罩”“一米線”“勤洗手”等防疫要求記在心中、落實到行動上,才能有效地阻斷疫情的傳播鏈,守護好我們來之不易的防疫成果。
有序推進疫苗接種工作,切實筑牢免疫屏障。當前,“打疫苗”已經成為了大家的自覺,為疫情防控貢獻“一臂之力”,是每一個人的責任。當然,“打疫苗”是為了在人體內部筑起一道防護網,讓病毒進不去,能夠更好地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黨員干部要做好疫情防控的宣傳,讓更多人對“打疫苗”有科學的認識,自覺打“第一針、第二針、第三針”,構筑起健康免疫系統。
依靠科學力量戰勝疫病,牢牢掌握疫情防控主動權。從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發,到我們迅速行動、有效布防,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擴散,得益于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同時,我們能夠迅速阻斷疫情,離不開科技支撐,通過疫苗的有效防控,讓我們的疫情防控工作更快地推動。新階段,面對變異的新冠肺炎病毒毒株,我們要提高思想上的認識,堅持筑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屏障,持續用好“科技線”,依靠科學的力量,更好地戰勝疫病,筑牢人民群眾的健康“防護網”堅持動態清零目標不動搖,就一定能夠打贏任何可能出現的疫情遭遇戰,鞏固好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4
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對衛生條件、防控基礎相對薄弱而人員流動頻繁的廣大農村而言,讓群眾戴上口罩是第一步。
出門佩戴口罩,是一個人科學素質的體現。目前,新型冠狀病毒雖然尚未被完全認識,對于它的來源、傳播方式、危害程度、防治措施等有待進一步探索。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它主要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因此,最簡單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物理隔離,一是減少人員聚集,不到人流密集的地方去,二是出門佩戴口罩,以減少病毒傳播機會,阻斷病毒傳播途徑。三是加強個人鍛煉,提高自身免疫力。由于疫情的消失不可能一朝一夕完成,人總要有一些外出活動,絕對的隔離也是不可能的,因此,佩戴口罩就成為一種簡捷有效,人人都能做得到的防控手段。
出門戴口罩,是一個人社會公德的體現。作為社會的一個成員,遵守社會秩序,尊重公共利益,關愛他人利益,是基本的道德品質所在,是社會公德的體現。尤其是在諸如疫情暴發的突發性事件的非常時期,保證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自身衛生,不光關系著自身的安全健康,而且對社會環境有著直接影響。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正在肆虐,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可能是病毒攜帶者和傳播者,而佩戴口罩又是公認的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也是各級組織和社會公眾普遍的吁請,這種情況下,戴不戴口罩,就不是一個人的衛生習慣問題了,而是一個人社會責任心的表現。如果每個人都能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就能夠限度減少病毒的傳播機會,社會成員被感染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疫情阻擊戰就能盡早獲得勝利。因此,戴不戴口罩絕不是不關別人的小事、私事,實則是關乎群眾利益的大事、要事。一只小小的口罩,影響著人民群眾的健康,決定著當前群眾的切身利益,更反映著社會公德的整體水平,反映著社會公德建設的狀況,決不可等閑視之。
出門佩戴口罩,從某種程度上也體現了一個人的家國情懷。2020年,是我們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一年。在這個關鍵的時間節點,新型冠狀病毒突然來襲,無疑給我們制造了很大的困難。為了克服這個困難,80多歲的鐘南山院士,不辭辛勞為科學施治提供科學依據。不少醫務工作者犧牲春節休假,紛紛請戰。這些動人的事跡,是中華民族在災難面前舍小家為大家愛國情懷的體現。作為普通公民,不可能人人都像他們那樣,奔赴災區,聽從專家的建議,出門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衛。這既是自我保護的需要,也是愛國情懷的體現。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5
冬季是“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全力抗疫”的關鍵時刻。戴好口罩能有效阻斷病毒傳播路徑,既防病從口出又防病從口入,是與外界之間搭起“安全墻”,御“毒”于口罩之外的基本措施。
但是,生活中也有“帶口罩”卻不“戴口罩”的現象。比如,有人把口罩裝在了衣兜里,遇有檢查時才掏出來戴上;有人乘坐城市交通工具,當司機或乘務人員詢問時才不情愿地掏出口罩戴上,口罩成了應付檢查的工具。戴好口罩,對疫情防來說,絕不是可有可無,對每個人來說也不是“愿不愿意”“習不習慣”的問題,而是我們必須履行的公共責任。
作為預防呼吸道疾病的“過濾屏障”,只有確保口罩正確使用和處置,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果。今年8月,國家衛健委發布了《公眾和重點職業人群戴口罩指引》,對正確佩戴口罩提出了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在生產生活中,我們必須按照這些要求把口罩戴好、戴到位,才能扎牢疫情精準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眼下,新冠疫苗開始注射“加強針”。國產滅活新冠疫苗的預防效果非常確切,對德爾塔變異株也有高達70%的防護效果,對重癥和危重癥風險具有較強的預防作用。但打了疫苗,也不是完全就有了“金鐘罩”護體。抵御新冠病毒,除了接種疫苗,在日常生活中,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和注意個人衛生都是不能松懈的,畢竟,感染只有0%和100%的區別。
“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冬季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寧可處處“較真兒”,也絕不可馬虎“打盹兒”。把功夫用在平時,科學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堅持從嚴從緊,才能守護好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嚴防疫情反復,讓經濟社會運轉秩序有更可靠的保障,就更需要精準有力的防控。守好個人防護第一關,是為自己好,也是對社會負責。希望“出門戴口罩”能成為每一位市民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文明公約”“抗疫自覺”,只有大家都能做好防護,才能都擁有健康,我們的經濟社會才會更加有序運轉。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6
這場戰“疫”,是一次大考,更是一堂大課。平頂山學院狠抓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不間斷,充分挖掘疫情防控期間育人元素,通過多種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把災難當教材、把困難當磨礪,將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信念教育、道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實現了“停學不停課、思政不斷線”,努力化疫情危機為教育契機。
探索課程思政,“云端課堂”重引領。強化“課程思政、思政課程”意識,把握抗擊疫情的教育契機,結合國情、校情,因時因勢,挖掘整理疫情防控過程中涌現出的感人事跡,提取教育內涵和精髓,把在抗疫中充分體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強大凝聚力的中國精神、心懷天下的家國情懷以及疫情防控工作的相關知識有機融入專業知識和課程教學,既關注學生專業知識學習,更注重對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領。
加強思想引導,“網絡家訪”送關愛。重點對家庭經濟困難、疫情重點防控地域的學生開展網絡家訪。學校老師與學生及其父母圍繞學習、生活以及疫情防控等情況進行視頻交流,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將學校的牽掛送到學生身邊,增進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增強學生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勇氣。
注重生命教育,“心理關愛”解壓力。開通網絡心理咨詢服務熱線,全方位幫助學生學習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知識,引導師生珍惜生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健康成長能力。老師通過xx等互動平臺推送以“共抗疫情心理關愛平院在行動”為主題的心理疏導文章,為同學們提供心理援助。組織輔導員和學生參加心理健康系列講座,提高學生心理應激應對能力。
厚植愛國情懷,“線上班會”樹信心。定期組織全校419個班級開展“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網絡主題班會活動,各班級依托QQ群,釘釘等網絡平臺,輔導員、成長導師、學業導師變身“直播達人”,把疫情變成教材,厚植愛國情懷,將網絡班會打造成特殊時期學生德育新陣地。同學們齊聚網絡云端,通過主題班會積極參加線上升旗儀式、疫情防控志愿者培訓、線上特殊團課與主題團日活動、“集思防疫月”線上社團文化節等活動,共同探討家國情懷、人與自然的關系,分享抗“疫”中身邊的正能量,堅定疫情防控工作必將勝利的信心。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相關文章: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精選20篇)12-19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精選9篇)12-19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精選10篇)12-19
全國高校抗疫大講堂觀后感(通用9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