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

時間:2022-12-06 12:41:15 觀后感 我要投稿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范文(通用7篇)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吧,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后感吧。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范文(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范文(通用7篇)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1

  “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文物有效保護的探索者”改革先鋒稱號獲得者、“最美奮斗者”稱號獲得者……作為中國文物保護領域國際合作的領軍人物之一,樊錦詩獲得過很多榮譽。1963年,她畢業于北京大學后進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歷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長、院長、名譽院長,為敦煌文化研究、保護和傳承奮斗了56個春秋,至今仍在繼續做著貢獻。樊錦詩為敦煌莫高窟保護作出重要貢獻,是文化領域、文物戰線的杰出代表。

  在宣講中樊錦詩介紹了敦煌文化燦爛輝煌的成就,強調了敦煌保護的重要意義,她從“守一不移”“擔當使命”“探索進取”“留住根脈,我們永遠在路上”四個方面講述她與敦煌之間的“情緣”以及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的研究、保護、管理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就。她帶領團隊致力于莫高窟的科學保護,敦煌學的深化研究,在全國文博系統率先廣泛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制定文物保護專項法規和辦法、建設數字敦煌檔案。通過多方面努力創新性解決了莫高窟旅游開發與永久保護之間的矛盾,積極利用現代技術真正做到了讓莫高窟走出去、火起來。樊錦詩強調人才隊伍培養的重要性,敦煌研究院能取得今天的成就離不開幾代莫高人的付出。樊錦詩表示,敦煌研究院成立幾十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下,一代又一代莫高人傳承著“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在研究、保護、傳承、弘揚敦煌文化藝術等方面取得了成績。“新時代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要不忘過去、把握現在、面向未來,莫高窟的保護乃至全國文物的保護任重而道遠,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探索創新,為中華文化的繁榮、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作出更大貢獻。”

  王吉德指出,“莫高精神”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文物事業的高度重視和全力支持,是國家強盛、社會進步在文化領域的集中體現,也是廣大文博工作者的共同精神財富,是做好新時代文物工作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和強勁持久的精神動力。要大力踐行“莫高精神”,深入開展向樊錦詩同志學習的活動,學習她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扎根一線、愛崗敬業、擇一事終一生的家國情懷,求真務實、敢于作為、使命在肩的擔當勇氣,改革奮進、矢志不移、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將“莫高精神”融入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實踐,爭做新時代中華文化的繼承者、創新者和傳播者。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2

  近日黃文秀的名字和事跡從廣西傳遍了全國,她是廣西百色市樂業縣百坭的村第一書記,一個永遠陽光朝氣、笑容燦爛的姑娘,從貧苦大山走出,學業有成后毅然放棄大城市的優厚條件回到家鄉,不顧條件艱苦戰斗在脫貧攻堅第一線,最終因遭遇山洪不幸遇難殉職。這個30歲的女孩,不施粉黛,不穿裙裝,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把“不忘初心”四個字詮釋的淋漓盡致。

  不忘來處,銘記初心。黃文秀同志在北師大碩士畢業后,她沒有忘記還在貧困線上掙扎的鄉親父老,沒有忘記自己苦心求學走出大山的初衷,懷著一顆感恩之心毫不猶豫的選擇回到家鄉奉獻自我。廣大黨員干部要學習黃文秀同志守初心、懷真情的精神,始終把人民群眾裝在心中,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摒棄小我意識和享樂主義思想,同人民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做廣大群眾的的貼心人。

  勇于擔當,有勇有謀。百坭村是深度貧困村,初來乍到的黃文秀經常會“碰釘子”、吃“閉門羹”,面對鄉親們的質疑,她很快轉變工作思路,從幫助村民干農活到下地種油茶,從閑話嘮家常到幫助村民申領扶貧貸款,這個女娃娃用真心一點一點取得了貧困戶的信任和尊敬。黨員干部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敢擔當、用真心的精神,多彎下身子傾聽,多深入基層體察,把為民謀福祉、解難題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只有做到“腳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解決困擾群眾的一切難題,才能獲得人民的信賴和支持。

  不畏艱難,甘于奉獻。百坭村全村472戶中有195戶貧困戶,得知要到這樣一個深度貧困的村子赴任,黃文秀沒有絲毫猶豫和畏懼,收起裙子、挽起褲腿,滿懷熱情和信心奔赴脫貧攻堅的一線戰場。黨員干部們要學習黃文秀同志肯吃苦、甘奉獻的精神,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堅持以民為本、吃苦在前,作風過硬、工作務實,用高度的政治責任感詮釋共產黨員的擔當和作為。

  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要通過學習文秀同志的先進事跡,傳承她常懷感恩之心、不忘初心使命的為民情懷,汲取她知重負重、直面挑戰、堅韌不拔的精神力量,學習她扎根基層、無怨無悔的責任擔當。只有俯下身去,沉下心來,為基層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永葆初心,牢記使命,才是對黃文秀同志最好的紀念。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3

  學習黃文秀同志的先進共產黨員事跡讓我深刻體會到黨員干部黨性修養是思想作風之源,思想作風是黨性修養之流,只有正本清源,才能源遠流長。進入新時代,作為一名黨員,如何進一步增強服務群眾的自覺性,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我們必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要體現在勤奮學習上,黨性修養是增強黨性、保持黨的先進和純潔性的重要措施,也是實現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的現實需要。只有通過學習,加強自身修養和黨性鍛煉,才能打牢思想基礎,正確對待名利、地位,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真正做到大是大非不糊涂,堅持原則不動搖,永葆共產黨員本色。

  要體現在廉潔自律上,工作中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只能用來為人民謀利益。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絕不能以工作之便去謀取私利,絕不能拿原則去做交易,更要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自重、自省、自警、自律;要做到不徇私情,自覺接受方方面面的監督,帶頭做令行禁止的表率,帶頭發揚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精神,使自己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浩然正氣、昂揚銳氣、蓬勃朝氣,秉公辦事。堅決抵御腐朽沒落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蝕,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純潔社交圈、凈化生活圈、規范工作圈,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要體現在為民服務上,黨性修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黨性修養的重點有所不同。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圍繞群眾最現實、最關心、最直接的利益問題,多辦實事、多解難題;要心系群眾,想人民群眾之所想,急人民群眾之所急、解人民群眾之所難,做群眾的“貼心人”。

  我們在日常工作學習生活中發黨員揮模范帶頭作用,在工作姿態上爭先恐后,精神狀態上勇當先鋒,品德上先人后己,才不愧對入黨誓言。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4

  “一個人,燃盡了青春,把愛與希望種在無數人心中……你賦予的力量,再艱難的道路,我們繼續著征程……”最近,在廣西百色市,許多人都在動情地傳唱著這首名為《力量》的歌。它是百色市一位村民為哀悼因公殉職的黃文秀所作。

  黃文秀,一位廣西的貧困山區的第一書記,一位從事于脫貧攻堅第一線的好干部。但在6月16日晚,在回村部署抗洪的途中遭遇山洪,不幸犧牲。她的身上有太多的優點值得我們學習,她有太多的事跡需要我們所有人銘記。

  學習黃文秀,就是要學習她“想回去建設家鄉,把希望帶給更多父老鄉親”。除了感恩,她的心里還默默地存放著一份責任。她不怕艱辛,把能使家鄉的脫貧致富作為自己的使命,啃硬骨頭,把困難扛在肩上,充分體現了新時代青年擔當作為的優秀品格。

  “她飲水思源,不改本色。是黨的扶貧政策讓黃文秀一家擺脫貧困,讓她堅定了銘記黨恩、跟黨走的決心。”黃文秀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她的精神缺一直照亮著我們在脫貧致富的道路上奮力前行。她讓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時刻提醒自己要勇于擔當,無私分享。

  生命對每個人只有一次,而青春則是這僅有的一次生命中易逝的一段。我堅信:流星雖然短暫,但在它劃過夜空的一剎那,已經點燃了最美的青春。學習“黃文秀式”的好干部,讓我們肩負起歷史的使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讓身體里流淌的血液迸發出激情!讓我們都做夜空下那顆閃亮的星星!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5

  在中國人的心中,有一種拼搏叫中國女排,有一種情懷叫中國女排,有一種冠軍叫中國女排,這都源于有一種精神叫“女排精神”。今天在這種頑強拼搏、永不放棄“女排精神”的指引下,中國女排時隔12年后再奪奧運金牌。這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

  我們熱愛的是中國女排,是中國女排的精神,與最終勝負并無太大關系。如果單以實力來看,籃球和足球,無疑將成為中國球迷永遠的傷心地,但有多少人會只以成績論英雄?我們只是希望球員能夠表現出應有的拼搏精神。而對于中國女排,人們自然要求更高,因為她們取得過輝煌的成績,她們有鼓舞人心的女排精神;只是在感受、發揚這種精神時,請先忘記勝負,因為精神首先是一種態度。

  夢想是引導前進的目標,但奔向夢想的道路卻十分曲折,戰勝困難需要精神的力量,中國女排就是這樣成功的。站在冠軍的領獎臺往回看女排的里約征程,我們就能感受到精神力量的偉大。

  小組賽2勝3負排名第四,讓中國女排面對很多質疑,但這并沒有打垮女排姑娘們,反而激發了她們放手一搏,敢于進攻的斗志,這種“斗志”是姑娘們的“洪荒之力”,是主教練郎平隨機應變的謀略,更是強大的“女排精神”。它讓中國女排在四分之一決賽、半決賽、決賽中實現逆襲,打出了漂亮的翻身仗。

  比賽之激烈,過程之曲折,結果之振奮,讓人看的心驚動魄、喜極而泣。她們的勝利真的是一分一分拼出來的,是一次次飛身一躍的撲救,是一次次高高跳起的重扣,更是一次次逆境之后的絕地反擊。

  女排姑娘們絕不放棄任何希望,把握住每一個機會,每分必爭,這就是“女排精神”的再現,它讓中國女排打出最佳的競技狀態,所向披靡,這樣的中國女排,怎能不取勝?

  的確,排球也是一項集體運動,只有所有隊員積極配合互補,才能獲得勝利。我們看到每得一分,大家都揮臂慶祝,相互加油鼓勁;每失一分,也在相互提醒,研究戰術。

  在半決賽對陣荷蘭時,來到里約的12名隊員全部上場,每個人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有人齊心協力,攻堅克難,敢于拼搏,這是集體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在“女排精神”的指引下,這種力量勢不可擋。

  帶領中國女排團結一致的人就是郎平!歷史證明,郎平不僅是一名偉大的球員,更是一名傳奇的教練。

  當球員她是“鐵榔頭”帶領中國女排實現五連冠;當教練,她總是臨危受命,挽救低谷中的中國女排。這一次她也終于獲得金牌教練的稱號。

  更重要的是,從隊員到教練,郎平是“女排精神”最好的傳承者。

  32年前中國女排首次奪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給剛剛改革開放的中國注入強勁的動力;

  12年前中國女排再次奪取奧運冠軍,“女排精神”得以傳承發揚,振奮了中國體育各項目不斷突破;

  今天中國女排第三次獲得奧運冠軍,“女排精神”再一次煥發出生機,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振奮人心,給予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頑強拼搏的動力。

  “女排精神”是女排夢,也是中國夢!今天我們愿意為女排奪冠刷屏!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6

  “我來自廣西貧困山區,我要回去,把希望帶給更多的`父老鄉親,為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盡綿薄之力!”這是黃文秀zz年在北京師范大學碩士畢業時所保持的初心和夢想。她義無反顧地選擇當一名定向選調生,回到自己的家鄉廣西,扎根基層,服務自己的家鄉父老!

  回首黃文秀短暫而又燦爛的一生,30歲的年華,美好而又絢爛,但黃文秀的人生卻永遠定格在了30歲。

  “我是一名黨員,是來自白色革命老區的壯家兒女,將革命先烈們奮勇前進,不斷拼搏的精神傳承下去,我們青年一代責無旁貸!”zz年3月,她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主動請纓,成為樂業縣新華鎮百坭村的駐村第一書記。

  在百坭村,黃文秀撲下身子,吃住在村,穿村入戶了解民情,下田幫扶體察民意。短短一年她帶領全村88戶417人脫貧,完成了屯內1.5公里的道路硬化,4個蓄水池的新建,村集體經濟收入實現6.38萬元。這一組組數字就是她的執著和堅持換來的脫貧成效,就是對她工作最有力的肯定,就是對她辛苦付出的無上贊揚!

  “截至目前,全村還有15戶56人未脫貧,百坭村的基礎公共服務還有待建設完善,如何推動產業發展還需繼續謀劃,面對這些,我充滿信心。”對于村里的情況她如數家珍,對于村里的脫貧攻堅她胸有成竹!

  “我們百色是脫貧攻堅的一個主戰場,作為青年一代,我們責無旁貸,同時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我有信心我們會大獲全勝!”滿腔熱血的黃文秀扶貧攻堅之路確不幸戛然而止。2019年6月16日晚,擔心村里會因為暴雨受災,黃文秀看望了身患癌癥剛剛手術完的父親后,連夜驅車趕回駐村點,途中遭遇山洪,所乘車輛被洪水卷走,不幸遇難,年僅30歲。

  黃文秀走了,她帶著她未完成的初心和夢想離開了她熱愛的工作崗位,但是黃文秀又沒有離開,因為在扶貧攻堅的道路上還有百余萬的同路人,他們每一個都是“黃文秀”,他們用無悔的青春和炙熱的初心將“共產黨員”這一身份重新定義!

  按照黃文秀的北師大碩士的學歷和能力,她本來可以選擇留在北京或者出國深造,按照流行的“成功學”,可以有“更燦爛的前程”,可是,她還是非常堅定地回到家鄉,這里面的確有桑梓情結,有樸素的回報感,但可能更重要的、起決定性作用的,是年輕的她有著自己的堅定信仰。

  青年共產黨員就是要保持初生牛犢不怕虎,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剛健勇毅!就是要沉下心來干工作,心無旁騖的鉆業務,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鐵、勇往直前!遇到挫折撐得住,關鍵時刻頂得住,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經得住磨難,將“不獲全勝,絕不收兵”的共產黨員的決心繼續踐行前進!

  “有的人死了,但她還活著”。黃文秀把生命奉獻給了百坭村,她永遠活在百坭村群眾的心里,也永遠活在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的心中。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7

  她用40多年的執著和堅守,譜寫了一個文物工作者的平凡與偉大;她在敦文化遺產保護、研究和管理等領域的開拓創新,讓世界同行為之驕傲。“敦煌的女兒”

  樊錦詩,甘愿用生命守護敦煌。

  “黨需要我們到什么地方,國家需要我們到什么地方,我們就到什么地方去。”1963年,樊錦詩從北京大學畢業,懷揣著保護祖國文化遺產夢想千里迢迢來到了戈壁大漠深處的敦煌莫高窟。敦煌夏季酷熱、冬季嚴寒,工作、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作為一個身材嬌小的江南女子,很多人懷疑樊錦詩的意志和能力,可性格倔強的她,頑強地堅持了下來,而且秉承了老一代敦煌人“打不走”的精神。如今73歲的她已滿頭華發,還在為敦煌文物事業殫精竭慮。敦煌莫高窟營造于公元4世紀至14世紀,作為人類的文化瑰寶,歷經千百年來自然侵蝕和人為的破壞,文物本體和環境都十分脆弱。在敦煌40多年的工作當中,保護成了樊錦詩最重視的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最為豐碩。

  從壁畫病害防治到崖體加固,從環境監測到風沙治理,在敦煌遺產保護的各個領域,樊錦詩和敦煌研究院的保護工作者一起,不斷探索創新,攻克難題。正是在她的帶領下,敦煌遺產保護翻開了新篇章,走上了科學保護之路。

  “敦煌莫高窟保護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有明確的保護方向、保護目標、保護原則、保護措施,才能使它得到更妥善的保護。”樊錦詩清醒地認識到,面對如此燦爛的文化遺產,保護僅靠人和技術還不夠,還要立法和制定保護規劃。在她的倡導和推動下,《敦煌莫高窟保護條例》和《敦煌莫高窟保護總體規劃》近年來先后公布實施。

  在敦煌工作的40多年中,樊錦詩先后擔任敦煌文物研究所副所長、敦煌研究院副院長、敦煌研究院院長等職務。作為繼常書鴻、段文杰之后敦煌研究院的第三任院長,樊錦詩深感肩上的重擔,絲毫不敢懈怠。她帶頭參與科研,與國際上優秀的文物保護機構合作,不斷將先進的保護理念和技術引入敦煌遺產保護。

  在樊錦詩的推動下,敦煌研究院與美國蓋蒂保護研究所等多個國外科研機構展開了合作,一大批先進技術和理念運用到敦煌遺產保護當中,使敦煌文物的保存環境得到改善,安全系數得到提高,本體病害和損毀得到遏制,并為敦煌研究院培養了一大批技術人才。

  敦煌歷史悠久,文化燦爛,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不斷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觀者,可隨著游客的逐年增多,狹小洞窟和脆弱的壁畫開始不堪重負。如何保護與利用的矛盾,實現敦煌遺產永久保存,永續利用,成了樊錦詩日夜思考的問題。

  “不能關起門來搞保護,人們應該享受這一珍貴而優秀的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是中國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文化遺產,樊錦詩參加了申遺材料的準備工作,十分清楚世界文化遺產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在她的積極倡導和推動下,保護與利用的矛盾正在解決,一個全新的“數字敦煌”正向人們走來。

  2008年底,敦煌莫高窟保護利用工程正式開工,這是莫高窟保護史上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天。樊錦詩不會忘記,一份她親自參與事關敦煌文物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政協提案,終于作為莫高窟保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的一項綜合性保護工程開始實施。

  在這一浩大的保護利用工程當中,除崖體加固、風沙治理、安全保衛等基礎性工程外,

  還要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完成敦煌莫高窟149個A級洞窟的文物影像拍攝、加工處理和數據庫建設,建設敦煌莫高窟游客中心,通過數字電影等現代展示手段,給觀眾提供了解敦煌文化、藝術和價值的全新視角。

  為了保護敦煌遺產,又能更好服務游客,在樊錦詩的帶領下,敦煌研究院在全國的大型遺址中,還率先啟動了參觀預約制,并開展了游客承載量的研究。樊錦詩提出,要把敦煌莫高窟建設成為世界一流的遺址博物館,不斷增加收藏、保護、研究和展示與服務功能。

  在同行眼里,樊錦詩不光是一位出色的文物保護專家和遺產管理專家,還是一名在國內外享有很高聲譽的敦煌學者。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樊錦詩的帶領下,敦煌研究院全體科研人員在石窟考古、佛教美術、文獻研究等很多領域都取得了新成果,敦煌研究院已經成為國際敦煌學研究的最大實體,“敦煌在中國,敦煌學研究在國外”的歷史已經改變。

  “國家的命運決定了莫高窟的命運,國家獨立了,國家強大了,國家發展了,我們的文物也就得到更好地保護了。”樊錦詩已經把自己的生命與敦煌融為一體,把一切的成果和榮譽歸功于國家和集體,在她的內心深處,心甘情愿,只想做一個“敦煌的女兒”。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相關文章:

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有感作文07-30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04-08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08-23

觀看2021感動中國觀后感03-25

2017觀看感動中國觀后感01-19

2021年學生觀看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通用5篇)03-04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作文05-21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觀后感作文08-08

《感動中國頒獎典禮》優秀觀后感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