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感動中國觀后感(通用10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這次觀看讓你有什么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2感動中國觀后感(通用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感動中國觀后感1
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頒獎晚會落下了帷幕。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濕潤。這十位平凡之人的不平凡之事,讓我們感動,令我們震撼,一個個感人的事跡敲擊著我們心靈最深和最柔軟處,發出動人的感動之聲。
獲得殊榮的,大多數都是普通人,沒有人是為了今天的獎臺而選擇自己獨特的生活。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了不平凡的舉動,只是因為忠于自己的內心,緣于愛。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愛需要傳承。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詩人曾經說過:看一眼鳥兒的飛翔,就可以減輕心靈的重壓,能激活潛藏在內心的某種渴望。感動,是我們內心被打開時的那一道優美的弧線。
生活中從來就不缺乏感動,只不過是在繁忙的工作中,我們疲于張開發現美的眼睛。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眼前,處處都有令人感動的人和事。有默默奉獻、踏實嚴謹的老前輩,也有積極進取鉆研努力的年輕人,有關懷體恤員工的領導、也有相互關愛的同事,都閃耀著獨特的個人魅力,在一點一滴中都流淌著感動,撞擊著我們的心靈。張開眼睛,去發現身邊小細節中隱藏的,被忽略的感動吧!
都說中國夢,中國夢其實源于每個人普通的夢,關鍵在于有愛,在于堅持愛、傳承愛。感動不只是一場晚會的激情,一次剎那間心靈的溫暖,它需要落實到具體行動。每個人都行動起來,我們的明天會截然不同。“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努力奮斗,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光明大道!
感動中國觀后感2
一曲道德禮贊,一篇精神史詩,一年一度的"心靈收成"。在這個簡單卻又內涵豐富的舞臺上,閃現出這么多感人的事跡和值得感動的人。這些感動,不是因為脆弱,不是因為悲傷,而是“感動”激發人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跡,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空談誤國,實干興邦”,這些人物襯托著我們中華民族的文明,放飛追逐著我們的中國夢。感動中國,感動我們的心靈。中國夢,凝聚中華兒女的百年期盼,讓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烘托我們美好的中國夢,支撐我們美好的中國夢。
“做一輩子的好人不難,只要每天檢查檢查自己”,我要向他們看齊,用實際行動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都在傳遞著和發揚著,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有一首歌這樣唱道:“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讓我們一起高舉正義之旗,讓這種“正能量”灑遍整個神州大地。
感動中國觀后感3
一縷陽光讓你感到燦爛,一絲關懷令你感到溫暖,一片愛心使你感到感動。這些模范人物的事跡感人肺腑、催人淚下,他們不愧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梁、祖國的花朵,祖國的驕傲!《感動中國》里的每一個人都讓人十分溫暖,因為他們做了自我人生中最感人的故事!
如果你問我里面最感人的是誰,我會說:胡忠和謝曉君教師。因為他們在一次看報紙的時候,看到報紙上寫著康定縣塔鄉一所孤兒院急需教師,胡教師和謝教師了解當地的艱難,就決定留在那教孩子們讀書!
謝教師在音樂學院的一手彈琴,可是學校最需要的卻不是音樂教師,而是物理教師,數學教師,生活教師,三年里謝教師嘗試了當四種教師,還表示一輩子要呆在這!
他們能夠不教藏族的孩子啊,但他們沒有怎樣做,因為他們很善良,在艱苦都教孩子們,他們,是高原上的怒放的雪蓮!
他們都在發揚傳統——發揚愛。每個人的一生相對于漫漫歷史長河是極其短暫的,但如果他能在短暫的一生中為社會發展和人類禮貌做出貢獻,人生價值變得以充足!這些事跡已在我的生命中打下深深的烙印,伴隨我的心靈共同成長。
感動中國觀后感4
今天,我們看了感動中國。
我們知道人造衛星,可是人造衛星是誰設計的呢?是孫家棟。孫家棟是導彈設計師,后來成為總設計師。當一顆嫦娥九號發射時,大家都在互相握手擁抱,可孫家棟卻在一個角落里偷偷抹眼淚。航天的路非常陡,而且都是上坡,所以特別難。
王峰,凌晨一點多,一樓客廳中著了火,王峰一家就住在一樓,所以他們是第一個被驚醒的。王峰帶著女兒跑了出來,隨后又把妻子和兒子救了出來。他知道二樓還有人,就跑進火海中把二樓的人救出來。因為還有很多人在樓上,他就上樓挨家挨戶敲門救人,最后,整棟樓其他的人都得救了,只有王峰,卻被燒焦了。王峰的事傳出去后,有很多人捐款,可他最后還是走了。
支月英,她是一個縣城的人,可她去山里教課,到了山里,她發現那個小學什么學習的東西都沒有。她用自己的錢買學習用具,給同學們上課。因為過度勞累,她的一個眼睛看不見了,但她還是繼續教課。她每天帶她的學生,卻對她的女兒沒有一絲照顧。她的女兒對她說:“媽媽,你是一個好老師,但你不是一個好媽媽。”可她還是一直在山里教學。
感動中國,有愛才感動。
感動中國,感動所有人。我感到很欣慰,我們國家有這樣的人,這樣讓我們感動的人,真是了不起!當每個人為國家、為他人貢獻一份力量時,總有一雙眼睛在注視著他們。那雙眼睛能看到一切感動人們的事跡,默默付出,總會獲得回報。每個人的眼淚,每個人的付出,每個人的微笑,每個人的努力。
感動中國觀后感5
《感動中國》這個節目太好了,真是讓人感動。一個個真實的人和真實的故事讓我們相信這個世上光明還在,崇高還有。
讓我們記住這些名字,胡忠、謝曉君夫婦,吳孟超,劉偉,楊善洲,阿里木,張平宜,孟佩杰,吳菊萍,劉金國。
這些人讓我們凈化了心靈,讓我們感到了做人的差距,也讓那些腐 敗們顯得渺小可恥。只有心靈崇高的人才真的讓人崇拜。
楊善洲,阿里木,胡忠、謝曉君夫婦這些人看上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他們的作為我們真的難以做到,只有佩服。
最讓我佩服的人是劉偉,四歲意外斷臂,從一開始的悲慟欲絕到認識留有一條生命的幸運,徹底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觀。從學游泳到拿到冠軍,其中的萬難是我們正常人無法想象的。而在準備向世界冠軍的沖刺時,又得了腎病被告知不能再游泳,第二次人生的打擊再次輪到他的頭上,而就在這樣的艱難時刻,劉偉又一次崛起,他開始學鋼琴,堅強、樂觀的他最后用雙腳彈琴能達到我們正常人的七級水平。看看他,我們正常人沒有任何的理由活得不好,沒有雙臂的劉偉照樣陽光帥氣,照樣讓人喜愛敬佩。
我們除了感動還是感動,向他們學習,向他們致敬,我們這些人可能永遠也到不了他們的境界,但我想至少讓我們能盡量的學著做好人吧。
感動中國觀后感6
每一個“感動中國人物”背后都是不平凡的故事,每一段頒獎詞字字鏗鏘,億萬同胞隔著屏幕產生共情,眼睛泛紅了一次又一次,只因為頒獎詞中的主人公們在普通的崗位干出不平凡的事情,為了人民的事業,甚至不惜犧牲寶貴的生命,還有什么比這樣的事跡更讓人動容?
感動中國,感動你我!最是精神動人心,2022年度感動中國人物是奮斗在各條戰線上千千萬萬無名英雄的縮影。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們卻清楚他們為了誰,因為每個人身上都可以看到奮斗者的精氣神:低谷中奮起,永不言棄;危難時拼搏,無所畏懼。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長征,同樣,每一個時代也有自己的英雄。從舍半生給茫茫大漠、根入石窟蟠的'樊錦詩,到舍己幼為人之幼、一丸濟世德的顧方舟,再到蘭谷遺芳遠、永留百色大山的黃文秀……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行業不同,他們卻給了世人同樣的感動。用信念扛起時代重任,用行動為人民撐起一片艷陽天,在他們看來,是義不容辭的使命。這樣的人,是“真英雄”!
感動中國觀后感7
劉伯忠在劉家兄妹中排行第四,是劉伯明的親弟弟,笑起來與劉伯明很像。
6月13日,極目新聞記者見到劉伯忠時,他正在伊安縣城給人做裝修。
“我自己雖然沒讀什么書,但是最佩服的還是二哥,他不僅是我們兄弟姊妹的榜樣,也是我的兒子、女兒等后輩們學習的榜樣。”劉伯忠說,他小時候最敬仰的就是二哥,因為二哥在冬天零下20℃時,還可以堅持騎每天自行車上下學,他自認自己做不到。
自從自己當了父母,劉伯忠在教育自己的女兒和兒子時,時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要像你二叔一樣能吃苦、愛學習”。
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劉伯忠的女兒考上博士,兒子碩士畢業考上公務員。
“我最佩服二哥的,也是他能吃苦、愛學習。”作為家里排行第五的劉伯福,也非常佩服自己的二哥劉伯明。
劉伯福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二哥劉伯明不僅上學時能吃苦,參軍以后更是能吃苦,長年累月的艱苦訓練能堅持下來太不容易,是他和孩子學習的榜樣。
在唯一的妹妹劉玉芝心里,二哥劉伯明非常節省,但對她謙讓寬容。
多年以后,劉玉芝仍記得,學校運動會,她向二哥要錢,劉伯明把在學校用來買飯的一元錢給了她。
“20多年前,冰棍才3分錢一根,1元錢能買很多東西。”劉玉芝現在還記得二哥給她的那一元錢。
作為劉伯明的初中校友,伊安出租車司機孫師傅說起師哥劉伯明,也是滔滔不絕,稱劉伯明是伊安人眼中家鄉的驕傲。
孫師傅說,他自己讀書不行,但是一直佩服會讀書的劉伯明,小時候就聽家長說劉伯明聰明會讀書,現在自己也經常用劉伯明的例子教育子女好好學習。
感動中國觀后感8
2003年“神五”發射前,劉伯明被選入備選梯隊。但在選擇第一梯隊航天員時發生了兩件事,讓劉伯明與“神五”的第一梯隊擦肩而過。
劉伯明的父親劉志生生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經介紹,1998年,國家為“神五”發射在幾百名中一線飛行員中分兩批挑選了14名航天員,其中第一批6名中就有劉伯明,并且在隨后的各項訓練中都表現得非常好。
就在劉伯明準備把最好的狀態以保持到最后選擇階段時,一次打籃球,劉伯明竟然把腳扭傷。等剛把傷養好,更大的不幸降臨了,在依安老家,劉伯明不到60歲的母親突發心臟病突去世。
劉伯明沒有被這些意外打倒,反而更加勤奮學習、刻苦訓練。
2008年9月25日,“神七”升空,劉伯明第一次隨飛船進入太空,并與隊友景海鵬配合,幫助翟志剛完成中國航天首次太空漫步。
“神舟十二即將發射了,我們在家里也很關注。最近一段時間已經聯系不上二哥,估計又是在封閉性訓練,以前也是如此。”劉伯忠說,家人都很牽掛他,都會默默祝福他。
作為長兄的劉伯真,也是一直記掛著弟弟劉伯明這次飛行任務。“雖然平時隔段時間我們兄弟兩人就會通電話聊家常,但是自從知道神舟十二即將發射,我怕打擾他訓練,就沒有打電話了。”劉伯真說,明天上午他會準時觀看電視直播,祝福弟弟為國爭光,平安歸來。
感動中國觀后感9
6月16日上午,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新聞發布會。發布會上公布,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組成。
六月的湘潭縣云湖橋鎮飛欄村,屋舍儼然,山色青翠,一眼望不到頭的農田里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個不起眼的小村莊,就是湯洪波的家鄉。
今年46歲的湯洪波,是一位航天員“新人”。出生在湘潭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的湯洪波,曾勵志走出農村,奔赴廣闊天地,實現人生理想。通過成功招飛,從航校順利畢業,湯洪波來到新疆成為一名空軍飛行員。在2010年5月經過層層選拔,成為我國第二批預備航天員,在2019年入選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從飛行員到航天員,湯洪波克服轉型的艱難,用十一年的努力與堅守,等來了“飛天夢”的圓夢時刻。
湯洪波成功入選這次飛行任務的消息傳來時,他的父親和弟弟正頂著烈日在田里忙活。湯洪波的父母已年過七旬,是村里出了名的勤快人,全家人以務農為生。老兩口有兩個兒子,哥哥湯洪波是能“上天攬月”的航天員,弟弟是與父母一起“下地”的農民。目前,全家一起流轉了一百多畝土地種植水稻,還承包了20多畝魚塘。
勤勞質樸的一家人,談及湯洪波,眼里滿是自豪感。“他每天放學回來,還會幫我們分擔家務。”在母親伍蘭清的眼里,湯洪波是一個文靜、誠懇、踏實、孝順的孩子。上世紀80年代,以務農為生的湯洪波家并不富裕,父母白天忙種水稻,晚上還要守夜燒磚。十多歲的湯洪波便利用空閑時間,幫父母分擔農活,到田里除草、施肥。在飛欄村,全村的人都知道湯海秋家里的洪波伢子能吃苦。母親伍蘭清說,兒子進入部隊后,雖然回家的機會不多,但是只要一回家,就會幫著父母干農活。
但是孝順懂事的湯洪波,偶爾也有自己的“小叛逆”。“他小時候喜歡看小說,經常在外面看到很晚才回來,但又怕被我們罵。”湯洪波的父親湯海秋笑著說。
父母勤勞、質樸的品質,深深影響著湯洪波。航空與航天,只是一字之差,但完成這個轉變是一個艱苦而又難忘的經歷。坐轉椅、沙漠野外生存、72小時狹小環境剝奪睡眠訓練……無論湯洪波遇到什么樣的挑戰,都努力咬牙堅持了過來。
“他能為祖國完成航天任務,為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我們感到很高興!希望他能夠不負重托,順利完成任務歸來!”對于即將出征,征戰太空的湯洪波,全家人充滿信心與期待。
感動中國觀后感10
6月17日18時48分,神舟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親眼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全網“沸”了。
6月17日,57歲的指令長聶海勝,和另兩名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開始了我國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黝黑的皮膚是聶海勝一路攜帶的家鄉印記。這個少言寡語的農村少年,用田野里生長出來的韌勁和生命力,一步步走向太空。
10多歲時,湯洪波已是家中插田扮禾的一把好手。當時,湯海秋承包了10多畝田,白天種水稻晚上燒磚,干活瞌睡了就吃個雞蛋、喝幾口補腦汁提神。
“雙搶的時候,他跟在扮桶后面收谷子,滿身都是禾灰,只看得清兩個眼珠子。”在父親湯海秋眼中,兒子從不叫苦叫累,小時候干得最調皮的事,就是偷偷躲在田地里看小說。
“天剛蒙蒙亮,他就起床燒柴火做飯,做完家務后才急急忙忙去上學。因為怕耽誤上課,他就抄近路,騎得比其他孩子快。”湯海秋說。
高三那年,兒子第一次向父親吐露了自己的理想:招飛入伍。湯海秋這才意識到孩子已經長大,該出去闖闖了。不久后,村里傳來好消息:飛欄村出了個飛行員!
“洪波伢子為國出力,是我們的驕傲!”,湯洪波成為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三名航天員之一的消息傳遍整個村子,許多村民聚集到湯洪波家。70歲的老母親伍蘭清忙著招呼鄰里鄉親,家門口“光榮之家”的牌匾,在陽光下發出耀眼的光芒。
三位航天員的人生經歷也有著驚人的相似:都從小在農村長大,青年時吃了很多生活的苦;克服重重困難堅持讀書,靠努力讀書走出家鄉;靠著過硬的身體素質、頑強的意志力成為飛行員,最后成為一名航天員。
【感動中國觀后感】相關文章:
《感動中國》的觀后感09-07
精選《感動中國》觀后感11-14
感動中國的觀后感07-13
感動中國觀后感08-02
《感動中國》觀后感02-20
“感動中國”觀后感06-17
《感動中國》觀后感09-30
感動中國觀后感06-12
《感動中國》觀后感07-06
感動中國觀后感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