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通用9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通用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1
近日,單位組織了觀看話劇《紅旗渠》。當年林縣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天干地旱,吃水奇缺,但是,林縣人民不等不靠,寧肯苦干,決不苦熬,寧肯流血,決不流淚。積極想辦法,跑門路。縣委一聲號令,“引漳入林”,千軍萬馬奮戰于太行山懸崖絕壁上,天當房,地當床,吃野菜,帶干糧,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發揚愚公移山的精神,逢山鑿洞,遇溝架橋,削平了1250個山頭,架設了151個渡槽,鑿通211個隧洞,硬是劈開太行山,修建了總渠長70.6公里。清清的渠水,惠及了全縣17個鄉鎮,林縣人民從此告別了吃水難的困境。“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給我們很多感慨。
紅旗渠精神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建設者們不計個人得失,不講條件,樂于奉獻,不畏艱難,勇于犧牲。犧牲了許多英雄壯士,受傷者更是不計其數,然而人們卻未退縮,而是前赴后繼。
紅旗渠精神是一種團結協作精神。1960年,在楊貴,李貴“二貴”為首的縣委縣政府的號召下,“引漳入林”無論男女老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聽從安排,團結協作。這種精神是我們今天需要發揚光大,在工作上互相扶持,真抓實干。
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幟。紅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給人啟迪,催人奮進。我們弘揚紅旗渠精神,賦予紅旗渠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讓紅旗渠精神成為我們工作的強大精神動力,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為了四院的建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愿紅旗渠精神代代相傳,永不消逝。
觀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2
7月24日,內科系統黨總支黨員在魏書記的帶領下來到了河南林州市參觀了紅旗渠那段震撼人心的歷史,每個黨員都被那種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感動。
“紅旗渠”宛如一條玉帶,蜿蜒曲折,流淌在太行山的懸崖峭壁之中,浮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歷史見證。“光嶺禿山頭,水缺貴如油。豪門逼租債,窮人日夜愁。”
水是生命之源,而林州境內山多水少,居民苦極,土薄石厚,鑿井無泉。每逢干旱,居民懸釜待水,有取水十余里外者。老弱婦幼抱甕提罐,遠道取水,人畜疲極。林縣的史冊中記錄著漫長的歲月因干旱缺水而留給人們的災難與貧窮。舊中國的林縣人民面對干旱缺水的生存壓力是何等之大。在新中國成立不久的1960年2月,林縣人民在縣委書記楊貴的帶領下,歷時數年,在太行山中用鮮血、汗水和生命修建了號稱中國水長城的水利工程——紅旗渠!壯志撼山岳,膽略泣鬼神!天造山,人造渠,人工天河紅旗渠。
林縣人民在艱苦的歲月里為了求生存引漳入林,跨越兩省的崇山峻嶺,利用有限的生產力改造大自然,重塑山河,這一偉大壯舉,要何等的勇氣和膽識,真正體現了共產黨心系百姓,全心全意地為人民謀福利。帶領林縣人民戰天斗地,同惡劣的自然環境做斗爭。一群最樸實的人,用最簡單的工具創造出了世界奇跡。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的“紅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們,打動了我們,鼓舞了我們,心靈倍受觸動、情操倍受陶冶、斗志倍受鼓舞、精神得到進一步升華。
作為一名普通共產黨員,我們將發揚紅旗渠精神,踏實工作,用信念和實干精神投入到爭先創優活動中,為醫院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觀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3
看完話劇《紅旗渠》,我有如下幾點體會和感想:
一是要學習林縣領導班子搶抓機遇的發展意識。林縣縣委決定開工修渠時,資金和物資并未全部到位。當縣委書記楊貴被反對者黃副縣長問到有無材料和錢的時候,他說:“有,不多,可我們有人——55萬!”林縣人再也不能忍受這樣屈辱的生活——一生只洗三回臉:出生、結婚、死亡。要活命,要尊嚴地活命,這就是林縣55萬人最急切的愿望。誰能實現這個愿望,誰就是林縣人民的英雄。楊貴看準群眾訴求,利用全國建設社會主義的熱情和氛圍,抓住機遇,大膽決策,最終徹底改變了林縣干旱缺水的自然面貌。
眼下,全縣、全鎮也面臨著重大發展機遇。渝萬城際鐵路動工建設,建成通車后從墊江縣城到重慶主城只需半個小時,這必將給全縣的產業、經濟、社會帶來深刻影響。中國西部(重慶)鐘表計時及精密加工產業園花落墊江桂溪,國家新一輪城鎮化政策即將出臺,也為全縣全鎮統籌城鄉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機遇稍縱即逝,桂溪鎮不能無動于衷、不緊不慢,而是要以只爭朝夕的主人翁態度,搶抓機遇謀發展,搶抓時間研究新問題,全力做好服務縣上重點項目的工作。
二是要學習林縣人民不等不靠的創業精神。在修渠資金、物資、糧食都非常緊缺的情況下,林縣人民“不講客觀、不講條件。”自力更生,團結協作,呼啦啦15個公社的幾萬民工,自帶工具,自帶干糧,拉著大車,推著小車,一齊擁了上來,把通往工地的路全都堵死了,干部分段包干,“該炸的炸,該壘的壘,該挖的挖,該拆的拆……”機遇來了,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
桂溪鎮城區被縣里劃作規劃區,要發展鎮域經濟存在一定的約束限制。新班子上任以來,確立了“商貿富鎮、工業強鎮、生態美鎮、和諧穩鎮”的發展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動創造條件謀發展,目前“一園一區一基地”平臺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現代商貿物流園完成策劃設計,城北綜合交易市場破土動工;城北工業集中區完成規劃,建成園區道路500米、排水管網1250米,已入駐項目14個;百果園生態產業基地、天龍生態園等城郊型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完成土地集中流轉2000多畝。今年1—5月,我鎮累計跟蹤洽談項目35個,簽約項目11個,協議引資7.93億元,實際到位資金4.19億元,同比增長127%。未來我們在發展中可能還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我們要發揚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的精神,積極想辦法創造條件去解決問題,堅持下來就一定能夠勝利!
三是要學習楊貴同志全心為群眾著想的道德品質。為了給修渠工地開出一條路,村支書帶頭強拆占道的祖先祠堂,楊貴和鄉親們一起對著祖宗牌位下跪發誓,并特意叮囑村支書要將拆下來的祠堂磚瓦和祖先牌位保護好,以便擇址重建。為了讓修渠民工吃頓飽飯,楊貴不惜冒著受處分甚至殺頭的險,違規借用國家糧倉三萬斤糧食。雖說違規是不對的,但正是因為楊貴有這份為群眾殫精竭慮的心,所以群眾才領他的情。
當前我鎮征地拆遷任務繁重。全鎮投入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力搞征地拆遷,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仍有少數拆遷戶不理解他為什么要為公共利益做犧牲,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耐心做群眾思想工作,并按規定做好合理的補償安置工作。還有的拆遷戶封建思想嚴重,認為祖先墳墓動不得,這就需要我們拿出紅旗渠破宗祠的勇氣,堅決完成任務,同時要做好安撫工作,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觀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4
紅旗渠的'建設,從計劃的提出到勘察、設計、施工,時任縣委書記楊貴同志是最直接的領導者、組織者,被譽為是建設紅旗渠的旗手。當地群眾說:南有都江堰,北有紅旗渠;古有李冰,今有楊貴。這充分說明了楊貴同志在紅旗渠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楊貴同志是在黨的領導和教育下逐步成長起來的干部。正是因為他長期堅持認真學習黨的基本理論,樹立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才使他能夠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帶領林縣人民干出了紅旗渠這一驚天動地的偉大工程。
新中國成立后,林縣人民政治上翻了身,但經濟上還沒有完全翻身,許多人仍過著糠菜半年糧的苦日子。缺水,是影響林縣發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全縣父老鄉親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1954年,楊貴同志到林縣擔任縣委書記后,對群眾的生產生活和醫療、文化、教育等問題全面調研,特別是把解決缺水問題作為頭等大事,提出了水字當頭、全面發展的方針。他積極發動群眾挖掘山泉水,管住天上水,開渠、打井,修建中小型水庫、塘壩……,建起一批水利工程,在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1959年遇到特大旱災,全縣無水可用。在這種情況下,縣委派出三個調查組到外縣找水源。楊貴同志帶領的一組,越過太行山來到山西省平順縣,發現濁漳河水源豐富,大膽提出了“引漳入林”的方案,希望從根本上解決林縣人民的困難,辛苦一代,造福萬代。經河南、山西兩省協調,批準了這一工程。
然而,好事并不好辦,真正辦好,困難重重。當時不僅在技術、物質方面遇到了極大的困難,更重要的是大家對能否建成紅旗渠的看法不盡一致。有人表示懷疑,有人甚至堅決反對。究竟是干還是不干,是大干還是小干,是自力更生,還是等、靠、要,從領導干部到群眾,從黨內到黨外,對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最終,絕大多數人認識到“引漳入林”是一個關系林縣發展的根本性問題。林縣縣委經過分析,下定決心,無論困難有多大,也要把這件造福子孫后代的大事辦好。1960年農歷正月十五,全縣3.7萬民工浩浩蕩蕩開赴主干渠第一線,正式拉開了工程的帷幕。
40多年過去了。實踐證明,修建紅旗渠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效益是巨大的。當楊貴同志調離林縣時,自發為他送行的群眾排成了長龍,一片感謝、贊揚聲。有的端著一碗清水,有的泣不成聲,苦苦挽留,還有的打出橫幅“太行一渠清水,楊貴一身正氣”。群眾的感情說明,領導干部只有心里裝著群眾,時時刻刻為群眾著想,抓住主要矛盾,解決主要矛盾,才會得到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做出經得住歷史檢驗的功績。歷史的腳步永不停留,情況時刻變化,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也在不斷變化,而我們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任務是無限的,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為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具體利益而不懈奮斗。
觀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5
4月27日晚,大沙壩鄉組織全體干部職工、各村半脫產干部、“第一書記”集中觀看紀錄片《紅旗渠》。
紀錄片講述了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在人力、物力、財力季度匱乏情況下,紅旗渠不依賴國家,僅憑自力更生、苦干實干的精神,通過十年不懈的拼搏和努力,終于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一條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改變了過去“吃水貴如油、十年九不收”的景象,讓林縣人民從此過上了“不怕旱澇、保豐收”的幸福生活,以此同時孕育了“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更是創造了世界的奇跡、人類的奇跡。
觀看中,整個會場秩序井然,100余人靜靜坐著,共同觀看了河南林縣人民齊心協力、不畏艱難創造的奇跡《紅旗渠》,當觀看到話劇中活波可愛的吱吱因擔心工人餓著肚子而去挖野菜丟了性命時,當看到八十多歲的老秀才楊起夢老當益壯、奮不顧身為紅旗渠建設揮墨題字時,當看到青年工友們為向調查組證明他們是自愿修建紅旗渠而在山洞中集體舉辦婚禮時……現場觀眾們再也按耐不住內心的觸動,不少人輕輕扶起來衣袖,悄悄擦拭著眼角的淚水,這是忍住的感動,更是真情流露。
觀看結束后,該鄉黨委書記對本次觀看進行簡要總結,同時明確要求,一是全體鄉村干部要大力弘揚紅旗渠精神,煉就親民愛民的真情懷,煉就搶抓機遇的真膽識,煉就廉潔奉公的真品格,煉就干事創業的真本領;二是以實際行動,傳承紅旗渠精神,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為與全國同步實現小康社會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三是要廣泛宣傳,鄉、村兩級干部、第一書記要組成工作隊,將《紅旗渠》精神宣講至家家戶戶,一次感化人心、凝聚民心。
大家紛紛表示,深受“身先士卒、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感觸,將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優良傳統,堅持理想,不懈追求,以紅旗渠精神為動力,與時俱進,改革創新,做好本職工作,助力脫貧攻堅同步小康。
觀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6
觀看話劇《紅旗渠》視頻結束后,我的腦海中還是話劇里的場景,心中還是心潮澎湃,耳邊又回蕩起了人物的話語……
故事發生在1959年,當時的林縣人民身處深山,用水要用一天的時間上山去挑,十分艱苦。然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楊貴同志擔任總指揮負責修建水渠,歷經千辛萬苦,用了整整十年時間,終于讓嘩嘩的漳河水流進了林縣。
修建紅旗渠需要勇氣。楊貴知道修建風險很大,沒有工具,沒有資金,沒有糧食,沒有住宿,可能會有犧牲,可能會鬧得人心惶惶,可能會有人反對……但他們沒有退縮!他們有人,有思想,有辦法,可以戰勝一切艱難困苦。沒有工具,自己造;沒有資金,自己籌;沒有糧食,自己挖;沒有住宿,住山洞……就是這樣的勇氣,這樣的堅強,紅旗渠工程才能克服這些“攔路虎”。楊貴的勇氣,還在于他的敢作敢當,為了給工人們吃上糧食,向檢查組坦白了私自動用國庫糧食的事,并且一人承擔責任。多么令人感動的精神,并不是林縣人的楊貴可以為這條紅旗渠獻出一切啊!
修建紅旗渠需要全民參與。9歲的小吱吱跟隨姑姑到工地為民工端水,為了紅旗渠的早日修好,為了讓工地的工人吃上飯,她獨自走上上去挖野菜,結果不幸摔下懸崖。她短短一生的夢想,就是能洗上臉,抹上她的胭脂。“漳河水,你什么時候才能嘩嘩地流過來啊?姑姑,叔叔,你們修得快一點啊!你們沒有吃的,我幫你們去挖野菜,野菜,我挖過,我找得到……”耳邊每每響起她稚嫩的話語,我的心不禁一陣顫動。
正是這些人,他們互相激勵,用血肉之軀匯成了紅旗渠,他們自力更生,重新安排了林縣的山河,他們用鐵鍬一鏟一鏟挖開大山,他們用錘子,一錘一錘鑿出隧道,他們的堅持,他們的勇敢,他們的奮不顧身,他們能為人民,為國家做出一切,這就是我們中華兒女們,這就是我們的民族精神!我們需要這些英雄,他們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我們今天要肩負歷史的使命,要弘揚紅旗渠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觀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7
河南省林縣山多地少,石厚土薄,鑿井無泉,引水無源,自然條件十分惡劣。1960年,以楊貴、李貴為首的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提出“用林縣人民勤勞的雙手,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誓言,他們決定在太行山開鑿一條引水渠,從山西省平順縣把漳河水引入林縣,并給這條渠取名為“紅旗渠”。
紅旗渠的施工期正值國家困難時期,修渠工程浩大,施工環境惡劣,技術裝備簡陋,資金和物資短缺,林縣人民在修建紅旗渠的過程中克服重重困難,發揚不怕吃苦、不畏犧牲的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以重新安排林縣河山的氣魄,在太行山間開辟出一條人工天河。這種“紅旗渠精神”既讓人感動,也值得學習
紅旗渠精神是身先士卒、無私奉獻的精神。幾十年過去了,中國人民走過了艱苦的歲月。紅旗渠精神以其雄渾博大、蕩氣回腸的魅力,融入我們的民族精神,也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
創業時期需要艱苦奮斗的精神,生活條件好了同樣需要艱苦奮斗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艱苦奮斗在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內容和要求,要堅持與時俱進。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任務十分艱巨。實現振興中華的偉大目標,需要我們繼續做好長期艱苦創業的準備,需要教育我們的后代不懈奮斗。
一個民族需要有民族精神,一個時代需要有時代精神。新的歷史時期,雖然條件好了,但前進道路上還有高山險阻,還有激流險灘。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們的建設任務還很繁重,實現現代化的理想,還需要幾代人十幾代人的艱苦奮斗。新世紀新階段,我們仍需呼喚紅旗渠精神,弘揚紅旗渠精神,賦予紅旗渠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讓紅旗渠精神化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巨大力量。
當年的林縣縣委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全心全意為人民辦實事,辦好事。在這里,黨的任務、人民的利益、改造大自然和發展生產力有機地結合起來。
要把學習和弘揚紅旗渠精神同向焦裕祿等先進典型學習結合起來,樹立做人民公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要切實增強工作責任感,密切聯系群眾,為群眾排憂解難,使紅旗渠精神成為實現現代化的強大精神動力。
紅旗渠精神動人心弦,啟人思考,催人奮進。它反映了時代的呼喚和人民的心聲,紅旗渠精神不會隨著時代的遠去而疏逝,而是歷久彌新,光彩照人,長駐人民心中。站在新世紀新階段,讀一讀紅旗渠的故事,想一想我們今天所肩負的歷史使命,要弘揚紅旗渠精神,努力作好本職工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觀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8
近日,看了話劇《紅旗渠》感人之作后,那種精神上的感召,藝術上的感染,令人心潮澎湃,好一陣興奮、驚嘆和感動。紅旗渠以它強大的力量吸引著我們,凝聚著我們,感召著我們,紅旗渠精神雄渾博大,蕩氣回腸,融入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也給予我們深刻的感悟。
話劇描繪的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勤勞勇敢的數十萬林縣人民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苦戰十個春秋,僅僅靠著一錘、一鏟、兩只手,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建引漳河水入林縣工程的故事。故事展現了當年林縣人民修造紅旗渠波瀾壯闊的壯舉,揭示了總指揮楊貴的心路歷程:他急切地要為林縣人修渠引來漳河水,又因舉全縣之力的冒進而造成心理上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他在對手和諍友黃副縣長前面痛哭流涕;在因事故痛失兒子的大娘和亡者家屬面前跪地致歉。
紅旗渠最難能可貴之處是全篇沒有一處是拉大旗、喊口號,而是通過一個個小故事來吸引觀眾。一開篇,為了給紅旗渠讓路,村支書王寶金帶頭正月十五拆自家祠堂,而后又跪地向祖宗“謝罪”,而聞訊趕來的縣委書記楊貴也跪地向王家的老祖宗發誓:“今天借你一條路,明天還你一條渠。”這種強烈的人性沖突直揪人心。全局唯一的口號“重新安排林縣河山”是通過一個清末老秀才楊起夢之筆而寫出。老人家在大字寫成后感慨:“看大事是越遠看得越清楚,看事也是這個理兒。”一語中的地點出了紅旗渠精神在當代的價值。劇中最感人的是以鳳蘭和李繼紅為代表的一對戀人,沒有濃情蜜意,他們在工地上日夜奮戰,為了支持楊貴書記,他們自發地在山洞里舉行婚禮,然而山洞塌方,吞噬了那些年輕寶貴的生命。最讓人心碎的是一名叫吱吱的9歲小女孩,她有一盒胭脂,她最美好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能“不心疼地”洗把臉,然后把珍藏多時的胭脂抹上,走東家串西家。然而,為了給修渠的民工們挖野菜充饑,她被吞沒在炸山的濃煙中。可惜渠未成,人先逝。吱吱那句“漳河水,你啥時候才能嘩嘩地流過來呀……”反復回蕩在我們的耳畔。對水的渴望,不只是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的夢,更是全林縣人最深切的渴求。吱吱,只是為修渠而逝的代表之一,還有無數的英雄為林縣的興旺消除最寶貴的生命。這些磨難并未消減林縣人修渠的決心,反而使其更加堅定最初的信念。一盒胭脂,成了林縣人民心中的痛,也由此渲染出了此后波瀾壯闊的萬人修建紅旗渠的壯麗詩篇。
修建紅旗渠,一面是阻擋漳河水的大山,一面是人們自身的需求,兩種力量的對抗,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林縣人民的鐵骨錚錚。他們的質樸純粹,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他們的堅韌頑強,他們與太行山的戰斗因為混合著先輩們的夢想而尤為震撼人心。
林縣人民在建設這項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工程中,鑄造了氣壯山河的紅旗渠精神。紅旗渠已不是單純的一項水利工程,它已成為民族精神的一個象征。紅旗渠精神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紅旗渠精神的核心是兩句話。一句是為民: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一句是奮斗,艱苦奮斗,持續奮斗,持續艱苦的奮斗。它激勵著我們不怕困難,迎難而上,不管山有多高,水有多險,都要勇往直前。紅旗渠精神折服了一代又一代人。讓我們用時間、用艱苦奮斗的精神去創造人類輝煌。
紅旗渠精神離我們從時間上講好像已經很遠,但是又離我們很近。這種精神既令人感動也值得學習,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紅旗渠精神的實質,并以此時時激勵、鞭策、鼓舞自己,自力更生、銳意進取,結合自己的本職崗位和工作實際,要團結一致,顧全大局,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甚至不惜犧牲局部的和個人的利益,忠實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而這些,也是永葆黨員先進性的基本要求。
觀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9
為深入開展“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謀發展”為中心內容的思想政治建設活動,凈化、升華黨員干部的黨性情操,提高黨員干部干事創業、謀求發展的執政水平,提升黨員干部的凝聚力、執行力、創新力,縣委辦公室思想建設領導小組組織縣委辦公室工作人員赴紅色基地參觀學習。
10月27日我們一行來到林州,參觀游覽了紅旗渠展覽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個個沙盤模型,一件件簡陋的工具,一身身破舊的棉衣,勤勞勇敢的十萬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一錘、一鏟,用兩只手生生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修成了這全長1500公里被稱為“人工天河”的紅旗渠,創造了“世界第八大奇跡”。林州人民用勤勞的雙手結束了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用堅韌的意志孕育、形成、發展著“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用拼搏的激情建設了今天繁華富強美好的林州。紅旗渠工程的浩大令人震憾,林州人民戰天斗地的豪情令人傾倒,林州的領導集體“敬業、為民、踏實、奉獻”的黨風正氣更令人折服。
“敬業、為民、踏實、奉獻”,不僅僅是紅旗渠精神給予我們當代黨員干部的的啟示,也應成為我們為人做事的根本。當前我們正在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推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大業。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作支撐。在新的征程中,紅旗渠精神依然是激發我們凈化黨性、純潔品行的有力精神武器,依然是鼓舞我們艱苦奮斗、開拓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依然是激勵我們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寶貴精神財富。學好紅旗渠精神,就要做好四個“弘揚”。
一、弘揚愛崗敬業態度。敬業就是要用一種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我認為,對于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老師,他遠遠的超過了責任感。”一個人不論從事什么行業,首先必須熱愛自己的職業。只有這樣他才會全心全意的投入。林州的領導集體正是因為擁有強烈的愛崗敬業的態度,才能不畏艱難險阻,打破地域理念,勇敢正確制定引漳濟林的鴻篇巨制;才能克難攻堅,帶領林州人民脫貧致富,創造繁榮富強的新生活。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能只是一種口號,而應當成為新時代廣大黨員干部謀事、干事、成事的執政原則,成為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快速發展,早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執政責任。
二、弘揚執政為民理念。作為黨員干部就應當樹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執政理念。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統一,堅持為崇高理想奮斗與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的統一,堅持完成黨的各項任務與實現人民利益的統一,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努力地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真正用風雨同舟、患難與共的實際行動來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無私無畏、身先士卒地把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實把關心群眾的工作做好、做細、做實。
三、弘揚踏實工作作風。踏實是一種工作態度,是一種嚴謹的工作作風。踏實就是踏踏實實,就是以求真務實的精神、以百折不撓的韌勁,以旺盛的工作熱情,提前謀劃,提高效率,保質保量抓好每一項工作的落實。在工作中多動腦、勤思考,多動手、早行動,專業、務實地做好崗位工作,不抱怨、不折騰、不怠慢。認認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兢兢業業干好每一分鐘,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多做好事、多做實事。把工作當作財富,把崗位當作事業的舞臺,當作奉獻社會的平臺,科學客觀地看待自身與工作崗位的關系,以端正認真的工作態度,扎實的工作作風發揮表率作用,贏取人生最大的成功。
四、弘揚無私奉獻精神。我們黨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怎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要講無私奉獻。奉獻是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只有講奉獻才能少一些私心雜念,多一些無私無畏;只有講奉獻,才能少一些推諉扯皮,多一些盡職盡責;只有講奉獻才能少一些敷衍塞責,多一些真抓實干;只有講奉獻,才能少一些因循守舊,多一些開拓進取。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就應該將講奉獻進行到底,爭做一名合格的公務員,爭做人民的好公仆。
紅旗渠紀念館“發揚自力更生、創新求實精神,用知識和智慧建設祖國美好的明天”的碑文,是林州人民“敢教天地換新顏”的豪邁心聲,也應當是我們用昂揚的斗志、奮進的態度去開拓創新、求實求效、構建未來美好篇章的堅定信念。
【觀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相關文章:
話劇《紅旗渠》觀后感(通用12篇)11-04
話劇紅旗渠觀后感(通用18篇)11-04
大型話劇《紅旗渠》觀后感(通用24篇)11-02
觀看紅旗渠觀后感(精選23篇)12-05
觀看《紅旗渠》的觀后感(精選6篇)12-05
觀看紅旗渠的觀后感范文(精選8篇)12-02
觀看《茶館》話劇的個人觀后感優秀作文09-02
觀看紅旗渠觀后感800字(精選5篇)12-05
話劇話劇觀后感作文10-07